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转载:三圆大论解伤寒
计然 发表于:2018-3-31 12:57:4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057
0 f7 ~  c" p2 e1 |
5 @; N1 B; L3 y% Z' q' D% ~) r; N
缘: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从青年的行列一下子又过了十年了,这个十年学习了许多的书,涉及百家,虽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还是学了。医学起因孩子一岁多得了极其严重湿疹,子午时高热不退,过则如常人,全身皮肤几乎全部溃疡,找医院找医生治疗效果不好,几乎无效,听闻另外一个孩子也是得了这个严重湿疹全身溃烂十年不好花费几十万,我彻底改变,自己努力寻找出路,如此学习了我医学院弟弟放在家里的《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吃了李可老中医的方子三天拉稀几次就基本痊愈了(大承气汤证),从此感悟古人的伟大智慧,中医的传奇力量。虽然十年来就读伤寒论一书而已,但是至今不明多体会少,本文不敢谈经验,只能说一点点体会罢了。; q% |6 j% y- A7 A/ p

2 q5 L0 v3 c% Z7 |& s- P) `一、伤寒论治病是假,把人体的气场疏通平衡是真,所以不治病而病自愈,他提出的六病是观察气场变化的指标,出现这些指标你就知道是是哪个气场乱了,按照方子吃下去就恢复了,不需要自作聪明的加减,一定要认真体会。+ p9 k2 u6 X) I* k$ _- o) C3 B
- W8 [4 U- L. C/ {: U% J) Q
二、伤寒论用药道法自然,智慧就是顺其自然,逆天而行必然天下大乱,所以他用的方子都是按照道家思想,孙子兵法的思想来协调人体气场的,反复研究道德经和孙子兵法及毛泽东思想以后,发现三者是统一的,而且与医圣用药思想也是一致的,难怪说大医治国,真是不可思议啊。
  w5 p  {, X5 A1 E4 c
' W, v! x7 o  ~, B+ a三、伤寒论道破生命天机,阴阳一体,阴阳平衡,阴阳和合,阴阳颠倒,阳顺阴逆,就这些规律,生命存于阴阳也亡于阴阳。阳生阴自和,阴生阳自长,阳灭阴也就亡,阴绝阳也就散,如此生命就完成了一个周期了。所以伤寒论这个113方都是在协调阴阳之道而已,别无他说。
, l6 U( ~, n2 ]" M' K6 N* ?
) a" g7 S% m0 G. `+ C/ L! M4 X4 `' p四、伤寒论解读人体气场,是三个圆运动和为一气周游,按照先天八卦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而存在,但是看不见,只能通过把表现出来的现象去分析去体会,难就难在这里要体会,所以要求很高的悟性,尤其是孜孜不倦的态度,特别是放下名利的心境。坎离水火不相射管理人体的中心,震巽雷风相博管理阴阳交接之处,艮兑山泽通气管理人体的大阴阳也就是太阳的运转不息。
, p& e* ~5 M3 ]* y2 t- c
! O/ r% _5 k, ?! s五、伤寒论真理永远长存,后世医家多有体会,但是也多有误会,虽然解读很多但是都容易走入极端,寒凉派就否定攻下,攻下就否定补中,补土就诋毁滋阴,滋阴就憎恨温阳,温阳又打击寒凉,如此百花齐放,却也百家争鸣,几千年来还是实现的是争鸣而不再是争斗,这个难得。其实上面的方法全部都是伤寒论的方法,在伤寒论里是统一的,病在阳从阳治,自然是寒凉通下上吐发汗滋阴了,病入阴的从阴疗自然是温阳补中了,对立统一规律而已,阴阳一体。一个人大便不通精神胃口都很好,我们一般承气汤下去就好了,但是因为这个人身体素质非常差得病很久,有气无力了,我们一般就得认真了,用四逆汤温之也一样的好了,请问谁对谁错啊,一般这两个派别会相互抵触,其实伤寒论告诉我们都是对的,矛盾是变化的转移的方法也是灵活的,承气汤治疗的是离火,离火于坎水是一体的阴阳,四逆汤治疗坎水,是不是有点阴阳一体的味道呢???, A8 L& q" O) w9 g7 G8 r

1 ?0 ^$ U. S; E" x& Z9 b  k5 e
7 g/ @  }7 b, k/ f/ I一个人得了胆结石用大柴胡汤治疗就好了,但是另外一个人得了胆结石继续用这个方子却没有想过,改用四逆汤三剂,当归四逆汤三剂也就好了。为什么呀?阴阳一体之道而已。: z, `8 S; r& e4 O

