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有幸走近三位国医大师,亲身感受中医名家风采
曹东义 发表于:2021-2-18 09:39:0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9324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1-2-18 09:57 编辑   W" F$ \8 K$ k$ u4 F" C5 p3 ^

! s( X1 R. t1 [/ g4 S/ A; l" g走近中医大师,感受名家风范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0 o" L# _/ [0 L  U. K
2006年11月,我接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肖培新主任的电话,他说,名老中医的成长经历,不仅对于初学中医的人有启示作用,而且对于世人了解中医也有示范作用,应该加以总结,写成象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大家”栏目那样吸引人的作品出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我以前虽然没有见过肖主任,但是,从他循循善诱的话语里,我知道他是很善于说服人的。我一边赞同,一边听他继续说。他说,已经和朱良春先生联系过,希望把他的事迹作为首批入选的专家进行介绍。我不由地说“好啊”,因为我知道朱老有很多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完全值得大书一笔。肖主任见我已经同意他的看法,就进一步说,只是朱老回话说,他很忙,年事已高,讲述一些事情还可以,写出来就有许多不便。身边的子女也很忙,不容易帮得上忙。弟子们远的太远,忙的太忙,没有合适人选,就不准备参与了。肖主任稍一沉吟,紧接着说,我们觉得,当今中医学家里边,如果写一个系列作品而没有朱老参与,那是很不完善的。我只好说“是啊。”肖主任话锋一转,立即说:“我们王国辰社长说你是朱老的弟子,而且您的《回归中医》书稿刚由我审过二审,觉得您文笔不错,完全可以做这样一件大事。”我说,哪里,哪里,您过讲了,我可以参与一部分内容的整理。他说,不是参与,而是主要由您来写。我说,那就需要您经常给予指导才行。就这样,我们定下来一同去南通采访朱老。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会有某些难以预料,肖主任买好车票之后,他爱人的膝关节患病住院了,需要他照顾。因此,肖主任换成了包艳燕编辑,我们在上海见面之后,一起去南通。当然,包编辑人很热情,帮助我联系上海中医学会的施杞教授,因为当时打算起诉污损中医药的反中医人士,邓老、朱老也支持为中医伸张正义。这些事情,我在《捍卫中医》里,有所记述。当然,《捍卫中医》的书稿,也是包编辑赞同,并力争在她们社出版的。她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中医书籍出版系统里主要的力量,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接领导,我们王社长正在组织有关选题,我回去就帮您联系,应该会顺利出版的。”后来果然如她所说,王社长以及社里的各位同仁,都热心捍卫中医,使这一部记载斗争史实的《捍卫中医》在半年之内,就顺利定稿、出版,奉献给了中医界以及关注中医前途的广大读者。
在南通、在广州、在北京,通过几次当面采访朱老,以及电话联系、电子邮件多次往返,本书初稿于2007年5月完成,当时的体裁是传记,而不是对话体。肖主任看过初稿,提出来修改意见。他说,这是一套系列的丛书,各本书之间应该在体例、篇幅字数等方面,大体上比较接近,还是以对话体为好。因此,请把传记变成对话。我认为他考虑的有道理,就进行修改,也增加了一部分内容。
完成修改之后,还是有不少缺憾,比如,朱老作为临床大家,书里应该有大量的病例,就可以增加感人的力量。这的确是正确的意见,中央电视台《天佑中华有中医》的节目,第一个就是朱老诊治上海施先生晚期淋巴癌,十几年之后仍然健在的现身说法,曾经引来无数电话热线咨询。他70多年的从医经历,该有多少感人的业绩啊。那真是难以记数的。好在朱老自己写的,子女、子弟、学生整理,经过他审阅的学术著作很多,而且《朱良春用药经验》等不仅几次再版,而且每次都是十几次重印,《中国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医学微言》、《朱良春医集》等大多都有新版,了解朱老的临床经验应该不是很困难的。
尽管如此,更多的缺憾是对于朱老每一个时期重要学术活动细节的描述太少,本书只能构成一个大致的粗线条的轮廓,有关细部的补充都应该是很精彩的故事。这只能留待将来,留给那些了解朱老的人们,一一去品味,去记述了。朱老是一棵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是世人皆知的。但是,大树底下难于展露风采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朱良春先生的爱人姚巧凤女士,如果单独地说她的为人,她的作为,很有可能会被人们当作楷模。比如,朱良春先生不仅有七个子女,而且还有母亲、岳母一起生活,其艰难、复杂、众口难调已经很难以想象了,但是,有那么一天,他竟然又领来了一个泰兴县的后生朱步先,站在门外,说“从今往后,朱步先同学就吃住在咱们家了。”作为妻子、母亲、一个家庭主妇的姚巧凤,她的反应是什么呢?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她想过吗?然而,她愉快地答应了,就象当年章次公的爱人戴福珍一样,她对于朱良春先生的学生、徒弟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啊!
