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封龙书院与正定书院,历史渊源深厚,让人着迷
曹东义 发表于:2022-6-10 11:08:5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706
底蕴·使命·理想——在传承中发展的河北正定中学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15日   06 版)

6 Y5 y. f9 r. T0 b* @
% S6 t6 U5 z  d  @+ S* }$ S
    在千年古城河北省正定,有一所声名远播的中学。这里每年都吸引省内众多初中毕业生争相报考。她就是有着千年文化传承历经百年办学历程的河北正定中学。
    一、历史悠久筑丰碑
    追溯这所学校的文化传承,可以上溯至五代后汉时期,真定名士李昉在元氏境内封龙山南麓创办封龙书院,是河北省记载最早的书院。该书院曾编纂《测圆海镜》、《益古演段》等数学名著,后几经衰落与复兴,直到清道光年间更名为正定恒阳书院。
    正定中学另外一个文化脉络可追溯到五代时期官府创办的“镇州学”。到清代,镇州学几经重修,更名正定府学。
    1902年,正定恒阳书院及正定府学改建为新式中学——正定府中学堂。从此,河北正定中学开始融入新式教育的元素,开启她百年辉煌的历程。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为这所学校的发展、成长、壮大提供了丰厚的人文土壤,后来者在这片文化沃土中不断汲取营养,丰盈人格,开创美好的人生。今天,在正定中学的校园内矗立着一座花岗岩雕塑,以此纪念国际著名生理学家——张香桐。
    1923年,15岁的张香桐来到时为“直隶省立第七中学”的河北正定中学。这位家境贫寒的学子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预科班,逐步成长为国际著名神经生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成为新中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像这样的校友在正定中学还有许多。如中科院院士、中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赵金科,中科院院士王之玺,著名诗人、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公木,中国现代漫画和连环画先驱者孙之俊,颂党第一歌作者、音乐家曹火星等,都是从正定中学走出的佼佼者。
    二、革命摇篮传薪火
    在正定中学静谧的校园里,还矗立着一座乌岗岩雕塑,他就是正定中学优秀学子、石家庄地区工人运动领袖革命烈士高克谦,在炮火纷飞的年代,高克谦受先进思潮影响,勇扛革命大旗,带领师生、民众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成为石家庄地区的革命先驱。
    辛亥革命后,正定中学先后改称为正定府中学校和直隶、河北省立正定(第七)中学。1924年12月5日,张兆丰同志受李大钊同志派遣在七中建立直属中共北方区委的中共直隶七中党支部,学生高克谦、杨天然、尹玉峰、裘树藩、于华峰等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石家庄地区第一个党支部。1925年6月,高克谦率正定工人、学生千余人参加石家庄“沪案后援会”成立大会,正定中学迅速成为当时北方革命的一个中心。1925年9月12日高克谦不幸被捕,9月24日高克谦英勇就义,年仅19岁。高克谦的事迹从此在校园内传颂,他的爱国情怀和精神,成为一代代正中人的价值标杆。从那时起,正定中学形成革命优良传统。
    翻开正定中学辉煌的历史画册,感受到正中人一腔热血,一腔忠诚。革命前辈的英雄壮举和奋斗足迹,激励着继承者发扬先辈的创业精神,迎接挑战,实现正定中学的跨越式发展。
    三、发扬传统树品牌
    走进正定中学荣誉室,这里的展品记述着正定中学的历史。中国百强中学、中华百年名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班级管理创新先进单位、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石家庄市文明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市双争共建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石家庄实绩突出领导班子……尤其是该校高考成绩自1997年以来连续14年领跑石家庄地区,成为河北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
    当问及学校是如何实现百年常新、辉煌鼎承时,校长周庆自豪地说,一是“六个坚持”,一是“正中精神”。“六个坚持”是近年来正定中学领导班子带领正中人探索学校发展,学校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傲视石家庄地区的经验总结,是正中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六个坚持”让正中人走出上世纪90年代学校发展的低谷,打破当时束缚学校发展的瓶颈,使正定中学走上辉煌的发展之路。“六个坚持”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坚持求实务实的思想;坚持创新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正中精神”是全体正中人在平凡工作、学习中彰显出的一种品质,即负重加压、奋斗不息的创业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多思善谋、前瞻远虑的追求精神,励志争先、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认真勤勉、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尚德省身、慎独守道的自律精神,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研先导、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诲人不倦、和谐发展的人本精神,同心同德、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正中精神”是当代正中人对先辈精神的继承。
    在“六个坚持”和“正中精神”的指引下,如今的正中人继续求索创新之路,延续正定中学的辉煌。同时,正中人居安思危,继续探索学校未来发展之路,内涵建设之路,特色成长之路,进一步升华先辈精神,提升自身办学理念。他们把核心价值观定格在“崇德尚学,育才报国”,即:德为人之魂,学校教育应该“以德育德,以心育心”,学为人之基,学校教育提倡“学贵于精,术贵于行”。全体师生各有追求:师以培育英才为根本任务,生以报效祖国为最高追求。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成为指导新时期全体正中人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成为师生为人处事的最高价值导向,也成为学校文化的灵魂。如今,“崇德尚学,育才报国”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引领着正中人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实现新百年的新跨越!
    (宏火  闫海军  崔海龙)

