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朱良春教授百岁诞辰纪念”在南京举行
曹东义 发表于:2017-6-25 18:52:1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7402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8-20 15:35 编辑
; e1 a& B& h7 R& `  b9 J
, h" L4 K9 g& x; J$ A) o" J
关于举办“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朱良春教授百岁诞辰纪念”活动的通知

' h( T$ E6 U" R" p
各有关单位、专家: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师出名门,勤于实践,师古不泥,锐意创新,学验俱丰,治学严谨,潜心授业,桃李成溪,诚为当代中医界集临床、教育、科研、学术于一身之大家。
“中医之生命力在临床”,先生多年来身体力行,在风湿、肿瘤、肾病、皮肤、消化、急症等临床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17年——在新中医药法颁布执行之际,在中医药助力“一带一路”关键节点,适逢朱老百年诞辰之年,我们隆重邀约国内同仁聚会南京,莅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领衔举办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研讨会”,旨在缅怀朱良春教授的同时,通过研讨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诊经验,交流心得激励后学,以推动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繁荣中医药学术,促进卫生和中医药事业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贡献,扬起中医药人协力前行,响应时代要求的奋进之帆。
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办、承办单位
会议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南京中医药大学
会议承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南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南通市中医院、南通良春中医医院、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门诊部
会议协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苏州市中医院
二、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17年8月18-20日
(18日全天报到,19日全天、20日上午会议)
会议地点:江苏省南京钟山宾馆。
三、参会对象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的学生、兄弟单位的同仁
四、其他
会务费:免收会务费,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报名方法:(1)回执表寄回或传真。(2)通过电话或电子邮箱登记报名。
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08月10日。
邮寄地址: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东路68号,邮编:226009
会务联系:李  洁18260098178    顾冬梅18962991893   
联系电话:0513-85966267、85966258  传真:0513-85966269
电子邮箱:ntlczyyy@163.com、

$ W1 q8 p8 N4 s& ~2 q# T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7619

+ X  I8 E: L9 T  V; p0 f  ?+ G
报名回执表(此表复印有效)
  
姓名
  
  
! l" _' D; M; X/ i) p' l  
  
性别
  
  
9 l" m# c, V( f/ b! g0 l  
  
年龄
  
  8 g! C7 B$ j) _2 R2 q
  
  
学历
  
  
7 `; h8 r: _) U* x/ W  
  
职称
  
  , q0 S- U$ Z3 N! _& E8 N8 H1 j( W
  
  
专业
  
  
/ y2 T) {: B2 A: f6 \$ W0 Y  
  
工作单位
  
  ( F* O5 h) D" m2 i  h5 j# C! V
  
  
E-mail
  
  
8 B4 }7 G8 F+ X' a4 |& N# e  
  
通讯地址
  
  ; C3 }6 H8 P5 r6 }% O4 b0 O
  
  
邮编
  
  0 a4 H! u- a8 m+ A
  
  
联系电话
  
  3 ~- m- W+ P, C" ^% o1 u0 i
  
  
手机号码
  
  ! ?9 d. G8 z/ Y& Q5 J, d
  
* X/ v7 G+ d) f0 J3 }
) c$ _3 x. I* R3 i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6-25 18:55:25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7-16 11:28 编辑
2 H7 l3 Y+ D9 {1 q( B
2 t+ C1 w* H1 i8 c8 y, ?; w# I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朱良春教授百岁诞辰纪念活动
# i# o6 ]! V! m9 K$ L会议议程(草案)' u" Z/ w5 o- U& V: O
日)
% l2 X, s* j$ s( Z8 z2017、7、12初步决定的议程:
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朱良春教授百岁诞辰纪念活动
会议议程(初稿)
  
日期
  
2017年8月18(周五)
全天报到
日期
2017年8月19(周六)
主题内容:朱良春教授学术思想研讨
时间
内容
主持人
09:00—10:00
  
(开幕式)
一、领导讲话:
  
1.南通市中医院领导    10分钟
  
2.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领导    10分钟
  
3.南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  10分钟
  
4.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领导      20分钟
  
二、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赠书仪式   10分钟
方祝元
10:00—10:20
茶   
时间
内容
讲者
单位
主持人
10:20—11:00
神仙手眼济万众  云水胸怀汇百家
  
    ——朱良春国医大师百年华诞有感
孙光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
胡镜清
  
史载祥
  
吕爱平
  
唐旭东
  
11:00—11:20
追忆往事 缅怀先师
  
——纪念朱良春老师百年诞辰
朱步先
英国牛津中医学者
11:20—11:40
良医如春 仁心仁术
  
——怀念外公兼恩师朱良春先生
潘  峰
广东省中医院
11:40—12:00
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述要
吴  坚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室
12:00—14:00
午餐午休
时间
内容
讲者
单位
主持人
14:00—14:20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学经验谈
朱建华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李  浩
  
徐  凯
  
姜  泉
  
徐凤芹
  
徐世杰
  
纪  伟
  
14:20—14:40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肿瘤病学术经验
贾立群
中日友好医院
14:40—15:00
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经验
朱胜华
南通良春中医医院
15:00—15:20
国医大师朱良春虫类药治疗脾胃病临床运用体会
葛惠男
苏州市中医院
15:20—15:40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慢性肾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集萃
孙  伟
江苏省中医院
15:40—15:50
茶    歇
15:50—16:10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急症学术经验
方邦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郑福增
  
陈党红
  
曹  鹏
  
杨悦娅
  
张华东
  
万文蓉
16:10—16:30
学习朱老挖掘民间经验   总结提高造福大众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16:30—16:50
朱良春泄浊化瘀治疗痛风的研究和临床价值
朱剑萍
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门诊部
16:50—17:10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慢病理念
  
