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转帖,一封信,学习中医可以有哪些好处
曹东义 发表于:2023-6-28 06:57:0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444
        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信3 O, P( g3 V$ b4 j* p
转给高考或是正在学习中毉的学子们:
5 d# |) e. D- r: x7 \7 N7 O0 w% z6 h( _6 j/ f  c
        妈妈希望你懂点中医,因为有一天你会展翅高飞,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过属于你自己的生活,而中医会守佑着你。0 S' `$ V8 r2 W8 h
        如果你懂得中医,当你遇到人生巨大挫折时,你不会用酒精麻痹自己、用垃圾食品填满胃、用熬夜来消耗身体、用过度愤怒郁闷伤害五脏六腑,你懂得珍惜自己的健康,你懂得只要留着“健康”大靠山,就可以东山再起。; }; @0 K1 K" N+ k/ {5 V, y
        如果你懂得中医,你的身体有一点不适,你会发现,你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或找医生调理,而不是日积月累变成大病,才开始后悔。
5 M7 T+ \" L5 q% E* ~: B$ \如果你懂得中医,即便不幸遭遇重大疾病,你也不会被病名吓死,而是懂得回归生活,回归内心世界,懂得停下脚步,给自己机会,你终究会凤凰涅磐。
# h" U1 L) ]0 b, ?, P        如果你懂得中医,你不会凌晨1点还在酒吧里应酬客人,不会与朋友通宵聚会,你不会牺牲健康去换取金钱和猪朋狗友,你不会迷恋娱乐场所,而是热爱大自然,你会遇到更多优秀的朋友,与你同频共振,过着内心充盈的生活。
9 I  V. x; E1 J3 W        如果你懂得中医,你的生活将会充满趣味,你能感受到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你会懂得每个节气的饮食、运动、按摩等生活方式的讲究,你的生活不会粗糙。你甚至会发现音乐、书法、阅读、武术等都在给身体注入满满能量,你甚至会因为一朵花开,内心里升起一种欢喜,你会发现世间的种种美好!7 u; u4 q+ j3 c! C9 z/ n: F1 M
        如果你懂得中医,你会懂得客观看待事物,你知道任何事情都有阴阳两面,你懂得有舍才有得,你懂得透过表象,去挖掘事物的本质,你不会被各种纷繁复杂的表象迷惑,你懂得冷静思考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 l, P1 E0 P& Q' ^$ H7 ?如果你懂得中医,你未来会成为好丈夫、好爸爸,你懂得如何去呵护全家人的健康,遇到家人生病时,你能够镇定理性,懂得如何配合医生,帮助家人度过难关。9 \% ]/ h' r) A
        孩子,未来你可以选择任何你喜欢的职业,但是妈妈依旧希望你懂得中医,因为中医,你的内心会充满仁慈和爱;因为中医你懂得自律;因为中医你懂得珍惜生命;因为中医你的生活充满了欢喜。. ]# e: J8 W$ s' v" k5 [

, v6 q5 Y2 p2 x5 Q3 ]! Y9 r扎西德勒& n1 W0 n, c$ h3 A

9 J) h1 r# ]. ]5 D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28 07:02:01 | 阅读全部
邓铁涛加拿大弟子:中西医结合暗藏了中医的灭亡# F7 K) p! S  J* m) }4 S7 w" @% ^* j7 L5 w
2 ?8 o4 g" k) |7 T. d% d" s
传统中医张先生
8 ~+ l9 J- ?4 S3 u  y# A8 a
& p* U/ n6 G! R; E2023-02-28 15:05
! d/ v6 Z& o' V3 x安徽! U2 t. R' P+ k; h3 ^* E, F( h
中医,健康领域创作者) H0 a4 K# N4 |) u  H% z2 i
关注
7 }3 S* j  E5 Y6 X胡碧玲是加拿大学者、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博士后弟子。她对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中医界成为主流感到很遗憾:“我觉得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效果暗藏了中医的灭亡。”( i9 K4 t( d2 b, y

