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5-7-16 13:43 编辑
: L( p& {7 {" [
, \: r% \& v# N. L; U$ ]3 _6 G《辅行诀》脏腑补泻方临证发微
; \/ X5 M }/ a0 g; M0 v/ r9 s韩永刚主编. O( D9 a a5 X6 ~. s3 Q3 d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5 M0 K1 ^0 d5 u
目录( ^( W. L. `8 ~- X) t/ ~( Z+ `
第一章 《辅行诀》的前世今生55
& i% q) j- R+ a {- G第一节 《辅行诀》的千年隐匿与横空出世$ i7 f4 i1 T& c2 ^* M- h
第二节
+ W3 B) h2 ]8 F- R3 o2 p$ `《辅行诀》的现代抄本_9
& H4 i8 b6 a# J, i1 z5 Q第二章《辅行诀》与道医陶弘景_11
5 ?2 [: `- u5 E* Q! @- w/ I第一节 《辅行诀》的真伪、作者和成书年代11
5 n' b3 g" F* R第二节 茅山道医陶弘景125 w% q) v: h' a. i- u" _; X/ r
第三章 《辅行诀》的宗旨、主要内容与核心机密21+ b+ [7 [; j, K: O7 F
第一节! H& X; S2 J: [/ ]+ O
《辅行诀》的宗旨21
$ q5 m6 Z4 {/ z' a! I- P1 H j第二节
3 ^6 [- h& \; b& U' K T" F5 O《辅行诀》的主要内容22
: t! X, n* S% z% G& }第三节
& w2 _1 G$ v4 r! ~; l) n7 C* z8 b汤液经法图25
1 g8 |+ @ s6 r第四节 五味补泻与五行互含药精 N: W; H, J3 f f" @7 ~0 Y
第五节 姜、甘草和常用药精40. b9 I; T# ^0 x# j
第四章《辅行诀》的理论和临床价值43
! p7 M7 @5 u; R9 E第一节
4 N+ [( P# u8 {《辅行诀》与诸子百家学术思想433 v: J; l5 N& Q% L; R6 _9 y; S
第二节6 n$ R" M/ s: H3 ]% p- F) K+ p
《辅行诀》与先秦中医四大流派45
" Y& @9 C& p# G* F! `* W' O第三节
, P7 {" w0 _/ M; |《辅行诀》与中医经典48, `# j8 O9 \5 C& f" k
第四节+ ]+ f+ c) H; V% f- l& @* {' N
《辅行诀》与《黄帝内经》49
& Z& g& i4 o# Y/ [% P+ X- ?第五节- Z, k& b( a0 O5 N; i
《辅行诀》的独特价值53. g8 i3 L$ ]! ?% K9 w9 q5 f
! h9 V0 _3 Q2 a& l+ y' }; Z8 A第五章 《辅行诀》脏腑大小补泻方组方规律和数术解析569 |# O: |/ F+ p2 c' `
第一节 论经方的药味56 |8 x2 }5 r7 `8 v2 }9 k2 p
第二节 论经方的剂量582 x/ ?* E- M F" J
第三节. m% A5 \' d) Q1 K
《辅行诀》整体组方规律.61/ H4 g, V, C6 E0 Q
第四节
4 V0 Y& O: C0 E! L. C& N; i! @《辅行诀》脏腑小泻方组方规律和数术解析65" Z8 ]* `$ s) d) Y' }
第五节) W/ i% G4 G; G) {5 d x
《辅行诀》脏腑小补方组方规律和数术解析_683 x- g m" Z' t! |
第六节( U8 O! \5 y2 d
《辅行诀》脏腑大泻方组方规律和数术解析70' Z+ Z" u' A# E- F) |- M
第七节
( [) j o p8 H《辅行诀》脏腑大补方组方规律和数术解析...73
4 a# {6 G9 f3 Z) T% S第六章 《辅行诀》的药对和角药配伍75* T& K2 f. X# M" `4 V
第一节 药对和角药总论75
' Q% }4 r" Z1 k+ t5 r: T5 F6 G第二节 相须药对和相使药对
* ~& B5 {; B2 v第三节 相畏药对79* }5 T, K5 K/ D. x# F) f8 \
第四节 相杀药对80! E8 e% j! i# S% n L+ I
第五节 药对和角药总结81
3 ~, _0 r4 I @第七章 《辅行诀》脉诊与阴阳五行脉素脉法82
! j' K; q4 Y0 u" _6 ~5 B' B& Q/ Q第一节 脉诊基本知识83
n. n' f5 ?* \* w第二节脉象脉诊与脉素脉诊..84
( \1 ?. {% b3 J5 W* ?- F+ Z第三节 阴阳五行脉素脉诊87. i! p! Q v: w4 e7 {- T
第四节 阴阳五行脉素脉诊的临床应用90& T# B% C, P& b" T' S3 g% E; y; O
第八章 肝木门93
/ U$ F, E0 J& `2 K8 G第一节 肝木门总论93
( Q* B/ L7 n3 D2 b- _1 w第二节 小泻肝汤94( \$ b; e" d q
第三节大泻肝汤99! ]5 P4 u6 o1 M. `# f$ O
第四节 大小泻肝汤的药对、角药和运气应用_102
" K) Q, }4 [, W% Q7 c$ q7 [第五节辛辣药物和食物_105( }) ~6 F8 J* x9 Z- }9 }
第六节 小补肝汤__108& ^5 i' D" g; s" R1 R
第七节 大补肝汤113
: m- E- j. M$ p# s& a) P& q& A第八节 大小补肝汤的药对、角药和运气应用117
* V2 S) K, v5 k7 M第九节 病案120* w5 Z$ q8 z2 `3 k+ g
第九章心包相火门123
% ?+ M, r# X! k5 m第一节 君火相火,一分为二_123
) s" q3 b0 x8 r+ q$ M第二节小泻心包汤_126
' ?; t& D& V$ v3 G" y第三节 大泻心包汤128/ P. D, t' i _1 j$ S5 V
第四节 大小泻心包汤的药对、角药和运气应用1316 M, U; a5 Z. u2 J* t* c, @
第五节 小补心包汤_134" Z ^ m7 D% Y
第六节 大补心包汤139" d/ ?+ d& H# u: ~4 C3 d& V4 p9 |
第七节 大小补心包汤的药对、角药和运气应用_141
\; D- Z) U- B$ B6 }9 t第八节 病案1436 N; x* g; w6 h( e" V6 K! H
第十章心土君火门1446 G9 X& P. q8 {9 P4 G9 m
第一节 火土一家144
+ {& W$ l6 ^2 ?& l3 }& Z3 C第二节小泻心汤150; y! ~0 B' @ w% B9 h
第三节 大泻心汤156
1 B1 z3 Q1 Y0 W$ g- O4 l/ H第四节 大小泻心汤的药对和角药1606 p p( n7 K ^; V# g7 H& s% {
