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全家感染新冠!我的香港居家抗疫实录,权当打加强剂(上)原创2022-03-06 09:42·刘澜昌% O8 ~& a( S( p0 V5 m2 {- S' S
文 | 刘澜昌 居家抗疫,其实是在香港自查阳性后,不得不在家里自我抵抗病毒,要命的是家里人也感染了,要一起面对。幸好,家里人都信毛主席的话,“既来之则安之”,“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而且,都信老祖宗,中药西药一起上。至今,最困难的时候度过。坏事变好事,我们就把染上奥密克戎当成打了加强剂。之前都打了三针,那就是“三个排”,现在染疫了相当一个“加强连”。 1 n% k( r9 V+ G# A/ F
4 A/ X( Y5 ^/ ~% ~# v3 d' R8 {
" _9 ? |. G& G8 G; i$ X) @! C; M这是就个人而言,面对整个香港呢?太多老人不应离世的,通过感染而达致“群体免疫”,代价是昂贵的。可是,香港当局有些人就是不听劝。 居家抗疫期间,想得最多的是“一国两制”,这不能是一个“框框”,更不能是一个桎梏,从这次滑铁卢,我深感许许多多港官还没有领会到“一国两制”活的灵魂是什么。也许,他们也不去想,只以为过去港英时代是AO现在还是政务官,那就是一国两制。 $ x+ Z9 A P% D0 c; w& V
7 T" G' Y; A6 ^, b( p" @ u1 r0 y7 r
+ }" G {2 R( L& ]& Q
一、染疫了但是自测是阴性。2月26日,觉得喉咙有点痛,但是身体没有其他不适,于是找喉糖吃想缓解。 到了下午,咳嗽多了,还出现了一点风寒的感觉。忙量体温,36度6,没有烧,但是有烧的感觉。按老经验,赶紧喝热水,捂汗。 捂了一觉。汗出了不少,感觉轻松些。 晚饭前,做护士的女儿回来了,说你还是要测一测。好吧,按步骤,打开所服务的凤凰卫视发的自我检测盒,取样,调和测试液,一滴、一滴、、、、、。四滴滴玩,心里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千万不要有事,否则大难临头。因为,每天都是过万的中招者,医疗当局完全瘫痪了,失查、失治、失救,病患者完全处于自理状态,我若是阳性首先问题是去哪住? , Q$ V2 V! [! s% B
" U/ s: |# A! j' b4 J
* f! g j9 \% g, |. g! d y, `: D
结果出来了,只有一条线,在C的位置,全家拍手欢呼! 女儿说,别高兴太早,要至少等够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到,还是一条线。乌拉!女儿说,老爸不用离家出走了。 谁想,这是大错特错的。 3日1日,因为翌日要上班,再测一次,傻眼了,二条线,C和T都红线,阳性的标志。 就是因为在家里多留了三天,结果太太、儿子,还有工人姐姐,也都中招了。 值得一说的,她们三,在我阳性时自测都是阴性,到了有症状出现时也还是阴性。 原来,这是有规律的: 1、感染 omicron 轻症患者,一般在接触到病毒的第4天开始出现病症,也是这时才有可能自我检测到。 2出现"两条线"最明显,已是第6天。 3、第9天起,不再会传染他人。 4、有些人感到不适,连日自我检测都是阴性,直至开始退烧,才验出是阳性,证实之前已中招。 5、 从检测结果阳性(第4天),到不会传染他人(第9天),共为期六天。家居检疫者若已打两针疫苗,连续两天自我检测都是阴性,就毋须再检疫了。 C!这么重要的信息,香港当局竟然没有及其广泛宣传,连我们这些搞传媒的都不知道,相信香港有数以万计的家庭像我这样扩大了感染面。怪不得7百万人的香港已有40多万人感染。 5 r0 F. n4 E- J* x* z. j
; L5 I J# T- m8 s$ x9 K" o" D) Y
9 N ~ f* U+ I* B二、竟然有奇迹发生我拖累了家人很愧疚,不过女儿和孙子至今安全。感谢上天对两个最小的开恩。不过小,就是优势。 香港至今还有很多人没有打疫苗,责任在谁?当然是当局。据打的人有千百个理由,问题是一个有为政府也有千百种方法去实现接种疫苗清零,解说也好,强制也好。遗憾的是,香港当局强调自愿,结果这么大的恶果谁承受?谁问责?最可怜的是香港老人,接种率最低,安老院舍感染率最高,死亡率最高。
( B" _, V2 T o% M
7 F- X4 [! j8 Y, ^7 }; ^; W$ `4 s) ^. K1 s' O
我们家很乖,都第一时间抢打,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加强都是。孙子在香港允许三岁以上孩子接种,就不等学校组织自行找诊所打了。也许因为接种时间不长,抗体多,躲过一劫。女儿则是医务人员,疫情期间很注意防护。 从我家四人感染来看,奥密克戎病毒的破防能力太强,我家即使接种疫苗也有三分二中招。据说在美国,感染奥密克戎的79%已完成接种,33%已打加强针,14%曾感染新冠。 这是天毒。 三、只能居家抗疫。居家抗疫,也是最好的选择。 香港现在通过多次围封住宅大楼强制检验,平均确诊比例达15%,香港刨去外出人口以六百万计,估计已有90万人感染。香港医院再努力,也只能崩溃。 $ a- T! ]. x! \; J, j
* a* I2 L6 T1 E J. k& c
