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长子路喜善先生,感谢大家对路老的纪念
曹东义 发表于:2023-2-4 21:06:3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087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3-2-4 21:27 编辑 - Y1 {/ Y6 q: z. e) }6 T

( Q/ Z2 U9 I% l" t7 }
氏各位兄妹、各位同仁
请允许我代表家人对前来参加路老追悼会,尤其是参与筹备和保障的各位同门弟子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感谢大家在寒冷的冬日,前来为路老送行!缅怀他、敬仰他、纪念他!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收到了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以及广安门医院各科室、路老家乡、北京和外省市医、政界以及中医名宿、国医大师、亲朋挚友发来的唁电或花圈、挽联。挽联和唁电无不承载着对路老的医德、医术的赞许和对路老矢志不移,一生为中医药事业所做巨大贡献的肯定。   
由于各种原因,原设想不搞追悼会。未曾想,广安医院领导却力主并实现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告别会。
原以为有一两位首长送花圈就十分不错了。未曾想,送花圈的副国级以上领导竞多14人。至于其他登记奉送花圈挽联的医政、院校、科研单位;弟子、再传弟子及友好等个人,更是远超预期,以至于80%以上的花圈,其落款出现叠加。其中,45乃至78个者,屡出不鲜。
原以为前来吊唁的各界人士200300人,未曾想竟有700多人前来为路老送行,其中还不乏路老救治过的病人。
更令人感动的是,因故不能参会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于21号上午十时,与八宝山追悼会进程同步,或在办公室、诊室,或在室外开阔地的虚拟灵位前,除为路老默哀三分钟外,还将鲜花花瓣撒入江中,以为他老人家送行!不仅如此,有些弟子团队还召开了恳谈会,在寄托对路老哀思的同时,重新认识路老,学习他的医德风范和学术思想……。
这么多没想到的背后无不透视着追求真善美仍是当社会主基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德隆艺精者的名讳和其造福当代,惠及后世之仁术方可永传。
2022121日星期四,路老还在广安门出诊,以为带教博士研究生和第七批优才;4日,还为某中医学术分会的成立或年会录制了祝贺视频专辑……。路老是首届国医大师中,最后坚持出诊者。因此有人说,路老的仙逝标志着中医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
斯人已去,生者和事业仍当继续前行。感恩是一种美德,有念于此,我再一次向所有来宾,向所有治丧委员会及会务保障人员表示最诚挚地谢意!同时,也希望每位弟子,牢记路老的嘱托,把提高临床疗效放在首位,携手并肩,为“路氏中医”的传承发展、守正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感恩!谢谢!
路喜善敬拜  
202324

( r" ~$ T- K/ L

; J6 U' _7 Z, C3 L
附录:
沉痛悼念中医大家、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路志正教授
$ [1 @1 v# k( |* Y7 d, H  {6 a% u
深切缅怀 沉痛哀悼
5 G# M9 U& p$ m
讣   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首届国医大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央保健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药监局中药管理战略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创始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指导老师路志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20日13时58分于北京仙逝,享年103岁。
' D, W( m$ a# U3 n' J# i
国医大师路志正治丧工作组
2023年1月27日

( I' a3 r, {8 [# Y2 e! `
中医大家 首届国医大师
路志正同志生平
5 C9 v9 I' s  m# D' c
路志正,字子端,号行健,1920年生于河北藁城。幼承家学,正步杏林。1934年入伯父路益修创办的河北中医学校学习,先后拜路益修、孟正己、王步举等名医为师,尽得真传。1939年医校毕业,步入杏林,悬壶乡里,越十年学验渐丰。1952年入卫生部中医司工作,参与“一司两院”(中医司、中研院、四所中医学院)创建,最早参与并主持对中医药治疗乙脑成效的认定,将中医治疗腹水的经验用于血吸虫病防治,支边期间成功抢救包钢大面积铁水烧伤工人,参加《中国针灸学概要》编写,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 R* i' n3 F) z# ]( e4 @0 H0 z1 r

