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国医大师~陆广莘:不要问“病从何来” 只需问“治向何去”
曹东义 发表于:2018-1-28 10:55:3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749
本文是陆老做的“中西医诊疗思想的区别”的专题演讲,他说:“西医是把认识疾病作为科学,中医你不认识疾病就不科学。医学自身实践本应是“治向何去”的问题,但却被转换成为疾病对象认识的“病从何来”的问题,这就是现代医学的最大误区,这就是百年来把中医骂得一塌糊涂的原因。”. Q; z3 ?- P$ t3 E

  p3 D3 J7 U# ~6 D( Y“抗生素犹如农药,激素犹如化肥,外源性的替代和补充,对生命健康有不利影响。”
7 {" I. k. b4 a% m( y
' @2 X2 y) w8 _- V“西医和中医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中医不是疾病医学,而是健康医学;二,中医不是物质科学,而是生命科学。第三,中医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而是实践论。”4 M% l$ B& i" N' C

; I  j$ c9 L1 Y  r* _+ ^国医大师~陆广莘:不要问“病从何来” 只需问“治向何去”
- V7 n7 \9 d' o! D
- l4 [: a$ z) s% A% ]中医临床有效但用实验方法证明无效,只能说明实验有问题
( a! d' f) h/ K5 ^' k1 N
6 T2 `6 @- f0 m+ J( U( \& `近百年来,对中医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最开始提出问题的是梁启超,他的问题是:“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最近那些主张要废医验药或废止中医的人只学了一点西医的皮毛,学识和经验两不足取。: F7 {7 H" I; j1 ^

- P, R% @/ ]2 |9 R几十年来我们用西药的疗效标准来检验中药能不能除去病因、能不能消除病灶、能不能消炎、能不能降血压等等,全国各大中医院校、中医院等做了大量实验,结果多数是“阴性结果”,也就是无效的,即使少数有效的也不及西药。那么问题来了,你实验无效但临床有效,这说明实验有问题。3 Z: N; C! Y  d4 Q+ R

2 L- o- H5 D' k3 }( d医学不等于药学,保持健康也不是老得吃药。但是半个世纪以来,这个观念一直没有改变。中医不认识病因,药理学实验认为中药无效,但它却能治好病,说明你药理学有问题。% b. ?: S* u! ~. d& j$ a

4 G* F7 H. h8 X4 }& b+ h例如SARS来了,西医还没有搞清楚它是什么病毒,到底是支原体、衣原体,还是其他病毒,中医已经有了对抗的方法。还有,过去中医治疗天花、麻疹、乙脑、流行性出血热、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都没有用所谓的抗病毒药物,但都治好了。
0 g, t$ l5 \- M# y( X0 I; J* x* U: ~0 J9 h% i
这个就是诊疗思想的问题。因此,这个讲究病因、病理、病位的医学不可能就是终极真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商讨,但不要对骂,“金刚怒目不及菩萨低眉”嘛!/ [5 Y- V1 h+ ^

& @3 e+ o, J4 {$ e+ g, ~' a6 Y中西医根本不同点在于诊疗思想的不同1 F  B# \# ?5 \) R3 [: p# A% k6 F$ P
7 o7 ~( ], Q$ X7 M/ V$ H1 [+ j
西医诊断就是努力找到病因、病理、病位,治疗就是除恶务尽,消除病因,纠正病理,清除病灶,他们认为是科学的,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而且形成了当代的世界性的医疗危机。, h" ^' H$ h* i; P0 K9 M! `, o5 o
$ y  b. W, a9 ?) J+ [* Q6 Y; M9 ^( u
1第一,病因$ c2 T2 {# I" ?3 V) F3 L

: \; Y- o- }* ~1 |* g' ]% R例如,治疗糖尿病有胰岛素,高血压也有很多抗高血压的药物,但是到现在为止,糖尿病、高血压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即使血压下来了,但是心梗、脑梗的患者多了,说明它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高血压、糖尿病只是一个现象。
$ B  S8 E) W7 C: [8 l
9 o4 d$ p. M7 u# f: Z: T2第二,病位, N% O, o( ?8 {/ t2 H$ {. b
8 J: T- f" @* I8 J
解剖定位是不是就定在那一个地方,也值得考虑。比如说肝炎,肝炎就在肝吗?肝炎有胃里的毛病,有肠道的,有胰腺的,还有肌肉的。
5 Q8 u0 W* J8 V( j' q2 q  z' n# Q! n& i# n& j1 F
3第三,病理反应
7 Z& t7 u( s; y/ o* |' q5 Q4 \% ~$ A! D. g7 R
炎症是不是都是坏事,抗炎是不是都对,发烧及白细胞升高是不是都是“敌人”?实际上机体的很多反应都是抗病的反应。医学今后发生质的转变就是把病因、病理、病位的诊断改变成抗病反应的自我调节问题上,也就是人体的防卫功能、抗病机制的调节上。; v! R" R5 ~: s8 f

. A6 A0 {) E% {9 D! [, _这个问题是怎么警觉的呢?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个女科学家卡逊写了一本书《寂静的春天》揭示农药化肥的滥用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引发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医学界从农药化学的教训中得到启示:抗生素犹如农药,激素犹如化肥,外源性的替代和补充,对生命健康有不利影响。
0 T5 R! d9 N( l" ^' x3 [/ b9 g: ^2 `' l& S% r
1970年人们鉴于医药源性疾病的教训,提出“从哪里去寻找健康的钥匙”的问题。拜因豪尔等认为:医学的发展要有质的飞跃,在诊疗思想上,不能专注于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应转到机体的防卫抗病反应及其调节机制上来。& K) M& x& ~1 l

2 \0 s  ]5 |/ F3 c6 @, K" B9 C1993年我在美国讲学,他们给我出了一个题目叫做“人的自我痊愈能力”,这个命题就很有道理,愈病之理不光是病因、病理、病位,还包括人的自我痊愈能力。
# F  |$ w( ?6 Z! N) M8 r. |
( w4 @# s" Q" B& w例如,伤口拉开又缝合上了,这就是人的自我痊愈能力。1993年十四个国家提出医学的目的再审查,反思当今世界性的医疗问题,指出现在高科技的医疗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只占8%。当代世界性的医疗危机,其根源就来自近代医学模式的主要针对疾病的技术,统治医学的长期结果。% s. f9 z+ }+ F, Q7 `" q3 B
8 W/ y- J4 ~8 ?. V: R
在这以前,他们是把认识疾病作为科学,中医你不认识疾病就不科学。医学自身实践本应是“治向何去”的问题,但却被转换成为疾病对象认识的“病从何来”的问题,这就是现代医学的最大误区,这就是百年来把中医骂得一塌糊涂的原因。1 u3 {# G5 c# z

6 D/ {: ^' Z* c$ L$ O所以这百年来争论的问题是诊疗思想的问题,他们要废也是废诊疗思想。现在谈论半天,不触及这根本的问题怎么行?中医的诊疗思想中,如推拿、针灸、刮痧、点穴等没有药物进去,是怎么治病的呢?! s: Z; G7 h7 o; R# {

