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说说中医药四君子汤头歌诀里的“中和义”

2017-02-21|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6082 |原作者: 王群海|来自: 燕赵中医网

中医《汤头歌诀》一书,开篇就推出首联补益之剂的“四君子汤”----《局方》助阳补气功效。其歌诀为:“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朮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中医《汤头歌诀》一书,开篇就推出首联补益之剂的“四君子汤”----《局方》助阳补气功效。其歌诀为:“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朮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汤头歌诀里的“中和义”,从中医角度看,泛指对人体中焦脾胃而言的,因它占据中央位置,上可通上焦、下可达下焦,滋濡营养全身。说起来,也是中医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致中和”,其“和”字举足轻重,从字面上可以反映出,右边一个“禾”字,表示正在成长的禾苗或草木的意思;左边一个“口”字,指用嘴口吃或喝东西;这就寓意深刻极了,暗示出如果人们生病以后,需马上请医生诊治开一副中草药方,将之煎熬了趁热喝下去就会药到病除。
  四君子汤是我国本草药物的“第一方”。“中和义”内含三层意思:一是清朝汪昂在《医方集解》说:“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土益胃为使。”传统的中医学认为,药物有“四性”“五味”之分,五味作用有一个明显标志:“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因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同药物,“食”与“药”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四君子汤重点在于:该方中四味药物性甘平无毒,药力又平和,具备了“中和”之“德”,故谓“四君子汤”。其次是“君子”一词,应源于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等之儒家学说,最终修成“仁者爱人”的君子;也指人格的高尚修为标准。古代文人墨客,以物喻人,认为梅兰竹菊四种花木清丽典雅,刚直傲骨,风柔纷呈,赞赏天然秉性别具一格的浩然君子形象,故誉花中的“四君子”。在中医药学本草的王国里,则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称为“四君子”,实际上是巧妙地与做人有德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才组成了本草的天下第一方药。最后是“补”就是补充、盈亏;“益”就是增加、填平;也就是用滋补强壮的药物,以补增人体的气血阴阳和调,治疗一切因气血不足而发生症状的方剂,又叫补益之剂。“四君子汤”有良好的助阳补气的作用,适用于一切阳虚气弱,脾虚肺损,面色萎白,言语轻微,四肢乏力,脉见虚弱的症状。
  更深一层的“中和义”隐藏着“致中和”----中医所要达到至高至上的大境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结者散之,逸则劳之;微则逆之,甚者从之,薄而厚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以平为期,以和为主。《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话,透彻地分析了中和是世界万物生存的理想状态,应采取多种方法,达到最理想最完美的状态乃为致中和。因此,天地万物才会有生长发育之“根”,道法自然,万法归宗,需要不断地修炼,经常保持“活体”的年轻态----致中和的蔚为大观。中医讲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其实,与儒家致中和的思想有同工异曲的关联,从而揭开了生命活动的很多密码,很值得咀嚼。
  “中和义”字虽然少但道理却很深奥,把中医的阴阳学说、精气神学说以及五行学说与中国古典理论妙趣横生地融合在一起,更加诠释出博大精深的中医健康理念。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鲜花
关闭
×

0人已赞赏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