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向肿瘤专家王三虎教授学习
曹东义 发表于:2016-11-9 17:36:1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575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6-11-9 17:45 编辑
. m8 o- s- ]$ D5 P! j3 z
4 W3 S" H1 E& \- M! J6 B王三虎,陕西省合阳县人。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及西安市中医医院首席中医肿瘤专家等职。现为广西名中医,广西柳州市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柳州市中医院肿瘤一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兼任世界中医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欧洲经方学会顾问、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等学术职务。先后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师带徒70人。 多年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的治学观,提出了“燥湿相混致癌论”、“寒热胶结致癌论”、“人参抗癌论”、“把根留住抗癌论”、“肺癌可从肺痿论治”、“风邪入里成瘤说”等新论点。年诊国内外患者2万人次。共发表论文200多篇,主编、参编书籍30部,以第一作者身份3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2次获军队优秀卫生音像制品奖。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荣获中国出版行业协会2012~2013年度优秀畅销书称号。200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医抗癌临证新识》,多次印刷,数位专家发表好评文章,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王三虎抗癌经验》影响已显。新著《我的经方我的梦》、《经方人生》正在热销。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伤寒论》选用其麻子仁丸治疗遗尿验案, 最新出版的《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将其“燥湿相混致癌论”作为近现代病机创新予以介绍。
# _+ z4 Y% a, @/ m- |: j8 v' {9 Q' _$ F( W
+ a- b% i1 I. l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9 17:37:05 | 阅读全部
肺癌胸水高烧不退病情紧急已多日,横刀立马热退身凉病稳还需有谋略5 Z4 a# g; b+ g4 l+ J% g8 e+ P
: `' g' z6 J, [/ y0 J' g
原创 2016-10-18 王三虎 厚朴中医
/ }) v' v9 p% O9 P0 s$ ]9 Q- ?1 P$ l5 A6 y: p6 k8 R+ C
过半斋医案医话--肿瘤医案选辑
# z2 `( b! j9 l1 J+ D! V& G: c+ @王三虎治验(王三虎,中国广西柳州市中医院)- P/ i# @) ]' r; [3 `+ S
袁炳胜编按(袁炳胜,英国); d' F' t% y8 {1 D
6肺癌高热5 k+ ~/ [, @8 Z$ o* C7 d) n, w
段先生,78岁。左肺癌半年,ⅳ期,胸水,多发骨转移,化疗4个疗程,抽胸水4次。
5 y2 r# L* h- |$ a, m0 ?: c本次以高热住院治疗12天,不明原因,连留置针也予以封闭以防感染。至今高热不退方来( c7 w9 n  q1 h) }5 [
就诊。形体尚可,自诉发热之初有少许恶寒,发热身痛,体温最高39.8℃,胸闷气短,咳嗽气喘,自汗,口渴,大便干,舌苔厚,脉滑数。病属肺痿,证属三阳合病,热在上焦,以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白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化裁:炙麻黄12克,杏仁18克,生石膏60克,知母12克,柴胡20克,黄芩12克,姜半夏12克,生晒参12克,葶苈子30克,3 q, G. B' F$ x8 Y, p