3 v6 O7 y- l# n
9 Q- }" b; ]6 w. N- s! V如果不能理解阴阳一体就不可能理解伤寒论六经关系,不理解六经就不可以读其他的医书,如果读了不是误入歧途就是迷迷糊糊。
. p3 @4 y& H. M& c$ c& p' J/ _/ Z( A4 }0 ]1 C
太阳太阴构成人体一个小周天,也就是艮兑一卦,子时太阳从大海也就是人体的膀胱开始沿后背上升至头顶,午时又开始下降至腹部到膀胱,如果太阳升降失调,或者停留不动,或者被风吹散或者被云雾遮挡必然生病。这个就是太阳病,太阳病与太阴病是相互的。这个小周天的太阳是生命最重要的部分,如同地球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发病也是最多最复杂的。2 J% h, L( g. x" F/ T' u7 F5 b
" H+ x. O; e! O8 u
阳明少阴构成人体水火关系,也就是坎离一卦,水要上承火要下交,这个就是把食物给煮熟了,人体才能有阴阳之精华————能量源。他也是一样从肾开始升起来到胃又开始降下去,所以少阴寒化的人给他吃健脾胃药是没有用的,必须吃温肾的附子才能消化,如果阳明阴虚的人要吃黄连阿胶汤,正好说明这个道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吃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为什么叫承气值得研究。& Q( z) R2 V: l3 o" M
) ~# E" o4 G8 c+ [; j

% Y2 ~  T$ ]" Y% U  p  D6 D+ T# e第三就是人体的侧面半阴半阳的位置,少阳厥阴圆了,震巽卦气,从左往右升降一气周游,如果左边肋骨疼就是柴胡汤了,右边不舒服就是大柴胡下不去了。他相当于人体大气层和温度差。这个地方对人体的情绪影响特别大要小心哦。/ p! J( e7 q0 Z- `; J5 V9 g
6 c. s  B  ^% D; }
& k9 d% o2 b- w' I, V8 B9 ]
然后这三个圈是纵向的,又有三个横向的叫三焦,也就是交汇在三个地方了,头胸和会阴三焦。如果三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本来三阳三阴各行其道,焦堵塞了,就会错道,堵车,这样就麻烦了,就出现了太阳转阳明的问题等等。
4 \1 I3 f. e# U7 I! N: e
8 `0 I1 p% E+ ^0 x最后就是阳顺阴逆了,不过一般不用理会他阳顺自然阴逆,阴阳基本不会失去平衡,凡是从虚去治疗的大多数效果很大,真阴阳来源于食物而不是药材。( _4 e7 h; m( ]+ b, o) A
4 p/ l6 u9 h5 S

3 ]+ G1 d0 Y9 H. j$ e$ ^; K8 h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计然 发表于 2018-4-1 07:27:19 | 阅读全部
很多朋友不一定知道伤寒论的厉害,只是当作一般读本,其实不然,他的魅力在于辩证思维举两个截然不同的流鼻血大出血的治疗案例看看。感受一下古方魅力,古方如何治疗现代病。
% B/ G+ n0 ~/ P
, N' U6 R! c: |. p; ?+ \( N- `: u: t) F- D4 X+ I
1、某农村妇女:得怪病,早上起来突然流血不止,住院治疗一周,依然血流不止,人已经萎靡不振,难于走路,步行入厕都摇摇欲坠的感觉,她自己也感觉一点力气都没有,还不能动,一动就来血,一来就不止。没有办法就找我去看看,我一看,吓一跳,脸色发黑,眼袋发肿,眼神无力。第一感觉肾气极度衰退,问及有什么病,她说没有病,再问仔细想想,说腰椎病,动手术好了,这个病就知道是肾有问题了,再问,刷牙都要热水,牙齿沾了冷水就疼,再问,风吹流泪。一摸脉细而沉无力。当时再取像,坎卦少阴证。血,水也肾也坎也,流不止坎虚也,四逆汤主之。白附子60克,先煮2小时,用蜂蜜炒干姜甘草至黑,兑入蜂蜜30克,服用,一天一剂,当晚服下血止,三天康复精神胃口都很好,出院了。医院还奇怪得很。很多人的理解流血是火气旺,我的理解血流不止是少阴不君其火而寒于下,离火反被巽相风吹,风吹火旺,火旺出血,不用治疗巽风专门治疗肾水以达少阴君火旺则少阳相火自灭。
# I8 {$ F( F6 [* }# [9 C4 O4 e& }/ H7 r/ w3 t+ P
2、但又一例,我表妹,很年轻啊,身体没有问题啊,就是经常流鼻血,容易生气,很多年都不好,后来找到我治疗,其实也是我主动推荐自己去治疗的,实在看不过去了,医生也没有办法,。年轻人嘛身体好胃口也好当然不是君火少阴的问题,自然就是少阳相火的问题,少阳吹动离火,也就是越入君位,相火不能守位,君火不明了,她连续流血三天不止,堵住了鼻子就从嘴出来,吓人的哦,吃两包小柴胡颗粒下去,一会就止了,三天吃这个,7元钱好了,后来吃了点六味地黄丸巩固到现在一年多了都没有发作。这个如果懂八卦就知道,是巽风颠倒如兑金,巽是相火颠倒吹入兑肺里,肺热从鼻窍流血而出。) m( }# X7 X* @* t9 ~2 f$ ]
1 f; v. k9 s3 q/ j; Y- ]
都是流鼻血一个君火,一个相火。君火在肾滋,相火在胆吹。
8 u4 q# e' g3 f* g8 i& Z( m; d; o  ~7 U1 i  E! a) P1 |: ?& j
伤寒论里对四逆汤的描述没有治疗流鼻血的,小柴胡更是没有记录流鼻血的,为什么有效果呢,因为六经是很抽象的高度总结,需要你的辩证思维,六经是高度抽象化的东西,既有12经,也有五脏六腑,也有阴阳八卦,也有五行生克等等还可以取像。我喜欢回归原点,也许落后了但是距离古人的方子可能更近了,每天研究八卦的辩证法,慢慢的贯通了八卦的辩证法与伤寒论的辩证论治。
% q8 k0 Y6 `" V6 H  `+ T附:说到这里还可以说一个吐血的案子,大口的吐出来,吓人的,大便干燥如羊粪,全身怕冷,脉象认真摸很有力,初摸很微弱,用力摸就来力了,这个脉就是热气高度集聚,热深厥深啊。喝一剂大黄30克,黄连,黄芩各15克下去,泡热水15分钟。第二就停了一剂吃三天血
! d: L: S4 [5 H/ u( N0 W* C% g; [
7 j' i$ w3 @  O8 c6 z- z癌症与麻疹同理,麻疹与瘟疫同理,他们都是太阳病直接传入厥阴,导致肝气疏泄严重失调,身体发麻疹出汗水或者出肿瘤等等,厥阴被伤,人体最后的阳气从肝脱而亡
. l  a. |; W4 l- Q
  F- v7 R1 d! T9 N
/ ?* {' O! R, M4 m4 S+ A; l7 Q
. y" n  i: S+ z  `  U; Y& Y- u' L+ R# C' j2 p) `7 i
一个癌症患者减缓疼痛的方子6 m# n2 [4 [: U
这个方子来源于张大昌先生从民间得到的秘方,我不敢秘密,今公开以减患者痛苦。! X; b/ T  a' s: i1 I& ^$ a9 ?