' M- `6 g) f. c9 E+ y# y4 h5 i
1973年调入广安门医院至今,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成立全国最早以研究内科疑难病症痹证为主的内科研究室,担任第一届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主编第一部中医风湿病学专著,创建风湿病学科。通过建学科,兴特色,创学会,做科研,抓急症,育英才,为广安门医院建设发展和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路志正同志平生致力于中医学传承创新,崇东垣之学,尚脾胃为本,集百家之长,善温病之治,精养生之妙,擅书法之美,学纳百川,独有建树。从医八十余载,精通内外妇儿,精研外感内伤、伤寒温病之学,擅治杂病,屡起沉疴。熟稔经典,融汇百家,崇尚脾胃学说,铸就“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独树一帜,从脾胃论治胸痹;承古推新,发展湿病理论,首创燥痹、产后痹,研发痹病新药;杂合以治,提倡针药并施、内外合用、药食相配、身心同治。
路志正同志笔耕不辍,著述等身,主编出版《路志正医林集腋》《中医内科急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中医湿病证治学》《路志正医学丛书》等20余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甘为人梯,奖掖后学,谦恭厚德,桃李华彰。自上世纪60年代始,培养研究生、学术传承人、中医优秀人才或徒弟200余人,均已成为中医界的中坚力量。传承国粹、弘扬文化,精研书法,尊古意,守法度,结构严谨,气韵清朗,铸就“路氏书法”之韵,出版《路志正诗书墨迹选》,将医道和书法融为一体,展示出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
路志正同志一生致力于中医药振兴发展,医政双担、辅政献策、鸿展中医、殚精竭虑,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奔走呼吁,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先医—后政—再医”是路老人生轨迹的缩影,“医政双担”的经历不但使他对基层中医药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而且在卫生部20余年工作经历更使他居高揽阔,对国家的中医药方针、政策更加关注并身体力行。1984年,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联合多位著名中医药专家,建议设立国家中医管理局。1990年,再次联合多位著名中医药专家,就加强国家中医管理局职能提出切实建议。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路老积极呼吁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治并得到高度重视,中医药进入非典防治主战场使许多患者转危为安,也为日后中医药直接参与应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人才不足现状,路老多次致信相关部门和领导,得到上级重视和及时批复,推动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全面启动。
“医萃当归杏林住,敢争鸿誉为国呼”。路志正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中医药事业,以毕生精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执行者和推动者。他于九十岁高龄入党,将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体现在崇高的医德医风、体现在为党和国家事业不懈奋斗上。他始终把人民群众健康放在第一位,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是“大医精诚,德艺双馨”的楷模。百岁辉煌、灿烂人生,《说文解字》云:“路,道也,从足从各。”路志正之路,以家国兴旺为己任,以中医浮沉为谋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一代国医大师关于“国强、家和、学成、业就”的人生期许和独特轨迹,路老的荣寿与成就,正可谓“路直成道业精妙,志正方圆享天年”!
国医大师路志正垂范千古,永远活在我们心中!9 J3 l( F( k  N! F3 C! P5 T
/ r4 k6 Q: R, V. x4 J$ W4 \/ N

为沉痛悼念路志正同志,兹定于2023年2月1日上午10时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国医大师路志正治丧工作组
2023年1月27日

; ^- G3 i1 p1 |3 j& b' `) \
* A' \& ]" d) S9 e2 m0 D  u+ \

- v* ^% i& O7 S% N3 @; `. z
; M2 S: S  k1 I( |* S) t6 r, N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2-4 21:23:40 | 阅读全部
《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
/ o' E* Y6 ~: ?! d# ~" n9 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出版* Q4 O* i+ w& T& y( l$ Y
) a7 X3 R, K) s: @5 H. a
% s' |3 k! B4 ^9 \7 W# ?& T6 z) M% W
讲述:路志正先生
6 e6 _2 u4 V; F7 X7 g& O/ w- B初稿、整理:曹东义  路喜善  张波  
) e* g& @+ o  m  m! Z: D1 Z0 O
1 U: U: P/ B% I) k3 e
& e& m% Q- k4 D- a0 J. ^3 J- o3 I" W& ?+ h
本书提要$ c3 s# I( M* s4 @, Q1 L& m
  T9 p% `! i! q& O: `- v+ O& c# a
人的一生,既要做人,也要做事。路志正先生,字行健。志正,所以厚德载物;行健,因此自强不息。他少年时期就步入医林,建国伊始已经开业十年,在当地颇有医名。1952年进入卫生部工作,见证了20年不平凡历史。他最早认定中医治疗乙脑成果,代表中医界参加血吸虫防治,深入调研各地经验,下乡宝钢培育医学人才,皆不辱使命。1973年进入广安门医院,兴特色,建学科,抓急症,开科研,带研究生,育高徒,培养优秀人才,把岐黄妙术广传海内外,硕果累累。他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针砭时弊,诸多高论惊四座。在历史给与的特殊舞台上,他把中华大医的风采,展露给当代,也留给历史,耐人品味,任人评说。' T+ x) p: `# z1 p+ H' P

