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重读《中医魂兮归来》序言,盼望中医复兴曙光早来
曹东义 发表于:2023-6-18 21:12:5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605
光明正在迎面到来
  
流秀老师让我为他的著作《中医魂兮归来》作序,我感到诚惶诚恐。尽管我是其弟子中目前学历最高的一个,但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尚处在“入门汉”的阶段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深知这本书的份量,自己曾经出版的那些“学术专著”远不能和这本用半生心血所谱就的著作相提并论。这本著作记录了一个民间中医人十多年来艰辛坎坷的足迹,更凝聚了他从医半生来的心得与心血。
8 a9 c7 R& \+ p* p  2006年,我正在成都做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一次偶然的机缘与流秀老师在茶馆相识。受了十来年西医教育的我从未想过这一生还会与中医结下因缘,更没有想到将来能与这个有着坚定目光的民间医师以师徒相称。我参加了他的第一期新中医师承研究班,老师就只有他一个,其余六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那是成都有史以来最炎热的一个夏天,我们一起度过了二十多个日日夜夜。为了避暑,我们的课堂从简陋的招待所客房转移到幽静的农家小院,甚至是深山古寺的庄严禅堂。其间穿插了给前来求医的病人诊病。他生动的讲述、风趣的谈吐、缜密的知识体系让我们深深地折服。那个夏天令我终身难忘,我领略了老师人格的魅力,更领略了民间中医的魅力——他带我走入了中医之门。# L. X" d* U; h4 I
  流秀老师年轻时因母病求医难愈,开始自学中医,一次偶然的机缘拜师于黔西北著名老中医邓效农医师(道济法师)门下。后在家乡开药铺行医,临床施治屡见奇效,使许多绝症病人得以起死回生。为此在当地享有相当声名,求医者颇众。但由于行医资格问题,却多次被当地卫生部门查处,甚至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师父是个不甘平庸、执着得有些顽固的人,他的理想不仅仅是能够合法地悬壶济世。他在临床实践中以自己对中医的独到见解,博采众家之长而创建了“新中医理论及其体系”。他最终的理想是办一所“新中医师承大学”,推广包括上医学、中医学和下医学全部内容的圆融的新中医理论体系,以拯救现行理论和临床日渐式微的中医。在当今很多人眼里,对于一个偏居一隅,自己温饱尚难解决的民间中医来说,这无异于堂•吉诃德式的疯狂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开始夜以继日地编写新中医讲义,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忙着奔波开办新中医研究班以培养未来的师资,并不拘一格地四处挖掘和网罗民间真正的上医和下医能人、高人,还动用全部积蓄,举债百万兴建了当地第一建筑——新中医教学与科研大楼。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这条路很长,很坎坷,他走得很苦。十多年来,他真的像赤手空拳和风车决斗的堂•吉诃德,执着而孤独地做着不懈的努力和奋斗。2 s$ E2 D; p( A9 O0 v' K8 @
  今天,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看病难看病贵,农村和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百姓求医无门等等问题已经成为最不和谐的音符。因病致贫,患病无钱进医院治疗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令人宽慰的是民间还有许多象我老师这样的中医人,他们视中医为自己的生命,用祖传、师承或自得的专长为百姓看病,靠低廉的费用和良好的疗效得到病家的认同。在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的发展阶段,他们为那些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留着一盏希望的灯。然而今天,他们的生存环境却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难。依照现行的管理体制和法规,民间中医想取得执业资格比登天还难,学历、单位、工作经历等等都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门槛,非法的行医身份使他们的权益没有丝毫的保障,卫生行政部门,甚至某些他们精心救治过的患者都随时可以打破他们的饭碗。很多世代悬壶行医的中医世家,技术精湛的民间中医人被迫转行或困守家中,每日生计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实现更大的理想抱负了。老师在这本《魂兮归来》的著述中这样写道:“从医十年来,我所遭遇的一切,其实都是中医和中医人遭遇的一个缩影。我早已把我个人的命运和中医及其他中医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事实的确如此。
中医的根子在民间。院校教育出现之前,中医学能得以薪火相传靠的就是“家传师授”。 民间中医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和源泉。简单地用西医的标准来要求中医,按西医化的管理政策来管束中医,只会挖断中医的根子。因此,中医政策的制定决不能忽视“民间中医”这个被排除于主流之外的群体。让人高兴的是卫生部门似乎已经注意到并正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了。这也许会给我的老师以及千千万万民间中医人的命运带来转机。老师在给我的最近一封信中这样写道:“人生从此黑暗已经淡去,光明正在迎面到来。”作为弟子,我真的希望这一次不会令他失望了。
                             2007年12月26日于广州, r3 M& T2 N5 K

7 h- z" a! E# w0 F/ N) L- i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18 21:56:59 | 阅读全部
杏林唱响的“救亡”进行曲8 B9 E- B/ H) |; D1 D

( q- R' p- h! t& n0 O1 Q  O罗 荣 汉4 c1 n7 a/ ~8 Y6 i
: u: e9 x( }: p+ O) L' n+ Q; K
- X7 Q6 N+ D, X7 m% C
读罢张流秀君所撰的《中医魂兮归来》书稿,心潮久久难平,许多新旧往事又在我的脑海掀起……2 S( t/ q) E- H* o5 i0 E" E
就在一年前,来自大西洋彼岸的一股邪风又吹卷到神州大地,很快与潜伏于大陆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余孽里应外合、卷土重来,祭起了诸多包装上“现代化”、“科学化”时髦外衣的法宝,打着“废医验药”之类的旗号,要置中医于死地,其招数之迷人、气焰之嚣张,实较之其国内外的乃祖乃宗更胜一筹,难怪一时间不少杏林同仁误以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矣,本书作者流秀君也惊呼“中医现已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也有热爱岐黄的贤达志士,忧心而又诙谐地戏谓之曰:中医正唱着三支歌,一支是《义勇军进行曲》——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支是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一支是《国际歌》——“全靠自己救自己”。; t; R' h( `9 R3 v