, G8 ~. j. w6 O) G8 [/ D% y扎针可以治疟疾,针灸可以杀疟原虫吗?这只是现象问题,其本质还在诊疗思想上。就是它要发现什么,如何去发现?它要实现什么,如何去实现?
: ]) C( q  m# l7 m, b( Y. G+ M9 c, ?9 @1 q4 `5 ^1 s
早在《汉书·艺文志》中把中医药本质功能归纳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指导中医诊疗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宇宙演化论哲学,不单是唯物质的世界观。因此我们要讨论“生生之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着人类生命的生存健康发展进化服务的方法、技术和工具。
$ ~9 [& j: K& J7 n7 n$ r% @
3 c6 E+ P5 b* k9 @0 B4 O中医的诊疗思想就是要发现生命体自身的自组织演化调节的功能、目标、动力等等,而不单是对疾病本质的结构原因进行的治疗,在病中积极发现机体自身的防卫、抗病和它的控制能力,不光是被动地消除病因、病机、病位。! q. q8 L9 b# g& W" D

* i: C, N; _  p: b西医和中医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中医不是疾病医学,而是健康医学;二,中医不是物质科学,而是生命科学。第三,中医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而是实践论。
# p6 w* }2 ~0 S- u! W. Q' r2 T/ e0 v: S% P* g/ V: E
中医的思想是“养生保健治病必求于本”,是人本主义的实践观念,是“治向何处”的问题。问题的回答是“治”到哪里去?走什么路?依靠什么?9 B4 d6 Z" i& ]! S  J0 p" A

- P9 R8 E$ y4 a3 Q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医学家、免疫学家欧立希所做的实验表明,用锥虫红治疗锥虫病,在实验室需要全计量,但在感染锥虫病的动物身上只需实验剂量的1/6即可治愈。
% ^+ U; U' F. L: k) V
# U. h( G# v+ Y$ y) E9 r! ?其余的5/6的差额从哪里来呢?这是医学的重大命题,只能推断说是生物体的自身功能,我们医学的任务就要重点调动这生物体的5/6,而不仅仅是在这1/6上做文章。" ~# E6 |; }" C9 |

; p+ k$ ^  W" r: q6 ?' ?- w西医的物质科学的对象思维认识论,把对象定位在“病”上,问题意识是“病从何来”。要回答的是:病在何处?什么性质?什么原因?把疾病分离出病因、病理、病位,这是建立在物质科学的基础上的,扭曲了医学与科学的关系。$ P" J. L: j3 k/ b7 }, {6 N

( j$ ?" c  ]) S+ e  {& G& X/ C$ c医学不必拜倒在科学脚下
# t0 K, h# s* X4 y5 X
$ W  _+ a1 M3 p& X; e. n# z( \2 M& b. p医学发展到现在,它本身就有着很多不健康的成分,现在中医和西医的吵架,就是医学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 q$ E& X& Q, y  ^# C4 W/ e  g# t
  ?) r* m- Z: q3 S$ |我们首先回答医学是干什么的?医学是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的目标服务的。科学是一种理论假说,假说经历实践检验,就成为科学,医学是一种实践。近现代西方科学是物质科学,是我们身外之物的物质构成的科学。
# G" x4 Y6 ^* [" ], J( ]8 x2 [9 B% o
近代几百年来是医学从属于科学。其实科学应该为医学服务,它必须站在为全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去思考问题。现代医学力求客观化、科学化,而“医学的科学化”却是一个误区,“科学的医学化”才是正道,而我们的危机就在于医学拜倒在科学的脚下。$ m8 ?  b8 k' x/ u# e: u1 Y, {

* t  t0 P& J/ s$ B0 _(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1-28 11:09:48 | 阅读全部
传播一下中医正能量!希望你能找回对中医的信心
0 P& n5 r: x$ K! T- U, r
/ l; w1 g1 G! v0 c" K原创 2018-01-27 汪剑 蜀山医馆: r! T8 i9 d+ Y/ f
“蜀山医馆”并非实体医馆,而是汪剑中医博士所创办的微信公众号,以分享中医医案为主要内容。请点击上面的蓝字“蜀山医馆”,↑↑↑再点击关注。% H4 N) e( b' b/ ^) ^

  T& q% j# D& h; t& l
1 }- m, `, J" r7 w不下雨就出太阳吧
0 Z) J% E" t' r* [3 L. L( A+ t孟庭苇 - 1990-1994 钻石金选集( B) r( K5 ], J/ i" r. b2 E9 k8 ?* W

7 o& ~2 P" R$ p, _, \$ M+ a- y9 i7 E  A! Y) E' a% P) h- ]
% V, ~6 F" |% n
; D6 N( P& [- a. g! r
1 {& v  i. H) I3 s3 I

7 b( q$ j1 A1 P; r( g/ }4 ~
5 [. r1 S1 U+ R3 _6 ?8 S2 l. Y4 c- D# n5 i% E$ H

0 ]0 m% u; o* h$ T6 X两年前,云中2013级一名热爱中医的学生在某县中医院阶段实习。+ Y0 s* o2 x- x) ~

+ k: S! b0 b0 e- j某日,该同学给我发来QQ诉说心中的苦闷。他说在这所县中医院阶段实习的时候,内科主任明确告诉他,不允许他在科室里看中医书,如果看见他在看中医书,就把他的书没收扔掉,让他学西医,不许学中医,学中医没用没前途。
8 g; D, u+ Q7 u5 t0 K7 L; o
! e5 t- t) A9 h& I# h我听完他的诉说,不禁愕然。于是我问他这个主任是不是中医院里的西医,学生说不是,说该主任是中医院校上世纪90年代的毕业生。! C7 n3 O6 E8 F- v! [' s
* s4 n% F) g% B: q. q( M( i
我听了以后更加无语,没有想到中医院西化问题愈演愈烈,已至于此,中医院校的毕业生竟然把中医当做“仇人”对待。
' I) b- G" j! ~# r6 h, j& x" O ; {% N' \  t9 `" ?6 z, x5 ?
实际上,类似的情况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了。中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到中医院工作,很快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为西医。客气一点的应付应付开点中药,不客气的直接摒弃中医,工作数年也从不用中药。甚至看见同仁用中医用中药,还嗤之以鼻,只差说自己学的中医专业是骗人害己了。
  N" C+ m6 m3 x. Z2 N) O+ W
; p$ b  Z) ^- [& t中医院校毕业生“叛变”“倒戈”的现象在过去二十年、十多年的中医院里,非常常见,而且是大环境使然。
! c% x$ R& a8 h* J 7 v0 q! ]$ t3 C& q; S# Q
十多年前,笔者刚大学毕业时,在一所中医院工作,这所中医院在该地区十分有名,中医底蕴好,医院效益好。但是医院也避免不了中医的被边缘化。* G- S1 |% }' E8 U. ~

