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2-5-8 11:08 编辑 . Z: {/ F7 L* L: c
) @; A8 p' K' ~+ `. I7 d600多人感染后,北京紧急发布了《中医药防治方案》请告诉所有人[color=rgba(0, 0, 0, 0.3)]岐黄道医学社 [url=]岐黄道医学社[/url] [color=rgba(0, 0, 0, 0.3)]2022-05-07 06:517 i& f9 o. h" M# F9 a; f: U' f( R
5月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26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介绍,5月6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6例。
4 L/ z" `, Z3 e1 V$ i; z自5月5日发布会后(5月5日15时至6日15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66例(感染者683至748),其中,朝阳区31例,房山区20例,海淀区5例,通州区3例,昌平区、丰台区和大兴区各2例,东城区1例;普通型5例、轻型48例、无症状感染者13例;管控人员64例,社区筛查2例。均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风险点位及人员均已管控落位。
4 ~5 r/ l9 E- y5 P! T- J4月22日至今,北京累计报告610例感染者,涉15个区
- b5 L# G A0 H$ h4月22日至5月6日15时,北京市累计报告610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15个区,其中,朝阳区251例,房山区155例,通州区61例,丰台区43例,海淀区28例,顺义区22例,石景山区13例,昌平区12例,大兴区11例,东城区6例,西城区、密云区和延庆区各2例,门头沟区和经开区各1例。, }* \0 t0 m2 u# N
本轮新冠疫情期间,国家颁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上海也发布了《2022年春季易感人群外感疫病中药内服预防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康复全过程中的作用。近期,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与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的专家,针对广大市民朋友关心的中医抗疫问题,进行解答。
* u/ W& z& }& c1 i/ g; C+ |# o8 E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 S, q7 a8 J$ J中医药防治疫病历史悠久,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深入参与新冠救治全过程,不仅在快速改善症状和减少转重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在预防、康复乃至心理调摄等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在居家封闭期间,市民朋友可将多种中医药手段贯穿到日常防疫之中。 # u0 V0 N5 Y! |0 y9 D. S
对高风险和重点人群,可采取“先证而治”“截断扭转”的策略,主动选择具有防疫作用的中药予以及时干预 。 / J# V7 b- S4 r; |5 C# _
600多人感染后,北京也发布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的通知。以下是全文。
" g" z) \( [; o7 y3 j3 D&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的通知4 M2 H# u @# T) u, B* ~4 ~- h
各区卫生健康委、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各有关医疗机构:: t* L4 S l+ _1 F* Z
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局组织专家制定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中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到我局医政处。
! {9 \6 p% [- t0 k& O- L 联 系 人:林文慧 联系电话:83970039 邮 箱:zyjyzc@zyj.beijing.gov.cn
' g! k' b9 d/ y9 y% i+ O. y 附件: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 T* M& Q* {3 j0 X+ e$ W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2022年5月5日
* ?7 c) x, `' |" s" r4 M- J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
$ J' J! I) I: t" {" ?6 l 近期,我市报告多起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本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工作的精准性和规范性,在总结先期中医药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对《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进行修订,形成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六版)》。各有关单位可参照本方案确定的原则进行辨证论治及预防。7 n3 N. v7 O1 } u
一、中医病因病机
