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治疗胃病,以通为用,章次公先生的用药让人意想不到
曹东义 发表于:2024-3-10 15:30:1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65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4-3-18 09:50 编辑
7 h- _. K# K+ n3 V( O! J* x
9 \3 T1 q: B, _4 L0 ]
治疗胃病,以通为用,章次公先生的用药让人意想不到
中医书友会
) j/ \  A1 s! I! l- v
灵兰中医书友会,致力于中医成长。这里是中医人的成长家园,每天分享精彩的中医内容,以书会友,一起进步!

. z4 o5 `% _# _, D/ Z2 g/ \7 f/ y中医书友会第3812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X! \4 i, r/ A* I0 _

9 e# Z  K7 h( c& w" z7 g* G
I导读:章老治疗胃病有很多新鲜用法。大体法则都是活血行气,以通为用,但是选方用药不太常规,比如用凤凰衣和玉蝴蝶治疗胃溃疡,杏仁消食止痛等等。仔细想想又确实很有道理,不愧是大医手笔。
) c  n6 Q5 I; X: i; O0 F" v4 i
—本文约4500字,预计阅读12分钟—

. F$ \; ?3 F4 X- h, x3 T  k
融会新知通为用——章次公先生治胃新路# i! Z5 X/ q( @" f; r
作者/朱建华
3 P( S4 F9 e: }/ S. `, L8 c7 _
简介:章次公(1903~1959),名成之,号之庵,江苏省镇江丹徒人,医学家。民国8年(1919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事孟河名医丁甘仁及经方大家曹颖甫,又问学于国学大师章太炎,学业兼优。1955年冬章次公赴京工作,历任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他还兼任中南海的保健医生,曾多次为毛主席看病,为周总理、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调理过身体。
《章次公医案》中治疗胃病的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学习后颇受启发。& o  _' `& S  i) Y" d5 E$ ~
8 m/ ^" E! Y3 \* A9 n' M/ |
融会新知,发扬中医特+ `& l; w' g4 \& D
* q3 y6 H% j$ J# ^5 X5 z
胃病门收集了1940年前后的医案,病者多为劳苦大众,章先生不囿于传统的辨证方法,尽量结合辨病,区别其为功能性,抑或为器质性,对于把握疾病的实质,了解其标本所在,恰如其分地处方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g  d# _, L9 @4 W6 a4 }
章先生还归纳了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症状:胃脘痛有定时,吞酸嘈杂,得食则舒,其痛日久可伤及血络,络损血溢,或解黑粪,或呕吐紫黑色物。章老能在40年代借鉴西医来研究中医,确是难能可贵的。
& r7 v6 c" J2 e4 y/ J, B3 Q* h7 A4 A+ \4 E) t+ r" C
章先生明确指出:“溃疡性之胃酸过多,徒用和中之品无益,消炎收敛类而有刺激者,亦无益。”
3 M- b& f" I' x( ^
胃病不尽是吴萸、姜、桂证,辛香燥烈之品对溃疡病之疼痛诚属所忌,故自制治疗溃疡病的经验方:自制治疗溃疡病经验方- }, _# T* ?& U; ~" U6 d

