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北京 慕盛学:我为什么要发表《SARS病毒再揭秘》?
曹东义 发表于:2020-3-11 17:46:2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8176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0-3-20 14:33 编辑
3 G8 ^* {- ]+ g- {
# \3 a2 u0 @  X- i

2003年的非典流行到现在已经15年了,一周年、三周年、五周年、十周年都有全国性的纪念活动,现在是过去15年了,很多人都忘记了。

一、中国非典研究15年来唯一的成绩

在这15年里,医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非典的研究有进展吗?

SARS病毒在我国停留了大约180天,留下了50多个疑问,到现在已经15年多了,真正解决了几个?

2017年“12月6日清晨,央视《朝闻天下》关注武汉科学家“揭示了我国蝙蝠携带有不同株具有跨种传播至人群可能性的SARS冠状病毒”。

一则24秒的短讯,背后信息量巨大。6日,记者联系上有此发现的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与崔杰课题组。据介绍,他们在单一菊头蝠种群中已找到SARS的全部基因组组分。这意味着,背上嫌疑近14年的“菊头蝠”,卷宗终于完备,遭致全球8000余人感染和近800人死亡的罪名,终告成立”。

5 G/ \' V" c) f( P( O* E0 o2 T

“菊头蝠”,是造成非典流行的元凶,这是非典15年来官方第一次公开公布的对非典研究的重大突破,但这个结论真的有意义吗?

二、“菊头蝠”,是造成非典流行的元凶,这个成果有意义吗?

非典研究过去15年了,留下的大量问题。我们现在研究非典的各个问题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非典的再次出现和找到治疗非典患者的方法。大但是非典留下的大量问题中,到现在只公布了 一项,“菊头蝠”,是造成非典流行的元凶,但这个成果对非典的治疗和预防有意义吗?

1、这项成果对非典患者的治疗没有任何关系

无论SARS病毒的宿主是果子狸还是 蝙蝠与对患者的治疗没有任何关系,这个问题是公认的。

2、这项成果对非典的预防关系不大

查找非典病毒的病原体来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非典事件的再次发生,但实际情况是确定非典病原体为果子狸或蝙蝠,对非典的预防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即使果子狸或蝙蝠是非典病毒的宿主,全世界呼吁不能杀掉它们,而且要保护野生动物。另外研究结果说明蝙蝠携带的非典病毒是不能直接传染给人类的,更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三、我为什么要发表《SARS病毒再揭秘》?

都知道在补碘的问题上我是网络里发表文章最多的人,其实在对21世纪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研究方面,我也是发表文章最多的人。

这些文章包括非典、H7N9、H1N1、埃博拉补碘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功发表了500多篇文章。其中有关非典的300多篇。

我于2005年开始研究非典,2008年写完《SARS病毒大揭秘》,但这本书在非典的问题上的几乎所有观点都是与卫生部对抗的,因此联系过几个出版社都不能出版。因此我把它发表在我的第一个新浪博客里,现在还可以查到,后来又发到现在的博客里。

我的观点是特殊的,与主流媒体是对抗的,因此不被人们承认,只有少数人支持。

十年来我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2013年香港一个媒体采访了我,并在香港播放了采访视频。

现在我为什么还要发表一系列文章进行SARS病毒再揭秘呢?

1、非典的绝大多数技术问题还没解决

非典事件留下了好多医学问题,到现在只公布了一个,菊头蝠”,是造成非典流行的元凶,但这个问题不是关键问题,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没解决。本人关于非典的理论可以圆满回答有关非典的所有问题,但我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了解和认可。

2、非典中的错误大多数不承认

非典过去15年多了,非典期间我国确确实实存在很多失误,这些失误实际上也是我们的经验,只要我们公开承认,吸取教训,对我国的医疗保健事业是有利的。

但是本人了解到国内有一些部门和个人对非典期间的失误 不但没有认识,反而顽固坚持。本人不得不用确凿的证据揭露,批评。

3、绝大多数老百姓不了解非典中的错误

我了解到的许多人对非典的认识仍然是误区,绝大多数人仍然认为非典是天灾,非典病毒极具传染性、非典病毒毒性极大、激素是治疗非典患者的特效药、如果不用激素大部分患者都会死亡、钟南山救了全国人民、全民抗非典取得了胜利等等。其实这些观点全部都是错误的,我有责任把真相告诉给全国人民。

本人的文章难免会涉及到大官,大专家,没办法回避。为了中国人民的持久健康,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非典的真相,为了中国医学的进步。我发表《SARS病毒再揭秘》,有一部分是老问题,也有一部分新问题。

因此,从今天开始,本人将陆续发表有关非典的文章,请您关注。

任何人任何部门都可以对我文章里的所有证据辟谣,如果有证据证明是我造谣,本人奖励他 100万元。

北京 慕盛学

0 ^- x. G5 o' m& v3 S' }3 R

惊天动地的书《SARS病毒大揭秘》2-目录_慕盛学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838700100etv1.html

7 p' _6 S# Y: H% u8 q' E
5 R  w. H2 v8 Y5 K* x6 f

SARS病毒再揭秘_慕盛学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838700102ylwn.html

0 j$ O2 i% e/ t1 b5 w
0 I6 h# g& f5 W# Z$ z7 J  c  b

6 m2 X2 Q0 j; `* q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1 17:48:25 | 阅读全部
今天先谈在病原体定性上存在最明显的、严重的两个失误。这两个失误对非典病原体的研究和对非典患者的治疗造成很大损失。5 a' y6 d  ]" a$ s' s' b+ Z( l

* K4 E6 {% e) ]6 ^* F& N$ ?2 w在病原体定性方面的第一个失误就是0 \) E+ ~2 t% v% Z3 {# w

2 r. t1 l4 N4 r' \2 i把非典病原体定义为“衣原体”
% L% }" G4 y- _9 o, y5 ]  \8 U) _* I% N; |" @$ w# E
——谈非典期间中国存在的36个失误之一5 U+ `( j  n4 r# P8 i
7 Z, p  H* t# k+ @. Q4 \
一、权威媒体发布的权威部门的权威专家的结论是错误的
% ?$ x& c4 b% K5 [3 K
9 T/ c6 B+ s! Q! g由于广东出现了非典的流行,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的首席专家,洪涛于2003年2月7日开始,投入了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的研究。
% r) e0 a. G; u! [# z' P# I2 C0 W" a2 X1 ~: T$ |/ s( x2 `
2003年2月13日,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广东送来的“非典”标本,这天洪涛工作到深夜。2月18日,经过对所拍摄的100多张电镜照片仔细观察,发现病人肺组织中存有大量的衣原体样颗粒!并于2月18日下午向社会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y  y2 L" N5 U! t8 X0 S  R7 _

  e3 k/ W5 ~0 B9 H* a2 T2月18日晚上7时的中央台《新闻联播》正式宣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报告,通过电镜观察发现两份死于本次肺炎病人的尸检肺标本上有典型的衣原体包含体,肺细胞浆内衣原体颗粒十分典型。广东省部分地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基本确定为衣原体。”9 T8 ?$ f! `0 X# X, l

) O. i1 H# g' T$ e) M晚上8时07分,新华社正式报道:“引起广东部分地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
! X: R3 p, f$ e. _8 G% Q
% m3 Y% y5 E5 `  P权威部门的结论,通过权威媒体发布出来。其直接后果就是使中国政府丧失了宝贵的时机,使非典成为建国以来危害最大的瘟疫。! n& L# Y- H- _' j7 \' `7 C0 N% @/ v

7 B+ f5 z5 N+ p# c7 h* u: O二、失误原因初探
% `2 w+ h1 }6 h: H/ P) F' Q/ x- I) [3 c& }; |6 B
洪涛院士生于1931年7月,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40年,曾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病毒病理和生物医学超微结构实验室,首次发现人类B组轮状病毒并进行了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还首次发现了出血热病毒的形态,解决了久而未决的病原学问题,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6 F! u$ w% I& S3 j0 q" e! j' S  A: q4 z* F; R+ }4 ]; ?
但是从非典病原体味衣原体的研究成果公布那天起,洪涛院士开始走了下坡路,犯了一系列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洪涛院士通过“非典”标本的电镜照片,就敢向全世界公布“非典的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明显缺乏科学根据,明显缺乏责任心,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 x4 M/ Y) {% e5 u: H  s, G/ J( Y6 Y$ Q6 v5 e
1、严重脱离实际,脱离临床' j! \5 R2 X: C# F+ b
, {* x5 M4 d4 l  \" q( G
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往往需要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C. f  f, J& _  ]
7 |6 e% c3 D/ l0 Q+ y3 v# f; [
在SARS开始流行时,广东的医生用了各种抗生素试验治疗,大量病例证明抗生素治疗无效。这是公开的事实,广东的老百姓都知道,否则老百姓怎么会知到非典无药可治,抢购食品呢?+ o$ P) M( `6 F$ I( J

* d' C# \# B9 `; E* X' O如果病原体真的是衣原体,衣原体引起的肺炎一般呈散发性,流行的可能性少,大多病情轻,死亡率低,并且在应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即可特效。而SARS病人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应用抗生素无效。如将衣原体作为SARS病原体,经不起临床实践的检验。钟南山院士根据疾病的临床特征,认为可能是由一种未知的新病毒引起的。
. p& N3 ^4 Z1 L4 k
1 r) b5 w" b  }: O5 a感染了“非典”的蔡卫平,是“广东省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成员,他在病床上十分激动地说:“要是衣原体,我把头砍下来给你……”
6 W8 f2 B8 c0 Z! d& H6 ^5 ]: \" q; u. Y6 v$ V7 S
+ L7 Y: b, G/ h1 w) b/ i2 u

* o. m' R$ h# P" X) y( J证据来源:《中国海关》2003年第六期
& p, e- X) j% s$ [, V6 i6 {$ h+ ^5 E0 I* J% g1 e
谈我国非典期间出现的36个失误
/ P2 m. K5 V: S- ^/ l    洪涛院士在两例死亡病例的肺组织找到衣原体,只能证实这两个病人携带了衣原体,并不能证实衣原体是致病原因,更不能代表广东全部305个病例(当时公布的最新病例数是305例)。
* v. L2 {3 B4 t) p9 c8 {( s+ @) _( j
有的专家还尖锐指出,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没有征询广东临床专家意见就急于宣布结论,是非常草率的科研态度。”
8 K8 J( U& v( a; ~, ?5 U8 j& O9 m7 B0 \" j3 s/ C* ^5 R
如果按照“衣原体说”治疗非典,治疗方案将大大简化,但如果“衣原体说”是错误的,我们可能付出沉重的生命代价。这正是对付过多起临床非典病例的广东专家直言“衣原体说”过于草率的原因。# ^4 [. @/ R+ Y& [. `% P* ~. I# X) a

% ]1 S1 u  G* d% o7 D但是洪涛院士不调查广东的医疗实践,不研究患者的治疗过程,不重视同行的不同意见,完全相信自己的“眼见为实”,一意孤行,做出“非典的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的不正确结论,并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公布,误导了领导,误导了百姓,使中国在抗击SARS的战争中,在全世界面前打了第一个败仗。这个错误是很明显的、低级的、遗憾的、很不应该的、损失是大的,教训是惨痛的。
4 a% a! H( Q" b1 M' f1 x" f: G2 d, V0 V, ?/ L
2、违背科学定义病原体的规则
2 T  w0 a+ I4 `% s  W* H  N) k$ C) o
0 y9 O0 x8 D# r- o" ~) G: y要确定一种微生物作为新传染病的病原体不是哪个人说得算,而是有一个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提出的一套科学验证方法,被称为确定病原的“金标准”--科赫法则。每一个学医的学生都知道这个“科赫法则”,作为专门从事病毒研究的院士更应严格遵守。但是洪涛领导的科研队伍,却犯下了极为低级的学术错误,他无视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的传染病病原鉴定的金科玉律━科赫法则,而仅根据电子显微镜照片来鉴定病原,犯了被国际同行评价为“违背常识”(“against common sense”)的学术错误。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40年的院士,做出“非典的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的结论,不符合“科赫法则”,为什么敢这样做?) [4 Y" Y+ M% B4 S6 ]+ v

4 }( x, v/ d. I$ E* S0 P! A! G 3、顽强的低级抵赖
3 R" L/ W. V) w, J) d: A& h4 w
, K  Q9 m# u& \4 k2 Z2 E# t& c科学家在科研中出现错误是不奇怪的,但出现低级错误就不应该了,特别是出现明显低级错误还总强调客观原因,就更不应该了。而且为多次多方面低级的抵赖,这里用“顽强的低级抵赖”是不过分的,理由如下:
! Z5 w  y! `, e  B) ]3 X: q2 T9 S* P% J
(1)怪中央电视台“余地留小了”
: n, i  x! w, P1 O( n/ J
3 i: y+ J8 j1 e2003年05月23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发表的《洪涛院士回首SARS病原之争衣原体败给冠状病毒》的文章中说:“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尸检肺标本上有衣原体,并于2月18日向社会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4 A. j3 R! e  Y1 a9 U

! e6 n" y% s# R+ }* m“回顾当时情景,洪涛说,自己曾要求媒体宣布他的发现时“要留有20%的余地”,但实际发布时“还是余地留小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权威媒体迅速报道:“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衣原体”之说从此成为官方“非典不可怕”、“已经得到控制”的一份“医学证明”。因为,如果该病的病原体确是衣原体的话,患者只需服用红霉素等已有的普通药物即有特效。衣原体肺炎一般呈散发性,即零零星星地发生,流行的可能性不大,衣原体肺炎的死亡率也不高”。
+ z+ K/ m* Y! [$ l8 ^: u8 n9 J  p* \: j# w1 G3 U( m0 Z' w
这是洪院士把自己失误的责任在往媒体上推。媒体不是医学专家,媒体只能如实报道专家的研究成果,而不可能有任何的篡改。特别是这个问题关系到上万人的生命,全国瞩目全世界瞩目,科学家和媒体都应该严谨、严肃。“要留有20%的余地”,媒体没法留,就是留90%的余地,媒体也绝对不可能把“衣原体”留成“冠状病毒”。让媒体留余地,本身就说明自己的根据是不十分可靠的,不可靠的又为什么急于公布?自己的低级错误埋怨媒体“余地留小了”,能说这不是明显的低级抵赖吗?
& ?3 Y% m% H( w. D% m( `
2 d+ O" Z) q- }谈我国非典期间出现的36个失误
; o9 s" k( X7 `) C6 ^& `    (2)在香港发现冠状病毒后洪涛强调是“衣原体和冠状病毒同时发生作用”  `) m. ?. b( ]3 y6 N1 X( K
6 `8 f: {+ U, ~# K) J" i
在2月18日洪涛院士公布“非典的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之后,国内外医学界以不同方式表示异议,并加紧研究工作,3月17日,WHO的科学家组织了一个包括全球欧美亚三大洲、9个国家和地区、11个研究机构的研究网络,其中没有中国大陆的科学家。3月21日,香港大学的科学家从患者体内发现病毒,根据电子显微镜观察,初步认为这是冠状病毒。三天后,美国CDC肯定了这个发现。[Science 300, 224-225 (2003)]。3月28日,中国正式加入WHO的研究网络。4月16日,WHO在日内瓦正式宣布,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这个病毒被命名为SARS病毒。- H+ d3 b1 P4 r* t
! @6 p1 f) `+ y  V. {; D! b& u9 }
到此非典的病原为衣原体学说以宣布彻底失败,但是4月10日下午,在一个官方发布会上,洪涛通报了中国疾控中心发现冠状病毒的消息。但他同时表示,“个人认为,可能是衣原体和冠状病毒同时发生作用”。12日,洪涛再次公开表示,“衣原体和冠状病毒同时存在”。即使到了4月23日,洪涛院士还在中央电视台上说:“我们发现衣原体老跟冠状病毒伴随,很可能它们两个有什么协同作用,要么是协同,它需要它,要么是它感染了,铺平了道路,冠状病毒给衣原体的供给造成温床,铺平了道路,这种可能性都有的。”
! N/ T. B) e. Q. N0 u( z' I' m; @# `6 O' ]
在全世界都公认“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体之后,洪涛还要强调“衣原体和冠状病毒同时存在”,同时存在的可能性是有的,但现在查的是致病的元凶是什么病原体,在全世界公认的情况下还念念不忘衣原体,是不是明显强词夺理,是不是明显低级抵赖。9 d# Z3 v$ e' m" L5 N  z7 a8 C

