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张流秀先生在“天地生人”讲,人是一个小宇宙
曹东义 发表于:2023-3-16 14:57:2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164
人体作为宇宙的一个缩影
——2012年7月28日在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堂的讲座
张流秀
科学家长辈们、学者先生女士们、中医行内外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作为治病救人的一个中医医师,为什么今天会选择这样的一个题目来向大家汇报呢?这基于两个出发点。
环境与三通
第一个出发点,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从大环境来研究人体的。中医在源头经典《黄帝内经》时代就主张:“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人是生存、生活于天文、地理和人事环境中的,人体与天、地、人环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能量和动力等信息要素的交流与沟通。
比如,主要通过鼻窍、汗窍和毛窍,人体与天文环境的季候气象息息相通,这简称叫天通;主要通过口窍、肠窍和尿窍,人体与地理环境的水土物产息息相通,这简称叫地通;主要通过眼窍、耳窍、阴窍或乳窍等,人体与人事环境的人生际遇息息相通,这简称叫人通。
天通、地通、人通这三通,对人体的健康或疾病关系巨大。人体通过三通可以影响天地人环境。从一定角度说,人类可以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而高能量的政治人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社会,但个体人却绝对主要受天、地、人环境的影响。人只有顺应环境、适应环境,而不能对环境没有敬畏。
北京刚刚过去的一场暴雨,甚至就要了77个人的命!昨天我老家的一个朋友还来短信说:“我伤感人在自然面前那么无助!”个体人在外界天地人环境的异常变化面前往往的确是无助的。
环境,无论是天地自然环境还是人事社会环境,对于个体人的决定来说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健康或疾病都和天地人环境密切相关,所以要求从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其实只要是智者都该如此,所以“孟母三迁”的故事才历来为人所称道。
中医与科学
第二个出发点,生命体是一个开放的热力学系统,生命现象是一种广义的热力学过程。而中医客观上正是运用符合当代自然科学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基本原理,来实现了对人体的研究的,并从而抓住了所有疾病的共性,和疾病的本质。
我们知道,热力学并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而是研究气体分子的集体行为,研究宏观效应如温度、湿度、压力、体积之间的关系,研究一个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
统计物理学认为,热现象是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而实际观测到的宏观热力学量则是相应微观力学量的统计平均值。
中医完全符合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所以从现代自然科学角度,中医可以实现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的结合,并从而能与当代物理学前沿的很多内容结合起来。
经过十来年的深入研究,得到这样的结论:“传统中医的内涵是科学的,但其表现形式繁复,不统一规范唯一,所以中医被一些知障太重者认为是伪科学;传统中医的道术是朴实的,但其表达方式玄奥,而术与道往往脱节,所以看起来中医是一般人感觉很难问津的;传统中医的诊疗核心是明确的,但其很多语词太不确定,太多随意,所以最易假冒伪劣出现善于忽悠的骗子;传统中医原本是快刀斩乱麻的,而今却沦落到只能调理一些不死不活的慢性病,所以中医界只能跟现代西医去比一个苍白的价廉或干脆西医化。”
很显然,体制内中医界目前太缺乏自信和公信,其实就是没有能力把握到疾病共性和本质的缘故。那么,疾病的共性是什么呢?疾病的本质是什么呢?
这就是今天这个讲座所要贡献给大家的,并且会举现今最为常见的几个疾病为例来做具体的说明,让大家以管窥地看到中医对疾病原则上是如何进行科学的预防、急救或治疗的。
人体与宇宙
我们常常讲人体是个小宇宙,这意味着人体与整个宇宙有相同或相似的东西,至少在结构上是可比的。比如,宇宙由各种星球实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广阔空间所构成,而人体也是由肉质实体以及肉质实体之间及其肉质实体内部所形成的广大空间所构成的。
空间和实体的组合,是人体和宇宙共同的结构,宇宙的空间范围大于实体,人体作为宇宙组成的一个部分,也是同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人体是宇宙的一个缩影。
宇宙随时在变化着,即宇宙随着时间而不停地在变化。宇宙的变化不外乎涉及空间和实体。空间并不是真空,一定充溢着我们认识或尚未认识的微小实体;实体内部也总充满着若干空间,实体分子之间是有或大或小距离的,否则分子的热运动就无从谈起。空间和实体比较起来,显然实体物质密度大而有形,空间物质密度小而无形。有形的实体和和无形的空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对的。有形实体分解到一定程度可以质变为无形的空间,而无形空间浓缩到一定程度可以凝结为有形的实体。空间和实体其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人体内在的实体与空间关系也是一样。人体患病不过就是人体的空间或实体发生了异变而已。什么样的异变呢?且看宇宙。宇宙的实体如何变化?凝成、移位、增大、减小或散坏;宇宙的空间如何变化?壅塞、空旷、污染或异质占位等。那么相应地,人体的实体和空间也基本是这样的异变。
不过,除非外伤,人体的疾病归根到底首先和主要还是空间变化的结果。外伤首先是从有形实体的异变到空间异变,疾病是从无形的空间异变到实体异变。对于有形实体的异变,现代西医有非常完善的办法,所以“救死扶伤”成为现代西医的长处,外伤尤其是开放性外伤是首先需要拜托西医的;对于无形空间的异变,中医的处理远远强过西医,事实上“治病救人”原本就是传统中医的固有长处,所以是疾病不可忘了先请中医。外伤不首先找西医,可能就耽误了抢救;疾病不首先找中医,可能就被当做伤或伤病员被提上手术台,接受开肠破肚、切割架桥一类的礼遇。阑尾炎是外伤还是疾病?但是西医几乎都只有开刀把阑尾整个切掉。中医呢?认为不过主要就一个地通障碍而已,专有名词叫肠,除非穿孔,不管急性慢性,就是阑尾脓肿,中医治疗也是立竿见影,十拿九稳!