# e0 P1 B! C, J+ M  K( \3 z凤凰衣30克,玉蝴蝶30克,轻马勃20克,象贝母20克,血余炭15克,琥珀粉15克,共研细末,每服2克,1日3次,食前服。2 ?  M# x* M# l3 B+ W
凤凰衣本为养阴清肺药,但除善治久咳、咽痛失音外,还可以用于颈淋巴结结核、溃疡不敛以保护溃疡面,故章先生治疗溃疡病常用此药。玉蝴蝶功擅润肺、舒肝、和胃、生肌,除治咳嗽、音嗄外,又善治肝胃气痛、疮口不敛,还有补虚宽中、促进食欲之功,与凤凰衣同用可起协同作用。4 y" \! q5 E" B, t6 P. P' t! K/ k
马勃长于清肺利咽,既可止血,又可疗疮。象贝具有清热泄降、医疮散结之功,对于溃疡病之胃痛吞酸尤为适宜。琥珀不仅能镇惊安神,且有化瘀止血、疗疮治痈作用。血余炭主要有清瘀止血作用,与马勃同用于溃疡出血极佳。
( x% r( w9 {( A/ a+ Y- a本方药仅六味,但具镇痛、止血(保护溃疡面)、祛瘀和血(促进溃疡面愈合)之功能,不失为治疗溃疡病的佳方。叶天士治疗胃病注重养阴,补东垣补气升阳法之未备。章先生治疗胃溃疡病,创立了养胃消瘀、护膜医疡之大法,从立法到选药,清新灵活,较之叶氏又有了新的进展。
: O! E; ], S! H: z2 h章先生还喜用煅瓦楞、煅鸡蛋壳、赤石脂、滑石等以制酸。赤石脂是一味收涩固脱药,善治久泄久痢,然此物又为治胃病之佳药,因其具有“收涩、止血、收口生肌、疗溃疡不敛,厚肠胃”之功,既可制酸,亦可保护消化道粘膜,止胃肠道出血。: r2 `' ^1 e1 V# d) O4 j
还常取当归、桃仁、杏仁并用,不仅能行滞化瘀止痛,且均含有油质,对溃疡面有保护作用。对于病久入络而曾有出血史者,章先生特别提出:“凡此等证过用香燥刺激之品,未有不债事者。”故善用活络化瘀之品,如五灵脂、全当归等,意在化瘀而不伤新血。8 k1 M$ A. Y  j* ^2 K, A; J3 u
对于出血者常用生地榆、伏龙肝、血余炭、百草霜等,配以活络化瘀之品,意在止血而不致停瘀。伏龙肝除有止吐、止血作用外,亦有制酸作用;取百草霜收涩之性助溃疡面之修复。
1 f! V# {, i# L  R1 a对胃痛下血者还常用仙鹤草30克、全当归9克、威喜丸9克、柿饼霜12克、阿胶珠24克制成散剂服用,具养血、止血之功,并兼有保护胃肠粘膜的作用。其中威喜丸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以茯苓为末,融黄蜡为丸而成,具补益固涩之作用,原用于治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之病证。柿饼霜治口腔粘膜溃疡有良效,具清凉润胃作用,故亦能保护胃粘膜。上述二方选药虽异,然则养胃护膜医疡,其旨相同。
3 }4 o0 f( t& \. o5 J" t% W章先生辨证结合辨病,坚持中医特色,对制酸之用药作了下述鉴别:' V- X2 w( s: `5 J/ w9 A) {. b+ I
' p3 n7 A! Q  J  O1 f2 ]  J
“胃酸过多之原因甚繁,因怫逆而起者属于神经性,古人所谓肝气犯胃;受寒而起者属于消化不良,古人称谓胃寒。胃溃疡亦有胃酸过多,其溃疡即因胃酸过多而起者。他则胃分泌不正常,则因胃之实质变化。凡胃酸过多,对症疗法多用钙剂(煅)中和之。
: g2 v5 Y8 @0 l( g3 ?7 j
原因疗法:消化不良如吴茱萸汤;肝气怫逆者如逍遥散、一贯煎;胃溃疡者当保护胃粘膜,如吸着剂旋覆代赭汤、独圣散之滑石。亦有胃酸不足亦能吞酸者,以上诸法皆无效,受寒则泛泛有酸意而大便溏、腹痛,不受寒则否,所谓一时性之胃酸过多。”
" o- F+ F) S- y/ y' N" s7 H
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
6 q+ `2 L5 z& T3 R2 O+ J% |! @3 p
( s8 h5 }6 c- o; o5 |
章先生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服上述散剂而痊愈者甚多,如案五按:“患者经钡餐造影确诊为复合溃疡,共服上方两料,复查龛影消失,而告痊愈。”除辨证准确,用药允当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散剂的使用,不仅方便、经济实惠,更主要的是吸收快,作用持久,对保护溃疡面,促进溃疡面愈合很有助益。《圣济总录》曰:“散者渐渍而散解,其治在中。”2 y% `+ ?9 F6 _$ k6 W
章先生在胃病门中详述了治疗溃疡病的经验,却未述及慢性胃炎的治疗,笔者认为主要限于当时条件,胃镜检查尚未发展,而慢性胃炎又不易为胃钡餐透视所发现。章先生治疗的胃痛患者除溃疡病外,实包括了部分慢性胃炎患者,故上述方法对部分慢性胃炎亦适用。2 r" q2 v9 O. e6 A8 v$ s) l8 i
! x! p7 Y: n' f' f( v

1 w) \0 B& r: l( n( L以通为用,调整胃肠功能( ]* G2 _6 Z7 S1 ?4 K* b
/ b& W7 v2 s6 @% T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传化物而不藏。一旦气机壅滞,形成气滞、血瘀、湿阻、食积、痰浊、火郁等,则相因为患,中焦为实滞所阻可使胃失通降;若脾胃虚弱,中焦不运,胃失濡养,则滞自中生。: [, M) F- ]( ?' {- n8 A4 f! v
故胃病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不通则痛是其共同的发病机制。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不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治疗以通为法,《医学真传》云:; X4 k# f2 P0 {

