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吕炳华所著《经典的濡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曹东义 发表于:2023-5-27 08:38:2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932
这是一部从独特角度,记录南阳仲景书院办学经验的著作。
  记者 李谱介绍说:$ u6 a* j5 |6 O- f
      京豫宛合办的仲景书院,是传承中医经典、培育中医英才的基地。作者作为志愿者,在两年八次、两个月有余的仲景书院跟班学习中,通过求知以及与学员的广泛交流,被学员对医圣仲景的敬仰、崇拜之情和敬业勤学之精神深深感动,历时两年将其体验与感悟撰写成书。全书分“经方飘香”“经典的濡润”“我心归处是中医”等12部分,文笔缜密细腻流畅,通过一个案例、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一朵花、一棵草、一味药等,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描写了101名学员对中医的所学、所研、所获以及所感、所思、所悟。国医大师、首届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孙光荣评价说,读此书可以呼吸到经方的清香,窥视到中医人青灯黄卷的背影,倾听到中医人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笃定前行的脚步声,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9 |$ j6 n. O1 z7 s1 ~
+ a% G; B: i6 ?4 e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1 15:24:10 | 阅读全部
/ p. _+ r  U; g  B7 _
' I* I! }# i# `0 S3 _
唐-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好文好书亦如此,须择事而作、应时而发,更须述实求真、以文化人。最近,南阳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向我力荐仲景书院志愿者吕炳华同志撰写之《经典的濡润》散文集,披览之 后即有“三叹”:8 B( T/ @4 [5 c; @& D& L, M  u
一则惊叹其“行外人诚言行内事”。作者探知中医药学源于中华文化血脉之后,作为志愿者在两年八次、两月有余的仲景书院跟班学习中,通过求知以及与学员的广泛交流,被学员对医圣仲景的敬仰、崇拜之情和敬业勤学之精神深深感动,遂历时两年将其体验与感悟夜以继日地撰写成书。值此中华中医药学会倡议“走奋进新征程中医路,做建功新时代中医人”之际出版,可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故作者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和助力振兴中医之情怀令人惊叹。
: U/ ~' R1 R. Q/ \& J二则感叹中医传承之光荣与艰巨。仲景书院由京豫宛三地中医药管理部门、学术团体合作创办,旨在传承医圣仲景学说精髓,开展中医经典临床研究与经方临床应用的培训和实践,筑牢学员的理论功底,提高学员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及辨治水平,让学员领悟仲景学术精髓。戊戍年金秋十月,位于淯水之滨,温凉河畔的仲景书院迎来了“张仲景国医传人精英班”的第二届学员,授课老师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临床大家,他们精讲真传,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在几十年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学员们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晨咏暮读,如饥似渴,淯水荡漾,书声琅琅。 如此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可有望培养出道地的仲景国医传人。
( p" ~' T1 a9 I8 Z  E3 \三则赞叹本书文笔缜密细腻流畅。作者通过一个案例、一 件小事、一个细节、一朵花、一棵草、一味药等,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描写了 101名学员对中医的所学、所研、所获以及所感、所思、所悟,每个学员的风釆尽在字里行间自然浮现。阅读《经典的濡润》,如同走进百花园,园内姹紫嫣红,蔵蕤葱茏,清风拂面,使人心旷神怡,令人精神勃发,倍感温暖和欣慰。故读此书可以呼吸到经方的清香,窥视到中医人青灯黄卷的背影,倾听到中医人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笃定前行的脚步声, 是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 F* M/ ?3 @: _% i仲景书院是传承经典,培育英才的基地,祈愿合作创办者引领师生在教与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开辟新的模式,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传承中医经典的新生力量,寄望学员们在学习中沉潜静思、体验感悟、学以致用,形成真中医、好中医的诊疗风格,为中医薪火相传而谱写出新的华章。# B' W0 I0 K. Q$ c6 h: _! c
        爰为之序。) U: `1 ]" w. V, ]2 x' E* ]5 x8 ]