当此之际,笔者对中医的前途也不无忧虑,曾奋笔疾书,上达高层、下布同道,以期共识时艰、携手协力齐挽狂澜。但读了书稿之后,我却好像听到杏林唱响了“救亡”进行曲,不仅心情振奋、眼前一亮,而且很自然地牵引着悠远的思绪,飞回到了60多年前中华民族遭遇特大灾难的那些日子——当时的日寇较之今日欲封杀中医药的洛克菲勒世界药品帝国集团及其走卒更加穷凶极恶、血腥残暴,狂妄叫嚣要短期内蚕食整个中国,因而以义勇军为代表的华夏儿女发出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呐喊,呼吁亿万爱国同胞团结一致、奋起抗日救国,由此也演绎出了难以数计的异常悲壮激烈、撼天动地的一幕一幕,并以血肉和精魂构筑起了战胜强虏、重振中华的“新的长城”。在这些永生难忘的日子里,有一首凝聚国魂、广为传唱的歌曲,曾久久地萦回在我的心里,特别是其中的两句歌词,对当时的每个炎黄子孙可以说都刻骨铭心,那就是:“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四行仓库的谢团长!”——抗日民族英雄谢晋元团长,1937年10月在上海,率杨瑞符营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击溃日寇6次猖狂猛烈进攻的骇世之举,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寇趾高气扬的疯狂进犯、破灭了侵略者妄图一举强占我大好河山的美梦,而且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可战胜的大无畏精神。一时间,抗日的烽火燃遍大江南北,举国上下誓死卫国的志气大长、团结救亡的力量大增,充分发挥了唤起民众“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巨大鼓舞作用。
0 z1 V' B% C" q' D7 W/ o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华大地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之后,有鉴于中医药事业的日渐衰落、人员的日益缩减,中央十分及时地提出了“振兴中医”的发展战略。重庆市率先响应,立即面向社会广招中医人员、重整中医队伍,喜得八百余中医“铁杆”,被渝市杏林谑称之为“八百壮士”。此“八百壮士”,自非彼八百壮士,且流秀君亦无此际遇,尚不在此之列。但掩上其书稿后,流秀君多年来对岐黄学术矢志不渝地捍卫和追求,对中医药事业奔走呼号,尽心投入,特别是撰著出版《中医魂兮归来》的良苦用心和拼搏精神,却长时间地在我眼前浮动,使我感到当年谢团长及其八百壮士的民族精神又得到了薪火相传,在真假洋鬼子一旦兴风作浪、妄图灭我民族精华——中医药学术之际,不仅杏林的“八百壮士”都义愤填膺、挺身口诛笔伐,而且连编外的流秀君辈,也“怒发冲冠、壮怀激烈”地拍案而起,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刘和珍君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战斗,其“纵使流血亦无畏”的精神,大有“生为中医生,死为中医死”之慨。于是,我喉间便又自然而然地发出了一个声音:“中医不会亡,中医不会亡,你看那山野草医流秀张!”. [6 x+ [( G, P' B3 c# ?
流秀君仅只是一位很普通的民间草泽医生,他没有学历、没有文凭,不是名门望族、不是大师后裔,既无宏大的实业、也无丰厚的家资,在某些人心中,市场经济就是追逐名利,因而对他白眼、不齿的“名流”、“学者”、“达官”、“富豪”,大有人在,但他却不以此为意、自轻自贱,而是凭着炎黄子孙对民族文化的一往情深,凭着中华儿女对优良传统的无限忠诚,在自己的生计尚无可靠保障的艰难条件下,胸怀岐黄、情系疮痍,不顾风刀霜剑、压抑责难,无私无畏地发挥一技之长,秉承先圣仲景的遗教,“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下以救贫贱之厄”,并竭力捍卫和发扬光大为民族的生息、繁衍立下了殊勋的中华瑰宝——中医药学术。为此,他倾其所有、负债百万在桑梓之地兴建前所未有的新中医教学与科研大楼,废寝忘食地探索、创新岐黄之学,撰写新中医讲义,还殚精竭虑地开办新中医研究班传道授业、培养师资和弟子。特别是中医业界诸多不景气的“西化”、“蜕化”迹象,诋毁中医的谬论又借尸还魂、阴阳怪气又阵阵袭来的时候,流秀君更是心急如焚、不顾一切地奔走呼号,字字血、声声泪地为“中医魂兮归来”而声嘶力竭地呐喊,其拳拳赤子之心、耿耿烈士之志,苍天可鉴,使人一下便联想起了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襟怀、德行——这正是中华民族爱国爱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也是中国学人追求真善、捍卫理想的坚贞风骨,它竟然在一位貌不惊人的山野草医身上得到了承传和体现,不能不说是民族之幸、杏林之幸!张君励之,吾人亦应勉之也!
7 y( q; b0 [  P; z# k9 J) }2 |当然,流秀君毕竟只是一位山野草医,既难比抗日英雄谢晋元,更难与千古风流楚屈平相提并论。但正因为如此,又给了我两大启示:一是神州大地藏龙卧虎,万年草泽不仅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而且还催生了千千万万的妙手神医。清人赵学敏在《〈串雅〉序》中所谓:“昔欧阳子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李防御治嗽得官,传方于下走。谁谓小道不有可观者欤?”确实是中的之高论,应为妄自尊大、轻贱草医和小道者鉴;二是流秀君不过是岐黄子弟中的普通一兵,尚且能在岐黄之学面临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充当“救亡”敢死队、唱响“救亡”进行曲,何况全国还有多少倍于“八百壮士”的“铁杆中医”,还有中央发展和保障中医药事业的明确方略、刚性法规,中医不仅不会亡,其发扬光大、惠及东亚、庇荫全球的光辉未来,自是不言而喻的了。/ P& q4 _- t# P1 c7 }) K/ A
粗览《中医魂兮归来》,条理清晰、纲目井然、行文流畅、笔墨多姿,敢于开拓创新,有独辟蹊径的探索和研讨;勇于针砭直谏,有锋芒锐利的批评和建议;不夸夸其谈,很多来自实践的事实、经验胜于雄辩;不枯燥乏味,不少发于肺腑的杂感、吟哦颇多风韵,故窃以为是书可圈可点之处甚夥,可读可研之笔不乏,称得上是杏林中之新人新著、巴渝大地之创举壮举。“谁谓小道不有可观者欤”,其此之谓也!欣闻是书即为出版社出版发行,故喜为之序。/ R5 Q3 m0 m0 ?) |. k

: P! Y) H- }8 f+ y                           2008年3月1日于重庆& o% h1 P- ]8 g9 ]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18 21:57:26 | 阅读全部
毉醫殹医悘:
! O  {3 _) I5 m# l3 u( L4 o[链接]可怜,中国已经失去了大医成长的环境!: {: X. d) l* W) ^0 ]

" y; |+ @( D7 N& W/ g: c) b毉醫殹医悘:; l4 V: F% \6 n% `$ D
[文件]  A) E: V$ l8 x9 Z  _+ I

; D' C/ P  H: s# d% Z% t6 N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F( |9 E/ t+ ^  O# U- {, f把这篇16年前的文章,转发到燕赵中医网上吧?