5 ~. Q1 h* D6 d# b" {: c9 `. [( I1 Q' H  I+ y6 [" f$ Z. }) k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6-10 11:12:16 | 阅读全部
李昉(925—996)北宋深州饶阳(今属河北省饶阳县)人,后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字明远。后晋时以荫补斋郎,后汉乾祐进士。后周显德中为记室,从征淮南,擢知制诰,判史馆,翰林学士。宋初,加中书舍人。建隆三年(962),罢为给事中。谪彰武军行军司马,居延州。开宝二年(969)召还,复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屡知贡举,进《开宝通义》二百卷。历翰林学士、判吏部铨。太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同修《太祖实录》。太平兴国八年(983),擢参知政事,拜平章事,加监修国史。主张与契丹修好,弭兵息民。端拱元年(988)罢相。淳化二年(991)复相,四年罢。曾主编《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6-10 11:18:40 | 阅读全部
恒阳书院正定城里曾有两所恒阳书院,明嘉靖二年(一五二三年)正定知府王腾将封龙书院移建于城内天王寺旧址改建,更名为崇正书院,嘉靖三十年,知府孙续改为恒阳书院,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年),御史傅振商知府周光爕又重修恒阳书院。崇祯十一年(一六三八年)知府范志完重修、更名为“六谕书院”,明末真定府的恒阳书院因培养了梁清标、梁清远、魏齐介等名士,闻名全国。清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年)正定知府郑大进在风动碑旁的察院旧址重修书院,更名风动书院,不久改为常山书院。道光十年(一八三零年)知府关炳垂修书院,后复称恒山书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6-10 11:21:19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6-10 11:18
* q1 f7 t. N2 X7 X8 n$ h, v' L, x恒阳书院正定城里曾有两所恒阳书院,明嘉靖二年(一五二三年)正定知府王腾将封龙书院移建于城内天王寺旧址 ...
- F% W; W- e0 I9 R7 A
寶漢齋王仁君,封龙文化:2 [$ [% `; }; `2 @( n8 i0 L
在千年古城河北省正定,有一所声名远播的中学。这里每年都吸引省内众多初中毕业生争相报考。她就是有着千年文化传承历经百年办学历程的河北正定中学。
# c- ?! G2 I. R( ]    一、历史悠久筑丰碑$ }; E" c% c) u! T8 ^
    追溯这所学校的文化传承,可以上溯至五代后汉时期,真定名士李昉在元氏境内封龙山南麓创办封龙书院,是河北省记载最早的书院。该书院曾编纂《测圆海镜》、《益古演段》等数学名著,后几经衰落与复兴,直到清道光年间更名为正定恒阳书院。
* f1 K- i' B. r1 o! `
6 i' s$ [  `3 a* {, l2 w- e% p, x寶漢齋王仁君,封龙文化:$ p5 r* o  h# {' q3 G
恒阳书院与封龙书院有关?: ^" I( ]5 S, u+ z