说起朱老对待学生、弟子,很多“当事人”都感慨系之。我就亲身经历过,而且也和陈达灿、徐凯、包艳燕分别感受过朱老的招待:在酒楼里摆一桌丰盛的南通特色菜肴,叫上几个子女作陪,那浓浓的热情温暖了每一位远来学子。
朱老的几个子女,很多人都想学习中医,但是,在过去的岁月里,要争取这样一个机会是很难的。大女儿朱胜华虽然学的是西医,后来也考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生,成了中西医兼通的专家。二女儿朱建华是南通医学院的中医教授。小女儿朱建平1969年下乡,正好赶上朱老1971年去海安县送医送药的医疗队,她就跟随朱老行医看病,成了朱家军里最早的“跟师传人”。后来,她报考药学院,虽然考试成绩很突出,由于她在公社卫生院工作,是个能吃苦的劳力,医院的领导不愿意放她走,对学校来做招生了解情况的同志说:“她是插队知青,表现不错,但是劳动时间还短,等明年再说吧!”因此,一直等到1974年知识青年回城大潮来临时,她才有机会调到印染厂医务室工作,1975年被推荐到南通卫校中医班脱产学习三年,随后她又通过了南京中医学院的课程考试,取得大学学历,圆了自己的中医梦。2000年,她调到研究所任副所长,与胞姐朱琬华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研究所工作的发展。2006年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落成之后,朱婉华担任院长,副所长朱建平扛起了研究所的牌子继续前行,扩建研究所,后来又建成朱良春国医大师工作室、协助建设南通中医药博物馆,都展现了朱建平所长不平凡的能力和人格魅力。
朱老的大儿子朱晓春,因为一念之差没有成为中医,至今还后悔不已,因此,他让女儿报考南京中医药大学,补上了他没能学习中医的缺憾。小儿子朱幼春的儿子朱彤,立志专攻中药专业,学有所成,也是受朱老的影响。
三女儿朱敏华虽然没有学医,但是,由于她已经退休,现如今只有她全方位地围着朱老转,朱老的衣食住行她操心较多。朱老很多学术活动的照片都是她拍摄的,本书里的插图照片也是她一一选出来,复制好,再寄到出版社。
2007年8月底,我再次去南通,在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不仅看到开业一年的医院里,病人不断“挤占”原来的预留房间,各种治疗措施逐渐配套齐全,而且看到一棵古香檀木的巨型雕塑,七只仙鹤围绕山顶一棵松树,各展身姿,一派和谐。朱晓春先生介绍说:“真是无巧不成书,我们见到这件雕塑之后,就觉得和我们家的情况很相似,因此,就购买了来,放在这里,成了我们的象征。”如今,一座六层的病房楼已经投入使用,各种现代设施方便了患者的就医,也突出了中医的特色诊疗。因为他们收治了大量的类风湿致残患者,以及各地转来的晚期癌症患者。人们希望在这里,在人生不抱希望之后,再次找回生命的希望。
这次去南通,正好看到了著名作家陈祖芬8月15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长篇报告文学《朱良春:医乃仁术》。作家以她特有的想象力,把南通的名人张謇、范曾,以及弘一法师、海灯法师、章次公、著名作家张贤亮、外星人和中医功夫片都放进文章里,阐述他们与朱老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象她2002年写在《文汇报》上的《中医啊,中医》一文一样,把F4与赛车、足球、球迷与中医专家们在广州师带徒的热闹场面一起描述,也就是要把中医放在时代的大背景里来看,中医离人们很近,而且中医大家与生活里的名人、明星一样,受到人们广泛的爱戴与崇敬。
朱良春先生作为中医界的一位优秀代表,不仅救治了大量的患者,造福于无数个家庭,而且在学术上发展了中医学术,在事业上开拓出一片令人羡慕的业绩,在个人修身养性方面更是达到了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如果说朱良春先生是中医学人的榜样,我想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上述文字基本上保持了第一稿的原貌,时间的历史快车,一晃就驶过了几年,朱良春先生与其他29位德高望重的中医前辈,2009年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首届国医大师,这位老人在盛名之下,向世人展现了更多的大家风范,在追求至善的道路上,朱老的人生境界更加令人叹为观止。