6 `' U9 V& t: ]5 n
* P8 z) C  L: C' m3 r! I0 o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5 \( _: B+ X: n8 ~4 A
这位刘  杰,现在做什么?- Z7 z% E5 O" J

2 A; C6 O! ?$ Z1 W+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9 Q- H9 R! {1 Z- }& |" O' i7 A! C" _1 _
【新提醒】重读《中医魂兮归来》序言,盼望中医复兴曙光早来[来自:燕赵中医]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tid=2970&extra=" y' Y  R$ Z$ p* {; G
: m. ]7 S" \) W7 ~
毉醫殹医悘:( y& s. t+ f  N" {
刘杰,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教务处副处长。当年在四川华西医科大学读循证医学博士时,拜师学了中医。& i3 z9 {9 I  c; [9 _7 q

1 J3 n  P% `" Z9 N毉醫殹医悘:
0 K# }! R" G4 P1 Z  h" G1 D8 a[文件]1 x) O. Q6 p$ N: P! w% j2 \
2 }6 o6 L, w% ^+ {. u& O  R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G5 h, ~' ~' S2 T0 ?
好的; Y) }+ t% f7 s- g/ U, N) |

' P" T- x! J, U2 W毉醫殹医悘:, f0 J4 Q" y: {
我个人出头了,可整个中医还没出头- d5 ~' z) t9 x! N0 y" `% K* C! C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19 09:49:18 | 阅读全部
张流秀老师历年所刊报刊与典册
0 Q& W6 J* t1 l% S9 s' A( a
. Y- N8 e: h" a9 }2 v【主要论文】
/ B6 A" `% d/ {1 d4 Z1 Q/ Y! O01、2002年《从医有感》发表于《光明中医》(北京)2002年第6期。; x" i, R! Y3 P3 k2 a7 u
02、2004年《新中医还正祛邪论》入编英国斯尔福德大学、全欧洲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合作中心等联合编辑、欧洲自然科学院2004年6月出版《The Classics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Congress Prizewinning Dissertations》(《国际医学会议获奖论文经典》)。
6 w0 N3 p5 G( e+ w% _8 V# E03、2004年《一个岐黄医人的“公车上书” 》入编德国医学会、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中国医学专家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办公室等联合编辑、欧洲自然科学院2004年8月出版《The Classical Academic Symposium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Experts》(《国际医学会议获奖论文经典》)。
( U2 ^5 ?6 s4 m$ b04、2004年《新中医人天相应观》入编北京星网联亿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合作中心等联合编辑、德国波恩英格哈特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International Communion Memoir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国际学术交流论文经典》)。0 k6 O, r" U, r! x# O& M$ G+ I7 t
05、2004年《中医拯人不死》发表于《大中华·世界医药》(香港)2004年第6期。7 R# h4 \) f% d( a2 c
06、2004年《还正祛邪论内涵浅识》发表于《中医药学刊》(辽宁)2004年第12期。! N) }' o" k( f7 U7 Z
07、2005年《纵舌治案》发表于《中医杂志》(北京)2005年增刊。6 E, }3 P9 E# ?; }
08、2005年《新中医疾病要件论》入编中国中医药报社2005年11月编《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会刊》。
7 T- c& [6 N. O' M" b2 W, o, e09、2005年《新中医疾病要件论》入编中华中医药学会2005年11月主编《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7 _0 S; @' V. o2 L2 i; \/ C( N
10、2005年《中医与真善美》发表于《亚太传统医药》(湖北)2005年第4期。
4 @0 U, K( J5 C  k9 K11、2006年《管窥中医大学教育》发表于《亚太传统医药》(湖北)2006年第1期。: l, X; O5 b0 T
12、2006年《中医排邪四法》发表于《亚太传统医药》(湖北)2006年第2期。6 b0 _9 a8 ?+ M
13、2006年《读书与临床》发表于《亚太传统医药》(湖北)2006年第4期。
3 y- P$ Q2 q2 h7 B3 S8 a$ q! W14、2006年《肺痈典型治案》发表于《亚太传统医药》(湖北)2006年第12期。. y( x# a2 ~! w! G: D
15、2006年《中医的特点》发表于《中华临床医药杂志》(香港)2006年总第95期。
6 J$ h- i+ ~# h6 l9 ]: ^16、2007年《中医院校课程设置建言》发表于《南方医学教育》(广东)2007年第2期。5 v# X6 j8 |9 d
17、2007年《中医疾病溯源》发表于《亚太传统医药》(湖北)2007年第8期。
; M) G  q( `+ Q* H# B  s; C18、2007年《对中医从反思而来的研究》发表于《中华中医药学刊》(辽宁)2007年第8期。/ y, ~. N) f& Q$ ?$ d( M
19、2007年《人通障碍对癌患的致命影响》入编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9月编《2007国际中医药肿瘤大会论文集》。* p* K# R0 `. i- c8 Z; U
20、2007年《关于反中医逆流的思考》入编重庆医药商会、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07年10月编《全国传承创新中医药高层论坛论文集》,获论文三等奖奖金。
) ~! k* ]+ X) ~6 L  Z21、2007年《阳气·甲印·未病》入编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世华经典中医基金会2007年12月编《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
! o5 v0 ]0 {  B1 D22、2007年《中医院为何难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院》发表于《实用中医药杂志》(重庆)2007年第12期。
$ A7 l' A8 x5 a6 l23、2007年《关于新中医理论及其体系的探索》发表于《亚太传统医药》(湖北)2007年第12期,为该期封面提示重点论文。* k3 H1 B0 o- H3 d  D: f; H# X( @+ Y