A j/ Y5 Z: z% Y" L& g3 Z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湿毒疫疠之气,自口鼻而入,郁肺困脾,临床可见发热、咳嗽、乏力、大便溏泄等症状。部分患者化热闭肺,出现高热、气促、喘憋等重症状态,甚至出现正虚邪陷、内闭外脱之危候。恢复期可见气阴两虚,肝脾不和等证。8 w5 T* Q. l$ v. u+ N, t
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已取代德尔塔(Delta)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其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强,传染性更强,符合中医“风热毒邪”致病特点。其风性强而毒性弱,感染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中低度发热、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见典型肺炎表现,预后良好。5 l. ]# m) _6 n
二、临床治疗方案
! p% [" \! g" p (一)成人确诊病例中医药治疗方案
5 g1 C1 }0 z' P4 I 1、轻型 5 T! A" ]& N. `3 a
风邪犯卫,湿毒内蕴证 1 `. _: [, d9 t
【症状】低热或不发热,咽干,咽痛,咳嗽,鼻塞流涕,恶风,乏力,可伴嗅觉及味觉异常。舌质红,苔薄黄腻或薄白腻,脉滑数或濡。
- d0 s% ?' [& s/ c; |/ U 【治法】清热解毒 芳化湿浊 t* K% R7 E: `% ~9 X$ e
【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2 r, f+ _- P& H" q0 H
金银花12g 连 翘10g 芦 根30g 桑 叶10g 荆 芥10g 牛蒡子12g 蒲公英10g 竹 叶12g 黄 芩15g 苍 术10g 藿 香10g 甘 草 6g
1 b% n) @7 p) T0 j; h/ L 【服用方法】以上各药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口服,每日两次;或中药配方颗粒,按服法说明服用。
7 P/ a$ q8 d/ S) t 【参考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双黄连制剂、清开灵制剂、连花清咳片、痰热清胶囊、射麻口服液等。
+ @0 _9 ~2 N T, C# E) O1 Z+ b 【针灸治疗】大椎、风池、曲池、合谷。* L% O) g$ X' j) L; S$ m3 V7 u
2、普通型* f. v4 N' n6 Y# s& e
疫毒袭肺证 * D" G8 |8 u8 j# S+ n
【症状】发热或不发热,乏力,咳嗽,有痰或少痰,恶风,头身重痛,气短,口干,脘痞,嗅觉异常,味觉异常,或有便溏,舌质红,苔白或黄或腻,脉滑数。
$ u6 j, \( u+ m# `; I$ [ 【治法】化湿宣肺 清热解毒7 H% q. C1 }1 K5 G0 F0 ]
【推荐方药】化湿败毒方加减
" n) T# B7 A& @( A! T) c 炙麻黄10g 炒杏仁 9g 黄 芩15g 知 母10g 白 蔻6g(打碎) 生薏仁30g 苍 术10g 金银花15g 连 翘15g 藿 香10g 生黄芪10g 麦 冬15g
* P2 M( ?; A) D; T3 e/ V7 J+ N* ] 【加减】发热重者加生石膏30g(先煎)、青蒿15g、柴胡15g;苔厚腻者加佩兰10g、陈皮10g、苏梗10g;腹泻者去知母,加黄连9g。嗅觉或味觉异常者加辛夷9克、荆芥9克。
0 q6 ^2 i: k. T# y$ X+ y 【服用方法】以上各药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口服,每次服用200毫升,每日两次;或中药配方颗粒,按服法说明服用。5 U$ F+ O9 r6 ?% L/ }; r# m
【参考中成药】参考轻型治疗方案。3 z2 ] T5 a$ W9 f' t- J; X
【针灸治疗】曲池、列缺、气海、丰隆。% ]" u3 W0 F# s( A: @
3、重型
* \" w( z2 B$ D 疫毒闭肺证
" r/ t: n9 r; M3 d6 W 【症状】发热,喘促,胸闷,咳嗽,痰少或痰粘不易出,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躁扰不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便秘或便溏不爽,舌质红或绛,苔黄腻,脉滑数。5 n1 [0 g* ?1 `2 M2 j3 W: j
【治法】清肺平喘 凉血解毒
; B4 l3 C8 v% b3 \- J8 d 【推荐方药】化湿败毒方加减
5 b: f a% s8 X) n" z* b 炙麻黄10g 生石膏45g(先煎) 炒杏仁10g 金银花15g 知 母10g 水牛角片30g(先煎)浙贝母10g 瓜 蒌30g 地 龙20g 葶苈子15g(包煎) 赤 芍20g 生黄芪20g 生 地30g 丹 皮15g
S& C! |; Q, ]; P( O5 Z4 A 【加减】气短乏力明显者加西洋参10g;大便不通者加生大黄10g(后下)、厚朴15g。! ]! y- X, P$ @# {
【服用方法】以上各药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口服,每次服用200毫升,每日两次或频服;或中药配方颗粒,按服法说明服用。
! t, G5 }% t! _! Y6 G. b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化湿败毒颗粒、紫雪丹、安宫牛黄丸。
* c! b5 {$ h4 L. \4 Q9 D$ V 【针灸治疗】孔最、尺泽、足三里、太冲。
. ?7 r9 D9 L6 x0 i5 q8 \" d8 d 4、危重型
& a: v# a2 ~0 C 内闭外脱证 9 ]; n# p( J o
【症状】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喘息气促,干咳,少痰,乏力,语声低微,燥扰不宁,甚则神昏谵语,汗出肢冷,口唇紫暗,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细欲绝。