, g5 G, ?$ }! o! V  Z我分析这个方子来源伤寒论乌头汤,乌头必须与蜂蜜一起煮,蜂蜜必须是真土蜂蜜,不能是超市里的西方蜜蜂的蜂蜜,古人用的蜂蜜还没有西方蜜蜂传入中国,而且西方蜂蜜是单一的,土蜂蜜是百花蜜。( |6 Q9 }5 n3 x1 q9 G

6 a- E5 k4 ^/ k方子:川乌,草乌各15克,木瓜10克,黄芪30,党参30,甘草10克,(川乌草乌有毒必须与真土蜂蜜30克一起先煮1个小时再入他药煮45分钟。), W/ E6 ^. {' t. U2 M3 {1 i$ g

  q* @* s: S" C
- W  R1 y# x# _! n9 w" l; p同时提供一个治疗癌症的参考方,该方取自伤寒论狐惑阴阳毒方,这个方子在1894年我国南方大流行的瘟疫,鼠疫里发挥过巨大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拿出来给大家参考。这个方子治疗皮肤癌和红斑狼疮效果是非常的好,有成功案例,当然需要加减。
4 h4 g# e; e! O0 G
9 |- l; V2 f  f0 L# G: g6 v  b  L方子:升麻15克,当归10克,甘草10克,鳖甲10克,雄黄3克,川椒5克。
6 x7 t! y! n+ f/ [' O7 D
( w' `4 W/ M7 }( Q1 H4 B我认真研究过吴佩衡老中医用四逆汤治疗麻疹的经验与彭子益先生用乌梅三豆治疗温病的原理,结合升麻鳖甲汤治疗瘟疫的医案,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癌症与麻疹同理,麻疹与瘟疫同理,他们都是太阳病直接传入厥阴,导致肝气疏泄严重失调,身体发麻疹出汗水或者出肿瘤等等,厥阴被伤,人体最后的阳气从肝脱而亡,所以这个病来得快来得猛,最容易死人,大医张锡纯对人体阳气和肝气有非常准确的描述,人体最后死于肝之阳气上下皆脱,所以人死就是一把汗一口血一泡尿一堆屎而已,什么意思,你看看死者最后不都这样了结了吗,厥阴阳气脱离人体了。
. z+ L2 h0 }% `1 `  Z8 Q4 L) p6 ~7 [3 h+ N! P
可能你怎么也想不到四逆汤,升麻鳖甲汤,乌梅三豆汤居然可以治疗相同的病,这个吴佩衡老中医推理最妙。轻症用乌梅汤补肝肾之不足,重则入里用升麻鳖甲汤引邪从肝肾而出,再重用四逆汤破格救心汤直接补人体真阳,真阳回生命自然不息,不治病而病自然愈的最高境界,看吴佩衡治疗麻疹死证就知道了,看李可老中医破格救心汤救命就知道了。甚至可以推测古人得天花麻疹,今天没有这个病可能转化为癌症,癌症发作也是非常快的比天花麻疹慢不了多少哦。
, B# H- @4 I+ [1 b# @- A  x" b
  B0 k" P0 Q  i/ ~2 j- H2 L! C4 v
' m9 s8 O3 t3 y! {1 i& V% _西医认为是人体的癌细胞导致的癌症,其实不然,人体发病都是本气自本,这个在彭子益书里说得非常清楚。% D+ s+ Z% v+ s. d# k

