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X2 j5 a ^ }6 ?某大医院内部通知:不发表关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效果等言论,换句话说就是禁止发表中医能成功治疗新冠的言论!天哪!真相大白!中医就是这样被扼杀了!
中医药治疗新冠效果举世瞩目,居然不让说,让我们看看国家中医药局的新闻发布会!
0 ^4 E5 i+ @1 k( g U7 ?% V5 n# d国家中医药局就近期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实录全文)6 J1 u9 r2 A) Z( p
2021年12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近期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吴振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医政司副司长邴媛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副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张卫东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 U o2 q* C+ r$ P$ q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吴振斗
& @% d' F; p( D- U: W0 l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吴振斗主持本场发布会 中国网 刘桢珂摄# }: x7 S. _$ H" F5 v8 B9 i# ^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2月新闻发布会。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吴振斗,也是本次发布会主持人。
7 ~1 b! V$ M! f. g7 g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仍处于发展阶段,国内各地发现本土病例,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今天发布会主要介绍近期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m' G B- K1 o. u/ M) N% |出席发布会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先生,医政司副司长邴媛媛女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副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先生,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张卫东先生,下面先请邴媛媛女士介绍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临床救治情况。. G' F7 b7 J*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 邴媛媛
, |2 [- k% v6 S- P' g! v8 Q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邴媛媛 中国网 刘桢珂摄
/ {" d/ `+ H6 \# h9 c( g2 K" U
2 ]3 j2 `/ s. }, L3 h: C3 h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10月中旬以来,国内多地相继发生新冠肺炎本土聚集性疫情。疫情发生后,各地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中医药防控救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总体部署和当地需要,派出工作人员和中医专家赴疫情发生地,支持中医药防治工作,推动中医药早期干预、全程使用、全面覆盖。
0 I# ], u8 o7 _
第一, 在工作机制方面。在去年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期间,也就是突发疫情应急围堵阶段,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形成了“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在常态化防控探索和全链条精准防控“动态清零”阶段,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和中西医协作机制不断推广完善。各地中医药主管部门在当地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统筹协调本地中医力量,形成“第一时间启动中医药参与的应急防控指挥和救治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应用中医药防控救治方案,第一时间有中医药专家团队,第一时间用上中药”的经验模式。同时,在定点医院深化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中西医专家联合组成专家组,联合制定完善诊疗方案,联合在一线开展救治,联合进行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
4 I! W5 F2 G p& {" S第二,在治疗方面。中医药深度介入治疗全过程,各地依据国家诊疗方案,规范化、同质化开展中医治疗。对轻型、普通型患者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改善患者发热、咳嗽、纳差、乏力等临床症状,减少向重症发展。对重型、危重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人一策”,发挥中医药在退高热、促进肺部渗出吸收、改善胃肠道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减缓或阻断重症向危重症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转变。针对部分康复患者出院后仍有乏力、纳差、气虚等症状,应用中药和非药物疗法综合干预,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各地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中,除个别少数特殊情况人员外,均普遍应用了中医药。
) R% h3 K Q) k' ]
第三,在预防方面。将中医药纳入“四早”,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指导各地结合当地气候和人群体质特点,制定中医药预防方案。对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触者,以“点开药到”为目标,第一时间进行中医药预防干预,确保中药“应服尽服”、“能服尽服”。将中医药预防延伸到封控社区及一线重点岗位人群,确保有需求的居家隔离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愿服尽服”。各地组织成立中医巡回指导专家组,定时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封控社区指导中药预防,开展服药随访。
( z& q, r' Y# j( n' {$ `# g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 z5 o2 U* q* `5 Z6 F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吴振斗
