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高濯风先生重用土茯苓治疗顽固性头痛经验
曹东义 发表于:2023-5-18 15:54:5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737
[color=rgba(0, 0, 0, 0.9)]【名医心法】名老中医高濯风重用土茯苓治疗顽固性头痛45例观察[color=var(--weui-FG-2)]袁曙光梁晓星 [color=var(--weui-LINK)][url=]合欢中医[/url] [color=var(--weui-FG-2)]2023-05-18 06:31 [color=var(--weui-FG-2)]发表于重庆
, p: q  D" k% F2 ?- J5 P[color=var(--weui-FG-HALF)]
作者/袁曙光、梁晓星
1 {9 ^5 N  `$ A3 o; O. \
% Y2 @3 k5 C. d
. O0 R) `+ [0 G! n+ |2 d" W: x

& u) m' Y0 l$ z9 {# P4 q! l
高濯风主任为我省名老中医,业医五十年,医术高超,颇具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高老临诊,受益匪浅。现仅将高老运用土茯苓为主,治疗顽固性头痛的独特经验介绍于下,以供同道参考。

+ w3 L9 x1 b; o, a, ?7 \8 D. L9 g+ Z4 ]7 y6 V

, U4 ]9 t$ j& h3 x4 G
一、临床资料治法及效果
* n! Y, f8 s3 [0 b4 G

0 Y3 ^9 t! C, p5 C/ i" P( B9 l/ }& M& f0 J2 K. p. X$ q1 r
临床资料
  B6 W; s7 x* x5 M
$ J1 t7 n8 h1 l7 j4 ~
# G! D5 p; K- f: O7 f5 o5 \
45例均为以顽固性头痛为主证的患者(其中5例为已确诊脑肿瘤患者),男性17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14岁。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者20天。
! n2 d6 c# O2 D( W5 \) K, q8 w. E% y

" Q% e6 P" K. h+ k0 Y' ^) R/ s/ u2 q3 V" [( j
治疗方法
: d, ^" @7 N7 _6 N' b# a; ?2 P
$ R9 `# r5 {8 I  K* ~

, A3 D) R( A) F1 N" g3 f+ M
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均以土茯苓为主,且需重用,一般用量为30~60克,最大可用到120克,再根据不同证型配合相应的药物。

, @' O- B2 n  ^, L1 w3 [
属肝风内动者,加钩藤、天麻、夏枯草、川芎羚羊角粉。

- L. [; U% `4 I+ L) C+ E8 k/ k% ]" S8 a2 ]$ r& E- |( X

  V6 \/ q9 v: n& p! L/ s' b; p
属瘀血阻滞者,加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牛膝。

; e3 h/ {( I4 i' O& M' L- b) N, V

* x9 }  Y! `% k% C
属湿浊困阻者,加苍术、羌活、黄柏、薏苡仁,牛膝、半夏。

, w; B' H; s! r/ D: F& R
( T8 e7 H- p8 E! J* h) s/ Y
1 A2 M  B$ X- Q  i$ G
属胃气上逆者,加半夏、竹茹、陈皮、生姜。

+ ]9 N' F; U5 v- {* s' B6 ]( A' |' Q+ A+ _8 f' U2 ^8 ^: H
! _4 c2 ^! U& P2 r( F) Q+ N
属阴虚者,加生地、当归、玄参、麦门冬、白芍、石斛。

( }+ c2 r$ \* v: \& q% S, Y( j' E9 \, f& A- E8 D
; |% L8 h( r& \( @
脑肿瘤患者,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 q& ~) H/ d6 U4 U1 J0 \

3 ~& [& X5 ^- Y- @
4 A3 o, [9 Z: L
治疗结果

5 L' [  F% X. t5 {' j5 v* I7 P5 P; |% H: n

# I; s: _3 Y' k: D7 V& m- n' p! e
头痛消失者为显效,共17例,占37.8%。头痛明显减轻或每日疼痛次数减少者为好转,共27例,占60%。总有效率为97.8%。用药时间最短者为7天,时间最长者为3个月。

: o6 _4 ^5 M  [* E
( `& @. k" ]0 h0 Q# N) X& r9 m0 Y
: p3 p  X, |- {" L0 S1 z1 d
图片

