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旅美研究者预言中西医未来兴衰,经历新冠,如今更加明显
曹东义 发表于:2022-11-13 09:50:0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170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2-25 17:00 编辑 . x" b( T  t. {2 C
% _# S: e% y) H3 r
曹东义编发之时的按语:
从网络得到十五年前的一篇旧文,但是,它就像一个魔咒,
如今经历了新冠疫情的洗礼,人们对中西医作用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应对“慢病高发难治,费用高昂难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世界难题的时候,我们更加珍惜中医药的大智慧。
善于纠错的美国,或许在“清肺排毒汤”的启示之后,逐渐抛弃“盲人摸象”的研究方法,会向中医思维寻找智慧,
但是,习惯势力,利益集团,会放弃“既得”的地位与利益吗?
也就是,未来发展方向争论的焦点,
已经不是“科学”问题,
而是“利益”分割。
2022、11、13
0 G( r! P6 r; Z2 B/ a5 Y0 z3 y. q  k2 K' S
9 _1 R- H' t  [- u; N; d4 x
美国医学研究的缺陷和中国的机遇--中医?
     美国医学研究的缺陷和中国的机遇
   
  十几年前,作者像许许多多对西方科学技术充满虔诚崇拜的中国青年一样,离开了祖国,开始自己的洋插队生涯。先来到自称为上帝特选子民的犹太民族国家-以色列攻读博士学位,然后又来到号称世界上头号的科技强国-美国进行医学研究。在国外留学的早期,作者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医学研究方法的严谨,技术手段的先进,学术讨论的活跃非常崇拜,认为美国式西方医学研究代表着人类征服疾病改进健康的希望。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进展, 如传染病的控制,器官移植,试管婴儿,克隆生命,人类基因组图谱完成,干细胞治疗研究等,又使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医学研究被罩上了无坚不摧的绚丽光环。使人以为只要依靠西方医学研究,人类完全可以征服一切疾病,包括现今的顽症,如心脏病、癌症、脑中风、艾滋病等。' g6 g$ X7 Q. h# s5 L+ [

4 j, u# O% a$ {$ X6 W%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己研究经验的增加,作者逐渐发现西方医学研究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十全十美无所不能。到目前为止,它既没有彻底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奥秘,又没能为根治疾病提供有效的帮助。一百年前不能治的疾病,现在同样不能治;中国不能治的疾病,美国同样也不能治。而且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旧的疾病还没得到有效的治疗,新的疾病又不断出现,对此西方医学研究更显得力不从心。公正地讲,西方医学研究对于疾病诊断和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治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临床检验技术、X光透视、CT扫描、核磁共振技术、疫苗研制等为疾病诊断和预防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但是在许多非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它却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 ]+ o6 e( x- x' G/ P; d% J
/ T  T0 Y" {9 r
  人们也许会问既然西方医学研究在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方面没有太大进展,为什么人类的平均寿命会逐年增加,健康状况也逐渐得到改善? 不容质疑,近160年来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整整33岁,从1840年的平均44岁增加到2000年的平均77岁。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大大得到改善,这是人类平均寿命增加的主要原因。我们知道,影响人类平均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灾害(飓风、洪涝、地震、干旱、饥荒等),战争,瘟疫(流行性传染病)和常见疾病。科学技术进步大大降低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伤害;人类社会趋於理性减少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抗生素及疫苗的发明有效地控制了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使大多数感染性疾病得以治疗。因此,不能将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完全归功于西方医学研究的成就和贡献。人类健康状况的改善也不完全是它的功劳。
7 p& f$ B" w, }0 A5 ?
7 y! ]+ t% J+ I, d8 O$ k9 K/ W
  是什么原因导致长期以来许多疾病不能有效治疗这种状况? 是我们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投资不够? 世界各国每年为生物医学研究投入的资金总额高达上千亿美元,仅美国政府每年就投入两百多亿美元,应该说对生物医学的投资已经处于世界前列。是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科学家不够聪明,不够努力? 每年被美国医学院校录取的学生都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在美国各研究机构,大学和生物医药公司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主研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受过必要的专业训练;每期的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科学>>上刊登的文章有1/2至2/3是有关生物医学研究的论文;近几年来每年至少有两项诺贝尔奖(医学和生理学奖及化学奖)是授予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由此可见,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科学家大多数是当今科技界的精英。
% z2 }3 _" Z/ X/ s  U

4 V" H7 J% W8 y
  医学研究是探索人类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最终目标是对抗疾病与死亡、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医学研究具有它独特的理论,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但是要实现征服疾病的最终目标,医学研究理论和思维方式必须符合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应该不断纠正错误和不断创新。由於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医学研究存在着缺陷,违背了疾病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因而导致了疾病治疗长期以来停滞不前和大量的人力财力及时间浪费。若不尽早纠正这些错误,征服疾病的目标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遥不可及。相信在此之前,很多生物医学领域的有识之士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但为什么没有一个生物医学界大腕站出来捅破这张薄纸,是"只源身在此山中"? 还是自身利益所在? 欧洲有一个著名的童话叫<<皇帝的新衣>>,当绝大多数民众迫于皇帝的淫威违心地承认赤裸的皇帝身上穿著漂亮的新衣时,只有一个天真无邪的男孩说出了真相:皇帝身上什么也没有穿!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医学研究的绚丽"新衣"面前, 希望不仅一个而是更多的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能道出真相。/ l+ `- J( a' X- a9 ^

$ @* t2 H% L/ m4 K
  西方医学研究究竟存在什么缺陷? 怎样纠正这些缺陷? 作者将从研究理论和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队伍构成,及新药研发等方面加以论述。
8 J! @8 a% v6 |* b6 x3 [- n/ O

3 g, C+ F4 x, L* Y0 [: T- z
  1.机械还原论---西方医学研究的理论根基和枷锁
& n/ u1 p$ J* `1 @! j: ?9 g" ~" g

% \% D: k. \+ A; Y' k; O
  西方是现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蒸汽机,电灯,电话,汽车,火车,飞机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科学研究的机械论也对几乎所有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国的医学研究领域里,由於受机械论的影响而往往将人定义为一部机器。认为人体象机器一样是由一个个零部件(器官,组织,细胞,蛋白和基因)所装配而成。当机器出现故障时,只要找到那个损坏的零部件并更换它就能使机器恢复正常。因此在研究思路上坚定不移地遵循还原论的理论,将生命的运动形式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用低级机械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生命运动形式的规律。
/ P! g- X" N. `0 y$ `
( e+ r; p. @1 q$ S9 ~- P
  这种机械还原论的分析方法是西方医学的灵魂,它认为,各种生命现象都可以被还原成基本的单元,各基本单元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通过对这些单元的研究,可以推测出生命运动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在研究手段上它通过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途径将人体还原为独立的器官,组织,细胞,蛋白或基因,希望通过对单个细胞,蛋白或基因的研究找出影响生命运动规律(即导致疾病)的最微小最特异的生物学变化。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也聚焦于单个生物分子的改变上,认为每种疾病的发生仅由单个生物分子(蛋白或基因)的异常改变所引起,这个分子控制著其余的疾病过程,只要寻找到这个分子,再发展一种相应的药物去对抗就能治愈疾病。
! B1 U. u8 d$ a( Q* x* b
+ U3 y* b9 y! d4 v9 a: c
  这种机械还原论的医学研究思维方式在对付细菌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效果, 因为这些疾病的病源体通常是单一的细菌,只要通过临床检验获得确诊,采用相应的抗生素就能治愈疾病。然而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抗生素的疗效也受到严峻的挑战,许多抗生素已经对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失去疗效。总有一天,抗生素会因此而完全丧失其抗感染作用。非常可悲的是,机械还原论的医学研究方法在对付常见疾病(心脏疾病,癌症,脑中风等)和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流感,禽流感,SARS,艾滋病等)方面却显得苍白无力毫无作为,因为这些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非常复杂,根本不是单一病源或单一生物分子的改变所能解释。
/ u, L7 F2 K1 P) }6 R5 w

8 R8 h) P- X1 K. V+ ~6 G; l
  西方医学研究的根本缺陷在于忽视生命的整体性,生物分子间的相互关联性和机体的自我调控(防御修复)能力。几十年的研究经验和临床实践已证明, 疾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变化过程, 每一疾病至少涉及到已证实的人类基因总数(2-2.5万个基因)的1-2%(即200-500个基因)。据作者对急性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损伤的基因表达研究中发现,总共有300多个不同基因在损伤后产生明显的表达改变。通过对这些基因的相互连接通路进行整合分析,发现这数百个生物分子被连接成了一个较大的生物信号传递调节网络。创伤后因大量生物分子异常改变所引起整个生物网络的平衡失调才是导致神经细胞不可逆死亡的真正原因。如此众多的生物分子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若再遵循西方医学的传统研究思路和治疗方法,仅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卷入疾病的某一个主要生物分子,再通过发展针对这一生物分子的单一药物去治疗疾病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是多年来许多疾病难以得到根治的主要原因。因此机械还原论是限制医学发展的枷锁,它对于我们探索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发展有效的治疗手段已经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若不打破这个枷锁,人类征服疾病的目标将永不可能实现。
& h  p0 B7 R$ c* o

. r0 [; G, s0 K9 F5 e# p
  2.盲人摸象--西方医学研究方法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 }# K4 J7 W8 E+ o7 }, z. h

! s0 d( I5 f# J& k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盲人摸象"。传说几个盲人摸一头大象,摸到腿的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摸到身躯的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一条蛇,摸到耳朵的说大象像一把扇子,由于每个盲人只是相信自己的亲身感觉与经验,不接受或者相信别人的感觉与观点,因此固执己见,争论不休。用来比喻因视野局限,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因而产生片面的观察结论。5 K; ~7 N4 G9 Z( u5 n  ]
. ^# ~9 P) x' c" u; T
  若将疾病的发生机理比喻为一头大象,美国式医学研究工作可以称为盲人摸象式研究。因为它完全遵循机械还原论的研究思维方式,将疾病的病理基础和发病机理还原分解为单个生物分子的改变。正如将整头大象分割成不同的部分,由许许多多研究课题组和研究人员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摸象工作,有的摸腿,有的摸身躯,有的摸尾巴,还有的摸耳朵。他们摸得非常认真,非常细致,也非常深入,几乎他们该摸地方的每个汗毛或毛孔都快摸完了。摸到新的大的"汗毛或毛孔"可以申请专利或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摸到小的"汗毛或毛孔"的论文也可以在一般杂志发表。但是这种"摸象"工作越努力越投入,离掌握"大象"的全貌却越来越远,越来越成为一种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因为它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主观片面的,对了解"大象"的全貌没有太多帮助。
% Y7 B+ R; {5 F; h% @- S

; I9 J7 }$ o) ?0 H* T
  在作者所熟悉的中枢神经创伤研究领域,仅在美国就有400多个研究课题组正进行这种"摸象"工作,"摸象"领域分别涉及到创伤后神经细胞死亡,炎症和应激反应, 细胞内离子平衡失调,信号传导,细胞周期调控异常,细胞结构异常,神经变性,和对应药物治疗等,所摸的生物分子也达到近200个。每个研究课题组都坚信自己摸到的"汗毛或毛孔"(单个生物分子)是独一无二,是最新发现,认为只要继续摸下去就能找到根治中枢神经创伤的特效疗法, 因此拒绝承认其他人摸到的"汗毛或毛孔"。然而,随着人们一次又一次因摸到新的"汗毛或毛孔"而充满征服中枢神经创伤的希望,又因为针对"汗毛或毛孔"的药物治疗一次又一次失败而充满了失望。针对其它疾病的"摸象"工作也基本如此,这就是当前美国医学研究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在对抗疾病威胁方面的悲哀。
; I$ i: h- m) b0 M
% y3 R( m% O6 O3 q. R8 t8 Q
  到目前为止,这种盲人摸象式的研究仍然还在继续, 大有不摸到所有"汗毛或毛孔"不摆手之势。在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了两项雄心勃勃的科学计划:一项是人类登月计划;另一项是征服癌症计划。不到十年时间,人类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但到目前为止,四十年过去了,我们连癌症的发病机理都没有研究清楚,更不用说征服癌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美国在机械研制方面确实是高手,但在探索生命规律方面却是一个盲人。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国医学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始终不敢违背机械还原论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盲人摸象式的探索途径。, ^2 p/ H6 g2 G, `1 B! s9 W, }3 i8 Y
+ l" \; Y5 F8 r/ p: s* U. H
  要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找到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应该停止这种盲人摸象式的医学研究方法。现代医学已经发展了数百年,"大象"的绝大部分"汗毛或毛孔"已经摸得差不多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将"大象"的各个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让人们了解"大象"的全貌,这才是发展有效治疗方法的唯一途径。* a9 L. J5 u& k3 q8 a

8 a8 ?4 T" c" }1 h4 B
  3.畸形的研究队伍--生物学家主导美国的医学研究
) Q% W5 F4 }7 C. `
8 I; X; Z6 H1 e# z) J1 O
  据美国实验生物医学学会(FASE公布的统计数字,参加该学会的科学家中,69.6%为生物学研究博士(Ph.D), 19.2%为医学博士(MD),仅有8%为双博士学位(医学博士加生物学研究博士)获得者。由於该学会是美国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学会,其包括有生理研究学会,生物化学研究学会和药理及实验治疗研究学会等分支学会,含盖了大多数生物医学领域。它的会员组成结构基本上代表了美国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中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工作的科学家的组成结构和专业背景。另据作者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NCI)的359位主研人员(课题组长以上科学家)学位背景分析发现,65.5%为生物学研究博士(Ph.D), 23.9%为医学博士(MD),仅10.6%为双博士学位(医学博士加生物学研究博士)获得者。由於癌症研究所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最大的一个研究所,也是与临床联系得最紧密的一个研究所,它的人才结构说明生物学科学家在美国的医学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4 {6 K, M; U* I2 Q- ^