. ?; ^8 a4 U: _- N7 K为什么都有癌细胞却有许多人没有癌症的,所以还是本气自病。: G2 n9 [+ m( L2 M3 [: a

3 g( U) s% q7 J6 K癌症发作如果治疗不当也就半月就死,瘟疫也是半月左右,快的七天必死。瘟疫也让人长包块,其实麻疹也一样,治疗得当很快转好。1 P7 z8 X8 p0 r6 c& [+ {$ x8 w1 |, T

5 B) @* J! p5 R7 }, K从吴佩衡老中医治疗麻疹的成熟经验来看,麻疹发热口渴还要吃四逆汤和葛根汤,扶阳托邪外出,严重的吃四逆汤百通汤拉稀数十次而愈,正好证明麻疹与传统清热解毒方法治疗相反而效果更好。从李可老中医治疗癌症用四逆汤阳和汤治疗来看与吴佩衡老中医治疗麻疹原理一样,再看易巨荪、黎庇留先生治疗瘟疫的方法来看用升麻鳖甲汤与彭先生的乌梅三豆汤同理,都是扶中气以提升肝气,邪从肝出走太阳经发出来。" Q* u2 S0 ^0 [* x
$ \6 x1 h" v1 E3 B
癌症方子:wm90克,黑豆,绿豆,赤小豆各30,白附子30——120克,炮姜,炙甘草各10克,党参60克,黄芪60克,大葱2根,葛根,桂枝,白芍各10克,升麻10克,当归10克,鳖甲5克,草乌,草乌各15克,红参,五灵脂各10,木瓜10克,细辛10,牛膝10克,没药15克,大黄30克,败酱草30克,真土蜂蜜30克。
  R. k# @% C" \' c& W- Q" E+ a
大小便胃口都加多就是好转,拉稀非常严重但是精神不减就对了,必须拉稀。乌头附子的量不断增加,有附子人参扶正气不怕排邪
5 N, I+ L! E/ T3 x) `/ J4 `( i3 H: Q/ k( k- }" ~; w7 ?
伤寒论把疾病分为阴阳二病,阴阳又各自为三,三生万物所以指导三就可以了,后面就是简单的问题了。3 A. b5 [4 [. d
' N* k% P5 a! ^- c9 a9 R
阴阳一体,所以伤寒论用药辩证都是三阳三阴相对分开却是绝对的统一。8 j: m  r; u7 C

+ y3 M, D  t! L, u$ Q7 T; y1 J% p如:桂枝汤,明确提出是治疗太阳病的,实际是太阴太阳同时治疗的,加大芍药就是太阴,加大桂枝就是厥阴,桂枝芍药平衡就是太阳。: O  T% |. z& D% I5 |

2 U1 {3 L5 ~: D$ ?8 y药方组成原理也是一样:桂枝芍药阴阳统一,
1 `3 I4 w' @+ t; M# \9 J. z* K* O1 l
再看麻黄汤:麻黄杏仁也是阴阳统一。
( S5 {5 R6 E4 l6 s% F$ t% z) }! q3 o
再看肾气丸:附子地黄也是阴阳统一。
) j" F. P* ^% L% y  J# k1 o: d
$ z5 x2 h% {3 a. E% b  h" x伤寒论取自八卦阴阳原理,所以处处是八卦处处是阴阳啊。
1 `4 t  |  Q7 X) J4 g, v6 ?9 j4 e" u% Z
兑离巽就是三阳,艮坎震就是三阴。8 x3 P4 t9 G7 D& p" o0 ]

% r3 x1 {. M# K, I太阳病在兑,其根在艮,所以用桂枝引艮阳出兑抗邪,用芍药阴兑阴入艮以和阴阳,微微汗出则愈。生姜入离温阳抗兑可能入侵之寒邪,用甘草入脾调和桂芍之阴阳二气,用大枣入艮土吸收土中之水并保持在艮,以防兑发汗太多艮干枯。所以太阳病轻者用生姜汤温离出兑支持一下就可以抗寒邪汗出而好了,重了就得桂枝汤了。( ?4 m/ x6 d. C/ R

+ R/ A, F% l0 h  K6 m8 L
9 O- l  v/ t* |5 j- G8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计然 发表于 2018-4-1 07:37:02 | 阅读全部
医案:表弟得了麻黄汤证,没有汗水,全身酸痛,发热发冷,日夜不能休息,该病本是把太阳发汗就好了,结果用了他自己误会为桂枝汤,吃了一剂,效果非常特别,马上就是拉稀严重,一碗四五次,其他症状没有改善,第二天吃麻黄汤一剂各15克,同时服用附子理中丸15粒,一切症状全部解除。/ T! k; s; c  H, ~+ y* H