" N' m& h) r5 q/ l' m# T. T# R# {' q. E' s! ?3 _1 f

' ?5 H3 t- X1 J: x
二、典型病例三则
( z6 X; \" B; M# ~7 D$ P
) G" _& h; m) q2 y1 f
5 f/ [6 h1 S5 r# w' Q
例一
, @8 B0 Z& i4 s# }, ]9 s, _5 h
  N! q+ O' N6 S- k. t1 M0 X5 |! K

1 Q5 f( I% A+ h& O/ C) e* k
张某,女,26岁,1985年4月17日初诊。近一月余,头痛时作,枕部尤甚,伴失眠,多梦,胃脘胀满、纳呆,头痛甚时则泛恶、呕吐。曾在某医院就诊,以活血止痛安神为法,服中药数十剂,均无明显效果,故慕名来我院要求高老诊治。
6 B9 [( s  v, A: l* q+ a

( Z: |- Q) }4 N7 ?9 d4 U  k' N% W; @, b+ T& u0 q
患者面色少华,头痛时轻时重,泛恶、纳呆、失眠、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沉缓而滑。

3 X, B; \' d2 }8 ~5 ^) b; A6 K7 }8 j  ?4 ?9 {. a2 ]$ G

+ n. I! ]; F5 z% e+ D6 t2 J
证系脾胃虚弱,中焦运化不健,胃失和降而上逆,清空被扰而致头痛。治以和胃降逆之法。
; ]0 a' L% l9 S5 [) B( O9 w6 Z
% S$ Y, V* S1 S, O' u) E% t/ {
9 Q5 f8 i9 R1 ~8 n! I; @' r
方药:土茯苓3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竹茹10克,生姜3片,龙骨15克,牡蛎15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
& H3 a: t% E+ u9 i9 G

2 @1 [  W/ N1 ~
2 N8 ^  U/ p" u7 d3 Q8 f0 ]
服上方4剂后,夜寐安,头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按前方加藁本12克 、细辛3克 。服3剂后头痛已止,无泛恶,按前方再服4剂,以巩固疗效。

% ?4 ~- s! u# o1 \2 ?; J( Z8 Y3 U4 V5 p

6 m, f3 K7 v- {0 O+ D% A
例二
/ k) O& F9 `4 ?  }8 o

5 e' ^* s1 D. E* t" N( ?: u
, L) E/ S/ Y8 n% n
牛某,女,26岁,1986年3月24日初诊。缘于一年前患温热病高热不退,头痛欲裂,西医诊为“多发性颅神经炎”,经住院治疗而热退。但此后经常头痛如针刺,伴右半身麻木,烦躁不安,身倦乏力,潮热,眩晕,耳鸣,舌质红,少苔,脉沉弦而细。
% s  G! ~% @, X% ]
& d/ h, D3 W( e
2 Y( T* s, ]" M, ]0 u2 P
证系热病之后,阴液耗伤,筋脉失其濡养而成阴虚头痛。治以育阴活血之法。
% V/ X+ Z( u( X+ W6 ^
4 K, V7 t& Q% d" {: Y; M4 P

. R  K$ I8 f; l: u% d* N% ~& i8 {( j
药用:土茯苓30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麦门冬10克,丹皮10克,龟板12克,白芍15克,石斛15克,丹参20克,牛膝15克,甘草6克 。
7 G0 T3 I& _3 m8 q; g* \* ~6 b
# \8 x) A- c0 ?+ o" k

, J# d# x( I& V+ T' N
服上方7剂后头痛大减,肢体麻木减轻,加红花10克 川芎10克 。又服4剂后,头痛已基本消失,但右半身仍觉麻木,按前方继服6剂而愈。
( n9 d, ]6 ^8 k
, ?9 a( c, i  z/ a0 B* f, x- S
3 B& u) B9 ^2 f' |9 D1 ~; w
例三
" C- H2 s% Z1 l9 [9 |) h
" E- D  I0 h. a9 g) ^
( B  o- i2 F. ]/ Y
王某,男,30岁,1985年1月11日初诊。因患“颅咽管瘤”曾作二次手术,术后出现右眼失明,左眼视力降为0.01,头胀痛,左右两侧交替发作,经久不愈,恶心,纳呆,面色无华,身倦乏力,行动不便,需人搀扶,舌质淡红,脉沉细。
5 X4 |+ q  ]! Z1 G
5 g7 G( e+ Z7 B, g