    ——身心同治、话疗、食疗、药疗
朱婉华
南通良春中医医院
17:10—17:30
大数据在名老中医经验推广中的应用
张秀梅
科技部万方数据
18:00—19:30
晚   
日期
2017年8月20(周日)
主题内容:朱良春教授百岁诞辰纪念活动
时间
内容
主持人
08:30—09:30
  
(开幕式)
  
领导讲话:
  
1.南京中医药大学领导    5-6分钟
  
2.北京中医药大学领导    5-6分钟
  
3.南通市政府领导        5-6分钟
  
4.江苏省卫计委领导      5-6分钟
  
5.江苏省政府领导        10-15分钟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  10-15分钟     
王国辰
09:30—09:40
南通市慈善总会宣布“朱良春基金”成立
  
对原设立南京中医药大学朱良春奖助学金予以增资
魏  伟
09:40—09:50
向南京中医药大学捐赠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手稿、札记、医案等
09:50—10:00
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授予重庆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静安区中医院名医工作室牌
10:00—10:30
合    影

( O, }0 i, ~7 G  
+ }- y  F) f- t8 B  w. @) z  10:30—12:00
圆桌论坛:缅怀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
  
  
主题一:谈谈朱老在您心目中的记忆
  
主持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吴勉华 教授
  
发言嘉宾:
  
1.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医大师:周仲瑛
  
2.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医大师:孙光荣
  
3.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医大师:夏桂成
  
4.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医大师:邹燕勤
  
5.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主题二:谈谈朱老对您成长的影响
  
主持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江苏省中医院原院长:刘沈林 教授
  
发言嘉宾:
  
1.新加坡中医学院 副主任医师:赵景福
  
2.南通市中医院 主任医师:高想
  
3.原厦门市医院 院长:陈进春
  
4.中日友好医院 原中医内科主任:史载祥
  
5.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院长:吕爱平
  
6.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院长:唐旭东
  
7.广东省中医院 院长:陈达灿
  
  
主题三:对良春中医药发展的期望
  
主持人: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主任:黄晖
  
发言嘉宾:
  
1.南通市科技局领导
  
2.南通市政府领导
  
3.江苏省科技厅领导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领导
  
  
主题四:答谢
  
主持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黄亚博
  
发言嘉宾:
  
      朱老子女:朱晓春  朱胜华  朱建华  朱敏华  朱婉华
  
               朱又春  朱剑萍
  
% Y, @1 K  ^, N" [% j! i, l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6-25 18:56:40 | 阅读全部
学习朱老挖掘民间经验,总结提高造福大众8 @+ P; e/ z. C8 m" D' L7 ?
曹东义( |& U5 M: E) |. Y1 r9 T) H
河北省中医院科学院/ f9 c3 R9 L# u. a

  L4 u, \* }) K" T毛泽东主席说:“中国医学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朱良春先生在挖掘、整理民间经验方面,为大家做出了表率,他的胸怀、目光,以及他依据的平台,验证、整理、提高的方式方法,在《中医药法》开始施行的新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意义。; V$ F/ e% M. Z6 L2 Z
《中医药法》第四十二条说:“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遴选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并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相关的学术资料。”% q, n# z; b$ _, e! o# U( F
第四十三条说:“国家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
( ^& |+ D. b' f因此,朱良春先生挖掘民间中医三枝花的过程,仍然具有鲜活的示范作用。
  y& b% q: a7 E$ u  e) m慧眼能识珠,坦荡有胸怀
( V& y% Y8 a1 v: c# [我曾经问过朱老:“有关您发现、培养季德胜、陈照、成云龙三位土专家的故事,已经成为当代杏林的一段佳话,他们被人们称为南通市中医院的‘三枝花’。请您讲一讲当年的历史过程好吗?”
6 T4 Y* g9 l9 E+ n朱老说:“这里边的确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地方,我个人的作用是有一些,但是,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的政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当时的政策环境适合培养三枝花,现在的政策环境下就很难做到。这也是后来这一类事情少了的一个原因。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是这个道理,伯乐也是需要环境许可的,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9 s1 L) Y" |! B9 G3 Z! \
2013年4月,在朱老工作室主办的会议上,我汇报了一个学习题目:《国医大师的风骨、情怀、胆识与担当精神——沿着朱良春先生走过的足迹前行》,邓铁涛大师的高足、广州中医药大学刘小斌教授听后,赞扬和鼓励说我总结、讲得好。此后,《中国中医药报》也刊登了这篇文章。这是我由衷敬佩朱老的眼光、胸怀,然后发自内心的感悟,绝对不是应景文章。我认为,朱老培育三枝花的传奇事迹,是他老人家见识与胸怀的最好展示。
* y) S' d" U3 U3 s5 _' e2 p蛇花子季德胜,一个字也不认识,竟然能成为国家干部,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特约研究员,那是他幸运;陈照70多岁,进入国办的医院,成为国家公职人员,是因为好政策。成云龙铁脚将军草,能够成为国家科研成果,金荞麦片至今仍然在临床上被普遍应用,这都是因为有朱良春先生慧眼识珠。他当年把这些散在于民间的零散经验,都做成了科研成果,而他自己不留名,不图利,都是无私的奉献。
8 E. b! U8 m! n( w$ ?假如没有朱老睿智的目光,就不会发现三枝花;没有宽阔的胸怀,也不能容下三枝花。因此,历史地看问题,三枝花的培育成功,充分展示了朱老的胆识与胸怀,是中医战略家所独有的大智慧。$ h& d6 g) G0 [4 V
平台很重要,政策是保障
6 V6 l, j) f. D6 t' T朱老当年说:“当时的政策环境适合培养三枝花,现在的政策环境下就很难做到。”历史的缺憾,终于被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纠正了,“第十五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一技之长人员不需要全国医师资格考试,也可以取得行医资格,这就为“三枝花”第二代、第三代的繁育成长,创立了条件。, a: `1 @! M% y
当然,挖掘、培养“三枝花”,医疗机构的平台作用也很重要,否则,检验、评价民间中医经验,就不容易进行。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质量稳定性的要求,也就不容易把握。国家不容易采信民间医生的经验,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某个合法医疗机构、合法中医师的担保和推荐。假如,朱老当年只是个人诊所,而不是以南通市中医院为平台,他就难以把“三枝花”做成科研成果,也很难引起国家重视。
1 p7 i9 F3 m: y6 s' k: A说起这些事,我不由得想起2007年11月在广州召开中医“名师与高徒论坛”会议期间,自己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当时,由邓铁涛先生、朱良春先生、路志正先生、张学文先生、樊正伦先生、罗金官先生六位著名中医专家联合推荐的一个项目,事后却没有做成。其中的甘苦,只有亲历者能懂。% n8 f& y' Z4 F- V/ M
时空不具备,美梦难实现
" e( X+ n! ~- n* q5 T: c0 d六位专家的推荐信是这样写的:
& b8 R$ O' [: C2 ^: q( h7 B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位领导:你们好!0 Z8 I) A& ^+ x9 X4 B
我们看到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医研部主任曹东义教授转来的材料,其中介绍了闫惠民先生长期从事中医按摩(有医师资格),治疗了许多疑难、危重病。其中记载的几十位患者的姓名、病情、诊治过程等资料,事迹感人。其学术经验,有着浓郁的中医特色,可以造福于世人。8 m% ~7 L% F% u" l& f" ]4 L% g
我们考虑到,闫惠民先生已经82岁,他在理论、技术方面的创新之举,应当尽早予以整理研究,成熟的经验,应该加以推广。
! L8 v' b' a# p' b2 c  N我们想到,朱良春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发现被誉为“三枝花”的民间中医,其中两人不识字,一个只会一味药,他们的经验在朱老的手里,都上升为科研成果,造福于人民。有两位还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聘为“特约研究员”。这样的“民间采风”式的发掘工作,今后还要做下去,不可偏废。
2 a$ z6 ^/ W! G( Y9 N3 A我们还想到,北京双桥老太太的正骨经验,曾经得到周总理的赞扬,为她取名“罗有名”。文革期间,西医冯天友跟随她学习,加以总结,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 v, i( _4 g0 I# i9 k# z考虑到闫先生年岁已高,家在石家庄市。因此,我们建议:9 f* A/ A: L* H; c- o) A, K/ Z5 H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研究,特事特办,进行验证、总结;
9 }7 _* y$ A* O责成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提供条件,并委派专人,进行跟踪研究,加以整理、总结;形成课题总结之后,进行鉴定,然后加以推广。
# v: |$ n4 v! v9 _谨此建议,希望能够落实。此致敬礼!" V' ?7 ]! U6 n3 s
2007年11月26日
) r. t5 n" L" n# d; f$ `于广州第三届名师与高徒论坛会议期间  S- U: _6 R1 ^0 i

