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邓铁涛先生论中医四诊和发展中医急症诊治的学术
曹东义 发表于:2023-3-20 10:51:5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32
略谈四诊
中医的诊断,靠望、闻、问、切四诊。有些同志认为,现在已发展到利用原子、电子诊断疾病的时代了,还仅靠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三个手指头来检查疾病,未免太落后了。邓老认为不能这样看。中西医的检查,各有所长,应取长补短,不可偏废。例如慢性肾炎患者,临床症状已消失,中医认为已治愈了。但小便检查仍发现蛋白,西医认为未愈,促使中医再仔细辩证用药,以彻底治愈,弥补了中医的短处。又如阑尾炎患者,用非手术治疗,体温已正常,症状消失,白细胞也降至正常,西医认为炎症已愈,但患者仍舌苔黄厚,脉仍数,中医则认为病还未愈,仍需治疗,到脉静苔退,热证彻底消退后才终止治疗,从而又弥补了西医的不足。再如冠心病,现在诊断有心电图、心向量图、放射线、生化、冠状动脉造影等多种检查方法,可谓相当完善,但若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则仍需中医辨证分型。是瘀阻型?还是痰阻型?是心阴虚、心阳虚?还是阴阳两虚?弄明白后治疗就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有的病人中医检查不出来,西医检查出来了;有的病人,西医检查不出来,中医检查出来了。如某男性患者病已半年,消瘦,纳呆,全身无力,卧床不起,查房时,不愿讲话,不愿睁开眼睛,除未作纤维胃镜检查外,其它需要作的检查都作了,就是不能确诊。但患者食欲越来越差,消瘦日益严重。中医会诊,我们认为病人大肉已削,形瘦无力,舌光无苔,脉虚细,辨证当为虚损,属胃阴虚。后来,经用养胃阴、健脾益气方药,如人参、沙参、麦冬、山药、芡实之类治疗,使这个卧床不起的病人病况日益好转,精神振作,食欲增进,体重增加,逐步能下床走路,最后治愈出院。
重庆医学院对中医辨证为虚损的患者,死亡后进行了尸体检查,发现脑垂体前叶、甲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内分泌腺状腺、均有明显的退行性变,是产生虚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基础。这说明中医辨证是有客观依据的,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来整理提高它,会带来对疾病的新认识。
中医诊断学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要搞中西医结合,就离不开它。如区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八纲辨证,它不仅注意病邪的作用,而且重视机体的反作用。不但注意局部,而且注意整体。在辨证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些都包含着辩证法的内容。没有看到这一点,就丢掉了精华。但是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中医未能和现代的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因此,对疾病多种多样具体而细致的变化,认识还是不足的。中医长于辨证,西医长于辨病,中西医两种诊断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结合起来,就更能充分发挥两者的所长,克服所短,有所创新。上海第一医学院妇产科医院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化验检查发现激素水平偏高的多属肾阴虚,激素水平低的多属肾阳虚。临床上阴虚、阳虚症状均不明显的无证可辨的患者,他们就根据化验检查结果,指导中医的补阴补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又如慢性阑尾炎的放射线检查确诊60%,最近有人用针刺配合过去只有放射线检查,使确诊率提高到90%。