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食同源 / 正文
路志正:都知不撤姜食长寿 但有两个时候我是不吃的
曹东义 发表于:2016-12-10 17:58:5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826
路志正:都知不撤姜食长寿 但有两个时候我是不吃的# I  k1 @8 v$ d8 x% P/ V

" s/ K& Z7 g6 G. R" l* H/ v, k- H' I$ k- q. B7 C3 t6 J
2016-12-09 路洁/王小云 中医养生经
2 T; d) }$ g1 S7 @; E6 J) l( `0 j, x- K
Δ 路志正,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
2 {8 G' {! Z+ U, W" W
+ T8 ]6 T2 C, U: S* y! e/ Q这里是“国医说”第七次推送4 R' ~: _9 z1 b

/ o2 G: E. v* r) @本期嘉宾——国医大师路志正; z' u. x  ]2 O  u3 j  M8 C5 t  ?  n, ~

9 v) N+ _; G, _, z: C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是古人经验的总结,一年之内,夏天食姜最好。夏天妙用生姜,的确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但秋天万物肃杀,是阳气收敛的季节,人体也相应地不宜升发,此时过食生姜可加剧人体失水,干燥,上火,对身体不利。: Q* B' p# a& J7 g" Q# u

  g0 N9 X' ^0 |, H5 ~0 t
+ r  F0 a( i+ d, u8 ?: q3 t9 n
2 y: d' c' H( s. J; Y  三杯茶几片姜 调养脾胃 养生防病( h; t7 {' Q4 I' b4 P8 S

7 i2 o# o9 }. E1 p5 K) _01 日饮三茶调脾胃* w. F9 w9 F* H7 `" M: r
$ Q* P; G# ~) l
路老每天必喝三杯茶,但依据时间不同,所饮品种也不一样,其中除蕴含天人合一的顺时养生观外,还体现了调理脾胃的养生理念。
0 L0 _5 ?0 f4 E. T, d9 _( {0 d( I# n, ]8 H, q: K
早晨绿茶:阳气升发,心神俱旺:“一日之计在于晨”,上午阳强阴弱,阳气趋于表, 气机上升,是人体功能最旺盛的时期。绿茶又称不发酵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因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属茶中之阳。此时饮绿茶,可以帮助脾胃消化,养护心气,运化水谷精微于周身,保持精力旺盛,即所谓提神醒脑。  M6 @6 {; R, l. l8 h$ \- D

9 u$ ?. ]  a+ m* Q0 i" Q下午乌龙茶:健脾消食,助消化:午后阳气渐弱,阴气渐升,脾胃功能较上午有所减弱。人们常在午餐时吃一些油腻食物,妨碍脾胃运化。《本草拾遗》记载,饮茶可以“去人脂,久食令人瘦”,可见饮茶去肥腻功效自古受人推崇。
9 l0 x4 C5 ~) B5 X
) j- m; B& o" n8 F- l& U晚上普洱茶:护胃、养胃、安睡:夜里阴强阳弱,阳气趋于里,气机下降。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普洱茶(熟普),甘滑,醇厚,进入人体后附着在胃的表层,形成保护膜,长期饮用可起到护胃、养胃的作用。其中的咖啡因经多年陈放发酵,作用减弱,所以喝后不会兴奋,使人能够安睡。普洱茶还有补气固精作用,热饮肠胃舒适,还可治疗尿频。( {# e) w9 u8 D9 h1 K: Q# R

3 }  _. @$ l# r# v# V喝茶一定不要浓,且泡了两三次后,没有香味就要换了。浓茶中有大量的鞣酸,对大便有收敛作用,尤其不适合老年人喝。
& l" E0 J1 B- Q8 P6 [
! ~8 c: n: t7 d4 \8 T02 不撤姜食保健康
* x& y2 b1 ~6 y- G- K! T2 Y$ d3 M# T8 C
0 A! l) h( W9 W9 L' I# ?& |/ h孔子提出“不撤姜食,不多食”的养生思想,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孔子竟活了73 岁高龄,这与其食用生姜是有密切关系的。路志正教授非常推崇孔子这一观点,认为生姜是调养脾胃、养生防病的必备之品,坚持吃了40 多年的生姜,开方时也经常用生姜作为药引。' d4 ~& o+ G6 z

