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浅谈“国医”一词赋予的当代历史意义

2017-08-11|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1326 |原作者: 王群海|来自: 燕赵中医网

国医者,乃集医之大成者,济世活人,倾心为国为民。“国医”曾是中医的代名词,又泛指医术高超者,如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医术不仅仅局限于中医,而是将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中医,以科学为基础的近代医学完美的融 ...

  国医者,乃集医之大成者,济世活人,倾心为国为民。“国医”曾是中医的代名词,又泛指医术高超者,如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医术不仅仅局限于中医,而是将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中医,以科学为基础的近代医学完美的融合。那是因为,国医学是世界医学大家庭中一颗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现存的古老民族,在浩繁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凝聚了中华儿女博大智慧,经历过一次次自然的巨大变化,地域迁徒的生存需求,在战胜自然灾害和身体灾害以及战胜种种灾难整个过程中,积累并沉淀了大量的医学文明,中医学已成为中华民族最闪耀的“国粹”瑰宝。
  “国医”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国内最杰出的医生。宋徽宗赵佶在《圣济录》中开篇即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简练扼要地指出了:中国治疗疾病的原理,也就是运用天地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将天地万物作为调治患者“阴阳不和”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以期达到“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的中医学最高境界,必成一种基本医学观念贯穿于整个医疗体系之中。后来,“国医”也指御医,因为给皇帝诊病看病的医生,而是精挑细选的各方面医术水平最高的姣姣者。
  中医,古称“医”“医学”,属于“方技”“方术”的范畴。到了民国时期,尤其是西医传入中国后,西医自称为“新医”,则将中医蔑称为“旧医”,于是中医界仿照当时将“武术”称为“国术”的做法,遂改称“国医”,并于1931年成立了中央医馆。1936年,国民政府正式颁布了第一部《中医条例》,之后,“中医”就代替了“国医”,至此,“中医”这一名称才在法律层面上得到了确立,成为官方文件的用语。
  从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几乎见不到“国医”这个词的任何讯息。自1985年始,河南省南阳市创办“张仲景国医大学”,此后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国医”一词逐渐盛行。1990年,全国各地陆续举办“国医堂”;2000年以后,继“国医堂”再兴“国医馆”,风靡神州,遍地开花结果,还成为“传统中医药”的代名词。期间,特别是国家开展“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活动后,“国医”这一神圣而鲜明的字眼,似乎变成了最为流行的一个词语,同时也是中医人一生孜孜以求的远大奋斗目标,见证着中医学稳步发展的空间日益广阔壮大,灿烂辉煌。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鲜花
关闭
×

0人已赞赏

0条评论 1326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