这些都说明了中西医两种诊断方法结合使用,就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成为中西医结合的不可缺少部分。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精华,而四诊又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四诊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辨证论治的质量。因此,临证时必须在四诊上下功夫。中医善于在疾病的变动中辨证。例如:50年代初期,石家庄发生乙型脑炎流行,病死率高,后来中医通过四诊辨证,认为热重于湿,而采用白虎湯治疗,效果很好,大大提高了治愈率。翌年北京又流行了乙脑,又用白虎湯治疗,效果就不好。于是请老中医辨证,认为是湿重于热,改用化湿湯方,效果又有提高。为什么先用白虎湯很好后来又不灵了呢?主要是人与环境关系至为密切,病、舌、脉象也因当时的气候、环境、病邪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不掌握气候、地理、病邪的变化,不通过四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成不变地对一个病就使用一个方剂是不行的。北方有一个哮喘病人.每发作时服小青龙湯即可治愈,后来出差到南方,由于舟车劳顿,哮喘复发,服小青龙湯不见效,而请当地中医看病,通过四诊辨证,认为脉有虚象,改用补气健脾方药,哮喘乃止。
以上例子均说明四诊时必须注意到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病因变化的情况。
中医注意在共性中抓个性。一例肠梗阻病人,经治两天无效,第三天肠鸣音消失,中西医会诊,多数医生认为应当手术治疗。但是我们在四诊中发现病人厚腻的舌苔中间有一块剥掉.而且萌生了新苔,所以判断病势已有转机,不是恶化。后用大承气湯一剂灌肠而解除梗阻。一例冠心病并心房纤颤的病人,经用西药、高压氧舱等多种方法治疗,不能控制。四诊中发现病人舌苔厚腻,并呈酱油色,我们认为是痰盛,经用除痰法治疗,病情好转,酱色舌苔亦退去。以上两例说明只注意到肠梗阻和冠心病一般诊断规律是不够的,还要在共性中找出每一病证的个性,抓住有意义的四诊变化,才能给正确的辨证论治提供有力的依据。
中西医结合比较有突出成就的是针麻。近年有些科研单位认为阴虚阳亢的病人,针麻效果往往不佳。但我们认为如能运用四诊进一步辨证,给予适当的处理,便可使针麻效果提高。如一例准备手术的溃疡病患者,术前预测,鉴定属于针麻效果不佳的病例。我们运用四诊辨证,认为患者属肝胃不和,肝阳偏亢之证,乃于术前两天,每天给予针刺一次,针太冲以泻肝,针足三里以和胃。经过这样处理后,针麻的效果甚佳。可见,四诊辨证在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中医有一个独特的认识疾病的理论体系,“四诊”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它批判地继承下来,这是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所不可缺少的。
中医急诊术必须抢救
解放后,党中央制定了中医政策,使已处于奄奄一息的中医学复苏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医学并未达到党和人民所要求的那样发展壮大,中医事业30年来有发展,有成绩,但不够理想,并隐伏着危机。例如,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有人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不能治急症的错觉,中医急诊术也日趋衰退。这一问题值得我们重视,特此呼吁。
必须抢救中医学
解放以前,由于西医人数很少,医院更少,大量的医疗工作,包括抢救严重病人的工作,都是由中医承担的;因此广大的中医都各有其急诊之经验,各有所长,只是没有条件总结与交流。有少数人把理论与经验总结下来,那只是沧海一粟。大量的东西在中医或群众手里。解放后,西医迅猛发展,西医院大量建立(这是好事),又实行了公费医疗,就诊的人数很多;而50年代的中医,则参加全民机构工作者甚少。这样大量的急诊工作,便转到西医方面来了。现在全国中医病床只有5万张左右,其中大部分是既用中药又用西药的,而西医病床约有200万张,中医治疗急诊的发展前途可想而知。那些在解放初期有急诊经验的中医,