+ z  G  b* p( x1 o为什么麻黄汤证吃了桂枝汤要拉稀,这个就是伤寒论为什么要把太阳病分为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原因了,因为桂枝汤重点在艮兑,而麻黄汤则在兑,用了桂枝汤把兑阴邪引入了艮,艮寒而下利,用附子理中丸温之则愈也。
2 o$ U, y$ J6 K1 A! e9 B% o$ r/ b
1 S- W3 b& D9 _4 T2 r  q7 I+ Q: X9 H这个就是太阳病误下导致拉稀不止/ M1 A* g& g7 b5 F+ I

0 m: I; W6 s% p- F  W) g  I7 W7 {* {7 g, w
见一个人首先得分析他是阴病还是阳证,这个在清朝火神大师郑钦安说得最清朝了,然后看阴阳各是哪三个之一,谓之六经,看伤寒论就懂了。然后就分析用药了,药是调理阴阳五行的这个看辅行诀就慢慢理解了,把阴阳通过五行运输到各自的位置就实现了阴阳平衡,人就没有病了。不过阴阳五行是不能绝对分开的是自然界的两种能量。( G! r# \) N; v/ e
肝主魂魄,肝虚寒就心神不宁,胆小怕事,大肠是阳明离火2 B9 S& v+ A6 X& ]5 K' u( u
兑太阳之为病的桂枝汤加减原理。
" r5 [, \0 z6 ^1 E1 I$ W* S
9 Q6 L" W+ |3 b6 x% z/ h* F桂枝汤证对应的是太阳卦也就是兑卦,如果太阳出了问题,有几个加减,一是汗出多了,就加附子增强兑之先天坎气也就是少阴,所以附子入少阴坎,坎强则兑强,故汗出多了太阳也不怕,不用治疗太阳而治疗太阳之先天坎少阴之气就可以了。
/ S% }; J* b8 X# t" m8 J, W6 t+ z4 C: s" {: w1 x/ h! G# s
同理:用下法把太阴搞乱了,太阳离开太阴,也就是兑与艮太阴不交了,这个时候不用治疗艮,加大芍药用量就可以把兑拉到艮的位置,艮兑交媾肚子就不疼了,这个是兑病伤到了艮,也就是太阳病,太阳照不到大地,大地没有阳光就不通气所以就疼。* ~* J4 R$ E- O; X; N" L# Y

- V' B/ s# U$ o9 j同理:当用了烧针后,太阳本来就热,还烧针就使得太阳过热而外泄了,兑就虚了,兑就外冲,这下子身体就急了,马上调动兑的对应卦也就是震卦也就是厥阴肝气来补充太阳啊,所以就有肝气从肚脐猛冲出太阴直达太阳胸口的位置,这个难受的很好,张仲景治疗的方法也简单,顺水推舟而已,既然太阳病麻,继续用桂枝汤调理五行,不过多用点桂枝,一般补充肝气,一半调动厥阴来补充太阳,这个是顺水推舟发,顺其自然,当然虚了就补嘛,桂枝最能够补太阳也补太阴之阳气。
5 V: d% ]! J5 s' b5 q. b& ]3 U+ \+ Z+ m5 R0 O
从这个用方原理就可以退了,完全是先后天八卦原理与五行的结合,五行是作用力,六卦是能量的储存方式,如同力与运动的关系一样,各有各的用处,二而一。
8 v2 v  W$ A/ d4 o* G/ O/ c! O: f/ n) r7 S; ?* J
所以就桂枝汤的兑卦出问题,最直接的是其对于的先后天卦:坎,震,艮了,坎加附子,震加桂,艮加芍药了。/ W$ p( [8 Z" K4 q
; ~, n8 ~' c7 N9 A

