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D# H2 U: g! j9 r+ z 3 S' o) K9 I1 z6 @, F% {
& C5 U' [: w& L- n9 |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欧美收获。
华商韬略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
作者丨孔令娟
' T0 [; Y& o9 V1 f3 O' J! Y
十七年前有一部电影《刮痧》,以中医刮痧为线索,讲述了由于文化差异,西方对传统中医药曲解,华人在国外陷入困境的故事。
, U# L6 e& e9 `3 T" N但是这几年,这种文化壁垒好像突然之间就坍塌了,中医药变成了“洋网红”。从当下的川贝枇杷膏到之前的马应龙痔疮膏,从菲尔普斯肩上的红印到无所不搭的枸杞,都被中文媒体渲染成外国人膜拜的神药神术,带着满满的文化征服自豪感。
; Q3 t" x4 [. V& O- E中医药在西方真的那么红吗?它的价值是真的被理解了,或者只是部分人猎奇的谈资而已?
8 U& [' U2 ?5 x0 D% T! r2月22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条中规中矩的健康新闻:Herbal Supplement Has Some New Yorkers Talking, Instead of Coughing(一些纽约人在谈论一种能止咳的草药补充剂)。文中提到一个消费者Alex Schweder感冒十几天咳嗽不停,服用了川贝枇杷膏后效果明显,于是不停地向身边人安利,但另外几个人则对该药心存疑虑。
4 @; Y2 o) q& N+ u+ d3 l2 V美国专家表示,服用川贝枇杷膏这类草药补充剂不当很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美国FDA也建议消费者在服用前先与医生沟通,并警惕那些过度夸大疗效的产品。
* c; H! S% b; l: M3 X
这原本是一条提醒美国民众的新闻,到了中文媒体这里就变成了:川贝枇杷膏在美国被奉为感冒神药;“中国神药”在美国彻底火了;一瓶7美元炒到70美元,还卖到脱销……仿佛川贝枇杷膏成了美国流感的大救星,到处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强势输出的骄傲和爱国心。
心存怀疑之一的好莱坞演员马修·莫迪恩也被中文媒体臆想成喝得停不下来。在《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他说“我唯一担心的是,它来自一个有着不同标准的国家”,在中文报道里变成了“在他眼中,川贝枇杷膏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 A( e" q- V& z, m- y1 X
8 h$ ~8 C) b! i此事还惊动了国社,结果走访当地药店发现,川贝枇杷膏并未脱销;无论是药店,还是沃尔玛超市和亚马逊网站上,它的价格也是稳定亲民的;纽约和洛杉矶的华人朋友也未听说枇杷膏走红一事。
( V4 c7 {- T, j5 h( }不过,这款非处方中成药和类似产品的销量提升也是事实。这与美国遭遇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分不开,“一星期内超过4000人死于流感或肺炎”的美国疾控中心数据使得人心惶惶,许多药房的抗病毒药物都已脱销,流感疫苗也是供不应求。
- ^7 w$ b/ B/ W8 p9 D9 q
不过,枇杷膏不能作为抵抗流感的第一防线。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不同于一般感冒,必须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并要针对并发症服用相应的药物。
* m# Q$ x3 C, @2 O$ |抗病毒治疗后,后期咳嗽如果与肺热肺燥有关,具有养阴清肺、止咳化痰功效的川贝枇杷膏正好能解决该问题。但流感引起的咳嗽并不都是该类型,如果是“少阳火型”咳嗽,川贝枇杷膏就未必有效了。
, n- S2 A+ J! d0 v' I9 y川贝枇杷膏在国外到底火没火扑朔迷离,但我们能亲眼看到的是它在国内火了。它的独家代理商、港股上市公司金活医药此前股价一直在1港元附近徘徊,2月26日突然出现大幅上升,一度暴涨55%,最终以25%的涨幅收盘,2月27日再度上涨4.14%。
4 `" [0 ]6 v# Z% D& O1 n( \8 G
& |! L( d' M. n' F$ w# |9 i0 z& W0 M* [& ~4 R3 a
川贝枇杷膏在美国没有中文媒体炒得那么火爆,但是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包括我们自己,的确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尤其是在2003年SARS之战后。
y) y1 P; T! ^# R6 t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了86个中医药合作协议。针灸是欧美中医药最成熟的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全美50个州中已有46个批准颁发针灸执照。
/ m" k, i! h) f7 c! W, K8 n4 e% |
虽然中医药市场越来越广阔,但其他国家喝粥,我们却连汤都喝得困难。/ }! L! n2 |4 |5 J' Q/ }
+ J0 {3 P- k, G目前,传统药国际市场(不包括中国内地市场和出口提取物)每年千亿美元,我们拿到的份额却不到百分之二。欧美中药颗粒剂市场80%以上由日本和中国台湾占领,日本针灸针也占据着50%以上的欧美针灸针市场。
+ m2 x/ D X& K
面对人家的集团作战,国内中医药还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对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 {# C& R& I5 b% U v不仅欧美人喜欢日本的汉方药,中国人也在追捧。救心丸、真武汤、清肺汤、贴敷剂……几乎每个中国游客都会在日本药妆店大买特买汉方药和汉方护肤品,带回来分赠亲友。