/ V2 c' G7 [2 h8 b3 g5 p科室的同仁们都十分努力,学习向上。在科室里,你不学习、不努力,自己都会不好意思。但是,大家学习的都是西医。* ?0 j9 R# `5 s8 u5 s
0 E# E1 x+ x/ h! V
在那里工作的两年里,如果哪天我没有看西医的《实用内科学》,我自己都觉得是一种“罪过”,因为同事们都在积极向上,大家都在学,你能不学。
! _6 p  n  _+ I7 k2 i0 V8 f- u
4 H( ~- u6 t/ Z# R( W4 n, J
/ U  ^, R, I$ a1 k4 M" X* k# ?
% P: m% b. H# [' w- M & A$ p  Q8 c5 E+ H
而学习中医成了一件“寂寞”的事!! U( n2 A9 P) S9 _
) G7 a4 V) ~( e
凭着我对中医的挚爱,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中医的信念,只要是收在我的病床上的病人,我查房时一定会给病人诊脉,只要病人不坚决反对,我一定会给病人辨证论治开方用中药。从县中医院一直保持到下乡到乡镇卫生院。现在更是看纯中医门诊了。$ r  [6 W& B# \  f+ T6 ?: j

+ h' L0 U' I1 I0 P* g$ A' v遇到疑难病证,回家后我一定会“不务正业”地翻查中医古籍。正是那几年的不放弃,让我尝到了中医的甜头,奠定了我中医临床的基础。
* p* ]2 }  N; \. F; I" Z
& p0 O5 d- k) Z3 V) d5 c1 \/ {但是在那会儿,学中医仿佛是“不务正业”,是“另类”,大家都在学《实用内科学》的时候,你却在悄悄学中医古籍。0 k, Q0 ~( I  v* s/ Q* F- A1 v: N

8 j6 C; p5 [1 Q8 M5 s' B为什么那个时候会出现那么多中医院校毕业生“西化”的现象,为什么笔者在大环境下却坚持中医从不言弃。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疗效的问题。
7 t+ p8 M1 B4 O6 {( f' d , Q! O; ?& Q: ?# I7 q
很多中医院校毕业生工作后,用一次中药失败,两次失败,三次失败,渐渐就丧失了对中医的信心,自己都开始怀疑起中医有无疗效的问题来。还要辨证论治?对不起,不会!还要脉诊?对不起,摸到脉明明都一个样。还要背方?对不起,背方不如背西医的口袋用药手册、急诊手册!
/ n% e( X, }: c  T6 M3 H2 \ 4 L( V, h9 b' r
而学习西医呢,诊断标准、治疗标准都是死的,走遍全世界都差不多,只要记住诊断标准、治疗标准,就可以当一个临床内科医生了。只要不是为了当一名“高级医生”,生理病理都完全可以不用知道,只需要诊断标准与治疗标准。
. z  f  c# @- a2 T  p
3 y* ^3 V" U! J  J3 n用药方面,西医内科用得最多的就是“三素”,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而且每个医院每个科室都用自己的一套“套路”,你去了这个科室工作,遇到某个病,只需要按照科室的传统“套路”就可以。
- [  r0 O# H. b6 D# a& f " q. Q$ I" ?: V' D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学西医比学中医简单多了。' e* Z" [$ n# p0 u8 f# u

. Z- P2 T5 [7 ~& W. K/ `过去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一听我考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学中医时,都告诉我说中医比西医难学。那时的我还不以为然。为什么?因为期末考试的时候,由于中医老师的“心慈手软”,中医很容易就考到八九十分;而西医老师往往“心狠手辣”,西医考试能过关就算不错。明明是中医更好学嘛。; W4 K6 }2 i! U% V& W2 s- _% b
4 S1 r, C8 S2 @6 w! t$ Z$ Z) g
后来工作上了临床,看多了周围同仁们的“遭遇”,才知道当年大爷大妈们所说的“中医难学”,不是指考试,而是指你到临床工作,想要运用中医取得疗效,那是非常非常困难,因为中医活,你一死板,你的中医也就死透了。) [; o1 P9 |* u% D' A/ [

: {0 c4 r1 v2 m5 C3 e; ^1 a; |/ J所以,很多中医同仁在“思辨”“灵活”的中医的折磨下,左一次右一次用中医失败的情况下,自然很快改头换面,几十年不用中医,而且大骂起中医来。
" ]0 a" B7 C& O0 E! m% X
+ r6 t, i6 v+ B7 h% W笔者刚工作时,因为早年有过拜师学艺的经历、并且喜欢翻阅中医古籍、还喜欢偷学医院同事的中医经验,所以相对大多数中医院校毕业生来说,要幸运很多,运用中医中药很多时候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刚二十岁出头,就在所工作的医院,获得重庆医科大学毕业的西医同事所封赠的一个名号“汪名小中医”。下乡后,也很快在当地打出名声,病人遍及德昌、盐源、米易三县交界处。7 ]" X" w' B; t: k0 y2 b
# C5 K! D- V  k' s; l
这些刚工作时的经历,无疑给予了我巨大的信心,让我相信中医真真切切的疗效,不断尝到中医的甜头,不断见证中医奇迹的发生,信心就更大,就绝对不会放弃。: E$ ~. w0 Q- b( H$ w
7 B- o& ^1 [3 R2 \
当然,运用中药无效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遇到无效时,首先应该检讨自己,无效是自己的问题,自己没有找到对证的方法而已,绝对不是中医的问题。而放弃中医的同仁,恐怕很多时候并不是检讨自己,而是一昧地埋怨在中医的头上,这样下去自然就放弃了。
! M0 c& j. t% l0 |8 X# h * T  y7 f! J  Z2 V% P2 n
过去二十年的我,就是在不断地检讨自己,不断地寻找治疗疑难病证的中医方法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也希望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当你在运用中医中药看病遭遇失败时,首先检讨自己,并努力寻求中医的方法,而不是赖在中医的头上。
/ [2 y' ?6 N* S3 I- M
& m; ]1 c" z+ S. }) D* |/ a5 `' [  m5 a0 j3 K9 l7 ~. Y- G
) s1 `" H9 C2 C

% R4 w9 ^2 H& [5 {' v  C7 L ! E% J  ~6 K9 X3 h4 ^
- B" w! B/ ?* K: f- |
# }0 W) x, I4 D) u0 A! R' d# h6 {
大学时代,有一位同学好友,与我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喜欢中医,他喜欢西医。他喜欢西医到什么程度呢?废寝忘食都形容不了了。( |$ v& x& C* V0 x) v, `* [
7 F" H+ h3 z  g+ m
说一件事,他在成都市某西医院实习的时候,一起实习的有成都中医药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四川省卫生干部管理学院的实习生,而内二科的西医主任却最赞赏他这个成都中医药大学实习生的西医水平,并认他当干儿子。中医院校学生的西医能学这么好,是非常罕见的。
- ?" d9 A$ l  T8 U+ Y
: w; g+ D3 J7 n4 f: r; c. ^另外,我的同学虽然喜欢西医,不喜欢中医,但是却是非常有原则、有风骨的,这一点我非常欣赏他。有一次,他所实习的医院急诊科抢救一名病人,病人是因为到某中医院找一名老中医开药,方中有蜈蚣两条,病人服后中毒,送来抢救。
1 L* Q6 h1 P0 y1 H. R : q- R- b! @0 M& \5 T
急诊科主任一边抢救病人,一边骂中医,说中医害人。我同学在旁实在忍受不下去,质问急诊科主任:“是吃中药蜈蚣中毒多,还是吃西药洋地黄中毒多?”。一名实习生敢于对抗主任的权威,急诊科主任肯定忍受不了。最后升级为吵架,医院告到学校。不得不说母校对学生很好,好到包庇护短,最后此事不了了之。0 }* E0 V- k4 M" }, a# e8 K
+ Z! {6 @' ]8 `) ^
这件事,让我对同学大为佩服。其实,有很多西医水平很高的西医,对中医是非常认同的,只有半罐子水的西医和伪中医才会排斥中医。( |  f4 o- S5 ^" b