5 Y7 l6 w1 H* Z6 S. Y9 n! W( f- Z六位著名的老中医,2009年时有4位被两部一局评为国医大师,推荐信的内容也有可操作性,不能说这个建议的力量不足。因此,笔者怀着十足的信心,在科技部信息研究所中医战略课题组贾谦组长的带领下,先后到科技部、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那里去拜访,希望能够落实这件事情。但是,“春不到花不开”,后来一系列的事情证明,没有收到预想的结果,只留下一段难以磨灭的遗憾。) c1 {9 g& \1 a) R" e5 ^
民间经验多,难成“三枝花”
& b1 C" T1 \- f! B原来我以为,六位老先生推荐的这件事情不能落实,只属于个别现象,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但是,很多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偶然现象”,而是有很多民间中医经验,正在由“传男不传女”的神圣,逐渐走向“白给不要”的艰难境遇。4 v# @6 o. v  K; C' _  B
很多民间中医经验的持有人,多数不具备行医资格,因此,也就不能有合法的继承人,其子女宁肯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做“非法行医”的后继者。
, ^8 Q; X4 j! o) k2002年4月,82岁的刘俊岑先生,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在50多年的行医生涯里,依靠自己发明的“涂药圈疗”,治好了大量的癌症患者,北京市社会福利院陈洪波院长1991年出具证明信,说他们两年多的时间中,治疗了500多例癌症患者,半数以上疗效很好。因此,陈洪波院长总结之后,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希望引起重视,进行验证推广。但是,此后10多年,仍然没有等到任何消息。所以,已是晚年的刘俊岑先生,写下了如下的《证明信》:  `& b9 q5 Y8 U. C
“余所创新的内病外治理论,摆脱临床固有的授药方式,透皮吸收为途径,这种授药方式至今尚有无法理解之谜。药物圈疗法问世五十余年,已得到无数病患者赞叹,但医界对这一独特疗法不重视,至今没有第二人进行研究。同时毕业医学大中院校所分配时,不愿来学此疗法,因为这疗法的大夫须亲自给患者涂药,较苦,所以不愿来学。在1973年间,刘淑香因自身有病,吃药打针无效,来求医,勿药而愈,从那时起潜心热学这一门医术,为人类健康事业尽一分力量。她有不怕苦和累的精神,跟随我对圈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研究,辨证施圈达到了治疗的高水平。还同我的大女儿一同研究经络,提高疗效,今后圈疗传授问题,依靠她二人 。特此(证明)。圈疗发明人刘俊岑 ,2002年4月份”
- o4 x* s' N, ^" f这封《证明信》,它其实就是一个授权书,也像是一份遗嘱,其中透露出刘先生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药物圈疗法问世五十余年,已得到无数病患者赞叹”,反映了他对圈疗经验的坚定信念和深刻思考;“但医界对这一独特疗法不重视,至今没有第二人进行研究”,反映出刘俊岑先生内心很多的无奈与辛酸,一种“报国无门”的遗憾,让人唏嘘不已。
  N. Z8 X: e$ x( D& M“今后圈疗传授问题,依靠她二人”,刘俊岑先生看重和依靠的这两个女人,当时都已经63周岁了,她们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医学背景,但是,毕竟她们接触过这些是技术,是热心于这个技术的人员,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之中,刘淑香“有不怕苦和累的精神,跟随我对圈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研究,辨证施圈达到了治疗的高水平”;刘淑香还与其大女儿“一同研究经络,提高疗效”。2 F5 l* Q3 N/ C2 V2 R8 {
自古以来,师徒之间,找到合适的“衣钵传人”很不容易,刘俊岑先生在晚年想到了“今后圈疗传授问题”。思来想去,也只能“依靠她二人”。
( u  G9 U0 i9 i7 G“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奋斗了一世,辉煌与坎坷了一生的刘俊岑先生,还有很多期盼与愿望。他希望自己身后,一定要把这个中医药的瑰宝传承下去,并能发扬光大,否则就会遗憾终身、死不瞑目。
- ]) F! Z6 g( {$ a$ C* v8 S; n% ~保护传统知识,国家有决心
" X, X$ M3 ^' p' q《中医药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关于“国家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的规定,有前期的实践依据,2013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立项,项目编号(201307005)。国家结合项目形式逐步完善此项工作,成立了一个国家中心,六个分中心,河北省属于北方片区,曹东义主持河北省这项工作,2014年5月23日在北方大厦召开项目启动暨技术培训会,全省参加的行政与技术人员多达620人,三年期间省中心的工作人员走遍了河北所有地市进行督导再培训,完成了该项目调查填写论证工作。
, \/ L' c0 C  R: ~7 o. x3 c) O. }2016年7月,在山东分中心验收时,河北省调查工作排名第一;2016年12月3日国家中心验收,全国项目汇总,河北省入库的项目218项,全国第一,并且出版了《杏林寻宝—保护中医》一书,同时由省中医局批准设立“河北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为成为常态性工作打下了基础。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5 M; `4 i$ @; `
1、部分传承人对挖掘有顾虑,不愿全部献计、献方、入库,没有相关待遇和利益。希望国家有政策支持。9 M' U4 L4 q; i, B# ?  y. |
2、多数持有人没有执业许可等合法身份,在当地行医属于口碑相传或地下状态,特色技术的传承困难,建议政策支持。( C- \, b" W! l
由于上述原因,我们虽然发现特色技术或宝物,在临床科研等单位开展初步临床验证或评价推广,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困难,建议国家同意各省拿出专门的临床研发区域,如设立民间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中心,进行传承项目临床再研究挖掘或带徒;为更好地对相关技术传承,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进行传承项目临床再研究挖掘或师带徒;建议国家以科研项目或专项形式增加支持力度。! A, b' x; C% ?+ h0 X; d
外治之理,非内治之理
& J* C. I5 h( {% N7 m# R: O吴师机(字尚先,约公元1806--1886年)所著《理瀹骈文》(原名叫《外治医说》)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这句话曾被多部外科书引用,甚至《中医外科学》也套用这句话,用以指导中药外用,但是理解不准确,就将临床药物外用带入了误区,使人们在没有规范的外用药指导的前提下,出现了外用中药随意组方,随意确定功效,随意解释作用的现象。比如,说某方配化妆品有补益肝、肾,或健脾利湿的作用等,这种荒谬的说法。也有的深受西医“透皮吸收”理论的影响,把中医外治的理论归结为“皮肤给药”的不同用药途径,让中医有理说不清。
1 v2 {' P. `- j' A我们大家知道,中医的外用药有其特殊性,很多不能内服的外用药,都是很安全的;有些外用药,不能内服。所以“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不能说明中医外治法的理论根据。
; }3 f$ s" E  f, f朱良春大师告诉我们:“术无道不远,道无术不行。”必须道术并重,才能复兴中医、发展和壮大中医事业。/ b$ J$ g$ g& ], [( Y
五脏相关,启发内外相关0 A# e! l+ A# v" ^
邓铁涛国医大师主持973项目,研究“五脏相关”理论,从肺心相关、肝心相关、脾心相关、肾心相关,研究冠心病的诊治问题,开阔了临床思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A) s: T, P2 t5 t; h" S5 H: T
笔者受邓老“五脏相关”理论启发,提出“内外相关”学说,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外邪可以伤内,外病可以内传,内病可以外诊,内病可以外治,外治可以内效;内病可以外传,内治可以外效。# F  B5 U: T$ T+ w0 r; ?$ F, ^
也就是“施治于外,神应于中。”外用药,不是简单的透皮吸收,而是复杂的内外相关,就如同智能手机的触屏与内在功能之间的联系,只要掌握了使用方法,就可以“施治于外,神应于中”。
! Z. S$ @. B1 Z“系统用涂药圈疗新法”,根据“以效求理”的原则,认为这种疗法的根基,属于河图、洛书所揭示的内外相关、整体生成的原理,并且经过三代传承,科研验证,已经由平面圈疗,上升为立体圈疗,真正符合《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说的“圣人杂合以治”的指导思想,是中医所以不同于西医的原创临床特色。* E: [5 k+ F! H" r5 j( g
西医的外科治病方法,不是外治,而是“内病内治”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技术,西医不会“内病外治”,因此,才需要切开皮肤,到里边去治疗。
  b( s$ h/ K3 k* Z, ]内外相关,内病外治理论,是中医独特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的理论与技术,不仅包括涂药、膏药、熏洗,还包括了针灸、按摩、拔罐等一些列治疗方法的学术原理。9 C) Y: L4 r$ y9 n0 g7 s
因此,学习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挖掘民间中医经验,在实践之中“以效求理”,就可以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为中医的复兴奠立坚实的基础。“根基牢固,千年不倒。”
: e+ N3 L0 e2 `2017、5、25
' l$ O) ?1 l5 \' q2 C1 N' s/ s2017、6、24修改
- I6 Z0 d* I$ Q) N: c& F2 R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7-16 11:32:54 | 阅读全部
会议议程有变化,因此,今天做了修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8-1 09:05:01 | 阅读全部
议程有变化,新的第二稿如下:
6 r) S) O  B- F* o7 W
2 r! H5 J/ ?, [$ L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朱良春教授百岁诞辰纪念活动3 @- [$ a' ?6 B  t
会议议程(二稿)0 y7 j- G3 @5 N