& k/ {$ `; e& s# [# |! O; l% E“这绝不是一个嘲讽。”胡碧玲很认真地说,“因为西医是不会容纳中医的,容纳的是一些技巧,但不会接受中医的理论,根本不会承认中医理论中的气、经络、阴阳五行说等等。”
" f2 x( p7 h! u1 p* u( `) c9 F) y, I( F, f
“所以中医为了‘科学化’,其治疗配方中的思维就越来越接近西医的思维模式。现在选药越来越不按传统的性味模式相配而是按西方科学的药理作用相配。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中医和中医的病名来诊断一种疾病。”
- ^, l8 g( Z& ^( a  m/ ~3 q  z/ k& ]2 n5 S1 ^
9 y1 g/ K/ |# b- Y. M; y( F
“西医的确在肉体的层次上可以做得很精确,但问题是中医的治疗对象并不仅仅是肉体。”胡碧玲打了个比方,“如果用计算机作为比喻的话,西医的诊治对象是计算机的硬件;而中医的诊治对象则不仅是计算机的硬件,还包括它的软件。当用诊治硬件的标准来要求中医诊治一个软件时,不仅会出现不少误诊,同时还无法按照中医本身的理论去治疗。”  u7 _& t9 T4 m* l1 G  w$ K

& W/ y8 c2 M* f% z* ~1 k她毫不客气地指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误区,是完全的西化。并认为,即使要中西医结合,也应该是中医容纳西医。
4 f- L. \* C9 i# k' V9 V9 G) f$ w# P2 s& m
“从我自己个人的角度来看,惟一能沟通的方法是把西医融入到中医里面。而不是像现在,把中医融入到西医里面。因为中医看病是在生命的层次看病,西医看病是在肉体的层次看病。”
" U& e/ r- d4 B6 N* I
7 B; n8 m0 B! `5 }7 j西医大多认为疾病一定与各种细菌侵入、局部病变等有关;中医看病,是把人看成一个整体,而不只是集中在患病的部位。+ C4 U. j( Q  t, H# }4 U/ T2 G
* G  A, S9 h9 V0 S7 |8 @

5 t1 y# D. w! f& ]7 X! u中医的重要特点是“辨证论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搜集到患者的证据,透过证候(现象)抓住疾病的本质,分清邪正,扶正祛邪。因此,中医更加具有整体观,其宏大的内涵足以够容纳西医。
- u( k% d' M, c/ [5 m( A2 T+ t) u
1 h* ]$ V3 W9 o9 a; j中西医本质上的区别,决定了不能迫使中医去迎合西医的科学观。但是,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思维变异中,逐渐丢失了本有的“中国特色”而被边缘化。
3 N+ Y! U, [4 L  N9 D+ }$ d" D: r& S* K4 X7 F
如果再不及时以正确的方式挽救,或许过不了多少年,不排除像大熊猫一样成为“濒危国宝”,从现在的“危症”恶化成“绝症”。1 I* d+ o6 L5 }# Q

. P, Q5 c$ ^6 W著名中医李可先生也对中西医结合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说中西医不能结合,可以互补。中医办不到的,可以请西医帮忙,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医大部分都可以解决。1 J7 F$ {! v" j