* W4 H6 m% N q5 m4 X公立医院绝对没有床位了,私家医院以怕院内感染拒收,去年国家支持香港的方舱医院里的设备不知去向。而且,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刻,就是去了这两天内地昼夜赶工盖起来的新方舱医院,香港有人手去管理吗?又管得好吗?之前,在几个隔离营都出现,病好出不来有病进不去的情况,饮食也差。还真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 3 o* d E3 C0 m% S* ^$ M
* N+ p0 |4 C8 n7 p' t
: a9 i1 f% H1 ]) i5 v4 H3 q四个病人一商量,不要打999,也不要乱求人,就躲在家自救。 在只有我一人“两条线”时,曾叫老婆当“厅长”。四人确诊,就要保住两个小的,第一时间送出去。家里只有病人了,好操作多了。 四、还是要信老祖宗。居家抗疫,在内地可是还有上门的医生。塞拉利昂下,全靠自己。 好朋友送来了连花淸瘟胶囊、凤凰卫视发了金花清感颗粒,香港中华中医院的抗疫冲剂;还有,各种治感冒症状的西药。
; _; l: O5 `4 E
5 h& U H. n* T4 z- e! K
7 U- r3 ]1 Q% |( m香港洋奴多,不但只信西医,还要批中医。女儿也在这个体系出来,和爹也从来话不投机。可是,老头子搞新闻的,一直信奉“事实说话”: 1、大陆治疗新冠的近一年几乎零死亡,用的就是中西结合。 2、张伯礼的方子,不但可以抢救重症患者,而且没有后遗症。 当然,谁也说服不了谁。我在凤凰做过十多年“时事辩论会”节目,从没见一个人认输。 但是,自己的身体自己体会,自己治。 我的经验两条,一是,一定要用中药给自己发几次汗。发一次汗,免疫力提高一档。二是,为了睡好觉,一定要吃西药,镇咳、止痛,加入定,睡个好觉。 应该说,大的不适2天就没有了,就继续服中药,等着转阴。 五、朱镕基早就批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从我染疫前,香港政府就开始讨论是否要做“全民检测”,后来终于有决定做,但是何时做又成为问题,有说马上做,有说疫情高峰回落才做。
+ {4 U$ e* g- i" Z3 F; D8 W+ _# S* i- D2 N
# P' P: ` z/ R! F) B) |# f0 @其实,第一,也不知道他们清不清楚,做的目的是什么?病毒传播链已全港大扩散,追踪溯源已无可能,也无意义了。第二,真的也不知道香港政府有没有这个能力做,都叫十八万公务员“居家工作”了,原来就不叫他们到抗疫第一线现在还能指挥得动吗?香港邮政局属于公务员体系,居然宣布,为了减低社交接触应对严峻疫情,暂停提供本地邮政速递及本地包裹服务,直至另行通知。第三,查出感染者之后,又如何,有相应的救治能力吗?坦白说,不是“全民检测”不管用,而是当局错过了使用这一手段的最佳时机。 面对已可能有六分之一感染者,我想,当局首先要设法救治老人,尽管香港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但是香港的国是社会主义的国,“抢救生命,一个不能少”。
: |+ L/ O3 L( o
4 X. o0 I7 J* T/ t- y4 g# I& L$ h% N. Y& F/ @$ C' { I
此时此刻,我不能不想起朱镕基当政时对香港当局的批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十多年过去了,毛病不但没有改,反而更严重了。也想起,一位新华社的同学采访时听到朱总理打趣曾荫权,你们香港公务员的高效率,我算领教了。 这波疫情,从国泰“空少”违规播疫,撕开口子,就有专家断言,疫情会几何级上升,可是做了什么应对措施,没有呀,做了一点也总是留有“女人的温柔”,封楼封一半,“安心出行”怕触犯私隐,春节车公庙十多万人流,最重要的是,病人多了要救治啊?有预先方案吗?没有。结果,老病人露天等候,死尸多得停尸间不够。朱总理还当政,更要气死了。 . V9 q9 C9 m' k
$ l* i3 t z% [
+ Q T2 K- O3 b( a+ w# F
六、不要埋怨。最困难的时候,一个好的家庭应该是最团结的时候。团结,就是免疫力。 我们家做到了,我是“祸水之源”,老婆和儿子都没有埋怨我。毕竟带来了诸多不便,上个街都不方便,而是还是要难受几天。他们都体谅老爸。 工人姐姐也是,她是印度尼西亚人,三十多岁了,有个大儿子,一个人到香港打拼。她信伊斯兰教,不吃猪肉,但是能够为我们做红烧肉,煎肉饼。她也没有埋怨我们,我们早早就安排她接种疫苗了,所以病症轻微。她也愿意吃中药,好得快。 9 `7 ^; Q0 g% e- r% }$ d
9 \( D J; g% o0 o. @5 Q& h% d/ q
' M4 H7 D2 h9 `/ Z- j做到互相不埋怨,信心很重要。信心,也是免疫力。我们庆幸,第一,好彩打了针,病症较轻,免去死亡的恐惧。第二,奥密克戎多侵犯上呼吸道,很少侵犯肺,也免了“白肺”的恐惧。 也就是这时,得了奥密克戎,就权当是打了一剂加强剂的理念,在四个病人中产生,也成为了共识。 未完待续……
. {- {( f- B* n) l - }& N/ Y4 ^+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