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期]膏方进补正当时

2018-04-09| 发布者: zhzh813| 查看: 1216

膏方,又名膏剂、膏滋,是一种外观粘稠,入口甘腴的药物剂型,是传统的八个剂型之一。形态包括丸、散、膏、丹、酒、露、汤、锭;膏方具有浓度高、体积小、易保存、使用方便等优点。

  一、概述
  1.定义
  膏方,又名膏剂、膏滋,是一种外观粘稠,入口甘腴的药物剂型,是传统的八个剂型之一。形态包括丸、散、膏、丹、酒、露、汤、锭;膏方具有浓度高、体积小、易保存、使用方便等优点。
  2.分类
  一般分内服及外用两种:
  (1)膏药:外用膏药是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清?吴尚先所撰的《理瀹骈文》,就是一部以膏药为主的外治法专书,书中介绍用膏药治疗内外伤之病,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外治法。
  (2)膏滋:内服的膏剂又称为膏滋。《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可见其主要以补益为主,但膏方不完全局限于滋补,其亦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3.特点
  营养:《说文解字》云:“膏,肥也”;段玉裁按曰:“肥当作脂”。又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滋润:《诗经?曹风?下泉》:“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滋润一词概括了膏方的功能特点,故又多称其为膏滋药。
  味美:《山海经》中曾说:“言味好皆滑为膏”
  效宏:《春秋?玄命苞》云:“膏者,神之液也”。
  4.起源
  膏方主要起源于古代“药食同源”的习惯,在《内经》中亦记载有一些膏方,如马膏、豚膏等一些动物的脂肪,到《肘后方》、《千金要方》中所用的药味亦较少,到了明清时期,使用膏方开始增多,膏方的药味也逐渐增多,产生了两仪膏、人参膏、补真膏等较著名的膏方。
  二、用药原则
  1.组方原则:与方剂的组方原则一样,膏方亦依君臣佐使组方。君药常以补药为主。
  2.选药原则
  (1)一般药物
  一般药物即处方中常用的药物,在膏方中所占的比例最重,如人参、黄芪、白朮、茯苓、党参、半夏、陈皮、当归、熟地、白芍、枸杞子等,约占处方总量的三分之二或五分之三,用20~35味左右,但该类药物不易收成膏,故还需加入含胶质类药物和果品类药物收膏
  (2)胶类:胶类药物一般用1-3味,多为动物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
  (3)果品:果品类用2-4味,现在常用的如红枣、桂圆、核桃仁、黑芝麻等。
  (4)糖类:膏方因药材的味道较苦,长期服用,不易入口而难被患者接受,所以要用调味之品
  一般以甜味为主,常用的如冰糖,其既能润肺,又能养脾;或用蜂蜜,两者能单用,又能合用,根据服用者情况而定。其他糖类如红糖、白砂糖、麦芽糖等,也可根据病情需要斟酌使用。
  服用者为糖尿病患者,则不能使用冰糖、蜂蜜等含糖类药物,而用木糖醇、甜菊糖、阿斯巴甜或元贞糖代替,或不加糖类调味。
  3.适应证
  (1)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瘀血体质、特秉体质等。
  (2)慢性疾病、亚健康状态;
  (3)急性的疾病则不用之,以免滋腻恋邪;
  (4)体质虚弱者需滋补者;
  (5)中老年人。
  4.慎用证
  (1) 急性的疾病,如感冒、发热、腹泻等,而消化不良者亦慎用;
  (2) 慢性病急性发作者,如胆囊炎急性发作;
  5.服用季节