# d0 m7 a4 \* j. [: g  T6 _9 }" I毕业时,同学已经非常热爱西医、讨厌中医了。离校的时候,他把他所有的中医书都丢进了垃圾堆(我也由此幸运地捡了好几本被他遗弃的中医书)。) b0 p, f$ J( i. L- l9 y# }+ M/ H& H
2 i5 X1 N0 O0 h  s7 R8 n0 `" I
半年后,天各一方工作时,他知道我喜欢中医,还把他读书时花重金购买、毕业时没有舍得扔掉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邮寄来送给我。我当时很高兴很感谢他,又捡了一本书!但是我也了解他的行为,他是在誓与中医决裂。4 |* c) B. f' }  q* X  S

8 e# q; @: ], V' i3 d有一次他打电话给我,说他几次回成都,有一次是为了到母校门口的医药卫生书店买一部西医的西药《药典》,当他从母校成都中医药大学门口经过时,他没有正眼看母校一眼。也许他觉得中医毁了他一生。
+ q/ x% g' B  Y9 X: @4 u 5 P. C" u% q( d1 g8 {# Z
我原以为他对中医的态度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2 V/ r3 G# Z3 |) x6 k% J

  g& R. O. |- L/ d7 T, _没有想到的是,大约6年前,一件事情改变了同学对中医的看法。6年前,同学的儿子得了抽动秽语症。同学带着儿子跑了几家西南地区最好的儿科,不出意料都用了抗精神病药。他深知儿子一旦服上这些药物,一生就算毁了。
8 d2 ]  {2 P- u3 r/ L: Q, p
  |8 t& _  n! V( d同学焦急地给远在昆明的我打电话,诉说苦恼。我建议他找中医看看,并给他推荐了成都母校附属医院一位退休的儿科老中医。令人欣喜的是,同学带他儿子到母校附院找到老中医,喝中药一两个月,病情就完全好了。
0 k! }& V3 K- g# I2 S' Y
6 Q2 Q" I3 V6 Y- l& i/ Q* L. V* ^3 |这件事对同学的触动很大,之后他对中医的态度完全改变了。一说到中医,他就说“伟大的祖国医学”!并且告诉我,他对他过去愚蠢的行为感到深深地后悔,没想到中医如此伟大!每当我在QQ空间分享成功病案的时候,他也留言大力支持。+ g) E& L7 A& i% m, K
8 w8 c% b6 x9 D  E5 d% S! g
所以,中医毕业生西化的问题,根本上还是在于有无临床疗效,有没有找到信心。
% m+ M3 U! b* V . t& @3 M1 e% Y/ Z; X/ x
当然,也有人说是中医不赚钱,西医赚钱,中医没有经济效益差,西医经济效益好,所以才改投西医。如果你是因为这个经济原因,那么也就没有必要探讨这个问题了。因为医学的本义在于生命,不在于金钱。' d5 m3 t1 J% w+ {/ E6 f

: J/ b, k8 ^& ^) D4 O" B  E( L7 y' x- Q* g0 [$ X$ x4 {) C
8 q% a9 |3 m% p) k
8 y/ L. M% p, G' m

; S& Q- Q, Z9 r  h0 d0 A# y4 P4 z  _! W3 `
# w: ^8 a. @2 Q8 j8 J5 H" ]
苦恼的中医毕业生亟需找回信心,也亟需解决他们对于中医的疑惑——“中医到底有效吗?有用吗?”- E* q9 g) y% Q0 [9 A! r
, O& _/ e7 r. _3 ^" x1 Q. u; Y) {3 H1 u
就算是他们刚刚工作,还没有尝到中医疗效的甜头,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位中医临床疗效很好的前辈作为榜样,无疑也会给他们注入信念的力量。过去我的老师就是示以垂范,以鼓舞后学的信心,我将来也乐意成为学生们的榜样,让更多的中医毕业生重拾信心。
" @1 b6 H+ t# k3 |
7 ?* G' O) ?6 c& C6 @2 c我在给云南中医学院大五的学生上《中医各家学说》的时候,除了讲授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之外,更多愿意与他们分享我在临床上的成功病案。
0 l0 k( Q$ N1 v2 T: i2 n$ } ' C% j3 O7 ?( G
因为,给大五的学生上课,很早我就发现,他们经过到医院一年的实习,看到中医在医院被边缘化,甚至成为被嘲讽的对象时,他们过去的雄心壮志已经荡然无存,再加上毕业、就业、考研的压力,他们对中医已经丧失了信心,处在一种惶惑不安的状态之中。我希望他们在毕业之前找回对中医的信心。( P5 [; }% q7 M

6 U  U) \! Y# `5 U# J6 t《中医各家学说》的课时很少,少得让人无奈,但是学生们都很喜欢,经历实习后本已对中医有些灰心失望的他们,在我的《中医各家学说》课堂上重新爱上了中医。
5 D9 D' @3 n9 F/ A6 k& i
% P! q5 u0 E7 m2 `09级一位学生毕业时给我留言:“汪老师,我们在你的《中医各家学说》上重新找回对中医信心,但是刚点燃中医信念的时候,我们就要毕业了,为什么不早一点遇上你的《中医各家学说》。”1 i* }7 _0 E. ]* N
, m' E' I$ E4 z( ~
当然我也很遗憾,传统中医课程的课时早已所剩无几,想要多教他们一点东西也是没有机会的。但是我告诉学生说:“没事,你毕业后一定沿着《中医各家学说》课堂上所指引的方向走,一定会遇上中医的光明。”虽然是我一个美好的愿望。; l+ ?4 z8 q: v1 ~6 B" c

! i6 e. s, N) K( o1 C$ K( q8 m' ^) E, X" o0 c7 S$ y8 O

5 x( D- j+ ^) {0 ]2 w1 B, I$ z
6 q3 G6 \1 @; a近两个月来,流感肆虐,很多人都感冒了,卫生部门也纷纷发布了流感预防治疗方案。一时间,流感成为网上、朋友圈大家热议的话题。这段时间,我门诊上感冒咳嗽发烧的患者非常多,运用中医治疗,疗效非常棒。
8 \4 O8 ]3 {6 c$ n! n9 P3 O( p) ]
1 ?' V6 Y7 S, \: I但是前两天,偶然翻到百度上一篇介绍《伤寒论》的文章。我仔细看了这篇文章,连留言都看了。一个叫“无辜的石老师”的网友在这篇文章下留言说:“伤寒论遇见流感立马原形毕露,束手无策。”, M5 W( N8 f% l- U0 i1 ]