24、2009年《黄治品望舌下络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经验》发表于《世界中医药》(北京)2009年第1期。0 D& n% H6 K% r" R+ R
25、2009年《方剂的析方与组方新模式》入编世界中联中医特色诊疗专业委员会2009年9月编《第二届中医特色诊疗国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s# p4 ?1 ^0 g2 S; r26、2009年《经区三态概说——<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全新研究》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北京)2009年11月30日“学术与临床”版头条。$ v. D1 ?  L7 O+ ^5 R# E, E
27、2009年《方剂析方与组方的新模式》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北京)2009年12月3日“学术与临床”版头条。. {' x8 b2 j, Q2 d
28、2010年《方剂的析方与组方新模式》发表于《亚太传统医药》(湖北)2010年第1期。
. Z' f3 i* D; R( Y( O29、2010年《黄治品老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药》发表于《中医临床研究》(北京)2010年第1期。
, b" \8 v/ D7 n" v2 ]+ o' }" U30、2010年《培养纯中医 走向全世界》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北京)2010年7月26日“科教”版。6 h! b# G! H; A$ w; r% l$ \/ M4 G
31、2010年《医话2则》发表于《世界中医药》(北京)2010年第6期。
/ Z1 u4 o* F; |5 Y4 _32、2011年《中医如何走向世界》入编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11年5月编《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K6 {% @8 T$ t1 R. C
33、2011年《中医概念定义的正本清源》入编中华医药论文专家委员会2011年6月出版《中华名医系列——名医之窗》。
/ p0 i7 H  Z* w! ^" y! m34、2011年《正邪矛盾标本与中医疾病诊疗》入编中华医学创新发展促进、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2011年7月编《中国优秀医学专家临症治验与实用验方成果荟萃》。
% ^" R+ a6 n, n+ k5 V9 _3 l$ f35、2011年《“中医”概念定义的正本清源》发表于《归零》(北京)2011年第13期。4 R0 ^2 |/ H1 \2 X" b" `
36、2011年《中医有三大基本观念》发表于《当代健康报》(山东)2011年9月1日“中华医药”版。  K) A. S$ I, [7 |5 k, m
37、2011年《中医研究的核心是生命元素》发表于《当代健康报》(山东)2011年9月5日“中华医药”版。
$ o7 N& n3 Z, m4 o38、2012年《新中医还正祛邪论》入编中华医药论文专家委员会2012年5月出版《中华名医系列——当代名医临证精华》。$ W: A- f& _4 ?! T) Z
39、2014年《中医的不易、变易与简易》发表于《南方医学教育》(广东)2014年第1期。) W5 `% j& r+ d) U5 b
40、2015年《三通、内压与健康》发表于《生命与健康(医养资讯)》(北京)2015年第1期。
0 y3 j5 u7 u, x  F41、2020年《北京今养中医诊所张流秀医案》入编中医古籍出版社《国医年鉴(2020卷)》。+ M9 i% g# o; I$ B

! u5 H$ _% C+ s3 z1 x4 p! u: P! W【主要撰著】5 Z) a% k0 r3 d. f6 q6 t- J# O4 u
01、主编《祖国医学拯人不死》秀山县民间中医联合会1999
" \9 S4 k' c+ R. Z8 ?% M02、著述《中医魂兮归来》渝东南掌纹研究中心20052 A& W. U8 o: ~& G) w2 @
03、著述《山野笔记——中医之路》北京科学与艺术电子出版社2007+ l- i  ]1 M! m
04、著述《中医反思与研究》渝东南问病医馆2009
- s4 P# ~" ?7 x3 z05、主编《民间中医论文精选(2011)》中医古籍出版社2011
8 |2 c( D& ]. T+ y& ?# s06、著述《涉医信扎选辑》华夏中青问病医馆2011
6 k$ o# x$ p; T07、著述《医古文》北京光明中医远程教育(光盘)2013" A/ E' d0 y- G4 F# m
08、著述《三通医学与健康》北京医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7
6 N6 I3 r9 [1 j* K; B09、编著《知医与健康》北京今养中医诊所2019
+ u$ L0 E  e1 a% t3 z* @) P+ d: G9 p1 o! K/ e! O
【相关报刊】
  u) t" v, f. M8 G2 Z01、《中国中医药报》(北京)2006年11月01日第2627期。+ y- C& q1 g& p. r" U8 X
02、《渝东南文学》(重庆秀山),2007年夏季卷(诗歌:高山流水)。1 G2 J* Q) I+ m- C4 v
03、《河南中医》(河南),2007年第27卷第01期(钱超尘、温长路:《对张子和及其《儒门事亲》的考辨》)。" D( p0 X, T0 Y+ f
04、《实用中医药杂志》(重庆),2008年第6期(罗荣汉:《杏林唱响的“救亡”进行曲——〈山野笔记——中医之路〉序》)。
7 O7 S9 H3 v/ L( L$ |05、《实用中医药杂志》(重庆)2008年第8期(黄治品 张流秀(整理):《试述舌下络脉变化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意义》)。
) ?) k0 K! W* I$ }/ s/ `06、《亚太传统医药》(湖北)2009年第11期(尹士贵 张流秀(指导):《人体环形经络循行系统》)。* _2 x, |8 u5 G  a, b) A1 K
07、《中国中医药杂志》(香港),2009年第11期(吴玉荷:《张流秀及其新中医——〈中医反思与研究〉序》)。
& w; m. A. \- A" [9 o* a& l08、《中医临床研究》(北京),2010年第1期(吴玉荷:《张流秀及其新中医——〈中医反思与研究〉序》)。
8 O2 W, N6 _$ x4 D3 A09、《美中医学》(美国),2010年第5期(吴玉荷:《张流秀及其新中医——〈中医反思与研究〉序》)。
5 |* W5 K+ v& w10、《陕西中医学院学报》(西安),2010年11月第33卷第6期(张林、吴晓丹、杨勇、白晶、谢鸣:《基于药对和基本方的方剂结构理论教学法》)。
, r0 g2 F1 V9 {% G5 l6 `5 N: F' L11、《环球中医药》(北京),2011年3月第4卷第02期(姜良铎、赵吉平、付小芳:《国内针灸基础研究2009~2010年学术论文巡礼》)。: L; K( c4 z/ C& N6 k/ R, S1 i
12、《医学信息(中旬刊)》(北京),2011年3月第34卷第03期(丛慧芳、曲瑾、赵锐:《浅谈“月经为排邪的方式”》)。
( g0 Y0 V1 z$ E13、《光明中医》(北京),2012年第27卷第01期(温长路:《对张子和及其《儒门事亲》的考辨》)。1 `8 H; Q  }8 x0 Z5 n; o
14、《中医智慧报》(北京),2012年12月总第001期。3 e% A* f. S8 s" F
