超赞景点>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旅游景点
0 h' A6 q* b( z隆尧唐祖陵% A% \( W1 S1 d$ v0 v8 }( J
隆尧唐祖陵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b, A& e5 a$ L7 p; ^1 Y2 V* \/ h" n
隆尧唐祖陵旅游景点介绍" W8 k, u! k; } h4 [4 S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S) y- M: a9 N6 U) B% k 隆尧唐祖陵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城南6公里魏庄镇王尹村北200米处。始建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南北长2030米,东西长2204米,总面积4.47平方公里,所处地势为东、西、北三面较高,南面较低。陵墓葬于北面高地,呈南北向,地上基本被耕地覆盖。
; q( M+ S: z% @8 e! N; i' O' \
* G5 {. c, _$ M 隆尧唐祖陵陵墓外围分为三圈:内垣为正方形,外垣为长方形,最外圈由若干夯土台组成,陵园整个布局与唐代长安城布局相似,规制为帝王规格。陵墓附属建筑光业寺出土的碑文详细记载了李唐二祖的生平、追封及建陵建寺之史实,是考证隆尧为李唐祖籍权威的实物证据。由此确认隆尧唐祖陵是大唐皇室祖籍所在地。2 r# m) u8 i" K3 ^& b
; @( A2 B8 A% U# Q ^5 Z+ \1 i 2006年,隆尧唐祖陵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D! G7 C& b
6 D* Z H: e O5 t隆尧唐祖陵历史沿革; J- n( u( J# t4 w% B- Y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以后,举行了隆重的追封祖先仪式,李渊追封四世祖先,即四代祖李熙为宣简公,三代祖李天赐为懿王,二代祖李虎为景皇帝,一代祖李昞为元皇帝,确立隆尧的李熙和李天赐为李唐始祖。% Z: x7 n- W' q0 h- G2 @1 j3 u. V5 ]; i0 j
, F$ m" i9 ^ ]9 C4 f% q5 e; B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于今邢台市隆尧县修建祖陵,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建成。宰相魏徵等为唐祖陵的2位皇帝作享太庙乐章,其中皇祖宣简公李熙酌献用《长发》无射宫,皇祖懿王李天赐酌献用《长发》。
+ Q$ ^5 h% e9 y' D$ i; ~
6 i i/ Z: ?, E0 U 唐仪凤二年(677年),唐高宗李治下诏,追封李熙为宣皇帝,李天赐为光皇帝,并将祖陵扩大到帝陵级规模。诏令州县官员代表皇帝每年巡祭祖陵,同时规定祭祀音乐,祭祀献祖宣皇帝酌献用《光大》之舞,懿祖光皇帝酌献用《长发》之舞。8 z+ m2 F3 K# }" ]" o b; q
& z% ^6 s. v) w( D+ o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李隆基诏令扩建唐祖陵及附属建筑光业寺,改延昌陵为建初陵,延光陵为启运陵。赵州刺史上柱国田再思,象城县令宋文素率邢、赵二州之象城县、任县、柏仁县三县土民将光业寺扩建。每年一祭升格为“每年四时八节陵区所在地官员、百姓一同祭祀、进食”。并规定祭祀音乐,皇祖宣皇帝酌献用《光大》无射宫,旧乐章宣、光二宫同用《长发》,其词亦同。
" | d# L8 K: D! W$ U
- m% Y' L9 z* j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之前,光业寺轮廓尚在。其山门在正南,门前有白塔一座,寺内中轴线上有三殿,前、中殿早废,当时后殿尚存,壁画精美,佛像众多。殿内座下原有地道,通向西北,正好与唐陵墓室成一直线。后在“文化大革命”中,造像全部被砸毁埋掉,原有20余通碑刻小部分被破坏,大部分被用作房基石,寺院遗址已成耕地。
$ S6 r; a! a6 o! G$ d; U4 d
3 {8 u# x7 C5 y# V: \ ? 1984年,遗址所在地区地表下发现大型砖墓室券形墓顶,方知陵墓位置。
+ z; {, w. L9 u* ]/ C9 l, R+ y( X
1 ]5 b' \/ r" E" ^6 a, a9 G3 I 2006年,陵墓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式命名为隆尧唐祖陵。