, S. ]" \7 X6 u4 h$ [. Z0 D日期        2017年8月18日(周五)! J% V$ B7 N' d& ~" J7 S1 f/ g. n
全天报到" M5 |( Z; D8 ?1 K& P
日期        2017年8月19日(周六全天), G" d: M/ c' a
时间        内容        主持人
8 e0 X" l4 g0 s  r09:00—10:00/ O# P" j  e0 S
(开幕式), Q, u# w: Z* P+ ~+ \- T
        领导讲话:+ e* t" O/ p3 h  @5 o* r5 E4 h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陈涤平书记    5-6分钟1 \* S( \$ z: p: J3 C" H
2.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校长    5-6分钟$ a: |* G! ^2 z" d4 M
3.南通市政府领导        5-6分钟
6 b* b& J" d4 A/ {4.江苏省卫计委领导      5-6分钟" V, u3 L8 k4 ]2 }
5.江苏省政府蓝绍敏副省长      10-15分钟/ Z0 p/ P; K6 e7 B+ {
6.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  10-15分钟             王国辰5 x# f% D0 f( J5 p, t% w# v
时间        内容        讲者        单位        主持人1 c. N# D5 j( w# z- g
10:00—10:40        神仙手眼济万众  云水胸怀汇百家# B0 N. A  T* K( g! B) ?( p* S2 M. b
    ——朱良春国医大师百年华诞有感        孙光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        胡镜清
% r$ z/ q* x7 Z8 i  P- H王佩娟
8 M" b' T) f) {. \' z( T7 b# q
# C3 ]+ Z5 |$ H( f: b8 M7 e10:40—11:00        铁肩有情担古义,妙手无时不回春' |8 @: ~, y$ Q
——纪念朱良春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诸国本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3 I" `3 D( T/ O- f
11:00—11:10        南通市慈善总会宣布“朱良春基金”成立  f! N" Q0 `  v3 @# v* r
对原设立南京中医药大学朱良春奖助学金予以增资        魏  伟
% D' L+ Q% G' ?# Q0 }11:10—11:20        向南京中医药大学捐赠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手稿、札记、医案等       
8 g& x2 j1 j: B  j6 j; C11:20—11:25        《江苏国医大师文集》赠书仪式        5 c" g8 Y6 ~, @. ?
11:20—11:30        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授予重庆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静安区中医院名医工作室牌        # r. u1 G+ o# a/ L. t
11:30                                    合      影( L( J. h6 k! I3 Q6 J
时间        内容        讲者        单位        主持人7 a1 w- }* a# E9 K
13:00—13:20        追忆往事 缅怀先师
5 Y# s8 @1 t0 z: R# b3 u——纪念朱良春老师百年诞辰        朱步先        英国牛津中医学者        史载祥
; A$ G3 T2 k1 m4 @) K: C0 H9 g$ l唐旭东
" U- N& @: `* I2 y- ?$ g13:20—13:40        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述要        吴  坚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室        ; @7 g! ~! K* c+ y  S0 [: l, U
13:40—13:55        良医如春 仁心仁术
2 f3 |. j' b0 B% `4 c, M3 Z; S——怀念外公兼恩师朱良春先生        潘  峰        广东省中医院        吕爱平
& `4 |. }2 I8 c, L+ I王燕平
& ~1 ~6 {. |. z0 z( D0 L13:55—14:10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学经验谈        朱建华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1 u+ E  E% P! s6 q/ `; k0 y5 H
14:10—14:30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肿瘤病学术经验        贾立群        中日友好医院        徐  凯
. F4 t% ~. T  p姜  泉' M4 D2 [3 D& o' d: V8 k- o
14:30—14:50        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推广应用成果简介        朱婉华        南通良春中医医院        % D7 s' u! d9 u; G
14:50—15:10        国医大师朱良春虫类药治疗脾胃病临床运用体会        葛惠男        苏州市中医院        徐世杰
3 {8 V' `. n/ p" Y纪  伟+ l7 ]9 ^; k+ X; h' h