. w5 H. f) L2 Q: I3 W  `
* h: Y$ `% a& [; r" s" R& D1、冀中大地,历史悠久名医辈出贯古今        3& u; z3 x1 v2 o4 f' B9 U
在燕赵这片热土上,伏羲、黄帝、唐尧留下过开创业绩的脚步;扁鹊、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王好古、王清任、张锡纯走出了医学进步的足迹;在藁城台西先商遗址的旁边,当代中医学家路志正先生,又一次把中华大医的风采展露在世人面前。$ O  M) J- \$ g9 g; e1 \

9 D% O1 x& c( E/ o2、三岁丧母,少而更事坚韧性格经磨砺        8
( b% I3 C+ L. S( G4 r6 B  b少年时期的苦难生活,并没有把路志正好学上进的精神磨灭,而是促使他成为一个无比坚强的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救民疾苦而奋斗。志正如地,而厚德载物;行健像天,故自强不息。
, j1 ^4 a+ ]  E% T  f, v
, }2 s- b6 i* T0 q6 I3、虚惊一场,旁听私塾好学天性初展露        10# L/ `8 p* L# o3 V' l7 O
五六岁正是贪玩的年岁,路志正先生年幼的时候,对于世界也是充满好奇。在一个偶然的机遇里,他跟着一群大孩子,来到了私塾学堂,当起了旁听生。他的父亲并未因此看成荒唐之事,没有喝斥与嘲笑,而是加以引导,培养他善学好思的能力,引他走进知识的殿堂。# n. K" j- y  f/ b( }! Z% Z
/ g1 ~- @5 _# Z& d' L! N3 a
4、进入医校,先文后医刻苦研习历五年        13
0 Y' b& ~/ T6 I9 c: U! _! o路志正先生的家乡,不仅读书之风很盛,而且济世救人的高明医生,也出在本家族之中。因此,他能够在十几岁的时候,近水楼台先学医。在乡间几间陋室之中,路志正先生既学到了古典文学,也学习了岐黄救人之术。
* A( j5 f7 Y) ~+ N* E4 ~, J5 e( q) h& V4 B0 M+ Z
5、十七抄方,笔走龙蛇遒丽天成真妙手        16
# g7 J6 m6 E+ g学业初成尚无施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来到冀中平原,路志正先生与他的老师一起,为多灾多难的人民大众,施诊舍药,做起了慈善事业。贫苦和疾病缠身的民众实在太多了,日夜地忙碌练就了他一双治病救人的妙手。当然,他的书法成就,也因此而奠定了基础。) G- k+ b5 r5 s, t3 k! K
' U! @% A! @: Y5 X% L# `
6、十八开业,折肱续断声震乡里传美名        20
" L% [5 {. L5 o! u$ m自古以来,医学难于精通,诊疗充满风险。路志正先生走上临床之后,救治疑难病症,也经历过挫折。善于总结经验,勇于进取的精神,使他在学习之中走向成功,成了当地颇有医名的中医。& g8 z& p, M! D7 ^' {, y

3 D) F$ b6 o- a# R2 U7、迎来解放,中医进校反修西医缘改造        24; M% p) W6 S/ a) t* U/ E
建国初期,路志正先生已经开业十年,救治过无数患者。由于当时盛行改造中医的政策,他也必须到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课程。进修学习的过程之中,基本不讲中医内容。由于他过去中医基础牢固,临床经验丰富,虽然灌输的是西医知识,但是并没有动摇他对中医的信仰。
! t0 O( @( p- W6 A# X" X
0 h+ G9 p- x# {0 @3 ]; Z8、进卫生部,情系中医处理信访行南北        26
# U5 f3 v' H) w, J7 H2 W/ F  M路志正先生根据组织需要,到卫生部工作,一开始是处理来访来信。随着对中医正确政策的落实,各地中医经验不断上报,他经常外出调查研究,核实有关经验,推广相关技术,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身影出现于需要他的祖国各地。5 [  E4 l0 \+ v. _7 C" w7 s