, `" O7 K, y: o) q, |这段留言赫然在目,让人很生气。我认为她在打胡乱说,恰恰在流感治疗中,如果用好《伤寒论》与温病学派的经验,疗效惊人。
& r0 a: T, v5 j. Q/ ]) I1 | - K7 T) W. h/ S1 v& {( E
就以这一个星期,用微信回复我的患者朋友为例,几天不退的发烧基本都是一付退热、半付退热、半日退热、一夜退热、几个小时退热、喝一次中药退热。, P$ F& r# [! R' [' u3 r
  Z$ u4 \" B1 v( g  G1 y* @! h' }
几天前,我把一例成功验案发在朋友圈的时候,有学生留言说:“汪老师,能转发您的朋友圈么?中医正能量。”看来大家需要中医正能量,这也就是我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1 y* Q2 \! f4 K
0 h- {/ i* E7 D
( X: o8 z9 ?) |; P2 t5 O
9 N8 G. [( B9 F; R$ p5 ?
. n+ k* ?4 b; n- v
) p" j$ {4 i' T. p

( }7 k4 @0 M4 P, s下面就分享几段这个星期患者及患者家属发来的微信。中医只要用对药,不仅能治流感,而且疗效很好!
% k1 |7 C' G$ R' A) [
# W3 H6 t: X9 j! v/ u5 L6 e0 P" j% J; M4 F+ P4 g: g1 b5 ]
& }3 B, F2 {. }! q$ U0 s
下面这一例的小患者,是昆明市呈贡区一名警察的女儿。发热多日,服中药后半个上午退烧。警察同志很激动,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来赞扬中医中药。方用麻杏苡甘汤加味。" a9 F( R: A3 n# c

5 z' _1 I- g( h" q: `# U
7 w1 [/ n+ d# r) x' c2 {
9 c' ^3 K* }, S( w. r! ^) Y, x% ]7 A% P* K( S1 r

9 p8 }: R- Q6 N6 J% D4 P2 D" g8 T& \; A8 Y3 [
3 g8 y9 V0 i8 F$ p
下面这一例是昆明理工大学马老师的女儿,发热数日,服中药后一夜退热。马老师发来感谢短信,用普贤菩萨来勉励我。小患者也发来语言说:“汪叔叔,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不会忘记你的。”谢谢马老师、还有小朋友的鼓励,我还需要加油努力!方用小柴胡汤合理中汤、藿朴夏苓汤加减。
  v) g% n* h1 u, i6 [- Y$ o* T% g) L% e. M! P0 `" |/ A* s2 \
' |1 x' z0 X9 ~4 q/ d8 l
* w  N! g, d7 U

5 |0 z/ x' `' N. O( Z
: l# E* A6 Z$ }$ P  c# ]下面这个是云南中医学院中药专业的一名学生,咳嗽得很厉害,都要病哭了。期末的时候,到教研室来找到我,服中药一次就好转。方用小柴胡汤加减。5 _6 d1 V4 t$ U& B! J( D8 \

2 Y) l2 M2 a! ~) g8 A$ X6 ~) |
3 W; z: E$ o% O1 S
) X! Q9 K" a' b4 B7 E
; S/ u0 U6 n$ a
3 F- D  n- V/ E9 W4 x; l4 B# E0 W) d% C
下面是我的一位小学同学,本来身患重症。这次不慎被传染流感,发热咳嗽,检查出来为肺炎,病情差一点恶化。以华盖散加减,仅服两次好转。
7 z2 m( h+ ~" F, p5 U( @$ |- {% B' t+ ?( D
* k* Q  Y2 R6 ?  l2 Q$ i9 l1 V$ k+ v
+ G( q( j% o% S8 h

+ z; i4 m+ X' ^  v: ?  R4 g3 {# K! a7 ~4 ?3 |; O3 t
昆明螺蛳湾一位老病人的小儿子,两岁,发热数日不退,腹痛,以小柴胡汤合理中汤,服一次缓解。
* Q( m* R- j# `) g# e/ Y: ^' F' `! S( n
  y8 z- ~' ^4 s. _1 R
! n) V/ }# P! p( w" ~8 K$ b/ I

) W4 f) N. b2 X( k; R
  _7 d2 @# v3 V本校一位老师的小孩子,发热数日不退,服中药后一夜退烧。
' j$ \+ T: L: x8 i* e5 N' e! a3 G9 l1 F4 V" c

: H4 k! }1 z" e  T, {
# `9 h  G# J* O3 `& ?4 o+ r
0 T3 u" m0 y2 {
8 E! L; H  p9 z9 b* ]厦门一位妈妈而小孩子发热数日,按照我公众号一篇文章分享的方子开药,服中药两次退烧。  g1 ]* x  K6 b5 q; i3 G; E$ N
3 W3 U# P% f' `$ ~! o, `$ [
+ D; W* l; u  o" Z4 h2 g: O
  g; ^" ]# ?; R$ M$ U

+ Y7 y$ ]5 x' ~" |- u
. V5 \0 M2 x. K  e) r) A4 b云南师范大学一位老师的小孩子,发热、咳嗽,用中药两个方子,渐渐痊愈。
- o! [" K8 H& j. \& W" z: M1 Q+ _+ K

6 t  u4 O' k+ M  @
6 e8 h# R; {8 n$ P1 R% x" z  o* o, y7 R6 X- {4 x) K

  E" V7 ~+ i$ h. x0 a: s1 f" {以上仅仅是这一个星期以来所收到的微信,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拾起我们中医的信心。" Y9 J* j$ d9 {
8 ^% ?8 j( t6 K
( _, W0 R7 y2 R- t9 [; ~7 n$ {
7 k  I$ r9 E3 k# S0 w

; B6 Z# C+ A9 I. G" v0 b9 H% {* G( l+ X# f! O3 ?: S5 m
作者简介7 y) A4 M* l3 p9 i

% D! e! J. u5 r9 k汪剑(1979-),男,四川峨眉人,博士,出站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任教于云南中医学院,主讲《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坐诊于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昆明圣爱中医馆北京路馆。主诊中医内科、中医儿科、中医妇科。2 ^$ X! \2 F; Y. s7 s1 w) d