; O/ j8 R b: H. o& d下面请李昱先生介绍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 O" z( e' `4 ~( e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 李昱
- k( N* T. N3 B( |: I) n% g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 中国网 刘桢珂摄
$ k& `/ w" }2 W. z1 S n% ^2 a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中医药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坚持临床科研一体化,充分发挥院士、国医大师以及各级专家组力量,筛选有效方药,制定诊疗方案,为临床救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1 K0 C% f3 n1 t# S; M6 K- q0 J5 B9 t武汉疫情暴发之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0年1月27日即以临床“急用、效用、实用”为导向紧急启动中医药有效方药筛选,开展清肺排毒汤临床救治观察研究,在取得临床证据以后,2月6日,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向全国推荐使用,为及时提供临床救治方案和有效武器,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下,我局与中国工程院牵头成立了中医药科研专班,加强科研顶层设计,统筹调配中医药科技资源,以支撑临床救治为核心,融预防、救治、康复为一体,一体化组织、全链条设计,并及时跟进相关的基础研究,力争用科学的方法说清楚中医药救治的疗效,讲明白相关的机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我局一方面积极推动中医药临床科研成果转化,配合国家药监局开展研审联动,通过应急审批程序依法依规推进“三方”新药研发注册上市。另一方面,我们密切跟进疫情在我国相关地区的传播情况,临床救治开展到哪里,临床科研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特别是注重中医药应对变异病毒株的相关研究,在推进中医药规范化、同质化救治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积累更多的临床证据,提高循证证据的级别,深化相关机理研究。
3 @2 R2 e4 Y- m E6 c: c
临床科研一体化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医药抗疫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基于中医药自身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深入开展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的疗效,让中医药科研攻关成果助力抗疫大局。
0 z4 g! B$ \) v, J% r6 q谢谢大家。
: D! ~( H; d, Q& ], v) K- x- s3 X- V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吴振斗
% K5 v0 H% g$ u: W% T9 h& w1 H( `8 H
谢谢李昱先生。下面,由我向各位介绍中医药疫情防控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情况。
& t% z3 {+ A- N' c! c, l7 i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总结国内疫情防控救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中医药参与全球疫情防控,积极同国际社会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支持开展学术交流,为提振全球抗疫信心,推进国际抗疫合作贡献中医药力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举办了110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10多个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选派中医专家赴28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指导抗疫。今年,在世界卫生组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国家支持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召开了“中医药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论坛”“2021金砖国家传统医药研讨会”和“2021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发布《支持中医药参与全球疫情防控倡议》《2021金砖国家应用传统医药抗击新冠疫情在线宣言》《关于开展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合作的南昌倡议》,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乌克兰副总理斯特凡妮希娜、吉尔吉斯共和国时任副总理巴卡绍娃、白俄罗斯共和国第一副总理斯诺普科夫等外国政要发表演讲,支持中医药等传统医学参与国际抗疫合作。特别是2021金砖国家传统医药研讨会召开期间,全球正面临“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严峻挑战,国内专家结合临床实践重点分享了我国中医药团队总结出的“德尔塔”和“德尔塔+”变异毒株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和用药规律,再一次充分展示了中医药在应对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毒株造成的疫情中的重要作用,赢得普遍赞誉和高度肯定,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了积极贡献。
4 H0 M* {2 \) r I0 n; a
以上是我们中医药疫情防控国际交流合作情况的介绍。
! [3 s" A1 z$ }; }% l# o&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吴振斗
3 k9 N J+ L% s# [/ F' d* h& D
下面我们就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各位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有请。
; N6 e7 ?8 h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9 d l0 U/ ~- i% n# V! B, W: I
中医药系统牵头支持开展科研项目有哪些?科研攻关在应对疫情中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6 E+ M K5 G' j 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 李昱
% j! `' {$ S4 H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提的非常好的一个问题。中医药系统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抗击工作中开展了很多科研项目,也为这次抗疫作出了突出贡献。