- m4 I, g  `$ N! p1 ?(3)洪涛院士强调“自己没造假”
. M% \+ r5 M5 E+ ]9 b* y9 R: z, c, o
洪涛院士也承认,“冠状病毒是非典型肺炎的元凶,没有问题,通过基因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同时,洪院士又说,“但是,在几例非典病人的标本试验中,衣原体是客观发现,自己‘没有造假’。”我们知道,造假与失误是两回事,造假是主观故意,而失误是非主观的错误。没人说洪院士在故意“造假”,我们关心的是为什么会失误?以后怎么避免失误,可洪院士似乎一直都在回避这个实质性问题。
9 a  k: A- J9 m
: r2 M0 ]/ P& [; B(4)洪涛强调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成立时间短- |: Y4 ^$ d; \2 T. {* w5 U
$ ]5 T1 t; j) {% O9 Z& d0 L
洪涛介绍,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成立不过一年多,中央投资6亿元,但新的研究所尚在建设中,预计2008年建成,显然远水难解近渴,SARS医学研究难以借力。在德国、美国订购的设备,由于非典时期运输不便,几个月还没运到。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适合做动物模型试验的实验室,还缺少超速离心机等价值昂贵的医学研究设备。
. B# I  Y- f* [, K* y+ `7 F) L2 ]. y
* Q' x( J/ a; i4 i( n这些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但因为这些就可以不顾临床医生的医疗实践,就可以不顾同行的反对,就可以违背“科赫法则”,轻易宣布重大医学问题吗?
- w. }& h1 `$ h& Z8 S$ G* p" Z. |& g% [8 j
(5)洪涛把出现的失误归结为“情绪浮躁”
/ h8 @4 \* r2 H, l" _' t
0 R6 T6 {% M: @& o% b8 R报道中,洪涛说,这里有一个学风问题,“很多医学研究者情绪浮躁,包括我们自己”。: C3 ?, B; K% `8 N! Z2 e' }
2 e4 \$ j9 _1 f* j/ J; W3 _
请注意,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我自己”。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发布衣原体的不是别人,也没有别人,只是洪院士自己,何处来的“我们”?把“我”换成“我们”,意味着什么?不是抵赖又是什么?如此重大的问题,仅仅“浮躁”两个字就可以解释清除吗?
9 m  m% V" D6 {1 K& x) ^9 U# m+ ]9 E6 r) `* b4 X
(6)压制不同意见; m8 w- i! q4 l, B

: b1 }) i' m5 H0 W  G6 K洪涛院士以权威自居,利用权利和媒体,压制不同意见。“衣原体”说出现后,国内外医学界无一家研究结构认同,广州的报刊首先出现不同观点,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卫生部的最新决定:“不以卫生部非典型肺炎防治领导小组名义发布的任何病原研究的信息,属个人行为。”。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主任李立明再三通过中央媒体公开宣布:他们找到了衣原体,衣原体合并冠状病毒的个案是致死性的,仅仅冠状病毒的感染,病情就会轻一些……李立明还通过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向全国的医院推荐七种对衣原体有效的特效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对SARS病毒一点作用都没有。' I% Q" Q3 s# F$ y
6 ?: x1 n. s0 O# p5 _
学术的争论是正常的、必要的,没有争论就不能鉴别和发展,任何以权威和行政手段无理压制不同观点都是错误的、不应该的。
3 i+ K* [) y* ~5 N2 t1 K7 D6 x4 U9 E( U$ K
对上述问题洪涛院士承认有失误,但是认为是对自己的科研成果“浮躁”。1 m% S, O, {0 Q
) c% g" g! ]/ G& o
4、国内外质疑非典病原体为衣原体
4 {! Z( b5 t7 w3 [6 G# a2 I0 W
3 R( [; t: G  V" O+ ]% T% E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把衣原体与SARS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如果说2月18日的公布是有些“浮躁”,是媒体“余地留少了”。衣原体的结果公布后广东的临床医学家强烈反对,国外科学家也纷纷质疑,日本专家就直斥SARS的衣原体病原说“违背常识”。[Nature 422, 459 (2003)]。结果公布后面对国内外的质疑,应该认真考虑不同意见的建议,进一步实验研究,做出正确的判断。可是洪涛院士铁嘴钢牙,老眼金睛,自信心特强,对不同意见忽略不计。可见洪涛院士的顽强精神。一口咬定SARS病原是衣原体,面对全世界的众口一辞,仍旧坚持自己的“发现”。
8 s$ B/ H  e/ L& {' ]5 K; o, ^5 I
证据图片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1 17:49:21 | 阅读全部
非典期间不应该把追查病毒来源当作重要任务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8-11-11 22:13:04)转载▼, g) b# ]5 ~4 ~7 D- b
分类: SARS病毒大揭秘
. W6 w4 |, |) M% ?9 k( w——谈非典期间中国存在的36个失误之三
8 p' {! }: E: U
" n( L9 ]7 S. D/ ~( a  V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我国在查找 非典病毒来源的问题上存在四个失误,第一个失误就是不应该把查找病毒来源作为重要任务。
$ F6 x1 f3 R8 Z+ c9 C5 l5 M( @9 z* |4 P+ r1 H  \
做任何事情都是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迎刃而解。
) w! Q/ T5 Z0 o" ]% t2 f: c
0 {$ _( R7 _) I+ Z2003年的非典,是急性传染病突发,人传人  ,工作千头万绪,当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对患者的积极治疗、积极解决人传人的问题、追查病毒 的来源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本人认为主要矛盾是首先解决人传人的问题。8 `3 X" L+ k2 H# b1 C
% D) ~3 n6 T, _9 W
因为对非典患者的治疗 由于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疗效不会很好,因此治疗问题不是短期见效的。0 }  A2 g& h" _  u+ Q4 |
1 d  d6 S: m6 m: m
当时认为非典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新病例不断出现,又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因此本人认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先解决人传人问题。而解决人传人问题的关键办法就是对患者隔离,中断病毒的传染途径,减少新病例的出现。
5 I( n7 S' E, \  p
% j+ s& z) Q+ q/ \查找病毒的来源也是任务之一,但不是主要矛盾。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查找病原与对患者的治疗没有什么关系,对预防人传人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当时应该只用少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对病毒来源的查找工作。& J; `; l; D  D& L& `2 U

/ W2 q4 }, d$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广东多次进行大规模非典病毒来源的查找工作。
3 f9 k0 X- U0 J% ^/ h8 u+ Y, @* `" S, B9 i
一、主观定义非典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  A: w9 w- j+ f8 W) V# F8 k" T) o, Z. r

3 Q- r6 Z! X+ d# o0 y/ ?/ O钟南山等人在非典患者中发现有个别人是从事野生动物贩卖等人,就首先定义了非典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的牢不可破的概念,就千方百计提出在广东翻天覆地查找病毒来源,花了国家2306万元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可是一无所获。为了交差无确实证据杀死上万只果子狸。
! X0 M! r2 f9 O4 o
9 h: Y7 k2 I3 t) L4 \" r2 r广东极个别的果子狸携带非典病毒是事实,但是全国其他地方的果子狸都不携带非典病毒。广东极个别的果子狸为什么会携带非典病毒,钟南山不能不知,但为什么知道也不能公布其中的秘密。3 Y, P. |" b6 x  M0 F2 c
. ~) d5 [- o3 ]6 N2 Q
广东首发的患者中只有一例接触过果子狸,其他人都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被感染的。而动物交易市场卖果子狸的商贩40%的人查到SARS病毒的抗体,说明他们被SARS病毒感染过,但是没发病,因此把SARS病毒的源头说成是果子狸是错误的。5 i9 M6 o. ]" I$ w

$ m" i" B, A9 ~, C, q" D; r7 l说SARS病毒的源头是果子狸,但是找不到因感染SARS病毒而发病的果子狸,更没有因此而死亡的果子狸。
5 A( c- ]5 p+ I( _/ P# ^6 l! Q2 A. d( |7 p: T. I2 `
非典 过去15年了,至今说造成非典流行的不是果子狸而是菊头蝠,这样的结论有什么临床意义?。
: ~4 O0 d5 m$ {& H- T8 l6 ^* B' i; X8 m3 f" F& u- l/ s$ i/ n
    二、禽流感病毒H5N1的源头找到了吗?
1 c$ L( d. T* p0 q& A6 a; i+ ~0 C/ S& y; A* G! m
从1997年开始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 鸡 H5N1病毒对人和鸡的病死率都很高,全世界也恐慌。说人是被鸡感染的,杀鸡,但是H5N1病毒究竟是从哪来的?至今没搞清。
5 F. ^- ], V1 L' D- q
4 w. h" y  `; s; s8 L三、2013年中国出现的H7N9来源找到了吗?# p8 B$ {5 E9 ^

; ?3 {5 I! S* K7 q新华网2013年04月17日发表来源于新京报的文章《全国H7N9感染者增至77人 四成患者没接触禽类》,文章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朝阳区疾控中心专家顾问团专家曾光昨日表示,现在有近40%的H7N9禽流感患者没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亟需找到其病毒感染来源。
8 d( c6 F7 i6 `! o( G/ L  g* U9 ~4 M( q" ^- q1 N
记者从朝阳区疾控中心获悉,从现在确诊病例的情况来看,50岁以上的病例占78%,60岁以上病例占71%,中老年人群是易感群体”! [* [! }$ J. b9 g0 b( X: f9 r

1 N6 `) _0 J3 H, @9 m非典期间不应该把追查病毒来源当作重要任务* v  X; K4 @3 \4 `. [  @
     1、实际有74%的H7N9患者没有接触禽类2 m0 P7 h) |$ M" Z

$ z8 p* N( i( \( Q, ]3 S实际调查在所有H7N9患者中,实际直接接触禽类的只有26%,另34%都是在医生诱导下,进入接触禽类的行列里的。
, u5 X1 S0 G$ e* y' T) ]5 ?# x. ~# h% B; l0 }
什么叫“接触禽类?& q  |: W1 O: x. \8 a$ f
5 @: s9 G5 V$ R) ?, F) v
所谓“接触“,必须是人体与禽类有过直接接触 ,而且必须是接触活的禽类。3 U2 T  c3 ?1 w, e- i$ P4 k, K
9 B2 |2 T/ J; F4 P2 T
2、下列事件叫“接触活禽”吗?
8 q6 |+ [7 y1 Y
) X# v$ g0 I/ C7 D(1)楼上有人养鸽子
) T" i3 h2 S3 m- g
) |# ]1 [/ p+ k. q# P( S医生调查某患者,患者想了半天想不出最近有接触活禽的事件,最后想起楼上有人养鸽子。但直接接触鸽子,接触个粪便的楼上养鸽人没病,而你不养鸽子,不接触鸽子的人却病了,怎么能怨鸽子呢?
7 d4 i/ u+ c: e2 I2 D
5 k; P/ }; A' U医生说虽然没直接接触鸽子,但鸽子的粪便和毛漂浮在空气中,会感染病毒。但接触这种空气的人可能成千上万,为什么只有你病了呢?
2 @9 _8 I6 u1 g! O6 a
9 b/ E- w% d$ k* t) k9 n(2)路边买菜,看见有卖鸡的。
- Y5 M: n$ ?* S8 A0 |) D3 H( U5 m4 v* g3 H$ p! r
医生调查某患者,患者想了半天想不出最近有接触活禽的事件,最后想起三天前在路边买菜,看见还有卖活鸡的。H7N9患者中很多人是去菜市场买菜,路过卖鸡的,医生说“看见活鸡,就是”直接接触者”。- H- o7 w% |: z; h
2 x) ]6 w1 \3 t5 D9 U. y
(3)去饭店吃过鸡
0 Q9 i0 @  C/ V) k& Z
# _2 D. `3 w2 v* F, O! X医生调查某患者,患者想了半天想不出最近有接触活禽的事件,最后想起七天前去饭店吃了烤鸭,也被算直接接触者。
) i! T8 _0 i8 D" p7 _3 a
8 _7 p1 A0 h" F: t* z0 U9 _(4)公园里看见过鸟飞& `/ F) W9 D7 |0 O6 B2 u# |

, M, I! B+ p; x5 b, Y+ J医生调查某患者,患者想了半天想不出最近有接触活禽的事件,最后想起早起去公园遛弯,看见很多鸟类
3 _$ x5 L- ?1 f- `* Z# e' t0 i! b* a* k/ [1 ~1 o' ?* o* `
(5)附近树上有鸟窝
8 u* G  o3 t! y% e, G
0 L. C$ h  Z' j6 Q6 }: G) f0 ?6 t医生调查某患者,患者想了半天想不出最近有接触活禽的事件,最后想起附近的树上有鸟窝。+ A; S, }6 h5 |7 I2 U/ W5 E" H- d
5 b. ~" d4 s) ]1 z
(6)买的白条鸡,吃了炖鸡汤! }9 U) c% a/ l+ t/ O8 ?