9 A3 e: ^) V/ I; b$ x4 k  C15:10—15:30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慢性肾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集萃        孙  伟        江苏省中医院       
) m9 j# _( E) x15:30—15:50        茶    歇
* u  y. _1 T/ T+ x5 d15:50—16:10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急症学术经验        方邦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郑福增6 F! Y# n  f. S% ~+ ~
陈党红
, [  x9 J: s! P& k' @: ~1 v" V$ x) x1 M: ~9 k/ n8 S
16:10—16:30        学习朱老挖掘民间经验  总结提高造福大众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R1 Z9 x& N" I+ j8 ~! l2 V% g16:30—16:50        囯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疑难病证临床经验        朱剑萍        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门诊部        李  浩! ^6 S, C- {$ H% W
张华东2 A! u4 p+ A. V9 G& P2 {) j5 \  n3 b
16:50—17:10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慢性肝病、肝癌的临床经验        朱胜华        南通良春中医医院        % d; I4 z/ q5 }: W2 V3 u
17:10—17:30        大数据思维方法及中医药的国际语系对接思考        张秀梅        科技部万方数据        杨悦娅
9 @$ D2 n0 V7 n& @' R2 V18:00—19:30        晚    宴6 k$ j+ B1 ~+ R# c, _0 ?+ ]5 g
日期        2017年8月20日(周日)2 w: c! b9 J: K' B( K$ n5 R
圆桌论坛
; g( N+ p. T% s' n: E时间        内容        主持人2 [8 L: F4 u+ A+ z8 R+ \
09:00—10:00
3 W' R, a, k6 H' [        1.南通市中医院领导    10分钟
5 @4 v9 e' a  b# o- C- }2.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领导    10分钟0 a/ P! u% f4 S; m" ?  @8 v' o1 A4 _
3.南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  10分钟
: D: Y8 A0 S7 ]" N' z! g4.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领导      20分钟        方祝元6 S$ A. p& ~# A& x! |. H2 }