. l# C' s" A5 L2 Z6 P如:温病,其实也是太阳病,是兑出了问题,但是没有寒只有热,实际上也是兑震的问题,与桂枝加桂汤有点像,加桂是震没有受伤而是兑虚震来救援而已,温病则是兑之气传入震,兑伤了震,兑入震而坎虚,兑外冲而坎阳也虚加附子就好了,这个时候兑不外走而内攻入震,病情更快更容易死人,震厥阴肝气过旺上走阳明,先后天离卦的原因,阳明离过旺而发热汗出不止,这个病很难治疗,张仲景给出两个方子一个麻杏石甘汤一个大青龙汤,无汗用大青龙,因为热都在阳明里所以烦躁得要死,出汗则用麻杏石甘汤清阳明泻太阳就可以了。彭子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方子,乌梅煮白糖水或者三豆四豆饮,效果更好更快,着眼点就在震厥阴卦上,乌梅丸大家都知道是治疗厥阴的主药。) {, S% T+ y6 v6 n7 v4 I9 k. K8 n( \; u
这个温病就是冬天不冷,或者冬天打雷导致坎中之阳伏藏不好,太阳一出来就伤了坎气,或者来年春天厥阴一发芽就伤了坎气,坎气先不足,所以兑太阳也就不足,坎不足离也就不足,所以离之先天也就是厥阴震也就容易出问题,所以人体一发病,太阳之气很自然的就不走常规路,牺牲自己往外排邪,而是往里救厥阴,结果导致兑入里攻邪而坏了五行平衡,坎虚震强离强的厥阴阳明温病,其实乌梅疏通震卦就好了。
7 I7 z6 z( j* T1 {; b( o4 v9 f, I( w3 d- y6 W! i* R
其实啊,小孩的麻疹也是这个原理,也是温补,用三豆汤就很好,但是如果虚了真阳不足了,就参考吴佩衡老中医的方法,大剂量的四逆汤就可以了,这个时候不用考虑其他的了,保证少阴之真阳,人体就不会死,奄奄一息的时候五行加入另外一个状态不用再看他经的病,直奔主题用张仲景的四逆汤,如果用李可老中医的救心汤更妙。; K8 U; a+ a% T5 e1 y
/ b) P- n- O& L1 X) k! p
今年我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所以这些天太阳一出来很多人得了冬温,身体其他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咽喉痛痒,治疗就得按照这个原理来,乌梅白糖汤效果很好,如果是身体差的人就用四逆汤,如果是疼得厉害又没有什么其他问题就用桔梗汤,如果还咳嗽出汗就用猪肤汤了。
6 L6 d* J& X2 N1 X6 W0 R8 N7 ]2 `. l  e) ~+ {
$ g4 v$ x& B4 p$ @
一个人得了感冒,发热怕冷,头疼,身体疼,怕风吹,流清鼻涕,所以用发汗来解决,我们吃蜂蜜生姜水也是这个目的,但是,如果发汗后,大汗淋漓,流个不停,怎么办。如果用西医观点就得降温,因为热才能出汗啊,是吧,如果是现在的一些中医怎么治疗呢,他们也是一样的,汗多就亡阴液啊,所以用清热解毒加滋阴药就可以了,想一想中医真是这么简单的话,名医就太多了,搞本中药书读读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其实这个观点是狭隘的思维,中医是大思维,全局观。看看张仲景的伤寒论就知道该怎么做是对的,依然用桂枝汤但是加了附子,咿呀,本来就热了才能出汗,结果还要用附子这种大热的虎狼药,不死才怪了,事实证明加了附子后,效果一流,没有一个被治死的。为什么呀,因为附子补人体的阳气,阳气旺,人就不会死,而且阳气旺了,阴气自然就归位了,因为阴阳合一,阳主阴从啊,阴阳合一了汗水自然就收了,所以这个桂枝加附子汤一喝下去,一小时内汗水全部收了,身体也恢复了,精神也就来了。所以阳气重不重要呢?一本伤寒论全是辩证法,请大家多研究研究。举例说明:
0 Y8 |5 t" A' K) r1 o9 a) X1 O4 j$ |% I9 J
1、**,感冒,全身酸痛,没有汗水,发热厉害,老师疲倦想睡,因为经常与我交流也懂点伤寒论,自己开方,桂枝汤,一剂下去,感觉好了些,但是一晚上拉肚子五六次,第二天还拉不停,电话问我,为什么他用桂枝汤不灵了。
. H& Y' s, k: t) r' R
0 R  X* V& C1 e5 U/ s( w: M6 o开方:麻黄15克,桂枝,白芍,甘草各10克,大枣4枚,生姜6大片,同时服用附子理中丸15粒,一剂煮好,一次性喝下,半小时全身微微出汗,痊愈,肚子也不拉了。0 o+ _6 B5 v% l! D, x* E) ]
. @( M+ f* m: ?6 i. n% @/ b9 P* l
分析:误用了桂枝汤把邪气拉到了肚子里,所以人体抗邪就拉稀排出去啊,这个时候病依然还有表证,身体疼啊,发热,怕冷啊,无汗啊,用麻黄汤继续,同时拉稀脾阳虚用附子加理中丸,又叫附子理中丸吃15粒,结果,表里同治好了。
# n  x3 z6 y) o, L0 F1 W% n0 l2 E! M( b) W. Q+ Q
2、一亲戚55岁:经常感冒,想睡觉,舌苔白厚,怕冷,去医院治疗打针一周,越来越厉害,舌苔越来越厚,不想吃饭,找我电话问药。
* X- ^4 A) ~3 y9 j4 n  C/ m. O5 Q" E2 p) x1 i2 |2 }: U
开方:麻黄附子细辛各15,三剂,吃三天,再服用附子干姜甘草各30克,三剂,温阳。结果舌苔去了,精神好了,出了点汗水也就不怕冷了。( f' v0 \+ J8 U
( Y. O. k/ x  w/ r: R7 F$ [& ~
分析:打针多是清热,热去阳也衰,阳气少的人打针越来越严重,如果阳气旺,则随便打一点就好。用麻黄细辛去除寒气,附子补阳气,再用四逆汤回阳,就好了。附子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来。* f) x% C8 r7 k/ J
. U/ g1 N9 O# E, u
3、**,工作太辛苦,身体一直好,两年也不感冒,没有病的感觉,但是上半年突然尿黄厉害,几个月不好,有点喜欢打瞌睡。0 ^& c: Q$ Y6 [8 ?' s0 [) F
" I/ N" h8 O5 c
开方:真武汤:附子30克,茯苓白芍,白术各15克,生姜6片,三剂后尿奇迹般的白了,几个月了没有复发。+ ?9 C) W5 J% H