  原则上一年四季皆可服用,但以冬季服用为多,服用时间多在立冬时开始,因冬季后万物收藏, 阳气内敛,而且冬三月为封藏之季节,更适合养藏,起到补养正气充填阴精的效果;冬季气候寒冷,更加利于膏方的保存。另外《内经》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说,通过服用膏方,养精蓄锐,改善体质,更好地迎接下一年。
  6.服用方法
  不要冒然使用膏方,因膏方较滋腻,容易碍脾生湿,在服用膏方前都要有开路药,主要用调理脾胃,化湿燥湿之法,以提高脾胃运化功能,并袪其湿浊。而且使用开路方以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应,根据病人服药的情况对所用的药物作出调整,开路方一般使用1~2周左右,病人整体状况较佳并对医者所用的药物觉较合适后,可以开始进入膏方使用。
  膏方适合空腹时服用,刚开始服用膏方多在晨起空腹时,一日一次,量约一汤匙(5~10克),其量不宜太多,可含化或温水冲服。服用者观察服用后的情况,慢慢地增加用量,2-3周后改成早晚各服一次。
  如属治疗失眠的膏方,宜选在睡前半小时服用。
  7.注意事项
  (1)忌口:服用含人参类膏方时一般忌食用萝卜,因为人参与萝卜相恶,食用萝卜,会削减其作用,另外亦不宜食用芥菜、绿豆等,绿豆能解药性;服用膏方时不宜用茶水送服;含有首乌的膏方要忌猪、羊血及铁剂,且不能与牛奶同服。
  (2)停药:如服用膏方后自觉不适,如腹胀,纳差,及服药时感冒,突发急性疾病、腹泻,或服用膏方后舌苔厚腻者,食欲不振者应暂停服用。改用中药汤剂调理及解决当前患者的主要矛盾(急性疾病)后再择期服用。
  三、膏方制作
  1.浸泡
  对配好的膏方进行分拣、归类、药材和辅料投入洁净无菌布口袋中,放入洁净不锈钢桶内,贴签,加自来水,加至盖过药材约15厘米,浸泡4~6小时,其间不断翻动,使药材完全浸透。其他贵重药材及胶、糖等辅料另放。
  上述过程不宜使用铁器。
  2、煎煮
  一般先用武火煎煮药物,待沸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约煮2-5小时,过滤取出药液,药渣续加冷水再煎,第二加水量以浸没药材即可,如法反复煎煮三次,合并药液,静置0.5~1小时,四层纱布过滤三次,去除药渣。
  3.浓缩
  将上述药液再用武火煮沸,文火熬制,使药物浓稠。在煎煮的过程中,宜用木竹工具及时搅拌,以防止其烧焦及融合成块。至药液成稠膏状,用竹筷取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谓之清膏。此外,如果用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品,应另用小火浓煎取汁兑入。
  4.收膏
  将到收膏时,将胶类的药物先用黄酒烊化(如属肝病患者则不宜使用料酒),以去其腥气,并与适量的糖、蜜一起放入原先所煮的药物中,用小火熬煮并不断用筷子搅拌和匀,致“滴水成珠”则膏成。
  5.储藏
  以前储藏膏方都多用瓷器,现多使用洁净干燥灭菌的玻璃器具,不可用金属容器存放,以防发生化学反应。膏汁装瓶应待完全自然冷却后再加瓶盖密封,以免水蒸气冷凝后流回膏滋表面,久储后易产生霉变现象。可置紫外线消毒后放置一夜,然后放入冰箱中冷藏(0~5 ℃) ,以利较长时间的保存。
  四、袪邪类药物
  1.行气类
  可选用青皮、陈皮、枳壳、枳实、砂仁、木香、佛手、柴胡、香附、郁金等。
  2.清热类
  如萎缩性胃炎见肠化,不典型增生者,可加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如白花蛇舌草,石见穿等。此外,消化科常用的药物还有仙鹤草、龙葵、半枝莲,其所主治的部位略有不同,仙鹤草主治肠道疾患,龙葵则主治直肠、膀胱,还有妇女疾患,半枝莲则主要针对肝脏及腹腔肿瘤。
  3.袪湿类
  如藿香、佩兰、泽泻、车前子、苍术、厚朴、陈皮、白蔻仁、砂仁等。