3 W) R+ P" h* i* e+ C1 i; |2022年5月+ L" E' S6 n( r5 t) l7 P/ t* i
【序言作者】孙光荣,第二届国医大师,第五届中央保健专家组成员,首届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执行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合作导师;仲景书院特聘仲景国医大师。5 |4 s6 c* j7 C8 ^% z& O

' _" R, S0 i; D& b0 Q2 ]5 ^序二
0 T, @! S0 [: C诵经典育名医
& J1 J, l* n: l8 E) }" w/ J                       
' s# `$ F/ b! f5 t( V" \    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一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1 X, z/ g( o7 S( Z3 z
    想成为文学家自然少不了博览群书、精读名著;想成为科学家须得吸收科学巨人的优秀科研成果;想成为中医名医熟读中医药四大经典乃是应有之功。张仲景之所以成为医圣在于他博采众长。, }% X" w. V- M& C# k
     学好经典,需要虔诚的心态,宁静的心境,开悟的心扉。中国古代培养人才大家的四大书院,无论是岳麓书院,还是白鹿洞书院,亦或是嵩阳书院、应天书院,都有一个雅致静谧和神圣的环境。比如,岳麓山上,清溪茂林之间,隐存着一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青舍密密,屋宇麻麻,就是久负盛名的岳麓书院所在地。隔离世俗的宣泄,静心诵读经典,才能悟出经典的真谛,实现内心的飞跃。
! ^' q3 O9 S+ z4 n5 v    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医人才,一直是我们多年来的梦想,也是我们苦苦探索的路径和孜孜以求的目标。% n0 m6 ?. g9 _/ p2 b8 L& ^
    2011年10月,第十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到南阳调研,他要求重视医圣张仲景经方的传承和应用,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熟练应用经方防病治病的中医高级人才。于是2012年南阳就开始选拔30名中级职称的中医师,开办了以重读经典为特色的“河南省张仲景学术继承型高级中医人才南阳研修班”。经过两年的学习,提升很快,回归岗位,成为医院的骨干,受到广泛赞誉。. V, k% }. ~" x8 @, W
   2015年10月,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期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局长到南阳,他说经方高级研修班的办班形式很好,提议扩大规模,合作办学,提高培训班档次,拓宽学员辐射面,持续开办并形成经方传承的独特路径。陪同的河南省中医局领导也表示要大力支持。于是我们就开始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密切对接。这一场涉及南阳、郑州、北京三个城市的跨地之恋就开始了,一年间我跑了六次北京、无数次郑州,我们共同的理想,是要遵循中医药传承发展的规律,借鉴古代书院模式,建立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真正培养中医人才的机构---仲景书院。  x: o7 d1 A) y* k" Z: V1 ~
   2016年10月, 根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南阳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精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与南阳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决定,京豫宛共同合作创办“仲景书院”。在医圣祠西院,相对幽静的地方装修了古色古香、典雅实用的三个教室“承圣堂”、“弘圣堂”“忠圣堂”。国医大师孙光荣为“仲景书院”题写了院名。在圣地给有志崇医圣,读经典,师仲景的优秀临床中医骨干提供一个古典书院式的静修悟道,自然提升的场所。北京方面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场景,方便学员两地学习。
3 `+ ^% M1 i1 I' _, g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医圣祠之后,南阳市委市政府又在医圣祠东侧温凉河畔建设了一栋规模宏伟、古色古香的仲景书院。
3 I* P( ^" ?4 B4 `: n     仲景书院每期在京豫宛三地招收学员100名,其中在北京选拔40名、河南省选拔60名(其中南阳地区选拔30名)。每期学制为2年。当时的计划是五年期间培养“仲景国医传人”300名,简称“仲景300”。京豫宛三地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成立全国“仲景国医三师”遴选工作小组。仲景国医大师、仲景国医名师、仲景国医导师组建专家智库,组成书院的师资队伍,承担学术研究、授课带教、定期开展巡诊等工作任务,同时享受相关的荣誉和待遇。仲景书院的特色还在于,既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长处,又有跟师带徒的传统师承优势,还创立尝试了静修崇典(在医圣祠静下心来读经典)、三案考核(医案、教案、学习档案)、优生为师(考核评选出不同层次的学员仲景门人、仲景传人、仲景学人,仲景门人可任下届老师)等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毕业学员辨症施治能力和经方运用水平提升之大在业界深受称赞。- `$ r4 E2 Z  W8 L