' g! U; Q2 L/ i7 ^# M% _+ x2 u: G# R6 C+ m6 X
/ {" L( K* Z% ~2 F' N6 H$ O
关注蜀山医馆,请扫描或长按下图二维码
( C7 D! S; K3 T( \7 Z
, \8 U/ F9 b* x/ J( i. g阅读 3120117 投诉
: ~/ I2 m: B8 e: m/ k2 @精选留言6 \6 W9 ]+ b# I9 y: J" H6 l+ L
写留言0 b) I! S* V5 ^: _* j6 e
, ^2 `9 O3 A+ u$ ]
14) [/ d0 w$ a+ ]. D
医路行者
: P& d: I0 v2 y  T 读完之后,心情很澎湃,正在西医院实习,总是会看看病人的舌苔,心里盘算着用什么中药合适,虽然不敢说用什么,但是心里还是会尝试着去辩证,希望实习一年之后依旧可以坚定内心对中医的支持与热爱。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的沉下心学习中医。' {$ V( ^; ]: _) C1 m
昨天
1 h+ I$ ~+ v6 x1 f! E) r- \, r' q 6
: e+ z, S9 ^- b2 b8 `李邦源
: h0 Q, X. X2 m5 M2 T0 f' ` 治一个反复发烧一周的小朋友,西医治疗没效果,用汪老师的方法,一个晚上就汗出退烧,第二天精力也恢复正常,不得不感叹中医的疗效如此之快,疗效就是硬道理
* C6 p$ W& B2 v. c, y" ~' x昨天) d: I* p, h# O
5
9 C/ I2 A4 J, T+ M董元洪
( R& y6 k% _2 W 用汪老师的方法给身边的很多人治疗,辨证准确的话,疗效立竿见影,其中有咳嗽的,发热的,胃胀气的,痛经的,厌食的,荨麻疹,湿疹的等等,,等等,对于一个刚刚出道的小医生来说,能取得这些成绩确实不容易。但其实都是老师的功劳,我们在老师的方子的经验上,加以化裁,大胆运用,结果往往很神奇。谢谢老师把蜀山心法传给我们。
6 W5 \8 m6 e8 k5 A  A10小时前
2 B  `9 D, E. j0 P 56 C% R2 f) n" V# e1 F
张星
) r0 h& X+ f  B( w 谢谢汪老师的分享。毕业快三年了,现在在医院规培轮转,每到一个科室都想多一点学习中医知识,中药,方剂,针灸,科室还是很无奈,现在住院病人十有八九都是按模板开方,好多老师夜不太强求辩证,只要你开了就行。每次上门诊想多学习些中医辩证论治,可基本都是教些西医诊断思路,西医诊断固然重要,但中医才是我们这些顶这中医专业规培,并以后从事中医的中医人更应该学习的。现实有些时候很无奈,只有坚持!???3 g/ L# b- F" L
昨天
' W1 P) }7 X* p2 o; O7 W 4
6 P0 ~# d" v* ?7 y" k% j  b半夏
6 X9 B+ P- f7 h" L2 g 感觉每次读汪老师写的东西,总让我心涌澎湃
* K* K' L3 |6 \昨天. h! M  G# M4 u2 D  M" i, ]! K
3
' V. j4 Y2 p: G6 ]# b何小娟 - c, Z) {( B3 B3 C, q- P; [% a% l
清晨的一缕阳光昨天师妹们过来一起吃饭,可能饮食太过生冷,再加上天气稍微变暖,就把至少的羽绒服保暖衣毛衣换成了只有毛衣,感受了风寒。还没回到家,吃完饭就开始呕吐,到睡前总共呕吐6次,饮食积滞加外感风寒,自己吃了药,袁紫衣帮忙扎针后才能安然入睡。真的感谢汪老师,让我每一次生病都立马想到中药针灸而不是输液。
" o1 R3 Q/ J* `+ F/ k3小时前
0 q4 p( U# I9 S, A 37 R7 v7 ?! R( h# ]3 B6 J
小明
) ?/ \- X+ X0 H% m8 E# @( K* R 汪老师,赶紧带一些精气神类似的学生出来,为中医正名,提气  E: e/ S) u9 Q9 O, K1 ~( z
9小时前# F; z) {/ r" E; O7 }+ C: s  z5 H
3
8 j' \9 k% Q# ERaw Apples * N3 i3 a9 g* D3 s5 Y7 H" T( r
汪老师在大一上学期教我医古文,他的讲说很精彩,医术十分精湛,有幸请汪老师给我看过病,我的老毛病一直有持续的好转,赞叹汪老师,赞叹中医,虽然我上一学期的成绩只是中等,但是我愿意去努力,感恩9 v, T1 s' v- ~  g' {  E2 ^
10小时前* s; c* ^6 _- D- f3 f6 W
3
! t1 K! f. ^" ~天天天天天天天 : q; C. q9 n/ O$ i, Y
虽然我喜欢西医,但我不排斥中医,因为我是中西医的……,中医有中医的博大精深之处,西医有西医的优势,总之,最好的就是取长补短,而不是排斥中医,历史证明,全国爆发大的传染疾病的时候,西医没辙,中医都成了中流砥柱。或许只有爆发大的疾病,西医没辙了,中医能够拿下,那些反对中医的人士才会明白中医有用,虽然说从国人生命健康来讲,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但对于国人认可中医,是我们想看到的,中医太需要一场西医无法抵抗的疾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额……最后,就当上述是我瞎说。0 Q. m+ `. A8 X" N& s; ]1 W; ?
昨天0 B$ T, Q9 l% F% S; |% M/ m& j+ x
2! `% y% Y2 Q5 O, _& W2 W
腐草为萤
" [3 [* ]' Q/ B1 D 我只是一个大一新生,也许没资格对这些事情说些什么。但是我一直是很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最初想要报考中医专业是因为偶然间看到了一句话:“但愿人间无疾苦,何妨架上药生尘”,说实话我被这句话震撼到了。原本想报中文历史的想法一瞬间被中医取代。后来和我最好的朋友聊到我想学中医的问题,因为之前我家人不太同意我学中医,所以和朋友聊的时候我不自觉的有点心虚,但是朋友却非常的开心也非常的支持,可以说着给了我很大动力。在报考的时候几乎所有能填的志愿都选择了中医。
* y) B; t8 s; {2小时前
! s# ]0 t& C, o1 w. k% n: \ 2+ D6 k5 i# E' u  ~$ _# W3 ]' r
? . t' T* C: g' n. b) S  ]
汪老师,一字一句认真读完了你的文章,内心颇有感触,虽然我不是学中医而是学中药,但读完你的文章后,心里莫名畅快,近日在中医院中药房跟着老师见习,难免会有些散漫的时刻,这篇文章像是给我提了个醒,学习中医中药漫漫长路,又怎能容忍自己有丝毫懈怠,加油  m: C' [; x1 x4 ^: d9 K  v3 a
2小时前* P. {4 J  d. V4 W' p& Z3 T" B! U
2
" k& ?( h( n- b4 S' a医源堂? 中医闫文杰
  G+ ?) P0 t9 s# d 观祖国历史,历来明医就少之又少,跟西医来不来没关系。中医复兴的希望就在于有像汪老师他们这样的好中医、真中医,用实实在在的疗效让患者受益、让学中医的同学们看到希望!' a& j0 q6 N2 M* z
3小时前
1 K: j& k: e' o1 G7 @4 M 23 ]. q2 E. X# _$ s
小鱼
% H  z8 A  k# f" k; ~ 用汪老师的方法治好了一个发热咳嗽的小朋友,打了三天的针没效果,打算上头孢皮试又打不得,可急坏了家长,没想到喝了一天的药后精神就好了很多,玩了一天不发热了,咳嗽也好多了,中医真的太神奇,而汪老师毫无保留的公布方药更是造福于世人
9 n3 p* Z' y" j6 r4 \昨天5 e9 [& }3 L6 q7 F; u8 T
2
: L6 b/ x3 q2 HEste mundo gira tan depria.本真 ! n/ j  J' Z( W; m2 Q! S/ ?
歷代中醫之傳,除了學者的智慧,毅力之外,還皆有“上師”的口傳心授,而如今,上師難尋,下師卻如文章所言之畢業於中醫院校的中醫科主任,普通中醫學仔,最後畢業時(大五)才遇見汪老師這樣的“上師”,心雖惋惜,然不失也。學貴有心,固,遼源之勢可待也!!9 Z+ L6 P* [: O8 p
昨天; h6 H) U6 A9 k  F" g1 p0 G
1
/ M) n6 O1 c/ I7 n中医朱小宝(朋友) $ n2 d3 C5 b3 P* o2 ^
也曾在医院工作,后出来在医馆,种种情景跟同身受,中医需要有精气神,有疗效,才能走的更远更坚定。最重要的是有后来人,王老师让我感到力量。
( |* H9 D, |! p$ C0 {/ S/ l6 ^6 F2小时前$ z" E$ p' X9 Q+ N- Z0 w
1( c# r; U! v" A' l
少年要有底线,有想法。
4 O6 O1 x1 \! d; e4 e6 ^6 X( T 学习中医还是要指望自己,中医老师都指望不上,何况是其他人,自己读按照程门雪的路子,出去找人跟着学习也是球爹爹告奶奶的,还不如自己关起门来,闭门造车,出则合辙,名老中医之路强烈推荐我们中医学院的人看。
/ O+ q& N/ W. m3 P1 j2小时前
- b) U, t/ \2 y9 }5 F7 o 10 ^1 v( j. I& k# M* Z2 \4 Y
腐草为萤 * H! R' k/ }6 C! q( c! O
我相信中医的力量,也有一些是因为我的父亲。我父亲曾经因为我奶奶的离世对西医不那么看好,后来去了解过一些中医方面的东西。我看过我父亲给我爷爷扎针治疗他的腿(时间有点久不记得具体什么症状了),当时扎完针的效果立竿见影,这也让我一直坚信中医是真的行之有效,只是学习中医用中医治病的人功夫到不到家而已。
$ R- A$ x) I8 O4 m/ l+ `2小时前
4 Q( H2 d! X, \( @: q2 v 1% k4 H+ l) j& ]8 w" R1 _
少年要有底线,有想法。 3 d' Q. b  D; e: ?' M; P
对,现在医院医生就是说不学西医看不成病,他自己不学习中医,自己学不会,还不让别人学,美其名曰为我们好
0 e+ s9 \3 k- E$ P2小时前
4 r6 ^- X& A2 r4 R- @: G  [7 g 1$ a* j/ X9 M4 {
陈亮 , t1 J- f* b9 J6 I" M" j' k
学习了。中医需要临床的中医站出来多说话。不然猴子称了霸王。
5 x  j1 _9 A1 _* U3 Y1 _; O& A' q3小时前
, P& b, U) t; h0 \! Z' ^9 `/ I 1
: I! @* Z% s+ z  T3 `雨若依梦
  P+ ?" ~) \( o4 _% d; Y8 r( ] 老师,我也觉得此刻我最需要的是信心。, v$ l! Q; W8 h/ H$ P
3小时前3 f. n6 P8 P) v, Y$ {
1
, ]4 R. n; I0 R4 Z8 P' f$ [1 k- |Vincent
* R8 F+ i" o: w; A5 L$ _/ a 感谢汪老师的“定心丸”!不得不说中医真的很神奇!某日,家母本打算外出跳舞,可突然胃痛发作,动弹不得。于是我便寻思着:是时候把刚学完的《针灸学》付诸实践了!于是我便给家母施以针灸治疗,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家母胃痛消散,身体安和,遂又如往常一样去跳舞了。这更加坚定了我对中医的信念!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叩开中医的大门!
% i1 L* `" B3 L  m* f3 l9小时前
. T4 R5 k: j/ I" L" C 1
. y; a8 w( a# U8 G: b  O2 ?4 M- D神 無
* V( _7 d) p8 A) u( y: ?  w 相信未来会更好…! v8 m& ~; H0 H" @
9小时前$ q1 R7 d! n- S$ z0 N1 o
1) ~& A# i5 c& T* }+ t
CC - c3 i7 u+ `3 K+ U3 |5 S- `
无论中医西医都是为了治病救人,中西医基本知识都要扎实才能处理好病人,工作以后觉得精力不够,特别想单纯的回到中医,看了汪老师的话,得好好努力了,求汪老师推荐书籍
  v$ |, X8 K7 ]- v" E; `7 q10小时前' h' B  a" O  B) p
1
# E/ Q6 E) ~5 q" h/ S( t; h9 l向左向右 ! N+ \% m% B- j" Q8 w* @& p* n
汪老师这篇文章来得太及时了。谢谢老师。
; Q! u2 u8 E: W% E& f10小时前
# G; ]2 x0 u5 _1 ]7 y6 u 1
3 T# @: k/ N% z* v% i锐康快车 - X# J( a( v' o2 s* M7 \
真不错
7 b% Y+ H0 {7 i昨天
4 ^( K; e* ~9 W0 z& l: u+ h' B0 f& r $ ^# T; E! J9 `# U
云中人
0 a; Z* D- K; V# P) i, L) x 感恩汪老师的鼓励!我们中医学子的命运显然一直很悲催,但是还幸运能得一二明师激励,是我辈幸事!3 T9 ~6 G; g8 k7 t9 p* h
1小时前  ^) {, r7 \, G! K