. Y4 i- g  ?5 S( X. N( V
5 h' [# ?7 N) o5 b9 L5 w10:00—12:00        圆桌论坛0 u2 b! L1 y0 ^$ B- ~$ Q& Z0 T: ?! j

" Z& g! N$ \3 R2 X0 Y4 z/ Y; q1 f主题一:谈谈朱老在您心目中的记忆! w$ ]( i7 U0 ^
主持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吴勉华 教授
# U. Q/ B2 T) E. }发言嘉宾:# W/ l6 ~% i( V" X2 T$ k
1.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医大师:周仲瑛4 r7 B" x9 d' M4 I
2.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医大师:孙光荣: ~, u1 R5 m% q0 ?- b
3.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医大师:夏桂成
; d" L/ ?" _3 y9 N4.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医大师:邹燕勤' S& }( m0 X& H. ^  ]0 s3 g
5.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 ?( p0 C* q, f0 p. N6 s- F
8 N# G( ^" |7 p, [主题二:谈谈朱老对您成长的影响, }. c4 k0 O% X! @4 L2 S# C5 a' y
主持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江苏省中医院原院长:刘沈林 教授
5 I! A! ^$ o8 p' C; B3 w7 y发言嘉宾:1 {4 f0 r$ y1 I
1.新加坡中医学院 副主任医师:赵景福
! T0 X6 V- ]. I5 g. U/ ~& j8 s8 v2.南通市中医院 主任医师:高想
" Y1 P  w# I% c3 ]" e* S0 F' U2 q3.原厦门市医院 院长:陈进春3 W( f& @' O7 @0 N: J+ k: P
4.中日友好医院 原中医内科主任:史载祥" F( ~7 P3 Y+ E; f& O8 b# B- j
5.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院长:吕爱平7 S! {$ d) y. A: g
6.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院长:唐旭东/ z& j, ?8 r" Y) B. u
7.广东省中医院 院长:陈达灿
' J$ g8 [- ^7 }* J6 u* r, p; N+ e
' n2 `- e4 ?) |' k3 i主题三:对良春中医药发展的期望
8 I( A/ S; r, A& P主持人: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主任:黄晖
* W; ~7 r! B- |/ |9 Z# T+ _+ s发言嘉宾:7 H( J$ ]5 T/ ~! ~
1.南通市科技局领导( E3 O0 T  s/ O3 G$ F- A  O
2.南通市政府领导; Q. G! [: ^" i
3.江苏省科技厅领导4 X( Y) R9 x- n6 I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领导3 e& P$ q! _# I0 U; J. R8 Z

6 J2 v2 c' F  N# M6 H主题四:答谢
, Z4 f2 J& I- }* w4 ^主持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黄亚博1 T2 {" R1 u3 w* t9 q
发言嘉宾:
% y$ A: _0 a. s2 _     朱老子女:朱晓春  朱胜华  朱建华  朱敏华  朱婉华 ( J# S7 T. c2 T
               朱又春  朱剑萍
) ~/ }/ r' d, U; }
9 {1 w, w- v6 a8 x, T
5 ^" C: E8 ?$ u& e" Y0 _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8-15 15:36:20 | 阅读全部
国医大师朱良春百岁诞辰纪念会:大师离去,中医如何薪火相传8 l  D# H/ P- z5 Q; i1 O
澎湃新闻
+ M3 C" s7 \: b2017-08-23 11:54# @0 H" h7 ?, x  Q9 o
关注) x7 Z' f% k8 s5 B
  8月19日至20日,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百岁诞辰纪念系列活动在南京举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医大师孙光荣、邹燕勤,多位全国名老中医等朱老亲属、好友、弟子、同道参加了纪念会。
5 v0 m1 O4 _! z  h
. U$ k" E& R- ?0 R& j' v  朱良春先生一生获誉无数,是中国首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沪上名医章次公先生评价朱良春为“神仙手眼,菩萨心肠”。
; {( T% ?' ^, n& D. W. l# n" m, J; p. L% D7 x9 u- z# Y: A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据公开资料统计,自2009年首届评选开始,“国医大师”已过三届,共90人,目前已有25人去世。第一届30位国医大师中19人去世,第二届30位国医大师中6人去世。! Q3 L9 u% k' ]" r
7 o+ B% ~3 {' f: R
  面对名老中医的相继离世,“如何把他们好的经验和学术思想保留、传承下来,这是当务之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表示。+ H9 u! l$ W% r& O4 Q  k
' p$ n. B; z+ G8 [/ i
  在纪念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发言说,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传承与创新如同鸟之两翼,我们既要发扬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优良品质,在继承中医药学术精华上下功夫,同时也要在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上做文章。”
" z$ Y/ ^1 ~1 W9 b3 f# R  }7 e$ u' d3 ~! p) L( m+ F! X$ y& |
: t. f/ B: ^" \% b* Y
- X+ S% V+ {6 R+ D- J
朱老学生、多位海内外中医药专家谈朱老对学生的影响。 本文图片 陈卓 图
0 P8 T: e3 U( \1 O* s( ^! r+ Y" }
9 q/ {0 }9 b) H8 [  “神仙手眼,菩萨心肠”
$ ]9 S% R; X8 B, p6 R7 e+ M7 b5 `3 r# J; ?; [5 M# n
  1917年8月,朱良春先生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公第29世裔孙。18岁时,他拜孟河医派清代御医后人马惠卿为师习医,后师从沪上名医章次公先生,成为当时稀有的科班中医。; W+ S, D7 e) I) u' l0 o2 ]& k