    年轻的时候读经典要么是没有耐性、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要么是缺乏人生经验(临床经验),往往是流于表面,理解肤浅。当我们成熟时重读经典,会越来越觉得她的深邃伟大和久远。仲景书院的招生多是副高以上职称的临床骨干,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阅历和临床实践,有的已经是一方名医。重读经典,关键是重和悟,而每一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的发现;每一次又结合过往实践悟出了新的东西,这就是绝大多数学员的感受。1 ?4 `" n8 U0 e' _
    遗憾的是仲景书院第一期学员留下的记录和文章不多。吕炳华同志长期在卫生战线工作,也是中医爱好者,同时具有良好的文学造诣,朴实无华,文笔隽永。她从第二期开始,在仲景书院跟班学习和采访,与学员们畅聊交流,了解他们的专业背景,过往工作、生活,参加书院学习的现实体验,所想所思。她从不同角度为每个学员留下了颇有价值的体验或经历记录。以散文的笔法记录下仲景书院二期学员的风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仲景书院育人模式,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好书。2 E1 t2 I2 M2 l4 W# [' V4 e
     从《百读经典不厌倦》到《经典的濡润》,让人深切体会到了重读经典的乐趣。就像学员清华大学玉泉山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步满同学说的那样,《伤寒杂病论》是“灵魂深度”的经典,是中医人心灵的智慧文学,阅读经典会使自己面对“雾”般的病证,寻觅到花明的瞬间。只有多读,读通读懂读熟悟透,才能雾散光现,才能从众多的症候中,抓准主证,对证辨病,合理用药,疗效才好。他说,中医经典,常读常新,常诵常背,常用常悟,是他临证的活水源泉,否则遇到疑难杂病或治而无效的患者,就会束手无策;百读经典不厌倦!中医是他生命里的爱,经典是他生命的动力和源泉,他要用一生来爱中医,用一生来诵读经典,生命有多长,诵读就有多久。如今这个粗犷豪放的汉子已经成为医院的中医栋梁,患者纷至沓来,他从上到下透着江南男子儒雅之气。他说这就是经典的滋养和濡润。
. ?) g( |! ^, |+ u8 f& ^8 v    读经典要用心用情,《我心归处是中医》、《所有爱好为中医》等篇目就是说的用心。北京第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雪同学体会是:作为中医人,心态要淡定从容。练习书法,使人心平气和。在临帖中,心无旁骛,心静神定,平心静气,不知不觉中,就没有了浮躁。她练习书法就是为了让自己静下来。静中,苦读经典,沉潜临床,跟师学习,实践感悟,总结提高,才能切重实际,遵循其理,突出重点,整体考虑,全面衡量,正确辨证,对证施治。几年来,她在静寂中阅读了大量中医典籍,记了30多万字的笔记,受益颇多,思路开阔,临证也越来越自若。《深情的爱》、《一生爱你--伤寒杂病论》就是用情学中医干中医读经典。就像潘秋同学对伤寒杂病论的用情----你素朴而深邃,简约而洪大。每每捧读,废寝忘食,乐而忘忧,不知今夕何年。你言简意赅,韵律俱佳,意境高远,读之让我荡气回肠,感慨万千;你字字珠玑,字里行间,渗透着仲景先师的心血汗水,学识智慧,品格修养;你从朴素辩证法的角度出发,缜密、清晰、系统的分析述说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发展、转归、用药等,我每读一遍,都有颇多感悟。
& \2 l0 M9 t5 ~    学经典还要学习医圣大医的医德仁心,责任担当。《生命的托付》中说道:“医之一道,其理甚奥,其责甚重,论治立方,性命攸关。”生命的托付是最信赖的托付,没有什么比患者的信任更重要,为了这生命的重托,学员们时时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数十年如一日,诵读经典,跟师求教,埋头临床,感悟经方,在诊治过程中,做到辨证论治精准,方证对应,药简效好,缩短疗程,让患者尽快康复,不负患者的信任。
7 U* H" @2 V' T8 F. V    尊师培基是书院学员的共同特点。大家《围炉话师恩》,老师们身上他们更加见证到生命不能儿戏,感恩老师,《诚慌诚恐学仲景》,用《一生的爱》学好经典,筑好《基石》、《镀亮自己》,达到《喜悦着患者的喜悦》。
/ T# o$ w  v" L" S7 Y# o- }& }+ h+ ^   作者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经历和特点,从不同侧面,描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喜忧哀乐,生活与工作,学习与实践,事业与理想。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中医的未来。* r. j( k0 B% e( \0 n0 O( X) r
                        6 M3 r% ]% @* I) D! K8 q" P& X
                             9 H2 ~5 \" a8 g+ {
                                       于 2022年5月& O1 |: F1 ]0 J1 W; \2 l+ D