( O) [1 O# v! d( L- G& }医生调查某患者,患者想了半天想不出最近有接触活禽的事件,最后想起九天前在超市卖的白条鸡,买回家炖了鸡汤。这也能算是“接触活禽”吗?3 s( X- C/ }- [* n( L7 Q$ S

7 o& m- s5 m2 I# c上述六种情况都不符合“接触活禽”的定义,都不应该算是“接触活禽”。去掉这些不应该算为“接触活禽”的人,真正接触活禽的只有26%,没有直接关联的有74%。
8 ?( u! A& S! T. g( q* b6 |( f  H! W: u- w% Z3 y; c* y
     说是禽流感,却找不到发病的禽类,大量养鸡的用户得病的极少,患者绝大多数没接触过禽类。
$ F8 N( g; i# m# T4 @2 S$ t
8 o+ U4 z+ \& Z因此,H7N9病毒的来源至今不明。; n9 j5 \5 l: Q3 T
8 \- ]) Y: K! j2 V: h
四、甲型H1N1流感 病毒来源找到了吗?
& ]7 a( I! h5 R9 G1 [7 z! Y
6 E) Z+ x! B: y5 h  m2009年墨西哥出现H1N1流感病毒,世界卫生组织说是猪流感,人传人,会出现全世界大流行,会死亡数亿人。但是被称为猪流感,却找不到发病的猪,最后改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6 l' C1 }/ R6 |: T& Q/ k
- j6 M- g+ b' D) U% B7 A. A
甲型H1N1流感病毒哪里来的,全世界科学家又开始大搜捕,查到与猪有关,埃及杀了30万头猪,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批评。猪体内的病毒的来源也是一无所获。+ ?1 K2 m2 F4 G9 F

6 Z( {( a( g0 r, H- m7 P) _五、埃博拉病毒是哪里来的?
5 j9 m& A: ]* R: F% Q5 T* }/ X
- Q( E1 v+ F7 k+ _5 \0 K) v2014年埃博拉病毒横行西非,首次确诊埃博拉是1976年,到现在已经42年了,已经查到了有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的猩猩和猴子,但猩猩和猴子的病毒又是从哪里来的,仍然是谜。
  ?* @0 ~- N( {! j% e$ m* c3 F" z) b0 c; Y' a% H
六、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病毒来源找到了吗?
- A) x5 G( c) I* t; e) y. b
5 `6 W3 `% g& i; ZMERS病毒在中东流行多年了,科学家没找到病毒的最终来源,也搞不清楚病毒的传播方式。病毒来到了韩国,出现了传染性明显增强的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科学家又在调查研究病毒的来源。$ b. t9 A7 ]; ]0 W" e( B+ M  s

, k/ f9 L; R* J4 q$ @在调查MERS病毒来源的时候发现单峰骆驼携带NERS病毒,并且还发现有被MERS补碘感染的单峰骆驼,但科学家并没建议花大力气查MERS病毒的来源 ,也没建议杀骆驼。
- D# f$ K3 U6 u$ Y/ t( C$ W; r/ H  b& Q' L% D
上述事实证明2003年非典流行最严重的时期花大力气研究查找SARS病毒的来源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
2 W* Y: y2 b6 Q1 e0 @  R( r9 E# q+ r% V
北京  慕盛学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1 17:50:15 | 阅读全部
钟南山一直认为杀果子狸正确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8-11-15 18:50:32)转载▼1 D0 S& ^: ~" r% D* m$ ]! U
分类: SARS病毒大揭秘+ l. S; R& A6 _0 Q! ?+ G
——谈非典期间中国存在的36个失误之四续16 j/ L' ]+ X' T+ }5 M* Q
( J# A& C. z8 U
一、世界卫生组织质疑杀果子狸. C+ Y, {/ K+ }6 w6 o

2 k% a* z" o* K+ I1 ~5 ^/ f; L2004年1月6日开始的杀灭近万只果子狸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是不赞成的。证据如下:
2 K3 `7 ~2 h$ I. g5 a* H& [0 |! t/ K8 M& P: b) Q8 P
1、钟南山:灭杀果子狸 世卫专家:果子狸传播非典没证据$ h$ H: {* V; M9 @0 l8 Q, C4 C

0 Z; U1 @) W, ^  M$ _8 K; a/ ~据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广东疑似非典被确诊后,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当晚紧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动物传染病专家杰弗里·吉尔伯特说,在非典动物宿主方面,目前还没有证据证实果子狸和人类间的非典传播关系,在广东非典患者居住环境中捉获的数十只老鼠身上,也没有发现非典病毒。他说,还需要更多的调查和科研工作才能最终确定病毒和动物宿主的联系。# Y" K5 p2 x2 C! m8 _

5 i" A% b* y+ W# ?证据图片
- k0 z, h) j) I. ?; v& _/ ]& C  W, c$ O
钟南山一直认为杀果子狸正确2 Y) o3 j# {. [1 F# y
8 U4 T2 t' k2 }% _- k/ c  x
6 ]+ V3 Y5 E6 o0 Y: m
  U6 {4 C1 E+ ~& r" n2 g7 J; R9 h7 v
2、“世卫目前不对中国发旅行警告 不建议捕杀果子狸”
/ A0 o) j! m& z& b( K! [
& Z; D1 J( r5 U6 E5 u2 CNEWS.SOHU.COM  2004年01月17日11:49  金羊网-新快报$ P" A2 t: |2 |* j0 {
; U4 u' ]8 P, I8 L: v! X+ x' q
  新快报讯 (记者 肖萍 实习生 徐静)昨天上午,在广州调查了近十天之后,中国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非典防治联合专家组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专家组组长、流行病学专家布赖曼博士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尽管春节期间人口流动加大,但就目前情况看,世卫不会对中国提出任何旅行建议或警告。2 t$ }# [& ^8 |8 c% t! t# F

8 p# k- o$ V  }9 p6 I非典疫情今年不会重演
. H5 g  e' W0 s5 f' \
* }, A' T' |3 P) E* g, W记者:今年发现的SARS跟去年有什么不同,是否因为不传染就温和了?布赖曼:今年的病例跟去年的相比,发热时间要短,痊愈得也很快,但不能从是否有传染来断言这个病是不是变得温和了。因为去年也有不传染的病例。/ s5 p9 F* O9 `; u9 l
4 H. K8 s7 j% ]+ \% v2 |1 ^
记者:今年SARS是否会大规模地爆发?
# u. v5 R9 U6 L- A; r4 z4 |
( Y& X4 h# ~' c. @6 B布赖曼:今年与去年最大的区别是,一个庞大的卫生系统在严阵以待,预防与控制的完整机制也已经建立,所以不大可能像去年那样(大规模爆发)。
. ]. w% h; [" X* C  g3 L& ]" f$ I! g& |! S/ J
记者:这是否说明SARS已被完全控制?
+ \. r! W% u0 u% I& O! p) O2 w& i( ?) X2 I
布赖曼:从现在这个情况看,我自己的感受是比去年要好得多,但我还不能打包票。在传染源还没有完全确定之前,出现一些个别病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 t- R. g! S1 d! c% M5 F9 @
& Q& Z( g( x+ `3 Y/ A4 n" s6 d- V并不建议“扑杀”果子狸
; C8 S, F8 ~7 _  g1 ~# E0 b
2 J! `% p) r) O$ D记者:能否谈一下扑杀果子狸的问题?
# x$ A+ K$ F# A" p! S) M
$ O% D/ Y8 ~1 z- l: k' V0 A. B许锐恒:专家组的建议并不是“扑杀”,而是建议要管理好,不能运输、饲养和食用果子狸。) {3 |1 a! T/ I7 t: @
5 Y/ h9 Y8 S" X7 A3 `" ~
证据图片:
* v8 p  J* x3 }# x' O- M9 {* k+ }8 q% |2 r; J! O( |' y
钟南山一直认为杀果子狸正确! q) H- p) ?- u5 s
. `0 _8 d" R/ i# E
3、“世卫官员谈宰杀果子狸”$ K4 z! n9 l  l: M" x8 O; E

: K; r, D. U3 c) d2 j8 Kliguiren 于 2004-1-7 7:28:5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 P* A' h& Q; k  ~0 f' x
" M4 H( b0 r3 ~, ~% q0 ?萧洵报导5 c+ _8 t' q3 l: A+ p6 O& Z& Y

# I, e, x0 O7 P& H, z9 p2 U中国方面宣布在1月10号之前宰杀上万只果子狸,以防止这种被认为是萨斯病毒传染源的动物将病毒继续传染给人类。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对此表示关切,认为屠宰行为本身可能造成病毒传播。此外,在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萨斯病毒的传染源的情况下,将注意力集中在果子狸身上将有碍于寻找其他可能的传染途径。7 _, P% H) m1 u

, T* C, f5 p3 ?9 o0 F" Z$ B4 [5 \! Z*应该慎重 确定后再行动*
5 S# H- t% \+ b8 y
3 h' [- f" X  g' o8 \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贝汉卫在接受采访时说,宰杀果子狸应该慎重。贝汉卫说,应该注意到实施这样的宰杀行为本身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继续对果子狸进行研究。有研究显示果子狸是萨斯病毒的可能传染源。但是我们应该在确信这一点后,再采取行动。
8 Y7 R6 v4 z8 T+ Y$ w$ h9 L( L) U: U9 E+ M' }
贝汉卫说,“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这里有三个重要的问题。第一是,病毒的源头是什么;第二点,哪些动物可能携带和传播病毒; 第三点是,病毒是如何从动物身上传播到人类的。”他认为,只有澄清这些问题后,才能够更为有效地预防萨斯病的传播。     (1/6/2004)6 a" Q- V  S. _6 V. [$ d8 M
- G+ ~( s7 O; u0 q" X9 D: R
证据图片
+ e( _& M! e7 T% A/ y6 `, m6 R2 c' _2 j  P. U( S
钟南山一直认为杀果子狸正确5 {8 N( U2 I$ {$ }8 R

3 N2 J0 \; H  m% ]+ {6 C, C- o二、我为果子狸喊冤叫屈10年0 z0 U* p; |) I( M6 U
! Q2 a; w, l9 e& }5 B
对某种动物怀疑就可以绝杀吗?我认为不应该,因此十年来我一直发表文章呼吁果子狸的冤案,希望以后不要在发生。" Z# q( u/ j6 Z& m6 y: i5 T" X! e4 t

& J" n# A. \" ^" H% F3 q我从2008年就公开发表《SARS病毒大揭秘》提出果子狸冤案问题,2009年在这个博客里又重新发表 ,十年来还可以查到如下17篇专题文章说明果子狸的冤案问题。这么多年一直为果子狸喊冤叫屈!5 X: f5 c2 z9 Y) l! N
& f5 k6 a6 N0 p, e2 b. T( H" ]
1、为什么说吃果子狸不可能吃进SARS病毒?(2009-08-24 )
) Y  l) J7 `# N
  b" h3 x; f5 a% m" [2、SARS病毒是果子狸带来的吗?(2009-08-24)/ N$ v5 j7 K! N; c3 |/ ]

+ o. ^' X, N* m& g# C9 I3、为什么果子狸是SARS病毒易感动物?(2009-08-24)
$ r$ G2 v' {) m  A! q' c, q, t; R  U4 f- y1 o" c1 y
4、为什么中国农业大学和香港关于果子狸的问题有两种相反的结论?(2009-08-24 )
/ g$ `" ^5 V9 l2 l3 G
6 w( z. m6 a+ a. K) {5 _; _2 [/ @7 W5、果子狸中招之谜?(2009-08-24 )
) i6 w/ x- m: b8 B, _4 z
- s- S# Y: `2 Z' f- [6 U6、广东判果子狸死刑的根据是什么?(2009-08-24 )
/ |; \$ @' u6 @" x( W9 V- Z+ w2 u" R! \, z: ]
7、为什么说大规模杀死果子狸的行动是错误的?(2009-08-24 )、
: ^; F  x! A# [! {0 [* z
# t) _3 ]% y( r$ ~( n5 C/ c8、惊天大秘6、SARS病毒的宿体不是果子狸,而是人 (2009-08-26 )、
) R, k" g2 V0 [# j. ^: \' E# A( c' V2 O/ O
9、惊天大秘21.一万只果子狸冤死 (2009-09-02 ); q9 \7 u& k: Y  W3 \5 L
) @# c  B! E- i0 b2 ?5 j
10、吃果子狸是人类的悲哀,杀果子狸是人类的罪恶 (2010-01-19 )9 r; k% }& s' v/ @8 S8 w& T* Q
' o- f* x4 P# o4 }) K8 n
11、SARS病毒的宿主不是果子狸,而是人 (2010-01-21)5 `1 a8 f4 q  V2 X+ D) U

4 P+ [# L) r- D5 D% n0 {  c' W12、为什么说吃果子狸不可能吃进SARS病毒? (2010-03-10)
) m% G# j* q- X" F+ b) G+ h6 j0 Z1 B; L
13、为什么果子狸是SARS病毒的易感动物?(2010-03-11)
% z/ w  t, S" f. M: j# |
* E4 ?0 ~" c8 c; _4 k5 o' M" q/ L14、为什么中国农大和香港对果子狸的问题有两种相反结论? (2010-03-12)
% ?2 g* i) v: F) D2 k6 r$ q, B' p2 `$ A# J2 ~4 f$ i
15、为什么说大规模杀死果子狸的行动是错误的? (2010-03-14)
1 y) _, ^# e& z* z/ ?& H  U- B4 P( m) l2 D% J* E4 m: F& S
16、非典理论错误之八,SARS病毒的宿主是果子狸 (2010-05-10)
2 M" k; S( N8 K+ W4 ?/ l; W0 `5 A8 l/ I) ~( p+ z2 I
17、MERS病毒传播实例证明钟南山杀果子狸是错误的  (2015-07-26 )1 Y) t/ p0 C9 K) ^2 a+ ?- g

) Q0 P8 Z. X+ k7 t2 B这其中有3篇是题目一样的,内容相似的,是因为这3篇文章原来都在一篇文章里,半年后又修改分开发表的。
3 _, j/ j" j% C! ]$ q! g# w& e  D4 L, |. n% U# t
上述文章箱子仍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里查到
' u/ X3 L9 ?/ }  \  J* }1 N+ ^) D: Z8 R
三、钟南山仍然坚持杀果子狸正确的
  I" ^  v/ k) i  j& u& p1 H$ |/ U8 U0 R4 c- {# i1 i9 s
现在由于中央电视台已经公布“菊头蝠” 是SARS病毒的主犯,为果子狸平了反,全世界也承认这个事实。那么钟南山是什么态度呢?
( J6 v% S+ W/ u
/ T# x3 k3 X! a- J+ h钟南山14年如一日,仍然坚持杀果子狸是正确的。
* c1 M. |8 _" H+ D! v  V/ M) L) t2 l, c& b8 M7 T7 M$ M( S# A" J$ m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公认2004年杀灭果子狸是错误的。科学家犯错误不足为奇,不愿意公开承认错误,我们也不强求。但是钟南山,伟大的钟南山在杀果子狸14年后的今天,不但拒不承认错误。而且公开挑战。
; z/ K2 V! _# J. C: w- m3 \: C  T
1、“钟南山:果子狸非杀不可”1 S5 J5 \2 {' {

! O- K" A# \. S2 e9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7日10:06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7 ?- X$ M' }  ~1 c8 |" ^
0 J1 h# t& K3 W& Y
宁波日报综合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回应记者询问时指出,内地首例入冬以来的SARS病例又发生在广东,而且和前年出现的首例病例发生于同一季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吃果子狸的人开始多了,野生动物大量的销售和运入,使传染的可能性变得很大。0 ?4 }4 R) {+ p; x0 z