% [4 n- E; ]8 Y, v; O3 a现代研究发现,生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消化。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就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的说法,姜还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通经络、抗衰老的作用。
- h3 f8 Y, A' Y
: q" ]5 J$ d( Z) {8 l' _8 x/ O气候变冷时,吃生姜可通阳御寒、温脾暖胃、预防感冒。吃饭不香时,吃姜能够改善食欲,增加饭量。尤其是有胃溃疡、虚寒性胃炎、肠炎的病人,经常吃一点姜,对于改善恶心、呕吐的症状,是很有好处的。
+ ]- ?: }$ Q% \  b& s0 _9 q5 F0 S, b/ ?- U3 w, ^( ^2 f# J# N
路老特色食姜方法:把生姜切片或切丝,放入醋中浸泡1周后,每天早晨吃两三片,可起到温胃散寒、提神醒脑、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生姜本是一味发散的药,醋能酸收酸敛,用醋泡上,醋能活血止痛,防止姜太辣,发散太过,泡上后食用,对促进健康大有裨益。% }! P$ d. K( h" T( |" j
  J% e! [. H! S) F
  路老食姜小贴士
/ {3 w! Y2 ]: ?* k
( B; y2 h9 V0 P) d  |! r/ j不撤姜食,不多食:虽然生姜有顾护脾胃功效,但不可多食。路老说生姜一次吃几片就够,有和胃降气,增加食欲的作用。但吃太多则会导致胃热。老年人如果咳有泡沫的白痰,可以吃生姜,但是痰黄、干咳或无痰的,就不要吃了。
) m2 a5 |) L' W1 i+ I+ L6 h8 J: U  i( D8 R. ?% [
一日之中,夜不食姜:俗话说“早上吃姜,胜似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一天之内,早上食生姜最好。人的养生要顺应四时,与大自然日出一样,早上人体阳气回升,此时进食温性的生姜,可以帮助人体阳气的升发。晚上自然界的阳气收敛,人体的阳气也已收敛,此时若过食生姜则影响阳气内敛,不利于劳累后身体的恢复,有害健康。5 d: w% |# |$ V+ H$ G

! t6 y) [, M% p, b路老说,当然凡事不绝对,比如你要是受凉了,或者晚上散步时出汗着凉了,喝点姜糖水,一出汗,病可能就好了。
3 L  \# r; m: }: \- T# |
7 e% x. h' m5 @, u4 a! `, V" o, r一年之中,秋不食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是古人经验的总结,一年之内,夏天食姜最好。这是顺应天时的养生之道,夏天妙用生姜,的确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7 h# ]; H7 `; b# H( {- l

0 [3 t6 l; |) T路老认为,秋天万物肃杀,是阳气收敛的季节,人体也相应地不宜升发,此时过食生姜可加剧人体失水,干燥,上火,对身体不利。& E0 x0 H* h+ }$ a# B: J
; ~5 j7 Z' Q  l$ X$ O3 [' O
  养生是养习惯 早上梳头晚上泡脚1 ~* U1 q' v, [* @2 B
) V* u3 Q; J6 b9 d. [. G7 Q, U& Z
01 合理梳头,通调气血. ?8 H9 i8 x/ v( A% B3 p1 e; |
. q0 i- ]8 J; g3 n1 ^/ ]8 a
唐代孙思邈、北宋苏东坡、南宋陆游,这几位看起来不太相关的古人,却有着同一种养生之道,即每日梳头按摩。
  ~2 B! x0 u* }* x1 a$ p% f, [- F* `8 L: F1 p5 Z8 J) }
路老对此非常推崇,路老认为,合理梳头可以起到按摩头部的作用,每天梳头10~15分钟,可以刺激头部经络,通畅气血,调养精神。路老不仅每日早晨起床后梳头2~5回,下午还会再加一次,以更好地达到升发阳气、通畅百脉、祛病强身的目的。
! `6 d4 P$ `, e8 U! p$ J7 I) O7 ]+ O4 e
路老介绍,梳头时,用牛角或桃木梳子为好,从前额开始向后,紧贴头皮部位,以用力大小适中、动作缓慢柔和为宜。一般应在两分钟内大约梳100次为一回。当头皮有微热微胀感觉时,说明已经达到预期目的。& v  n! v' u' h5 Z9 T# S, _
; L1 d4 B  X% ~! l4 q+ o4 y
梳头5~7天后,洗头一次,坚持2~3个月就能感到头皮瘙痒减轻,头屑减少,头发不再脱落,失眠症状相应改善,并有头脑清醒、耳聪目明之感。除此之外,路老每天晚上都自己做按摩头部及身体的几个动作,包括搓耳朵、抓耳朵、搓后颈、揉腹部、搓脚心等。
) [1 g0 {$ ^- ]+ Z7 e5 b* E; K3 |; s2 v- U5 v7 R4 a
02 晚上沐足,促进睡眠8 i9 X; K8 }- N. T3 t
0 y* L2 z' t; f5 C; r
中医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沐足疗法“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7 c" G3 v, c8 l& N# x6 m: h

4 T; i' c7 Z- G3 R' g1 q( V路老指出人体足部可以反映人体五脏六腑之全息,其汇集了维系生命的主要经脉起点和终点,通过中药沐足可以渗透、刺激足部的敏感反应点,调节脏腑器官功能,调畅经络气血,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1 i* t6 `8 c, F( S4 s$ g

! l6 Z- }9 m$ e8 @1 A4 ^& O0 r沐足过程中,药物有效成分吸收进入体内发挥作用,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适用于睡眠障碍的人们,如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
3 W' I( [+ C" p$ }" _" e8 P: ^$ V" ~5 H* N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名老中医养生宝鉴》,欢迎向“中医养生经”微信公号留言。
$ O4 m: f/ X' Y- O6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