& d- }6 {# k0 N5 |4 S" D序二作者:桂延耀,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南阳市中医药学会原会长
' \$ {; v! p# M  j  {9 R  p- X: l; X: o+ ?, }

8 `5 _( I6 z( 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1 15:28:23 | 阅读全部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9 @; @+ s; W1 R& z8 Y" T* G
你好
' h% Q% a5 `4 W. H
, q. u) B* V$ O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b# R- K( U3 J+ x. l
[链接]吕炳华所著《经典的濡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来自:燕赵中医]
* m& o2 ~# A8 z) T1 O6 ]7 z9 _9 M4 N0 n/ M
春暖花开:, c4 s1 u: e. S1 N4 l4 D- M5 b( D
曹老师好!这几天忙,很抱歉没有及时回复您,请您谅解!衷心感谢曹老师的鼓励和推荐!让曹老师费心了,谢谢曹老师!尊重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转载。叩谢曹老师!" A, r# ?& e! D

  z' D1 o" Q- f* j; |8 d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K2 ]: B& j- d; K3 D: ^: p$ J把序言发到网上,有利于大家学习
, D1 a* D0 E3 H& ]9 Z
, K( f- \9 g& ?1 P7 {2 P1 Y: C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4 L9 u2 t& q& W! `7 Z  P% z
[聊天记录]! K5 i5 U) L# P, b; V

) Q6 I* j" i' ~7 O春暖花开:0 I9 d- s) X2 v
谢谢曹老师的鼓励!!午安!+ }( Y( l/ H9 W3 k7 q) \
6 q8 F. W0 m1 e' z7 f% D: T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f; ~5 w6 U! S0 f; U& N( Z
你发电子稿的序言,我再发到网上
. l$ n8 X% |1 C, L3 ]% L, Z- x" o1 M1 M5 [) u
春暖花开:1 Z, g  Z) ~/ A( Q0 k3 h; S
好的,我半小时后发给您。谢谢曹老师!
" g' f0 _' ?. |  p5 v" I4 f, O% A9 S' e( q% u( c! R! J! k; c
春暖花开:
; E% a* Q6 A; [' p; J! w[文件]; ]$ L/ n3 ]% o) n0 w8 Z+ u

7 W( C; b6 ]: T0 M& G6 r春暖花开:
7 F8 m, c. e8 c9 o" T曹老师好!已经发过去了。谢谢曹老师的厚爱!
/ D) a. e+ I/ r7 r( `. `0 q4 p
& c0 d& B, c% e( a0 c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C5 A: \: v- z! Q. j好的,我发到网上了
, o8 d9 z& u# W: ~7 [!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