/ C9 y* s j8 J- v& H3 D疫情暴发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坚持科研攻关与临床救治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等独特优势,支持开展中医药应急科研攻关,设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医药应急专项”,结合疫情不同阶段特点和相关省科研工作的具体情况,设立了91个项目,围绕疫病中医证候分析、社区防控中医药干预、有效方药临床疗效、恢复期患者康复、中医药作用机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重点支持了8个中医药研究项目,主要开展预防、治疗、康复、新药研发和机理等方面研究,后续也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支持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关键技术及经典名方作用解析研究。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专项支持开展“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肺炎基础研究”。
8 R4 R- d4 h. `3 {! e4 ?$ c系列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为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药方案优化提供支撑,也为“三方”新药研发注册上市提供了科学的临床证据。在预防方面,相关研究也显示中医药具有良好的防疫效果,为易感人群提供了中医药干预方案。在恢复期康复方面,中医药对于患者心肺功能损伤、消化功能下降及睡眠情绪障碍等方面有较为明显改善作用,已发布推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此外,中医药作用机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化,科研数据的积累不断丰富,各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已陆续在国内外科学期刊上发表,为更好推进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优势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科技支撑。谢谢。
# {7 n% _2 W# u) L人民日报记者
/ N5 ~- ~* g1 L" c e刚才专家为我们介绍了科研与中医药机理研究等情况,能否再介绍一下现代科技如何与中医药更好地结合?谢谢。
5 B0 h6 b1 {" C6 ] u# Y海军军医大学教授 张卫东
( j+ z/ f2 A, v1 r( f, f/ ]& R: z感谢记者朋友的问题。我们中医药不光是在抗疫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科技手段,对“三方”、“三药”有效药物机理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际上中医药本身就是开放的体系。它和现代的科技技术手段在不断地融合。就像张伯礼院士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中医药虽然古老,但是它的一些理念是非常先进的。”屠呦呦先生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也说了一句话,她说:“青蒿素是中医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送给世界的一个礼物。”我觉得在这次新冠研究过程中,实际上运用了很多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我们的“三方”“三药”研究。比如在“三方”“三药”的机理研究里面就采用了系统生物学方法。中医中药对人体的认识是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过去传统的西医采用一个分子、一个靶点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次我们采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阐释了“三方”“三药”的作用机理,全面认识它的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实际上为这次用好中医药、讲好中医药故事提供了技术支撑。
8 |; g6 f) y2 [7 B* a3 f4 Y, |中医药还有很多理念和现代技术正在结合,比如说“上工治未病”,也为我们现代医学的预防手段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理论支持,包括现在大家都注重体检,在“上工治未病”里就是告诉大家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中医药的原创思维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能够真正把中医药的生命力发扬光大。
$ ~ J1 O! H5 r6 a! K' r
谢谢。
) j+ E$ d6 U7 }4 l新华社记者
/ q C3 S m+ s1 A, D$ y( `7 i中医药在抗疫科研工作积累了哪些经验,下一步有哪些方向开展科研工作。谢谢。5 w( Y/ _* v, g, ~2 X# s
4 W5 \& B8 R7 c4 A2 M2 E+ A+ S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 李昱
: G' V0 T: E" g5 B C谢谢这位记者朋友,中医药科研工作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非常好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也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7 K8 D4 c P) }" ?1 b) o I一是加强中央和地方组织的协同,充分发挥中医药抗疫国家队的实力和优势,建立与地方的协作机制,做好中医药科研攻关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统一的临床科研工作方案,提供给各地使用。
, a3 M. R% S! G; q
二是充分发挥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的优势。通过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形成的临床科研模式,借鉴其取得成功的经验。在抗疫临床实践中开展相关研究,以人为中心、以数据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通过积累海量临床数据开展深度的挖掘与评价,总结规律、优化方案、提高疗效,形成临床科研的高等级证据。
( N- I: H N* e3 Q0 a
三是同步推进临床和机理研究。取得中医临床疗效证据,从多个层次阐明中医药发挥作用的机理,用科学的方法说清楚、讲明白中医的疗效和作用的机制。
1 d# g- k4 m# ^% l1 E1 ?0 h
目前,中医药在进一步推广发扬中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仍存在机制上不清楚、机理还没有能够讲的很明白的问题。
/ c; u' |% i7 b! @4 S0 K7 a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研究论证,总结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理论诊疗规律,组织科技攻关,既用好现代评价手段,也要充分尊重几前年的经验,说明白、讲清楚中医疗效。
' C! M1 X8 S* P& O6 K( `' ?