7 U% c# B0 r: X
  我们知道,医学博士是在医学院校受过系统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训练的专业人士,他们的专长是医学(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而生物学研究博士是在生物学科某一领域(如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药物学,或有机化学等)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士,他们具有某一方面的生物学知识并擅长于专一的生物学技术(如生化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或药物合成等)。虽然生物学与医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医学的重要基础,但从本质上它与医学有着严格的区别。
, V4 M$ I, B9 x4 F; V
3 \3 E- I; n& g7 |
  医学的研究目标是人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生物学的研究目标是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进化。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被引入医学研究,大量的生物学家也进入医学研究领域并逐渐主导医学研究。这些具有研究博士学位的生物学家在自己所专长的研究领域确实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於他们没有受过全面系统的医学训练,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相互联系缺乏清楚的认识,因此他们的贡献仅限於自己熟悉的生物学领域,对探索疾病的综合发病机理贡献不大。例如,一个分子生物学家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如DNA sequence, isolation,purification, Northern blot, Southern blot, RT-PCR, Protein electrophoresis等)非常精通,对所研究的对象(某一蛋白和基因)也非常熟悉,但对研究对象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与疾病的相互联系却一无所知,也不知道研究对象的改变会产生什么样的病理生理变化。许多在西方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的中国博士生和博士后访问学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自己的导师知识面过于狭窄,除对自己研究领域非常精通外,对其它领域就一窍不通,其专长是进行纵向研究,而没有能力进行事物的横向联系。* P+ b  i  w- y; O; f! b9 R0 |8 D

( u6 }( D' Z/ D- E* {8 \1 u9 _
  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生物学家主导美国医学研究这种局面?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成立之初,为了保证医学研究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该研究院制定了一条规定:该院各研究所所长(Institute Director)和各研究室主任(Laboratory/Branch Chief)必须由双博士学位(医学博士加生物学研究博士)或医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担任,生物学研究博士只能担任课题组长(Section Chief)或研究科学家(Staff Scientist)。由於医学研究长期没有突破以至社会对医学研究投资减少等市场经济因素,许多优秀的双学位博士和医学博士选择进入临床医学领域成为临床医生而不愿以医学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这样就造成大量医学研究领军人物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生物学研究博士逐渐占据医学研究的领导地位,成为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院长,所长或主任。这一改变进一步加剧盲人摸象式的医学研究,使医学研究更加背离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公正地讲,生物学研究博士在对生物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和精通方面确实超过医学博士,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生物技术仅仅是人类认识疾病征服疾病的一个工具,而不是最终研究目标。以工具代替目标,以生物学家主导医学研究只会使医学研究偏离轨道,使人类征服疾病的目标更加遥远。
. [* c9 L3 Y# G* \8 Q& ?# D; |3 \: ~8 g
) T  @6 q, _9 t: M
  4.单一药物治疗疾病---永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z9 ]( d! V* ?2 Y

1 i' A8 k2 D/ n% P  i
  如前所述,受机械还原论研究思维的影响,美国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时只聚焦于与疾病有关的单个生物分子(蛋白或基因)的异常改变上,当发现某一生物分子发生明显改变后就认定这个分子是引起疾病的罪魁祸首,因而寻找相应的药物(抑制剂或增强剂)去对抗这一分子。这种思维方式和研究理论不可避免地影响美国医疗行政部门和药品管理部门的政策和法规制定。例如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DA)规定,一般只批准单个药物或最多两种药物复方的临床试用,不鼓励两种以上药物的复合方剂进入临床试用,理由是两种以上药物的复合使用有可能增加药物的毒性副作用。若要进行两种以上药物复合方剂的临床试用,必须先进行大量的实验来证明单个药物的有效性和无毒性副作用,然后再用实验来证明添加后的复合方剂也同样具有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a( B6 d  N2 x0 O) V

1 L& w7 n  U8 h6 J
  在这里我们先不讨论两种以上药物的复方是否肯定增加毒性副作用,先探讨单个药物是否能有效治疗疾病。多年来,西方各大药厂和医药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几百种新药的研发,但当这些药物进入临床试用后,要么发现对病人没有疗效,要么产生令人担忧的毒性副作用。不久前新闻报导证实,美国Pfizer公司研发的抗关节炎药物--COX-2抑制剂类止痛药(Bextra和Celebrex)被禁止继续临床试用,因它们不仅不能证明对关节炎有特殊疗效,反而会导致心脏病与脑中风发作,甚至造成病人死亡。就连Pfizer公司研发的王牌产品--伟哥(Viagra)虽然对男性性勃起功能障碍具有疗效,但因会诱发心脏疾病也被限制使用。到目前为止,除抗生素能有效控制细菌感染性疾病外,还没有一种特效药能有效治疗疾病。2 C$ I. J; t% I( H

- f7 x/ T* ^* _& x' g
  是什么原因导致新药研发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制药工业不断发生的危机? 根源就是美国式西方医学研究存在着缺陷。长期以来,西方医学研究将人体定义为一部机器,认为人体出现疾病如同机器出现故障一样是由某一零部件损坏所引起,只要找到这个损坏的零部件并修理它,机器又可以重新工作。因此几乎所有的医学研究都聚焦于寻找引起疾病的单一生物分子,而药物治疗也是围绕着怎样对抗发生改变的单个生物分子而展开。一厢情愿地认为,一种疾病可以用一种特效药治疗,没有必要也不能使用两种以上药物进行复合治疗。这种研究理论和实践无疑深刻影响着美国医药学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 X8 _$ D0 a7 X

* S) p; Z  e7 g7 d* h- L
  事实证明,限制复合药物使用的法规完全违背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它不会仅由单个生物分子的改变所引起也不会仅导致单个生物分子的改变,疾病的发展过程应该是细胞内生物分子调节网络的失衡过程。这个调节网络由成千上万个生物分子(蛋白或基因)所构成,这些生物分子如同我们居住的大大小小城镇,通过类似于公路和铁路的生物信号传递通路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细胞内生物分子调节网络。在正常情况下,所有生物分子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不增高又不降低),因而保持整个网络的相对平衡,这种相对平衡是人体细胞和组织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
/ ?8 j; c0 f" B6 \) }

; n  s; `2 F/ T6 M) k0 c7 B
  当疾病发生后,数十个甚至数百个生物分子因此发生相应的改变(有的增高,有的降低),从而破坏了整个网络系统的相对平衡,虽然人体自身的抵抗机制也不断试图恢复网络的平衡,若疾病造成的网络失衡的范围过大,强度过强,超过自身的修复能力,则网络失衡将朝不可逆方向发展,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坏死。而针对单个生物分子的药物治疗仅能调节无数个由疾病所改变的生物分子中的一个,虽然这种调节对相应的单个生物分子非常有效,会改变这个生物分子的活性和工作状态,也会因此而部分地改善细胞生物分子调节网络的功能,但并不能有效地恢复整个网络的正常平衡。这是绝大多数单一药物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的可能原因。可怕的是,改变单一生物分子的活性和工作状态(比如说阻断这个生物分子)必然会改变与之相关的其它生物分子的工作状态及相应的信号传递通路功能,在细胞网络平衡没有得到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存在障碍的情况下,反而会导致其它细胞功能的障碍,加剧整个细胞网络的失衡,这就是单个药物有时不但无效反而会产生毒性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可能原因。
+ T1 D. ^1 ^% e$ F" A  t, q
; H9 d  }/ P$ [% k$ W
  通过对1988年至2004年期间在动物模型上试用过的95种治疗脑中风的单个药物疗效进行评价,作者发现这些药物减少脑损伤组织容量的平均有效百分率仅为37.8%,也就是说62.2% 的脑组织损伤区依然存在,单个药物最多只能产生不到40%的治疗效果,基本上对治疗脑缺血损伤没有太大的帮助。而美国一些研究组采用两种化学药物复合的治疗脑损伤(如NMDA受体拮抗剂memantine 与肾上腺受体增强剂clenbuterol复合使用或methylprednisolone 与BDNF复合使用),能使脑损伤组织容量减少49,7%并明显改善了脑损伤小白鼠的运动功能。作者在研究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新型复合药物时采用多个细胞内信号传递网络节点因子的调节剂(抑制剂或增强剂)配制复合药物鸡尾酒。这种鸡尾酒使培养细胞在缺血缺氧损伤后24小时的存活率达80%,对小鼠脑损伤组织容量的减低率也达到72%。这些实验结果说明单一药物治疗疾病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若继续指望通过研发单一药物来治疗疾病,只能是永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h/ h' L, n$ N# Z8 O2 T7 n- x; _6 H
1 [: ]1 f0 E3 `$ T. ~# T! A. t
  关于药物的毒性副作用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药物产生毒性的基本条件。任何药物(无论西药还是中药)只要超过一定的使用剂量都会产生毒性,对人体构成伤害。甚至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也是如此,例如过量服用维生素E就可能诱发心脏疾病。实验研究发现,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采用有效治疗剂量(即单个药物产生治疗效果的最小剂量)的条件下复合使用其毒性确实会增强。这也是美国FDA认为两种以上药物的复合使用有可能增加毒性副作用的依据。但是,只要我们将药物的剂量减小到有效治疗剂量的1/2或1/4时,两种以上药物的复合使用不但增强了疗效反而降低了药物毒性。作者采用这种药物配伍方法将多种调节剂配制成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复合药物鸡尾酒,这种鸡尾酒不但有明显治疗效果而且毒性副作用大大低于采用有效治疗剂量的单个药物。同样中药复合方剂的临床实践也证明,只要正确控制药物剂量,几种甚至十几种药物的复合使用并不会产生毒性副作用。因为复方中药配伍时的剂量往往低于单位药单独使用的剂量,在没有配伍前,这样剂量的单位药是达不到治疗效果。药物复方的有效性在于它们相互组合形成整体后的功能。
" k# d* C5 a7 a
" C) Y( {/ [0 ?; K3 w6 h
  而一些公认为有毒的药物,当科学地控制它们的使用剂量后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例如在英国因车祸而遭受脑创伤的香港卫视主持人刘海若女士,当英国医院宣布她已经脑死亡无法医治后,是中药使她起死回生,而拯救她的王牌中药是安宫牛黄丸。这种安宫牛黄丸中含有朱砂(即汞),其对人体具有明显的毒性。若按美国FDA的标准这种药肯定不能进入临床,但是在中国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安宫牛黄丸不但具有独特的疗效,也没有许多美国研发的单个新药那样严重的毒性和副作用。另外,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中华经典中医中药保护与开发研究院不久前刚研制的一种利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艾滋病的新疗法,也产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疗效,并且其毒副作用可以控制到最小。砒霜是公认的毒药,大剂量服用必然导致死亡。但正确控制其使用量却能治疗疾病,造福于人类,这就是事物的辨证统一规律。因此两种以上药物的复合使用增加药物毒性副作用的推断是非常片面和违背科学的客观规律。1 F0 g( ]9 `5 E" `" J- w# N

" K1 ~) ~/ j! O5 X9 g
  5.医学革命---中华民族强大的契机4 o3 @9 |( X$ A5 T/ a9 \6 O
+ O' ?3 K( l  o4 H* d+ y! t
  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各国都认识到高新科技是使人类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强大的真正动力。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掌握了世界。由於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医学研究存在着缺陷,使人类在征服疾病的斗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和宝贵的时间,然而正是这些错误和缺陷为中国成为未来的生物医学科技强国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3 o/ q4 C5 B7 G+ k' w- ?! U4 t$ i

* y4 c) S3 y: v" f7 \6 x
  我们应该承认,在机械制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医学诊断技术,医疗器械研制等方面,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已经领先于中国,但在医学研究和疾病治疗方面,中国和美国仍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且美国还背着"机械还原论"这个沉重的包袱,杵着"盲人摸象"这条拐杖。若能抢先起跑,领导一场医学革命,中国将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医学强国。一旦等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放下包袱和拐杖领先起跑,中国要再追赶美国将不得不付出非常艰辛的代价。
$ Z4 w0 c0 L$ F+ F, D
1 z- d/ j, M! e8 T" H/ k
  据作者在美国多年的体会,美国是一个自我纠错能力很强的国家,它的纠错能力来自市场经济的调节,当意识到自己在医学研究方面的错误后,它会很快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如改变投资,研究基金,产品生产和市场投入的流动方向)纠正错误,使科学研究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其主管美国的生物医学研究政策和研究基金)已于2003年底启动了一项生物医学研究路线图计划(NIH Roadmap)。该计划的核心是:促使生物医学研究朝向疾病,朝向临床。利用新的生物医学技术研究疾病的整体变化,鼓励新的研究思路, 鼓励技术创新,加速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这说明美国也意识到自己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改变其生物医学研究政策。但美国要完全放下包袱,丢掉拐杖还尚需几年时间,这就为中国在医学研究领域领先起跑提供了机遇。为了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作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医学研究进行充实和调整:
3 S, h! N9 \! W