4 F- k9 W7 [( l5 D4 y) t小猫球
/ _& ]+ O* P0 O; j* v 跟老师门诊之后,我也慢慢地有了点信心。自从暑假请老师帮忙看我给发小开的的痛经的方子,老师说还可以之后,信心就更加大增,她了两个月之后十多年的痛经基本上痊愈了。后来又给一个高中同学看长期的腹痛腹泻,因为没有请教老师,所以一开始还很紧张,但是她吃了三副药之后就好了很多,她姐姐是西医,说西医已经没有办法了,说得她都抑郁了,觉得自己快死了,但是吃中药有好转之后就觉得重见光明了。后来又看我姑父的痰证,我姑父也是叫西医诊断得觉得自己得了绝症,我看了西医的检查单也不太懂,就把病症检查一股脑发给老师,感觉好像还打扰老师看病了,看到老师开的方子之后我就明确了诊断,坚定了信心,他之前抱着怀疑的心里喝的药,吃了老师一副药就觉得效果特别好,后来回到学校之后就在微信上给我姑父改方子,他后来又去复诊的时候,西医大夫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他好得太快了,他从一点也不信中医变得现在只信中医了! E1 m& f1 J0 m: o8 h2 w3 [
1小时前8 ~5 b3 g3 J: @# t- d

# ~+ ?8 i& l5 }, n: x7 ?( [( X+ ~Q.T.P. # R. T' D# |7 M; a0 Y( {6 @5 m( f
在重回中医临床的路上,很遗憾不能继续在昆明学习,但汪老师的话对我无疑是最大的鼓励,希望各位同道都能坚定信心,让中医越来越好。
) g8 F4 b: j; q) J, v& C, _' e1小时前
& h) B- d# x/ Z, c/ z4 g  @8 T9 g( p' w
6 ^* f" b/ T2 R7 A: U* `沐雨 / [: S5 h1 Y; o# E: F: N, E+ {
读完老师写的东西,每次都有新的收获,谢谢老师!
) k& V% U- B$ b1 g# R: t, B2小时前# g4 ^& }3 T1 e) Q