当时都已在中年以上了(临解放时因眼看中医没有前途,所以青年中医极少);30年来受自然规律的淘汰,人数日趋减少,加上30年来失去抢救病人的阵地,技术也不能提高。因此在一般人心目中,造成中医不能治急症的印象。再加上中药急救常用的丸散,如至宝丹、紫雪丹、牛黄丸之类药常缺不齐,束缚住手脚,这就是当前中医学术与治疗急症的现实。这不单是个技术与科学的问题。因此,邓老认为要想解决中医抢救危重病人问题,必先从解决和抢救中医学术入手。
抢救中医学术的几点意见
1.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提高。例如颠簸疗法,治疗急腹症肠扭转,这是中西医结合成果之一。查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第九》曾有:“ ⋯⋯使病人伏卧,一人跨上,两手抄其腹,令病人自纵重,轻举抄之,令去床三尺许,便放之。如此二七度止,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项乃止,未愈更为之。”这不就是颠簸疗法加捏脊法吗?捏脊也能治急腹痛,特别是胃肠痉挛性的疼痛。又如我们曾用《幼科铁镜》十三燋火急救一例婴儿破伤风,火燋二次,加服蝉蜕、僵蚕、全蝎等药而愈。又如我院张景述老师采用《疡医大全》方法治疗误吞铁钉之婴儿成功。由此可见,祖国医学在急救学上是有宝贵的经验的。
因此,必须有人去做这方面的文献整理研究工作。若论世界分工,这一工作,非我其谁?这项工作是十分艰巨的,但将来的成就也是非同一般的。一方面挖掘文献资料,一方面去验证,一定能出成果。
2.民间采风。例如广东民间用针“四缝穴”治疗疳积腹痛,现在用治蛔虫团梗阻,疗效很好。农村过去治腹痛,多用量米的竹筒拔火罐,不知治愈了多少急腹痛病人。邓老的祖母(农民)用铜钱蘸油在灯火上烧热放指甲上,把邓老小时候的指甲下化脓治好了;虽然当时很痛,但一次治愈。又如腮腺炎的“灯火疗法”等等,不一一列举。
3.向老中医学习。这是抢救的主要方面,因为比较现成,并且可以共同研究进一步提高。如“拔正疗法”,就是源于中医的推拿复位术,经过用解剖学等知识总结和提高,使此法得以推广开来。又如,当时邓老所在医院和解放军157医院合搞科研期间,曾用威灵仙煎水频频呷服治愈了一鱼骨鲠病人。此事让该院的一位五官科主任知道后,他搞了多例的临床验证:遇到骨鲠的病人,先让其吞下钡剂棉球,然后用X线透视拍片,确定骨鲠位置,继而用上法对病人进行治疗。每隔一段时间,给病人拍片一次,观察骨头下移情况。结果证实了威灵仙治疗骨鲠的疗效,并进一步研究指出,威灵仙治疗骨鲠的机理并不是在于软化了骨头,而是在于松弛了食道的平滑肌致使骨鲠得以排除。他用此法治疗了155例,治愈率达88.8% ,并在市内作了学术报告,颇引起重视。又如,使用中医方法抢救中毒患者,也是很值得挖掘和推广的。邓老与毛海云同志一起曾经使用先食鸡蛋黄后用盐水探吐,继而服食绿豆糖粥一法,抢救了一位口服DDT自杀在床上呼号打滚的患者。又如,1963年7月间,一化工厂青工因误吸入高出安全浓度22倍的砷化氢气体出现中毒,被送进某医院进行抢救。当时病人头昏,胸闷,恶心,肾区隐痛,四肢发麻,全身出现皮疹和黄疸,除当天排过一次50毫升红茶样小便,后小便点滴全无。经用西医各种解毒利尿措施,还不能排尿,继而迅速出现全身性浮肿和腹水。5天后,全身浮肿竟比原来胀大1倍,经过二次“人工肾”处理后,尿毒症有所缓和,但小便癃闭10多天还是不通,仍然未能度过难关,乃请张景述老中医会诊参加抢救,张老认为此证为气血两燔,瘀热蕴积,通利小便为至关重要。于是嘱先用生车前草90克,生苡仁90克,白糖适量,煎水作茶频服,以通瘀利尿排毒,接着拟清瘟败毒饮一方以清热毒,加桃仁、藏红花、三七末、大黄、茅根、旱莲草、丹皮以活血祛瘀。中药服后,病人小便即日改善,排出血样小便约300毫升,继服前药,小便顺利排出至1000多毫升,酸中毒症状得到解除,全身浮肿、黄疸逐渐消退。此时,主管医生误以为全是“人工肾”起作用,便停用中药2天,病人小便又复不通,其他严重症状复现,乃再请会诊。在张老的治疗下,病人终于救活过来。