- W. H- _% B+ X$ Z5 l7 v+ E. w$ `
患者因连续手术,以致正气亏虚,瘀血阻滞,脉络不通而成瘀血头痛。治以活血化瘀为法。
7 X  g: k; }" I; G+ ]

" i7 D/ A" ~: x. b& X0 i3 i. |0 d2 P5 Y
药用:土茯苓30克,丹参30克,红花9克,桃仁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鬼箭羽15克,半枝莲15克 。
$ r) X; K4 \! ?9 s
0 B& o! i# M* z( [: M; u
8 t' s) g, e7 [4 C* R
服上方7剂后恶心减轻,但头痛如故,按前方将土茯苓加至60克,并加白花蛇舌草15克 、天麻9克 。又服上方14剂后,泛恶已止,视力渐复,右眼已有光感,且行走不需搀扶,头痛明显减轻,舌质红,脉沉细。改用祛风活血解毒之法。

0 u: `# B1 o- x  m9 D* e( t# ^1 f1 P
$ r9 `& A& v7 d' B6 K
8 Y2 |* {/ R2 N6 r
药用:土茯苓60克,银花15克,天麻10克,菊花10克,丹参30克,茺蔚子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半枝莲15克 。

3 i6 R% L+ P" q8 k. t7 H& G$ Z& n
; F" @; S2 E1 r' m) n/ }1 ]% ^3 K! s* T, m' w2 U1 P- z  h
患者以上方加减治疗2个月,头痛消失,食欲增加,每日晨间还可跑步锻炼身体,视力明显提高,已能看书读报。

# C0 W/ J0 q& J/ ]- g
$ `" i3 O5 u$ j* \5 q  p& o+ Y, h  X9 b4 M6 W& D( q
三、讨论与体会
8 Q& l% V1 N6 i$ @+ V% o

% A' p% N# z/ P3 V2 X$ O- `
3 I; A5 Q/ O3 [/ ?
土茯苓入药较晚,唐代陈藏器始将土茯苓收录于《本草拾遗》,名曰:“草禹余粮”。唐代苏颂《图经》始有“施洲土人用以敷疮颇效”之说。明代汪机《本草会编》始用以治杨梅毒疮。明代医家李时珍说土茯苓有“食之已风”之效。

1 Y4 |1 u+ _6 N7 ]2 T2 j6 U: f, d7 z6 N; v: [; U+ F- v

2 \+ X, w5 A3 `4 ]
明代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载一头痛神方,其中土茯苓用到四两,传说一妇人患头痛甚,欲自缢,服二剂数年不发。

6 s7 K% q% x/ o" B% [4 e7 a& b1 |) M8 E. b
6 M( h1 K) t: [2 p
又孟文瑞《春脚集》载有立愈汤,治一切头痛,其中土茯苓为一两。
4 i( u+ y- H# K) g9 ^
9 d7 ?! E( V2 L. o" m  |
; X5 r0 `" {$ m5 ?1 }/ w; E
以上两个治头痛方均以大剂量土茯苓为主,说明古人即知土茯苓治头痛,而今人却很少有人知土茯苓治头痛之功。
$ |0 K) {- z! s4 z3 h9 p9 e
5 ~6 s7 ~& w4 r3 I- l

2 ~% i6 L3 T+ o) X0 @
高老指出,临床上虚实证头痛均可用土茯苓,而且需要大剂量,对经久不愈之头痛尤当大量使用,但需逐渐增加用量,最大可用到120克 ,但临床上还需根据辨证结果,配合相应的药物。

2 H; e# e0 x2 V( q6 n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河北中医》丨作者/袁曙光、梁晓星 丨编辑/许静茹、居业

2 g) J1 Z, N# i8 b* T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来源:中医书友会)
​1 H! [& E4 j9 x8 I" A; b

6 e+ W. v1 x' W5 B) p5 h[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3)]阅读 488+ f9 x4 @1 ]! _# x. @