我想,朱老被评为国医大师虽然是他的幸运,但是,更多的是我们国家、民族、人民、中医界的幸运,因为借此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是如何在盛名之下践行“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精神的,他为这个时代付出了很多,也为我们树立了值得效仿的楷模,是我心目之中永远的恒星。
我的这些感想,尽管难免有作为弟子的个人感情混杂其间,但是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置身事外”,从一个旁观者,甚至是从中医的反对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如何看待“朱良春现象”?中医后人会如何看?历史学家将如何评?在中医的长河里,“朱良春现象”能带给我们多少思考?
所有这些问题,当我打开《朱良春年谱》的时候,一切疑问都不存在了,我心里只有震撼和感动,以及难以言表的敬仰。朱老在我心中,永远是一座丰碑。他见证了中医百年磨难,亲历种种坎坷,正在把一切艰难困苦甩在身后,带领着“朱家军”的传人们,大步走向未来。我相信,“章朱学派”必定会以当代显学,而深远地影响到未来。
知我,罪我,都不用担心。因为,我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心里只有坦然。
有关背景知识,可以参看我出版的《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以及我主编的《挺起中医的脊梁——废医验药正危害中医》。
另补:
上述修改补充稿件2015年10月上旬完成之后,呈送朱老审阅。老人家仔细地审阅了稿件,并在打印件上留下了修改的墨迹。尤其是他对“章朱学派”的提法,做了审慎的思考,“我只有诚惶诚恐愧疚于心的接受”这个事实。此后2个月,2015年12月13日凌晨,朱老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杏林恸哀,民众怀念,门人垂泪。昔有洛阳纸贵,当时南通花缺。纪念的人群,来自大江南北,都希望再见一次他们心中的朱老。
我的内心风云翻卷,朱老生前给我的教导,一时之间纷繁奔涌,一起袭来,感慨万千,不能平静。我和朱婉华师姐,以及她的秘书小张,在《南通日报》社经过一整天的编辑整理,于12月17日凌晨出版了四个整版的怀念文章:《大师九九归一,学术传承永恒》,在追悼会上与世人见面了。
我和一同前去的几个徒弟,远望着安卧在鲜花丛中的朱老,泪水夺眶而出。我内心强烈地感受到,我对朱老的访谈,永远地停止了。
在结束这本《小传》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感谢很多人,他们给予我大量的帮助,让我完成了这不同寻常的采访和出版。我非常感恩能遇到朱老这样的人生导师,也很幸运地见证了中医近现代史上“章朱学派”的传承佳话。我想相信,在今后的历史过程之中,“章朱学派”留给人们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这种“榜样的力量”必将在中医的复兴过程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2007年10月前后,我接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部肖培新主任、戴皓宁、王秋华编辑的邀请,他们希望我在完成了《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之后,能够继续编写《走进中医大家路志正》,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