0 x6 s7 J  K( c3 m/ M8 J. O" {你说我们国家单单是有记载的历史就有五千年了,而西医进入中国才不到两百年,它们没来之前那几千年中华民族怎么样活过来的?(笑)历史上有好多次大型瘟疫啊,有好多小国家都被亡国灭种了!我们中华民族十几亿人口是怎么样延续到现在的?这些主要是中医的功劳。2 G: h3 h2 g) c7 E1 M
+ e! G$ V* N' _4 G+ f1 B8 t
田原问李先生“现在中西医结合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所以结合的花样儿越来越多了。比如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结合、中西药一起开的结合,还有的人提出了中西医理论的结合。”时,李可先生说:那是胡说八道。中医和西医可以互补,但绝对不能结合,因为中医、西医是两种体系。一个是东方医学,以古代文化、哲学为基础;一个是西方医学,以现代的机械唯物论为基础,只能看到具体的某一点。
( j' f0 [  N; X$ k8 o% B" T2 K* `# f2 t1 v3 U1 S$ n' S
#邓铁涛#
! [! R/ ^2 E& Z& c0 b1 K4 r/ Z+ G: d, H7 F6 i8 y
5 M8 l. G. g" {; [& f8 N
从西医上看一个细胞可以分成几百万个去研究,只是研究那个微观的东西,但是微观 与整体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不管。西方医学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这个很大的弊病了。
! F& R9 `2 B, v& i. C: T' f- ^# G) A9 o
对此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也说“中西医可以并存和互补”。西医把人当“物”,中医把病当“人”,关系无非有两种,一是人与人的关系,二是人与物的关系。易中天说,西方用“人与物的关系”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人则刚好相反,是用“人与人的关系”来处理“人与物的关系”。
6 G# M1 w1 D4 y8 X( k7 O5 W
9 T9 d# x2 ^% f) U4 A1 i就拿看病来说,西医要使用大量的仪器机械和工具,要不停地抽血和化验,“整个就是把人当东西”。化验和检查都是科学实验的方法,有科学的态度,可以量化,有普遍性和普适性,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阑尾发炎了,就割掉;睡不着了,就打一针。于是,西医可以在全世界流行。: K2 e- @/ N2 ~$ X6 l0 h
, W" T' l, U! X
中医则恰恰相反。“望闻问切”,中医从来不承认有病,而是说“身体失调”。医生被称为“医家”,病人叫“病家”,根本就是一家子。“病”也是你的家人和亲人,疼痛是身体对你的爱,就是想告诉你,“身体失调了”。8 n* }$ D  T+ \8 H$ y6 J
( J0 v$ \6 h+ N5 z/ {
所以中药不是治病的,是“工作组”,要跟你不舒服的地方谈心。中医是哲学,世界上本没有病,只是身体各部分暂时“不和谐”了。“工作组”把话谈好了,身体就恢复健康了。2 K6 p! U9 p3 o2 b) B  B  t* E
: ]; Z2 a. Q1 L8 M0 K' h9 b

$ ^/ E8 ~- K% i7 K% U- g著名学者梁如先生说:庆几千年来,中国的先人在劳动和自救中创造了中医学。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确切的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发展成为今天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传统医学。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与当代最科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契合,而且蕴藏着现代科学中许多最先进的学说如“系统论”、“信息论”等的精华,提供了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无法企及的东西,其科学性前驱性令世人惊叹。
3 q1 |; [, r$ J6 j4 o+ B& w, m" j) {/ x8 a+ M& T: g, ?" p+ Z
中世纪后期,在解剖和实验基础上形成的西方医学,不断地吸收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学科的科技成果而迅速成长,并于十八世纪叩开了中国大门,以其崭新的面目和立竿见影之疗效普遍占领中国市场。尽管其有忽视整体及药物副作用大等缺点,但其作为规范的医学科学而风行全球却是不争的事实。本世纪初中国的有识之士如陆渊雷等,从保护中医的良好愿望出发,提出了“中西汇通”、“中医科学化”的口号。而中医许多治疗手段及方药其科学性早已为无数验案所证实,确无与西医结合的必要,最起码在科技尚未能阐明其机理的相当时间内不需结合。另对一些流行病、疑难杂症等中医可独当一面进行处理,又常可取得简、便、廉、验的效果,故也无需结合。同样西医的对因治疗、外科手术等,确能使很多疾病直截了当地得到解决。在这些方面强行结合,实属多余,反会增加患者的负担和痛苦。总之,中西医为各自不同的两套医学体系,其运用的方法和途径等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甚至是对立和不可互通的,故有相当的内容是不需结合的。
8 E; r" p3 f2 A+ R* L0 {5 E
- T* D6 A( m. f8 w( d' e人类认识世界有不同文明,认识规律有不同方法,认识健康有不同手段,这既体现人类文化的丰富性,也避免单一认识方法的隐藏危机。认识健康时,我们人类有共性,如预防医学和“治未病”就是共性,但是也存在个性,如中医偏整体,西医偏局部,中医重视人,西医重视病。如果我们简单地中西医“结合”,那么就在这个科学主义时代,中医就有可能成为文化遗产。因此,中西医并存,发挥各自优势,在技术层次上结合,共同服务人类健康,是目前中西医关系的基本现状,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事实。硬要去结合,可能会失败,甚至影响中医的发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28 07:03:05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28 07:02
6 L! e8 R+ ~2 n7 J邓铁涛加拿大弟子:中西医结合暗藏了中医的灭亡9 a% j1 s: e$ T4 b

