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房四宝”之毛笔中的湖笔养生文化

2017-06-20|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1269 |原作者: 王群海|来自: 燕赵中医网

众所周知大书法家王羲之酷爱鹅,于是有了“书成换白鹅”的典故。殊不知,王羲之一样甚爱湖笔。据说,王羲之为了得到心爱的毛笔,曾亲手写过《求笔帖》。机缘巧合,永和四年(公元348年),王羲之来到吴兴(今湖州) ...

  众所周知大书法家王羲之酷爱鹅,于是有了“书成换白鹅”的典故。殊不知,王羲之一样甚爱湖笔。据说,王羲之为了得到心爱的毛笔,曾亲手写过《求笔帖》。机缘巧合,永和四年(公元348年),王羲之来到吴兴(今湖州)当太守,当时的湖笔制作已出现了金银铜和琉璃象牙笔杆,堪称豪华。然而,王羲之撰写的《笔经》却理性地提出:笔杆越重,反而影响书写发挥。湖州盛产竹子,于是,轻灵的竹梗从此就成为湖笔笔杆材料的首选。三年后,王羲之改任会稽(今绍兴)内史。永和九年暮春之际,王羲之使用湖州带去的鼠须笔和茧纸,成就了人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在湖笔史上,对湖笔技艺贡献卓著的,当推书法家智永禅师。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1300多年前,智永云游四方,归宿善琏,见这里民风悠然,人们精工制笔,便在蒙公祠旁的永欣寺住了下来。智永禅师在善琏的30多个春秋,一边孜孜不倦地临池习书,一边与笔工切磋技艺,使湖笔更适合书家的习书要求。用败的五簏笔头他舍不得扔,将其埋在蒙公祠南的晓园,还在石碣上亲笔提了“退笔冢”三字。其生前还自制大笔一支,圆寂时竟抱笔而终,真可谓爱笔如命。
  此后,颜真卿、杜牧、苏东坡等一大批名家相继在湖州为官,他们在施展治郡才华的同时,在书画艺术上都有相当高的造诣,当然,一个个也是湖笔的真爱粉。这股潮流到宋末元初的赵孟頫那里达到了极致。
  “日书万字”的赵孟頫非常看重笔的制作方法及质量。稍不如意,就拆裂折断重制,直到满意为止。他对笔毫的选择也更为严格,往往命笔工在可做数十支的笔毫中选出最好的毛制成一支。
  湖笔在文化史上的辉煌,几位传奇笔工的制笔手艺备受一众书家追捧。明初解缙在《笔妙轩》中称道湖州笔工陆文宝时云:“闻君制作非寻常,尖齐圆健良有方。”
  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制得毛笔。虽然在蒙恬之前就有了毛笔,但蒙恬作为毛笔制作的改良者,一直受到历代学者的认可。公元前223年,有一天,秦国大将蒙恬在打猎时看到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他取了一些兔毛,插在竹管内,试着用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沾墨。他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随手将那支“兔毛笔”扔进了窗外的石灰坑里。过了两天,蒙恬无意中看见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重新捡起来看了看,发现兔毛变柔顺了。他试着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笔竟然变得十分听话,写起字来非常顺畅,蘸一次墨可以连续写好几个字。原来,石灰水无意中对兔毛进行了脱脂。为纪念蒙恬,湖州把绕善琏村而过的小溪改为蒙溪,还在村里建了蒙公祠。
  湖笔后来的盛名与这位被湖州笔工奉为笔祖的蒙恬的传说有着重要的关系,一方面说明了湖笔的悠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湖笔很早就解决了制笔工艺中的核心技术。
  《乌程县志》记载:“元冯应科制笔绝妙天下,时称赵子昂字、钱舜举画、冯应科笔为‘吴兴三绝’。”可见,在元代,笔工不仅继承前代制笔方法和经验,还不断探索创新,制造出成名久远的湖笔,甚至可以和当时顶尖的书画大家齐名。当时人们愿以千金求买冯之笔。
  明清时期,湖州已成为当时宫廷御用笔的主要制作基地。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记载“弘治时,吴兴笔工造笔进御,有细刻小标云:‘笔匠施阿牛’,孝宗见而鄙其名,易之曰施文用。”这是湖州笔工制笔进御的明确记载,小小笔工还得到了皇帝赐名,一时成为佳话。
  清朝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钟爱湖笔,贺莲青等湖州笔工所制湖笔专供朝廷。据史料记载,故宫里还有两万多支湖笔没有开锋。清乾隆四年,湖州有一位姓王的笔工随考生一起进京叫卖。大试之日,有位名叫庄有恭的考生因为忘了带毛笔正在考场外焦急,王笔工及时推荐一支湖笔给他。庄有恭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下笔有神,竟中了状元。从此,读书人竞相购买王笔工的毛笔,还美其名曰“王一品”。现在,“王一品”依然是金字招牌。
  制笔业有句行话:“笔之所贵在于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笔诗》中对毛笔制作的精练堪称“千万毛中拣一毫”。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2

鲜花
关闭
×

2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2 人)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