另例:1961年某山区公社有一批社员因误吃山荔枝中毒197人,主要症状是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当时在场参加抢救的是解放军157医院老军医黄锐尚主任和两名医护人员。他们考虑如果采用洗胃、导泻、输液、注射抗胆碱药物等治疗,当时当地人力、药物、急救器材都无法解决,故采用中医中药方法处理。因认为甘草能解百毒,便拟订这样一个治疗方案:乃予每例生甘草10克,加水120毫升,煮沸半小时为首次煎剂;再煎一次,两次煎剂混合后,每次服60~70毫升。并发动健康社员给药,伴有发热症状者加黄连粉2分冲服;脱水较重者5例,加静脉输液。经过48小时治疗,全部病员治愈;绝大部分病员于3~4小时(服药3次)后,消化道症状已消失。他们还在1968年间的一次巡回医疗中,运用此法救治了200余人因吃了不洁烧鸭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没有1例死亡。从上述事例来看,中医中药救治危重急症的疗法既能解决问题。又简单易行,符合简验便廉的原则。
4.中药问题要解决。由于中药管理近30年来交给商业部门管理,把治病救人的工具当作针线手帕来卖,害得我们中医好苦!中药品种真伪混杂,既不能定性,也不能定量。中药材的质量,也大大不如过去了。中药问题很多,这个问题不解决,急诊除了针灸按摩之外,没有好的药物,用什么呢?传统的都没有,哪里能谈中药剂型的改革呢?广东一位农村医生用通关散(皂角、细辛)做成蜜煎导,治愈一例等着开刀的肠梗阻患儿。可见并不是旧的剂型不能救急,恢复旧的,创造新的剂型实为当务之急。
应该看到中医治疗急症的宝贵经验其未知数,比之已知数不知大多少倍,因为中医几千年来的成就,一直未经系统而全面的整理之故。若从继承与发扬论中医,则目前最急迫者乃是继承问题,当然继承与发扬是辩证关系,光有继承,没有发扬,中医之生命即将停止;但没有继承只追求发扬,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任令这一伟大宝库埋没下去,则是我们这代人(特别是搞中医工作的人)的罪过,将受到子孙后代的唾骂与指责。

2 P1 Z! _9 j! v* X3 C' ^9 U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27 06:38:21 | 阅读全部
1,对中医传统科研的意见3 g& o0 H- O6 j, [1 F$ N/ j( \. h
关于中医科学研究,据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中医研究非用现代方法不可;一种则认为应按传统方法进行研究。邓老认为这两种提法都欠全面。这两种方法到底界限如何?是不是用实验研究者为现代方法,否则便为传统方法?如果真是这样,邓老是不赞成的。现在有这样一种模式:既要有临床统计,又要有动物实验,才算是完整的科研成果。这样一来,便把大多数中医排除在中医科研大门之外了。我们应该对中医的各种研究方法加以发掘,并对西医的传统科研方法去短取长,同时吸取新科技,创造出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以加快中医科学技术之发展。
, J0 i% _  g& z4 R世界上最早应用动物实验的是中医,而不是西医。宋·陈藏器在《证类本草》对脚气病发病机理之研究,用白米饲养马和犬而得出食久不能行的结论。/ d/ A1 {" C# Q
实行对比试验最早的也是中医,如对党参真伪之鉴别法:令两人各口含一种跑步,以跑后气不喘促者为真品。
! l" ~) b8 N& D& R8 G9 f用白布沾黄疸者之尿晒干,以比较黄疸之深浅进退,这是诊断的检验方法。
2 T( w# G4 R' |. C' o8 Z; b以上说明,我们不能跟着别人喊中医无实验研究。当然中医之大发展靠的不是这些实验研究。对更重要的研究,我们可以略作历史的回顾。) e1 d  n' ]8 H9 R: `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医学与社会科学(哲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结合形成四大派:医经、经方、房中、神仙。汉代·张仲景把医经的理论与经方的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根据师承及其毕生之研究写成《伤寒杂病论》,此书为中医临床各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中医学术之发展达2000年,这是何等重大的科研成果!晋·王叔和对脉学的研究也是一项重大成果;隋·巢元方对诸病源候之研究,把病源证候学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唐·王冰对《内经》的研究,使《黄帝内经》理论系统化与规范化,为中医理论之统一奠定了基础。