4 R' q# P( O( A  \/ y  x寶漢齋王仁君,封龙文化:
6 y( P6 d9 k$ `) K' C! q恒阳书院正定城里曾有两所恒阳书院,明嘉靖二年(一五二三年)正定知府王腾将封龙书院移建于城内天王寺旧址改建,更名为崇正书院,嘉靖三十年,知府孙续改为恒阳书院,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年),御史傅振商知府周光爕又重修恒阳书院。崇祯十一年(一六三八年)知府范志完重修、更名为“六谕书院”,明末真定府的恒阳书院因培养了梁清标、梁清远、魏齐介等名士,闻名全国。清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年)正定知府郑大进在风动碑旁的察院旧址重修书院,更名风动书院,不久改为常山书院。道光十年(一八三零年)知府关炳垂修书院,后复称恒山书院。
7 Y8 x' n; |: s& |4 L% g; k7 Q- Z8 s4 ~/ ?, o6 C/ E) m
寶漢齋王仁君,封龙文化:
0 f( I' F  t; @" F* M+ P7 G封龙书院是正定中学的前身?; m+ f  y6 a9 B! _% q
; b6 d0 D, h0 W7 w* p: Q$ U; a
范文田:
1 |: D+ x7 O8 p& ^王老师您好:明代封龙书院迁建真定,在具体哪个文献有记载,麻烦您告知,谢谢
2 E2 ~8 Y2 ], y8 Q, n$ @. J7 z1 T
寶漢齋王仁君,封龙文化:
3 X5 J1 n2 E3 d我正在查
- y! ~. b) f: e: k) I6 }6 v, x  O( L3 I( S
寶漢齋王仁君,封龙文化:  A" S6 @+ q& c; p' B1 c
先翻翻正定县志
9 j( x" X& G4 g" Q* R* p8 w, ]
2 _6 `$ S( U8 m曹吉辰:) T: ?. b, R- C1 p( m* e; E
是拆了封龙书院建到正定?还是聘请了原先的教授?2 P3 j& J$ X4 Z. X$ |2 w