15、《宝丽洁》(德州),2014年11月8日总第109期。) a, K3 E3 @: E  d" c- S- G, l2 d) Y
16、《楚天都市报》(武汉),2017年7月29日。0 K+ b% Z2 v& @# @0 b3 P9 n
17、《中国民间疗法》(北京),2017年12月第25卷第12期(唐景荣:《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手脚麻木案》)。. j& V6 Q4 S5 x) C; g
18、《中医杂志》(北京),2018年6月第59卷第11期(丁宁、杨宇飞、李东:《试论中医治疗中的“排邪反应”》)。# T: @/ m+ Y" f: J
19、《宝丽洁》(德州),2021年1月8日总第204期。8 u+ ]" p# y2 y6 |# K' X$ D4 `/ G
20、《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2023年1月第01期(王雪可、李天星、李玲孺:《基于“体-病-证”的组方模式解析气虚体质相关方剂》)。
/ a$ y) d' B- \【相关典册】( |- ^" O: B4 h( l' M
01、《纪念中医泰斗吕炳奎逝世一周年座谈会暨全国名老中医与特效医药工作者年会论文摘要汇编》(第28页),中国特效医术编辑部2004年12月主编。
+ ~' V/ ^" ]/ o, w2 Y0 n02、《中国特色专科名医辞典(第二辑)》(第3页),南京聚杰医药科技中心学术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学编辑部2004年11月汇编。
- i0 T8 g7 d8 A: y03、《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温长路:《对张子和及其《儒门事亲》的考辨》),2006。
/ ~+ Z: Y+ O1 p) n: }& c% s3 h04、《中华医药卫生》(香港)2007年第1期(第74页,第92页)。1 a+ e/ i! k, Z- p
05、《第五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会刊》(人物篇第5页)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中医药发展论坛组委会2010年8月编辑。
7 F* r2 E7 u, ?; ?06、《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卷)》第三卷下(第1189页),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世界科技出版社2006年1月版。3 [( c! c# C% @6 ]
07、《中国特色医疗大典(珍藏版)》(第235页),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2月版。
6 ^: C1 N. Y+ y! m08、《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第二卷(第877页),中国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编辑,中国百科文库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9 P2 Y8 U2 A0 A+ f. Y09、《中国中医名人榜》(第478页),吴大真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 P, W0 _& ~# J8 J, z10、《我说中医》(第257页),温长路著,学苑出版社2011年3月版。$ S. q% Q9 `" `; n& q8 Y: M1 d
11、《天下无癌论——癌症、白血病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第128页),潘德孚著 2014年
3 C+ i$ [& A$ i" Z; O12、《宝山年鉴(2018)》(第62页),上海市宝山区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12月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20 20:04:58 | 阅读全部
张流秀先生评论当年的确有专长考核办法:5 g' ]6 e% A% u3 r3 P
+ E. Z" ?  {' A0 g8 i- p
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0 @9 @1 q# e2 J$ D9 V
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6 e$ g8 e# P) L' Q

8 P2 y# V, P; O4 E! j' Z* k! Q$ Y0 b1 ]【关键词】《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评议
1 S+ ~3 b( x; i- ?& \2 x' ~* ?- u, G
卫生部前部长于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所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2号称《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在2006年11月27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已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 2 _9 E1 ]* I( ]" f
    这个关于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的《考核考试办法》从全称看,显然针对的就是不具备医学学历的体制外从医人员来的,也就是说,是针对“民间中医”及民间少数民族医来的。由于民间中医影响的普遍,《考核考试办法》自然主要还是针对着“民间中医”而来。照说这个《考核考试办法》的颁布施行,是民间中医的大幸,但是慢慢品味其每章每条每款,会发觉骨子里依然是对民间中医的挤兑。事实上这个《考核考试办法》和1999年7月23日发布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一样,压根儿没准备让什么民间中医有出头之日。
% ~# a8 J6 |% Z
2 y4 w/ \  I' B/ M% @# c! X1 “总则”章' N$ k8 Y: `3 E+ f+ E- @
“ 第一条 为规范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和医师资格考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5 i0 F* v0 v) w. @
评:《执业医师法》是一部什么法律?它使所有行医几十年、在最基层一直为广大病家所信赖和依靠的个体中医临床医家一夜之间成为非法。
" m; M2 ]+ ~% {    “第二条 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适用本办法。”
! y! G* S# `- n5 x; o评:“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这是自学医和自得医的事实,既然承认这个事实,那就应当尊重民间中医“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的合理性。除非出了命案,否则不应认其为“非法行医”。
) _: S5 u& t, T6 o) x2 K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传统医学’是指中医学和少数民族医学。”