大枣12个,泽漆40克,猪苓30克,海浮石30克,白英30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40克,功劳叶30克,芦根40克,鱼腥草30克。服药三剂.5 t2 P* U) p$ g! O; G$ z( m8 m  I+ f
2015年7月4日下午复诊,今日热退身凉,余症皆减。大便干,下肢肿胀,食眠可, 舌红苔黄厚,脉滑。外邪已退,水停胸胁,痰热壅肺。葶苈大枣泻肺汤海白冬合汤小陷胸汤
% c, s) I$ k1 G: e. O5 M8 w化裁:葶苈子30克,大枣12个,泽漆40克,海浮石30克,白英30克,麦冬12克,百合12克,瓜蒌30克,姜半夏15克,黄连12克,杏仁15克,猪苓18克,红参12克,功劳叶30克,生石膏30克,芦根30克,厚朴15克,麻黄10克,百部12克,半枝莲30克。1 q7 F" k* M6 `8 G" }0 b# h9 w3 b; {
25剂,水煎服,日1剂。
  a+ M# N$ b9 f0 |7 L2015年7月6日下午来电诉,发热又起,在服上方的基础上另加麻黄9克,杏仁15克,
& |" B" a- q4 t3 m生石膏60克,知母12克,柴胡20克,黄芩15克,甘草12克,芦根50克,白薇30克,
+ Y! k  a1 B8 R: ]% G鱼腥草30,3剂。8 b5 [$ y# v8 r$ ^5 A
7月8日来电诉已有33小时未发热,恐热像再起,用下方巩固:
- s" G; [$ L6 y* k4 B麻黄9克,杏仁15克,生石膏60克,知母12克,柴胡20克,黄芩12克,姜半夏12克,红参12克,海浮石30克,白英30克,川贝母10克,灵芝12克,功劳叶30克,白薇30克,芦根50克,鱼腥草30克,紫苑12克,冬花12克。7剂。
# o1 {9 m' g- q' s3 [8 t2015年7月14日起未在发热,电话诉有怕冷感,上方去石膏、知母、功劳叶、白薇、
9 T9 Q$ L* X' r芦根、鱼腥草,继续用至下月初。其后三月,均以上方进退,病情稳定。4 a) K2 J; Y3 e' e' O. _8 p
编者按:癌症发热,为临床常见。治临床者,既当善治其常,亦当善治其变;善治其缓,亦当善治其急。盖缓急常变,常常藏蕴相因,而癌症者尤然、肺病者尤然。其临床治疗,则旧病新病兼顾,随正邪盛衰、病证变化,而斟酌用药,此其例也。
$ K6 }) L' H9 `& r& `, r# i2 c
, Z8 ^- [# `- e/ S( r/ \# D; V厚朴按:# Q" y$ V; Q0 l) c; j1 f/ E; h
1.医不在会治病,更在于能治难病,危病。犹如将不在能战,能退敌,更能退敌于千里之外。不只在勇,更在于谋。善谋者,不谋于一隅,而谋于全局。
" V* X$ q' L5 O( r. F5 w. h2.肺癌已有胸水,多发骨转移,并持续高烧12天。胸闷气短,咳喘。病情不只是重,更在于急。当务之急,首先在于退烧。王老师辩证为三阳合病,热在上焦。也就是既有太阳证恶寒,也有阳明经便秘,还有少阳证气机不利。选用三阳共治,大方阻断的策略,麻杏石甘汤外散风寒,内清郁热,小柴胡汤疏利三焦气机,白虎汤大清阳明炽热,葶苈大枣泻肺汤荡涤胸水。海白半舌泽等针对病本而治。体现了既要治标,还要治本,标本同治的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医者的自信,目标不只在眼下退烧,还要根治病本的从容心态。
  {8 Z4 i' b8 z6 s% x) T. W* S* N3.3剂之后,热退身凉,大便干,下肢肿胀,食眠可, 舌红苔黄厚,脉滑。王老师认为病机已变:外邪已退,水停胸胁,痰热壅肺。则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海白冬合汤小陷胸汤,泻胸水,散癌肿,去痰热。扫除余邪,以防旧火复燃。依然是标本同治。2 ^+ @6 j( W: F
4.见发热又起,则又针锋相对的麻杏石甘汤,小柴胡以外散内清,固守阵地。
) |- D, ^) u) F- A- n# t4 s5.为防旧火复燃,采取继续巩固的策略,并适时针对病因扶正祛邪。
0 j( |% c( ^! F, z: b, q5 \6.邪退之后则侧重针对肺癌病因,以海白汤守正。
6 l3 x8 [% h/ G+ C2 b7.整体上体现了王老师谋定全局,急则治标有章法,缓则治本有策略,祛邪扶正有轻重,轻重缓急自从容的淡定自如态度。
7 f/ D2 E6 h: c1 D6 `-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9 17:37:51 | 阅读全部
肝癌危重正气虚,力挽狂澜用经方
1 j) Q: P5 ?0 s% O7 A6 q+ {' F  t9 o+ g( a7 F, f) d
原创 2016-10-16 王三虎 厚朴中医. s& r8 |2 ^" K2 B