% v( a! B$ V6 e
就连京都念慈菴川贝枇杷膏,300年前缘起内地,现在也是属于港企。
& z: \. d+ l0 A; g8 ^
清代康熙年间,“神医”叶天士被县令杨谨的孝心所感,赠予其秘方——蜜炼川贝枇杷膏,治愈了杨太夫人久咳不愈的顽疾。其后,杨谨遵循杨太夫人遗训,开厂制膏。
' s, i9 e) H [" [4 A) l不过因为战乱,杨氏后人辗转南迁到香港,后来又欲迁至巴西。但其不忍配方失传,于是委托给当时中正药房的药商谢兆邦先生。
; b% W# ?6 N' g* t/ f b0 t
京都念慈菴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转战各地市场,80年代初走进欧美,80年代中期成为首批进入内地市场的企业之一。
. F! Q+ | Z! |* a" C7 A `" J% Y, U9 E
9 ~5 {7 i5 D a* H. o) L3 h业内人士这样总结国际中药市场的现状: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欧美收获,中国沦为原料中药材出产地。
Z, y7 ]1 T7 k9 d/ d
现在,即使是作为原料出产地,国内的中药材也越来越不合格了。
1 U2 f& H6 o; a* G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它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天地自然最佳组合的产物。所以,自古以来,中药材都讲究“道地”,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等。
: d4 d% G8 m9 Z: t* R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因此在中药资源上我们占据垄断优势。
0 ^2 P% s1 D3 U2 e: w4 m过去,中草药大多依靠野外采集。但是野生药材数量在减少,市场的需求却越来越大,中药材在原产地以外的地区进行人工栽培越来越多。但为了经济效益,在不具备种植条件的地区盲目种植,不仅药效难以保证,还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对整个药材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5 g2 G7 A4 A5 Q5 u“这(道地药材)是五千年来通过实践摸索出的规律。大量验证表明,一旦改变了环境,药效往往就不行了。”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痛心疾首地说:“文革之前,中药如果需要异地种植,必须经过三代,直到疗效和原产地药材一致,才允许移植。现在则随心所欲了,想去哪里种就去哪里种。”
) y/ B f( [' U* v比起异地种植和炮制加工不得法,更难解决的是环境污染和滥用农药。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种质质量较差等,已经严重影响到中药质量,成了中药及其制剂成品走出国门的最大绊脚石。
" n( G% E2 q/ X0 X3 S2013年,环保组织在不同城市购买了同仁堂、云南白药、九芝堂、天士力等9大中药品牌的64种常用中药送去第三方检测,结果超七成含农药残留。与欧盟农残标准进行比对,部分样品超标数十甚至百倍,最严重的达到五百倍。
) n# X+ s$ _4 H. [: N
日本汉方药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重金属残留量和农药残留量的监控非常严格。而且对于鉴别和含量测定的要求也非常高,普遍比中国中药标准严格。
6 z2 K* W, ^. N: \# i7 s! E' e2 h
津村药业先后在中国建立了70多个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材种植基地。国内拥有最多GAP基地的中药企业是同仁堂,才只有8个。
7 J3 A6 I* ?; i0 }% o9 R b
近年来,中国药材品质不断下降,价格却在快速上涨。所以,日本汉方药企开始加速国产化。2017年,他们从中国进口药材已经由过去的80%以上降到了65%。
# E- `0 Y# R, M, L* h* N
凭借一款枇杷膏打天下的京都念慈菴为了确保药材的质量,早在2001年就不远千里在海拔3000米高的青藏高原上开辟了多个川贝母绿色基地,培植优质天然的贝母。
+ T; y! G4 R7 F+ ~近些年,提取物出口额已经超过我国中药出口总额的半数。美国作为最大需求方,也取代日本成为我国中药出口第一市场。他们进口这些主要用于膳食补充剂和食品添加剂生产。
3 {+ E" ]$ b/ d
提取成就了更高明的造假手段。在此前的暗访中,多次在我国药材市场中发现,将提取过有效成分的药渣进行烘干、漂白等技术处理,掺入正常药材中以次充好,高价售卖。
7 K: @; d7 d3 ]2 n) @+ e: Q8 n“有的造假一公斤成本才几元,可利润回报却在10倍、甚至100倍以上。”业内人士透露。许多药材都被发现过出售提取后的药渣,尤其是像冬虫夏草、人参这样昂贵的药材,十有七八假。
& e& I' F( Q: S ?) f% h: }中药材问题比食品问题更严重,也更致命。
1 L$ G9 b2 W/ z$ Z
过去三五服就见效,现在十服八服也不管用。南京国医大师周仲瑛前些年甚至发出了这样的哀叹:“中医将亡于药。”
( {6 w6 j* i, Y: `, ]5 O! W
2 z. P' H, i' u: M3 h
4 F8 N) }( H4 x5 y+ k! j2 t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国人生老病死就离不开中医药。经过数不清的天灾人祸,点不完的战争瘟疫,中医药庇佑我们不仅存活下来,还开枝散叶成人口最多的族群。
3 J7 i$ g+ B1 Y2 \
北宋校正医书,《黄帝内经•灵枢》残缺。高丽国使臣带来全帙《灵枢》进献,他们想用此书换得《册府元龟》等治国典籍。苏轼连上了五个奏折反对,但当时在位的宋哲宗赵煦没有采纳,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全本《黄帝内经》。
