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郑建党:探究明儒杨继盛尘封500年的自我手术病例

2020-03-10| 发布者: 燕赵中医书院| 查看: 4122 |原作者: 郑建党|来自: 燕赵中医网

为揭开这一尘封500年的自我手术病例医理,郑建党专门邀请了长期从事中国医学史和中医药文化的研究的河北中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主任、河北中医学院易水学派研究院院长、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周计春和河北中医学院201 ...

    郑建党,网名郑四小姐,雄安新区容城县人,现居石家庄,资深媒体人,致力于家乡先贤杨继盛的研究,著有长篇历史小说《铁肩铮骨杨继盛》。在研究乡贤杨继盛的经历时,对椒山先生遭受严刑拷打后用“瓦尖打寒”疗法自救的情景印象深刻,一直想探究其医理。
    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明朝中期著名谏臣。直隶容城(今雄安新区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士第,初任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后官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因上疏**仇鸾开马市之议,被贬为狄道典史。其后被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在狱中备经拷打,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遇害,年四十。明穆宗即位后,以杨继盛为直谏诸臣之首,追赠太常少卿,谥号“忠愍”,世称“杨忠愍”。后人以其故宅改庙以奉,尊为都城隍。
    椒山《自书年谱》记载:7岁侍奉咳疾的母亲,21岁服侍瘫痪的老师,23岁救治3位瘟疫病人而不染,38岁在狱中无医无药无器械用瓷瓦片自救,39岁狱中染瘟疫又被断医断药至昏迷“病中欠主张”,幸有提牢官救他一命。杨椒山狱中自救存活与贪腐势力做斗争,三年后却不幸遭严嵩设计冤杀。他用一个瓷瓦片,书写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记录了一段血淋淋的“自我手术病例”。
    为揭开这一尘封500年的自我手术病例医理,郑建党专门邀请了长期从事中国医学史和中医药文化的研究的河北中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主任、河北中医学院易水学派研究院院长、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周计春和河北中医学院2018级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生张慧康,共同探究椒山自救的“瓦尖打寒”疗法,并以专业角度进行医理分析。
    患者:杨继盛(男)38岁
    单位/职业:明朝京师兵部武选司员外郎
    患病过程:“二十日 拿送镇抚司打问,先拶到手拶,木绳倶断。 …先敲一百敲……乃夹一夹,将胫骨又夹出……乃又敲五十二敲,又夹一夹棍。之后,打四十棍,重刑具送监。至二十二日晚旨下,锦衣卫打一百棍,四棍一换……”
    临床症状:“自入监后,棒疮既上冲,又为强走所努动,方依墙而立,忽两耳响一声,则不能听人言,两目则黑暗,不能见物。遂昏不省人事,身不觉搽倒于地,若睡熟然。二更死过,至三更始苏,噫!忽然而死,忽然而苏,如睡又醒,则人之生死亦甚易事也。两腿肿胀冲心不能忍,又无药可用,又无刀针可刺……”
    自我手术:“司狱陕西泾阳刘时守送茶一盅,予饮之,心稍定。因茶思起‘人以瓦尖打寒’事,遂将钟打碎,取瓦之尖而锐者,将竹箸破开,夹瓦尖在内,用线拴紧,以尖放疮上,用鼓锤打箸入肉五六分……遂血出两腿。打有五六十孔,流血初喷丈余,后则顺腿流于地,一时约十数碗。自出血后,心稍清矣……”
    医理分析:患者受严重杖刑,又经拖动用力加重病情。杖刑的部位在“股”,即两个大腿,并非现今影视剧中的“打**”,这种用杖刑之法存在潜规则,分为用心打和着实打。若监行者脚尖张开,则是用心打,既要下狠手打,又要保障受刑人无大碍,即不能打死。若监行者脚尖闭合,则是着实打,即往死里打,受刑人难逃一死。行刑者也“颇有讲究”,根据监行者的授意,可“皮烂肉不烂”,也可“肉烂皮不烂”。前者看上去皮开肉绽,却是皮外伤,内在的肌肉和骨头并无大碍,调养一两个月可痊愈;而后者“肉烂皮不烂”,却伤在内,肌肉、骨头严重受伤,这种“杀威棒”体质弱的人三四十棍就昏迷不醒,再强的体质七八十棍即毙命。患者椒山先生得罪的是一手遮天的首辅严嵩,监行者皆为严嵩党羽,三天内,两次被打140 棍,由五棍一换人改为四棍一换人,即第一次打40棍,换10人,第二次打100棍,换25人,这显然是要命的着实打,用刑之惨烈、伤势之严重,史无先例,死而复苏已经是奇迹了。
    患者“两腿肿粗,肿硬若木”,说明皮下肌肉组织严重受损已化脓,瘀血滞留,血液循环受阻。从中医角度讲,这时应立即活血化瘀。从现代外科医学讲,应尽快手术放出瘀血和脓血,以免发炎形成血栓。此时,患者被扔进条件极其恶劣的民监,又被恶意断医断药,没有任何针刀器械,摔碎一只茶盅,用瓷片自救,可见患者的意识是清醒的。他取尖锐瓷片,以筷子为柄,绑好后即是个简易的针具(不过这个针具有点太大太笨拙),刺入肿胀的大腿放血放脓,“流血初喷丈余”,可见瘀血脓血很多,受伤之重实为罕见。在无消毒措施,无**,无医无药无器械的情况下,患者自己动手术,真是奇人,乃前无古人后无来。