今天是从宇宙的结构来类比研究疾病的共性和本质,撇开外伤,所以只着重于空间对人体疾病的影响。
疾病与空间
人体的疾病,不论是否存在肉质实体的异常,首先和最后都是肉质实体跟肉质实体之间的广阔空间,以及或者肉质实体内部的微小空间发生了异常。
人体的空间发生异常,即为疾病。而人体空间的异常总的不外乎三种:
第一种是空间太空旷,内容物密度不及,这就是中医的概念“虚”。虚是应有的却不够,而人体应有的,被视为正。正虚如气不足、血不足、阴不足、阳不足或津汁不足等。其中,气不足表现为乏力,血不足表现为面萎黄,阴不足表现为内热且口干不欲饮,阳不足表现为外寒且口淡舌现齿痕,津汁不足表现为干瘪瘦削等。
当今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典型的正虚结果。人体脊柱是人的主要支撑结构,其间的椎间盘相当于榫头。肾主髓骨,脾主肌肉,骨气不够则无力支撑,肉气不够则内压过小,护持无力,如此必导致上坠下倒,榫头当然就露出来了。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从心理上看,这样的人也多具有宁折不弯的倔强个性。大家是否由此意识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该如何治疗?
第二种是空间太充塞,内容物密度太过,这就是中医的概念“实”。实是不应有的却有了或该有的却过多了,这被视为邪。比如胀气、郁热、瘀血、痰结、湿浊等,主要表现为叹气、发烧、哮喘、便溏、肿瘤、结石等等。邪实直接祛邪即可。如何祛邪?通过鼻窍、汗窍、毛窍、口窍、肠窍、尿窍、眼窍、耳窍、阴窍、乳窍等三通而已。
单独的虚或单独的实,往往因于寒或因于热,于是虚就有了虚寒或虚热两种状况,实就有了实寒或实热两种状况。虚、实,寒、热就是所有疾病的共性。
至于疾病的本质即是正虚、邪实的状况。详细研究起来,正虚的状况有三个方面:一量少,二怠惰,三位离。邪实的状况也是三个方面:一、蓄留,二质坚,三势盛。针对正虚的量少、怠惰、位离,治疗相应就必须扶正、理正、纳正;针对邪实的蓄留、质坚、势盛,治疗就相应要排邪、化邪、抗邪。
人体空间的异常还有第三种,就是彼空间密度不及而为空旷,此空间密度太过而为充塞。此密度不及与彼密度太过同时存在的状况,中医里边的概念叫做“虚实相兼”。虚实相兼多半是因为虚实空间之间有了隔膜,表现为隔离状态。对这样的疾病的治疗,除了适当扶正和祛邪,关键就是要通,消除虚实空间之间的隔膜。
如今中老年最容易患的脑梗,即是典型虚实相间的例子。能量水平不够,或能量不能充分升发,在内可测到血脉舒张压较高,在外表现为手掌青筋(静脉)外露或下肢静脉曲张,那么多半要小心心脏猝死。能量不能内敛储藏,在内可测到收缩压较高,在外表现为满面红光,眼白(巩膜)浑浊,经常降压药不离,那么往往心情抑郁者要小心脑栓塞,心态愤愤不平者要小心脑溢血。脑栓塞即脑梗,是血液里边的有形垃圾所谓栓子,堵塞细小动脉,造成堵塞前方缺乏血养而虚,而后方血液无力通过而淤积为实(栓子存在于血液中占有空间也为实,而导致栓子存在也因为阳气不够而虚)。脑组织因虚而导致半边手足瘫痪,因实而脸红头胀疼且便秘
如何预防和救治脑梗呢?首先平时宜保持积极乐观平和开朗的心态,其次可以通过排排肝胆肠毒来定期地进行适当的保养,最后自己学会并且也教会家人截断或急救的刺血疗法。
急救与刺血
刺血疗法是中医用以截断或急救很多急性疾病的治疗手段。如何用刺血疗法对脑梗作截断或急救呢?主张大家,平素可以随时准备或携带一两粒采血针,当感觉突然有一个或几个手指麻木的时候,这往往是在傍晚或夜间,即可请他人用采血针在麻木的手指指肚刺出一点血。十个指肚,中医穴位学说称为十宣穴。在麻木指头的十宣穴刺血,脑梗即可避免。这在中医治疗里边叫截断法,阻断疾病进一步发展。万一没能采取截断办法,多会进行性或突然性加重,出现语言謇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诸多症状。此时咋办?同样刺血十宣,甚至加刺耳垂穴,一般都能立即缓解,无须打120送进医院。然后以中药半夏胆星祛邪实,西洋参黄芪扶正虚,羌活防风通汗窍毛窍,茯苓芒硝大黄瓜蒌仁通尿窍肠窍,仁、红花黄、赤芍通栓塞血脉,根据特殊症状做一定加减,一般3-4剂即能完全痊愈,不留任何后遗症。
谁说中医只能治不死不活的慢性病?中医其实原本也是从治急症开始的,只是后世中医人不争气,只好用进废退退出了急救阵地。源头经典时代,中医先辈就说了:“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这是值得当代中医界认真反省的。