/ A; ?' }' b# c- U( N+ U: \, N
  1).人才培养
& X$ A0 V7 T, X$ P2 ~" \# I7 Y! @
  大力培养双博士(医学博士加生物学研究博士)人才,使他们即掌握全面系统的医学知识又掌握尖端的生物技术,同时用市场经济手段吸引他们进入医学研究领域,去主导医学研究方向,领导医学研究队伍。合理控制医学博士和生物学研究博士的产出,在医学研究没有取得突破的情况下,临床治疗也不会有明显的进展。因此医学博士的培养主要着眼于临床医务人员的补充和更新换代,保证日常医疗救治工作有效开展。对生物学研究博士进行分流,将与疾病研究有关的生物学家吸引到双博士医学研究专家领导的研究队伍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生物学专长和作用,但不能象美国那样让生物学家去主导医学研究。否则即发挥不了生物学家的作用,又阻碍了医学的发展。对从事纯生物学研究的生物学家,应鼓励他们进入专门的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科技公司或大学的生物系去从事专一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教学工作。在培养自己人才的同时,创造一切条件吸引各类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特别注重吸引在国外获得双博士学位(医学博士加生物学研究博士)的人才,或在中国获得医学学位又在国外获得生物学研究博士的人才回国,让他们成为研究队伍中的核心力量和领军人物。- L$ o( B/ i$ x" U1 Y$ d
& T# ]+ [" Z# S- P0 n/ ^: A. v
  2).研究方向7 J, O5 e! l; z. H9 X
  医学研究的方向必须朝向疾病诊治,朝向临床。所有研究应该紧紧围绕着探索疾病的整体性而展开,重点是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避免美国盲人摸象式的分散性研究和自由选题研究。在初期,我们可选择一些急性疾病(如创伤,化学中毒,急性感染性疾病等)进行攻关,全面系统地研究急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生物分子的相互联系和群体改变以及整个细胞调节网络的变化。之所以先选择急性疾病进行攻关,是因为急性疾病的动物模型比较容易复制,发病时间较短易于观察。在探明急性疾病引起的生物分子和细胞调节网络整体变化后,我们就能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病理基础,从而为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癌症、脑中风等)的研究奠定重要基础。因为急慢性疾病的病因虽然不同,但人体对疾病的反应和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疾病变化过程应该有一定的共同性和相似性。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我们可采取"整合医学"的技术途径,全面系统地搜集专一疾病的生物分子及其信号通路的信息,建立该疾病的计算机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库,用计算机分析搜集到的所有生物分子及其信号通路的交汇联系,找出它们的连接网络和网络中的连接节点,进而以这些连接节点作为靶标开展实验治疗。在技术途径上,可应用生物芯片(基因和蛋白芯片)技术和其它新的大范围生物分子测定技术去研究疾病引起的基因组,蛋白组和信号传递通路的整体改变以及实验治疗后细胞内生物分子调节网络的反应。- m* `# z/ I  j2 K. z* p  v
  3).药物研发, B9 S8 g% J% v5 ^7 G
  药物研发方面,应鼓励和促进能有效平衡细胞内生物分子调节网络的复合药物配方及中药方剂的开发。医学实践已经证明,单一药物不可能有效地治疗疾病,采用调节细胞内生物分子网络平衡的复合药物治疗方法才可能是治愈疾病的正确方法。检验新药研发是否成功的标准是:能有效治疗疾病,并对人体无明显毒性副作用,而不是药物的组合数量。在制定中国的药物管理法规方面不能全盘照搬美国和西方国家一切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美国人并不是神仙,他们也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产生错误,又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反对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但也不能崇洋媚外,全盘西化。不能认为美国所有的东西都是最先进最优秀,更不能认为与世界接轨就是模仿美国和西方国家所有法律制度,思维方式,组织结构和科研方法。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也在不断发展。中国虽有不如美国的地方,但也有优于美国的地方,例如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合理的治疗原则。虽然中医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不能科学地解释人体内许多生理病理变化,但由於中医理论建立于几千年前,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许多临床现象只能用一些具有神秘色彩的学说加以描述,给人造成中医不科学不严谨的印象。然而中医的治疗方法和原则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已证明具有其合理性,因为它基本符合疾病的本质和客观规律。任何认为凡是中国的东西就必然不如美国的观点,是对自己丧失自信心的病态表现。% e. `/ d) l  G, ]

+ c$ E  w  C' P6 M, A
  4).研究政策4 a$ ], q8 f' V
  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检验医学研究是否正确,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是看它能否正确揭示疾病的机理,能否发展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否真正改进人类的健康。而不是看发表多少学术论文,有多少头衔,身上罩着多少绚丽光环。在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研究领域,只有经验丰富者和经验缺乏者之分,没有所谓学术权威。在医学研究领域,美国人不是,也没有资格是中国人的导师,最多只能算有经验的失败者。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医学研究政策时,应该参考美国和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但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东西(因为美国的生物医学研究政策和法规也在不断改变),要制定适合医学研究健康发展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组织结构和理论体系,创造与之相适应新的生产关系。例如应充分利用中国政府很强的组织能力,组织对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心脏疾病,癌症,脑中风,艾滋病,创伤和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关,在研究和开发经费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以疾病为标准重新组合设置相应的研究课题组,配置一定数量的临床医生,生物学家,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计算机专家。为了避免极少数人垄断研究资源和科研经费,针对同一疾病的课题研究组应该有多个,让他们相互竞争,择优淘劣。在同一课题研究组中应实行学术带头人的任期制,五年为一个任期,若研究上取得进展可连任一次,但最多不能超过两任;若无研究进展通过公开招聘更换学术带头人。这种任期制将使整个研究队伍始终保持活跃的创造力。在研究思路,学术理论和技术手段方面,只要不背离总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应鼓励创新,鼓励竞争,鼓励自由发展。! E) n! q7 v0 W0 V$ J$ }
! F6 h1 V& N$ i: N  l; q
  如果说欧洲是工业革命的中心,美国是信息革命的中心,中国应该有决心成为医学革命的中心。这次医学革命将以一些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得到完全根治为标志。中华民族是一个聪明和具有创造性的民族,只要我们把握时机,打破传统,勇于拼搏,一定会成为世界生物医学强国。4 A6 c1 z/ b4 W7 s

; b3 I- x5 V1 }$ Y' t! ^
(云 层)
! m$ @& N1 N, R# @$ }& p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11-13 09:54:55 | 阅读全部
作者是一个西医,但是,他能看到西医的缺陷。. W! z- K7 f$ b$ P2 M& P3 ?
他不黑中医,却能预见未来中医有希望复兴,这种基于事实的分析,是很可贵的,  S) e  C& f. {: |+ N$ U2 a
是战略家的眼光,令人赞叹和敬佩。: X; Q9 R. r  f1 p) B
可惜,当年反中医思潮沉渣泛起的时候,我没看到这篇文章,更不认识这位专家。$ W# k7 f8 [2 {" A8 g
“相识恨晚”,也许就是这个意思。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11-13 11:33:03 | 阅读全部
《一个医学叛逆者的自白 CONFESSION OF A MEDICAL HERETIC》反西医论文,让更多的还在西医的迷信下奴役的人,能够从中醒悟,走出迷途。
6 u& Q+ g% b  K/ B) D* J( [3 ^  A4 k( b. ]! h8 n' J
                    ——美国曼戴尔松医学博士著 ' X' |& y' g; J% f# @
0 D& y8 e" h) i$ w1 o/ N

( |/ j; f  y. \- Z' |$ H. M/ I( ~% h1 @% M3 j% x
附:美籍华人名医张绪通博士访谈录、其它相关资料。- p  U4 A4 z8 O) D' f
9 V: \/ k! o0 [4 y/ `: C

1 j- u6 ~4 W" s6 t" G( Z3 G# e% \; {" L3 V$ V4 I
◎网友摘要:
; w+ ~9 ]# W, ?' t. S        真正的医疗应该是着重于“预防医学”,所谓“一个盎司的预防胜过一镑的治疗”。# ^% R" J- m- s
        西方医学百年来,穿着济世救人的外衣,从西方传到了全世界。在美丽的谎言下,把自己打扮成科学的化身,神圣不可侵犯,奴役了病患者一世纪。在越来越贵的药价、越来越多的负作用下,全人类有良知的都在思考:人们顶礼膜拜的西方医学,到底给人类带来了甚么?
  }3 Q9 z" U5 W' r/ V1 `! W) z! s7 R, g/ a0 m+ E
- I' R7 J) C2 d+ ?0 @

% q) ?/ r7 t2 l" a图片6 U7 k% ~7 K( d! B" ?: N
0 t# Q# H& J" \+ Q4 d% H& T
8 ]* ^  D$ M2 Y1 L. R5 \7 v, ~

$ e% p/ |: [. k  k) h! M◎译者序文:1 D4 N) N( q/ `2 O
        曼戴尔松医学博士 Robert Mendelsohn MD,不仅是一位名医,而且曾任美国知名大医院的院长,著名研究所的研究员,医学院的教授,伊利诺州医师执照局的局长,还是美国医学会(AMD——AMERICA MEDIC ALASSOCIATION一个具有超强政治力量的工会组织——美国医师工会)的领袖。
8 z/ O$ I, j  U6 p9 E6 ~+ U        1980年他在美国WARNERBOOKS 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巨著,书名是《CONFESSION OF A MEDICAL HERETIC》(一个医学叛逆者的自白)。此书多次再版,拥有无数读者。读者们纷纷站出来,自发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做“全国健康联盟”,公推曼博士为会长,美国大城小镇都有分会,定期举行集会,并邀请名人演讲,还有定期会刊。
& D& _8 }! G3 ^1 c        此书的副题是:如何捍卫自己的生命,不受医生、化学药物和医院的坑害。
* F2 B8 @2 p# U0 V6 _* q8 p! L: }
4 @" ]2 [* s; e+ z
' ?& x" O& I+ e$ n& H" V: f( E
封面上列出了六个重点:' s( B( {% ?9 H6 J+ l( ]! |
(1)医院的年度身体检查是一个陷阱。
0 W8 |0 j% D# p(2)医院是患者的险地和死所。" e! g) t2 F+ W5 i. u8 W
(3)大多数外科手术给患者的伤害远大于益处。: s, u1 W' j; b8 D
(4)疾病化验或检验的体系和过程不合理,即使是最好的科学仪器,也是错误百出。
! P! ~0 ^) h9 a5 @$ _" A(5)绝大多数的化学药物不但没有治疗的真实效果,反而是致病、添病的缘由。% |+ H. h0 I- e+ ]
(6)X辐射线对人十分危险,而且检验结果错误频出。即使是同一个专家,十年后解读同一张照片,就有75%的偏差( 试验证明)。
7 E; O" i1 h+ i% j* ]+ C# c2 {- `( m( R        书中对以上内容做了详细的论证,使行家读后觉得:一点也不错,他替我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使外行人读后如恶梦初醒,觉得他替我说明我生病时所受到的万般委屈和无辜的灾难。因此,曼博士的书一出来,就轰动全美国。& e; z" F9 }6 M# a9 K  r% }9 ?
        曼博士把“对抗疗法医学”ALLOPATHY MEDICINE(专以化学和器械检验、化学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为本,自诩为“科学的”西医学)斥为:“很不科学,不过是披着科学外衣的迷信”。整个对抗疗法医学的体系是一个充满迷信的大邪教。8 u7 B0 o3 n& E' o, ^0 H- D0 A

" ^, C7 w# {+ i
+ j9 M) B! }* x  M/ G& v. q! ~3 q* C! e( @! F. G9 X' o' W; E
图片        大制药公司是他们的上级,医院或诊所是他们的大小教堂,赚钱是他们的教义,医生是穿着白色道袍的神辅教士,实际上是大药厂的次级推销员(大药厂规定甚么病开甚么药,医学博士的医生们如敢违背,立刻解职、处罚,永世不得翻身。比药厂的直接推销员还低一个等次),患者是他们的致富或爬上高梯的试验品和垫脚石。他们至高无上的法宝是化学药物!0 |) w; ~3 W/ Z* A+ p- y, [
        一个药品的开发,必须从老鼠身上开始它的程序,一直到批准上市,要耗资百万(其中贿赂当道的钱不算在内),费时十数年。显示这个药品似乎是经过千锤百炼,对治疗疾病必然是百发百中的,称之为「科学的成品」。可是新药面世不到几个月,就出现各式各样的毛病,不但治不了病,它的副作用简直骇人听闻。勉强撑不到几年,这个千呼万唤出来的“圣品”就被淘汰了。
+ g* T7 C+ w/ o2 b+ k        在药物不断更迭“创新”中,让人感到医学“昌盛、先进”的假面貌,其实绝大多数的药品都是带着剧毒的废物。整个“制药”过程,是他们故意设计成“难上加难”、“非常科学”、“伟大发明”的假象,是在上演一出科学魔术的闹剧,以蒙蔽人民群众的耳目。更可恶的是,大药厂专门豢养了一批所谓的专家,专门替他们合成新的病毒或细菌,制造新的恶疾,配合着政治的需要,去要散布的地方散布,然后再向他们兜售疫苗、解药。两头通吃,双重牟利。
" O, `% F8 r2 _+ _/ ]- R        曼博士用许多篇幅详述“疫苗”的反作用,郑重警告世人:千万不可迷信专家们在“传教”时所说的疫苗的功效,因为疫苗里早又埋伏下了另一种病毒或细菌,患者会自动感染、传播,然后再买他们更多的药品和疫苗。这都是“科学专家”们早已研制好的“圈套和配套”!* U1 z5 B0 j9 Q9 r% k# b
        曼博士说:医院成为合法的伤人或杀人的场所。和一般屠宰场不同的是:被伤害的人必须倾家荡产,付出极其昂贵的价钱,去乞求被他们宰杀!但如果你是穷人,付不起医药费,即使磕破头求他们,他们也不屑浪费宝贵时间来宰杀你,除非他们看中了你的脏器。化学药品是大药厂背后的世界最大富豪们的摇钱树(可与石油比富)。, r/ K; V! [: n9 E  C! _8 E
        整个医疗系统和政治、法律挂钩,若有病患不愿接受他们的“治疗”,法院就立即介入,强制执行。譬如化学药品 RITALIN,说是可以帮助学童品行好、学习好。只要有关当局认定哪个学童要服此药,学童必须服用,如不服用就不准上学。如果家长出面交涉,家长就会被起诉、判刑、罚款和坐牢。60%的美国学童都服用此药。正面的效果看不大出来,而它的副作用太大了:不是学童产生抑郁、颓废,严重的自杀;就是性情变得十分火爆,进而刺伤自己,杀死父母、祖父母、同学、老师和校长。因此,许多家庭环境许可的,令子女退出这个教育体制,改上“私塾”。
% \( E: t6 r8 p! H9 H        因服用化学药品而致残、致死的美国人,每年至少 150 万人,这是国家公布的数字。这个“邪教”组织严密,势力很大,财力无穷。这套制度不仅危害美国本国的无数国民,同时也是对外的战略武器,威逼利诱别国在医疗制度上必须与它接轨。富豪大佬常公开说:“这比正式掠夺人家的政权更实际,更权威,更没有风险。”因此,当富豪要征服一个地方,就去那里“行慈善、做好事”,去“捐赠药品、疫苗”,办一所或多所“医院”!7 R1 T, E7 m7 ?