" @: I% y9 X2 d" R- e6 _% v% Y4 N/ b钟南山认为,广州这位患者是自由电视制作人,他感染非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他分析说,果子狸的粪便里有很高浓度的非典病毒,粪便干燥后会局部飞扬,这名患者会不会去一些地方摄影而吸入飞扬起来的干燥粪便呢?他认为,一定要坚决灭杀果子狸。5 Q" e& b+ p: M0 [. r2 D1 [5 I
' E, [" E' Y$ c  [
证据图片
1 V2 E. I* ]. b! @
) S* C; }( [, D+ E6 l钟南山一直认为杀果子狸正确
( K+ Z. y( w; w+ N    2、“钟南山不为果子狸翻案”
0 S. U: g/ o8 \/ X. \8 f$ a* m& F- E4 }) @
NEWS.SOHU.COM  2004年10月18日02:17  来源:新闻晨报
& f  x# x/ N) o6 b
8 L- }0 }& T- J% w) S6 R5 l果子狸感染SARS模型已投入应用抗非典药物疗效未得到证实
  d* [/ a3 h1 m9 i
+ i, q: \: @4 m8 [8 I- d: w7 l特约记者邱瑞贤& k6 |2 I* Q5 w* Q% P
* m% ~- n% |" q6 s' h& ^+ i
据广州日报报道,“不能因为果子狸在一些省份未被分离出SARS病毒,就否定广东确定其为SARS中间宿主的结论!”10月17日,作为广东省防治SARS科技攻关组总顾问、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广东确定了果子狸为SARS的“中间宿主”身份后,连日来全国各地都对此产生争论和质疑,但通过今年的最新检测发现,果子狸是SARS样冠状病毒在广州野生动物市场的主要携带者。他同时透露,目前果子狸感染SARS模型已经研制出来,并被投入研究应用之中。3 i6 g/ p2 U9 `" O7 A8 }0 ^9 k
% Z/ J" Q/ i* b: `* |: i# o
果子狸无疑是重要传染渠道1 J0 \9 b! [+ r7 J& X

$ R6 d* }0 A  e8 M3 k! e钟南山表示,近日在广东公布SARS防治研究科技成果时指出果子狸是人类SARS病毒重要的动物宿主之一,具有传播SARS病毒的能力后,引来全国不少争论———因为来自部分省份的果子狸身上分离不出SARS病毒,有人认为不能确定果子狸到底是否传染宿主。“然而,不能因为在其他地区得到的检测成果否定广东的结论。”
5 |3 q7 J4 h& w8 F# j5 E; y: f  M8 v0 r. F! ^0 ]' k
证据图片
( G: |1 u6 d. a' z3 L4 P2 X6 s0 H9 s
钟南山一直认为杀果子狸正确$ |1 n3 D/ I7 y
; E' L4 ?2 t6 D+ ]7 B. A
3、“卫生部对果子狸采取果断措施是恰当有效的”1 |. D" c" j% @6 a/ n  Y
9 b6 n) P4 x% y+ z+ c) R
钟南山称控制不好果子狸 非典病毒将流行- }5 K; @0 G7 h* v. Q+ d" E* `0 ~3 K8 B

* l6 j9 X# h- ]4 p1 C( _6 n  时间:2005年05月08日07:52      作者:林靖峻 贺小伶 刘丹0 X8 u0 }+ A1 Z, k) i. S
9 G. s, T) s- n2 t0 Y; l) A
“如果我们不控制好果子狸的销售,非典病毒将会在人群中引发大流行,而且病毒变异越来越快,越来越毒。”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在谈及非典时透露了目前世界上对非典研究的最新结果,他表示,广州目前已进入非典“安全期”,卫生部对果子狸采取果断措施是恰当有效的。; z8 g: \4 i' g& \! C; ~
. {) R0 V, A" z; ?
  钟南山说,最近美国科学家对广州最后4例非典病人进行研究,在进一步追溯得病原因时发现他们患病还是跟果子狸有密切的关系。同时科学家们也在权威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的观点,他们发现果子狸体内的非典病毒最开始的时候是不能传给人的,但因为它们一直在变异,最终就传到了人的身上。而当病毒进入人体后随之也发生变异,经过一段时间,变异病毒会变得更“凶狠”,传播力也越强。科学家还发现,如果继续让果子狸身上的病毒变异,而人又不远离它们,那么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与果子狸间就会出现一个“非典流行病株”,导致大规模感染。
- v% r+ [: Y- L8 f( [; M% F2 V. s/ d3 z+ W4 I
  “所以,从2002年到现在我们采取坚决措施远离果子狸是恰当和有效的。”钟南山说。4 u# }' `3 [8 K$ Y0 S7 p

% M7 D: w5 ^: x" i  ^( a钟南山一直认为杀果子狸正确/ n; Y  L* w& A( `2 Z: c5 g% V

3 O: B  k- l: G( w- w  i+ l  l6 Z7 b$ |/ X& m2 b+ {7 t8 c

5 S% v8 n2 b9 H; c- h
) }. H& z# [0 Q  Z4、2013年“带头建议扑杀不后悔”9 X' ~* L3 E$ A2 i) n5 G5 J3 S

! |9 }3 S' A- v6 A南方日报:钟南山回顾非典十年
  ~2 e' ~8 G: R% N+ z9 c; v3 e
5 L5 E, {. n$ X2013年03月22日14:30来源:南方日报
: v+ `4 l0 h8 q# v& w
: _- H0 g. I1 t# \% D% P标题 [钟南山接受南方日报独家专访 回顾非典十年]
5 \7 Q+ ]. \! R& h" j( S
" h; S( i% ^4 a* o果子狸争议:
8 E+ S- ~1 _) F  k& Y
  @1 u" X$ T  |2 G8 Y带头建议扑杀不后悔
& H5 Q) w$ M) L1 D# q1 [+ {3 p/ q' t+ b8 c7 x; b1 ?+ W5 @
南方日报:2004年初第二波非典疫情初现,是您带头向广东省政府建议扑杀果子狸。现在回头看,是否冤枉了果子狸?
3 r+ o: Q1 m! @( ?
2 h+ E# ~9 \+ x) _钟南山:这个问题尽管现在还有争议,但有一条没推翻,就是果子狸身上有SARS病毒,而且与人身上分离出来的病毒高度同源,能和人互相传染。当时管轶他们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在第二波的4例病人中,就有2个有接触果子狸或吃野生动物的历史。所以,在当时,果子狸是SARS病毒传播的重要中间宿主。我们连同广东CDC的专家当天上午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晚上时任省政府开会研究,当场决定5天扑杀广东境内的果子狸,关闭野生动物市场。至此之后,广东没有再报告非典病例。
' S- p& @: R2 ^  F( }6 Y1 j: U1 w$ w- i3 {: z* c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持续有研究。果子狸携带病毒有南北差异,长春军事兽医研究所做过研究,发现河北、湖南等地饲养场的果子狸都没有携带SARS病毒,但在汕尾的病毒抗体阳性率是40%,广州增槎野生动物市场的甚至接近80%。而且,和蛇、大鼠相比,果子狸对SARS病毒的易感程度高得多。后来,有研究说蝙蝠也可能是重要的宿主。4 ~1 [7 ]2 A; R+ q$ y
# ]6 M+ o' z/ C0 n) j7 o$ T; ?
在当时,采取这个行动是很及时很必要的,我不后悔。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吃野生动物本来就破坏自然生态和谐。有统计称,最近30到40年来,全世界有60%—80%的新发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的,比如艾滋病是非洲黑猩猩传染过来的。所以,非典之后,广东倡导不吃野生动物,是很正确的。& T- x* x0 |& ~: F* Y/ A+ h, s

  Y& A- C/ l* M$ Y% w4 f钟南山一直认为杀果子狸正确; m2 s8 Y  Z* Z! K! [
! l$ Q4 t8 O5 l# ?& {" Y* E: |
5、2015年钟南山仍然认为SARS的中间宿主是果子狸
$ [+ b& b! ^  b4 m/ W2 F/ V! g4 M" Y  b" M0 b+ Z
2015-06-15 21:43图文来源:北京晚报发表文章《复旦研制出MERS病毒抗体 钟南山:动物实验很有效》,文章说:
: J4 V# j0 k) d
0 O( B# V; ~+ Z“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目前担任广东省防控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专家组组长的钟南山昨天披露:我国在MERS抗体研究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但还没有进行一期临床试验,安全性尚未可知,不可能贸然给患者使用,除非患者有生命危险时才会考虑使用。
+ {$ X8 _* ?- q. x7 V! b, I- M/ p& ]# ?2 |& _* N
记者:控制传染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
1 j: g, `, m4 ?1 O
! N! L& J: x: C9 ?. [钟南山:隔离,不让病毒传播;并要搞清楚传播途径,控制住传染源。比如,SARS的中间宿主是果子狸,野生动物市场一切断,第二年SARS只出现4例散发病例,之后就没再有了”。/ n! q2 U/ i4 [" ^! j5 M/ a

2 E2 r  B* [: j# c" }. L证据图片:' L/ `0 c/ ?/ U5 H9 W0 K

0 M* l# T8 g+ a- [6 r; x4 O钟南山一直认为杀果子狸正确; a8 b$ ?* D+ U' P# n/ b

# G1 L" z( E" V2 c6 L% ?在学术的大道上常常有分歧,有争议是必然的,正常的,但经过时间的考验,有新的证据证明我们原来的做法错了,就应该承认。可是钟南山既承认“菊头蝠”是非典病毒的自然宿主,又不承认杀果子狸是错的,如此蛮横,如此霸道,这就不是科学研究的态度了,而是人品问题、道德问题!( _' f( r( E' F* l3 h
. y3 J/ f) c. x) G8 A2 W7 U0 I
   北京  慕盛学
5 s. S0 A) E  k# ~  ~; b) ?/ S% G7 J. j: G1 @
分享:
5 k3 O1 J  ?7 C1 B( a6 _* k$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1 17:51:03 | 阅读全部
中东的骆驼最怕钟南山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8-11-16 16:21:04)转载▼  ~8 m; H2 T, {# F+ z/ |
分类: SARS病毒大揭秘
" [- p; D$ H6 I% m* J/ {——谈非典期间中国存在的36个失误之四续2
4 M) s1 C$ o7 u* H: S( a! _& z* w, j
2004年一月钟南山说为了防止SARS病毒在爆发流行事件,建议政府杀死广东境内的所有果子狸。理由是部分果子狸有SARS病毒的抗体,果子狸是SARS病毒的中间宿主。有抗体是罪恶吗?北京的儿童40%的有SARS病毒的抗体,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很多人也有抗体。有抗体只能说明他们易感,但不易发病,很容易就战胜了SARS病毒而出现抗体。因为果子狸有抗体就说明它们传播了SARS病毒是强盗逻辑。但是处在神的位置的钟南山一言九鼎,杀无赦,全部杀灭。- ?. U9 G: j% c% X! x8 Y
9 g9 d3 g: a" k) s
2012中东出现了MERS 病毒,骆驼几乎全部都有抗体,全世界人民杀骆驼了吗?
! @( o; }8 ?2 T% D* k$ W$ d9 Q& Q- c7 |! q* n9 ]6 e$ c5 ~& l
一、中东的骆驼90%有MERS病毒的抗体9 H% Q6 K0 R) N9 u/ t
" v. N8 ~! f# ~
在调查MERS病毒来源的时候,几乎所有调查组都认为骆驼是MERS的宿主。例如
( ~' Y" \9 K% a; z7 {- t& l% |' r
2015-06-03 08:41:21 来源: cnbeta网站的一篇文章《来源于骆驼?致命传染性MERS病毒的前世今生》,文章说:
. }- N8 D$ w2 w* C; }
- x% h, D: T2 K8 A2 T1 m! o5 Q# ]摘要:近日,关于MERS病毒(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又一轮爆发重新引起了全世界卫生系统的担忧,其所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是一种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最初并主要发生在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地区,之后扩散到其它国家。截止到2015年6月2日,MERS病毒在全球的累积感染人数已经达到1157名;其中,434名感染者死亡。至今为止,还没有针对MERS的疫苗或者特效药物,以致于病毒感染后的致死率高达40%。
  A2 i  N9 S# w
" o3 n7 B( i7 @* J" E! ?由荷兰国立公共卫生和环境研究所、荷兰鹿特丹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和德国波恩大学医学中心等共同开展的病毒来源研究证实,Spike蛋白是冠状病毒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Spike蛋白在生物学结构上可分为S1和S2两个部分(亚基) 。2013年,Reusken等人用MERS病毒、SARS病毒和人冠状病毒OC43的S1亚基做成的蛋白芯片检测了350份动物血清样品,并将检测结果用病毒中和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单峰骆驼可能为MERS病毒传染源。几乎同时,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东京大学结构病毒学与免疫学联合实验室、埃及国家研究中心和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Perera等人用Spike蛋白假病毒颗粒检测了1343份人血清样品以及625份动物血清样品,结论也是单峰骆驼可能是MERS病毒的宿主。
: D% A4 [$ P  U* p/ m+ u1 d
# Y1 s- n/ t% T) J5 Z( d4 V证据图片:
0 A1 @2 l& v$ ?& V7 G; u# w
* q# x- C% H9 ~( V) i中东的骆驼最怕钟南山
$ T9 h: X( K6 U, g( Z$ T  [) ?, k中东的骆驼最怕钟南山  y1 c8 |: O9 w9 i2 M2 ?% U
! z7 D' \. C$ Z; l4 z0 c
二、沙特7700头骆驼携带MERS病毒
+ U( i- Q. B3 R! o# {- d
0 t% F- X$ h4 W) o& L沙特7700头骆驼携带MERS病毒# O3 @% n' x7 Q! x0 D% H7 x

! r, {' N6 u4 n2 o6 m2 [$ m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15-09-10 14:01:05
: V, Z, ]4 M0 ~2 t, e" ]
( J' S( V" C5 S) Q近日,据沙特农业部负责人透露:目前,沙特境内233000头骆驼中的3.3%,即7700头骆驼感染并携带了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对此,沙农业部专门就如何抗击MERS召开了记者招待会。3 s% x- O5 h5 G! _) b4 W
# {7 y9 s' C: T  o0 a
研究结果已证实是骆驼将该病毒传染给人类,目前有关MERS如何感染骆驼并且是否会感染其他牲畜的研究还在进行中。
" H: u5 G# o; A5 L
" Y+ N' ?' s& I9月8日,沙特卫生部新报告3个新感染病例。截至目前,沙特境内共有1223名患者感染MERS,其中,死亡人数已达到627人。
5 l2 u. x' ?8 P2 U: F9 c1 y) W
7 U' W! H0 b9 h6 m* v证据图片:
8 {, M' `& C; K. F7 E! L# O& s9 w' E7 `# m* e' w* T) l
中东的骆驼最怕钟南山: ^& M9 U$ {* ^; J* H5 Q' G
2 i2 R0 d+ c1 a# I- V
三、科学家找到MERS冠状病毒从骆驼传人的直接证据  Q, P$ e4 a8 w1 ?; E  g
4 q7 J! X9 C3 P/ F6 j
生物研究神经微生物生化分子生态生理学组学研究医学进展肿瘤血液肾脏内分泌呼吸消化风湿心血管热点关注基金院校争鸣产业专题栏目每周话题中文摘要实验技术疾病专题学术论坛博客医学图库商城精准医疗2 q2 ]4 [  E- z
3 Q2 C5 K2 Q- @* _, c, L2 L8 C+ n
科学家找到MERS冠状病毒从骆驼传人的直接证据9 @2 D: k6 k; W  f9 D, \
% d, J/ p! U$ x( q) h
    2014-06-05  BIOVIP.COM  来源:生物360  8 i6 _2 D( Y* s3 B% v( U