4 h2 r3 |/ B9 R. d0 @2 u
首届欧洲经方大会论文集- X7 C* V" s! d" C" z2 H# |
过半斋医案医话--肿瘤医案选辑7 k$ t$ N) k- a5 s3 d
王三虎治验(王三虎,中国广西柳州市中医院)
2 w# A+ ]# f/ _, }1 a% Y& d袁炳胜编按(袁炳胜,英国Doncaster)
8 I# W1 V' y0 @! }) a1肝癌
" C# N$ P+ N- u/ J, B/ _2 M- o2015年5月25日下午,应邀出诊。, t( |0 s' I* Y
黄老先生,病危多日,卧床不起,年高体衰,宿疾较多。
* ~+ J2 c! ~# N刻诊可见:面色晦暗,形体衰弱,双目黄染,声低气怯,勉强应答,腹部胀满,下肢浮肿,食少便溏,口干口苦,眠差咳嗽,畏寒,但四末尚温,喜热饮而不多,舌暗苔白,脉弦。
( O, O6 N5 p% W. W+ u: i病属积聚鼓胀,证情危重;肝胆瘀毒,水饮不化,心肺受损,阳气大伤,拟以扶正回阳,疏肝利胆,化气行水为法,取柴胡桂枝干姜汤意。7 B1 \/ I+ s6 B. b2 [1 t8 r. B
方用:柴胡12克,桂枝12克,干姜12克,生姜24克,红参12克,黄芪50克,茵陈40克,大腹皮30克,半边莲30克,白芍15克,紫菀12克,车前草20克,白术12克,茯苓50克,猪苓30克,泽泻15克,益母草20克。本拟水煎服,因该院药物不全,其家人乃随我回中医院取本方颗粒剂7剂。
4 ^; s( O, d8 X; i1 T3 I8 g3 [三日不到,证情大减,要求转院到我科。以大便次数太多,约半小时一次为主诉;可下床,能对答;目黄减,有喜色;舌暗苔白,脉弦。嘱继续服用余药,再参乌梅丸意为汤。; ?0 E& @' e5 c! a2 C: n: H8 V
服药一剂,病情进一步好转。29日下午,谓便次减少,但病势又有反复,短气不足以息,舌暗红少苔,脉弦大而数。仲景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阴证见阳脉,恐非佳兆,
% w! u, A: s& ?& Z2 m肾不纳气,虚阳外脱堪虑。血肉有情之品,此时不用,更待何时?《金匮要略》虽有“诸黄,猪膏发煎主之”一条,但老人尚厌油腻,急命家属以蛤蚧一对,冬虫夏草3克,老鸭肉适量炖汤予服。
) I. E& z5 c; Q' s1 g7 M4 O5 u* S4 P30日上午,家属电话,云服汤、药而身燥热,问与炖汤有关否?答曰:阳气浮越治证5 D6 `1 |$ c- a" {7 a" W
已显,今炖汤加大葱白3根通阳,或可挽狂澜于既倒。古人云:脉在证先。又一证也。
7 [3 o7 T/ c* Q& R, H. H+ J% h) \遵嘱果然呼吸顺畅而身静脉和,暂过难关矣。
; |1 u* h* ?. T8 r9 b编者按:9 m5 g, X! q# R. s
现今之时,由于现代物理、化学临床检测等科学手段的临床应用,一些诸如“伏梁”、8 V8 f- f3 r: T/ n  U/ y; S
“息贲”、“肠覃”、“石瘕”、“癥”、“积”等古代医籍中所记述的相当于良性或恶性: y5 |* M3 r' j3 L4 w! a
肿瘤或类似疾病,可以较早地、也更多地被发现;肿瘤,便成为当今东西方各国普遍而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而尤以老年为多见。年老之人,大多形气不足。久病肿瘤,尤其慢性,或者转移者,常常影响多脏腑经络,影响阴阳平衡、气血和调,气机升降出入,证见多端。临床之际,尤须谨察病机,辨别标本,而为调治之,切不可一味施攻癌之法,或一味见虚而呆补,以免不顾阴阳气血脏腑形气之不足,一味攻邪抗癌,癌未能抑正气不支;或不顾癌毒鸱张,邪毒流散,而因其虚而滥施温补或滋养;王师此案,因癌毒瘀结于肝胆,气机失于疏泄。水饮内停,臌胀已成,腹胀足肿,便溏食少,称危有日,苟延残喘而已。师用红参黄芪,入于柴胡桂姜方中,健脾疏肝,大补元气,而增茵陈五苓散、车前益母草、大腹皮、白芍、半枝莲等以助疏利三焦,恢复气机升降出入,而效应显然。后因便次频仍,短气不足以息,并于久病不足之际,脉诊得“阴证阳脉”、阳气失固之先机,于其脱象未显之际,预为血肉有情之蛤蚧、虫草,补肾纳气,以为固摄获效,颇足为临床重大危急疑难案例之师法也。/ q+ Q! Y$ m& C; T: \# O% g9 [2 v
厚朴按:
' a9 o* y; c8 i2 P肝癌病程日久,形体衰微,卧床不起,声低气怯,食少便溏,畏寒。显然是正气亏虚。
$ q6 N2 N3 G4 S7 F7 `但同时又面色晦暗,双目黄染,腹部胀满,畏寒,下肢浮肿,王老师认为属积聚鼓胀,证情危重;是肝胆湿热瘀毒阻滞气机,心肺阳气大伤,水饮不化。
1 W9 x: U+ {0 a3 i) s1 V病机上属于正虚邪实证,这种情况扶正容易助邪,祛邪容易伤正气。如何掌握好其分寸,是考验中医水准的。