1 R7 H- _& \" ~/ L0 ?) e& t
8 Y) y' Q; ?" F: T) d9 [
) P3 ~  `% {5 L! q4 ^" j# w
$ B9 Z& N# Y1 X  L0 I9 d

. ^; f( m+ f- @9 A
8 {: T( }, ~( H; A1 W( f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18 15:57:06 | 阅读全部
高濯风4 v, s- L$ ?: f
时间 2004-11-23
; k8 D: `0 f5 x9 e6 K8 y" y% v- Z/ `1957年,在中国唐山暴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流脑,各医院大都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是都无法控制病情的蔓延。一位年轻的医生大胆采用中医中药及时有效地扼制了流脑病毒,他就是河北省中医研究院著名教授高濯风先生。
5 `. c& R* p2 b' G+ e
/ O& M  u/ e% ?* x  a" [高濯风,河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师从于名医岳美中,深得其传。擅治心脑血管病、心肌炎、温热病等。
4 t0 H0 @, ^) v' g+ N) B; |
+ \) O6 D8 T: Z4 B  y8 G2 @高濯风,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祖上三代行医。他从幼年就开始学习中医中药,于四十年代初取得学士学位,后来又师从于名医岳美中先生,深得其真传。
+ ~$ e& P1 {- s0 K' L: S% J# B3 R7 [3 Y, [
由于高濯风在临床施治时能够融汇贯通,善于探索,所以在五十年代时,高濯风就已经小有名气了。他利用中医中药攻克了许多疑难杂症。治愈的患者已不计其数。1957年,在唐山发生了一次流行性脑炎,第一个用中医中药治疗流脑的就是高濯风。6 |! z9 V( C& r* ?! v4 F

' r; I2 w$ U8 L7 y# R% S% z9 B河北人民医院 高濯风 主任医师% m+ E6 i' k0 R' [& ~7 p
. I3 X5 c# g, r) g+ m+ r. k
在我们工人医院一下子去了二百多个病人,把啥都腾出来治他们,结果用青霉素,那是对症的药,最好使了,控制流脑最合适了,但烧也退不下去,那时候我参加医院党委,我们书记就说,高主任,你给吃吃中药不行呀,我说行呀,我试试中医的春温,我就用余师愚那个清瘟败毒饮,就这个方法,大锅熬药就给他们吃上了,一吃第二天烧就退下来了。
; {+ ^( d: Z7 \1 z. s1 {+ H. @; `2 E- k
一般认为,中医治病所用的处方是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基本方剂也会随之改变。而高濯风则认为,中医对任何一种病症所用的方药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随着病情的变化只是对药物进行加减,而对其基本方剂不会有所改变。0 c/ t. E( i4 g8 J
" L+ s. o% `& m+ ~9 V' `) A
他常说“有天地之心,操术可不误人”。高濯风行医五十多年了,但他还是常把行医比作如履薄冰。( A( W/ r5 W' V1 V1 V, [  i
2 \3 ^* [8 m) K9 f5 v' Z
不能够说糊里糊涂的,潦草从事,那就不好,一定要如履薄冰的那么一个劲头才行,要不就准给人家治坏了,小病就耽误大了,大病就耽误坏了,这是我的主张啊,也不是我的主张,是我们家里老人的主张,就这么谆谆教导我,到你多么成名,那时候就说,你现在还仅仅是县里的一个名医,你将来到全国的名医了,还得要如履薄冰的办法去做才行。
2 h9 }+ T$ i& l2 T3 F2 [: j! t9 V( L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了预防中风的发生,高濯风提出了中风先兆五征,并创拟了二丹饮加以防治。5 W  ~; l8 q7 L! i9 b
2 i0 O8 h. ]' W, H) V* n
患者:这位患者叫陈谦,是II型高血压患者,为了预防中风,她找到了高濯风。
% f* ~- \& D+ V
: s& C5 {9 E  A2 {4 u" r说叫中风先兆就是因为肝风弛张,肝风内动就出现这个现象,出现这个现象就要注意了,不能忽略,就象这个吧,总头昏,尤其是脖子两个大筋硬得很,风池穴发硬。3 K  x/ b9 ]' a* ?, r  }

$ A2 g" d% N: ?# F  U她这个你看脸多红呀,所以就要给她熄风,活血通络,这一套办法才行。) \* X0 R" v# h5 U- U

; p9 n2 T' n* g高濯风不仅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还先后在全国及河北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中医温病、杂病等方面的文章40多篇。为了能治愈更多的患者,高濯风还把自己用毕生精力总结出来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传授给他的两位高徒。他认为,既然要治病救人,就不能贪图回报,正因为这样,高濯风在患者和同事们中间深受尊重,正如他在四川看到成熟的甘蔗时,所即兴写下的那首诗一样“压榨咀嚼筋骨碎,留得甘甜在人间”。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