' I9 F9 p" M( u& ]科学家找到MERS冠状病毒从骆驼传人的直接证据
' r/ h( R3 [1 _3 n) p( c* t0 x  [8 c
# a2 G( h6 M  B$ R/ O, m日前,一项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从骆驼传染给人的第一个直接证据。
% f' h9 b# z" ]# Y8 }# g. v: D/ ]4 ]- D2 \% q" D
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对2013年11月死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一名44岁沙特男子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名男子生前饲养着9头骆驼,其中4头曾患病并流鼻涕。该男子在自身发病前7天,曾给一头患病骆驼的鼻子抹药。
3 K1 W2 m& R/ F9 V5 K) J$ h0 D5 m
) A: E5 t8 k) P8 b1 c研究人员在被抹药的骆驼体内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测序表明,这头骆驼感染的病毒与病故男子体内的病毒“100% 一致”。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数据表明,这例新型冠状病毒人类死亡病例,是与染病骆驼密切接触被传染所致。”" O& L6 ^; B+ [3 p; |2 ]' N# W7 d

) d8 `% J1 e" l& C/ T2014 年 2 月,美国和沙特研究人员曾报告称,新型冠状病毒广泛见于骆驼体内,而且已存在 20 多年。此前,科学家还在蝙蝠样本中找到新型冠状病毒,但他们认为蝙蝠不太可能是传播该病毒的直接源头。新型冠状病毒于 2012 年 9 月在沙特被发现,与非典病毒同属冠状病毒。其感染者多会出现严重的呼吸系统病症并伴有急性肾衰竭。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目前超过 30%。
% Q1 c. \* v* W
+ q4 F8 h- j9 s( l证据图片:+ {% N6 t$ H3 a. {

. D4 E5 S* W  z' x中东的骆驼最怕钟南山  B  v7 H2 Z$ M+ _# _
' m$ ?5 v& @% n9 ]0 C0 e
四、果子狸和骆驼的对比9 J8 X- X6 j$ c8 G2 _2 A! H
1 `' `/ U# u* j3 F+ t) B1 U* }
1、沙特的骆驼90%存在MERS病毒抗体,中国的果子狸只有广东野生动物市场科查到部分果子狸有SARS的抗体,有抗体说明它们感染了病毒,由此可见沙特的骆驼比中国的果子狸感染病毒的比例要大得多。
6 }7 a- ?/ j, ^" q
6 I& T! T  J7 _5 S9 k  G2、沙特的骆驼有3.3%的可以查到含携带MERS病毒,而果子狸中含SARS病毒的极少 。4 _# y1 D- x4 y

7 D" K  g2 F" S5 v/ F1 g3、沙特的骆驼发现了因感染MERS而发病的案例,而果子狸却没有发现因感染SARS病毒而发病的。+ G5 I7 e) @% ^/ @) ]3 O6 b: Y3 y
3 S( o) r6 U4 w4 f7 l# S
4、沙特发现了骆驼感染人的直接证据,而果子狸没发现直接感染人的证据。: C# R1 I3 I! h: F: D' g
; E2 x4 `" v1 m  D
5、沙特发现骆驼是MERS 病毒是在MERS 病毒流行时期。中国杀害果子狸是在SARS病毒流行已经停止的2004年。* N9 t) p) J/ k- ~) x
* B9 e* T6 g3 I0 P, m
全世界的科学家基本确认骆驼是比果子狸传播病毒更严重,风险更大的动物,1 u1 e1 A( z8 F7 k$ p5 T: r% }3 Z/ s# x

6 u% e/ K3 ~3 b/ g8 ?9 e按照钟南山的理论,MERS病毒的中间宿主是骆驼,只要把骆驼杀掉,MERS病毒的扩散就没有了。
- u* S: D7 P$ h; c) [6 h8 z" B
# z  t1 W' J+ N, u中东的骆驼十分庆幸中东没有钟南山,也没有广东省那样愚蠢的政府。如果有的话,中东的骆驼可就惨了。
, j% U  R  i  M( e
5 z$ h* A( M- }: S 北京 慕盛学  S' A& V8 C+ E- o, f- W
, E+ @2 f2 x4 h& J
   
. c& m+ W+ N9 R6 _* _( b0 S
; J+ B# d0 Y& q) L" J. ]% L9 t * D: j. Z" t% Z( |

3 u; z! X3 C; V1 U/ y
8 e- G1 W: G( C$ N) p/ k
) n7 G1 g- }# v) d4 B' ~ 4 E8 o3 L% [+ Y+ F2 M- a# f  L3 I9 u" z7 z

* a7 S: ?1 |9 G# q. I分享:
/ e  L, M. A! m+ s1 E" L7 y4+ U% C6 R. O' y( I  N& Y

3 \$ S6 c3 H/ @1 E7 j% Y& E3 N喜欢
3 v3 G9 H9 \7 ~- b5 f' F1 d- Y* z
4 v* L$ K1 w: H6 o7 N: M0
9 n4 |3 C0 K; t5 t  s
+ p, l- f+ M6 i: F8 v  B赠金笔赠金笔
6 U1 h8 ^0 f  u& c3 ^! K& a1 M" I4 g4 k) R
阅读(1626)┊ 评论 (2)┊        收藏(0) ┊转载(1)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w+ n' k1 j. H* m
前一篇:钟南山一直认为杀果子狸正确
3 D' }" I8 T- s5 a后一篇:蝙蝠不是造成非典流行的罪魁祸首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1 17:51:48 | 阅读全部
蝙蝠不是造成非典流行的罪魁祸首 (2018-11-17 19:14:44)转载▼
1 }3 r, b' \5 t* v0 b; |3 R分类: SARS病毒大揭秘
9 I  D" t* H/ j3 Q7 X' q' Z, j2 a8 l从2003年中国出现SARS流行开始,就有很多人怀疑蝙蝠是罪魁祸首,但证据不足。因此有关部门14年来一直在研究,终于在2005年、2013年和2017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后把“菊头蝠”定义为引起2003年非典的罪魁祸首。目前全世界医学界也基本承认这个事实,但是本人提出质疑.
, V2 x: M5 Q3 b" a) x6 `! |/ b8 d4 V+ P% j9 Z
一、“菊头蝠”只是携带SARS病毒
+ U0 K1 f7 `" |7 e$ b9 U
2 P: V) h; x' m- ?2 k追查病毒的来源,既要查清病毒自然宿主,也要查清病毒的原始来源,蝙蝠只是自然宿主,病毒是哪里来的仍然不知道。" E4 b, B$ b9 `. s

: }. S" e& h# l+ X; ^3 [' W( O二、病原在云南,发病在广东,有关系吗?
( ~( U$ ^; V( K2 @8 C# e/ z" |( L0 a
在云南山洞里发现的蝙蝠含有与人类感染SARS病毒最相似的SARS病毒,但2003年却在广东不同地区流行。云南和广东相距1000多里,云南的SARS病毒是怎么跑到广州的?不清楚。& R5 P% _( z2 y7 m0 P. D

. `  d4 \3 ?" j三、离病原最近的人为什么没有被感染发病的人?- Q5 a8 h/ u0 g  h0 z) L, y" H" O4 d
1 Y0 }8 Y6 `8 E$ @. g/ ~
发现携带SARS病毒的蝙蝠的山洞,离居民区最近的只有一公里,但这个地区的居民几十年来从来没发生过SARS病毒感染事件,这个问题怎么解释 ?0 ]1 W$ y) y& l2 K/ Y
8 M. i2 Y8 P/ q0 \7 e( t) r) M  l4 T
四、没有“菊头蝠”传播病毒造成人类流行的任何证据
5 r8 _- B9 g) \  Z+ U9 p- d; x* M& I0 d9 j; K
现在说2003年引起8000多人感染,900多人死亡的罪魁祸首是“菊头蝠”,但是缺乏足够的证据。只因基因相似就证明结论成立是不科学的。
! O6 c, j, _. S- X* k9 U' Y( ]2 r8 r1 N- @, q! s: b8 W, g0 O( K! U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能把上述问题解释清楚,但是本人的理论可以圆满回答上述问题。详细的解释在我发完36个失误之后的《SARS病毒100问》里详细介绍。$ ^; a4 \- }; k8 G: n* o
) p0 d1 I5 s7 u4 s8 `5 q" B
五、蝙蝠感染SARS病毒为什么不发病?
# X! Y# h5 O7 i& C# ^+ g5 Z7 I% d- e8 H+ [/ L
到目前为止发现蝙蝠可以携带100多种病毒,但蝙蝠自己却不发病。即使是毒性极大的狂犬病病毒对它也忽略不计,这是为什么呢?全世界科学家到现在并没有解开这个谜。
7 Y3 }( t! P2 s  w7 L& _& j! [
9 W# [/ Y- j8 w1、蝙蝠是马尔堡病毒的天然宿主; E: C9 }# i& I- b; K* z8 k

8 r, @: D' @+ Z3 a% |最近,科学家们对乌干达(Uganda)某个洞穴内的一种埃及果蝠进行了基因测序,为蝙蝠携带并传播致命病毒而本身却不生病的原因提供了线索。
7 r* Z% }* m) ?* G; w$ `6 ]* L0 O) C  T  }/ L8 A
研究者们当时在研究2008年一起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44岁妇女的病例:她在乌干达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游猎后回家,患上了严重的头痛、寒颤、恶心、呕吐和腹泻。接着出现了皮疹、腹痛、乏力和意识混乱。
! K' v  b% H9 G+ @0 P5 Y4 n( {  M
0 e0 ]; |. A/ e' \1 e6 F医生最终诊断她患的是马尔堡病(Marburg disease),一种由和埃博拉病毒属于同一家族、对人类最致命病原体之一的病毒引起的疾病。游客们可能在参观蟒蛇洞时,触摸到覆有蝙蝠粪的岩石而感染这种病毒。这位44岁妇女幸存了下来,但是游览了同一个洞穴并感染了马尔堡病毒的荷兰游客去世了。
  I& f, c4 u4 f# P# K6 G, c2 E3 e6 r5 |% K; \  _9 P' V% O
“更为重要的是,这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动物传染病的传播机制——动物们如何能够在病毒寄宿于体内的情况下却不患病,并将病毒传播给人类?该过程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动物身为病毒的长期宿主,能够获得什么好处?是为了与病毒协同进化,从而使得病毒传播到其他的溢出宿主(spillover host)时,能够表现出更强的致命性吗?”( Q7 e3 z3 N$ w" C1 T$ w( m: Z: p
0 t9 F2 |1 z7 P9 }
2、蝙蝠是狂犬病病毒的天然宿主
5 D7 ^- _: x5 V' i6 L
) g: U- x( w* g" @开普勒说,病毒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对蝙蝠很感兴趣,因为它们携带狂犬病毒。尽管蝙蝠有时候会因为狂犬病毒而生病,但很少因此死亡。
5 }0 R- S* s0 q7 Y; x" @* q
- k; y; n2 J, @, V“因此总有人认为,或许蝙蝠至少和狂犬病毒之间有某种作用。”: A! a9 r3 D$ {  s
. ~, f' [1 M( \& K: ^: p$ q" R* ]
普通人认为只有被狗或猫咬伤抓伤才可能得上狂犬病,其实蝙蝠也是常常携带狂犬病病毒,因此如果被蝙蝠咬伤也必须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y5 x/ G! X6 v$ L6 F$ n4 N

, N: |; Z! {7 J0 o3、蝙蝠是尼帕病毒的天然宿主$ O. F0 S1 X' W, ?0 Y: z; A
' q: w0 Z- Q9 Q; b' J7 ^
20世纪90年代,在马来西亚爆发的尼帕病毒(Nipah virus)杀死了成百上千头猪,科学家将这场病毒爆发追溯到了蝙蝠身上。“从那时起,研究者们对蝙蝠与病毒的联系就开始产生了兴趣。”开普勒说道。现在认为,蝙蝠携带着几种致命的病原体,包括马尔堡病毒和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 coronavirus),并通过咬、唾液、粪便或尿液传播病毒。
+ R# s2 P  |0 K5 Z) w) a1 g9 r- D& [: I  h
但科学家们仍没有确切地知道,蝙蝠如何能够携带如此致命的病毒自己却不患病。因此,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病毒特别病原体分支(Viral Special Pathogens Branch)的科学家乔纳森·汤纳(Jonathan Towner)决定调查乌干达地区与马尔堡病毒死亡有关的埃及果蝠群。他到乌干达捕捉未受感染的蝙蝠,并把他们带回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I; e' w5 f; E
: l( l6 r6 |- v( {! X4、科学家把蝙蝠“百毒不染”的现象归于基因
8 l  C; }& e% ]
6 n8 R4 N% ]2 `7 b$ B帕夫洛维奇和来自美国陆军传染病研究所的同事肖恩·洛维特(Sean Lovett),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艰苦工作收集基因组数据。他们比较了埃及果蝠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包括了其他几种蝙蝠、人类和荷兰鼠。他们首先从大体上观察,然后特别专注于与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区域。! V2 e% k* ^- P/ i- U$ o
: l: U) b% X+ e" |
帕夫洛维奇说:“考虑到蝙蝠的演化历史,我们寻找了比我们预期更大或更小的基因。”他们也寻找了证明“正向选择”的基因,演化进程在种群中推动了新的且有用的遗传变异。. ?$ b7 n! I7 h) f

