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工:
/ q* t* v. z. x( ]0 g7 D, V4 U@陳家功 谢谢陈老师
4 ~9 S2 |1 J. U: F赞同您的观点
# m# I2 ]7 P2 C; c5 T现在的关键可能在于中医界内部了,在于我们如何“与时俱进”,重新定位自己。
! j8 }2 n l7 H8 [; f7 j9 G& @中央有关中医的政策文件,也主要靠中医界自己来起草。
9 N) t# N! P6 u% Y$ K黄宝栋?感恩:
* C, I( a' G& F! u J' T 事有始终,物有本末。人之生死,贵在道兿。或道兿并重,成就非凡;或道不通兿不精,了却一生。成也败也高亦下亦,难在忘我、贵在善始善终……中医学人亦难例其外。行道守恒、藝术求精是侪辈不二之坎途,尤其是当今西医霸权、洋奴专横的年代更需忍劳忍冤,无畏粉身,鞠躬尽瘁……2018.4.9
: U8 A( D* U \0 |- R: K夏天的小白兔桂银才:
) i! |, A; E0 s, ~; E" l现在的能够公开执医的中医生,李鬼远远多于李逵。一个朋友有点儿崩漏问题住到中医院,中医生们齐声吆喝“手术清宫”,这是哪门子中医中医呀?分明是众多李鬼在世。9 B5 G) V0 V6 K9 p7 ]3 ?% V
特别是那些掌握话语权的钱柜们,擅自传给宪法和习主席的并重思想,更是当代剿灭中医的李鬼!, i( o2 ^/ \6 c( ]* N
骆中贤:
: L( [3 Q( q4 @" z9 p; j9 N3 l. h$ C2 l@陳家功 这文章好$ ]4 z, h$ ]* }# i7 d
尹喜大中医福娃:+ d% d. _9 r2 K9 q
中华自信,诺贝尔奖青蒿素耐药性,像其它西药一样副作用大又贵被淘汰。千年古医学早攻克疟疾,甚至非药物,纯针灸治愈疟疾流行病。@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曹大夫:解放战争时,大西南很多疟疾病人,缺奎宁,部队官兵,都靠针灸治愈。无因病致贫,买不起欧美青蒿素的穷苦百姓也能活命
, A) {" a. f$ Q/ c% tH Q .C H E N陈其广:8 S! T# v4 n7 l
各位老师:在此前不短的一个时期内,我们把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因政治需要而定义的一些概念固化并奉为聖典。如"传统"等于"守旧、保守"进而等于"落后"。这个等式的前半段是可以从中性、客观立场来认识和采用的,但后半段则不一样了,变成了贬义的主观价值判断。因为”守旧、保守"不一定就"落后"。当我们的一些学者把“守旧、保守"直接等同"落后“时,其中是受到前述历史时期的认识影响的因素的。而一些从文化上、从政治上、从利益上轻视、排斥甚至反对传统地道中医药的"高大上”们借机“移花接木",在中医药一些重要场合重大问题上以“传统等于落后"为据,直接反对把落实宪法关于国家"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纳入相关法规,并偷樑换柱,用“中西医结合"来等同、淡化、替代甚至消解“中西医并重"基本方针!当下这个问题已绝不是简单的技术主张区别、学术思想分歧了!!!推而广之,从文化、政治、利益角度出发力主"传统等于落后",是否也意在主张以此为由要全面彻底地否定、清除中华民族一切带有传统含义和色彩的社会存在,如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丶传统习俗,当然,也包括他们作为抓手、切入点的传统地道中医药呢?在此敬请各界有识人士郑重辨识。1 `/ K; W! [8 j8 `: k' o
李国强 忘了我吧:
) H! s4 c0 }$ _: o- Z群主陈老师说的极是!历史被演变的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固有形式成为了今天的圣典,“习惯势力是一种可怕的势力”,要想打破它是很难很难的,何况第一步首先是识别就很不易呢。# k: M: J2 U$ \( c& E K
H Q .C H E N陈其广:& A9 T3 m/ ^7 i* ?; t7 C