    患者采用的“瓦尖打寒”从何而来,暂无从考证,但这种以简易针具来刺伤皮肤治病的方法,和针灸、刮痧十分类似,如果得了外感病,发热不止,可以通过针刺放血疗法来泻热降温,当然这是简单的方法,也可根据经络来针刺穴位以及特定的经络,来达到治病的效果。但在明代,针灸之法、用药之方多密而不传,所以在民间,刺络放血应是更为普遍熟知的方法,这也许是“瓦尖打寒”的由来,即治疗伤寒热病,可以用瓦尖代替针具,来点刺、行针、刺络、放血,从而达到泻热散寒的治疗效果。土家族有一种“扎瓦针”的民间外治疗法,即用打破的饭碗(细瓷为佳),选一片尖锐的即为瓦针,手持瓦针在患处快速闪刺,使淤血或脓血流出,与椒山先生用的“瓦尖打寒”自救方法也相类似。
    术后症状:“予恐睡倒则血必奔心,自打后出卫入刑部,三日夜挺身端坐,头未至地,以故不能伤生云……予潜使人在监买黄蜡、香油,自熬膏药贴之……至二十六日则右腿已溃,则将皮割去,内肉当流于地,如稀糊。止显一坑,五寸长、三寸阔、一寸五分深,手摩至骨……二月初七八,右腿已长肉,左腿皮未割去,遂溃肿如小瓮,毒气上攻,口舌生疮,不能饮食,势已危矣……又想赴(起)以磁瓦尖打之,连数十下,不见脓血……此疮溃已深,遂以小刀,先用针线将腿皮穿透提起,乃将刀刺入约一寸深,周围割一孔如钱大,脓血流出……“
    医理分析:从现代医学来看,“瓦尖打寒”放脓血后,伤口还可能存有瘀血,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肺栓塞或脑血栓等危重病,当然五百年前的这位患者或许没有这样清楚的认识,但从患者自救表现看,应该深谙此医学常识或者说有较为丰富的中医经验,即有瘀血伤口,尽量避免头位偏低,从而避免出现危重情况,而且体内的血液是一定量的,血液更容易往低位走,而不容易向高位走。中医一般把这种受伤后头着地而昏迷者,称瘀血阻于清窍,也可以解释为“古代版的脑血栓、脑梗”。
    术后,患者又偷偷派人买来黄蜡、香油熬制膏药。香油和黄蜡可以去腐生肌,现在还有民间用药使用,对于伤口溃烂、久伤不愈的疮口效果很好,往往贴上膏药一天之后,再去揭开,就能把许多腐肉带去,再换上新的膏药,如此反复,就能看到伤口中有肉芽(即新肉)长出,甚至贴骨疽、糖尿病足这类难以医治的溃烂性伤口,就算是露出白骨,也能长出新肉来。五百年前,还没有现代医疗方法,患者用这种方法自疗严重的棒疮,效果值得肯定。此外,现在还有地方以香油、黄蜡,再加雄黄、铅丹等制成油膏,虽然是有毒的药物,但却去腐生肌,没有毒副作用。
    “至二十六日则右腿已溃,则将皮割去……”可见,患者的右腿已经严重化脓,所谓肉烂皮不烂,化脓的组织都在皮肤里面,没有流出来,这样会加剧炎症,加重病情,危及生命。近期有一老年病例,腿骨摔伤后仅用外敷药物,没有及时放出瘀血,伤口皮肤一直没有溃烂,造成一种“无大碍”的假象,至老人故去,皮肤失去张力活性,腿的脓水烂肉才破溃流出。
    再说五百年前的这位患者,右腿脓水破溃后,“右腿已长肉”,但“左腿皮未割去”,炎症加剧,“遂溃肿如小瓮,毒气上攻,口舌生疮,不能饮食……”,这正是脓毒扩散,今人谓炎症扩大,此时应该刺破伤口,引脓水流出,但伤口很深,再运用“瓦尖打寒”疗法已不能见效,于是他用刀刺入约一寸深,割一孔使脓血流出,才能彻底清理掉烂肉,只要伤口无烂肉,即溃烂组织,就很容易恢复,否则会加重炎症,这也算是中医的外科疗法。细究起来,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一致,是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积累的医学经验,只不过现代医学在这方面发展的更为体系化、明确化,相关的器械、理论、组织有了专业的术语体系,但这当中的医理、规律,却是自古积累而形成的。
    中医始于原始社会,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西汉融入阴阳五行,唐朝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宋朝设立翰林医学院,金元时期医学理论得到创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西医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
    宋朝,官方将医学纳入儒学教育体系,医生入儒学教育,才可称为“上医”,正所谓“儒者知医”。明朝寒门进士杨继盛(号椒山),初仕不久,因**祸国殃民的严嵩被冤杀,誉为“忠谏名臣”,其忠烈英名似乎掩盖了他作为儒者的博学之名。
    探究500年前椒山先生“瓦尖打寒”的自我手术病例,既体现了我国古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再现了椒山先生无畏生死,杀身成仁的儒家精神。杨继盛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使命感,促使他誓与弄权窃国的严嵩做斗争,正是这股浩然正气成为他活下去的强大动能,才创造了打破常规思维的强大生命力,为史册抒写了惊天动地的英雄故事。清顺治皇帝评价杨继盛说:“朕观有明二百七十余年,忠谏之臣往往而有。至于不畏强御,披膈犯颜,则无如杨继盛;而被祸惨烈,杀身成仁者,亦无如杨继盛云。”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3

鲜花
关闭
×

3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3 人)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