. G  P0 X5 K9 Z' W$ R评:既认定“传统医学”是指中医学和少数民族医学,那么考试中却又有三分之一的西医考题,看你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如何过关。   S; Z3 \+ l9 O8 Z; @) l
2 “出师考核”章8 ^( D0 _4 M, |" c" `6 i' N" y  U
  “第七条 师承人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并连续跟师学习满3年。”, @8 @5 N3 ]" D. Q  h) @
评:“连续跟师学习满3年”应是原则上的规定。师承时间也有个因人制宜的问题,有的师承者学四年六年也许都难以出师,可有的一年两年就可以。
( h3 r  ]  x2 y' k& Q3 I, q: \“ 第八条 师承人员的指导老师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 N" K! c5 w8 `; |- e    “(一)具有中医类别中医或者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
0 u* P3 |4 k$ t    评:民间中医多系祖传或是跟其他的民间中医师而学,这些指导老师本身便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这显然是否定体制外中医,把民间中医的师承拒之门外。9 Q/ `4 a# z9 u* U
    “(二)从事中医或者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或者民族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 O4 |2 X* X& f6 G% K, B6 \& N    评:指导老师连第一条都不具备,如何要求具备第二条?民间中医如果已经具备了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职务任职资格,那已经不是民间中医了。
) H3 \7 I* P. i1 f6 e; V5 t7 e3 i    “(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
" F' c5 ]$ S+ X4 T4 G* o     “(四)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信誉良好;
  V+ f  `% u3 A    评:此二条如何鉴定?既无鉴定标准,卫生机构便可大做文章。我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你行也不行。9 k/ P" x! D: j
“(五)在医疗机构中坚持临床实践,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 v, L" u% `; a! ?: s7 k& `( k4 D) P    评:指导老师既不具备第一条,即为非法行医,他们的小诊所便是非法医疗机构,难道还能符合这条?怪哉!何况很多民间中医连小诊所都没有。
9 B0 X$ ]' R8 C+ S! |; m4 p    “第九条 师承人员应当与指导老师签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师承关系合同。师承关系合同应当经县级以上公证机构公证,跟师学习时间自公证之日起计算。”: i( t& L9 c' E2 E. h! l2 S
    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为真正的民间中医制定统一式样的师承关系合同?师承关系是建立在师徒感情基础上的,并非沽名要誉拉郎配而成的假师承关系。: X5 v. d$ s) c/ G( I, n8 y
“第十条 指导老师同时带教师承人员不得超过两名。”; p- [2 j1 P3 Q8 Z
    评:中医学院的指导老师同时能带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几百名学子,民间中医的指导老师为何最多就只能带两名徒弟?
9 ^, z9 n$ X! M    “第十一条 师承人员跟师学习的形式、内容,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
: ]# {/ _! |  f# v    评:师承人员跟师学习的应是其师的拿手技艺,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怎么能统一制定其内容和形式?8 q* Q% S! A8 t2 o5 }6 y, k: p
“第十二条 出师考核内容应当包括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重点是传统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术经验、技术专长继承情况;方式包括综合笔试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
: g) {* _4 v! V1 P0 t: m# X/ ]    具体考核内容、标准及办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0 ?; D0 K3 u2 q: S; n1 Q
    评:何年制定?看来即使今年制定,民间中医也要等到三年后才可以考了! % i8 m% B- u. a! N
    “第十三条 申请参加出师考核的师承人员,填写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并经核准其指导老师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向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 Y% z) q# x" j9 H    评:同评上* l5 O9 V0 w9 M$ [& C4 P/ I* @
3 “确有专长考核”章. D: a( k% ^! d$ i# E7 e
    “第十九条 申请确有专长考核的,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9 G( H- |3 Y" Z( m. k+ m% [2 G
    “(一)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5年以上;& p! L$ s) ~* w' z2 @# `
    评:没考之前,民间中医即是非法行医,如何能是“依法”?2 V% b/ {* R/ O1 U0 Z
“(二)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 ]6 {; M+ T+ U# n7 W0 ^
    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怎样是“独具特色、安全有效”?卫生机构如何鉴定?可以大做文章! 2 o; Q& b; E: |8 t
    “第二十条 确有专长考核内容应当包括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重点是传统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及掌握的独特诊疗技术和临床基本操作;方式包括综合笔试和临床实际本领考核。9 Q2 m1 t9 I5 S  I4 L6 k1 H
    具体考核内容、标准及办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 _6 T) `$ V  |" ?0 u' f& }/ i