$ F% b# h  O! v# X6 s1 R1 M- Z  江苏南通是其留下烙印最深的地方,亦是其最终归所。1938年,朱良春来到南通,适逢疫病流行,他因治愈了大量登革热和霍乱患者而享誉一方。解放初期,他参与创办了南通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他与同仁无偿地将医院献给国家,成立了南通市中医院,他被任命为首任院长,后来还创办了南通良春中医研究所。" d0 l, b& u2 U  O$ i+ M& h
. b  ]# M6 r/ j) E( L1 u( Q& s1 M
  多位中医药专家表示,章、朱所处的时代,中西汇通派正在兴起,作为革新中医代表性人物,朱良春随师章次公主张“发黄古义,融会新知”,并在1962年前后,最早撰文提出“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概念,让医者能从“证”与“病”的不同角度来探求病理,并强调中医的主体意识。
# B6 g& z2 S/ h) y0 w8 E/ P9 j0 j0 h9 ^" r' t- P
  朱老说,辩证是绝对的,辨病是相对的。辩证与辨病相结合乃是辩证论治的提高,对西医已经明确诊断的病,同样需要认真辨证。如果仅辨病不辨证,就会走上“对号入座”的老路,把活泼的辨证变成僵死的教条,势必毁掉中医学。
+ O  I' @5 G# J! Q1 p  W
* E5 I, P) j9 e/ Y  “这个论点,与肤浅地理解"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等于中医加西医,是不一样的。”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的诸国本如此评价。俟后,朱老的这一主张为学界普遍认同。
* n+ h1 Q) z3 T$ L; r* O) ?. x2 i9 ~/ V- Y6 K: s
  与朱老“亦师亦友”的国医大师孙国荣回忆,朱老治疗疑难杂症的“神仙手眼”有口皆碑。比如,他善用有毒的虫类药,有个“五毒医生”的雅号。虫类药为有肉有情之品,生物活性强,但作用峻猛,具有一定的毒性,能搜剔深入精隧骨骱之病邪,非功底深厚不敢乱用。他所制的一些享有盛誉的良方,如治疗风湿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等顽疾的“益肾蠲痹丸”、抗肝纤维化的“复肝丸”、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健脑散”等就汇集了多种虫类药。
' Z1 {* `# ?$ n' {) X; f4 ~; F7 U: M( y5 i: V
  更为难得的是,他虚怀若谷,练就了云水胸怀,能够海纳百川容纳各种不同学术流派。朱老的恩师章次公送他的一方印章,“神仙手眼”的后半句便是“菩萨心肠”。/ `; C) @3 q$ a# t

% c* [# w# a. A  朱老的学生、广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达灿回忆,他唯一一次见到朱老发脾气,是当时他家人考虑到朱老身体,婉拒了一些病人,且大多来自外地。“朱老知道了后,非常生气,说外地病人多待一天,就会多花一天的饭钱、住宿钱等,在身体条件其实不好的情况下,朱老坚持当天看完了所有病人。”4 ?. F$ r, m) A7 h+ u" y$ u. v' j, a

  [1 A% ^4 u; D2 N$ q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唐旭东说,朱老的善良还体现在其爱才、惜才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称赞他“甘为人梯,提携后学”——这一点从来参加诞辰纪念的学生数量(近400位)就可以看出。朱老桃李近及南通、南京,远至厦门、香港、新加坡。朱老独树一帜的学术水平和影响,还一度被誉为“朱良春现象”。" K% y6 S) Q( D
% H% U* B) v& Y1 |& K+ c+ d
  纪念会上,朱良春的子女完成父亲遗愿,向南通市慈善总会捐赠朱良春先生的300万元,成立南通“朱良春慈善基金”,用于扶贫济困;同时增资100万用于朱良春教授于1997年起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设立的“朱良春奖助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但经济比较拮据的学子。, w2 Q; o5 [0 A5 g- J) o