7 F& g1 A6 [, G  V, v“这使我们找到了一些这种蝙蝠进化得较快的基因,也有许多基因家族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得多。”; k3 U( O  A6 |4 v) g
1 a4 ]; a5 o+ @  Q4 }. Z! o/ j
在“比预期大得多”的清单中,排在最上面的两个基因家族是型干扰素基因(type interferon genes)和自然杀伤基因——即“NK”细胞受体。型干扰素基因通常被称为抵御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并且与像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这样的丝状病毒的病程密切相关。
. s1 q, t, q% Y' z& x: H
* ~% x$ F$ }" \! V6 ^' s/ f0 r% H自然杀伤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快速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并对其作出反应。帕夫洛维奇说,在埃及果蝠中找到它们很令人惊讶。
, Z3 k2 k$ V+ E1 C+ c$ I3 i
5 f3 Y" x7 e: n) j, E六、我总结的蝙蝠的五大特点- c% W! g% L- E( O6 N+ }
2 }( Z9 F- v4 R: W9 t
关于蝙蝠的介绍很多,本人归结为五大特点,蝙蝠之所以会“百毒不侵”,完全是因为这五大特点。
/ Y! V' J+ T3 o/ v# X' G" U4 n
1、蝙蝠是兽类中唯一能飞的动物
; r3 k! ~, B) O% p+ I7 P5 q7 O. s  z- w6 L8 U* Z6 T& v& i, s
人们常用“飞禽走兽”一词来形容鸟类和兽类,但是有一些鸟类并不会飞,如鸵鸟、鸸鹋、几维和企鹅等;同样也有一些兽类并不会走,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鲸类等,而蝙蝠类不会像一般陆栖兽类那样在地上行走,却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飞翔。 某些种类的蝙蝠是飞行高手,它们能够在狭窄的地方非常敏捷地转身,蝙蝠是唯一能振翅飞翔的哺乳动物,其他像鼯鼠等能飞行的哺乳动物,只是靠翼形皮膜在空中滑行!夜间
0 y. J! l5 r" B) S1 ~8 i/ x6 t/ c, ~6 C) w, d
蝙蝠会飞,但不是鸟类而是兽类,是唯一真正能够飞翔的兽类,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的羽毛和翅膀,飞行本领也比鸟类差得多,但其前肢十分发达,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别长,并由它一层薄而多毛的,从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巴之间的柔软而坚韧的皮膜,形成蝙蝠独特的飞行器官—翼手, P# X  n8 C0 P( {
+ k% e& J' v1 Q5 P3 G
2、蝙蝠是哺乳动物中类中唯一体温变化很大的恒温动物
: H3 V' ^! e  ^+ [5 L' Q: K$ @9 l. H/ R+ Y/ W/ q7 u/ ~8 j: h
蝙蝠居住在各类大、小山洞,古老建筑物的缝隙、天花板、隔墙以及树洞、山上岩石缝中,而一些南方食果的蝙蝠还隐藏在棕榈、芭蕉树的树叶后面。有些蝙蝠种群上千只在一起,有些蝙蝠雌雄在一起生活,有些则是雌雄分开栖息。许多栖息在树林中的蝙蝠冬季时迁徙到温暖地区,有时要飞过数千里路。温带的穴居蝙蝠一般都冬眠。蝙蝠每年只繁殖一次,在较早的温暖季节,蝙蝠生产幼仔。
8 b& l! m7 L3 V# R5 s3 l. O8 }
% z5 H) p' Q  e: r* W  a( l蝙蝠是恒温动物,但是有明显的冬眠特性,是哺乳动物中类中唯一体温变化很大的恒温动物
, |2 L0 L6 `/ w% B: v/ A1 i
- I) z; B/ N0 H) I8 @* O+ W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习性,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惊醒后能立即恢复正常。它们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迟受精”的现象,即冬眠前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精子在雌兽生殖道里过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后,经交配的雌兽才开始排卵和受精,然后怀孕、产仔。3 h  a. a0 Z8 a  p, h
) }3 J+ j: i/ M! j, C" W9 I/ a. b
蝙蝠的体温在飞翔的时候开业达到39——40,冬眠的时候是环境温度,例如当环境温度为 8的时候,蝙蝠的体温是9左右,最低温度可达0。
1 H0 k) `2 i' A) {; }2 Z- P. s9 _5 I
因此蝙蝠是恒温动物中体温差别最大的  哺乳动物。
( H! ^" ?, x1 Y1 `; C# j9 l9 c$ o9 n, |7 Q# D1 s2 n$ i  @% U
3、蝙蝠是动物中唯一“百毒不侵”的 哺乳动物
; P3 S, `& X7 o  @% A
4 n# g9 ?/ @# j目前发现世界上的很多病毒对蝙蝠不起作用,即使被称为剧毒的狂犬病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对蝙蝠也不起作用9 s4 B! Y5 @0 Z  _

0 a$ n, j  P+ A4、蝙蝠是全世界除人类以外所有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之一/ j5 r* `& C$ r3 \. G2 G
& D% A0 ^) _/ N+ k2 v6 H
我们平常很少看到蝙蝠,很多人甚至一生也看不到蝙蝠。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蝙蝠大多数都在偏僻的地方群居,人们平时很难看到它们。第二个原因是蝙蝠是白天睡觉晚上行动的动物,与人的作息时间正好相反,因此人们平时看不到它们。
. @4 w# [3 {2 l7 i& E# ]( m* n0 g/ t) F1 R/ X! Z, M! W
其实哺乳动物中数目最多的类群仍然是啮齿目(Rodentia),即各种鼠类,约2300种;其次是翼手目(Chiroptera),即蝙蝠,约1200种。排在第三位的则是真盲缺目,包括各种鼩鼱、鼹鼠、刺猬等,约480种。2 [! d1 z3 K" L0 [0 d
  }; \. g7 b2 E) _6 J& f
5、有完善高级的超声波系统
4 N  u' R! A, h  a8 f; i( m' }" t
- C: I* H, x* r; U4 |蝙蝠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回声定位系统,因此有“活雷达”之称。借助这一系统,它们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飞行和捕捉食物,在大量干扰下运用回声定位,发出波信号而不影响正常的呼吸。它们头部的口鼻部上长着被称作“鼻状叶”的结构,在周围还有很复杂的特殊皮肤皱褶,这是一种奇特的生物光波装置,具有发射波的功能,能连续不断地发出高频率生物光波。如果碰到障碍物或飞舞的昆虫时,这些生物波就能反射回来,然后由它们超凡的大耳廓所接收,使反馈的讯息在它们微细的大脑中进行分析。这种生物波探测灵敏度和分辩力极高,使它们根据回声不仅能判别方向,为自身飞行路线定位,还能辨别不同的昆虫或障碍物,进行有效的回避或追捕。蝙蝠就是靠着准确的回声定位和无比柔软的皮膜,在空中盘旋自如,甚至还能运用灵巧的曲线飞行,不断变化发出波的方向,以防止昆虫干扰它的信息系统,乘机逃脱的企图。3 r$ S) g/ C/ m+ Y. W  h, W

4 U" F: _% A  z. j6 `七、蝙蝠能飞和冬眠两大特点造就“百毒不侵”金身4 H2 Y  T8 w' q; U$ |

0 A/ v$ D  T" U. E  P# S这个题目下的内容很多,本人在以后的文章里详谈
3 Z. n4 q. r2 Z6 r$ d, q7 T8 a5 {# M( _' [! {+ ~, M- s4 J( t
八、全世界科学家一致呼吁不能杀蝙蝠
/ S. G. k. ?' `5 a9 N# d! d3 L4 H7 Y' H, g) ^
尽管全世界公认蝙蝠是很多病毒得的自然宿主,但是一致认为不能因此而灭绝蝙蝠,为什么呢?
5 s$ q7 y/ A0 p, o5 ~$ n/ ?) l
1 A' P1 n, X) H  M" e) p8 z1、为了维持生态平衡- P' i' Z& k6 N" Y6 w: T9 Y
8 }! V! C. M" m: x4 B. q. G
全世界的一切生物都需要平衡,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消灭了蝙蝠会引起生物不平衡,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危害。$ W' \' L( e8 V
% X, W  d0 F9 t' Y! S8 s( B# ]
2、蝙蝠也有很多益处2 ?2 B: J0 b' L5 T

  Z) w$ g* u# Z, R- p( x各种食虫类蝙蝠能消灭大量蚊子、夜蛾、金龟子、尼姑虫等害虫,一夜可捕食3000只以上,对人类有益。
- D7 B& g) t& f) a& J: a; o) D7 Z# j+ o% M8 n' X# \8 F0 R
蝙蝠所聚集的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对农业生产有用。经过加工的蝙蝠粪被称为“夜明砂”,是中药的一种。
$ e# C: q' N2 F. k+ P0 Y3 L: }# ~: m1 ]4 I/ e( g( {7 @
蝙蝠还是研究动物定向、定位及休眠的重要对象,对它们辐射技术的秘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人类仅仅只是知道了蝙蝠能够做些什么了,但仍然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做的。9 F. |  \+ ]! l1 s3 V* n
3 M/ I: K, N% U9 f) Y
因此尽管蝙蝠可以携带很多病毒对人类有威胁,但从大局出发不但不能消灭蝙蝠,而且还要尽一切努力保护蝙蝠。
1 z6 `: n- Z6 P/ K0 e; M
. E- g9 F  B4 J' h( d! e* ?九、本人不同意把蝙蝠定义为SARS病毒的源泉,更不承认蝙蝠是SARS传播的罪魁祸首. U6 n( _& d2 ^

; b% g1 ?! w$ Q8 o' k; e其实造成SARS病毒感染和流行事件的罪魁祸首既不是果子狸,也不是“菊头蝠”,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 ]! S5 X) d( K" f4 _; U. w

& J' p! L0 S0 f: ?1 B' x3 ?非典病毒来源于自然界 ,引起SARS病毒传播的真正“二传手”是儿童!
0 P4 ^$ g5 @- d2 M" p" \% Y
# u/ D6 ^: Q) J% f, N; }2 p造成全国全世界非典病毒流行的罪魁祸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 r% ]* ?& c1 l" k0 E; ~4 s$ \6 ?+ Q' Y1 L
看到这个结局,惊讶吧?不信吧?不服吧?请看大量的证据!
+ V2 |- X* m: b' G
7 a$ h' _9 j* \% t/ E6 ?5 s  w证据是一切结论的生命线,没有众多可靠的证据的支持,就是谣言。我已经公布了200多份证据,还有300多份证据要公布。
. Z) c& C5 y9 {. S7 n6 N* S$ T
如果有人对我的证据辟谣成功的,我奖励100万。
/ d( Y- l. w0 v+ [3 x: t! M# m  B
其实十年前我的理论,我的结论就已经发表了,在我的博客里现在仍然可以查到,这次只是补充和完善,让更多的人了解,让更多的人知道问题的本质。
& c) k0 e$ s8 \8 X
7 w" F$ Y1 E1 q' x' C7 w详细内容,后面介绍4 {: Y  I. ^' x) |

& q" i2 u: ]2 l9 s1 r北京 慕盛学
" A( Y* B+ I) T+ H* V$ C% x6 u
6 a5 x" p( N) H+ V0 f# V* E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1 17:52:30 | 阅读全部
查找非典病原体的其他失误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8-11-19 12:26:24)转载▼
1 {3 @( q9 @  s/ Z3 X) y分类: SARS病毒大揭秘
. L2 Z$ l4 a! H8 q+ \——谈非典期间中国存在的36个失误之六
" b. ]$ T6 [8 x7 b6 b- _$ A9 t8 C! n1 r) E
2003年中国流行的非典惊动了全世界,查找病毒来源成为重要课题。广东普查了上万个动物、没找到感染SARS病毒发病的动物,甚至有抗体的也很少。
' [# Z9 n. Q+ v, s; f/ D: K
5 m+ H! [% n3 L闹的天翻地覆的非典病毒到底哪来的?15年前是海阔天空,现在还是莫名其妙。+ x9 M: w8 B0 {% b2 ~
( m% I+ I' W/ R  W* E
在研究病毒的来源问题上,只盯住了动物,特别是盯住果子狸,完全忽视了儿童在SANS病毒传播中的现象和作用。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多,后面有文章详述。- v) h* D- q9 R2 ]4 @" Y2 h: r
% j4 e* _) Q! k/ `+ f( l* Z2 W
在这个问题上走弯路的不止是中国,全世界很多国家都走了弯路。+ ^" E3 P- |8 u9 u5 a$ h/ G" {
  h. Z0 `6 {  I8 A
十年前为了找到非典病毒的来源,在世界卫生组织的领导下,在中国广东开展了多次大规模地毯式搜索,上至飞禽,下至鱼鳖,海阔天空搜个遍,花费中国2306万元,结果是查无踪影,无功而返。9 l5 m* k" ~% _- b+ c% X
' H' F/ r$ }0 M$ Y' t4 p$ X
全世界医学科学家对非典病毒的来源研究,怀疑范围可谓海阔天空,奇思妙想、五花八门。
0 g, w! p3 W( \& |7 [  k
! l) h; Q. p% {+ m+ a* X* j一、全世界科学家对SARS病毒的来源也存在很多失误2 [6 x% f7 @! I8 y8 k8 j& ?

6 }, G4 k- L3 H1 J! r' [! x1、美国科学家怀疑天鹅
0 c# I: I( R" X% P5 d4 a9 J
1 J( U, B$ {+ C9 y" u% P7 H) U美国誉有冠狀病毒之父称号的賴明诏指出,SARS冠狀病毒原本存在於野鸟体内,却因偶然的机會入侵人体內。
1 J( I$ ^4 ^5 I( z6 s
" ~; p7 f8 Q0 ^, K  E美国把天鹅、中国云南孔雀列为可能作为SARS来源。做了一些试验,可是一无所获。& Y' b9 ~0 h0 n$ q6 u  ~

* y# g2 T' r( o  {3 \, ?* ?/ d查找非典病原体的其他失误4 x/ Z9 `& J1 f
. o9 Y# s; y$ p3 Q% y1 _. O
查找非典病原体的其他失误# |- `% l4 _4 _; T/ ~
2、英国科学家怀疑来自太空
/ O  c+ x$ n9 x2 M. Z! G; M9 ~( d, h0 g
英国微生物学家“溫賴特”认为,从SARS爆发的情況看來,有多項证据可以支持这种看法。“溫賴特”說,帶有病毒的彗星隕石,很可能是先停留在大气层中的同溫层內,而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山峰,就在“同溫层”的边緣,所以病毒很可能就飄到喜马拉雅山上,再随着地球的转动与风向,被吹到中国大陆。
0 Y: E/ v% y& f" _# J: d  I: Q
' Y( J" D' r/ @8 V3 D" l1 ?另一位英国天文学家“維克勒马辛哈”,也支持“溫賴特”的說法,“維克勒马辛哈”說,研究显示,每天都会有将近一吨的宇宙物質,到达地球,其中有不少是微生物,甚至是病毒与細菌。“維克勒马辛哈”也預言,依地球的转动方式,阿尔卑斯山脉东部,例如俄罗斯,很可能是SARS下一波侵袭的区域。英国科学家怀疑SARS病毒是外星球来的。放气球在高空采样,企图找到SARS病毒的踪迹,结果也是无功而返。7 j/ v) _) c! v9 i5 M- o