2 @& j! U1 s. B0 J
& l4 q3 y% j$ i3 i/ @
2 }; O$ _- ~3 K        《全国健康联盟》的最主要纲领是唤醒民众:生命权是天赋的,维持健康也是人民天赋的权利。人民有权选择对自己最合适及最有利的治疗方针与方法。美国人民有权利在各种现有的医学中,选择一种或多种的治疗方法,譬如,美国除了对抗疗法外,还有多种医学,如:顺势疗法 HOMEOPATHY、自然疗法 NATURALPATHY、脊椎关节疗法 CHIROPRACTIC、民间疗法 FOKSREMEDY、西方传统草药疗法 HERBALREMEDY 等等,这些医学和对抗疗法的医学应该平等,任人选择。政府更不该以政治权力独尊对抗疗法,任由它独霸垄断,把其它一切医学疗法一概定为非法。对待使用其它医学的治疗者,不许保险公司付费,警察可以随意取缔逮捕。由于曼博士领导人民团结起来,坚决抗争,于是美国政策逐渐放宽,逐步准许各种疗法合法化,或是采取不干涉主义,准许他们自由发展。后来针灸疗法由尼克松总统从中国带回美国,也享受合法化的待遇。在美国准许办中国医学、医学院及各种训练班,这是美国向中国接轨。$ r) t. E- O2 x4 l* K! I
        其次,《全国健康联盟》的宗旨是鼓励人民认清情况,真正的医疗应该是着重于“预防医学”,所谓“一个盎司的预防胜过一镑的(对抗)治疗”。对抗治疗的原理原则太过人工化,离天然或自然越来越远。譬如,太过依赖“抗生素”,本来要靠它抵制细菌,制止发炎的,但由于杀伐太过,那些先于人类就在地球上生存的细菌是活的,可以因应变化,迅速即能对死的化学药品产生适应力,并且对抗过来,使化学药品力量减弱失效。不但达不到杀伐的目的,由于它毒性的副作用,反而杀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致使细菌发炎比以前更厉,甚至于最后的癌变。8 t0 j( Y6 _) e. n6 h3 k: z
  中国的传统医学,如果从神农氏试验草药开始计算,至少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而西方的对抗疗法只有百年历史)。五千年智慧的积累,使它有极其丰富的知识、理论、实践和经验积累。它也是伴随和维护中华民族成长的很完整和成熟的科学,它是世界上既科学,又哲学的另一种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医学体系和科学形态。中药的制作是既科学,又不违背自然,适应性超强,不破坏原生命结构,特等的智慧和辩证方法论的结晶。它既是治疗的,又是预防的。同时,它更是中华民族本土仅存的硕果,它代表着中国的国魂和中华文化的光辉!在本书中已经有了广大而详尽的论证,在此我不必辞费了。
% d# K' _# N0 ]% V1 s3 v                        ——张绪通写于美国+ z9 B/ W4 v" m# }
1 V  s2 A1 K+ C0 K! `# u) u
' F+ y6 \# Q. [4 r

- R' G. {0 d* |' u◎正文:) i( b" \  Z2 J# z5 r% I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从西药产生到现在总共生产了10000多种西药,现在用于临床的西药仅有1000种左右,有9000多种西药已经被淘汰退出历史舞台,而且这种被淘汰的西药还在不断的增加。西药被西方宣称经过严格的动物和老鼠实验并能迅速消除症状的产物,为什么要以如此快的速度、大量地被淘汰呢?原因就在于西药有非常严重的毒副作用。
4 i, W1 ~# t% I% |  西方社会每年因服用西药导致失明、失聪、诱发脑中风、心脏病、器官功能衰竭、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和死亡的患者数以100万甚至1000万计,特别是肥胖,现在已经成为西方社会的社会问题,国家总统亲自走上街头号召减肥,在学校强制学生进行减肥。肥胖虽然与生活习惯相关,但服用西药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4月27日全球200多位科学家联合发表声明称化学制剂是导致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的主要原因。生物化学家布鲁斯.布隆伯格撰文称“化学制剂是致肥因子”,具体内容在我的博客中都已经进行了阐述。中国社会也有不少服用西药导致的恶果,大家都对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千手观音”表演应该记忆犹新,所有参加表演的儿童都是服用西药后导致失聪的聋哑儿童,她们象花朵一样可被西药无情的夺去了听取世界美好声音和说话的权利,这就是西药之害。也正是西药有如此多的毒副作用的原因,绝大部分西药被西方国家下令淘汰,退出历史舞台。据墨西哥报道,仅美国社会每年因服西药死亡的人数就达到12万多人,不包括服药后导致失明、失聪、诱发脑中风、心脏病、器官功能衰竭、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病人,要算上服西药后毒副作用的影响,数字应该在数百万或千万。
( v; f8 z. @  l  现在用于临床的1000多种西药还在不断的淘汰。西方人对西药的毒副作用的认识太深刻了,因此他们在寻找治疗不用西药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又被他们称着“替代医学”或“替代疗法”,现在西方赞同和认可“替代医学”或“替代疗法”治疗的人数在迅速增长,并有不少的西方国家立法如法国、德国等将“替代医学”或“替代疗法”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美国的部分州也将“替代医学”或“替代疗法”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 U/ j2 k' Z5 ~; a2 ]  l
  什么是“替代医学”?简单的说凡是能替代西医治疗疾病的医学在西方社会都叫做“替代医学”,比如中国的针炙、中医,泰国的泰医,印度的印医等等,在西方社会统统被称为“替代医学”。西方人为什么要由西医转为“替代医学”治疗?或者换句话说“替代医学”与西医比有哪些优势让西方人如此看重“替代医学”?
$ v  _9 d' p3 g6 ]& ?3 D' K0 L  第一、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没有毒副作用。比如中国的针炙、拔罐、刮痧等。
- m* n' p) r$ Q9 s  第二、主要以动物、植物入药,成份虽然复杂但性质稳定,而且经过数千年实践检验,因此安全可靠。比如中国的中医等。- v* O5 X" K, ]1 Y# E
  第三、治疗费用与西医比非常低廉,仅仅是西医治疗费用的几十分之一。
$ e) N* k6 `' {8 a  第四、能治疗西医认为不能治疗的疾病。比如风湿、类风湿、痛风、癌症等等。3 D: k0 Z/ c5 F7 p
  西方人正逐步淘汰西医、西药转向“替代医学”,而我们个别汉奸院士和汉奸学者为什么还要极力鼓吹西医、西药,叫嚣取消被西方社会逐渐认可的中医、中药呢?
) q) V+ I7 D9 u; |
! ]7 N4 p/ V) i8 Q! Q: T3 B8 d" j6 M
4 H, k& z, Q+ X; j5 p
个别汉奸院士和汉奸学者是被美国洛克菲勒集团收买并为其推销西医器材和产品服务,于是他们不惜卖国和卖祖求荣,极尽污蔑之能事,肆意污蔑和攻击中医、中药,这些汉奸院士和汉奸学者的言行已经引起了高层的注意,所以加大了力度保护中医中药!+ X4 ^' R! T. h$ T0 O
        如果说“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那西医绝对是有意的、高科技骗子;如果说中医是坑人的职业,那西医绝对是世界上最最坑人的职业。为什么如是说,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证明如下。' C! R' z- `  c8 p* B
一、有西医生罢工的地方,死亡率急剧下降。5 \. P: S$ H, J
        瑞士学者韩鲁士(Hans Ruesel)调查求证了以色列、哥伦比亚、英国、美国加州,只要有医生罢工的地方,其死亡率即降低至平时的百分之十五甚至百分之三十五的统计(源引台湾《中国时报》七十三年二月廿八日第八版《医生不看病,病人不会死》一文)。没有医生反而死亡率下降,这就说明了,西医是最坑人的职业。
' v0 Y; X9 r& M% p  g, _7 @' a6 X二、西医理论上造假,一般人无法揭穿。根据这种理论治病,多少人做了试验白鼠?
4 U7 S% G2 C# M; j       《健康报》9月13日第二版刊登了题为《临床研究应成医学科研主导》一文。文中提到30年来世界癌症死亡率直线上升,医疗技术水平却原地踏步。文中称1971年以来美国耗费2000亿美元研究癌肿治疗,收获156万篇与肿瘤有关论文,结果是80%以上的论文与小鼠、果蝇和线虫有关,极少有真正的人体临床研究。文中还指出:还有一些研究论文夸大成果,甚至有的论文还造假。所以作者呼吁,要改变基础研究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把临床研究提升到主导地位。. T/ d6 Q4 M! x2 r4 D
        何止是癌肿病,每一样疾病,哪个不是西医从实验室里、从动物实验中得出结论然后“想当然”地认为人也与动物一样?一般人没有条件,是无法进行实验核实这种始作理论的正确性的。即使有条件的西医医疗机构,也不轻易重做实验进行核实。故变成了西医老大美国人在实验室造假,中国的西医就吃美国人的屁,浑浑噩噩地售假、贩假还不知道自己在做着坑人的事。但是有一点,大肠杆菌致食物中毒论用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就可以否定的。详见《不懂科学的民间西医,别来亵渎科学》一文。2 {% n( ]2 S+ i2 f* s3 W
2 G( N. {# h: {6 f0 D; w

& W* X6 \' B- W1 }# H+ P$ q. e
) F9 i  U. `2 z" y- x7 O% Z+ X6 o        今日西医最值得骄傲的抗菌素,其治病的原理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当病人免疫力很低时(如老年人、艾滋病人、多年慢性病人),病人使用青霉素等抗菌素一点效果都没有的。西医把人体与微生物分离出来,用显微镜发现了某种微生物就大肆喧染微生物的“罪行”,完全忽视了人自身的免疫力在抵抗疾病和治疗疾病中所起的作用。 & L% O( j( r! A, N( ?

8 V7 h+ R& y+ n; G, k& _
" k4 M% k) b7 y' {1 Q* }- ]- k; y  [) P3 D) q) ~  x. i
        是故连美国的西医著名医学家恩格尔都批判了西医这种研究模式,认为经典西医理论是微生物模式——即完全脱离了人体自身去研究微生物,“身心二元论”——把心理疾病说成是某种神经紊乱而忽视(脱离)社会、心理的作用,抨击西医经典理论凡病都以人体自身的物理变量进行解释,教条地认为物理变量是疾病的终极解释语言,然而在许多疾病病因解释上都千篇一律地贯以“可能有多个原因”(实际上也是病因未明)或者“病因未明”。然而在西医不明病因时却照治不误,把病人治死了就以“科学到目前为止都无法治疗该病”为理由向死人家属推卸责任,使家属乖乖点齐钞票把死尸抬出去。
; e* y+ s2 f) U* H- p; c: |' H! ~* N        但是并非没有实验设备就无法否定西医的理论,因为临床效果就是理论的试金石,西医当今所治愈的疾病有几种?西医那种所谓手术成功和治愈的标准是:不死于手术台上或者是24小时内不死就叫成功,而不顾病人是否变成了植物人、残疾人,比如脑中风、脑瘤的手术就是;只要病人有命走出医院大楼就叫治愈而不顾日后是否会复发,是否随着病人治疗时间的延长而病情越来越糟糕,比如治疗高血压日久演变心脏衰竭、肾病变,骨髓和器官移植寿命不长,糖尿病治成尿酸酮中毒、坏疽等等。如果以远期疗效来考察西医,那西医不单是反科学而且还是黑科学,是一群集体罪犯操纵的坑人“科学”!!
- z; w7 \/ G- n2 f2 u9 H- ?
* H" w" H. t7 w/ g8 C: f+ R
$ E( b1 b4 m0 P4 |2 z
+ l5 ]3 {2 l8 @8 O& @0 I' [        西医的理论一旦确定下来,是不容许人们怀疑,不容许推翻的,它象皇帝的圣谕和伟大的某某理论永远都是“正确”的,只有等到新的研究发现和医疗实践发现出现问题时(如医疗事故)旧的理论才被否定和推翻。例如过去西医否定中医的“脾有免疫功能”因而随意切除病人的脾脏,等到过了若干年观察发现无脾的人确实因无脾而得了无脾综合征(根源是免疫力差)时才承认脾有免疫作用。又如西医过去认为盲肠没有用可以随意切,后来观察发现切除了盲肠的人大肠癌患病率比没切的人高出5倍以上时才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再如扁桃腺肿化脓本来中医可以治愈的,但是西医死死拖住病人,直到治到不行了对病人说:“手术切除扁桃腺”,使病人的免疫门户破坏贻尽。可是那些切脾、切盲肠、扁桃腺的病人,他们的健康损失西医有过赔偿吗?不过得到是“过去的科学认识水平是那样的”牵强解释答案。什么叫“过去的科学”?牛顿、阿基米德的定律不也是过去的科学,可到现在还不需要修正的呢。西医怎么就不知羞耻在“科学”前加上个“过去”定语?说到底西医还不是“实验”、“经验”,谈何科学?
  v' ~' Y0 l& t* ]        而中医理论能骗人吗?中医理论“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中医讲究百家争鸣,人人都可以在临床上随时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和药方的疗效,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人人都可以评论以前的理论和方效的正确性。是故正确的理论、治病方法和一些名药方(疗效高的药方)世代相传,个个中医师甚至民间老百姓都从不间断地使用,不断地得到临床实践的核实验证(谁说中药方治病没有重复性?)。试看今天有几个中医师和民间人士不是使用张仲景的药方治病的呢?而那些错误的理论,例如金元时期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在明代就得到众多医家批判质疑,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解剖错误认识就得到王之后的、中西医汇通医学派唐容川的批判。中医理论就是这样在批判中继承,在临床实践中不断验证和核实,就算是《黄帝内经》,有学者考证其理论的形成都历经数千年临床实践,在战国时期才确定下来。中医这种与临床密切结合起来诞生的理论才最值得信赖。哪里象今天那些西医,研究基础理论的根本而不懂得治病、理论与临床相互脱节!!
: E9 C) F" a. F# x# |3 j' G6 }% u' p5 R
6 Q% p: L2 o' S! y+ \