第五节 小补心汤162
- M% l" {1 k- T5 t# D) s C( f! [第六节 大补心汤168
" y$ d* z$ ^- G) ~0 N! U7 Z第七节 大小补心汤的药对和角药172) T. a* x9 W; C& d/ q+ ? q
第八节 病案174
# G; F- ~4 ^, U第十一章脾土门175
; N9 ~# Z, {# ?第一节 脾土门总论175' a: b5 m3 D/ T
第二节水土合德178# Q6 s, S! L# g" E" z* s: C
第三节 六气大司天之少阳相火181, s- ^# ], u) L3 P5 A3 S# m7 H
第四节 小泻脾汤183. _1 y* b3 {0 i P
第五节大泻脾汤186
! v3 ]) Q( J; q% b+ t第六节大小泻脾汤的药对、角药和运气应用188
5 E- y( ^/ L- D3 h5 Y第七节 小补脾汤1911 ^' J; a9 L& V; _* D$ i
第八节 大补脾汤1986 g7 Z; R$ O7 Z Y8 F% `( {
第九节 大小补脾汤的药对、角药和运气应用201
- [: d0 ~( P7 g第十节 病案205
) }& W. q: w( l/ E( X# s第十二章肺金门207
. u, M3 h9 `1 l4 w5 H# B* Z第一节 肺金门总论
5 _$ u3 m+ m3 d, B8 d4 k; R( Q第二节 小泻肺汤209
2 Y5 l' F2 G& [4 o第三节大泻肺汤212
9 S) T. |5 c+ h第四节大小泻肺汤的药对、角药和运气应用214
( J, I, h1 `; @4 h5 C: W- _第五节 小补肺汤216: b( H' @: x# I! Y7 a- i
第六节 大补肺汤220' F0 e8 S0 ]( ^# V
第七节 大小补肺汤的药对、角药和运气应用223
& ~5 p* q9 S; a1 b/ c/ ]第八节病案226# w1 b1 i, r: O9 [4 q- ]$ v; r
第十三章 肾水门2299 [. l' U8 R& q }: j( s5 T
第一节 肾水门总论229# V, g$ q( G& Z; l* t1 F
第二节 小泻肾汤230% c( t" v$ M9 M0 |
第三节大泻肾汤233
' ^+ l K# u2 Q% ^0 [第四节大小泻肾汤的药对、角药和运气应用235
6 c0 o/ U1 y4 f$ x4 M0 |8 o6 C第五节 小补肾汤238
* g0 y2 _; M+ u% ?; Y7 ^补肾汤的药对、角药和运气应用246& x" r" J6 [4 G5 Z$ \
8 D; c2 }, n! F# P- F& V/ X中文简历 韩永刚,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博士,师从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和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教授。2009年赴英国工作,现就职于Chelsea Natural Health Clinic和伦敦中医针灸学院。担任欧洲中医五运六气学会副会长,世界中联方药量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联态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联脉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华佗医学研究会教育和学术部长,英国中医联盟学会学术部长,新英格兰中医杂志副主编,世界中医药杂志瑞士版副主任委员。出版《医学传心录:名老中医治疗风湿病经验》、《医学传心录: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经验》、《医学传心录:名老中医治疗脑血管病经验》、《风湿性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妇产疾病临床常用中药指南》等中医学术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临床工作30年,从事内科、妇科、疼痛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和康复保健,尤其擅长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焦虑症、抑郁症等。2020年开始推广《辅行诀》,学员遍及全球。 著作 《风湿性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副主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妇产疾病临床常用中药指南》(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年。 《小儿疾病临床常用中药指南》(副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年。 《医学传心录~名老中医治疗风湿病经验》(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年。 《医学传心录~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经验》(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年。 《医学传心录~名老中医治疗脑血管病经验》(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年。 《辅行诀脏腑补泻方临证发微》人民卫生出版社(即将出版) 《辅行诀二旦四神方阐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即将出版)