# ]( c& b8 Y/ ?5 C& q8 Z) a宋·林亿等利用当时的新技术—印刷术,对古往今来的重要医书,进行点校印行,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宋代医家一次系统工程。没有宋代点校医书,便没有金元时代的医学争鸣。当然医学的争鸣首先是从宋元哲学之争论引进到医学的争论的,但没有大量可靠的典籍为依据、作先行也是不成的。点校医书是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而这在西医学史上是没有的,如果我们也跟着不承认这是科研工作,那就错了。中医管理局已将11部经典著作的点校,列为部级科研项目,这是很正确的。我们今天的情况又和宋·林亿时期有某些相似之处。中医学正等待着对古医籍的大整理、大普及,为下一次的飞跃作基石。
' L5 k0 q8 K: s5 a邓老特别钦佩吴鞠通。温病学之能独树一帜,全靠吴鞠通。他继承了刘河间、朱丹溪、吴又可等有关温病之学说,特别是对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深入研究,加上自己的临床经验,才有《温病条辨》之作。这又是一种中医的研究方法。这不禁使人联想到控制论的发明,据说是发明人在咖啡厅与其他行当的科学家座谈中产生,而不是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创造的。) X" @) U( d' c
上面举这些例子,无非想说明,我们需要发掘中医的科研方法,创造中医的先进的完整的科研体系。即不盲目地以西医之科研方法为金科玉律,我们应立足于创造方法,而不去争论采取什么方法。0 ?& s7 Z1 m  a
西医学着重于微观分析,中医学着重于整体分析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的宏观分析。西医科研方法受机械唯物论的影响较深,中医比较注重于辩证唯物论的方法。邓老认为中医科研必须走自己的路子。走自己的路,我们科研的前途将无限宽广。7 k' ?. S  L; g# A3 i  S
为中医理论的飞跃发展打好基础。
! s- Q- I6 o4 J- k3 }6 v- \中医理论并不停留在《内经》时代,《内经》是源头,发展到今天,虽五彩纷呈,但很不统一。因此,理论的汇聚、整理与规范化,是一项重大的科研任务,已经刻不容缓了。例如:什么是中医的理论体系?当然从宏观上说大家心中有数,但规范地说、权威地说是什么呢?邓老记得方药中和许家松同志写过这方面的文章。邓老建议成立课题组攻一攻,并希望有社会科学素养的同志参加。辨证论治,要天天改变方药才算辨证论治吗?去年急证会上,因为大黄止血不论虚证、实证出血都止,因而有人对辨证论治产生怀疑。查《血证论》治血证有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虚,第一个是“止血法”。唐氏说:“血之为物,热则行,冷则凝,遇黑则止,遇寒亦止”。难道急则治其标就不算辨证论治吗?而提出这类问题的是中医学院高年资的毕业生,因此“辨证论治”的内涵值得作为课题,组织人力进行研究。中医的疾病名称、证候规范已经有人进行这方面的工作,邓老认为还应作进一步的研究,使之统一起来。证候规范亦可以吸收一些检验数值作为参考指标,以便不断深化与发展。0 J% _0 H% _. k/ h+ {# H; @, |
评价科研成果已有两三次了,“著作”这一项登不了大雅之堂。有些著作是一位学者毕生之心血,或其得力弟子代为总结其学术精华,应该承认这也是科研。' t' C' y) X: R! c$ G
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但近年有人对此发生怀疑,提出“脑主神明”以图修正“心主神明”说,说明这些学者对脏象学说认识太过肤浅,不知心与脑合起来才是中医所论之“心”。“脾为后天之本”、“肝开窍于目”、“肺不仅仅是个呼吸器官”等等,无不显示出中医基础理论的先进性。但这方面深一步的研究,非采用最新的科技难以成功。中医有些项目必须与多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特别是重要的理论问题。经络之研究,不就是采用了最新的科技手段而有所突破吗?