- K9 M  z5 s! [& G) L三、西医是一门幼稚的理论,总是拿无辜的病人作西药试验的小白鼠。
0 I9 B1 Z( ~6 T) C        连西医专家都说,一个药品如不经过70年或更长时间考察,是无法全面判断这种药品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的。可是除了阿斯匹林,还有哪些西药经过70年使用而不衰呢。西药往往是,生产出一种,一经发现其有强大毒副作用就抛弃不用,故西医药品不断更新换代,有人甚至称这种行为是“以一种新的毒品代替一种旧的毒品”,何来70年的检验?
* d5 g- a. x$ {! N8 Z        以方舟子为首的民间西医和医学盲流却拼命鼓吹西药有双盲试验,认为西药总是比中药安全。可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详见第二十四条)并没有强制性地要求新药注册一定要采用双盲试验,即使经过双盲试验,也不过是二、三年的观察,又有何代表性?否则怎么会接连不断出现药品丑闻呢,举证如下:日本人开发的白利麦豆,起初说这个药品经过试验,以“科学”的名义判断此药的剂量是安全,后来却发现该药致几千个畸胎,而安全剂量竟然是原来的几万分之一!最著名的医药丑闻当属“反应停”——专治妇女妊娠反应的药,经过双盲试验了吧,却使全球诞生了两万个没有手脚形象海豹的婴儿!!药厂一夜之间破产!!每年数以万计的聋哑儿,是怎样来的?打抗生素致害出现的!
  \1 D% N2 M: E* E        前几年的含PPA感冒药致心脏损害事件,最近在中国发生的是息斯敏事件。息斯敏一再修改药物剂量,故媒体发报《问责息斯敏:谁为你的16年之过埋单?》(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40409/0856710665.shtml);再就是别嘌醇故事:
$ c2 {: V4 n; W, j        《健康报》2006年9月15日版第六版刊登一篇题为《用药错误引发投诉 医师亟待更新知识》一文。文中讲述一医师根据五六十年代的《药物手册》使用别嘌醇给一个痛风病人开药,用量为200毫克(2片)每次,每天3次。结果病人吃出强烈毒副反应,被病人投诉,医生强辩说用药无误并拿《药物手册》为据。但药品说明书与《药物手册》用量大相径庭,为:50毫克(半片)每次,每天1~2次,一周后每周可酌情增加不超过50毫克剂量。医生用错药的结论是:“知识未及时更新,没得到药品改变剂量的消息,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错误用药,几致人命”。从本文可想到,西药所谓的双盲试验竟然如此儿戏,四十年前的用量竟为四十年后的4倍(每次)和6~12倍(每天)。在这四十年间,有多少病人做了西医的试验小白鼠呢?西医有没有为以上这些人士赔偿?即使有经济赔偿,他们一去不复返的健康能赔偿得了吗?) [- {4 Y) h8 O, {- M% J% v% u
       再就是拜耳药厂新的降脂药“拜思亭”带来的教训,全球31人服用后,因发生横纹肌溶解症而致死。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即今日的通用感冒药)被称为“无声杀手”,英国每年因药物中毒住院的患者有48%是因为服用了“扑热息痛”,其中有200至300人死亡。抗生素的滥用造成霉菌感染。抗心律失常药使用不当,引起“药物性猝死”。消炎止痛药的滥用诱发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美国哈佛大学的调查显示,非处方药物止痛药布洛芬和醋氨芬可以增加高血压的发生达86%。还有那些肝肾损害药物馨竹难书。* G! \, W3 p1 f
        西医心脑血管权威常常告诫人们:“每天吃两片阿斯匹林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是有多少吃出了脑溢血而死亡?反观中药,有没有出现过两万、几千人、数以万计的致害案件吗?方舟子等民间西医所声称的西药比中药安全之说,纯是理论虚构,摆在面前的一个个活生生事实,给他们嘴巴刮了一句句响亮的耳光!!" G: w; R/ P7 p8 m
四、西医的疫苗预防疾病作用又遭质疑。
0 U) V1 \* d9 K0 |' x2 y4 }$ @' c        西医的疫苗,西医一直认为是低毒的,可是现在的小儿麻痹糖丸致病官司不断,百白破致肝炎、休克死亡的报道在国外时有所闻。西医的疫苗能否起到预防作用已经有医家提出质疑(例如日本大阪大学医学教授片濑淡在《钙的医学》里就说“西医是造病医学”——不断地创造病名和微生物名称却不断地削弱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没有设立对照组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观察和社会调查,在实验室里,仅仅是抽取种了疫苗的病人血液观察是否阳性就得出这个人有了免疫作用而不试试把病毒细菌打进人体内看是否有免疫作用,这种“预防效果”的论断难道不会是“想当然”吗?你能不说西医是世界上最坑人的职业吗?; r: G0 s$ y" x' F: A
       现代社会患病的人越来越多,许多疾病是以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得绝症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青化,几岁甚至十几岁得绝症的人不在少数,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结果的呢?根本原因在于西药的广泛使用。西医进入我国的百年间,逐渐壮大,特别是近几十年,在西医化政策《医师法》的强力推广下成为了主流医学。西医西药现在在中国社会无处不在。到处是西医院西药店。无论是城市或是农村,都能看到西药店的影子。在许多城市的一条街道就能数个西药店。我们的国学中医在西医化政策的排挤下,逐步退出主流医学阵地,逐渐被边缘化。县级以上医院虽然仍有中医院,但早已经名存实亡,医院设置早已西医化,中医院只是一个名称而已。现在要在城市中找到一个中药铺非常困难,甚至有的小城镇根本找不到中药铺。6 e+ k0 r! Y) u/ {! x; G  Z. o
  在西医西药日益普及,中医中药日益萎缩的今天,人们患的病越来越奇怪,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治,而且象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疾病也越来越常态化。疾病的增长与西医的发展成正比,与中医的萎缩成反比。西药越发展普及疾病就越多,中药越萎缩疾病就越多。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国人沉思吗?1 A) X9 Y" B" x; V8 g4 }; i) R
  西药是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等众多严重性疾病的根本原因。很多人可能认为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是因为生活富裕造成的,与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关。生活条件和环境虽然与这些疾病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使用西药的结果。众所周知,欧美国家是西医的发源地,而他们的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癌症患者远远高于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些国家富足的原因吗?不是,最根本的是因为他们生病后只能服西药造成的。中东很多国家比欧美还富足,但他们患此类病的人数远远少于欧美国家,原因在于中东国家受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的影响,不仅有西医还有埃及医学和巴比伦医学在为人们的健康服务,因此中东国家患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癌症患者人数远远少于欧美国家,而欧美国家在以前除西医外几乎没有别的医学,除吃西药外没有别的治疗手段,长期在西药副作用影响下从而形成了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中国、印度、俄罗斯及日本、韩国为什么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癌症患者比欧美少呢?原因在于中国有中医、印度有印医,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的交汇处,多种医学并存,因此他们的肥胖等症的人数较欧美国家要少得多。
0 S, L" z# H) ]! {, A8 I
5 Z; B9 V; }1 ]% a, C# K  D7 k$ V7 C9 z. D* e& U) d' Z$ w

2 K8 Y* O$ f' ]4 H7 r4 ]$ y; W        为什么近几十年中国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癌症患者呈上升趋势?原因在于我国近几十年来在西医化医疗政策的推广下,西医成为了主流医学,使用西医西药得到强力推广,因此,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现在世界上的科学家对化学制剂西药是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众多严重性疾病的原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在5月27日全球200多位科学家联合发表声明:化学制剂是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的根本原因,并敦促各国领导人立即采取措施减少使用化学物质。; B$ [. |" y* v9 m: `
! q  N: I5 }) o, H( p