8 i- }; g- I, X9 E5 }6 Z K
在哲宗看来,医术比治国之术还重要。但这些积累下的经验和精华无法用现代科学标准和数据说明,于是它们失去了信任,走上了风雨飘摇之路。
: A+ O0 A8 J- j+ r+ l C在东西文化之争过程中,中医不仅在西方被斥为“伪科学”,中日韩也都曾打压过它。但现代科学和医学也囿于局限,不能完全解释和应付这个世界,于是又向回追溯古老的智慧。& q4 C: o4 c; a1 b+ g# ]: p4 F0 U
# u4 a5 V1 m5 E2 o4 a. V+ [
日本明治维新后废止汉方药馆、禁止汉方自由买卖……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患慢性病、过敏性疾病的国民人数迅速增长。西医常常束手无策,而汉医却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这才带来二次复苏。当时中日建交,中国中医药的大量成果再度被介绍到日本。
9 ?$ |& S2 r6 ^* F$ D, G6 Q# {
而中国能够保留这些成果,则在于毛泽东主席的大力扶持。50年代初,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毛泽东提出“古为今用”,中医才得以存留下来。
9 G; ^. _! ?2 C. g5 d“中医是基于生命的医学,西医是基于疾病的医学。”中医名家王永炎院士说。
% ]( n3 z, F; S8 Z* T在追求自然、有机、绿色生活的潮流下,国内出现了“中医养生热”。而西方从排斥中医到信中医、看中医的过程,逐渐开始出现“中医热”,中医药作为合法的医疗保健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医疗保健体系。
7 n) d9 [' [. x3 n% j
不过由于中医和西医在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上存在本质差别,中医药在大多数国家还归属于替代医学或补充医学。例如,川贝枇杷膏是作为草药膳食补充剂进入美国市场,所以美国人并没有把它当做药来服用。
. @4 t9 N; {( y& i目前,中国有9家中药企业在开展美国FDA药品注册。虽然已经努力了15年,复方丹参滴丸、桂枝茯苓胶囊等品种仍处在临床试验研究的不同阶段,至今没有一个品种成功突围。
( o- p3 A0 G7 D) v, I. f, Y而且由于国内企业对名优中药配方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致使这些配方被其他国家抢先申请专利,日本的210个汉方药制剂的处方全部来自中国。
& d" y# f* `0 T5 _, n4 f( [7 e
中医药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又利在当代。面对种种乱象和传承发展的紧迫形势,2016年年底,我国同时发布了《中医药法》(去年7月1日起实行)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
( ^4 f* X6 F0 x, M$ U# \* ~/ L$ c《中医药法》对国内国外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它不仅改革完善了中医医师、诊所和中药等管理制度,对突出问题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也有利于建立统一的中医药世界标准。
) C. o7 A: v% P) O+ C中医不必与西医争长短,但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特语系。
" b) t* B4 B. F/ E4 x
2 ` ^! T/ r- M E$ G" b/ I
3 @4 ~5 M' c7 ?
西方对东方文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个是轻蔑和漠视,另一个则是神秘和浪漫化。
0 E) k3 M: C7 E8 |9 _
在这个社交泛滥、一切都靠“秀”的时代,后一种人把中华文化当作猎奇的时尚,装点自己的个性,但并不是真正理解中华文化。
! L+ w1 y, {7 r' l& V4 A网络上,有外国人把枸杞做各种搭配,现在又有人炫耀把川贝枇杷膏当零食吃、配菜吃、调酒喝。他们和那些不认识中文字却觉得很酷,就不管不顾地纹在身上的人一样,只是为了秀而秀。
7 k# m# Y" p7 {6 ?0 B不过,纹错字最严重的后果无非是啼笑皆非的笑话,乱吃药则会危害健康和生命。
& ^. _8 u7 N; d$ n9 J+ A例如,正在感冒发烧、脾虚、腹泻、身体有炎症的朋友不宜吃枸杞,蜜炼川贝枇杷膏也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患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更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0 T; P- @! r1 I8 s! @枸杞、川贝枇杷膏、马应龙痔疮膏、风油精……这些“网红中药”让欧美在针灸、推拿、按摩之外,对中医药有了更多的印象。但是要想真正复兴中医药的荣耀,让国人真正为民族文化感到自豪,还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医药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是,这么丰富的资源以及古人所留下的丰富经验,并不是我们拿来就可以用的,是需要在古人的基础上再探索、再思、再挖掘,才能创造出价值。”屠呦呦说。她因为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 b* f3 @. c; ^0 _, d6 w* s* i% f
' @& [$ Z0 d) w. C3 O; R9 d
: y; \" ]. f& G* i
/ }6 m* B# H2 c* G1 S精彩文章回顾
" l' K) }& r. F+ l1 d1 `2 P
6 q8 ]+ k, G& m: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