  4.化痰类
  此类药呼吸道疾病较常用,如苏子、贝母、桑白皮等。一般则以二陈汤为基本方加减化栽。
  5.活血类
  视作用之强弱
  养血活血:当归、丹参;
  活血化瘀:赤芍、红花、丹皮;
  活血破瘀:桃仁、莪朮、三棱;
  活血逐瘀:主要是虫类药物,膏方较少使用。
  6.平肝类
  心脑血管系统常用此类药物,如天麻、钩藤、白蒺藜、珍珠母、牡蛎、桑叶、菊花等。
  7.消食类
  既可消食滞,又可帮助膏滋的吸收和消化,故亦属膏方常用药物,如山楂、神曲、谷芽、麦芽。
  8.安神类
  多用于体质虚弱,而见失眠者,可根据不同病机分别选用,如解郁安神,选合欢花、合欢皮;痰浊内扰,用远志;肝不藏血,用酸枣仁;养心安神,用柏子仁;养血安神,用夜交藤;重镇安神,用磁石、龙骨、珍珠母等。另外,还可选用百合、丹参、麦冬等。
  五、辅助用药
  防膏方之滋腻:因膏方主要用药偏补,容易滞中,所以常佐以理气化湿醒脾之药,以防其滋腻,常用药如陈皮,砂仁,女性患者则常用如绿梅花、佛手花、玫瑰花等。
  调和诸药于一体:膏方用药较多,一般宜加入调和药如甘草、大枣等,一者因其能调和诸药,大枣能“助十二经”(《神农本草经》);二者因皆能甘温补中,性平味甘如饴,味道较佳,有矫味之功,所以常被使用。
  收膏之胶类:膏方能收成膏还需使用胶类药物,阿胶为必用之品,此外,阳虚者可用选以鹿角胶,阴虚者可用龟板胶等。
  六、使用膏方要点
  1.辨识体质,把握阴阳
  膏方之功效,重在以药物之性调整体质之偏差,以恢复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关于体质的分类,可上溯至《黄帝内经?灵枢》的阴阳二十五人等体质分类,近有王琦教授的“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体质分类和辨识法,拟用膏方时因体质而异,如气虚体质重在补气;阳虚体质重在温阳;阴虚体质重在滋阴;血虚体质重在养血;痰湿体质注意运脾化湿;血瘀体质注意活血通络;气郁体质注意调肝解郁,一言以蔽之:“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2.调补五脏,独重脾肾
  在拟制膏方补五脏时,一般重点在于补脾肾二脏,脾肾二者为先后天之本,考前人治虚劳之经验,基本上都从脾肾方面着手,所以膏方中常用人参、西洋参、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熟地、菟丝子、肉苁蓉、鹿角胶、黄芪等药,补先天以充养后天,补后天以滋养先天。另外补肾中之阴,可起到滋水涵木作用,补肾中之阳,又可起到补火暖土之功。
  3.动静相合,补而勿滞
  补以静为主,但开膏方时应动静结合,如叶熙春认为砂仁、陈皮、茯苓之属为必用之药,以防止静药过份滋腻,阻碍中焦之气的运化。
  4.补泻结合,攻补相宜
  服用膏方之人都以虚损为主要表现,因为虚能致邪,或邪能致虚,所以纯补的膏方相对较少,用药时应补泻结合,不能单用补药,加入适当的袪邪药物(根据病邪属性)。
  5.调和气血,贵在流通
  开膏方时要注意调整人体阴阳气血之平衡,气血同调,以保持气血的流通,以达气机的升降出入正常。
  6.膏宜甘饴,慎用腥燥
  因膏方需长期服用,膏方之味道应怡口好吃。制膏时除加入蜂蜜、冰糖等调味以外,开膏方时应尽量避免开一些味较苦或有腥臭味的药物,以免影响服用者的食欲及导致消化不良。
  7.膏滋长服,避用毒药
  因为膏方需长时间服用,一般有毒的药物或含重金属药物应尽量不用以免损伤脏腑气血。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1

鲜花
关闭
×

1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1 人)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