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与苍术对汗尿的调节

2018-12-19|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2625 |原作者: 马培锋|来自: 燕赵中医网

  在读书学习名老中医经验的过程中,发现许松岩用苍术麻黄治疗湿证的经验颇具特色,但当时只是作为经验来学习,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后读仲景之书结合《神农本草经》之论述方觉茅塞顿开,故将学习过程做以下报告:首 ...

  在读书学习名老中医经验的过程中,发现许松岩用苍术麻黄治疗湿证的经验颇具特色,但当时只是作为经验来学习,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后读仲景之书结合《神农本草经》之论述方觉茅塞顿开,故将学习过程做以下报告:首先许氏言:二药配伍是治疗湿证最为理想的药物,对积湿为病恒以二药为主,疗效显著。又言:两药的配伍比例不同,发挥的作用亦不同,具体经验是苍术与麻黄剂量之比1:1为大发汗作用,2:1为小发汗作用,3:1为明显的利尿作用,4:1无明显发汗利尿作用。仲景有言“从腰以上肿,当发其汗,腰以下肿,但利其小便”又言“若治风湿,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湿痹之侯,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结合仲景治疗原则及许氏用药经验可以明确的知道麻黄苍术为治疗湿病的要药,又湿之去路有汗尿两途,两药配伍比例不同可以有发汗与利尿的不同作用,如此不但为治疗湿病要药,只要是有从汗解或者尿解而不得的病症都可以应用,但当将其比例控制好。其中仲景用方最能体现麻黄苍术配伍的莫如麻黄加术汤,仲景言“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其中麻黄用三两,术用四两,两药的比例介乎于许氏所谓大发汗与小发汗之间,在仲景时术不分苍白,后世方书解此处皆解为白术,但据后世用经验:湿胜的实证多用苍术,脾弱的虚证多用白术,此处当以苍术为宜。又考《神农本草经》谓:“术,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麻黄,主中风,……,发表出汗”两药本经明言术止汗,麻黄发表出汗,读到此处可以明白麻黄与苍术两药的比例不同对汗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术有利尿作用,本经虽未明言,但其可以治疗“风寒湿痹”又有“止汗”的作用,要知湿之去路,除汗即尿,明言其可以治疗湿痹,但其作用又为“止汗”,故而其作用的发挥在于利尿甚明。关于此《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中越婢汤及越婢加术汤的主证可以明确的看到,今录原文于下:“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本条“越婢加术汤主之”七字应当接在“故令病水”之后),后条中明确提出“小便不利”,症状有“一身面目黄肿”故而加术,术可以利小便甚明。
  冯世伦在《中国汤液经方》中解麻黄加术汤方解中言到:“发汗剂中加利尿药(笔者注此处的利尿药当指白术言)为小发汗发,是经方常用之法,本方属之。”
  若以膀胱的气化功能做解释,更容易理解,经言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知膀胱的气化功能关键是针对其本身所藏之津液,而津液的排泄最明显的就是汗及尿,由此可知其气化的结果亦不出此两端。又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是其应,膀胱为内府,其主经脉为足太阳,循行于背部,有六经之藩篱之喻,只有膀胱的气化功能正常才能卫外有力。由此可知膀胱的功能包括卫外,如果气化失常,在内则为水湿内停,小便不利变生诸证,在外则卫外不固水湿停留于肌表,变生风湿、风水诸证,两者的治疗都以恢复膀胱的功能为主,偏于外者以汗解为宜,偏于内者以利小便为宜,如此可知麻黄与苍术二而一即不论发汗还是利尿都是通过调节膀胱的气化功能来实现,一而二即通过调节膀胱的气化功能而配伍比例不同则有发汗及利尿的不同作用。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4

鲜花
关闭
×

4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4 人)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