一是确保临床救治的前提下,借鉴青蒿素的研发经验,围绕疗效、机制、机理和有效成份,开展多学科的联合攻关。二是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在全球视野下组织开展中医药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提升中医药参与国际抗疫的贡献度。三是丰富中医药治理新冠肺炎的手段,关注预防、治疗和康复不同时期的有效方药。药食同源、中医药联合疫苗等相关领域,全程深度参与疫情防治。四是关注交叉学科的发展,借鉴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推广。
- g7 b n6 E- R9 R. n: ]; @0 K
谢谢。
" E2 \5 L. z1 C' r" s1 U
人民日报海外版
! B& N9 l2 B8 I) U4 s( |" i; s
随着新冠疫情的不断变化,中医药参与新冠疫情临床救治的举措有哪些变化?谢谢。
5 S3 ?; ^, I# u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副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张忠德
3 _; T) E V$ x$ A1 e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副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 中国网 刘桢珂摄# c6 t3 Z% \6 _+ X: ] K4 f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尤其是应对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的疫情中,我们发现与去年武汉、今年年初河北、云南相比较,感染德尔塔变异毒株的患者中医征候以发热、高热、恶寒、头痛、咽干、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重症患者出现气喘、低氧、汗出不止等急性虚损症状比较明显,而且比例比较高。比如广州疫情全国本土德尔塔毒株感染的病例,我们发现发热的患者超过80%。在甘肃刚刚结束的疫情中老年患者比较多,重症表现为隐匿性低氧血症的患者比较多。我们看到他在安静时血氧很正常,但是这个患者稍微活动一下,血氧就往下掉,掉到90%以下,很快转为重型。从中医角度看,我们觉得它是疫毒与湿邪胶着,弥漫三焦,传变迅速,耗气伤阴。
7 S, o2 a2 c0 k
我们专家组经过深入研讨和综合分析研判,本轮疫情仍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中医的核心病因病机也没有大的改变,还是属于湿毒郁闭,仅仅由于地域、气候、饮食习惯等因素不同,在证候特征上有所区别,出现了湿热侧重点不同,还有夹寒、夹热、夹燥、夹淤的表现,所以临床上这也符合中医的“三因制宜”观点。比如在福建厦门和莆田的患者出现腹泻、呕吐、恶心的症状比较明显,湿邪更重,这和地域、饮食习惯相关。甘肃等西北地区的患者干咳、咽干、口干、咽痒等症状比较明显,这符合“燥邪犯肺”的表现。所以,各地可依据中医的“三因制宜”观点,在原来第八版“三药三方”基础上辨证论治,适当调整治疗。重症患者采用人参早期扶正、全程扶正。我们在治疗同时也非常重视肺肠同治、调肠治肺,大便不通的患者,我们重用大黄,保持大便的通畅。所以,中医药为主治疗仍然是非常有效的。比我们在2021年5-6月广州疫情过程中,我们收治本土病例166例。其中,单纯使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达到了118例,占比超过了71%,成功阻断了57例有重症倾向的患者往重症转变,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中医临床诊治疾病,需要对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最主要的是要寻找到疾病的核心病机,确定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疾病有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和优势。对于国内出现境外输入的奥密克戎病例,我们也非常关注,我们还是要抓住疾病的核心病机、证候演变规律,根据中医几千年的疫病理论,结合发病季节、地域、人的体质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2 H, n( h' K! e+ t8 i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吴振斗
" Z' P" p! a3 M, a% j8 j请医政司副司长邴媛媛女士再作补充。
2 m; T: U6 i, }+ K! j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 邴媛媛
