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中医风流人物——李佃贵

2019-05-28|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2465 |来自: 燕赵中医网

李佃贵,1950年7月生,河北张家口蔚县人,中**员,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佃贵,1950年7月生,河北张家口蔚县人,中共党员,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佃贵·生平
  李佃贵是河北省张家口蔚县人,1950年出生的他考高中时选择就读县里办的中医徒弟班。学医一年毕业,随即被分配到一个公社的卫生所.当时卫生所八九个人,大部分是中医,其中有一个老中医李思琴,我就跟着他抄方,他如果不在门诊,我也会开一些方子,打打针”。边干边学边用,李佃贵用中医中药治疗了不少当地常见病,像慢性胃病的治疗效果就不错。至今他记忆犹新的是,当时农村卫生条件差,胆道蛔虫病多发,尤其是青少年多患,他掌握了用乌梅汤治疗此病的方法,可以将蛔虫从胆管内驱至肠道排出,有效降低急腹症风险,临床屡试不爽。虽是十六七岁的“小医生”,可在三乡五里很快小有名气。为此,他还被推选为县里的“学毛著积极分子”,到“千人大会上”做典型发言,并被安排到外县演讲。“头一次上主席台,紧张得脸红目眩。”后来,人民日报记者也来采访他。文章见报后,他收到全国各地的来信,不少是求方求药的。
  这段难忘的经历,让李佃贵愈发由衷地喜欢上中医,痴迷上了看病。1970年,河北新医大学(现河北医科大学)到蔚县招收工农兵学员,“又红又专”的李佃贵获邀参加了招生座谈会,经公社书记拍板推荐上了大学。选择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写上“中医系”。在这里,他接触到很多名医专家,也系统学习了中西医药知识,1973年底毕业后还得以留校任教。
  李佃贵最初在中医内科教研室工作,被分派到学校附属三院带教。此后,他先后担任河北省中医院副院长、河北中医学院副院长、河北职工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正校级)兼河北省中医院院长,从未离开临床。
  1992年,李佃贵作为河北中医学院副院长,负责教学工作,专门成立了中医门诊部。1995年,担任河北医大分管科研的副校长,定期到河北省中医研究所(现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出诊,每周最少3次门诊。1999年,他调任位于保定市的河北职工医学院一把手,任内兼并3个中专学校,附设3所医院,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几乎雷打不动,每周五晚赶回石家庄,周六周日照常出诊,周日晚上再赶回200公里外的保定。
  2005年,因省内院校合并,省里本来另行安排他出任卫生系统外的某省直部门主要领导,但他主动提出,“我还是选择做医生,搞专业,能看病就可以”。此后至今,他仍旧保持每日半天门诊或查房的工作节奏。“他只要有时间就扎到临床”,这是他给同事和学生们最为深刻的印象和感动。
  李佃贵特别注重临床,关于临床重要性,他说,“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最好的研究项目不在实验室,而是在诊室,患者的病症就是最好的研究项目;最大的研究成果不在证书上,而是在患者的身上,救治病人就是最大的研究成果;最优秀的论文不在杂志上,而是在患者的心里,患者感激的笑容就是最优秀的论文”。
  从事中医临床以来,李佃贵诊治患者逾10万人次,保留病案就有2万多份。他擅长内科杂病,尤其在治疗脾胃病方面颇多建树,成功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等胃癌前期病变。他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不少海外患者也慕名而来。
李佃贵·成就
  他独创的“解毒化浊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打破了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的传统理论;拟定了治疗肝病的10种方剂,研制出复肝丹、珍黄丹、利胆化石丹等多个中成药制剂,治疗乙肝、肝硬化、胆结石等多种肝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提出肝胆喜燥恶湿,喜凉恶热,喜舒恶郁,治疗宜清、宜化、宜调的原则。在辨证论治方面,强调胃在脏腑辨证中的独立性,脾胃分治;重视肝在脾胃升清降浊生理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在病因病机方面,提出消化系统疾病的“浊邪”、“浊毒”致病观点,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浊祛湿、肝胃同治为主。
  主编和参编了《实用中医肝胆病学》、《绞股蓝的研究及应用》、《当代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等多部学术专着和中医教材。
  李佃贵先后担任河北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25年。他发挥自身影响力,每年都要撰写一批建议或提案,涉及中医药的就有30多项,包括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组建和升格、河北中医学院独立设置、召开全省振兴中医药事业大会、制订《河北省中医药条例》、中医职称评定向基层倾斜等,对河北中医药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同时,他还积极倡议筹建了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作为创会会长,他领导实施了“基层中医圆梦燕赵行”等公益活动,广泛开展基层中医培训,有力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还成功参与举办了三届“冀港澳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有力推动了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交流传播。
李佃贵·轶事
  河北省元氏县的一位年近七旬的结肠癌患者,2013年开始看李佃贵的门诊,至今一直吃中药。每次门诊,李佃贵都要跟她拉家常,开玩笑。当初患者家庭困难,李佃贵就宽慰她,“花最少的钱就能治疗”。过去药方一服药只需十几块钱,到现在也不过三四十元。有时患者心理包袱重,家属还会打电话给李佃贵,“请李教授开导几句,特别管事”。
  河北邢台农村的一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出头年纪,吃不下饭,干不成活。跟着李佃贵门诊,吃了三年中药,“现在每顿饭能吃一大碗面条,又能下地掰棒子了”。后来,这位患者的远亲近邻,很多都来找李佃贵看门诊。
  李佃贵十分看重患者的“口碑”。多少年来,他的门诊时间“都不是按点来的”,只要有患者,都要看完。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2

鲜花
关闭
×

2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2 人)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