4 C) N! A( Q- J7 }! t1 ?1 q分析:长期工作伤肾阳,脾气虚则火旺,脾土在肾水的上面,脾上是火,如果脾土虚了,火就烧了肾水而尿黄,水火交融不好,用茯苓白术补脾泄火,附子温肾阳,水气上升,水火交融,不冷不热,芍药生姜引阳气入脾,脾阳旺,土就温了,土温就如同地球的春夏有热气而生机勃勃了。水温就生命开始,阳气下降就春夏到来了
) E2 E& a1 h  S- ?6 B一个患者长期的口腔溃疡,五六年了,基本口腔溃疡隔三五天就发作,吃药打针都做过,就是效果不好。
4 K- H* q- O6 Y6 u1 L0 d7 a3 e0 a) Y: O
治疗思路很简单,脸色发黑,精神萎靡,脉象沉细,怕冷喜欢热吃,大便干结,先吃一剂大承气汤,拉稀一天,大便的问题解决了,过了一周口腔溃疡依然,故而用白附子,炙甘草,炮姜各30克一剂,直补人体真阳,以阳气入下焦蒸腾阴气上走,而上焦之火自然下沉而愈,吃一剂后停药,果然至今已经三个月没有发作。这个就是辩证的问题,很多老中医说口腔溃疡是上火用了许多的三黄类,栀子类,金银花类,等等滋阴清热的药。$ R8 j: F% \1 }

; c4 x/ `0 J! T: a5 D又一孩子,突然发热拉稀,粪便是绿色的,拉稀非常厉害,止不住,脉玄,当时分析少阳伤寒,小柴胡颗粒一包解决了问题,可是药典没有说小柴胡可以治疗拉稀的。. X5 z& l" d7 ~" l7 d  p% b

5 F" ]/ V+ ^  b" l又一个颈椎病人,颈椎病多年,其实药典也没有这个病的记录,怎么办,看伤寒论的葛根汤就知道了,葛根汤三剂,同时服用肾气丸,结果就这样好了。
7 J$ v, ]5 H8 z, ]+ w  I4 l. b# z) {+ F8 a- N3 b& s

  r7 u* t: o4 z! O. ^3 g又一个脚气病人,用肾气丸就治疗好了,非常奇怪吧,中医就这样奥妙。
9 E4 A2 c6 L/ |5 H' G) V4 N. k9 B# M+ W
又一个汗斑患者,非常苦恼,老是治疗不好,我非常肾气不足,结果吃一瓶桂附地黄丸加白芷15克,一天3克,吃完到现在一年多也没有发作。& C, l* Y( r' q% a- s- Z' L

; l4 T4 @3 m. Y2 x: k又一个失眠10年的重度患者,吃安眠药都基本控制不了,吃了许多治疗失眠的药,中西药都有,失眠龙齿,酸枣仁等等,就是没有效果,我开方也简单,居然用阴引阳,下不来就用阳发阴出,果然四逆汤吃了一周就可以睡觉了,一个月就真的睡眠很好了。% s3 Y+ {# C! S7 O! {

- k" t/ l$ L7 C6 m( R1 Q0 w又一个鼻炎患者,疼啊,难受,西药打针效果很好,但是老是发作,我开方也简单,肾寒肺气不开,麻黄附子细辛各10克,吃三剂,还真的好了,一年多了也没有发作,吃西药一个月就发作。
8 K2 Q3 f/ x% A2 S6 q
. W* f8 F) h& S2 b. P又一个美女综合征,也是很厉害,发作的时候流口水,天旋地转,看不清楚,站不稳当,用西药第一次治疗,好了三年,第二次一年,第三次就是三个月,我的治疗思路非常简单,肾虚阳虚脾土湿,大剂量的四逆汤加理中汤加肾四味加泽泻,居然三剂就好了,至今也是两年多没有发作。
. I5 C: l0 ]/ Z; G  X6 _3 }0 {- N& H2 t2 D, Z8 `+ M7 y$ c
4 K7 W& Y0 u+ Q8 I
古人研究问题多从易经而来。
) r; r! g  m9 g$ C
+ R' D6 V% x+ l0 ^7 j! y中医也然,张仲景伤寒论则完全是从先后天八卦推理而来。
# V# W) V4 h1 t5 j3 `  [
  I" D" ?4 A, p兑太阳,离阳明,巽少阳,乃三阳。7 v, G; i% m0 r