0 \- T# `7 l6 R, v6 r( ?+ a  h# B! {3 j# i6 h1 i5 Y

+ R0 X; u! k) p+ q  朱良春先生七子女向南京中医药大学捐赠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手稿、札记、医案等遗物。
; H- w5 l1 _% G
# h9 M$ q& Y! `# _; u  谈中医传承:“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
2 V% Y! R+ N, v6 L! S! V5 k& {% u( o
% O1 Y* X7 Y# L) l. z; a, m  中医有诸多学术流派,出身亦有“科班”与“民间”之分。朱良春作为当时稀有的科班名医,为人津津乐道的一点便是“下问铃串,不贵儒医”,即挖掘民间草医的一技之长,提携他们进入医学的“大雅之堂”。
3 q% g& g$ L$ K  q! t+ G5 b$ \
$ x" l: K" g5 B) g- h6 O6 n  后来被聘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的季德胜,原本只是一个以耍蛇、卖蛇药为生的“捉蛇花子”,1950年代,朱良春担任南通市中医院院长期间,看中了季德胜治蛇伤的本事,几番真诚交流后,将季德胜“收入麾下”,并深入挖掘他的土药方,制成了疗效较理想、可以批量生产的季德胜蛇药。
5 h9 N) Q7 ~& x7 q2 C$ r' u% B# ~8 @, C
  “朱老并从不因出身或者派别而看轻谁,相反,他敞开胸怀欢迎一切能治病的人前来,尽可能提供帮助。”南通汉药研究所所长李军对澎湃新闻记者回忆,他所在的研究所就曾多次得到朱老的照拂,“有什么不懂的,所缺的,朱老总是有求必应。”
! I2 P& e( r9 n( v
: C) L: n! D( D2 F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更是在研讨会上直言,“中医要发展,就应该像朱老一样搁置门派之争,把胸怀张开。”“哪怕是奇谈怪论,一身乡下打扮,我们也该认真听一下,不可以貌取人。”
& ~! M3 H4 u# m. \; |: ]2 F! i& N- l. [8 T
  朱老常说“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据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徐慎庠回忆,朱老一早便很重视中医药的继承问题,“南通市中医院成立伊始,担任院长的朱良春就获批开办了第一期中医继承班,即在业务进展的同时将中医传承教育纳入议程者,这在当时绝无仅有。”
& x5 K0 _; g$ x& E& H8 T$ _8 R* L% J. O
  即使鲐背之年,朱老在也不忘教育担当。他在南通中医院的学生高想回忆,2015年,朱老98岁,中南大学出版社几次来谈,将原来的书扩充成《朱良春全集》之事,“冀以呈现朱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传奇,指导青中年中医的成长”。朱老那时候身体其实已经很差了,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了下来,而且很快定下了计划。: M  z$ u# i0 F! M/ \9 P

7 w! A3 v5 o, A6 y/ R  “我每次去他家中探望,他都坐在客厅那个大大的八仙桌边上,背弓着,埋头写字,”高想说,“老年人腿一般肿的很厉害,他又曾摔了一跤,所以工作一会儿,就要到楼下客厅躺椅休息一会儿,眼睛视力也不好,有一只眼睛基本看不见,都是拿着放大镜在看,这样的身体条件,98岁的高龄,他还在写呢,我看他那个样子,他跟我说那句话……”高想几度哽咽,花了很久的工夫才说完整,“尤其是2015年那年,我每次去他都讲,我时日无多,要抓紧了。”
  X9 P* [2 S' U8 }; R  @% G& D
7 _# Z) w0 o( L( h, X  2015年的暑假,朱老坚持写完了《朱良春全集》10卷书稿。当年12月14日,朱良春先生因突发肺栓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8岁。; d& c- a# V; j5 A, J

+ S8 u3 |7 c5 Z$ V
9 H; _3 r) c/ ^  X- e# @. \" D, ]# t9 A. R( S+ [' T2 n/ `& C
  朱老在南通中医院的学生高想,会上回忆恩师时,数次哽咽。
9 F+ n3 A: y( m' r( A; Z1 }, ^( V, u$ T6 X) m5 n$ t0 V. M
  名老中医相继离世,中医如何薪火相传?  v6 S# S- i5 U. z4 h, O- X# C% d

9 h9 G+ J1 {, [  “我们今天纪念朱老,是为了什么?”84岁的国医大师邹燕勤在会上说,中医要发展,传承是重中之重。而近年来相对单一的人才培养途径,带来了中医药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 X3 o) o# p( E4 H- S) L
+ `- ]) `2 `0 p, m% |- o: W3 U  2009年,国家首次开始评选“国医大师”,其重要目的,就是推进中医药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做到代有传人,生生不息。& I. k& e% x3 v1 F
  y) d& w: l, P, q
  但这些名老中医们大多年事已高,为1920至1930年代生人。澎湃新闻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发现,“国医大师”已评三届,共90人,目前已有25人去世。第一届30位国医大师中19人去世,第二届30位国医大师中6人去世。4 `6 D$ e5 b9 O& L. |( K

3 s2 `8 a9 ?- t, Z1 n. J$ i  面对名老中医的相继离世,“如何把他们好的经验和学术思想保留、传承下来,这是当务之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表示。& x$ Y4 |/ b3 o) W

; b, X$ @1 ?8 o2 u% E  李昱介绍,目前全国陆续建立了许多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传承工作室,整理、挖掘、抢救这些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然而,这仅仅只是一种手段,名老中医的传承不能只通过传承工作室来做,而是要把经验的传承放在每时每刻的工作中,放在每一个诊所,每一个病房,放在每一个新入职的工作人员中,使得他们能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每一个大师的医德医风,学术思想。”. \5 b& K# H) U" f6 A* X& j5 L6 w
/ u: e+ Z' V1 {$ s5 o) B
  中医药的发展,传承与创新如同鸟之两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传承大师的精神和思想,也就是要加强自己的科研能力,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始终坚持中医药的原创思维,继承发扬老一辈中医药专家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兼收并蓄的优良品质,在继承中医药学术精华上下工夫,在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上做文章。”
3 F, W& x: t, W% C% o
$ j+ u- @  _- z% k  他还提到,今年9月我国首部《中医药法》实施,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认识的力度,实践的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朱良春先生高尚的医德医风,他的音容笑貌永远将激励我和我们中药人为中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 {( ]4 K0 [7 z1 Z  l  p
3 T- Y- r. A4 u6 h* |2 S
  朱老的学生、原厦门市中医医院院长陈进春这次带来4个学生参加朱老的纪念会,“就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大师风采,将中医薪火相传,燎原中外。”9 e7 B# @: I6 m: {

7 j) g, O4 p/ [& e4 S  “我们中医的根在民间,我们中医的魂在基层,我们不能穿了皮鞋就忘了那些或者是瞧不起那些穿草鞋的,明天还有许多宝贝需要我们去挖掘,需要我们去整理,需要我们去抢救,需要我们去推广。我们绝不能让这些好东西失传,不然我们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王国强最后说道。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