, d% r: x" x3 [2 X4 h, _9 U" `8 E( n* }$ `1 u
隆尧唐祖陵文化活动& Q$ n: A6 c, e0 H. W
隆尧唐祖陵活动建设
( [$ {, L0 k4 @' K0 K; x7 E 2017年4月1日,来自北京、广东、江苏等10个省市的100多名李氏企业家,齐聚河北隆尧唐祖陵,举行祭祖仪式。# q* n/ O Z2 u- D _" [4 l
& g# }9 E0 D" k! t* i/ w+ X 2018年10月18日至20日,2018全球李氏恳亲大会在隆尧唐祖陵举行,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的88个代表团、1268名李氏宗亲聚首河北隆尧,恳亲联谊,寻根祭祖。本次全球李氏恳亲大会是一次全球性李氏宗亲联谊交流的盛会,首次在中国北方、李氏故里举办。
9 Y a1 X$ p$ |: B5 a
; Q/ C# C) M8 P2 M* G% v隆尧唐祖陵出版书籍
& @; j2 W: U ]3 P6 h* x! T2 x 隆尧县被确定为2018年“全球李氏恳亲大会”首选举办地后,出版了《隆尧县历史文化丛书》第三辑《李唐祖籍》。+ H, |3 i1 E! U/ x+ ~% q/ D
' M- ~6 a/ l7 K' t' a' L
隆尧唐祖陵文物特点$ R9 X2 b8 s" G u0 G3 [
隆尧唐祖陵结构! b7 `1 P: t/ W) _
隆尧唐祖陵布局由内垣、外垣和兆域封堠界组成。内垣呈正方形,夯土围墙,四角有曲尺形角台;外垣在内垣周围,平面呈长方形,夯土围墙;兆域界平面近正方形。陵园整个布局与唐代长安城布局相似,陵园规制为帝王规格。并且与唐代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陵园大小一样。
* A1 o% w( ~% ?4 t/ }/ A! g5 I/ `) t# H. o+ O3 i; Y5 `) `4 T! \% P
在隆尧唐祖陵东500米处,建有唐祖陵附属建筑光业寺,其寺名为御赐。寺内曾建有宝塔、珠台、前湖、仙馆、佛星宫宇、灵帝观楼、银函藏经以及塑像和壁画等。
& w# S* i, {, n) e7 L! S7 o8 P+ A' G* ?& b3 q8 c1 n/ u. f
隆尧唐祖陵特点/ e z/ q: @6 E9 x- v1 J# q
隆尧唐祖陵是唐代封土帝陵规制的典型代表,其构成包括陵园、封土、地宫以及光业寺、陪葬墓等陵寝附属文物,且双陵紧邻,同茔不同穴。: G& B! Q$ C$ B0 j+ Y
" e- I I' u6 v. b& B" ~% z
隆尧唐祖陵所获荣誉
6 Z$ l- v% k! {. c% ~3 C 2021年12月,入选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名单。% _9 y# s7 V: |# Z4 a
6 y' j! Z9 m: a4 o
隆尧唐祖陵其他介绍. e0 Q' o& L) j& Z2 M, q
大唐帝陵位于隆尧县正南6公里的魏家庄镇王尹村北200米处的大唐西陵,为唐高祖李渊-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合称“大唐帝陵”,简称唐陵或唐祖陵。唐高祖时始建。唐太宗贞观廿年(647年),累遣使臣左骁卫府长史长孙尊师与邢州刺史李宽、赵州刺史杜敖等检谒茔域,画图进上。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派上柱国田再思、象城令宋文素等在陵东500米处建光业寺,为唐陵附属建筑,陵、碑皆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 D6 o2 ~% l! {/ c; p/ ~4 D
' b, H8 `( x/ `5 _ 唐陵经历了1300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不仅封土已平,而且整个陵区由于长期用土,形成一片低于周围1—2米的洼地。直到1984年,在地表下1.5米处发现大型砖墓室券形墓顶,方知陵墓位置。8 B, P# @& t: _5 ^
: s& r) l& P/ l* p+ \7 C. n9 u* S 唐陵所处地势为东、西、北三面较高,南面较低。盛唐石雕均在中间洼地。墓葬于北面高地,呈南北向。墓前,四翁仲两边分列。其南,两旁墩立欲吼石狮。再南,六匹石马两厢并列,每马左侧站有马夫一人。最南,二石华表东西相对。遥望唐陵遗址,昔日气势雄伟、巍巍壮观之气势犹存。' n8 W" ~5 p5 D. T. Z0 J$ z
; L. x+ V6 t) e/ e