9 ~! M1 f' q$ T6 h& G艮太阴,坎少阴,震厥阴,乃三阴。! T( O% N0 F8 |( k. p

1 n: W; E8 i5 X: Y乾坤纯卦不用,人体是阴阳交合的产物。
: `0 J8 f; ?% D. b7 f$ P  F! P7 s3 M& A+ L1 x
六经就这样备齐了。
' I- j6 I$ Y! L' a2 x; P8 Q& ]6 z4 ]# n
解读一下太阳病:
2 z7 O6 u1 R3 n* t  n! j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兑被阴寒之气封闭,故兑之上爻闭郁,中初二爻之阳气自动抗衡多余的阴气攻打阴爻,阴爻在上,向上攻打,故脉就比正常人浮上来了,头和项都是人体最上面的部位,也就是兑卦太阳的位置,当然还包括腰这个部位,以及人体的表皮,但是首当其冲被寒气伤了的太阳就是头项,阳气攻打上爻故头疼颈椎不灵活了,阴气重故怕冷了,当然也发热,因为阳气攻打阴气故发烧了。1 O  y8 d' H4 V

% i4 ^4 O8 y; i6 i  ]
2 T  A" l2 \: H2 G. M; w5 V&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b! F8 F; U( |  W# B* I! X
- h5 l3 w; ]5 ~4 W. Z/ ~4 Z
中风与伤寒是一个原理,都是被阴寒所伤啊,不过中风乃人体阳气比较厉害,攻打阴邪取得了一般的成功,一般就出汗了,但是还没有完全解除,阳气过多浮在上爻故脉浮,但是出汗了,阴气已经被阳气综合变成了水排出来了,太阳上爻已经通了,故脉就缓了。  [. f2 E2 h% T
9 {' F9 [. R9 s# W

9 r0 j% W. M5 W“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8 D# d, ~7 o3 }3 P/ }1 d

# p& l# ~6 G# {7 \. i7 a这个更厉害了,上爻被攻打厉害啊,而且没有攻打成功,或者攻打成功了,阴气又来了,所以打得厉害就疼,阴重就怕冷,所以脉就阴阳都紧,紧就是阴阳二气都在拼命的挤压啊,就像我们捆东西一样,越来越紧。
4 W+ f" x$ r5 c( m# b$ U, ~& l
. l& Q) }8 b$ }! c4 _0 y2 r( S( K3 T) [! k% D% m1 Z3 f

* V4 T8 W+ ~; c; c9 j" d桂枝汤: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千呕者,桂枝汤主之。! t8 W1 N. {/ e# }. f4 T$ ?

' d! {, w: P0 W. N* V7 e$ t4 v# B# ]' V阳浮上去打兑之阴爻,热自然就发了,如果阴气不够厉害被阳气打下来了,自然阴阳合化变成了了汗水排出去了,这个情况就是阳气多阴气少的中风现象,阳多故怕风,风吹阳更动,阳多故鼻子发热,甚至导致离阳明胃之阳气上救太阳而出现呕吐了,这个时候为什么用桂枝汤呢?- R- C+ s9 H) ?/ t

# F0 @7 Q! Y7 j* _
3 }  j( B( m+ [) M芍药3两从太阳吸收阳气回归太阴,可是从太阳收回来的阳气怎么放呢,这个是问题,用甘草2两与芍药3两和为中五,存放阳气在艮土里(艮是一阳爻,二阴爻故2两甘草),再用生姜3两引阳明之阳气入太阴艮土,因为阳明三爻用3两生姜可以降逆止呕(阳气下潜入土),这样芍药与生姜都是3两,分别从太阳和阳明引阳气归艮土,一顺一逆而平衡,桂枝又打通兑离艮三卦之路途(通阳),阴阳就协调好了,就出点点汗水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大枣12枚呢?太阳中风很容易出汗,因为大枣生长在干旱的中原地区,所以最懂水,吸收储存水最好,所以把12经络的水吸收到脾里,这样脾不会导致汗多而亡津液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计然 发表于 2018-4-1 14:33:29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计然 于 2018-4-29 11:37 编辑
. V- V* e4 i! f) _; ]8 V2 H7 d$ P, A; _& y

' Y& x9 b! [/ e; B! J+ z) z9 M; s& L; @5 u' }' ~9 y8 n
& o- m4 T; w/ @  b6 \. s& x( G0 h
转载. p8 |* W1 o% j& z, k  c
! `+ Z( r, {$ v* h$ c4 W
注;高展老师的书正在策划出版,不日即可面世
3 L3 C+ }9 A/ D: O- w. S' t
: p! H; C) h, D& w$ L/ [
; o. A8 R. Z2 j
' `  q7 N  B/ Y& U5 `+ q$ ?2 a* S6 O3 f+ }. F- `

1 q+ E! w$ a# z. ^8 m4 q, G. ~"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