) D" g* V- J0 k; {& [+ `# q# g: I 【治法】化浊开闭 益气固脱
# {% Q* u+ Z& [ X' ^. N6 I* F 【推荐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冲服安宫牛黄丸/ `% n. b1 `8 M8 N8 U# ?
生晒参30g 黑顺片15g(先煎)生黄芪30g 麦 冬30g 丹 参30g 郁 金10g 地 龙15g 五味子 6g 葶苈子15g(包煎) 安宫牛黄丸1粒
5 Q* \& E+ N# ]8 q 【加减】气短疲乏重者加山萸肉30g;大便干结者加枳实15g、生大黄10g(后下)、生地15g。
, {" L8 y {/ p+ S/ ^$ l B 【服用方法】以上各药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口服或鼻饲,每次服用200毫升,每日两次或频服;或中药配方颗粒,按服法说明服用。. J2 I( }8 _/ L \; N8 F
【参考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 {' o: b1 l% N. T- J
【针灸治疗】关元、天枢、足三里、丰隆、涌泉。' m- _8 w9 b( b3 U* j4 ^1 w
(二)儿童确诊病例中医药治疗方案
; j1 n4 o3 V) Q/ t4 L: X& z 1、轻型/普通型
- ^% m3 L+ A4 S' j' Z7 K 疫毒袭肺证& D4 |& P) k1 ]3 w1 [. e
【症状】发热或不发热,咽喉干痛,咳嗽,恶心呕吐,纳差,便秘,或见腹泻,舌尖偏红,苔白厚,脉浮数,指纹红。- V' z2 v& l6 O3 T
【治法】清热解毒 化湿宣肺
4 K" Z4 ]9 \% r 【推荐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 @+ o4 h1 H( A, l, S3 u# U; Y6 x 炙麻黄 4g 生石膏20g(先煎)知 母 9g 炒杏仁10g 生薏仁10g 芦 根10g 桔 梗 6g 桑白皮10g 金银花10g 藿 香10g
m/ [1 M# o, O: i" v; ~ 本方适用于5岁-10岁儿童,超出此年龄范围的患儿,需要根据年龄和病情酌情调整用药剂量。
7 c" O: I ^. o t2 {1 D3 ^% S& }% | 【参考中成药】小儿热速清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芩香清解口服液、金振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等。
* m3 [; N9 ^$ ] 2、重型/危重型
, ~& a c4 r9 h 疫毒闭肺证
6 ^; ^ }/ X. d" X# h6 l9 A$ L# u 【症状】高热,咳嗽,气粗,痰黄,可伴便秘,口渴咽干,燥扰不宁,甚则神昏谵语,舌质红或绛,苔黄,脉浮滑数,指纹紫。
; D- Q8 F/ C( o! d7 a 【治法】化浊开闭 养阴清热' ^' i! Z% G8 m/ u
【推荐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减
# J6 b% Z) s* o, J4 ]; \ 炙麻黄 4g 生石膏20g(先煎) 知 母 9g 炒杏仁10g 生薏仁10g 瓜 篓10g 熟大黄 5g 麦 冬10g 葶苈子6g(包煎)水牛角片10g(先煎)地 龙10g 人 参 6g
2 I8 P8 m! `; S* d 本方适用于5岁-10岁儿童,超出此年龄范围的患儿,需要根据年龄和病情酌情调整用药剂量。
0 p/ {, l7 x L) s1 q 【推荐中成药】紫雪散、金振口服液、黄栀花口服液等。
4 Y" o J3 V- a (三)恢复期治疗方案
/ ?7 T6 U3 Z" J1 o& w1 e 1、气阴两虚证
. ~( y! Z( Y! C. m' ^ 【症状】神疲倦怠,自汗,心悸,纳呆,口干咽燥,舌质红少津或舌嫩红,苔黄或稍腻。
4 `: i( g' Y: a3 g' b; B, o 【治法】补肺益气 滋阴润燥6 Q- h2 `" V- p# x' i( r6 e, _2 d3 ?
