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在当代也并不稀奇,但像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这样101岁还可以身体健康、思维清晰、耳聪目明、语言流利、步履坚稳的长寿老人并不多见吧!如此高品质的康寿,邓老先生认为这源自于坚持“养生重于治病”的健康理念!
0 j1 P& K F# }# G1 G/ S& ?
! |8 E' I5 x% J% p1 l8 I9 G( D 陈瑞芳主编的《国医大师邓铁涛康寿之道》,披露了他每天四个时段的作息表。我们一起看看老人作息表里的养生秘密吧!
2 p' d8 W/ x7 U% ~
早晨起床时段:7点起床;先饮一杯热开水;梳头,左右手交替共100次;自我保健按摩鸣天鼓、聪两耳、击枕处等动作;在阳台做八段锦;回房间量血压,做好详细记录。
7 T1 n1 S: e! V6 E
; z% [# r- p: A4 q6 T, m
! J/ I* R/ v4 b; n) s6 l5 Q* i上午时段:. h6 K! H) w# k1 v4 O# v
约8:30吃早餐,每天一杯牛奶;餐后看报、书、杂志,写文章,写书法,打电话;接待来访者;11点喝热茶一小杯,约12点吃午餐;餐后看报纸;约13:30午休。
7 E4 J" c5 t- p. c2 Z( g
/ y" y; V: n* t/ V# V下午时段:( o' K* |, D) M( W$ t
15:30起床,继续看书读报;约16:30散步;站桩20分钟,自我按摩足三里、涌泉穴等主要穴位20分钟。
8 v% e- S9 \0 I/ T. B L, o Z% o# i( G; w% P
晚上时段:
% b0 h+ ]& R: F( k& m# H* }约18:00吃晚饭;饭后看电视新闻;21:00冷热水交替洗澡;回房间测量血压,做好详细记录;冬天睡前以热水沐足。- `8 o* C, P8 P" u3 W' W$ x
# v6 R& Y- _. z+ A. f! Z
如何做好养生这项关乎生命健康的大工程?
6 [+ Q0 ~% l' U3 q% l
第一,要遵循“动静结合”的养生原则。" a0 v3 g5 [$ r# @! ]
首先是静而养心。
! Q: H8 x& K9 S邓铁涛认为,心主神明,可驾驭精神情绪,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保证机体健康。邓铁涛除了爱练书法以养神外,还习惯通过静坐、冥想等法静养,称静心功、松静功。
! g& x# J5 r7 J' B' c8 H) F静坐要掌握其要点,单腿交换盘而稳坐在板椅上,上身自然放松,头位正直,自然闭目,两手置于腹前相互轻握,按平常呼吸,静坐约30分钟。他也特别提醒老年人,静坐养心不必勉强盘双腿,不行就单腿交换盘坐。静坐久了气血易短暂凝滞,可按摩疏通四肢气血,并视状态掌握时间。
6 Q' n" g$ Y; h" D( o; J4 e
静坐可于晨起、入睡前进行,在旅途中,也可静养安定心神。不能完全不想事,哪怕坐着发呆也有好处。
; S0 I }2 J' O6 ]/ b7 b
其次,生命在于运动,“动则生阳”。4 K5 `" i5 d# N/ u, w* `! v
邓铁涛老先生一生都酷爱八段锦(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有松有紧),坚持每晨必练,还将传统八段锦改良成简单易学的“邓铁涛八段锦”。学习八段锦邓老先生传授秘诀,初学时可采取自然呼吸法,动作熟练后,逐步采用腹式呼吸,最后达到动作、呼吸、意念有机结合。
- L E, d6 V% K9 j$ r除了八段锦、太极拳,邓铁涛还有一个习惯,喜欢散步。邓老先生每天下午午睡后会也会在小区周围散步,“采阳助肾”,状态好时回家后还练站桩功。就算下雨,邓铁涛也会在楼梯运动。
' e' O& w9 r n$ g9 k2 @第二,饮食养生做到“杂食不偏”0 v& G$ a. U- H
吃喝拉撒是每个人活着都要做的事情,而邓铁涛老先生也常被问到,“平时吃什么能够长寿?”他的回答再简单不过:“杂食不偏。”
9 Q( g2 ^" O* V; ~何为“杂食不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心平气和,厚德者寿。”邓老先生平常基本不忌口,家人煮什么都觉得好吃,出差外地还喜欢品尝当地特色小食呢,那些忌这忌那的所谓养生饮食“忌口”可以休矣。
- _7 o" \9 l+ W& p5 b
邓铁涛先生饮食基本情况就是:
' r. V% T$ ~" c3 O# j每天三餐定时、定量,坚持每餐七分饱,平时喜欢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主食以大米饭为主,喜食蔬菜水果,配以一定量的薯类、燕麦、荞麦、豆类,肉类偏爱吃鱼,还有鸡肉、虾类,鸡蛋,每天喝一杯牛奶,有时吃些红枣,尽量营养均衡。
$ Q# f: B# }) {# T1 A, @0 {
: L2 W2 _3 J4 u* K
“养生保健不是高深学问,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就可简单、方便、有效、不花钱,达到不生病、少生病,健康长寿。”邓铁涛说。
7 @7 i) Z8 V$ B- @2 s$ T