( l8 s; c  ~8 m' r! p0 u3、俄罗斯科学家说来自禽流感0 s7 z' y3 z" X8 W
1 m) @5 H& j, ^. d6 p
俄罗斯鞑靼斯坦兽医主任伊万诺夫认为,SARS可能来自禽流感(chicken  flu)。他说:“从结构上看,引发SARS和禽流感的病毒是相同的。”伊万诺夫称,最近发生在荷兰的一次禽流感悲剧曾毁掉一千五百万只幼鸡,并导致一名兽医死亡。(《日本科学家:非典病毒源自鸟类 已绘出基因图谱》)
( P% q- o5 j" E1 Q: X/ \9 G7 L  b7 |7 y* O/ F0 p
、日本科学家说来自鸟类病毒2 H. V% [0 H, O+ q2 g6 r' v/ F

  [1 K' f/ P" S( s2003年5月13日,日本冲绳生物资源学院的科学家发现,导致严重性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作用因子是一种鸟类病毒的变异形式。冲绳生物资源学院的专家对引发SARS的作用因子进行了彻底的基因分析,并将其与已知的冠状病毒进行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SARS是由一种细胞内的寄生虫引发,这种寄生虫与在鸟类身上发现的病毒非常相近。目前,研究人员已经绘制出了这种病毒变异成为人类致命病毒的基因图谱。
! r( `0 n$ r) T4 u  E1 i9 e
$ F& o, \' H, A* y6 i2 {研究人员称,引发SARS的冠状病毒的第一次传播是从鸟类到哺乳动物,在哺乳动物体内,这种病毒变异成为一种对人类有致命危险的作用因子。, C* U- e4 R  O* z8 E% k" D! q' s

- S' D$ |% ^2 m$ S8 s8 L5、加拿大科学家进行的试验显示猪和鸡不易感染SARS。
, f/ [3 L6 G1 R4 o( k* d" _; Q
) e0 I9 O3 ?( R& u) J2 H* Q! ]6 L证据图片
! E# q$ H+ y4 ^0 E' F5 J# H- V
- V2 i  [' I# c9 P* q查找非典病原体的其他失误
% w* @% W* q: F8 ]( I. S: l6 i6 a/ k; I+ E! m
查找非典病原体的其他失误
; M9 L' H' A) P# ^; M+ O& `# i9 }" ]
. s1 J: Y* b, V7 Y/ c查找非典病原体的其他失误4 \! I3 K$ v7 [( B
    二、为什么全世界**科学家在SARS病毒问题上全部走了弯路?
1 W; X$ `3 }$ Y/ |
* s5 k: q  W- P, h& v( P造成**科学家在SARS问题上错误不断的原因很多,本人在这里简单说明如下:4 K- k6 y3 G6 r+ U
' y, X( t  V( o8 ]2 F
1、不懂中医理论1 b. R4 J8 ?& Y: A7 z

% U9 u" {& @$ U/ u- W当今世界的主流医学是西医,西医近200年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仍然不全面、不完善。因此对新发疾病不知所措。
, ~- _9 x7 F) V1 ?/ |; y- K- i% t6 k) i& f% H
中医虽然没有专门的病毒学,但中医把病毒和细菌统统归于“外邪”里,用治疗外邪的方法治疗SARS病毒感染患者,取得了好的效果。3 F' l# ~2 {6 K$ a, W5 F# U# s

2 \+ K: `( g" t! y2、明显的商业目的
+ Y9 w1 p, r+ t! |2 ?3 i5 g
. [1 S; [9 K, X5 m- j现代社会商业化十分明显,一切都从商业角度取衡量其价值,甚至为了谋取暴利而进行人为炒作。例如非典期间关于药物和疫苗问题,就存在明显的商业目的。9 `" F8 v- E0 ^6 E6 e  Z

' S' j  e4 I1 P: Z$ H3、明显的浮躁作风
. X) P9 R0 i: P  C) r
& ?8 O1 i: s( ~" C) ?  r, s, Y现代科学家认认真真搞科研的少了,作风浮躁的人多了。这些人不全面了解,不认真调查,仅根据现象果断认定事实的存在,造成错误。例如说非典病原体是衣原体,非典病毒来源于鸟类,非典病毒在自然界已被彻底消灭、找到果子狸传播SARS的“铁证”等等,都明显存在至少是浮躁的问题。( f! ]/ U6 g. a3 `: P: y) t
3 i& X; e2 P1 M' y5 t  B0 K
4、现代社会名利第一的观念统治一切,
* P+ E8 `: Y" r8 ?, f4 x" O9 p4 H
# [/ i! @( N$ M1 m, E' _3 |科学家不能不讲名利,但也不能过分,现代科学家明显的名利第一观念统治一切,造成大量缺乏充分证据的错误结论不断出现。
5 g3 ~$ e9 u7 H! j* p- ^1 s' n& N4 ]8 _% A, v( [
科学家在重要的问题上说话一定要慎重,不说无把握之话,不说科学根据不的结论。否则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可能是惨重的。为了人类的健康,希望科学家尽职尽责,增强责任心,改变工作作风和思想方法,取得更大的胜利。, L' l5 f& r  ]; t

# _' E# \, O* |2 e& z$ B8 c2 h总而言之,全世界所有医学科学家在SARS病毒的研究上都不同程度存在失误,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否认的。失误的根本原因,本人后面有专题说明。
. V) M- C/ C# I& K: k& K* A# }" q9 R2 i. _+ f
北京 慕盛学
  u. ?3 Q6 m# \
1 j& k; H) P3 w. h& g分享:/ N% r# U9 g0 X! d' ]6 A: w% i/ h!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1 17:53:00 | 阅读全部
中医预防非典的失误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8-11-21 16:59:51)转载▼
' J' P- h6 f5 R- D" S分类: SARS病毒大揭秘
3 I: y. n, r) b- F                      ——谈非典期间中国存在的36个失误之七
( h  g9 y: }- J; k$ R+ n/ }: S5 k
3 B/ E) G( k" b0 N: I4 O# S0 S! i6 K$ m2003年中国非典流行,全国就乎所有地方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预防非典的办法,可以放心有很多失误。现在回顾这些失误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为以后的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L9 H8 O# f) C: ?; T

  w3 j& g% B, Q) q5 Q在预防非典传播的各种方法中,有很多是中医的方法。中医的方法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有很多人认为这些错误的方法是正确的,因此我不得不提出来说明。
4 Y# q) a9 r0 l9 G5 j; O7 ~
# V/ i* Z, n* i$ l# ]" K, Y, x一、万人一汤,预防SARS
! T$ r$ U8 e* J4 Y$ Z2 \( A( k+ W7 w$ g& ~1 M
  1、八味中药预防非典
$ A% H0 L/ k7 [' S4 {+ l
" R8 p! ?- ?  A: ~  非典初期为了预防非典的传播,中医专家提出来中医预防非典的办法,其中之一是八味中药预防非典的处分,全国很多地方用这种方法预防非典。
, i: K9 f" H- V( D8 q  a. E' ^$ S" H! i- t/ `' X
证据图0 w5 j* C8 s1 ?! t. Z( z

0 u) i* y8 L( Q9 {$ V6 ^- E中医预防非典的失误
* \0 B. j' l/ I
3 v0 ]/ }( T4 ^3 e$ m; E中医预防非典的失误
3 ?: S" k  J  R! z2、北京大学也推行“万人一汤”* z: o9 ~' d8 a
) U6 d# X% m7 V' b) `! b
2003年4月17日北京大学校医院向师生发放预防非典中药汤的实际情况。该汤有八种中药组成校内连续免费发放七天。
5 m1 H# J3 @6 E  ~
$ {2 g" Y. w8 K+ Y' l0 B9 r证据图片:
0 w- W3 L, \" Q$ M
- f3 M0 G' D# c$ a' G2 d中医预防非典的失误2 Z+ q: U- h5 u" I0 w
    二、清热解毒
# \, t; x& Z! r" ^8 D9 N6 a8 w( ]/ G" c7 j+ |! M+ D: w% T
由于非典患者的首发症状是发热,然后就是持续高热,因此绝大多数中医都把非典归类于温病范畴,因此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的用药大多数都是以寒凉为主。
* H4 T% t' s9 ~7 m$ g3 G+ a) r* W" E
实际这种诊断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和根据很多,后面有文章详述。5 S- b- P' n) y' Y  p8 W8 e6 K
2 U5 W3 k/ }& Y; a6 ]
三、中药预防非典中出现的问题
* Q" A5 J: H5 R. @. X5 d6 f& B; T* l
" e. D5 D% L7 ]6 X* x3 ^由于中医的诊断和方法都存在错误,因此中医中药在非典的预防和治疗中没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出现了一些问题。3 G3 b6 C% R$ U, u! i

* v# s: e# N0 N; U) R6 w1、中药预防20%出现不良反应7 b6 W4 \. f3 A5 Z

7 r+ z4 X& \& ]- d& F2 ?" ~! u* \【论文题目】我院预防“非典”用中药不良反应的分析/ c3 Q$ n- @. S) l1 u
( F) \& i/ }7 L" c/ b0 W
【作者】林晓兰贾毅婕刘克敬张丽陈冰王育琴
# F$ T: T! p( q) Z" U$ j( J4 N1 z8 n+ j5 N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 ~- m$ k" _* d0 N+ }

$ g6 C$ J4 [2 l2 |【文献来源】2004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 p: g- H7 k# u# g! D/ C% e6 Z, v0 `' S# i5 Z
【摘要】/ d- ^" J% G. q) Z
) b* _6 W5 ?& d  s9 E5 g
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SARS的疾病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是因为中医药的使用,使北京地区的疫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中医药在治疗疾病中的位置也得到了肯定。
4 [6 O$ U' Z" ^  j6 a. u# A' W) c0 Q! j% _! m% u
但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在于其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如果背离了这一原则,势2 @. B. Z( W  b$ \, D1 b

2 {8 w5 ]( j$ M6 ~! I. m必导致药材资源的浪费,甚或引起不良反应,反而影响身体健康。我院为了预防非典,选用了中草药汤剂(防毒合剂),为本院职工提供用药服务。为了解用药情况,在我院2000名职工中,随机抽取200名服用防毒合剂的职工,进行用药情况回访。结果,在200名职工中,有40人有用药不良反应问题,占20%。
/ K+ R, y; c5 s" X# @. [. }- G0 G' }6 b* m" F( F6 T7 i3 X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预防非典的中药,在使用时,同样要遵循中医药的辨证论治的原则。
/ _. e! {6 K, t) f
4 j3 l/ o3 @1 P. d, \7 Q【说明】上述事件是医院药剂科制作的给本院职工预防非典的药汤,竟有20%的人出现不良反应,说明这种药汤存在明显问题。
# J/ T9 B" b4 q& L8 J, n
- w- ^# N' U9 I! U# Z; M证据图片:中医预防非典的失误中医预防非典的失误
4 u; ~' q# h, q$ w( D' f, {6 M: _8 ?, u1 M
2、防"非典"方引发严重不良反应2例
( D  I; _; L1 M
8 J; G1 b; s+ m7 Q" D4 w4 L- S【论文题目】防"非典"方引发严重不良反应2例/ X) Z9 p! O# X3 O; w4 _7 [  o  h
4 ?: ^2 R$ k& S
【作者】牛继红  谢平  孔祥军   刘爱香
5 U- {6 B6 R. c1 A0 c7 r
9 v: e# V8 U# C" ?' z% U【机构】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北京,100039 [1]  北京同仁堂药店,北京,100011 [2]
8 _4 P# R( d0 ^, T' h
: I* j. [8 J8 l【文献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13卷4期 83-83页0 |8 X3 G1 Y' B! s# P$ R
' t/ \2 \" |. g7 z8 q
【摘要】
+ d0 J1 s- ]" n. q# U5 D. l$ |9 _. d5 F; L; y% m5 s2 \
2003年春天,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的肆虐对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在现代医学无特效药物预防和治疗的情况下,中医药则发挥了积极作用.许多老中医和老专家献技献方,推荐出多种处方预防"非典"(如苍术12 g,白术15 g,黄芪15 g,防风10 g,藿香12 g,沙参15 g,金银花20 g,贯众12 g,水煎服,简称"8味中药"[1]),大多数人遵医服药效果良好,稳定了情绪.但有极少数人服后出现不良反应.笔者现将自服"8味中药"后产生不良反应的2例报道如下.中医预防非典的失误0 |3 K6 k$ R) y3 X
3 q, E8 \- a4 C; h" L  r7 w
四、为什么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预防SARS方案是不适当的?
- v3 A0 Q- l) v+ g& J6 ?4 L) j* @- z& m4 r8 Z8 ~: w: x
  在SARS横行的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抢购板蓝根等中药的风波,主要原因是被SARS病毒感染的病例不断增多,没有特效药治疗,特别是大批医务人员被感染,造成了老百姓的恐慌。在这种环境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3年4月11日发布推荐六套防SARS处方,由于中国老百姓对中医中药有较深的感情,于是13亿人民六个方,百姓抢购药店忙,中药价格天天长,全国人民喝药汤。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这种做法是不适当的,为什么?
/ L% J! E& A7 q$ G3 f# y7 [
) t- d7 u% t7 M: {/ H) h  正确的应用中医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和参”获得的预防SARS的方剂,是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的,是可以预防SARS的。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预防的原理就是通过诊断找出人体的不足之处,加以调理使之达到正常的平衡状态,“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L, ~8 \, V- g3 Z  x

/ o6 N: K+ Z0 ?  但是中医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讲究辨证论治和个体化预防及治疗,辨证论治就是必须遵循中医的基本规律,在重视病因、邪气的同时,还要发挥中医的优势,区别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体质,因时、因地、因人而宜。作为预防来说,也应该是辨证施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预防药应该有差别,不能百万市民一个方子来服用,这样的话,有的吃了以后很好,有的吃了会出现毒副作用,大量人群长期大量服一种药,无疑违背了中医施治因人、因地而异的原则,就极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 G. t$ Q) }  u7 e$ H
! @' A& Y9 B5 j5 }- t  中医药虽有丰富的“治未病”的理论和经验,但靠的是辨证论治,人殊方异,千人千方。因此,不应该有现成的、通用的SARS预防中药方。另外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补气药多了容易上火,清热解毒药多了易致腹泻。这样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造成药材资源的人为短缺,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医疗工作。
; d$ j6 V1 `6 I& v  k$ f& I  c% f# s/ F1 Q- L/ S
  另外远离疫区的人根本用不着恐慌,用不着服药,药是治病用的,离SARS很遥远,全民吃药是有害无益的。
4 i3 E$ K8 z. N( Y& P. n0 y2 v' G; c- b- ]& ~
  即使是疫区,人群中有很多人是健康人,健康人的免疫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如果短时间内通过服中药来增强免疫功能,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肯定会有弄巧成拙的可能,反而对人不利。因此,对于服中药预防SARS应持谨慎态度。对某些特定人群,需要服药预防时,也应在专家指导下服用。肝功能不好的人群,最好不要乱用药。
) F# g$ j9 q8 W4 k# G  f6 C2 G, J) T* t8 I+ x
  在中药预防SARS的实践中,由于不是辩证用药,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很多中毒事件,甚至造成许多服预防中药集体中毒的事件,如"过量服用防治非典中药,洛南百余名学生中毒"( 4月23日《温州日报》4版)。"按偏方自制防治非典中药,广西88名学生中毒。"( 5月3日《温州日报》4版)
$ H2 a* Q! f, T* F; t8 h2 e, n
; W( v! I% W, W  因此卫生部推行的这个预防方案的主导思想是好的,但是不分“青红皂白”、“万人一方”的预防方法是违背中医基本理论的,效果是不良的。
1 Z% T9 l0 y1 j分享:
0 `5 Z6 a8 [. s; h! B' D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1 17:53:45 | 阅读全部
抗生素等不能作为预防非典的用药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8-11-23 08:00:44)转载▼( S0 q0 D8 T4 s+ c3 u5 v! P
分类: SARS病毒大揭秘
$ P; q" r9 r7 c( b                                         ——谈非典期间中国存在的36个失误之八9 `. H* j* q1 H