6 C9 R/ b2 |# t2 }) q范文田:
) B, R7 b/ |7 e封龙书院嘉靖年间在旧址重修且时间晚于嘉靖二年,如果有迁建记载,可谓是封龙书院史一大空白。
6 A) Z6 G/ ?# Q7 b
1 z; z5 U' Z$ M' \范文田:$ E9 C( F% D' }4 D4 P0 t
曹吉辰老师您好:明嘉靖年间封龙书院没有被拆毁,而是被僧侣和道徒侵占
$ a8 \" h" [$ ]# k& [- g, N4 }; R( ?! d/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5 z' D/ C, @' L- ~. g* z李昉(925—996)北宋深州饶阳(今属河北省饶阳县)人,后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字明远。后晋时以荫补斋郎,后汉乾祐进士。后周显德中为记室,从征淮南,擢知制诰,判史馆,翰林学士。宋初,加中书舍人。建隆三年(962),罢为给事中。谪彰武军行军司马,居延州。开宝二年(969)召还,复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屡知贡举,进《开宝通义》二百卷。历翰林学士、判吏部铨。太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同修《太祖实录》。太平兴国八年(983),擢参知政事,拜平章事,加监修国史。主张与契丹修好,弭兵息民。端拱元年(988)罢相。淳化二年(991)复相,四年罢。曾主编《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
- K* K; H' y$ j7 l* L& G. `&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6-11 11:16:27 | 阅读全部
元代《河朔访古记》关于封龙书院的记载
. ^+ F6 ^4 L  T2022-06-08 17:54·元氏县封龙文化研究
5 l" S3 x2 f' Y" N元代《河朔访古记》关于封龙书院的记载
+ e6 \5 E* m: ?
5 ~$ s( D- Y4 w" q# o+ F元代《河朔访古记》关于封龙书院的记载9 ?) G8 F3 J' `0 g! w1 G& j" D
元代《河朔访古记》关于封龙书院的记载
( R  ?7 N& e* c  u; E《河朔访古记》是中国元代记录和考订古代遗迹、 碑刻的著作。至正二十三年(1363)成书。为入仕中国的色目人葛逻禄乃贤所撰。共16卷。是作者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各地考察古代城郭、宫苑、寺观、陵墓,搜求古代名碑,结合文献考订后写成。& F3 h. I) C8 b5 ?+ z
1 E) }3 I$ L* D) q6 a$ @
《河朔访古记》记载:
: Z7 O! t0 o8 ?4 n3 z) m6 t, L" m1 O# x1 _7 y# ?
李昉书院(吟台附)元氏县封龙山龙首峰下,有宋丞相李昉读书堂及吟台,皆在焉。李公书堂,本三所,东溪者为浮屠所占;西溪芜没,不可考;今建书院者,即中溪也。吟台在东北隅,垒石为之,高三丈余。宋碑一通尚在。逮国朝至元三年李文正公冶,自翰林学士辞,归隐山中,因其故基以筑大成殿、讲堂、斋舍,招延学者王文忠公磐为撰书院记。李文正公字仁卿,自号敬斋,云金进士,栾城人也,有文集行世。王文忠公字文炳,号鹿庵,广平人,亦云金进士,入国朝为翰林承旨,年九十二以寿终。
, w! i% T9 Z1 E& b4 h# A, C$ i" d. f2 F7 V' t6 |. a- {% E
举报
) y/ z( ~# r# J& K评论 3- x8 e0 g6 f, \6 w3 R# |) R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2 {: A2 S& k& @. p9 O' ]9 J( \
说点什么吧...
, |7 q; }3 B( ?. b% m- m- {3 X$ x评论0 X$ V3 s$ m* s8 c0 G
) W7 `* l* o1 \1 ^# |! y* \
王发栋david
  B( i+ o1 z/ p  c" B! R19 }7 m% w# U* p
如果古代真的有亚里斯多德那么多著作,不可能没有流传到中国!
" l; P/ p$ R% J' m* [* N7 c+ @( U
回复; W$ M6 M7 \% N7 Y4 X* z; O
·/ y  e8 ]1 q+ u; Z; R
前天16:51! n, Y; ^* R2 r/ {4 v

2 e  r0 [9 q$ c$ o+ B6 s5 q+ [, f& C1 ~宋子布衣
9 A3 Y6 c3 O. Q/ l- Q5 D7 f5
; P  Q3 a  O% _7 H- Z7 z# f转发了/ m4 x6 p. j/ V' ]6 C, A5 |7 K! Y

5 d& L( A  ]8 @回复  J0 V" ^1 O& D9 d
·
  @$ \  w7 n* l3天前
  H  w5 Q8 _4 Z! U- t4 U' r5 K! ~- s4 p- j3 D
元氏县封龙文化研究
0 @- {: u5 c% F0 ]+ N- Z- Q作者" c. j! r" V5 X2 [# v
' W9 d7 C$ p- S9 E/ T8 {* R! _' J# N  |5 Z
谢谢
( h  t" v: {# I) W" r. P( F3 k7 m
回复
8 Y, s! X$ f" g, k8 K2 m·) k( V, G  s6 B5 I) W% X$ i2 u
3天前
4 |+ W: _; S+ T$ A* _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6-11 12:26:04 | 阅读全部
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之一——封龙书院 1 w# y+ z: n. I2 Z% l- U- t- H
2017-09-12 10:49
8 r7 y* K/ b0 {2 Y5 ^9 u$ H, j1 T  |' F+ W! }

$ x9 I0 z( T& y# T4 C  O' C& a石家庄西南22余公里,有山名封龙,俗称飞龙山,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名山。相传是大禹在这里治水,把蛟龙封于此山,故名封龙山。山上有一通东汉时期的碑刻,叫做《封龙山之颂碑》,上面记载此山说:“天作高山,实惟封龙,神耀赫赫,理物含光……”险峻巍峨的封龙山西倚雄伟太行,东望广袤平原,东西 11公里,南北10公里,主峰海拔810余米,这里也是山南山北元氏、鹿泉两区县的界山。
& w$ [" h3 |' n6 p' K0 U; y5 O; V, N- e
" o2 Z$ D7 [* `" p. M3 w, h