5 {( t- M. X  d5 a0 x王老师以扶正回阳,疏肝利胆,通阳化气行水为法,取柴胡桂枝干姜汤意。; u/ {5 c# t" n& V0 j& C0 d
以红参,黄芪,扶正气。桂枝,炙甘草温通心阳,干姜白术温运脾阳。
# L3 z' H* r% b针对湿热瘀毒为患的核心病机。以柴胡茵陈白芍半边莲车前草梳理肝胆湿热。茯苓、猪苓,泽泻利湿浊。紫苑温润肺气。大腹皮宽腹理气。充分体现了王老师扶正固本注重正气,疏理肝胆湿热、清利湿热,活血利水、条畅三焦气机的治疗思路。立法周详,选药精当,切中病机,丝丝入扣,疗效显著。既体现了扶正祛邪的中医大法,也是善用经方治顽疾重症的典型案例。同时也体现了温病大家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思想。. r# W( R" q; C+ G% i( r# e) a
切中病机,即使重症顽疾,也效果立现。三天后患者证情都大减。
1 ]* i3 ^5 `: Q阴证见阳脉,王老师认为提示肾不纳气,虚阳外脱。本欲以猪膏发煎,考虑老人尚厌油腻,急命家属以蛤蚧一对,冬虫夏草3克,老鸭肉适量炖汤予服。药后燥热,白葱3根以通阳,
5 i2 i" w- @: S. T# K充分体现王老师深入掌握病理机制,用药策略灵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9 17:38:29 | 阅读全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 d$ n1 ~1 p( _: G! A" @+ e- ^8 |: D
4 ^+ f; j; ?, P' L
原创 2016-07-10 王三虎 厚朴中医
5 y5 p+ x) z: D& T0 N/ n有些人和事,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今天来诊的疏姓男孩,就是几年前虎头虎脑的有点像我且经常来看病而被牵挂的。2009年7月9日以皮下出血点被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开始化疗。两月后找我门诊治疗过。至2014年7月8日已化疗12次,骨髓仍呈未缓解像再次就诊。以咽痛,咳嗽,面黄,乏力为主诉。舌淡胖苔黄厚,脉弱。辨为脾虚肾伤,肺有痰热。以三伏贴温肾阳,四君子汤加味补脾气,利咽清热化痰。
4 n4 k  Z7 [8 G. M) g& b
8 i% r' G' J3 N, z处方:农本方颗粒剂: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桔梗10克,牛蒡子10克,岗梅根10克,黄芩10克,板蓝根12克,金银花24克,5剂,每日1剂,温水冲服。! Z7 c( M( W$ R. f" a

* Z: \. f+ F- _上方服用30余剂,三伏贴6次,停药20天,面疖,咳嗽,腹泻,食欲正常,舌红苔黄厚,脉滑数,痰热又盛,热毒未尽。乃用四君子汤和小陷胸汤补脾益气,宣肺化痰,清热解毒。
7 `6 K' R' _" }& q+ j7 I  v+ |4 q5 Y
处方:农本方颗粒剂: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黄连9克,半夏12克,瓜蒌皮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20克,葛根5剂,每日1剂,温水冲服。
0 p* k; e' z, `' h1 _8 Q% f
. g1 e2 k1 T. `4 l( q  h上方依证化裁,至2015年3月9日,前后来诊32次停诊。( o9 F" L) M% p

/ t9 a5 A+ a2 f: @2016年7月9日因准备三伏贴,再次来诊,形色神态如常,1年多来未在用药。发病至今6年,病情未见复发,家人详述病情,非常满意。今在做三伏贴的基础上,考虑到面色偏黄,右耳下几年前就有的淋巴结还未消,右扁桃体偏大,舌淡脉弱,仍当补益后天,疏利少阳,兼化痰散结,四君子汤和小柴胡汤加味。5 y4 v4 |: J( F# a: P. Y2 n7 L4 e
, @9 S' D: W& P. ^% y# N$ T
处方:农本方颗粒剂: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桔梗10克,马齿苋20克,瓦楞子15克,猫爪草10克。5剂,每日1剂,温水冲服。% I0 I* A  t6 U8 j' R. O

) ^4 a; T* U5 y" @按语:白血病是热毒从咽喉直入骨髓的伤血动血顽疾。化疗以毒攻毒功不可没,但伤正弊端未可避免。本例从辨病角度,结合辨证,从扶正健脾入手,不忘热毒未尽,利咽清肺,化痰解毒,散少阳风火依次展开,达到了剿灭余毒,扶助正气,恢复健康,预防复发的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