中医里边还有个治疗原则,叫:“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不急不缓则标本同治。”什么意思呢?标是指邪,本是指正,急症几乎都是实证、热证、邪突出;慢性病基本都是虚证、寒症、正不足明显。所以急症应主要损有余、祛太过,慢性病应主要奉不足、补不及,使虚实寒热还归正常,这就是中医的“中和”之意。
什么叫“中医”?“中国的传统医药”,对外简称TCM,这个概念其实并没有揭示中医的真正本质。中医应是指避免太过与不及的中和之医的简称。以此,才符合中医本来的含义,并使中医在当代有足够的心量把西医中医化、西药中药化,而不是只能中西医结合,使中医最终萎缩灭亡。中医的灭亡一定是国民的不幸和世界的悲哀,希望大家警醒!
人体作为宇宙的一个缩影,启示大家如何根据空间的虚实或虚实相兼状况予以相应的保养、预防或紧急疾病救治。希望在座所有科学家长辈或学者先生女士以及中医的爱好者们发心“我病我做主”,什么时候都无须丧失体面,无奈地被送进医院去任由折腾。感恩大家!   
: H: C% }' m5 t5 ~$ |" H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3-16 16:30:41 | 阅读全部
周现强:( V2 u9 r; m# j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张先生对于"正气",讲的还不够合位,按"当其位则正,不当其位则邪",看来:邪是由不正而造成。那么,这个"正"应该怎么议呢?应是有其几何立体时空的临界课题,也是太极阴阳之道立体时空边界的标量阈值频谱临界之内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于事物所处的维系层次的不同,难以定位定量的具体描述,只有按照相应事物的对象加以阐明,如:地球与大气层、细胞的膜状边界、胰岛素与胰升血糖素的各自激活启动降糖与升糖的临界阈值频谱等等的标量规范,等等,举一返三,都只能用层次概率论予以表达,在《内经》也是在用"既无太过、也无不及,亢则害、亏则损,承乃制、制则生化"来论证,才有了其普适性,这种戴在仍何事物头上处于"正常"(正气)的情况下都可适用,是未具体的已具体化。如是,《内经》又为了达到经典历久不衰的意义,只能用"当其位则正,不当其位则邪"予以冠之。这些,都不同于今人,从讲话的一开始就把概念、定义的全盘托出,可到了内容叙述过程中,往往又把这开头的概念、定义在模糊的给推翻了,成为世纪性的笑话。! \/ X( X; _$ x9 i! H- F7 A- y! p# r
        记得我在大学时,广东籍的翁教授,给我们学生讲生理生化课,从来也不用讲稿、也不拿教科书,每个章节都滚瓜烂熟,一开始就是叙事,好似在述小说,如同剥洋葱那样的一层一层的由浅入深,到了最后才下概念与定义,再说出理由来为什么的如此要下这个与其内容相符的概念与定义?用"当其位则正"来下结论。' A/ Q9 T* Z8 A* o9 R1 l6 x
- b) _% s. D8 a( I1 _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p# P; c4 k; h% H% h" n
@周现强 ,谢谢,有论必争,理越辩越明。' b& h! I0 V7 J4 ^
) o* \% }4 B/ q) d! Y/ S
清风-中医疑难杂重症专科:+ q! ?- O2 `: R& S1 I
[语音]: }, C$ W+ y- ]4 f

" ]& P( M  g! N7 [! P& L  Y清风-中医疑难杂重症专科:
* D8 j2 z2 o( F- L+ p& C7 E; A[语音]+ R( ?( u/ G- p5 b
- K# m! h& c6 a+ K3 m: n" D2 l
清风-中医疑难杂重症专科:
1 H( E2 N, k, j. f0 q% Y[语音]
& \$ H* C5 X& a4 u, J& E& [# K! m! e; p( J2 K% G' i% M% H" C
清风-中医疑难杂重症专科:
1 Z4 {  Y: U7 j) v; @( _8 S! [[语音]
: S( E+ r( I- [; ~( U( H# {7 z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