" W9 z. e+ I8 L传统中医张先生
" n+ |9 z7 }: q; i
日本巨头密集收购中国中药企业
& ^+ I3 }- Y7 p! B  E( _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3-05-09 07:10 发表于北京+ ]% f' b2 N- G3 n
作者 | 张雪: h5 e. y/ z4 r
来源 | 中国证券网2 i- w! |2 A+ a

- u1 _0 Z0 E+ v1 i8 `' y7 |2 `) w导语:传说日本医学权威大塚敬节晚年曾留下一句叮嘱:“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u8 F. Q. {; i( [$ r% r" u

0 r" f* V+ f5 r" Z9 S. D近日,多家媒体援引日经中文网消息称,拥有115年历史的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有限公司(下称“紫光辰济”)将要被日本津村药业控股的平安津村出资49亿日元(约2.5亿元人民币)收购。该消息也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 _* \' H8 L6 N  e

! s7 S! b3 {/ }# f- I& s2 V( M9 t  o4 b

  O7 x; b" N/ F) q& i2 R' f该事的背后,更折射出产业的隐忧:中医药界“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或已不只是戏言。  Z+ Y1 M9 W5 E' p
4 C7 o+ O5 e# p- z3 N! i: H" k
6 J4 K/ v& c  \1 `) D

, \  ]4 V3 Z$ }0 l3 S$ y* g4 c+ [天眼查信息显示,紫光辰济的收购已完成,公司股东已经变更为平安津村有限公司,持股率为100%。平安津村有限公司是津村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于2018年设立的合资公司。穿透股权,津村目前持有紫光辰济56%的股权。
% O0 v' m4 t2 |1 X" `- ~
& ]" `$ [) D6 l1 x5 Y图片% u7 Z4 z( b6 a! Y
, N! n+ ?+ n' W% G6 i, l
图片
& R, a$ w' H) u关于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有限公司
5 Q2 `: S- `' r' ?3 i% i
7 u# @. q" i# t' |
6 e" A" x1 e6 M0 R& U' Y+ q) D3 O这家公司名字虽然带陕西,但它实质是清华同方医药板块的成员之一。
1 \, @$ b1 W2 ^: x( W1 Z0 i* h4 `2 C) J3 Q, |, v7 x
图片
0 Y) c4 W0 M  @; E+ N8 v2 N9 f
4 x! e- j8 ^5 ~7 C% W据公司官网介绍,紫光辰济诞生于公元1918年民国时期的“达兴堂”药房。; X* O" J6 F; L' t  Y0 H1 N# F

( s) I& i$ \3 x- u) c6 \/ l+ k& A% |+ r& B, F- Z) {4 u

9 A1 a$ ]/ C9 x2 C$ |9 ?1958年公私合营创建国营宝鸡制药厂,公司历经60年的变革发展,以清华科技为依托,广泛引进科研技术、战略合作,已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制药、医药商业、GAP药材种植等综合型医药企业。4 R. L1 |' O8 }1 a3 Y4 p

* g+ D$ L1 o2 l, f# s+ q
% @1 I% N% l; n) ]# y6 D, I# W! ]/ q4 ~7 [2 N  j0 Z
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管理体系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剂、糖浆剂等九大剂型15条生产线和158个国药准字号产品,其中国家基本药物44种。/ A3 N# w+ [# K' g1 e9 j/ f6 B6 p
& [, O, j$ i0 ?: w0 o/ n, S