【推荐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6 I5 ~- C) Z, e/ H$ F0 z
沙 参15g 麦 冬15g 生黄芪15g 神 曲20g 赤 芍15g 桑白皮15g 地骨皮15g 枳 壳10g 青 蒿15g 生 地15g
1 |" t" _/ C2 b* j! L5 ^( N 【加减】气短气喘者加五味子10g;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15g;肺脾气虚见纳差、便溏者加党参15g、茯苓15g、半夏9g、陈皮10g、甘草6g。) }9 C& }4 ]+ _4 g' m$ b: E, N
【服用方法】以上各药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口服,每次服用200毫升,每日两次;或中药配方颗粒,按服法说明服用。; k5 S. H! p( T: F9 |; w" z/ r' }* D$ c
【推荐中成药】生脉饮。
# }1 g/ [+ \0 C1 b% `( ? 【针灸治疗】(1)肺俞、脾俞、三阴交;(2)中脘、气海、太溪。+ O% I7 x( E) {) ]$ Y1 \: q
2、肺肾不足证
! n" j! a$ |7 u 【症状】动则气喘,疲乏无力,气短汗出,舌质淡红,舌边齿痕,苔薄白。5 w0 x8 S$ `3 x' j2 H" b
【治法】培土生金 补肾纳气# u T. }/ b4 G& ]. `, q3 Z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 U6 Y" p% p: T- `: x7 Z& x2 N 熟 地15g 人 参10g 山茱萸20g 山 药15g 丹 皮10g 茯 苓15g 泽 泻15g 枸杞子10g 仙鹤草30g 牛 膝15g 炒白术15g% R1 K# X1 m) @( V# Y _
【服用方法】以上各药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口服,每次服用200毫升,每日两次;或中药配方颗粒,按服法说明服用。
: n8 Z4 ~! |5 a3 z; s2 _ 【参考中成药】可选用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槐杞黄颗粒等。
4 @1 ^4 j. n* N2 K+ b 【针灸治疗】(1)肺俞、脾俞、肾俞、太溪;(2)中脘、气海、足三里。
) A- p }3 E0 f9 K% g& |" p 3、肝脾不调证; H6 j3 S# n$ d' L& \6 P4 w) \
【症状】精神抑郁,夜眠不安,两胁作痛,头痛目眩,神疲食少,女子月经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而细。
5 I9 s3 S! t0 x7 c1 Y+ E 【治法】疏肝健脾 解郁和营
+ ]. c6 Y) Y$ ^2 a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 G+ Y2 z" S& P* d% T4 {
醋柴胡15g 当 归15g 白 芍15g 白 术15g 茯 苓15g 酸枣仁15g 生 姜15g 薄 荷 6g 炙甘草 6g 麦 芽30g1 [/ {% c$ q8 k: N' s/ }
【服用方法】以上各药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口服,每次服用200毫升,每日两次;或中药配方颗粒,按服法说明服用。( [: R2 f5 r; C% |
【推荐中成药】逍遥丸、加味逍遥丸/颗粒、红花逍遥颗粒。* S2 F8 r: N4 j. R" Q
【针灸治疗】百会、神庭、内关、膻中、太冲、三阴交、神门。
) c, z$ r9 i1 O+ b (四)针灸治疗的配穴方案
) g# b3 x" E" R9 L* r2 b1 h8 b) q 1、发热者加尺泽、曲池。
! j. n4 Y- ~2 } 2、咽痛、鼻塞者加合谷、鱼际。
9 F4 n! G( m& t- e0 ` 3、食欲不振者加手三里、公孙。
6 G6 j5 D4 o8 P) |4 [ 4、胸闷气短者加膻中、内关。. u, o( V- N5 L: R
5、腹泻便溏者加天枢、关元。
) h) _/ t' T- T9 W 6、便秘者加支沟、天枢;便秘甚者再加上巨虚、水道。7 m/ p# _+ K1 P& k' X
(五)其他治疗: I* h8 W4 M$ l9 @. E, P
以上诸证,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穴位贴敷、八段锦、太极拳、呼吸导引操、气功康复、运动锻炼、心理疏导、中医音乐疗法等。