8 X$ p+ P+ [5 [# w# r谢谢主持人。从国家中医药局层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组织中医专家边救治边总结,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了第三到第八版的国家诊疗方案,筛选了“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药,既有通用方,也有针对不同病情不同证型的方剂,还有中成药,体现了辨病辨证的统一。各地在治疗过程中以国家诊疗方案为基础,规范化、同质化开展中医治疗,同时依据中医“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原则,分类施治、精准用药、确保疗效。
6 B) q" d2 Q' U5 X7 {4 l0 t" ^
针对各地疫情发生情况,我们及时组织中医专家对临床救治经验进行总结,对诊疗方案进行完善。比如今年下半年发生的疫情,多由德尔塔变异毒株引发,我们组织国家中医专家会同疫情发生地的专家,对感染德尔塔变异毒株的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再比如针对近期部分地区有不少儿童病例的情况,我们组织中医专家结合儿童的临床征候和小儿的生理特点组织制定中医治疗儿童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临床救治中形成的专家共识和临床经验,我们通过视频形式对全国进行培训,指导各地的中医治疗工作。可以说目前中医参与新冠肺炎疫情救治的深度和质量不断提高,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 Y' q7 u. d9 v* u7 c% T% P' d谢谢。
; c1 m/ f' F2 Y7 y; v! J健康报记者
8 q/ o% Y- R' w$ R% v
我们注意到很多患者出院后,不时有患者反映说躯体上有一些功能障碍。我们有没有梳理过这些功能障碍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医药在康复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1 f9 |, E& I9 { E#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副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张忠德
8 c; R- o3 r9 C7 B. q* z g
我们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发现,新冠患者达到了第八版的出院标准以后,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干咳、乏力、胸闷、汗多或者肺部炎症没有完全吸收的症状,而且一部分病人睡眠障碍、饮食、情绪等方面问题也比较普遍。
- S$ W* A# L4 f1 ^9 h! x" b, B8 M
这部分患者从中医角度分析,属于肺脾气虚、正虚邪恋,除了给予健脾益气、养阴解毒的中药之外,还配合中医药外治法、传统运动和心肺康复训练,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开展了太极拳、八段锦、针灸、药物贴敷等疗法,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 L T: a+ J- |0 o* r4 I
针对患者失眠、焦虑等精神症状,中医辨证属于肝气郁结、血不养心,分别给予疏肝理气、养心安神的中药治疗,同时配合中医药的外治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 K! N% L/ }) e3 y) \$ |7 h比如我们今年7、8月在江苏开展的240例病例的随机对照显示,在现代心肺功能的康复基础上,我们辨证使用中药、针灸、太极拳等综合康复方案,可以改善失眠、乏力、食欲不振、咳嗽等症状,明显提高了这些患者出院后三到六个月的心肺功能,促进了肺部炎症吸收,减少核酸的复阳率,显示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康复期的综合干预优势。所以,我们建议出院的患者,如果仍然有症状,可以继续服用中药,坚持用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疗法,促进康复,减少远期的后遗症。
8 x& T! a: Z$ u7 k# P
谢谢。
' p( ?1 k2 V& Y& Q
中国医药报记者
, R: S3 m# c5 R# C ?* r8 w: F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如何阐释它的作用机理和机制呢?
, V" `% l) V3 m: p/ E- w8 r, A4 D2 v海军军医大学教授 张卫东
8 a$ _% {+ N( e% w' Z! ~' ?