2 x. z! n- t5 j( `0 M" g! E; c/ M# D1 t' V$ g6 t4 `
紫光辰济于2021年在宝鸡高新区科技新城启动总投资5亿元的紫光辰济(宝鸡)医药生产基地项目。" j$ {. q( F0 @  v

: x# G/ _  J: F. I! }( Q2 e% @' O# A- c" F  b

* Q" C, ~) p1 I  _4 `! i) }据宝鸡日报去年8月报道称,该项目2021年5月启动,到2022年7月已完成投资近2亿元。整个项目预计2022年11月底全面完成,计划2023年6月正式投产。
2 W) W9 J* \4 T: ^0 ?3 F* J4 c; R5 S3 J- M- T
图片
" \. x0 j1 `+ r: U! W6 D' C& v' u' `1 x3 M' c* N
这也成为网友对于公司被收购不能接受的最主要原因:百年药企拱手易主,若说缺钱却有5亿去建厂;要说是图谋更进一步发展,出得起2.5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企业也不在少数,为什么偏偏卖给海外公司?7 k* a0 p: t. Q0 |- ?
# R1 {5 ?  N, x( d3 G* Y! Q
图片$ k0 P) G) G# [1 j
关于日本津村4 Q8 A4 D+ k2 ]; j, w( |
) d6 u' b0 ~& \
津村药业表示,通过本次收购,其将获得中国传统药物品牌及生产销售经验,能够增强供应链上的优势,将力争通过中药门店来打开(汉方药等)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中国区业务。
: I1 P0 M/ y8 Q9 s9 m, g) Y! u0 z0 A3 H6 h: T4 c1 \/ a
9 [7 H' L% i7 g# ]$ c. t3 q/ Y
3 m% f5 j0 R* G% f) L9 n3 [
中药,在日本被称为“汉方药”,日本津村是汉方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津村是日本最大的汉方药生产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中药原料进口商之一。
0 ~0 y, e4 \* I  f& m( J* F# U3 U0 |3 S

4 r5 O1 m5 y: f4 D9 {! t: |  T
其成立于1893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津村凭借妇人用药“中将汤”发家,是如今商业化产品占据日本汉方药市场80%的企业。1 {1 [8 J% D# F+ Z

% u6 V4 i7 b$ F0 G$ d; x* b: x, q0 P8 G4 I7 C+ Q

6 g+ c! ?' P) G% i* P2 Y/ o, G紫光辰济并不是津村第一次收购中国中药企业。' Y8 C$ v8 x0 _) S, e* M* x
" a4 i; ?( X: [$ o# o: \7 {0 ~
. w) M, O8 O/ }1 k

& S8 B& I* v* `5 b. Q. ?2021年4月,津村曾收购中药饮片企业天津盛实百草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花费12亿元。该公司目前注册信息已更名为平安津村药业有限公司。股权穿透后,津村目前持有其44.8%的股权。
) ^: {' ]$ G- `% ]$ o  N2 Z3 m6 s* S$ N* G# ]1 L& b. F
图片
4 G$ A& h- _6 A7 `5 ?
4 Q' r! I1 @8 r! \1 _: N此外,2022年8月主营中成药的健民集团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将与平安津村合作建立一家新公司“津村健民制药有限公司”。
" _. n" z" y1 j* s! z& g: M2 P8 Z6 h4 |3 @; `( @
, N! L" }$ q  N4 ~! [7 U; @4 t1 A
( i$ e/ M7 g0 i1 |; [2 H) |. Z" `& Q
2023年3月津村制药增资天津中药产业基地项目。2 W  L0 @: @6 [1 c3 S0 z) c' P
( O8 y% o. ~6 E; {( C: k# J
# o0 \0 i- p; z" h

