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中国中医”进行关注
% e/ `' O8 t( c
8 k7 B. M9 {6 a4 T( t8 k新时代中药传承与创新研讨会现场。
l4 ]1 z& _; s3 d+ q' j" L \
“中医药传承创新不只是中医药工作者的事,应该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打破界限,欢迎其他领域科研队伍加入。”4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在由清华大学药学院主办的新时代中药传承与创新研讨会上说。清华大学中药研究院今日成立。
y( t% p8 m6 B" Y
中药研究院由清华大学药学院牵头发起。“我们希望能发挥清华多学科交叉和国际化优势,推动中医药发展。”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介绍,中药研究院将依托清华大学在药学、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优势,将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
; r1 X8 q( T# f9 J& I% ^
“中医药有自己独立的科学体系。”在采访中,丁胜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包容开放”。他强调,中药研究院并不会完全沿着西医理论体系和标准开展研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遵循中医药自身特色优势,持续用不断深入的科技手段研究理解,也是中药研究院的重点之一。研究院成立后会首先在道地药材质量标准数据化方面进行探索。
# j# ~3 M" n3 @3 _“从大科学角度切入,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挖掘中医药精髓,这条路走得还不够,而这恰恰是清华的优势。”中药研究院首届科学顾问委员会主任任德权认为,目前中医药研究离不开三个路线,一是沿中医药自身理论体系继承发展,即发展“纯中医”;二是在现代医学理论视角下研究中医药;三是从大科学角度切入,推动中医药自身现代化。“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再现代化还是中医药。”
- U+ o! s U2 ?: ?; ]5 d- `
中药研究院首届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俞梦孙、王广基、黄璐琦等。当天,专家们还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药研究院的建设方向进行圆桌讨论。
% T# N& ]; v0 F4 y$ B- R
1 }, s1 k0 b( ?8 L2 U- k7 A% J' _3 ]
“希望研究院针对当前大家最关切的问题选择课题,比如病毒性感冒等传染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聚焦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现代医学治疗出现瓶颈的疾病。”陈可冀建议对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多做研究。
3 v* y! ]3 V, g+ b/ _' X/ f“美国科学家发现中草药提取成分汉防己碱可以治疗埃博拉感染,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这样的重大成果不是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很可惜。”陈凯先说,“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应在国家整体科技布局中进一步贯彻中西医并重。”
; f* v' B! ^6 c5 T: z7 R
“实现中医功效指标的可测量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任德权认为,是时候建立中医影像学了,在已有四诊仪,实现“望闻问切”客观化、量化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手段研究脉象的影像等,将有利于消除中医药传承和国际化中的障碍。“实现中医药从文字信息时代到数字量化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9 X. e" C! w9 u; T. b, X下一步,清华药学院还将依托中药研究院在现有的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中增加中医药内容,在与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合作建设的“健康中国”频道上,增加中医药科普课程。
( T9 C# }0 d+ b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赵维婷
编辑:朱蕗鋆
) t9 q3 S+ Y. q4 L. R; g5 ]9 Z0 r6 U' E* v
中国中医
微信号:satcm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