1.每天做鸣天鼓、聪两耳、击枕处
% ^9 i7 w; F& c; M% y x鸣天鼓:手掌贴耳孔,手搭在后脑勺,食指、中指配合着弹拨后脑勺,持续50次。可预防大脑痴呆,减缓耳蜗退化,防止神经衰弱、头晕头痛。
$ V. [& X( j9 h% m, b( I/ E聪两耳:双手食指插入耳孔,先向前旋转,再向后旋转,然后突然放手,持续50次。可保持听力,防治老年耳鸣、耳聋(无器质性病变者)。
# B3 B; n0 K% C3 i) |击枕处:双手五指微曲,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为主,轻击后枕部,来回50次。可有效改善睡眠,辅助治疗颈椎病、头痛、鼻塞。
% k; W0 y7 P# d% Y2.勤梳头
2 X. }; X9 W! B3 B/ r每天用牛角梳,在起床后梳头100次,可按摩头皮、头部神经,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同时锻炼手臂力量,预防肩周炎。
, F' ^) A! }9 E! q) C; ^
3.冷热水交替洗澡
( k7 c1 H. I/ b数十年如一日,邓铁涛坚持冷热水交替洗澡,至今皮肤保持较好弹性,很少老人斑,还能帮助全身血管的血液循环。他提醒,年长者、有高血压的患者,刚开始时注意水的冷热温差不能太大,否则易出现意外,要待身体适应后才可以加大温差。
% V7 {& b8 l- @: B8 W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邹旭教授讲述了邓老先生在诊疗之余潜心研究的中医药学养生之道,总体有24点,可概括归纳出4大方面:养德、养心、养脾胃和养肾。
$ q" p$ N4 I9 H# U, t3 t
养德排首位。
2 B) |! |4 b! T* O高尚的道德可使人心态平和、性情开朗,从而使人体气血通达,有利于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7 M( f% K/ n K* A第二是养心。# L2 G7 w, z4 }1 g) Y
“笑一笑,百年少”。做人要有爱好,如书法、音乐,常闭目养神,不要时常盯着手机,保证充足睡眠。
! R: R2 {' U- \ U* m% C第三是养脾胃。8 y R: g. N6 x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吃杂不宜偏,尽可能吸收丰富的微量元素,广东人少吃寒凉。动以养脾,邓老从50岁后就开始习“八段锦”;常摩腹也可改善肠胃,每天顺逆各50次。
# ?! K3 i5 Y* e. w9 ?6 U# Y. W+ Q4 m第四是养肾。
7 @& t* x( B- S7 a9 e1 b午间散步采阳助肾,早上6-10时的太阳有助活血化瘀,下午4-5时的太阳助补钙。! H+ N4 l" R8 B
5 E4 [3 w; L9 W! S$ c' _
在天气晴好、阳光灿烂的日子,他几乎每天午饭前的正午时分(11:00-12:00)都会绕着楼下的空地悠闲散步,尤其在阳光充足的夏日,运动程度的掌握以感觉温暖舒适、微微出汗为度,邓老称此为“午间散步采阳养生法”。
& |* Z, ?4 ]; ~/ [1 `# ~
为何要推崇中老年人“午间散步采阳养生法”?
' }" v# g: d/ I4 U0 o中医认为,正午时分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体自身的阳气也达到了一天中相对较旺盛的状态,此时在阳光下散步,易激发人体的阳气。另外,散步时背部朝阳,则人体一身之阳气随之旺盛。因而,在正午温暖灿烂的阳光下散步行走,可促进人体的气血运行,加快新陈代谢,振奋人体之阳气。而老年人的身体阳气渐渐不足,容易出现如怕冷、怕风、面色眺白、气短乏力、疲劳、精神委靡不振、腰膝酸软冷痛、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等症状。采用这种散步方法,就能很好地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5 M9 P) E2 m+ m6 N% w, z当然,午间散步同样也适合年轻人。
5 r, \- V' a/ I年轻人体内代表生命力和活力的阳气也有不畅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年轻人也应该在正午时分,到户外散步半小时至一小时,以通过促进气血流通、振奋阳气,改善上述症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 b8 O0 B$ v! o2 D: p$ _午间散步法适宜于阳虚体质、久病体弱、阳气不振、整日困倦欲睡等总体阳气偏不足的人群练习。
, z* i! |* p/ `! x# J' ^8 H. N9 J但对于本已属阴虚阳热体质的人群及一些由于各种原因而致津液亏耗等阴虚阳亢体质的人群,是不宜选择此方法的。一般而言,如无特殊禁忌,老年人、幼儿、体质虚弱者,都适宜进行。在散步季节的选择上,中医里说“春夏养阳”,因此这一方法适合在春夏两季进行。
+ z# G( f4 F'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