' D0 R. ?1 z- m) c, P* Z早在1991年3月,日本津村曾投资1.12亿美元,在深圳设立分公司,开展中国产原料生药的采购、分选加工、品质管理和保管储存业务。
9 w4 J3 i: c& @- T: N# Y, |  D" y, z, A# X4 J) C/ p5 X4 E" ?! _4 v

- T$ U  m4 X- B: Y+ v5 E2 S: N6 Z( L, g* m6 X% @. x* v# K( H
2001年、2018年又分别在上海、天津设立分公司,主要用于完成汉方浸膏粉末的生产。同时,津村也与中国平安合作,成立分公司统筹生产质量、采购等环节的管理业务。- ]& z5 h2 T2 Q9 }
# {4 D# s4 s" i8 T5 V2 u
( i7 N4 @( I  Q' d

# ], H9 {4 k* S津村现任社长加藤照和已经是津村的六代目。对于中国市场,他曾豪言“力争在中国市场成为最有名的中药品牌”。
  k! C6 O  `! L' O' ~5 P5 J" r/ B1 ~$ T6 D0 p' Y0 G, f  e
图片
" M, g7 A0 V3 w“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
1 F8 @/ P) {. c3 m* b+ C/ P# H$ z: b1 Y: l
国内中药企业被跨国药企收购并非新事。
. Q6 I. f2 I9 W9 I% [: Z0 u( B4 m
: s; l6 g6 ^8 r5 |5 R  y
5 Y3 A* `+ E7 }* |) y7 \" N2 ~
除了津村制药,阿斯利康在中医药方面也动作不断。1 \% x& E9 ^% O0 U3 _$ r

/ P6 n3 v  J4 P( x- [6 E
  q( W. n% f# o% j% s( s
/ P( h  e  c; X! ]: j/ i2022年4月2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成都高新区与参会企业阿斯利康举行阿斯利康中医药创新产业基地线上签约仪式。目前,已与多位院士和中药专家启动对接成果转化和项目落户。
3 [+ l1 j# g- J! E& f4 t2 J
8 _) U- [( I* Q* w
9 M6 w0 D* N% C* F/ Z% O- }/ O5 N2 r
此外,近年来赛诺菲、勃林格殷格翰等跨国药企也都曾涉足中药产业。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跨国药企依托其行业地位、国际化平台和产业资源,或助力本土中医药企业加快创新和国际化推广。, F/ |( e6 `* Y8 _5 X

' A8 f( ]: Q4 F$ t7 Z: y1 Y9 m' u% b8 c6 K  `: t* K/ S
( {. y5 B# k, G0 h
但此次日本药企收购中药企业却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与担忧。7 t$ m8 n, K9 f& I" R
7 N* l1 @4 m. ^' B, K6 d

) T2 K# _, ~  n: Z- t+ |! }  }* l5 K: P. p+ ?/ O
或许大家更为担忧的,是外资的介入会不会改变中医药的本质和传统特色?在外资的管理下,中医药企业必须遵守新的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如果这些标准与中医传统不符,那么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疗效如何保证?外资的介入是否会削弱中医药的地位和影响力?外资会将中医药产品推向国外市场,外国人会如何理解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B# z* H4 J* \' \8 X" c1 ^

+ Q) q' W) s8 X1 L
" D: m' U7 f: d- D5 d: d: Z+ ^
6 ~0 K7 A& \- N# c中药出海一直是困扰国内药企的大问题。但日本的汉方药不仅在国际上取得成功,而且还确立了国际标准,布局了丰富的专利。有数据指出,日本汉方药在海外专利申请上远超于国内中药。汉方药垄断70%以上的中药专利,中国只有0.3%。
% F7 p4 N/ ^. l
( j, y" T. g. ?' \! m4 c
8 H4 a5 `" t3 J! ?; |- W
7 i/ }& i1 c9 x3 R: B津村的百年历史,就是汉方药在日本从衰弱走到兴盛,从本土迈向国际化的整个历程。津村从生药(即未加工的纯天然中药材)栽培和鉴别、微生物和农药残留检查、成分分析等各种专利都有完整布局。
: [/ ]8 Z* x' T  U. ]! W. t2 `9 {) u. U  A( O! b; g
; B0 p  d& c1 J1 o
2 H& h4 j+ q+ ^$ p7 {; J% t! E
传说日本医学权威大塚敬节晚年曾留下一句叮嘱:“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2 K& Z1 K# M# |- D" l+ ?