" I# e/ A9 h2 U& ]* P3 n
/ l( @6 M) U7 h( L6 ]◎张绪通博士访谈录
8 L5 |3 _: d! u7 y        近年来'中西医之争'又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美籍华人名医、美国明道大学校长张绪通博士(西医内科学、哲学、法学博士),以聆听他对'中西医之争'的看法。" N% o. {' y) K
  记:您是位西医学博士,后又学了中医,可以说学贯中西,您是如何看待'中西医之争'的?3 r# o2 }2 A, N# ~; [2 Q
  张:我记得邓小平时代曾有二派,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坚持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道路,还是参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发展中国经济,一度曾争论不休。后来小平同志讲了一句至理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才结束了这场争论。'中西医之争'其实也是一样,总得有一个硬道理;安全、有效、能让广大民众看得起病的医学,才是受不同肤色老百姓欢迎的医学。这就是评判一门医学的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硬道理。- b0 m0 @. ~: r' c
  美国有个电视广告,说的是一位经放化疗后的癌症病人,全血细胞下降,一付病入膏肓的样子,经用美国安进公司(Amgen公司)生产的'Epogen'(促红细胞生成素)、'G-csf'(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放化疗辅助药物后,精神旺健,追逐孙儿戏耍,享尽天伦之乐。任何一个经放化疗后的癌症患者看了这样的宣传后,难能不动心? 'Oxycontin'(奥克斯康定)是美国普渡(PurdueFrederick)药业公司的名牌产品。该药具有'强力长效麻醉止痛'的疗效,经吞服或嚼服后,药效可长达12小时。普渡药业推出该药品时宣传说:'与所有其它短效止痛药相比,奥克斯康定几乎没有上瘾的风险,即使此药被误用,也没有危险性。 '既安全又有效,使得奥克斯康定的年销售额高达 10亿多美元,还不计公司股票暴涨。7 N$ V" b- a$ u8 G
        但了解这类药物的医生们都知道,'Epogen'虽能快速提高红细胞,但可导致血栓、心肌梗死、心脏病突发和肾脏衰竭。所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对'Epogen'等三种药物提出了最严厉的警告。至于奥克斯康定也好景不长,2007年5月10日,普渡药业三名现任及前任高管在法庭上陈说认罪,在奥克斯康定的宣传上,他们隐瞒了有高度上瘾的风险,承认有'误导公众'之罪,并同意支付6亿多美元的罚款。其实该药仅在2002年度,就造成146人直接死亡,间接死亡人数318人,因药伤残者更多。众所周知,琏霉素致耳聋,氯霉素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反应停使孕妇生出'海豹儿'。西药的不良反应在欧美国家西医眼中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同事之间有时还当笑话调侃,不过多不愿对外说这些'家臭'而已。但也有说老实话的,那就是在美国被誉为'人民医生'的曼德尔森医学博士(RobertS.Mendelsohn,M.D.名医,知名医学作家,曾任医师执照局局长)。他在《一个医学背叛者的自白》(《ConfessionsofaMedicalHeretic》)一书中坦然地承认:'西医只是口头上的科学,实际上是科学的迷信。'
" ]5 T$ K/ }6 j. Z$ K, `  美国药物不良反应统计公布,每年因化学药品毒害致死者,约250万人。众所周知,西药(化学药、生物药、基因类药物)虽起效快,但疗效持续时间不长,更令人担忧的是药品安全性差,上市没多久,因其毒副作用大,而被取消药品文号。所以说西药是'短命药',最长命的药是阿斯匹林,也不过70年多时间,无法跟数百上千年的中药相比。如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药一用就有二千多年。为什么这类中药经久不衰?关键是安全、有效和廉价。
$ s& m8 D& [" x9 S' L2 ]  西医西药进入中国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此前我们的祖先都靠中医中药治病。应该说祖国的传统医药为华夏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事实,连西方医学史专家也不得不承认。近30年来,随着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导致癌症等疑难病症高居不下,西方医学又显得力不从心时,才发现中医治病的整体观,辩证施治的方法论,自有其科学的道理。目前欧美国家正在加大力度研究中医药,尤其希望在癌症、艾滋病等全身免疫系统疾病方面与中国合作,从中医药文化中吸取营养。
+ L# g7 c( l; L3 ~# M2 F  医药学是门实践性最强的科学。医疗方案或药品是否安全、有效,不能光凭某权威人物一家之言、或动物实验、或作用机理的推断等,重要的是临床结果。这在西方叫做'循证医学'。就是说,要拿得出经得起重复的证据来服人。中医药治'非典'明显优于西医药,这' 证据'连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也不得不承认。去年我在北京碰到中国驻埃及的吴思科大使。他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故事:云南有家企业从西双版纳的傣药中发明了放化疗辅助用药'三阳血傣'。该药在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医院等8家权威医院开展了'放疗合并三阳血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其结果:三阳血傣组靶病灶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1 S5 R  f' X, t3 M# c* W5 D9 Y0 y. U! @4 I5 p0 P8 P
& J) C4 v2 k& H$ p- W6 h/ j" J
+ M  `: p% d7 H; j: d+ @  G
        后来埃及卫生部知道了三阳血傣这个药,通过大使馆找到了这个药的发明人。埃及卫生部长问发明人:'三阳血傣药品的安全性和疗效怎么样?'这个发明人却回答:'不知道。'部长又指着药品问:'这个药是不是你发明的?''是的。'发明人肯定地回答说。这下把埃及卫生部长搞糊涂了:'你发明的药,你却不知道药的疗效,为什么?'这个发明人说:'部长先生,三阳血傣合并放疗对中国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是有效的,但我不知道我发明的药对埃及肺癌病人的安全性和疗效会怎样。因为药对不同的人种其安全性和疗效是不一样的。'这一席话说得埃及卫生部长连连点头称道。后来中药三阳血傣在埃及卫生部长的推荐下,已正式列入中埃两国政府医药合作交流项目。据说开罗大学国家肿瘤医院已出具阶段性报告: '三阳血傣+多西紫杉醇+顺铂'组靶病灶的有效率为75%,优于单纯化疗组25%的有效率。所以说,要客观地评价一门医学的科学性,其重要的二项指标就是 '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二大指标'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证实。历尽数千年而不衰的中医药学其旺盛的生命力就是来源于临床实践。2 N1 o7 E' }% g9 R, d% V+ l
  但国内有些人总是看不惯中医,不是说中医'不科学'就是'伪科学'。不知道是什么心态作祟?其中有位颇具知名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既不是西医,也没学过中医,却到处发表演说,抨击中医是'伪科学'。你跟这种不懂医学的人去争论医学问题,不觉得无聊吗?在美国,你若是遇到了某宗教基本教义派的人,最好快点走开。因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总是对的,你总是错的。美国人有一句谚语:'遇上了基本教义派,就算你倒霉、遭灾。'国内有些同胞,往往不问就里,舍己之长,学人之短,还沾沾自喜,以为是先进;其实这是鸦片战争的后遗症,是种悲哀!1 v- Q; e  H* r+ T9 q
  记:有人提议将中医的理论、方法翻译、解释给西方人,使西方人接受中医药,从而达到中医国际化的目的。您对此有何看法?( F1 M( J  ~/ x2 d! b; q5 _" z
  张:要西方人接受中医,我觉得:不用担心。世上哪里有宝藏,还用得着登广告?只要中医能治病,各国的医生和病人都会自动找上门来。如果中医药无防病、治病的价值,即使把它翻成洋文,白送给洋人,洋人还当你有'毛病'。毛主席时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当场给他表演了'针刺麻醉手术';自此,外国人对针灸趋之若狂;美国人疯狂的程度更厉害。只要你有个中国面孔,就说你会针灸。那时,何曾有谁翻译过针灸书籍,向洋人传授过针灸之医理?美国第一本针灸的书是我写的,我在书中告诫美国人,不要对针灸期望过高,免得以后失望,痛贬针灸,甚至痛贬整个中医和中国文化。针灸有它的长处,但不能包治百病,美国人应以冷静态度,从教育上开始,教育医师和病人,正确对待针灸。先不狂热,亦避日后狂冷。之后,各国都先后对针灸立法,针灸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而起;直到如今,又有谁能拦得住洋人们自动掏钱学针灸的热情。. k$ ~0 W& s& J6 Q7 J5 v) g
  日本人所谓的《皇汉医学》其实就是中国的中医学。现在日本人向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将《皇汉医学》更名为《东洋医学》;但没有更改其内容。为什么日本人要把中医药占为己有?因为它有价值,就毫不客气地把它'日本化'了。我常听到国人一谈到中医,马上就要' 国际化',是不是太为外国人着想了呢?很怕外国人得不到中医的好处,怕外国人吃亏。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既然是瑰宝,就应该申请中华瑰宝的专利权,财产权。外国人要翻译中医的书籍,学中医的技术,都得花一定的代价,以后凡从中医中所得到的利益,都得向中国支付相当的报酬、版税才是正理,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思想和做法。怎么可以无端地,自告奋勇地翻译出来白送给人家,还深怕人家不赏脸。这岂不成了并不好笑的笑话!, b% [4 @. [3 o# Q# ^7 _5 m
  记:您如何看待中医药文化在中国的前景?
6 ~: i8 |% ?4 b9 _5 L! C! P& N  张:我多次回国,发现国内普遍重西医,轻中医,就连中医界自身也以仿效西医学的研究方法为荣,将其标榜成'中医药科学化'。其研究课题容易通过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立项后可以得到政府科研经费的支持。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至于对切脉问诊,传统中医药的研究,则被视为'老土',难登科学殿堂,也难得到政府科研经费的支持。所以导致很少有人愿为中医药理论去化费时间,或用理论去指导临床实践。现在除极少数名中医能临诊组方外,多数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中医师们因中医药文化功底不深,只能开些中西成药,应付病患了事。这就涉及到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教学问题。
; u( c9 s7 H3 g* W8 b2 o  国内的中医药大学存在严重西医化的倾向。课程安排上,中西医课时几乎相等;医古文要求不高,英语要求不低;望、闻、问、切实践不足,对西医的仪器、设备费心不少。于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中不西。不说学生本身难以立足社会,要这样的学生去处理临床病人,弄不好还会坏了中医的名声。长此以往,再过20--30年,现存的名老中医谢世后,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前景的确不容乐观。记得中医泰斗邓铁涛老教授说过一句气话:'不要紧的,即使中医在中国消亡了,在国外还是会存在的。'说得令人深思。$ y. q$ ^2 h! p0 U, L: i8 A
  前年我应邀回国与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谈到中医药发展等问题,今年我喜悉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调整对中医药科研、教育和产业的政策;这好比枯木逢春,前景灿烂。& n! A1 L( p- p( K' }( K. _
  记:中医也讲究药物经济学吗?3 |! A/ L% A* c: s: Y7 B7 }
  张:中医历来就是以'病人为本',以'救人近患'为宗旨;主张医者'要有割股'之心,以医谋利,天诛地灭。只要对病人有利,哪怕割医者身上之肉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古代版的中医药物经济学。近年来国内中医医院都在西化,在学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以利润为依归,如何从病人身上获得更多钱。明明号脉能诊的病,非要开单去做CT、彩超等,动则数百上千元;三帖'辛温解表'廉价汤药能治的病,非要挂上一周的吊针,另加一大堆中西成药,又化钱不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医院创造更大的利润,医生也会有提成。这就是现代版中医的药物经济学。可见'二个版本'相差之大。美国人听到以往中国名老中医医德高尚的故事,很多人都会流泪,因为他们也希望美国多一些以'医德'为宗旨的医院和医生。
# `# M0 L6 Q& E. O+ H1 s  美国有个叫PaulHarvey的名记者,他把美国各大医院收费标准排了一个价格表。一样的病,收费因医院的名气不同而不同,甚至有数万至数十万之差。尤其是癌症等疑难病,治到后来,多数是人财两空。美国医院贪赃***,草菅人命是有名的,导致病人愤而怀枪,打死了医生再自杀的;也有身绑炸弹,与医院同归于尽的;要知道目前约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因为连保险费也付不起。社会到了这个地步,何等凄凉!美国医院崇尚的药物经济学就是如何挣病人的钱,当然这与西方惟利是图的制度有关;希望中国的药物经济学是古代中医版的、是社会主义的,能免于此难!4 \# @8 I2 _# B; J  g  w8 p
  记:一说到中医学,会自然联想到《黄帝内经》、《易经》、'阴阳五行'等,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这些'经书'高深莫测,玄之又玄,外国人不觉得中医玄吗?
: P+ ^. B1 H0 |' F4 x# W  张:说来真令人难以致信,欧美国家不少知名学者,说起《易经》、《內经》、《道德经》、'太极八卦'、 '阴阳五行'来,往往津津乐道,认为中国古代的道学家们太伟大,能够浓缩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总结出这套'既对立又统一','既相生又相克'的哲理,实在令人佩服。英国皇家学会李约瑟博士在其不朽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十章中高度评价:'道家思想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并认为道家的哲学思想对欧洲科学技术发展也有重大的贡献。德国大哲学家、数学家萊布尼兹正是受'太极图'中阴爻'--'和阳爻'-'的启迪,发明了'二进制'算术,这成为当今机算机数理逻辑的基础。并认为'太极阴阳'是至高无上的辩证法。萊氏曾捧着'太极图'激动地说:'请允许我加入中国国籍吧!'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得益于《易经》,他在《相生相克原理》一文中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原子发光现象,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庆祝获奖酒会上,他用'太极八卦图'制成纪念章馈赠来宾,以示受惠于中国的《易经》。同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普列高津更为直接地指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凡此等等,举不胜举。这些获诺贝尔大奖的西方学者们无不得益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1 `0 T( C* {& [( ]- Y5 `  然而,中国人说起这些传统文化来,往往含羞带愧,好像冒犯了洋人似的;更被那些崇洋媚外者视为歪门邪道。这一不公平的待遇就连德国慕尼黑大学知名教授波克特都愤愤不平地说:'中国传统医药学在中国至今没有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进行科学的认识和认真地探讨,没有从人类福利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受到的是教条主义式的轻视和文化上的摧残。这样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
4 `8 s: o: D( H; o. D/ f+ L  这使我想起了苏轼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是国人能跳出'此山',再来评价中医中药,或许会公正、客观些。对于现代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来讲,阴阳五行、四气五味听起来似乎很玄。如果从生物和化学的角度来解释中医药,大家似乎更容易接受。所以,我就从化学和生物的角度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医药常识吧。) [; b& s6 a( F. j( v6 }0 S
        先谈谈抗生素(antibiotics)。人体自身有防御系统——免疫系统。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军队,即帮助我们抵抗外界的侵入(例如细菌、病毒等),又能镇压内乱(细胞癌变等)。当免疫力很好的时候,人就不容易生病,即使是感染到细菌病毒也能很快自身恢复。可是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保养自己,让自己的防御系统加强。反而是稍微有点小毛病,就服用抗生素,也不管是不是对证。' _# X# G; {$ P0 c: D$ k1 K
        一般情况下,抗生素只作用于细菌,对病毒完全无用。如果你得了流感,却服用抗生素,那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了,因为引起流感的是病毒(virus),不是细菌(bacteria)。题外话,打感冒疫苗(flu vaccine)真的是完全没必要!我们得了一次腮腺炎,就不会得第二次;出了一次水痘,也不会出第二次。因为得了腮腺炎、水痘后,我们的免疫系统就记得引起腮腺炎和水痘的病毒的样子。下次它们再来入侵的时候,免疫系统就把它们通缉剿灭。可是没有人得了一次感冒就再不会得第二次。为什么?因为感冒病毒成千上万种,这次感染的和上次感染的不一样。所以,打了感冒疫苗后,也不可能产生针对这成千上万种感冒病毒的抗体,当然就是没用的啦。2 W& S( _5 w9 X, U
        另外,抗生素有抑制免疫系统(immune suppression)的作用。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军队。抗敌本是军人的职责,现在从外面请了职业杀手,军队的军人就不用工作了。长期下来军人就忘了本职,甚至变得敌我不分了。所以,长期服用抗生素,免疫力就会越来越低,当然就越来越容易生病。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就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现在越来越多的新病被诊断为“自身免疫疾病”,这与抗生素的滥用有着必然的联系。
( g" Z% w) Q2 ]        服抗生素会产生抗药性,也就是说,服用一段时间后,这种原本很有效的抗生素对你就失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在细菌和抗生素的战斗过程中,大部分细菌会被抗生素杀死,剩下的那小部分为了生存会产生变异,变成更强壮的细菌。变异了的细菌对这种抗生素就产生了抵抗性。这时候,需要更强的抗生素才能对付这些死里逃生的细菌。同样的戏剧会继续上演……研发越来越强的抗生素的最终结果是培养出一批超级无敌细菌。到时候就真的大祸临头了。
/ d4 o7 C& l- N+ K. ]" t+ Q! f        中药当中,不少药都有抗菌作用,例如黄连、黄芩、黄柏等等。可是,中药用了上千年,即没有产生抗药性,也没有抑制免疫系统。跟西药抗生素比,中药“抗生素”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一味中药就有上百种化学成分。一个处方又有好几味中药。一碗黑黑的汤药跟一颗抗生素相比较,其化学成分要复杂千百倍。这些成分当中,有抗菌的,有提高免疫力的,有利小便的,有刺激副交感神经的……它们就像一个配合默契的团队,把细菌杀掉或赶跑,又不伤人体本身。也正因为这不是单兵独斗,而是团队工作,细菌无法同时对所有的成分产生抗药性,服中药也就不存在抗药性的问题了。另外,因为其中有顾及免疫系统的成分,所以不但不存在免疫力抑制的问题,而且会加强免疫力。
8 f  U5 a) x0 p4 [        有趣的是,一些天然抗生素,例如黄柏里面的小檗碱(berberine,又名黄连素),不仅具有抗菌作用,而且有抗病毒和抗癌作用。那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天然抗生素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纯化变成西药呢?这是现在的药物化学家做的工作。本人是药物化学出身,却不认同这种中药“西药化”的做法。除了小檗碱,黄柏还含有黄柏碱(phellodendrine),黄柏酮(obakunone),黄柏内酯 (obakulactone)等等其它成分。小檗碱也是黄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黄连的10%左右)。懂中药的人都知道,虽然黄连和黄柏都是清热药,但是它们的作用不尽相同。黄连清中焦湿热,又善泻心火;而黄柏除下焦湿热,又能兼补肾阴。更何况中医治病时,往往是用多种中药配伍成一个处方,例如“白头翁汤” 里不仅有黄柏和黄连,还有白头翁和秦皮。这也就说明,单纯一个小檗碱是不能全部代表黄柏和黄连的。黄连素在中国是已经上市的药物,可是它的药用只是黄连和黄柏药用的一小部分。
+ S3 O& Z0 U# V8 `: l+ n6 L        抗生素是西药学观点“single bullet, single target”的产物。100多年前,药物学家认为针对一种疾病(single target),只需要一个化学药物(single bullet),就可以治愈这个疾病。所以,药物学家们致力于研究药力超强的药物(magic bullet)。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受体(receptor)被生物学家发现,现在大家越来越倾向于“multiple bullets, multiple targets”的新观点。
1 m5 }1 d+ K. C3 q, h( i' ^5 l# g! L        而这所谓的新观点,中医却用了几千年了。可是,从化学和生物的微观学角度,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怎么也搞不懂中医的处方是怎么开出来的。是的,从古至今,绝大多数中医不懂化学,不了解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不懂分子生物学,不知道什么是受体。可是他们却可以做到“随手拈来都是药”。那我们就不得不慎重思考用以指导中医开药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了。1 X; L3 D0 C' @
        如果你平时很少服用抗生素,真正感染了细菌,又无法看中医时,服用药力缓和的抗生素(例如黄连素、鱼腥草素钠等)就足以解你燃眉之急。若是平时常服抗生素,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恐怕强力抗生素对你也无用了。所以,请三思而后行。( ?4 v; \8 u. r/ b- ~