. @3 e! R0 f# O3 k( m3 R9 L狠抓临床研究与成果推广
0 ^8 X" u. l0 a- d在目前阶段临床研究不能过分强调西医的模式——以住院为主、设对照组、双盲法⋯⋯等。这是世界医学的研究模式,邓老赞成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照此模式进行研究,使别人容易接受,但目前在许多中医院还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应稍予宽松,否则许多名老中医的经验就会丢失!邓老建议用接力赛的办法,把一些宝贵经验先继承下来,加以推广验证,证明有效,再组织课题组作进一步之研究。对前段总结之经验也应看成是科研成果。这里有个科研道德问题,后面的成就是前者的继续,不能贪天之功为己功,应予说明其来龙去路。在这个问题上,有些老中医的毕生心血,传给了别人,经过别人的加工而取得了成果,而只字不提此方、此法、此论来自何人,这很不利于学术的发展。据说日本一位妇产科专家在国际妇产科学术会议上,宣读治疗不孕症论文时,在总结疗效之后,说明这是学自(私淑)北京某某中医大夫的。这种不欺世盗名的高尚风格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宣扬的。说到道德,我们当然反对在科研工作中渗水、取巧、作假等不正之风。1 |( X4 I) D: `+ z* |& t0 w
中医之生命力,在于能为病人解决问题。应尽量发掘中医的各种治疗方法与手段,提倡中药、针灸、气功、按摩、饮食、养生、心理疗法等综合运用,力求发挥中医之所长。从文献来看中医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实在丢得太多了!“中医不能丢”,真是字字重千钧。发掘与总结各种治疗方法,并以这些方法与西医之方法进行对比,也是重要的研究,例如纸捻加丹之引流化腐、中医贴膏药与西医之清创消毒比较之类。把中医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重新确立,加以发展与推广,必须进行艰苦之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中医自身的研究方法来,这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0 F- I2 K1 A, o
& {% D' W8 C, }, I! a) {2 `4 ?8 H: b4 G; b
+ [0 Y( [- t6 R. o

" m" f) \( |8 a) W3 u7 Y2,《临证实用伤寒学》序) J1 ~( d2 W- i! U& T
《伤寒学》,古无是名,有《伤寒论》而无《伤寒学》,有各种《伤寒论》注,而无《临证实用伤寒学》之名称。从《伤寒论》到《伤寒论》注,以至带有现代气息的《临证实用伤寒学》,可以看成是1700多年以来一脉相承的《伤寒论》的发展。
) n) Z9 K# C( A$ @, Y9 [-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之名作,对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巨大,是划时代的巨著。历代医家凡称得上名医、医学家者,无不读过《伤寒论》,并深受其影响。历代注解《伤寒论》者,何止百家,故后世医家尊仲景为医圣。明清时代虽然出现了温病学派、温病学家,而这些标新立异、在外感病的辩证论治理论上独树一帜的、有所发明创造的革新派医学家,亦无一例外地对张仲景学说有较深的造诣,都出自仲师之堂室。由此可见张仲景的《伤寒论》虽然字不过数万,有397法,113方,用药不过百种,但在理论上、辩证论治上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号称世界上第一流科学水平的日本医学界,现在有60%的医生使用中医药治病,其所用方剂,70%~80%为仲景方。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爆炸之时代,一本公元3世纪的著作,还未能送入博物馆,真是一种奇迹。时至20世纪90年代,《伤寒论》仍然值得我们去探讨、去发掘,使之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这就是广州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的教师们撰写《临证实用伤寒学》的初衷吧。
* t% }5 W! U! f- j3 x1 c也许有人说:这是中医保守与落后的表现之一,与四个现代化背道而驰!不知此言差矣。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的医学,西医与现代自然科学一样,日新月异,进步很快,这是事实。但医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治病救人,在于防治疾病。科学发达国家如日本,在中医热的经济发达国家中占居首位,声言要在中医中药研究上超过中国,日本政府拨大笔经费作研究中医药之用。为什么?邓老认为原因有二,其一是现代的西药副作用使人害怕,其二是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但是最根本的一条,是《伤寒论》之理论与方药的确能指导临床并得到疗效,绝不因其久远而失去光辉。要证明邓老这些论点是否正确,请读读这本《临证实用伤寒学》吧!' J# U5 h& ?' \& g9 D& r$ n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临床上能否实用,这是最重要的。清代以来注《伤寒论》及教《伤寒论》者很多把精力花在注解上,考据这段经文、这句话、这个字是不是仲景的原文,这是由于深受清代考据学影响之故。不能说这方面的作品对发展中医没有作用,而很多专攻《伤寒论》的临床家,根据临床实践用活生生的临床事实去发展《伤寒论》者实不多见,解放后把《伤寒论》这一经典著作,作为中医基础课学习,基础课教师无机会到医院搞临床。这样一来,从教师到学生,能把《伤寒论》之理、法、方、药用于临床者,就越来越少了,《伤寒论》已一步一步走向历史博物馆了!《临证实用伤寒学》是应时之作,是重新把仲景学说在实践中加以注解加以发扬,是一本富有时代气息之作。《伤寒论》在新生、在发展,所以书名《临证实用伤寒学》。由《论》变为《学》是恰当的,把仲景学说放在20世纪90年代,用实践的事实,对其加以注解加以发扬,使仲景学说发出现代的光辉。! F- z- Z- n$ Y/ b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