各位老师:在此前不短的一个时期内,我们把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因政治需要而定义的一些概念固化并奉为聖典。"传统"等于"守旧、保守"进而等于"落后"就是其中突出而关键的一个。这个等式的前半段其实是可以从中性、客观立场来认识和采用的,但后半段则完全不一样了,直接变成了主观的价值贬义判断。因为原来”守旧、保守"不一定就必然是"落后"的。我国农历是传统,但凭什么就肯定它在所有方面都落后于公历呢?!危险的是:当我们一些学者把“守旧、保守"直接等同"落后“时,其中明显是受到前述历史时期的认识影响的。而这种学术认识被一些从文化上、从政治上、从利益上轻视、排斥甚至反对传统地道中医药的"高大上”们得以借机“移花接木",在中医药一些重要场合重大问题上以“传统等于落后"为据,直接反对把落实宪法关于国家"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纳入相关法规,并偷樑换柱地用“中西医结合"来等同、淡化、替代甚至消解“中西医并重"基本方针!当下这个问题已绝不是简单的技术主张区别、学术思想分歧了!!!试问:推而广之,从文化、政治、利益角度出发力主"传统等于落后"的价值判断,是否也意在主张以此为由要全面彻底地否定、清除中华民族一切带有传统含义和色彩的社会存在,诸如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丶传统习俗,当然,也包括他们作为抓手、切入点的传统地道中医药呢?在此敬请各界有识人士郑重辨识和取舍,勿忘国家民族大义。
6 S9 j/ A3 a0 h0 T1 x& D; `尹喜大中医福娃:
: [5 P! ~" b- j/ c/ [) M% l8 z; K@H. QG .C H E N 新时代,不忘初心,中西医学都抛弃盈利第一,重新回归救人根本。学白求恩,西医学中医最快、最好、最省钱救穷苦百姓2 L) H* E" p/ W
淄博一中医一杨桂芹院长:
2 J; X& Z+ _7 E9 ?9 N8 R8 x, U# G- V4 H6 s
李春江民间中医:. T6 O& d& a+ i' H. I) F3 \
@龙砂医学 
; Z( v6 [2 m) J. S& n7 P0 w! z张南社科院:
` c: N0 s+ a0 z4 R5 K' Z@罗卫芳 你好!
5 {, P% S4 F; t R) L久不知你的信息了!没想到你还能在这个微信群出现。
. T# t& v3 Q3 o$ B' e$ u& F' C# Q陈家功:
5 F% t! ]2 M" v- A“并重”与“结合”不容混淆( Y/ }( [: x$ V: q( c3 {
, W( L, K, b6 f0 p9 U( Y$ j3 I; |% [
陈家功 2018.4( \4 ~1 U$ `; T. j3 f
4 m( Z+ `- h& P 其一,“中西医并重”,给出的是人对待中医药与西医药的态度,针对严重的“轻中重西”的实际提出的,目的是促进中医药与西医药“并存”、“并行”,途径是实施中医药与西医药分业管理。
7 o: l/ Q" J' i! R9 B$ O 其二,中西医结合,本体论即理论上追求中医药理论与西医药理论合二为一,方**即临床上追求两种医学方法相互配合,事实是以西医药为主体,同化中医药,本质是不承认中医药的独立性,实践结果,中西医结合理论尚未建立,临床疗效并没有获得提升。1 w- K' b0 x @
其三,“中西医并重”的前提条件是,承认中医药与西医药各自的独立性,而中西医结合,不承认中医药的独立性,不具备中医药的独立性,“中西医并重”的“中”,不可能是也不应该是“中西医结合”,只能是“中医药”。
" x2 g7 N* @& ? 其四,为什么要“中西医结合”?倡导者及其追随者,需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首先,是否拥有足够的事实证明:中医药理论技能不具备解决现实疾病问题与维护健康的价值了?其次,自身是否已经掌握中医药理论技能,并且达到古代中医药学家的水平?" s3 [7 P, \( ^+ r5 l$ v5 Y' i2 `4 }/ s
中西医结合,是对中医药与西医药具有各自的独立性事实长期无视。《政府工作报告》取消“中西医并重”,“鼓励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发展错误的方向!因为,中西医结合不等于中医药,也替代不了中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