    评:具体考核内容、标准及办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可曾制定?( l$ v- ^5 D) |5 |
4 “医师资格考试”章
+ T+ H4 f/ n$ T: |0 D! m  U! ^   “第二十六条 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方式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试合格的方可参加医学综合笔试。考试的具体内容和方案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制定。”
( X4 J- _" G. i9 n. L评: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其“考试的具体内容和方案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制定”,而不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可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政之不能独立。事实上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最高行政长官还得由卫生部一个副部长兼。师承人员出师之后、确有专长人员确定之后,应即获得行医资格,却还得参加针对科班出身的医师资格考试,而医师资格考试自有西化的实践技能考试形式和医学综合笔试三分之一的西医试题来卡你。
8 R! y1 B) H/ u. n4 v3 V“第二十七条 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授予《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X  J0 Y! C0 A: [% Y) W: n评:哪一个医疗机构会试用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已确定确有专长,他就发挥他的专长得了,缘何要拿“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去卡他?; S1 w# W: I4 ?- o# p' b: c
    “第二十八条 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传统医学医疗工作满5年,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 S( B7 e2 v+ Y. }) Y    评: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否有必要限制这么长的时间? . ?: ^% P- {* J
“第三十一条 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合格线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确定。
( q1 e( [! A* _0 K. C$ w, t5 _    “考试成绩合格的,获得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资格证书》。” + X6 N% s; i5 P; P
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居然不能问津!8 R6 i, C3 {. g/ L  E* j& i
5 “附则”章
; i1 Z/ y/ W2 G; A“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所指传统医学临床实践是指取得有效行医资格人员从事的传统医学医疗活动,或者未取得有效行医资格人员但在中医、民族医执业医师指导下从事的传统医学医疗实习活动。”4 |% V1 f. I1 W
评:这一条,民间中医人取得“有效行医资格”者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无由“取得有效行医资格”,而且既在体制之外,多是长期独立从事“传统医学医疗活动”而各具专长,怎么可能和必须要“在中医、民族医执业医师指导下”?怕很多“中医、民族医执业医师”还得谦逊地向他们讨教。这一条就把本《办法》制定者的真实意图表达得淋漓尽致,也就是根本没打算让民间中医露头,科班学院派中医还是要完全垄断。3 C$ t$ m8 I4 i5 Y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 B: j  D" K* j6 f2 ]4 Z' ]    评:“解释”的意思是否就是横竖都由我说了算呢? 0 `/ r6 s9 |9 S5 O9 Q: I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1999年7月23日发布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 D( V8 j( G! O    评:从以上新规条文看,本《办法》与1999年7月23日发布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没什么根本的不同。民间中医看来依然是“非法”,民间中医人不要奢望“从良”考什么资格了,卫生机构并不想要民间中医存在。
0 K' B; \. f( Z! `: y自上世纪有中医学院以来,民间中医成就了科班学院派中医。但是由于卫生决策部门灭亡中医的坚决意识,采取了釜底抽薪的巧妙措施,拒绝民间中医,断绝科班中医的源头就成为应有之义。于是这个《办法》自然也就表面上让你感恩戴德地吞下什么,却又巧妙地从行政上掐住你的脖颈勒死你,让你哑口无言地安乐死。
! S) X  x' r: s振兴中医必须要首先解放科班中医的源头,否则一切都是惘然。1 n4 V1 O6 \8 f+ Q/ J) i' H: W; [
- q! k! y8 j) ]  ]2 x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20 20:05:46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19 09:49
- i. J& q6 r; u+ @1 \( H张流秀老师历年所刊报刊与典册
/ N' t: i) t4 P2 [0 o& Z! B. ]0 B$ x0 N1 R% s( L& P
【主要论文】

% t( @$ d  ~' d郎中杂记' [4 \2 q# x8 u2 c" s- E
    第1
6 A" r. L* z( a* L4 T    腊月二十七,秀山溪口卫生院中医科室。男,年约60,病数年,历经大夫若干,已能看懂大夫的处方了。郎中视掌瞧面,突然发问:“你是不是总喜欢捡东西回家?那些东西好像有用,你看到就舍不得,觉得可惜,所以就往回家里捡,其实捡回家里你也没用,结果家里乱糟糟地堆了几多,占了家里的若干空间,成了累赘。”病者惊讶:“你连这个都看得出来呀?还真是!我就是喜欢往家里捡东西,舍不得丢!”郎中毫不客气:“想不想你病好?!”“怎不想!”“那好,回去赶快把那些杂七杂八可能有用但实际用不着的东西往外丢掉!把家里清理规整出来,你这病就可彻底根治了。积累积累,积多了没用的东西就成了累赘,你看你身体积了这么多没用的水,多累赘!”病者倒也爽快:“好!我回去今天就往外甩!”
. S5 O! @7 w- K    第2