5 w9 ~: \# L* T9 k
7 N* v4 a1 \* K( z; Q 经常看汪老师的文章,对中医也越来越有兴趣和信心,只是还是个中医小白菜,一知半解。有个问题想咨询您。我在广西工作,老家在丽江,两边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老大每次回去容易生病,特别容易呕吐。现在老二一岁两个月,准备回家过年了,请问老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和治疗水土不服呢?谢谢了
- P$ v) k3 X% r5 E4 ?2小时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1-28 11:30:31 | 阅读全部
中医将包容西医,成为世界医学的主导!4 U: ]- V/ ?) H. R' I
* ~; b/ b6 F3 g" u
2018-01-24 广东医学医术临床实践继续学府: ^7 S4 J% M( q9 C% ~! @
; l$ f5 _% g* A8 [+ ^5 M$ ?/ x7 I: V+ K

4 E# B  |/ i9 Q3 e
* n$ @- \1 r- N3 t0 d<本文作者:赵伟民>
3 K$ t2 n" i; U
9 O* ^4 x0 F0 W5 |- z2 s+ |人体只需一个,关于人体的科学也必定只需一个。可今世却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和西医,表面上方枘圆凿,其实它们却是有机共同的,只是两者看待人体的立足点不同算了。只需共同了立足点,两种医学体系就可以汇通如一,成为共同的医学体系。
/ K+ b' x0 \  T! c" U
0 X8 @" d. u- g西医源于西方科学,而西方科学的立足点就是原子说假定,它假定了空间的空无一物和少数几种死寂不变的底子粒子的存在,按照这个假定,我们只需挖掘出那几个底子粒子,天然规矩就找到了,实证恢复分析方法就是这种假定的一种具体运用。西医是恢复论方法得到的一种医学理论。它立足于恢复分析人体的底子结构,得到了一些规矩性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西医学。
, y! w& {' I+ z" y3 O1 S5 w
- l5 L2 i1 j( l& O& _# w中医源于东方科学,而它的立足点就是气一元论假定,它假定了空间中接连着不对称运动的共同物质,万物都是由部分物质在抵御周围物质的压榨中安排起来的,只是开端发作环境的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性质。按照这个假定,实在的天然规矩只是物质的安排原理,或者说体系的开展规矩。中医学就建立在对这个体系学规矩的知道之上的。( Q" G% e6 z* k+ C6 p

. C" P; a4 v& Y现在的问题是,哪一种条件假定更符合天然的实际?假设条件假定错了,那么建立在这个条件假定之上的科学大厦就好像建立在沙堆上,肯定会危如累卵的。
" `9 _9 U* d% W$ `" G
, f; U2 e7 V( H2 v. n9 ~8 h4 e' T0 @1 w' J- f( l( o$ W

( S* _7 H& d# D" m/ u, D
$ m! S8 w' z+ ?+ @$ Q我们先来看对空间的知道,西方科学假定了空间的空无一物和对称,而东方科学则以为空间中接连着不对称运动的共同物质。跟着科学的进一步开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知道到空间不空,如暗物质的猜测,国际布景微波辐射的发现,西方科学的这个条件假定现已靠不住了!
( T$ F, S2 r' _# p, {7 n
: L& X5 a5 x9 h6 Z我们再来看对物质基础的知道,西方科学假定了万物都是由少数几种底子粒子组合而成的,而东方科学则假定了万物都是由同一种生命之流(气)会聚而成的,只是开端发作环境的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特性。跟着质能改换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知道到,万物归一,西方科学底子粒子的假定也靠不住了!' @: i0 D. S' H6 Y2 e
7 m  j( S* h; O* x6 S; Q1 g
科学都是建立在假定之上的,每当出现一个全新的科学假定,必定会发作一次科学改造。跟着我们对我国气一元论假定的科学知道,新的科学改造就会在我国发作,而它必将证明西医本身是不可靠的,而中医是更靠近真理的一门学问。- r, ]( w# R( o) O2 i+ A* ^" `
- h0 V" n6 Q/ c5 Y
西医的问题在哪呢?答案是清楚明晰的,那就是对精密仪器的迷信,以为查询不到就不存在。其实,精密仪器骗了全部科学家,原因很简单,实在的物质是完全共同的,组成精密仪器的物质和全部被观测的物质本质上是相同的,用它只能观测由共同物质安排起来并出现特性的东西,而对共性的共同物质的混沌情况是永久不可查询的。也就是说,西方科学忽视了隐藏在精密仪器反面的物质运动。
* K  F; J' ~0 p, c* M0 r: P
8 y  `9 p" v7 L# f% _看看中医和西医的差异就知道了,它们本质上只需两点:一个是对人与天然联络的知道,一个是对整体与部分联络的知道。西医依据查询不到就不存在的理由否定了这两种联络,才造成了中西医之间的巨大敌对。而中医呢?恰恰是建立在对这两种联络的正确知道之上,知道到了人与天然的联络,就得出了疾病的外因就是人与天然的敌对激化,知道到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络,就得出了疾病的内因就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处理失控。5 l5 l" Z5 X$ E+ x4 |5 M" b" V

, b+ _6 O" R0 e. z( [) l5 n: x3 J你再看看西医对病因的知道就知道了,它一和天然改动没有联络,二是整体的功用情况没有联络,西医只是在精密仪器下发现疾病往往和细胞病变相对应,就得出了疾病的原因是细胞病变。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很简单,细胞病变只是疾病的效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实在的原因是细胞所依托生计的环境出了问题,假设不可以改动细胞所依托生计的环境,即使你杀死了几个病变细胞,还会有更多的正常细胞在这里病变,终究细胞的力气相对而言它所依托生计的环境力气是微乎其微的。2 w: c$ V% C$ Y: {. }# b6 U
0 J& l' P% \" L6 I8 u1 ^. a+ Q

8 r6 J& G. {: w+ `+ w1 B# @# J" Z1 P治病必求于本,假设对病因知道错了,它治病的方法有可能正确吗?看看西医治病的方法就知道了,它是使用外力,用杀死病变细胞的方法。实际证明,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而且副作用极大。与西医比较,中医对病因的知道更科学,治病的方法也更科学,它治病的力气不是外力,而是整体的力气,中医全部治病方法都是恢复整体处理的一种方法,由于只需恢复了整体的处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气的控制下改邪归正,中医本质上就是一门恢复整体处理的学问。0 Y8 Y: Y/ U! R

1 h: A" a, I& F/ J7 H# [* Z5 X8 _明显,医学要获得前进,就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论教导,而中医就是这样一个正确的方法论,只需我们可以在中医方法论的教导下,运用西方科学的方法对医学进行改造,那么医学一场更巨大的改造就出现了,而它必定会带来国际的全面打破,实在到了此刻,中西医就汇通如一,成为共同的医学体系。
1 n4 \% E2 {, ]! a5 V' W: [& e, y! F9 Q1 `+ F- Z
温馨提示:点击“阅读原文”可在链接里有更多分享。
# p5 V# j/ J2 F) }4 ]' L: z6 t* p
$ I- x4 g# w- M" F5 V, l2 o) E' ~  i3 I( j6 ^1 a
) m' d0 H' E  w/ s% e
中医学习官方公众号平台
1 @; W6 r: ]' `
& x( S! h4 W/ `& ]1 t
$ ~6 S& V3 X6 a6 E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