$ B' x- ], o9 R( i6 O; Z5 P6 {( v1.西医没有系统的理论和检验体系
) d5 D# \% U) P1 J1 v        经常有人病到不能起床,到西医检验却被西医定论为没有任何问题,到我这里看病的病人经常遇到这些情况,其实这正说明许多病西医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更谈不上找到原因并治愈了。我刚学中医时,见到一个同学记忆力减退,智力也大不如前。在学校时入学成绩全班13名,但只2个月成绩下降到36名,感觉头昏去医院西医竟然说没病。十年以后我学针灸,诊脉之后说他是肾虚,他问吃什么药。我实在不精中药,在他的坚持下只好说六味地黄丸试试。结果半月之后十年之病竟然除根。智力大为提高,7年只考及格4门的会计自考余下的2年就考过了8门。自然是对我感激之致。一个学徒级的中医就能胜过有多年经验的西医。西医理论不成体系的显而易见。西医生理学中机理不明的地方比比皆是。迷信检验,是许多疾病误诊漏诊的原因。我曾经治过一个头痛8年的中年妇女一直被西医测量是低血压,我根据脉诊认为是高血压中常见的肝阳上亢证结果八付药彻底根除。
! p6 ]) n, P$ E) z2.重视研究物质,欠缺研究功能
. s  s: O1 U# t% K2 \1 o        西医这么多年的研究对人体的多项基本功能仍不能作出明确的器官归属和发生机理论断。比如损伤的修复;睡眠机理;梦等。就拿糖尿病来说,只知道胰岛素缺乏,并不知决定胰岛素产生功能的器官。所以他们把许多病都定义为终身疾病,用以掩盖西医的无能,同时严重打击了病人的信心。并同时否认了中医的疗效。对那些中医治愈的病例视而不见,这是赤裸裸的欺骗。
. s" `; [2 M) r, [4 ^" d2 |+ U7 X        西医手术经常切除人体器官,实际上有许多中医治疗能够治愈的病,一刀下去永远失去了治疗的希望。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西医对器官功能的研究很不全面只注重对有形体的研究,对功能的研究就少的多啦。扁桃体是经常切除的器官,当他们早已切除多年以后终于发现扁桃体对人体内分泌有名显的作用。7 q3 N/ h: {) o* B9 u* W
3.西药抗药性的秘密:超剂量用药是疗效快的主要原因,急性不良反应不可避免。: ?6 Y% t8 Z9 b3 V  e5 ~3 Z: {
        中医的谨慎是普遍的,即使是食品如姜,山楂,山药,蜂蜜,白扁豆,葱,枣等用量都不超过一两。可想而知使用中药更是谨慎。在中医方剂组成中分为君臣佐使,佐就是用与君药相反的药物消除其他药物的副作用。中医对副作用的重视是与生俱来的。中药教材中往往列有何种证型禁用。但是西医用药量多到副作用频发的地步。
. r) l" i5 i3 Y& f3 j/ p2 E        同时用药为什么西药就有抗药性而中药就没有呢?长期或大量使用同一种药品是抗药性的主因。西医在一些老百姓眼中见效快,不除根。实际上见效快的原因让人知道以后人们就会对西药敬而远之。见效快是建立在超量用药的基础上的。  k9 k' b5 R* H7 ]. j3 i" |, ~2 t
4.多研究消除症状药物,少研究消除病因方法
( c. B9 O8 Y7 Y; ?" b! |* S) @        对疾病西医的解决之道就是不断的在人身上实验新药,至于是什么机理几乎不研究。因为即使他们研究出来原因也不得不重新研究和实验药物。老药因为抗药性早已不能再用。: w  M* O0 D: g
5.总是以现有理论为正确,只知用药不知效果
# U7 h, V- V# P8 N        举一个例子:胃溃疡在60年代就被西医公认为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直到1997年国际会议才提出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在这漫长的近半个世纪的糊涂中让多少病人为西医的无知和轻率痛苦的作实验品。竟然没有一个西医公开发表对这个不用怎么试验就能发现的错误理论的质疑。西医的麻木和虚伪让人触目惊心。
' f& n" P1 X. U% j& c- Q: y* G  y6.一些不成熟的假说不经论证和试验就应用临床几十年! Z4 c# z) l$ N; R0 q+ Z" R. X" b% h5 \
7.忽视无需论证的真理' f2 W' |/ o0 r- I: ^6 y
        反对中医的小丑们的口头禅是中医理论没有推理依据和过程,不是逻辑和科学的。这些文盲们根本不懂在科学中还有不用推理和论证的真理。西方科学中公理是不用和不能论证的,物理学中能量质量守恒定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用考虑能量质量转化过程(有时根本研究不清过程)一样得到正确答案。有人会怀疑物理学的正确性吗?* C. a) Y1 H$ S' k0 y$ A# m
8.自知大量研究缺陷的存在,照样拿不知情的病人作试验品' O, u2 `# s' [! u0 ]
        比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癌证,高血脂在西医教材中就没有研究出明确的病因 [原文是“致病原因不明”《 西医内科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中医专业,本科)] 的前提下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让人长期服用,以至于“终生”。这是典型的欺骗和搪塞病人。% }: i: G+ i3 r; q( C
9.抗生素,激素的滥用. Y, J* G# C! a% d4 q, d& E& l( o
        凡是有感冒看过西医的都知道见效快,但就是好不了,一般7天才治愈。这其中的秘密知道的很少。其实见效快只不过用了激素,一旦中间停药症状马上加重。实际上感冒中医治疗就我治用伤寒方一般一天治愈,最迟2天。张仲景言六经传遍自愈。正好是7天。也就是说西医治感冒是让病人熬好。
( @, q) s. u, H0 P" v0 Z10.西医消炎的谬误2 _9 _6 L% M( R. n8 J
        西医消炎往往只是应用抗菌药,在那些身体好的病人上作用明显。但是在那些体弱病人身上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控制不住炎症的恶化。我有一个同学西医手术之后缝合的伤口开裂往外流水,西医依旧抗菌治疗,无任何疗效。我看后说是里面化脓了。开了两付中药,说服后会流脓水,不要惊慌,大约两天愈合。结果2天后愈合。我的方剂中不但有抗菌中药而且排脓,长肉,补虚等各种组合都在使用。效果当然好。
# _! y2 u& X2 `$ p4 Z  n2 O4 H" {11.西医是全面的经验科学0 q: @0 S3 X4 F
        西医治病依赖药物的研究水平。完全靠药物试验支撑的医疗还敢说它有理论吗?中医根据中医医理运用有几千年历史的草药以不变应万变治愈了一个个新病如非典,爱滋病(中医赴非洲医疗队的功绩),癌症,高血脂等。这才是理论在指引用药“知其然 而知其所以然”。这才叫理论。而西医敢用他们的理论用哪怕是100年前的药吗?西医理论只是用来学的,实际应用中没有人严格的按教材理论用药。只学西医理论的学生不实习谁也不敢给人看病。而我个人的经历告诉我中医只要理论学好就直接可以临床。我没有跟一个中医老师实习就达到行医第一年病例1000人次治愈率80%以上的成绩(当然头一年都是些小病)。0 R1 B* j+ S0 N# i
        有人说中医的诊断是经验,凭感觉。西医也一样,听诊,触诊,B超 都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掌握,往往每个人的结论有时也不一样。所有实践科学都是一样,都要靠人去掌握这就离不开感觉。5 n% B) }4 y1 \, x
        说中医理论不准确的人其实不懂科学。社会科学都是不精确的,经济预测只要能达道30%的浮动就是超准预测,有谁提议取消经济学?有谁会说经济学是伪科学?就是物理学那样精确也会因为摩擦力,引力等微小作用力而计算不准。牛顿的经典力学也不精确,最终被爱因斯坦更精确的相对论所取代。中医也在不断发展,运用现代科技中医一样会有一天象物理学一样精确。反对中医的小丑们把自己伪装成科学的卫道士,实际上他们不但不懂中国科学,就连西方现代科学也是文盲。
, a0 i5 {4 y$ i3 j7 [4 @; F2 ^        每一个科学都在不断发展,西医历史上也有许多幼稚的理论,认为扁桃体是多余器官,胃溃疡的病因,等等。因为一个观点的不正确就说这一学科是伪科学,这样的人其实就不懂科学尤其是科学史。8 g' _) o) w7 {/ e$ l, i
12.把整体细分到看不到系统
3 h! z* w; B* M$ P6 q13.夜郎自大自欺欺人,自己能解释的说自己是权威,不能解释的就说是不可能。
1 ]8 }1 J7 \# K        中医脉诊能在病人不说一句的情况下能发现许多症状,西医检查后有许多病也看不出。西医就说中医脉诊不可能,是在骗人;是伪科学。脸皮之厚城府之深无与伦比。厚黑名家不过如此。
* h% Y5 x4 V& f+ ]* ^14.抗药性实际是用药量过大引起,抗药性的存在是西医不断研究新药的主因,而副作用也就是在这不停的新药实验中才会被发现,人民在不停的作西医进步的实验品。+ L5 H- h5 l2 ^5 \5 m! o