& X) D, k* O& X3 _5 N
“通之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立法也。”

; C# b$ v; l3 A+ ~1 I' C, S. P* ]' H( x0 H章先生治疗胃病多采用通降之法,强调调整胃肠功能。他因证立法,对于因胸襟怫逆而胸次窒闷者,常用越鞠丸、金铃子散为主方,以泄肝和胃、理气宽中。3 _2 [: Y! c& z# }+ H4 S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初痛在气,久痛入络。对久痛者,常用当归、桃仁、琥珀、九香虫、五灵脂、炒蚕砂、刺猥皮等以化瘀镇痛、推陈致新;对疼痛剧烈者常配罂粟壳、六轴子(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果实,每用1~3克)取其明显的麻醉镇痛之效。/ u4 M3 J( _) v/ t" K
对于胃气上逆、浊气壅塞者,善用苦辛下泄、宽中降浊的汪氏五磨饮以及辛苦芳化、理气燥湿的二陈汤,常配入椒目、黑丑、大黄之属或增谷麦牙、莱菔子、加平散(自创方,由平胃散加鸡金、砂仁组成)、丑灵散(自创方,由黑丑、五灵脂组成)以消滞泄浊。
1 c& @8 r# J% X* X" d4 v* v对胃肠机能减弱者多用薤白、乌药、菖蒲、肉桂等辛香之品,以疏通气机,增强胃肠功能。7 S4 s) g0 q, _
对虚寒性胃痛,既取法仲景,用辛甘生阳、酸甘化阴法,选用建中汤(便难而痛剧者用当归建中汤,气虚用黄芪建中汤,较轻者用小建中汤),重在滋养强壮、缓急止痛;又取东垣甘温健补、恢复脾运、振奋胃阳之意,常以参、术为君,配以佩兰、厚朴、荜茇、艾叶芳香辛散之品。8 r8 A* ]2 V9 u# |& v3 O' ~9 u
对于胃脘痛而舌红苔光剥者,倡叶氏“忌刚用柔”之说,每予魏氏一贯煎法,养肝阴滋胃液,或用麦冬、山药、知母、白芍、黄精及桑麻丸养阴滋液;更用阿胶、龟板、鳖甲等胶质之品,既滋阴养血,又养胃护膜,以促进溃疡面之修复。
5 M2 N7 g  s1 \- y; Q" F9 d8 C7 U$ h% s/ P) S# Y; B
对于虚实互见、寒热错杂之胃痛,章先生更是选药精当,布阵井然,消补兼施,寒热同用,均恰到好处。如张案之男性患者,无论进食多少皆胀满难忍,腹中雷鸣,大便难。此胃肠功能不健全,须缓图功效。选用药物
# y5 E' H8 Q! a7 G1 f9 Y5 U
6 J! i- E# h  z4 d升麻、鸡内金各9克,制番木鳖、莪术、明雄黄各3克,黄芪15克,广木香6克,淮山药、党参、生白术各12克共研细末,每服1.5克,1日3次。+ F! J2 s) r# S! [6 j1 e6 t
案中所言“无论进食多少皆胀满难忍”,说明脾运不健,导致胃降失和。所谓“腹中雷鸣”,一般说有两种情况,多数是水饮所作,仲景谓之水走肠间,漉漉有声;亦有风邪所伤者,前人谓之“水本无声,风荡则鸣”是也。所以此处的大便难不是血虚液少的大便干,而是因脾运乏权、湿浊困中、升降失调、津液不能敷布所致。
. A5 C( W) D3 w; y- Z2 S脾健宜升,方中用参、芪、白术、山药益气补脾,配用升麻升清,伍以鸡金健脾消食,盖脾得健运则胀满自消,此乃治其本。木香、莪术行气消胀(莪术能化食滞);小量雄黄调整胃肠功能;制番木鳖为良好的苦味健胃药。此四味共治其标。全方补泻同用,补而不滞,消而不伤。
) O- R- y% V$ Z又如对心下痞一证,常师仲景小陷胸汤、泻心汤之意,取大黄、黄芩、黄连、黑丑、川楝苦寒泄热,又用姜半夏、 川椒目、薤白头、杏仁、瓜蒌辛宣胸阳,寒温并用,辛开苦降,从而达到升清降浊、消除痞满之目的。
# P, D. K, Q/ z0 M6 k
章先生熟谙药物性能,且常自出新意。其善用杏仁治胃病,即是突出的一例,在胃病80案中,用杏仁者达40次之多。《滇南本草》云杏仁能“润肠胃”。《主治秘诀》云杏仁能“消食、开滞气”。章先生用杏仁治胃痛,取其疏利开通、破壅降逆,功效甚佳。
) V; ?* L7 J( \+ q+ p/ N