3 g& k" t' h2 H4 e2 }3 G
" s# l* o0 q+ `) V
+ b- h0 \* H- }此话扎心,但值得警惕,更值得深思。
" v, {. ~# K" R6 x8 g$ @
  Y: ]9 d8 E& H3 T; X% r  ~9 [# I  E/ d. y% C) X

6 V; T1 e. F- n: R加入阿尔法工场投资者交流社群 | 添加微信:dlfxs2
8 \+ J1 k9 X# M7 P3 {+ f: \2 E8 K1 W& `7 ^$ N. h  S9 K
阅读 7567
# m! t, D" q: F1 Z- j
2 m4 u2 T  s% D7 a: c2 `, B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t, H5 J4 c8 }  y0 B4 O# m
1817篇原创内容. r7 k9 T* s! U. O2 E1 S
28个朋友关注4 }' V2 K2 z. F3 J/ Q. Z
写下你的留言4 \" T$ v9 r/ O
精选留言7 d6 Y/ Q* P4 d
3 n% P# a$ e! A  D6 n
张绘彬
: {6 c2 b# w' r: ]) V% @) w' w来自广东/ q: Y! k. H" }9 O8 a
有人弃如蔽履,有人视若瑰宝。何也?, F: R- f3 W4 m
4 k/ K  H' l8 V2 [, A9 o6 S
责任.少说多做, Q  D. m9 D2 T8 Z& B: p
来自北京! W6 e% X4 D+ }9 I$ D( ~
这也成为网友对于公司被收购不能接受的最主要原因:百年药企拱手易主,若说缺钱却有5亿去建厂;要说是图谋更进一步发展,出得起2.5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企业也不在少数,为什么偏偏卖给海外公司?5 o; `+ b3 {7 U4 I

+ }; L2 n9 o8 v( ^7 l& ?网友是嘴炮键盘侠,出得2.5亿的公司多得去了,为啥不去收购?说白了这是市场行为,国家监管部门都没干预。
( A2 Z: S( L# _2 H$ C3 m/ }- a# ]. i: \0 w; a7 u
不服高人有罪
7 ~; k5 V& \& i& D来自山东5 m# ]5 I- d7 Q" M8 z5 I+ L9 ^0 h
中医中药可能只有在外资手中才能发扬光大,因为外资不受打压!2 k- `: A* r. ?$ H7 F) @
$ E9 E  ~6 q8 V6 V2 l5 ]
逸智
$ F7 B, W. y9 F0 i来自河北; y6 p# `4 l: |6 B
腐败是万恶之源!
8 ~# e7 u4 l  \5 A! a+ n
6 Q+ t  \2 F/ \( g& B. Z" k刘锡同
2 `( r9 ~" S" v+ F0 W# o( v' k来自江苏
! u) w, l5 p: }+ _和稀土一样,用白菜价卖光了再吹牛逼说要卡别人脖子!
/ W" Y! H! g0 h% y* s  g& ?% @# p; V; l& C
凉夏流萤
3 ?1 _" f! O9 l8 y) v来自江苏
8 z* t0 x8 K1 g+ R8 r  e8 _卖祖求荣& D. P9 B  R7 u% |) J. V9 u
7 f# A5 e. Z- O- }6 _8 @
大山# F7 M$ q6 S3 K2 h: R' e
来自山东
- h1 F8 S! _: I! k# L1 E# O不一定是坏事!国际竞争有利于提高和创新,也利于把价格打下来,现在国内的中药价格上天了!6 ~- j$ C8 N# s4 x$ ^& I0 t. k
已无更多数据3 m: N+ P4 ~' W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