隆尧唐祖陵为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两陵共茔,合称“大唐帝陵”,简称唐陵或唐祖陵。唐高祖时始建。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在陵东500米处建光业寺,为唐陵附属建筑物。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多次派遣使臣左骁卫府长史长孙无忌与邢州刺史李宽、赵州刺史杜敖等“检谒茔域,画图进上”,着手规划修建祖陵。664年,祖陵修建完工,历时十八年。唐高宗特敕二祖陵墓“各宜配守卫户三十人”,并诏令州县-代表皇帝每年巡祭祖陵。677年,诏令追封二祖为宣皇帝、光皇帝。开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派赵州刺史、上柱国田再思,象城县令宗文素率象城、柏人、任县三县民众维修、扩建唐祖陵附属建筑光业寺,725年完工后,刻立《光业寺碑》。" p0 ~% l. S% s
9 m8 @: u, C c4 X% t* s 建初陵所处地势为东、西、北三面较高,南面较低。盛唐石雕均在中间洼地。墓葬于北面高地,呈南北向。墓前,四翁仲两边分列。其南,两旁墩立欲吼石狮。再南,六匹石马两厢并列,每马左侧站有马夫一人。最南,二石华表东西相对。遥望唐陵遗址,昔日气势雄伟、巍巍壮观之气势犹存。$ y! L8 ~1 N+ y% _; Z: p
$ q- m, F: e, o7 E+ j
唐祖陵经历了1300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陵墓封土已平,整个陵区形成一片低于周围地面的洼地。陵区南北长约350余米,东西宽约80余米,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陵区南部神道长100米,宽40米,两侧原存唐代石刻自南向北依次有:石华表1对、翼马1对、鞍马及控马人各2对、文武侍臣3对、镇陵石狮1对,共20件,现存17件,毁失3件。
2 r: H5 q/ W! H( m
! L+ G6 o- R& N 唐祖陵附属建筑光业寺,是护陵行宫,属皇家级著名寺院,规模雄伟宏大,坐落于唐祖陵东(现赵孟村西)500米处,寺内曾建有三大宝殿及钟鼓楼、宝塔、珠台、仙馆、碑林等。现仅存寺中“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简称“光业寺碑”)一通,高4.3米,宽1.1米,刻立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碑文3000余字,象城县尉杨晋撰文,详细记载了李唐二祖的生平、追封及建陵建寺之史实,是考证隆尧为李唐祖籍最权威的实物证据,是隆尧县历史价值最大的碑刻。
/ O$ {5 q) s7 V
4 h) A- a+ C: g& j) J6 @5 z7 |' _! U 建初陵遗存的这一对石狮高1.5米,有两层座,是陵墓石刻中的代表,也是河北省唯一一组唐代帝陵级石刻,。第一层座与狮为整石雕成。石狮昂首挺胸,后蹲作雄踞之势,其形态怒目前视,张口欲吼。颌下透雕三绺胡须,脑后毛发卷曲自如;四肢肌腱突暴,前肢后侧各有一排卷曲的细毛;石狮的爪深入石座2厘米。唐陵石狮雕刻艺术精湛,形象逼真,其结构准确,夸张适度而不俗套。充分体现了初唐匠师在写实基础上追求内在神韵和气势的艺术匠心。石狮曾先后遭遇1926年被外国人买下,中途被追回;“文革”中险被砸毁,因及时埋掉而幸免的两大劫难而幸存至今,倍显珍贵。
! \4 C& K. p, T' }$ E6 J3 r `2 J. X! s
2006年隆尧唐祖陵作为唐代的古墓葬,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X) u/ h9 J/ _1 u/ U( g" Q
1 a+ A" S& D. W; E% h" {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隆尧唐祖陵”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1 \; R4 u8 b9 V, N- r- X9 G
. n; D7 C# i! y! ^! S
魏家庄镇——位于县之南端,镇政府驻地魏家庄在县城南偏西7.8公里,总面积43.5平方公里。辖20个自然村,25个村民委员会。南与任县接镶,北与柏舍乡相连,东与莲子镇乡相接,西与北楼乡为邻。1953年设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1961年由城关析出设魏家庄人民公社,1984年废社为乡,1987年改乡为镇。魏家庄所属行政村:魏家庄、郭贾、李贾、孟贾、王贯庄、王尹、南丈、赵孟、角城、西魏、东魏、肖庄、西庄头、张汪、公子村、多稼庄、
" l- J/ i' L5 J
; a" b: x! i$ N2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