, }# q( }5 \) b在2003年非典流行时期由于疫情发展迅速,因此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出现了很多失误。在预防非典方面中医出现了失误,西医也出现了失误,其中用抗生素预防非典就是明显的失误之一。2 W% ~, i. t5 d% ^
, h) F2 D+ ^+ x" ^5 d5 m. V+ s
1、“不可把抗生素干扰素等作为非典预防用药”
6 q) F' F0 e" @  v& s+ B% a- F- T: y4 A/ \
  中国科学院2003-06-13 发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 的文章,文章说:
7 v4 b5 m7 ^' ^8 [) b7 b9 t" b+ f  R! |9 u- o3 ^. _3 {
    “在非典预防中,一种应当注意避免的做法是,将抗生素类药物用于非典预防。由于一度有人将衣原体视作非典病原,故认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对非典有防治作用。我国一医药企业为支援非典防治,主动向某社区捐赠的预防非典药品中,就包括阿奇霉素片剂。应当说,阿奇霉素在治疗非典继发敏感致病菌感染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将阿奇霉素作为预防用药,由社区掌握,则不仅不可能产生预防效果,反而有可能因使用不当,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等严重问题。因此,应当杜绝健康人群将抗生素作为非典预防用药的做法。
5 [: k# @7 w" L  o) a2 i: [
7 `  C0 ~9 A5 c' @! ]8 y% _4 B    在卫生部日前发布的《预防非典指导原则》中已明确指出,以注射方式应用预防性制剂如丙种球蛋白等,属无预防效果的措施。这类预防性制剂除丙种球蛋白外,还有胸腺肽、干扰素等。丙种球蛋白含有健康人血清中的各种抗体,因而有增强机体抵抗力以预防感染的作用。但非典是人类面临的一种新型病毒感染性疾病,由一般健康人血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不可能含有此种特异抗体,故作为非典预防用药,不可能产生实际效果。胸腺肽是由动物胸腺提取的肽类激素,有一定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主要适用于胸腺发育不全或老年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胸腺肽作为一种生物制剂,临床应用应十分谨慎。有些人在用药后可能出现发热反应,还可能引发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故临床强调用药前做过敏试验。此类存在潜在用药风险又无确切效果的制剂,不应当作为健康人群的预防用药。干扰素是一种药理作用很强的细胞因子,它通过增强机体细胞的防御机能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但也无临床试验证明,干扰素可预防严重病毒性疾病的传播。目前,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重组人干扰素α-2ab喷雾剂及重组干扰素ω的鼻喷剂用于高危人群非典预防。这一试验所得结论将有利于我们认识干扰素喷雾剂鼻喉区应用的实际预防效果。但干扰素注射剂用于一般健康人群则是不必要的。健康人群使用干扰素注射剂后,少数人有可能引发“流感样综合征”,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肌痛等全身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引发低血压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干扰群众的生活,不利于非典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9 I7 }3 X+ P1 G  s- n
* G: \8 I% g! N3 j: G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 g1 |8 `5 F- M" @/ Q% g, t0 X

) Q* v* q  T; |0 e证据片
3 R' T9 \1 a4 l* g$ ?" G, _
) T( Y; ]- D- G0 A! ?. ~抗生素等不能作为预防非典的用药
& _! A3 M- J1 M    2、正规医院正规医生也用抗生素预防非典
+ ]& t* p6 {" u3 q& W1 ~8 p8 K+ p* f1 G7 A# C
在非典流行期间用抗生素预防非典是很普遍的事,但是在广东疫区的正规医院、正规医生也存在明显滥用抗生素预防非典的现象。
  \# ~6 K+ k* y4 a( n+ Z, E* _2 ^( {8 B: I1 E7 L* ?
例如2003年05月23日12:26南方网-南方都市报发表沈仁康的文章《她化作了一缕阳光--记叶欣平凡而光辉的一生》,文章说:
! r0 U, z: j) O8 E% T) `9 }2 f7 Q2 A( g5 ~9 S; j  Z0 g- M; F
  “3月25日凌晨1点半,她走了。6 E2 [* ^6 e4 N9 C0 J
% n/ l4 q" M+ p
  她不再为“非典”折磨而痛苦难忍了,她再听不到亲人和同事们含泪的、挽留的呼唤了,她因为战斗远没有结束而带着无限的遗憾走了。她走得太匆促了,她才47岁。: l% C: Q3 {* @5 @; k0 s7 y

8 l' S8 J) P2 o  长天洒雨,人间挥泪。* f2 A, J/ s3 |$ K4 K

# {( @: t4 w/ \6 V! L- j( H+ U1 J  叶欣,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的护士长,一个平凡的人。但她不平凡的灵魂已化作灿烂阳光的一缕了,已成为天籁的一个音符了。
6 W  v9 n/ a  [& e5 B8 A5 A( _" {) u
但既选择了这个神圣职业,你就要当好人民的保护神。
0 ]' S: K" p0 g# v, b4 a
& U% z) Y4 j3 p2 F% j  那一时期,广州天气也时好时坏,经常连续几天弥漫着雾和霾。没有风,潮湿,很闷。这种天气对防病很不利,更容易受到感染。
# l5 M) m- ]) @1 d" Y5 F
2 U# O  S' d3 Q% C* c: ?' J  当时还弄不清原因,以为强力霉素等抗生素能够遏制“非典”病毒。医院要大家吃这些预防药。叶欣就督促大家按时吃药。身材瘦小的容丽瑜(后来她接了叶欣的班,当了护士长)一吃这些药就反胃、呕吐,不肯吃,叶欣一定要看着她吃下去以后才放心。她指指走廊里候诊的病人说:“你看看,每天这么多病人等着我们呢!我们不能病,我们要防护好自己。”
5 |# d1 I# U% r0 J" |& ~5 q0 w4 I7 s: M& j& U  u4 |
证据图片:
6 S8 W! [, ]- v1 R- Y" H& o1 r6 y+ b* A
抗生素等不能作为预防非典的用药
5 W9 S! D# u' K2 }! k0 H% K6 R) p1 o- v- m: e- b
抗生素等不能作为预防非典的用药3 [; H& n6 b$ ^- r
   2002年11月16日的佛山病例就发现抗生素治疗无效,2003年1月21日以广东卫生厅名义下发的文件也提到抗生素治疗无效,为什么广东中山二院到3月份还要抗生素预防非典?难道治疗无效预防会有效?
& N) K$ _2 h! Z1 N7 O1 R4 L1 e6 a+ C$ N/ q4 J) A! J. u) z6 W
由于西医采取非常错误的预防,使护士免疫力下降,抗生素的副作用增强,因此容易感染非典。
0 B2 {% b( u( h8 C( C, Z# r* ]" F' E& o! d% [: I( Q# A8 _
4 ^3 ]* z. E' D" n* V

( S% T+ V) c) ^! S7 K( D! a5 S6 |分享:8 s3 I& K0 T* Y+ o& X$ e" J
1+ v- u& t4 o' W2 u

3 g3 M1 u$ Y. F# k" Z& B7 a7 \喜欢5 g5 i( B: Q( E# o. o7 h
1 F9 d* g) O, o9 m" H2 P6 Q
0
9 G: e0 _; S: G5 W  h0 x2 U. [4 u1 B1 \/ q" b) `* R5 F0 m6 O# L. l- D
赠金笔赠金笔- g4 u  ~; @$ ~- S. ^5 p2 v

; }: W+ h* X/ ?阅读(748)┊ 评论 (1)┊        收藏(0) ┊转载(1)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6 J  M# c! r1 M' N
前一篇:中医预防非典的失误4 E, q$ C* A/ s$ n" b
后一篇:非典流行期间口罩使用的误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11 17:54:24 | 阅读全部
非典流行期间口罩使用的误区 (2018-11-24 13:59:25)转载▼
) W: }3 V* ^3 c( ~( I; F3 a2 K分类: SARS病毒大揭秘
' C( G! z  r$ T. \7 ^* y# g——谈非典期间中国存在的36个失误之九; N" D3 D9 _. V- a% b

9 }& \# `: ~  O0 n% d7 w) X2003年,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一场"非典"几乎令口罩一度脱销,各大药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抢购口罩。2 E% a/ D" R9 Q
9 b5 `3 r: N% H9 k
但在口罩的使用上存在很多错误6 T7 H; H2 R# W) u
" C, a% B9 y4 `, ^- n3 z
一、普通口罩不能预防病毒
; I- {: S4 J- G6 i  e! q7 N) S
% f- {6 ]! e% S3 Z  l& r6 L" I绝大多数人买口罩是为了防止感染SARS病毒,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病毒的颗粒非常小,普通显微镜都看不到,只有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而普通口罩缝隙很大,只能起到对灰尘和一部分细菌的隔离作用,病毒完全可以顺利通过,因此靠普通口罩预防SARS病毒感染是不可能的。
2 N8 N0 ?: v& w$ n; J/ C/ S7 w* B& _- h2 }- B: V2 m
二、患者应该戴口罩! l$ z7 l+ Z& K# a9 e3 m* l

' L: S) o  u: c% b# ~: m普通情况到 医院看病,都是患者不戴口罩而医护人员戴口罩,但在SARS病毒面前,患者必须戴口罩。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SAES病毒的传播主要是近距离喷沫传播,咳嗽是患者的主要症状,患者的咳嗽会有SARS病毒直接喷射出去使附近的人感染。如果患者戴了口罩,就可以减缓气流的速度,减少附近的SARS病毒含量。  Q* y% C, v: S: N7 x

! g/ t2 P6 h9 ?4 \- Y+ O因此在公共场合SARS病毒患者或疑似患者应该佩戴口罩,用了防止病毒的快速扩散。, H- N# i& E. u

2 {# j- Y; D0 c  ~& g/ v4 ~三、患者应该佩戴口罩,但只能带普通口罩。3 @5 W' p1 ^/ m# _' l8 m
$ W% i% B5 |4 e2 U/ a- Z' o: M
因为在口罩的家族中有可以预防病毒的口罩,通常是N95口罩。这种口罩适合医务人员用。因为医务人员长时间与各种患者近距离接触 ,普通口罩不能起到防病毒的目的,因此他们应该佩戴防病毒的口罩。# f" m, g+ W+ Q3 n2 g' S
8 W+ W9 A2 G1 z
SARS病毒患者是呼吸道感染,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如果再让他们佩戴防病毒的口罩,会使患者的表情加重。
# ~5 j' w. v  f7 g
5 g" X) g* W( _! w四、戴口罩的5个误区3 u  n2 j: c( f) X! ?* F& @+ X5 H

& T+ r" r, T* T9 i1、不是越大越好  ^0 V' c7 s" X

, T$ Z, j/ |. t; p0 Q不少人戴口罩的方式并不正确,比如有的一味选择面积大的,有的虽然戴着口罩,可口罩与脸中间还有很大缝隙,有的摘戴时没有注意到口罩的卫生,这不仅不能很好地起到预防作用,可能还会引发其他不适。
; y- j% V0 z! a8 E4 V! B+ f, ~1 ^/ w! b7 ^& v/ J
2、不是越厚越好
; {/ ^# O! J7 u1 W* O8 \/ K" T+ _' F
  人戴上口罩犹如给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使空气中夹杂着的大量灰尘、细菌、各种有害的气体等不能进入人体。主要靠飞沫和近距离接触传播,所以现在一般推荐戴12层的口罩,16层口罩在药店里也很常见。如果戴过厚的口罩,会感觉很憋闷,特别是长时间戴,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反而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
: Q8 t4 O% |" w8 j, a, _1 \
+ R8 n) j( T# H. K. o4 }6 b  3、应该有备用& G9 W, F0 a3 m5 w
; b  N' A. y1 _" r- e
因为口罩直接接触口腔、鼻腔,所以口罩本身的卫生尤为重要。口罩两面不能交替使用,否则会将外层沾染的污物在直接紧贴面部时吸入人体,而成为传染源。另外,口罩在不戴时,应叠好放入清洁的信封内,并将紧贴口鼻的一面向里折好,切忌随便塞进口袋里或是在脖子上挂着。如果口罩已被呼出的热气或唾液弄湿,其阻隔病菌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平时最好多备几只口罩,以便替换使用,戴过的口罩应每日换洗一次。洗涤时应先用开水烫5分钟,再用肥皂搓洗,清水洗净后挂在烈日下暴晒。7 P2 D7 i! R% r1 S/ q' Q9 o
, u, \( w) q4 d( w
4、出门就戴口罩
  I. @' \7 D+ x- E0 u$ c% T# x0 n1 |9 l
有些人预防警惕性特高,只有在家不戴口罩,出门就戴,这其实没有必要 。
2 t* c  G5 v; X4 I, D
+ z" w' w& Z( }如果自己出现某些类似“非典”症状或异常症状时要戴;周围有密切接触的人出现异常症状时,要戴口罩;感染了除“非典”外的其他呼吸道疾病,也需要戴口罩。只有在出现这些情况时应该戴口罩,其他时间都不用戴,特别是在野外 工作或游玩的时候 ,没必要戴口罩。原因是普通口罩不能预防病毒,野外空气新鲜,虽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病毒,但含量极低,不会引起感染。
  D! n6 q! F0 L/ _/ X# x. m/ L7 x( y
5、远离疫区的地区应该和平时一样
) ^9 U3 M% e2 ]0 o
- ?8 l6 x* N/ {远离疫区的地区应该和平时一样,不用过于紧张,不必防控过度,时时处处都戴口罩。, W, X+ Y( V4 ]' E6 o, w8 }

9 G* `+ j- D/ b, o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口罩可以预防病毒,一出现流行病,口罩就成紧俏物资。因此回顾2003年那段防控非典的历史,总结防控的经验,合理使用口罩还是有必要的
3 {1 n/ P7 K- i2 l$ Q; [& X; o, m; v4 S6 P& i& C8 R# U
& G9 H% Q% [" Q6 M8 V8 w! q
- B. C% v& R/ v, U; o9 o5 h
分享:, S6 o5 i6 I9 W3 u" O8 n3 S" r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123下一页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