) l4 S# Q6 i6 D: m( [论文 01:略论基因污染.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年第1期. 02:浅谈以群经互参法学习《黄帝内经》. 北京中医. 2003年第4期. 该文于2004年10月被香港《世界卫生》杂志转载,并评为优秀论文. 03:推陈致新论大黄. 国医论坛. 2004年第1期. 04:论“治外感如将”.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 05:对《伤寒论》厥阴病的探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4年第4期. 该文于2005年11月被收录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建院50周年论文汇编》. 06: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现代研究概况.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4年第5期. 07:《金匮要略》治湿方证及特点. 江西中医药. 2004年第9期. 该文于2005年4月被作为优秀论文收录入《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 08:瘀血与血瘀 .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7期. 09: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 中国特色医药杂志. 2005年第3期. 10:《内经》论消渴 . 中医杂志. 2006年第8期. 11:糖尿病“从气论治,心身并调”的探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 12:针灵平脉调气法治疗复杂性不孕症医案. 英国中医针灸杂志. 2018, 25(2): 52-53. 13:经典中医之气化逻辑脉法浅释. 英国中医针灸杂志. 2019, 26(1): 39-40. 14:对“得气”和“气至”概念的拨乱反正. 英国中医针灸杂志. 2020, 27(1): 6-11. 15:探秘《辅行诀》. 英国中医针灸杂志. 2020, 27(2): 26-29. 16:Infertility Has Been Cured By Acupuncture with Natural Pregnancy. Journal of Gynecology Research Reviews & Reports. October, 2020 Volume 2(4): 1-2. 17:中医第五大经典——论《辅行诀》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英国中医针灸杂志. 2021, 28(1):16-25. 18:《辅行诀》脏腑补泻针法的发掘与五行生克补泻理论. 英国中医杂志. 2021, 10(2):14-19. 19:道家、道教、道医与中医. 英国中医杂志. 2022, 11(1): 16-23. 20:新冠后遗症——癫痫.世界中医药 瑞士版. 2022,2(2): 157-158. 21: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OVID-19-related Epilepsy: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June 2022.Issue 129: 15-16. 22:对《针灸学》教材“平补平泻”法的质疑和探讨.英国中医针灸杂志. 2022, 27(2): 41-43. 23:《辅行诀》的药对和角药.世界中医药 瑞士版. 2022,2(4): 226-236. 24:《辅行诀》脏腑补泻方整体组方规律.英国中医针灸杂志. 2022, 29(2): 45-48. 25:根据小运气法探讨2023癸卯兔年的运气处方.世界中医药瑞士版.2023,3(1):165-171. 26:基于运气学说对2022年末疫情的预防和治疗分析. 新英格兰中医杂志. 2023,5(2):51-57. 27:Acupun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 Science Set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28 August 2023. 28:论经方的来源、内涵和药味数量,《辅行诀》经方的临床应用模式. 新英格兰中医杂志. 2023,5(3):17-23. 29:试论运气的五年周期节律与新冠病毒疫情. 世界中医药 瑞士版.2023,3(3):85-91. 30:论经方的剂量. 新英格兰中医杂志. 2024,6(1):5-13. 31:《辅行诀》的常用药精:姜和甘草. 世界中医药 瑞士版.2024,4(1):157-162. 32:中国文化自信与中医自信. 世界中医药 瑞士版.2024,4(1):163-168.
. O/ [5 {: t( O; b- L英文简历 Qualifications: PhD. MSc BSc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 Senior member of The Assoc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UK A member of The Institute of Scalp Acupuncture UK(ISA) A member of World Classic Chinese Medicine Association (WCCM)
8 Q4 q8 _- y( _3 ^Experience Gavin Han began his medical career in 1995. He obtained his TCM bachelor’s degree in 2001 and gained his PhD in Clinical Study on TCM from the 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2008. Dr Han has over 28 years clinical experience, including his position as the Medical Director for China Healthcare Group in Dublin, with over 5 years’ experience working at the Zhai Clinic in 130 Harley Street. During his TCM career, he has published 13 academic papers and nine medical monographs. Complementing his private clinics in Holistic Health Hackney he also works for the Zhai Clinic as a fertility consultant in 1-7 Harley Street. 3 r* ] Y: v' W7 ~7 Z3 Y" u( x0 C% x
" r5 |1 l7 A- O; Y6 Z
3 U& U* a; g3 P( {$ F' G* d0 @
) X1 D6 u5 `, {6 I9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