! s4 D" i' U& E
他说:“杏仁中氢氰酸可以镇痛,杏仁之油可以弛缓痉挛。”
6 R# a8 i+ s* S; K9 i( z2 K
氢氰酸有剧毒,可由胃肠道吸收而引起吐泻、腹痛等中毒症状,章先生用15~24克左右入煎剂而未见有中毒者。章先生认为:“有头晕如酩酊状者”为药物所致,即古籍所谓“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但用量以不超过30克为度。% H' M8 c, T7 _, m# V( c
临床运用中常与当归、桃仁配合,其行滞化瘀止痛的效果极好,亦为章先生所创见。还有治胃病选用皂荚子、葶苈子、薤白头等,超乎常规用药之惯例,而为章先生又一独特之经验。
5 m7 N3 k- X5 k: B8 x对胃功能衰减或消化障碍,表现为胃痛、胸闷、脘胀、心下痞硬、大便艰而不爽,舌苔白腻或垢浊者,每选用此类燥湿健脾、醒胃调中、行气消胀之品。
7 r' Z- s4 F' c7 e5 I/ R2 h
  • 两例病案:
    % K  E: \% w7 E) T6 c9 i

) R7 W. K8 d4 q0 g如谢姓患者,进食后胃之右侧既胀且痛,且多作于午后,此胃功能弱也。
" h2 a0 c# e; ^* E9 d% T' w处方:薤白头12克,生枳实、皂荚子、莱菔子、乌药、晚蚕砂、谷麦芽各9克,海南片6克。6 w/ B. S# ^4 \' }! t6 }& T
又如屠姓患者以心下痞硬为主症,饱食更甚,饥亦不减,干呕,腹中雷鸣,大便难,属胃肠功能不健而异常发酵者。
9 R" `! a) V& X5 g  x, q" k& g处方:薤白头、谷麦芽各12克,生枳实、神曲、海南片、葶苈子各9克,制黑丑、乌药各6克,另以加平散9克分2次服。
% f1 U" O6 {/ W, F( b所谓异常发酵者,当是宿食不消。方中选用皂荚子、葶苈子、薤白头等药。
. b- ^1 `/ o; B" f
% h' o5 f( Q5 U9 l
皂荚子除和血润肠外,《本草图经》云:“治膈痰吞酸。”
  Q! Z* g" P$ H+ r2 \0 G
葶苈子不仅长于泻肺利水,且有消食散满、导滞宽中之功,《本经》谓其“主癥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攻坚逐邪,通利水道。”

/ W, t( X0 `( ?3 N8 p
薤白头多用于胸阳不振之胸痹,《本经逢源》曰:“捣汁生饮,能吐胃中痰食虫积。”《岭南采药录》曰:“能发散解表,健胃开膈。”
- C$ E# z$ j* ]; h
章先生用诸药治胃病脘胀皆获著效。在消食化滞药中,还常取蚕砂、两头尖、五灵脂、鸡屎醴,其目的在于以浊导浊。鸡屎醴出自《内经》,用治臌胀有“一剂知,二剂已”的效果,能够逐水,这突破了一般消食化滞用药之常规。此皆值得后学细细体味,仿用于临床。
# N; V: {/ k& Y0 ^
% T# f7 U1 i) u) c# ?
(原载于《现代名医医案选析》1989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印行)
! W0 y* L% S9 ^" J) u- C$ ~' }2 H
9 O( j9 _4 ~- p" o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3-10 15:31:36 | 阅读全部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t5 H" G8 S. R4 S+ {/ o9 h' M2 o[链接]张仲景“坐堂行医”,极有可能是 被 迫 无奈[来自:燕赵中医]
0 M7 |4 O# v1 d/ `
1 G1 ^5 [8 f  n华祥,史载祥教授:
# l# ^" W5 X$ _# C3 F) j" s[链接]​治疗胃病,以通为用,章次公先生的用药让人意想不到
+ A& p7 m. Y' v4 N8 @6 j0 U8 d7 @6 Z/ O3 P5 D' B
谷万里:$ p$ [! z: c- x7 y
学习了
* T: R) a1 h9 m5 r* _4 l
) `4 C0 L4 I* M, v4 z' J0 N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p6 v) T  s" E+ T谢谢分享!+ i2 K0 b, j, V! `9 w9 o: P7 X: f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