) D( Q& A0 j6 \5 M封龙山的闻名并不因为它的山色秀美,而是由于封龙山南麓,元氏县南佐镇窑上村西北龙首峰下的封龙书院。书院发迹于汉代,鼎盛于宋元,宋代时被称为“江北四大书院”之一,是河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封龙书院以数学成就最为著名。元代著名数学家李冶在这里著书讲学,写成《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两部数学著作。他发明和使用了未知数,并最早使用了数字零,小数记法和负号。在《测圆海镜》中,李冶提出立天元一为某某,也就是现在设未知数为某某,这比欧洲设未知数X要早300年。
9 a7 l+ P. o! z
/ F% ]2 }, W, W0 u, P' G, f( b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之一据《元氏县志-明崇祯版》中记载:“封龙书院在封龙山之阳,汉李躬授业之所。唐郭震、宋李昉、张蟠叟,元李冶皆尝讲学于此,四方负笈来学者如坐春风中。”唐郭震、宋李昉在封龙书院的出现,奠定了封龙书院在中国书院史上的领先地位。据石家庄市文史专家梁勇在《封龙山历史年表》中考证记述,李昉游学于封龙书院的时间在五代后唐清泰年末(936)。后周年间(951—960),李昉曾一度辞官重返故里,在封龙书院收徒讲学。抛开李昉游学于封龙书院时间不说,单从李昉重返封龙书院讲学时间算,也比咸平五年(1002)的白鹿洞书院早四十余年,比应天府书院早五十年之久。唐郭震游学封龙书院之后考取进士的咸亨年间(670—674)比丽正书院的创办(718)早四十余年,比义门书院(890)早216年之久。1 I/ K+ V( ^* s% n

$ {% G7 A" d8 {) W3 o1 j" e传道授业者均为学者大家- ~: [9 T0 `, C( N- i9 r1 d
  c! ~6 l  f# G7 T9 i$ Y7 ]
自汉朝以来,封龙山一直是北方民办文化教育的中心。首创古代大学授业之所的就是汉代李躬,之后北宋李昉创建中溪书院,封龙书院,同时代张著创建西溪书院。到金元时期,李冶买田置业,重振封龙书院,聚徒讲学,名流云集,海内景望。后继者安熙主持封龙书院,更是盛况空前,“弟子来去,常至百人”,蜚声江北江南。这些历代书院创办或任院长的人,都是当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知名教授,学术领域的带头人,都有着自己的特有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在他们的影响和感召之下,一批批学有成就的高级知识分子或被邀请或慕名到书院讲学的不在少数,常在这里传道授业或在此讲学的,有唐朝大学者、著名文学家郭震,著名学者、高士姚敬栖;北魏大学者魏质;宋代著名学者张蟠叟,著名学者、曾经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题跋的张著;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元好问等等。
. a& G. O& [6 j
2 N* ]; d/ ]% k7 ~; t. V5 N' @8 p6 [- @3 H0 s1 l" Y( \5 z
: w) Y: ?: A4 t( I) y" R* @

& _% t, @% L) B2 {* ~4 V- d* b' E0 t; I# `2 H* Y# b

+ L! v$ ]8 S! e/ P4 K9 f; m4 S/ H* G1 Y$ ~2 S8 }* q
作为文化名山,封龙山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后,人们才重新把目光转移到封龙山。近年来,元氏县委、县政府对元氏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高度重视,对封龙书院在中国书院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更是极为关注,多次指示有关人员查阅资料,到民间搜集整理有关书院的传说轶事。并在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封龙书院遗址上进行恢复性的重建。封龙书院遗址现存有两个读书洞、一个洗墨池、一个旧房基的遗迹。在此遗址上恢复重建的封龙书院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更预计开展多种形式的开坛授课和学术交流活动,吸引八方游客纷纷前来参观瞻仰。# z- e. V* L1 w1 F* D: E/ \( j

* W+ _! u+ n) ?# x(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接待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