* A& A9 d' e- y (六)对长时间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或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复阳者,可根据病情辨证论治。7 k$ k7 k ?; a2 E8 I' U# b3 V8 j- q
三、无症状感染者
: W' I+ N" q1 c) h+ _. N$ r 此类人群治疗方案按照轻型病例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
3 \: u1 L! R! z8 A: N 四、中医药预防指导原则
$ f2 f' s6 o# [+ `& q 【适用人群】集中隔离观察人群,居家隔离观察人群,封控区、管控区、临时管控区和防范区人群,普通人群。 【治法】化湿疏风 解毒益气 0 j* a! D: m" S; S/ r! c
【参考方药】 苍 术 6g 桑 叶 3g 苏 叶 6g 金银花 6g 藿 香 6g 荆 芥 3g 生黄芪 6g 0 ~* h3 |- L" | y
【服用方法】
5 {" _1 e" k8 f 1. 成年人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口服,每日分两次口服,每次服200ml。或中药配方颗粒,按服法说明服用。连续服用7天,必要时可连续服用14天。 2. 儿童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其中,14岁以上儿童,每日200毫升,分两次口服,每次服用100ml;5岁-14岁儿童,每日100毫升,分两次口服,每次服用50ml;1岁-5岁儿童,每日50毫升,分两次口服,每次服用25ml。或中药配方颗粒,按服法说明服用。连续服用7天,必要时可连续服用14天。小于1岁者,由医生根据儿童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服药以及服用方法和剂量。
" ]6 d! r. ~( ?/ c' k 【注意事项】) C+ K8 E8 T3 B0 g0 g# h Q
1.儿童服药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于3次/天,可以酌情将药量减半口服。如出现其他不适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是否停药或进一步处理。 2.注意饮食调护,营养均衡,规律起居,适量运动,调整心态,必要时予以心理疏导。
* {! T# q4 ?4 Q' o1 F) Z1 A; R 3.有药物过敏史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岐黄综合:新华社、首都中医、上海中医药)
T* b( V! |! ]; v0 B2 c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中医让生活更美好,更多精彩点击关注。☟[color=rgba(0, 0, 0, 0.9)]岐黄道医学社[color=rgba(0, 0, 0, 0.5)]弘扬中医文化,分享健康知识9 o8 s' i2 w' }! q7 ~, o% Q# J
[color=rgba(0, 0, 0, 0.5)]8篇原创内容8 b$ u; c: z/ } O
2 \/ q% H7 i4 d3 J- Q2 @7 H/ W* c7 ]3 O8 }- ~/ @# Z0 `
; R& B1 z0 K1 A9 a$ G# o* O1 k: h
8 H6 E& C( x, ~! q% Z7 b[color=rgba(0, 0, 0, 0.3)]公众号) f: y8 ?4 {, {: {. _/ b$ }
' Y7 ^* l4 f$ ]9 f3 T8 r$ }. \# l; F7 c( R+ P/ A
2 E+ l/ H! j. G* h2 s" T/ v/ U- V( b$ H
[color=rgba(0, 0, 0, 0.3)]发表于广东) |7 t( K7 q: H1 K3 `0 R8 ~) t Z
, N8 ?( D8 ]' T/ I$ @; e7 P9 E[color=rgba(0, 0, 0, 0.3)]阅读 39906 Q* {* } V: Q
0 V' r$ o, D. o2 m/ Q% t' C. b
) _+ a# i3 c/ b1 q
9 z0 y, V, Z/ q
9 |( P9 f0 r0 y- W! K" M
4 N" p, z3 a( C( l7 b9 J: X
5 O. j5 b" P,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