0 `' X: u: F( m3 L% g5 P    上海王宪梅老师业余从医,大刀阔斧,屡起大症沉疴,快慰平生,与其师巴蜀郎中(三通老师)何其相似,其胆识与手段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兔年(2011)在北京一全国性民间中医学术会议上曾作《治病就是畅通液与气》学术报告,精彩绝伦,引起强烈反响,轰动效应。其论文《中医合自然造化之理的用药机巧》获会议唯一特等奖证书与奖金。吾弟琬婷慕之,于蛇年正月初三,自京城飞抵上海,晚即短信通报曰:“这个家伙太多像你的风格了,难怪你们能做师徒!”无可回复,只能扑哧一声——哈哈哈哈哈哈哈……
, t/ U1 ^' b7 `, l2 J    第3
7 \. r- R$ V- c1 j$ B8 B1 Y初七一早去秀山吏目乡下将军岩走亲戚,诊病数人。其中一30余岁女性严重哮喘数年,夜不能卧,一直服西药激素地塞米松、氨茶碱等维持,现吃成了肥胖身材和满月脸,动则痰喘憋气,极为痛楚。瞧面视掌问对,确认是数年前在月子里因为感冒而求诊西医吃药、打针、挂水的结果。此乃医患不懂天通之过也。此等病患乡镇农村尚多,明白郎中太稀有了!每被视如救星,不免心酸。今后走长征路,太有价值了,但一路义诊,被人巴望指望着的需要,是开心还是痛心?复杂的感觉怕只有从前弘一法师临终绝笔可以形容——悲欣交集!&#65279;
5 u+ R. l1 g7 ]$ K    第4
8 N( `& q0 J8 f: H  o  P6 H    初八于家,女,年40出头,面相五官端庄,身材出众,应是富贵胚子。可惜面部青暗晦滞,脑门、颧面、眼尾褐斑隐隐,虽搽粉也掩盖不住,眼露冷光,手臂露骨少肉,手指瘦硬全无甲印,手掌瘦薄清冷,三大线简单,唯右情感线断裂,断裂者断然离婚也,估计因外遇导致夫妻侧目,诊其病根源在人通障碍,次在天通不及,心有压抑抱怨,反映在肉身则子宫、乳房长瘤,月经先后无定期并多滞后,且很难出点汗。问对果然,天气再热都不出汗,现正有子宫肌瘤,乳腺纤维瘤动过手术又长了!郎中曰:“你本是大富大贵之人,但从这双手看,你已经折福了!赶快改变你的心态和体质,要不然结果太冤了!”患者欣然。此女为东都酒店配合承办方完成中医讲座的一工作人员带来。该工作人员自始至终站在会场最后边认真听完并记录讲座,学到了不少东西,并能随口用上那天学到的一些专门词汇,特别恳切希望以后再有这样的公益活动还选择在她们那里举办,她们愿意申请友情赞助。健康与疾病中医科普讲座的影响不错,甚慰!8 @& N  b! a6 q; U6 E1 k, u) v
    第5
% E7 j% p7 s* [$ _  H初八病家短信:“张老师您好,我姐姐病好多了,还可以开点什么西药一起吃不?”哑然无语。严重内外痔疮六年,已在医院手术数次,可术后还长,继续流血淋漓,疼痛难忍,严重贫血,中西药也吃过不少,毫无痊愈希望,无奈之下这次又准备手术,幸从东都酒店中医讲座获得信心,遂于正月初二即上门求治。时正有一同行拜会,即邀请同行在其腰背以针挑断其痔疮白筋,然后处以外用熏洗方,经十天半月应即必好,结果为要十二出外打工,想来点西药,指望快点痊愈彻底,真是愚笨之极。既然想吃药,好,给你个消痔汤方,西药能治何苦这么多年受罪!% M" w/ ]7 i! C- Y3 t+ Z2 n+ p  z
    第6
4 W/ @4 F2 y: a    正月初十。二儿虎子两年前崴脚导致右脚内侧起了一个不小的骨质凸起,时有异样,而又总被摊派做家务体力活,今天付出特多,不免抱怨,劝勉“力气用了力气在”,结果露出伤处,一下痛心恸然。两年了,今天才知道!太委屈儿子们了!于是,猛然意识到,这一生一直不安分,所做的和试图做的一切基本都是超出自己阅历、能力、财力甚至德力范围的事,所以有意无意就亏了我自己的孩子们、牺牲了我自己的亲人们,并冷落了身边爱我的朋友们,而我自己也付出了身心的惨痛代价!可我别无选择,“三通祖师爷”总得有一个人来做,而这首先需要我的孩子们、我的亲人们和给予我爱的朋友们助缘成就。感恩我的孩子们!感恩我的亲人们!感恩给予我爱的朋友们!三鞠躬——感恩——感恩——感恩……开创维艰有定数,坦然微笑待功成。可真等到功成,即世人都认知并获益三通的时候,自己可否一定笑得出来?张庆大夫:“自古忠孝难两全,有点过错情可原。英豪天下为己任,肝胆可鉴对青天。同怜苍生佛爷心,自家得失放一边。世间善人同聚会,太平盛世降人间!”贵人唐成君短信:“圣人之所以聪明,聖字由耳、口、土三个字组成,三个字用一撇联在一起就成了聖字。因此,圣人不仅立足于本土(本人实际),且能耳听八方,用口沟通交流(关系理顺),就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恭敬受教!&#65279;7 {2 n% e+ N. `5 H$ n* j% W* n: u
    第7
- r7 X, W  a  h  w, ^( Z正月十四午后。应同行张英宏之请,带着大儿,并邀约张庆大夫与学生吴玉平一同去县医院住院部三楼内一科珍视一患者。患者女,26岁,属兔,张接诊三月,自感再无计可施,而病家仍极信任,故特邀会诊。患女躺于床,刚挂完水,视其面色萎黄,双目清冷,眼周褐色;上肢肉脱,手苍白无血色(手腕留置针),指甲8微小甲印,右中指甲凸条变;掌纹不复杂,三大线清晰明净,唯右情感线断裂,左生命线有一小手术线。问:“成家了么?”回:“成了。” “动过什么妇科小手术?”“做过一次人流。”发现只有其父母在场,证实了推断:“老公呢?为什么没在这儿陪你?关系怎样?”病患顿时眼泪决堤,恸然伤心。原来,该女只是其现在父母的养女,两年前嫁人后,由于执着要强,又单纯无心计,容易受骗,发生人通障碍而导致肉身成病。此病西医诊为白血病。由于造血功能丧失,得经常输血以维系生命,老公予以治疗一次后就跑掉了!郎中即刻安慰:“别伤心别伤心,这病容易好,尤其今天日子我们诊疗的好得更快!病好了,把老公踹掉也罢,找个好的,好好感恩孝敬这两个比生你的父母还有恩于你的养父母!”姑娘感动感恩,死劲点头。视舌,舌质瘦嫩,舌苔白润,舌底静脉细滑;切脉,脉玄数无力度。自诉内里火重,问:“小便黄不?”答:“不黄,白白的。”诊察腹部,肚脐横开,脾区邦邦硬,肝区也不柔和。病因、病位、病机已然明确,再作安慰后离开。下楼,途中发觉少了一人——学生玉平,遂返楼上,其正和患女养母出病房。后告知,大家离开后,其握住患女手勖勉鼓励,给以生存与生活力量。此举大家始料未及,甚感动。后,大家一起在城内学生再亚、梅英夫妇家聚餐(风水陈先生先到),张恳请商议处置方案甚至具体处方,遂与张庆大夫各自以纸笔写下处置原则及其具体方药,然后互对。结果,胆识有异,思路大同,一如三国周瑜与诸葛处置赤壁曹军,会心莞尔。送交张参考,张深服,会诊任务完成。  
! y+ Y8 a$ q9 {
9 E0 @& ]+ ?: Q: U# S    第82 L$ }' B7 S1 n4 |, _
    在家诊友人母,年近70,数年来脸浮肿,气紧,胃脘撑胀,大小便正常。问对平素很难有出汗时候,结合舌脉,诊为天通不及。处以越婢汤:麻黄15克,生石膏5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2枚,生姜9片。三副。回京后短信反馈:“我妈吃你开的药轻松,感觉好多了!”遂再嘱3-5副以全功。噫,地通正常而撑胀,必因天通不及导致胸腔内压过大之故。知此,通天而已,有何难哉?!0 c  J+ J0 Z! G. j
    第90 _; {$ b3 _) u+ {
    河北承德患者,女,40岁左右,较瘦,欲再要孩子而不得。因新近于陶然亭附近听过三通理论讲座(3月23日),遂预约于北京西客站附近求诊。4月1日,短信通报:“用药第一天,下午大便。第二天,上午大便。第三天到今天,早晨大便。第一次三副药明天早晨吃完。大便比以前痛快,还是不成形,排时好像有沫的感觉,但是冲厕不粘马桶了。排气很痛快,好像一下就都排了,不憋憋堵堵的。这是这几天的反应,感谢您!”忘了当时的手相诊断,问而回云:“当时主要是说我二三天大便一次,不成形,粘便桶,早起时腹胀,还有痔疮。”请其发来当时处方。手机照来:“党参30克,茯苓30克,炒白术60克,白扁豆20克,莲子10克,山药30克,薏苡仁30克,砂仁30克,大黄芪90克,升麻15克,桔梗15克,柴胡15克,炮姜10克,炙甘草10克。”参苓白术散合升陷汤而已,意在改变体质,肥沃土地,种子自生。/ f! L) S2 k, w, \: F! K% S8 V
  C: ?$ H7 ^! F; I# h, \; Z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