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张卫东 中国网 刘桢珂摄5 N/ I% m7 G% E: l1 e4 C2 M
4 e9 m/ B- O/ G+ O) d1 W0 J. w( _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刚才我们都听到了张忠德院长介绍的中医药全面参与这次新冠疫情防治工作,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以“三方三药”为代表的。临床上我们看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它背后的机理是什么?我们要把它说清楚、讲明白。在国家很多项目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实际上就是和临床基础配合起来,一体化的进行研究。在基础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很多现代手段,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都进行了作用机理研究。比如说在轻症阶段,可以看到中药对咳嗽、发热、乏力都有很好的疗效,背后的机理是什么?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发现,轻症阶段“三方三药”都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在这方面都有大量文章发表。
* q0 n# A9 s# }. _! {
在重症阶段,由于新冠病毒引起人的过度免疫,然后产生了“炎症风暴”,这个时候中药就可以对炎症风暴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抑制这些免疫细胞释放过量的炎症因子来缓解炎症风暴。在危重型中可以看到肺组织的器官损伤,这里“三方三药”对肺的上皮细胞、肺的微血管的内皮细胞都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这些文章有的已经在国际上发表,有的正在整理过程中。机理研究中,我们用数据来说话,我们发现了很多在中药当中的一些成份起到了很好作用,比如说在甘草里的甘草酸,麻黄里的麻黄碱,黄芩里的黄芩苷和汉黄苷都发挥了很好作用,我们不光把它的成份说清楚,还要把它的作用机理说清楚。
3 ?4 h, ]: U: g6 z" v! E谢谢。
& _- |. k6 H8 y5 ?2 |2 c中新社记者
0 C1 z1 x, W0 y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指导下,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哪些新思路和新打算?
: ?! {3 G7 z- C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吴振斗
( j! B/ u5 _& N4 _7 D/ i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流行,各国人民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应当坚持多边主义,继续在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疗效、国际标准等方面深化合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参与全球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积极同国际社会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提振全球抗疫信心,支持和加强传统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优势互补、交流互鉴,更好服务人类健康福祉,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0 ]6 U+ \8 c& e5 k8 l4 S0 B谢谢。
0 C: o+ G6 j- {& |
科技日报记者
5 o; Q z+ N! a5 b9 E1 W
刚才张忠德老师提到中医药对变异株的作用,近期奥密克戎在广东也出现了,想问在对抗奥密克戎方面中医药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和其他变异株相比是不是有一些不同?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更强,民众应该如何防范?谢谢。% r5 t2 t& D' L1 H n/ B0 K s% x
( {+ B* t1 F0 x9 j1 e! q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副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张忠德
* W! Y9 n" ~9 `# S1 L$ N) t
近期新的变异毒株在国外有流行趋势,中医药对于疫病的分型治疗有它的一套机理,我们也是根据新变异毒株的临床证候,主要的中医四诊资料寻找核心病机和发病规律,才能确定它的治疗原则和处方用药。目前对这个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我们还在收集中,所以我们现在还是按照中医理论体系,如果有病人出现以后我们第一时间到现场采集临床证候,分析核心病机,根据我们采集后的证候规律,看看和既往有什么区别,那么我们的方案也很快会出来。
中医药治疗新冠效果非常明显,也可以参看以前的文章:
( c, @% ]0 ~% Z$ Y2 f6 Y7 ]4 o央视《面对面》专访梁万年:中医药发挥重要作用!
) V( s0 r* A; ]8 t3 y% e5 n* i世卫组织无视中医药巨大作用,谁在向世界隐瞒中医抗疫真相!2 u% l9 s$ X. f; x2 E; H. o; b
“中医三剑客“的3个正确决定,成功扭转疫情,人人都该知道!9 q/ B" V' E' E+ X* X8 U& y: I+ I
特区就是不一样!深圳疫情防控:中医药全程参与救治,无一例从轻症转为重症,而且快速治愈!
( ~4 W' B( i/ K; ?中医,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挽救中医,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挽救我们自己!
- a' [% ^" ]6 `6 r3 {/ O 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们常说要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医就是中国人给世界的珍贵礼物,就是现成的、完全能够普惠人间的“中国智慧”。* l) w; `' O! N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挽救中医,不能在我们手里把中国5000文明文化搞丢了!
3 r2 W3 O9 L. N6 {2 o) ](本文结束,发展中医药事业,从发现优秀的中医药人开始!从宣传优秀的中医药人开始!发展振兴中医药事业,需要各位亲们携手前行!喜欢,请点【关注】请点亮【在看】并转发分享朋友圈,也许您的朋友也需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