' T8 [5 f3 X/ B4 R( k! W4 T6 m9、怀念吕公,鞠躬尽瘁中医司令兴中医        319 m# }1 D0 b6 z7 c$ }( J
吕炳奎先生是第一任中医司长,为中医事业的振兴鞠躬尽瘁。路志正先生在他的领导下,做了许多具体工作,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了发展中医,他们一起奋斗;为了战胜非典,他们一起上书总理,为中医而请战。
& E, _5 J; Q2 y1 I
1 M6 C; e- m$ ~! m* o10、追忆师友,戮力同心汇聚京都谋大业        35; _* M' L. o# `- ]$ O9 m
新中国的中医事业,离不开中医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日常工作和事业的追求之中,路志正先生结识了许多著名中医学家,互相激励,共襄盛举,在难忘的岁月里,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 ~* D+ t1 I0 o* D2 f# x+ E, T
! O3 N  q" ^: S+ h# g
11、乙脑治验,外调求实慧眼识菁似伯乐        42
  C  n" \* B- B/ M9 M# V4 }( g乙型脑炎肆虐于华夏大地,石家庄中医郭克明创出新奇迹。材料报到卫生部,路志正与其他人员一起实地调查,意见分歧,难于下结论,只有他坚持中医有效的观点。卫生部领导认真对待,三派调查组加以核实,最终肯定了石家庄乙脑中医治疗经验,加以表彰,推广全国。. L; `( I7 _# A

1 h: i' e5 I* V& f" I12、治血吸虫,群策群力中西合璧送瘟神        48( S( S, E) Y5 H+ o, _0 n
毛泽东发现了血吸虫病的危害,决心七年消灭这个疾病。路志正作为专家组里唯一的中医,中医靠什么参与这场伟大斗争?他创造性地提出中医治疗腹水与西医锑剂杀虫相结合,使中医有了用武之地,为毛泽东《送瘟神》的豪迈情怀,增添了浓重中医特色。2 W" K' z* w/ ], T

+ |2 R; P1 z. y! q7 @6 G% t3 S; ^3 ?13、民间治验,整理提高遍地开花登雅堂        522 H$ w: T' x* {  Z- v, W* |
中医是我国原创的知识体系,在民间蕴藏着丰厚的宝藏,只要加以发掘、整理、提高,就可以上升为实用的技术成果,造福于广大民众。路志正先生非常热心地关怀着这些民间经验的传承人,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推荐了许多人从民间走向大雅之堂。
( x. `# ?6 W! Q
4 {( t' L/ `! G/ e# d14、支持包钢,铁水无情国医护航闯鬼关        571 K+ g1 Z! z0 L6 C1 C0 z
下乡医疗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一种现象,作为“爱护人才”的一种表现,包钢为了留住路志正先生,卫生部里的正副部长找了7位,一定要留下他来,为包钢服务。他们表示一定加以重用,他们看中的是路志正先生的高明医术和难得人才。- f* T/ V3 V+ N" Q1 e' U
1 p2 D2 Z' j. X
15、错位文革,承受考验含辛茹苦传薪火        62, N8 b- ]; L# A" U9 [; @/ a4 Q# z' Z
不堪回首是文革,尽管他没有过错,而是被派性斗争所牵连。在失去人身自由的艰难岁月里,他利用特殊的环境,不但经常为当地群众看病解难,而且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竟然能培育出几名中医人才,靠的依然是坚定的信念和坚实的中医功底。4 \# s+ `) `  |

3 {" a  r  ~, G; a3 ^: U1 W0 ]16、进中研院,勤于临床讲究实践倡急症        70
1 z: Y8 N! M) b文革结束了,他落实政策回到北京。年过半百的路志正先生,坚决谢绝了卫生部领导的关心照顾,执意来到广安门医院,一不为安闲养老,二不是退隐医林,而是大力弘扬中医特色,为中医事业而奋斗。" \4 @  F! G- T