: Q/ V% ?) m/ l% K/ [+ `4 K* v
, g9 {2 N; Q$ p1 Z- m. v* y& |: G0 {3 Y7 d/ A* o8 q5 k
        西药副作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推出的新药必须试验,时间短人数少的报批前试验根本看不出什么。有些药必须在几十年后才能试验出,比如致癌作用,癌细胞的形成需要10-20年的漫长过程。副作用的发现有些也是在一种药上市几十年后才发现。但中药就不一样,一种草药就有几千年的历史,不但对他们的副作用十分清楚,而且对副作用的救治和配伍时的控制也技术纯熟,在加上中医的普遍谨慎,中药的副作用十分少见。
- e6 d" h: d4 y2 g4 `! o4 v& Z" k        在当今判断 '一切医学是否为科学' 都要比照西医标准的时候,有必要对西医的科学性进行解剖,以探讨这种参照系的科学性。本人不避浅陋,综合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f. c- N& H  A4 j* k' w
一、西医的逻辑原理
2 l1 d1 G" z8 ^: u, e! s$ k        西医作为一门应用技术,与其它技术学科一样,都应用了大量的自然科学、文化的成果和原理。2 E0 V. |9 I% [6 j$ g2 J! Z
        我们指一门学科为科学,通常是指这门学科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使用演绎推理,任何不是弱智的人依靠公式、定理或定律进行这种演绎推理都能够得出相同的、确切无误的结果,而技术学科则大多数使用归纳推理,即使技术学科它的研究方法具有许多科学性,但就其结果来说,并非是确切无误的,而是存在偏差概率。
9 H6 Y. U% g0 l: Y% ], U( T        我们不排除西医的基础学科某些方面,应用了演绎逻辑推理,但是在临床诊断和药理学上则多使用归纳逻辑推理。这种归纳是通过一定量的实验或试验进行概率统计,总结一条“经验”公式。例如,西医的生化诊断指标都是先对一定样本的人群进行提取检验物,统计其阳性率的;药理学上的双盲试验,也是对一定量的样本进行服药试验,以统计它的疗效概率的。然后,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以这种概率统计上得出的结果作为大前提进行演绎推理,诊断疾病、给病人处方。
& W8 u$ A0 @$ m. L9 y6 q% [* ]        我们说西医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应用技术,首先因为它的演绎逻辑大前提是使用概率统计归纳得出的结论,这种大前提尽管有些具普遍性但并非是准确无误的,这种演绎推出的结果即有的时候是正确的,有的时候是错误的,正确与错误也存在概率。其次是,正因为前条原因,西医在临床上进行演绎逻辑推理时,为保证诊断准确性,往往使用多个大前提,即使用多个检查化验指标进行综合判断(严格地说,这种多个大前提的推理仍为归纳推理),例如诊断鼻咽癌就使用组织切片、MRI影像、EB病毒及其滴度等指标,这种多个大前提的演绎所得出的结论医界认为比单一大前提所得出的结论准确性可靠些,但仍然存在误差,因为这种推理变成多元非线性的推理,况且根据数学原理,小于1的数相乘的个数越多,得出的结果(积)越小,故诊断指标使用得越多,误差概率反而增大,即误诊几率增大,正如《别让医生杀了你》作者所说:任何健康人士,只要接受20项的西医检查,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有病。举例来说,如果组织活检、MRI影像、EB病毒血清及其滴度指标阳性率并非100%(事实上西医的诊断指标也罕有阳性率100%的),假设有个病人活检阴性,但MRI影像、VCA-IgA抗体阳性并且滴度很高,这个病人是鼻咽癌吗?很多时候,需要专家会诊(要专家不要普通医生会诊这本身就说明经验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对这多个指标演绎出来的结果是否可靠进行论证。例如,我有个同事陈某低烧一月余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查,结果有的医生认为是鼻咽癌,有的医生则反对,最后7个专家会诊,以投票形式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赞成与反对票最后是4:3,以鼻咽癌进行治疗。
- p4 J5 L7 w$ p& I2 j: Q        即使排除了检测仪器本身运作的偏差,按照数理,西医在临床诊断中,只要使用的指标阳性率小于1就可能存在误诊(何况西医一些指标并不与病种是一一对应关系,即存在多种病均有同一生化指标的变化的现象,不具有排它性,)。根据西医的这种逻辑推理原理,我们认为,西医在诊断上、用药上仍然少不了经验,乃为一门应用技术,很难说它是一门靠演绎推理的科学。
% F* S0 `. C  a- h' l        我们还可以比照土木工程这门技术学科来说明西医是门技术而非科学。现代的土木工程学科,使用的生产、检测仪器、手段今非昔比,其测量、检测的精确度和效率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否就可以说明它是门科学呢?这得从其结构设计原理进行解剖。土木工程学与西医一样,使用概率统计学的原理进行结构试验,从对大量(物理学根本就不需要成千上万个试验,可是它却科科学学,这本身就说明了归纳与演绎推理的不同)的分组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的力学数据中总结出一条经验公式(统计学上叫回归公式,分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再以这条回归经验公式指导生产实践中的结构设计,高楼大厦就是这样被设计出来的。土木工程学科称这条回归公式为“经验”公式,以区别于数学、物理学上依靠演绎逻辑推理出的公式、定理、定律,因为经验公式所设计出来的结构其受力与实际毕竟存在偏差。再,土木工程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钢筋混凝土是由碎石、砂、水泥和水组成,原材料成分多样,结构的强度与原材料的质量及其配合比例有关,即强度与原材料及其配合比关系是一个多元函数,在施工中要准确做出混凝土设计强度是非常困难的。这与医学一样,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是由多个器官、组织组成,各组织、器官既有分工又有协作,要准确界定其各自的功能、判断所有有关器官和组织对疾病影响大小是非常困难的。混凝土是死物,尚且如此难研究清楚,何况活着的人呢?
9 q7 _, M6 r3 ]( d" z二、西医病理" A( n% @5 k% Q( M% ~
        西医在对单一疾病进行研究时,尚存在许多疾病病因未明这一情况,对多病种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更缺乏研究。事实上,西医在临床治疗上,大多数属于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姑息疗法或其它疗法,对因疗法比较少。既非对因治疗,我们认为它是属于技术性的而非科学性的治疗。更何况病因有可能是多元因素的,且疾病之间有可能存在生克乘侮关系(继发性疾病可理解为“生”,如肾病、心脏病可引起高血压;肺心病是否可理解为“乘”或“侮”?)。若然,此时疾病的因果关系变为非一一对应关系,那么西医更难做到科学性的对因治疗。
; T9 \1 G' F7 _, t/ c: q        方舟子等人说中医搞不清楚病因,是乱治、误治,甚至是没资格治病。然而,目前西医对95%以上的疾病(包括一些常见病和绝大部分慢性病,不常见的疾病,例如流行时的非典就更不用说)的病因都未搞清楚,即使有的疾病病因搞清楚了也不一定有西药对因治疗,以这样一个逻辑推理,西医岂不也是乱治、误治?
( m  p: i3 q. W  M* c三、西医生理2 w; Z+ V% R% w
        西医解说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时,往往是单独进行解释的。西医书上所说的系统,多数时候只解释各子系统的器官或组织的分工,而对这些子系统或器官没有联系也没有统合,看不出各器官间、子系统之间的互相协助和配合。大凡系统,系统内必然既存在分工又存在协作。但西医的生理研究只注重研究分工却对协作欠缺研究(对于尸体研究其分工尚还容易,要对活着的人研究清楚协作机制恐怕还有遥远的路要走)。人的某一项生理功能,往往依靠多器官、多个子系统互相协作完成的。例如消化功能,就有可能是由神经系统指令,胃、小肠、肝胆、内分泌等器官或子系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而西医的生理学解说却未达到透彻地分析人体内各种功能完成系统性机制这一层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6 c4 x+ X5 K6 l7 L: J
四、西医药理1 p2 P) z9 Q: I# \
        最使西医人引以为科学自豪的当算方舟子“业余医学家”所鼓吹的“双盲试验”。但是,双盲试验仍属一种概率统计方法,其统计得出的结果仍属归纳推理。何况,双盲试验其统计结果的科学性并非无懈可击:
* b) {' I5 ~2 e, h% N& P, H/ k       (一)双盲试验所归纳得出的概率,准确度取决于样本大小。按统计学原理,统计结果准确度与所取样本大小成正比。到底要取多大的样本其统计结果才接近真实值?一种药,不可能叫全球60亿人都去尝试,也不可能叫全球所有同病种的人去尝试,那么应该取多少病人尝试所得出的结果才接近真实值呢?恐怕谁也讲不清楚。西药双盲试验如果要得出“有效”的依据那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它的毒副作用数据,仅靠几百例的实验观察远远反映不了真实概率。
9 W6 n* K, b. t9 O: ^# B6 Z      (二)双盲试验还受试验的时间的影响。治疗上讲疗程就是时间长短问题。正如《别让医生杀了你》作者所说,西医缺乏对药物应用疗程的研究。事实上,疗程过短,有的病人不得其治,影响疗效;疗程过长又会产生毒副作用。对不同的病人其疗程应为多长时间才合理呢?没有人说得清楚。8 h4 t" ~3 _. I: T  W9 p. M
      (三)双盲试验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使用双盲试验目的是排除心理作用,但往往只排除了医生的心理影响而无法排除病人的心理作用影响。如有的肿瘤病人就是被吓死的,对于这类心理承受弱的病人,心理作用可能抵销了其治疗作用,反之,对心理承受能力强的这类病人,则有可能增加了积极的影响因素。那些废中医派人士认为对照的安慰剂有心理暗示作用而试验药物无心理安慰作用是根本不合逻辑的。因为病人根本就不知道哪是安慰剂,哪是试验药物,都存在“这种药可能会治好我的病”的心理自慰。
& t! [  E3 B9 M+ y0 a      (四)双盲试验是使用单一药物对单一病种进行试验的,而在临床实践中,病人经常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包括单一病种病人服多种药物,也包括患两种以上疾病的人服多种药物,此时药物各自效果如何,它们相互作用起抵销还是起协同作用?西医没对二种以上药物同时服用进行双盲试验,那么其试验结果对指导临床实践有什么意义呢?
' x4 e9 \' }8 U& V8 @# i* n1 ~      (五)双盲试验的用药剂量也对疗效产生影响。同一剂量,对部分病人可能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对部分病人可能剂量过大,产生了毒副作用,反而削弱或抵销了治疗的积极作用。医生在实际临床中调整剂量,其“科学”依据并没有经过双盲试验。3 s" C6 \- @* r) Y
       (六)一种药物双盲试验是否已经排除了环境、气候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k8 O! Q% x5 h- I2 C5 S9 ~
五、西医临床上的随意性) a, q( ]2 A; @' Y- H( g6 o
      (一)治疗方案的随意:比如广州日报载有个人得了肿瘤病,看外科医生,他建议病人行手术;去看内科医生,他建议病人化疗;去看放射科,他建议病人进行放疗。最后记者的结论是:十个医生十个治疗方案,寿命长短取决于看第一个医生,他是否有经验地全面考虑病人的病情而采取综合治疗。% Q- m2 u: Z# {4 P
      (二)西医在临床用药上的随意性。用什么药、剂量多少随不同医生而异。  n; h! p0 H3 R
        医学许多情况下仍然脱离不了经验,不同的医生其阅历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方案、用药品种、剂量不同。我们很难说,西医在临床上已经排除经验因素的影响。即使对于一些已经规范了治疗方案的病种,其公式化的治疗方案对不同病人来说仍然是不科学的,并且经验不同的医生也会对其进行某些方面的调整。6 M# P/ m5 x% Q& V
        综上所述,目前的西医仍然存在许多缺陷,我们认为,西医的技术、经验成分仍远远大于科学成分。再说,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是千差万别的且是活动变化着的,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研究对象,医学试图寻找到一条可以进行演绎推理的公式、定理、定律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医学没必要以解释疾病为目的,而应以治疗、解除人类痛苦为目的,“医学没必要拜倒在科学主义的脚下”(陆广莘)。再,如果说,依靠经验治病的中医要被消灭、打倒、取消,那西医是否也应接受同样的标准?此外如方舟子所说,凡是非科学的东西都是伪科学,都应消灭,那么这次中国气象局没有预测到雪灾,气象学这门含有大量经验成分的技术(非科学)是否也是伪科学?是否与文化、哲学、艺术、中医等一并消灭?; p1 p8 }; h6 a; C/ Y5 R% W6 V
/ d2 z8 s& |& Q' m# y# o, F% B
◎其它调查报告; V* L) h9 L' L- h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曾作了一项调查,两年间总共调查共46 477份儿童的病历。他们发现,抗生素使用的频繁度极高(跟中国比可能还算低的),平均每个儿童一年间接受了3次抗生素处方,美国医师似乎非常喜欢用抗生素,其中有一半的抗生素是正常使用,用于处理中耳炎等问题,而有12%是用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这些疾病并不一定要使用这些抗生素。在美国,医生每天的处方中有1.5亿张是抗菌药物,其中有50%是不必要的。美国在1982至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者上升了89%。其主要原因是耐药菌带来的治疗困难。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仅1992年全美就有13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
7 P' e4 g" t' w$ b& V8 z7 \8 ?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的观察表明,在1590例住院癌症患者中,没用或仅用过一种抗生素者,其感染发生率为9.25%。而用过2种以上抗生素者为36.12%,是前者的4倍,也就是说,抗生素用得越多,感染发生率越高。
) X7 X/ K' P& m3 X: R4 C- C        根据1988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共和刊》中一报告指出:美国全国在一年中有近216万住院病人是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所致,其中死亡10.6万人。而1997年,在我国,210万人因西药药物反应住医院,19万人因此而死亡,接近于死于吸烟引发疾病的人数,相当于我国每年死于10余种传染病人数总和的12倍。8 E; M5 q" K$ ^0 ~, X/ F2 f
        日本一病理学家在尸体解剖时发现,大约50%的死者,其死亡原因与西药毒副作用有关。
  j9 Z: T5 y) d* F        美国医学家坎贝尔博士提到:“每年有数万人死于下列事故:医疗差错、非必要手术、其他可以预防的治疗差错、院内感染、不良药物反应,最后一类是住院患者死于“药物的有害、意外或不良作用”,发生在用药剂量正常的情况下,尽管所使用的是经过严格审批的药物,用药的程序也是严格无误的,但是每年仍然有10万多患者死于这种药物意外反应。他研究发现大约有7%的住院患者,即每15个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曾经历过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从而‘需要住院,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永久性残疾或死亡’。”. g$ S  q& G' {2 O
7 O1 I9 v  R3 O) o
◎科学理论背后的错误
: w4 e9 c) n( ~+ i0 t  n' Y        1.高血压的药物控制--许多人在被西医宣布有高血压时,当场血压就更高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开始服用降血压药,因为西医告诉他不吃就会中风,从此病人恶梦就开始了,这类人只迷信西医是对的,完全不懂西医学是甚么,就去盲从医师的指示,诸位只要稍微深入的想一下,告诉你有高血压的医师,有没有同时告诉你为甚么你有高血压?是甚么原因造成你有高血压?
8 j4 w! A) m* M! o. \0 e9 F, U# u        如果没有告诉你为甚么,或者也不知道为甚么你有高血压,那就是说,你相信一位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怎么回事的医师的话,就开始一直吃他的药,你不是笨蛋是甚么,你不是迷信是甚么。
) R& y& T/ s) _9 H. D( j        几乎所有降血压的药都是利尿剂,会让你的肾功能下降,而中医认为肾主骨,其华在发,开窍在耳,司记忆,主先天(寿命多长),这就是现在人们会得到骨质疏松症,老人痴呆症,掉头发,听力减退,寿命变短的原因,性功能同时下降。8 `# }- `- G. P' q
        更且因为西药都是属酸性,而酸性会破坏血管壁组织,容易造成血管破裂,也就是说,服用高血压药物的病患者将更容易得到中风与心脏病,不吃的病患反而不会得到这类疾病。
+ V4 U3 `, A/ s6 V        血压根本是没有标准的,每天都不一样,随着心情而起伏不定,也随着运动多少而不一定,西医的标准根本是药厂自己定出来的,为了想卖药赚钱,因此订出标准,有病名才有名目去卖药,还装着很慈善的说是为了预防你得到中风与心脏病而卖给你的,试问世上有多少人一直吃降血压药,结果还是中风了,真正如果有效的话,根本没人中风了,那台湾前行政院长孙运璇是假的中风了,对不?
5 D8 h& @. O- x. {        2.血糖过高的病人--医师告诉你血糖过高,要你立刻开始服用降血糖的药物,然后告诉你不控制血糖的话,易导致心脏病,严重时会得青光眼,吓死人是西医师在医学院受教育时一直被灌输在脑中的直觉反应,这些被西药厂洗脑的医师不知不觉中就成为西药的强力推销员而不自知。! N" G" g$ ]5 r! i& C, P. W, W! F
        而我在临床上所得到的心得却完全与它相反,中医认为治糖尿病就必须先加强肾脏功能,高血糖必须先击溃肾脏之后,然后才会对心脏造成威胁,而所有的西药都伤害肾脏,因此服用降血糖的药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心脏病。7 q. x+ I$ p9 G. C# N2 A' H
        肝开窍在眼睛,中医认为只要肝脏好就不会有眼疾,根本与高血糖无关,由于服用西药或注射胰岛素会造成肝脏的损坏,因此才会得到青光眼。
. I- Q  f! Q  R% e& b8 Z9 @- s1 K        我有许多病人是糖尿病患来求诊,每位病患者都有按照西医指示服药多年的历史,其结果都有心脏问题、也都有眼睛问题。
- v6 v7 l3 J/ \! s        美国人由于太了解西药的后遗症,对西药是恨之入骨,现在中医逐渐成为美国医学主流,他们一有选择后几乎一面的倒向中医,想尽办法断绝西药,再难喝的中药都接受。
: J; Z0 \1 Z" n, i. u) F
' S; Y4 |: S% E! s0 r4 A
6 ~: n$ g' K4 P3 }
" q; \8 |; U' ~9 m本文内容来自境-随-心-转-的博客  F5 ?9 _0 a6 d9 S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善元一 发表于 2022-11-13 12:20:25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人家比咱自个多数更明白。
1 X/ I2 |$ q: q0 U0 Z可惜的是要是我们有人去了说这些话的话,那不单单是个人的性命之忧问题……. X# X' x! K& b2 ]
郭老九天可安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