) ]; r) ?) y1 `( C  o  [) g9 S4 ?17、二十余载,组建学会继承发扬再创新        78# v+ ^* U7 Z4 B# I* r/ m2 a
组建中医风湿病学会,把痹症与风湿病的关系理顺,深入研究痛风病,培养人才,研发新药,发展学术,在国内外召开专门的研讨会议,团结全国有关专家一起奋斗,路志正先生为此倾注了很深的感情,满腔心血。
. j( m; D1 Z' _6 }( r
0 [  J  f4 a  }: r: K- w% w18、勤勉不辍,阐细发微治学临证皆严谨        91( [1 W* l3 Z2 w8 s
中医学内容浩繁,学术博大精深,如何引导学生们深入学习和研究这门学问,是路志正先生经常考虑的问题。结合临床具体病例,引经据典,阐发机理,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这是他传播中医学术的特点。
* d4 q' c) u: E9 J3 a' X+ X( `
: \- t& Y4 w* ], w. L19、博览群书,既专且博中医事业勤耕耘        104
! W) G3 @$ L8 z: I- ^& _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随俗为变,做一名全科医生,是历代著名中医学家的追求。路志正先生不仅对于内科疾病是专家,对于妇女经带胎产疾病也深有研究;对于本草药物学如何“减毒增效”等中医学问,皆善勤求古训,博采众家。% d* q& D/ V3 U
- }0 P7 O) [" t
20、重视脾胃,著书立说临床研究创新论        111
% T$ z" z% N5 R# {' M* n脾胃为后天之本,升降之枢纽,治疗疾病多从脾胃入手。即使是心血管疾病,也不可受西医思维的影响,只知道活血化瘀。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地域的影响,人们患病之时往往多湿,通过利湿可以治疗众病,这是路志正先生告诉学生们的辩证法。
# X& w- Z- K( q5 d9 U# l1 W! K- G, g. g' b1 u! o8 J
21、出国讲学,广布杏林岐黄神术惠五洲        125
6 r" B8 k6 A& ~7 e! V8 T# L# a在卫生部的时候,路志正先生就陪同过许多外国访问学者,向他们介绍中医学术。改革开放之后,对外交流增多,中医药走出国门传向世界,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竟有投机分子,在国外败坏中医声誉,路老就利用各种机会,一边挽回他们的不良影响,一边努力传播优秀的中医文化。
& _2 a1 n% [2 {+ Q$ B: s$ C
$ K0 ]7 a' C% F22、上书中央,针砭时弊出谋献策求发展        137
. t; g$ ^. }( b6 f0 L3 w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路志正先生与其他同道一起,利用为中央首长治疗疾病的机会,和各种参政议政的平台,积极为中医药的发展献计献策。在他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15年里,提了大量的议案,多次上书中央领导。! D# U" i: n9 f- {+ J) j

3 {6 Q. k/ c6 ?( g1 ~23、非典肆虐,众老进言祖国医药谱新篇        1519 _6 A8 y$ p, n( `' f! [
非典突袭神州大地,中医药本来大有可为,由于长期错误导向,致使中医药在开始的时候难以进入主战场。坐在总指挥吴仪副总理身边,路志正先生慷慨陈词,没有中医参与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总指挥听后当时拍板,中医进入主战场。8 h" P% L# P0 ^9 p% c4 y& g  D) G) c# j
  [2 D  w. C. e# p' f
24、乐育高徒,硕果累累授业解惑为传承        156% i# S; V6 n* Z3 K5 [
近些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视中医学术传承工作,路志正先生乐于把自己的学术经验传授给徒弟们。四面八方的弟子前来拜师学习,岐黄薪火在这些后来的中医手里得到传承。弟子们也由徒弟变成了师傅,中医事业必将走向伟大复兴。) f/ F# T$ ?1 f. Z

' _/ G4 K6 T; u, a$ @7 p0 Y7 S3 g! I" N& P8 @4 \1 ?* q
后  记        165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善元一 发表于 2023-2-4 23:05:59 | 阅读全部
信息之火悲转力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