路志正先生是我十分景仰的中医大家、名家。我在20多年之前读研究生的时候,与他的硕士研究生李连成一起来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在西苑医院共同学习基础课。说起来,我与李连成有过三次同学的机会,一是在恢复高考之后,一起考进河北新医大学,成为了大学同学。毕业后不久,1984年下半年,他从石家庄市中医院、我从衡水地区中医院,一起参加了河北省第二届中医基础理论提高班,共同学习四大经典、医古文,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都报考了研究生。1985年9月,当我们再次成为同学的时候,我知道了他的导师是路志正先生。当然,路老的三儿子路京达当时也读研究生,比我长两届,是我的指导老师余瀛鳌先生的研究生。再后来,就知道了路老是河北省藁城人。他既是国家的名医,也是燕赵中医界的代表人物。听说挂他的号看病不容易,他开的药方往往在平易之中见神奇,疗效破不一般。后来还听说,他就是“当代的太医”,他在卫生部工作20余年,不仅因“工作之便”经常给中央首长看病,而且到广安门医院之后也经常出入中南海、钓鱼台,或者出国讲学、交流学术,只是这些医事活动都属于“国家机密”,不可轻易外传。各种小道消息,不时传来;种种传闻,引起我的好奇。
路志正先生到底何许人也?他在卫生部工作20多年,见证了多少他人难以相见的历史场面啊!
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见到路老,能够询问路老,了解路老。当这一天终于来临的时候,我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是难于言表的。
2007年11月,我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会议。在开会之前采访了路老,算是开始了这项工作。月底,我们一起到广州参加第三届中医药名师与高徒的学术会议,在会议期间又进行了接触采访。在饭后晚间休息时间,我就许多问题向路老的女儿路洁进行了采访。回到石家庄之后,初步拟定了整个访谈的框架结构,传给了路老,也传给了出版社的肖主任、戴编辑,他们分别提出了意见和要求。2008年春节过后,正月初十过后,我和女儿曹晓芸一起,又一次来到北京,在年味儿很浓的新春伊始,肖主任、戴编辑、王编辑一起陪着我们找旅馆、找饭庄。安顿下来之后,一起冒着寒风往返在北京的大街上,在路老家里进行了几次采访。当然,路老和他的老伴多次留我们在他家用饭。正月十五,在路老家里吃过中饭和水果,踏着元宵的月色,我返回了石家庄。此后,积极整理访谈的内容,于2008年5月末,形成了本书的初稿,约有12万多字。
初稿形成之后,交路老审阅。路老认为,虽然本书是一部采访问答式的通俗读物,但既然叫“走近中医大家”,就一定要有深厚的学术内涵,不然就不能叫“走近中医大家”。因此,为了充分展示中医大家的学术人生成就,广泛听取门人学生的意见,于2008年7月在三芝堂中医门诊部召开了座谈会,路老,以及高徒苏凤哲、张波、路老的长子路喜善、女儿路洁、王秋华编辑等一起参加了座谈,大家提了很好的建议,也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在现有初稿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
补充历史细节和帮助路老整理学术思想的工作,主要由路喜善先生和张波主任完成,形成了18万多字的一个书稿。然而,为了整个丛书体例上的统一,又进行了压缩、修改。2008年11月底,压缩之后的15万字稿件,又一次回到我的手里。我知道了每一次修改,路老都要亲自过目。为了加快进度,路喜善先生也学会了电脑打字。尽管如此,经历三易其稿之后,路老批阅过的打印稿,已经是厚厚的一摞,几乎“积稿盈尺”了。可见,尽管不是一部学术著作,而是一本通俗读物,路志正先生的认真负责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益。
在完成这部作品的时候,掩卷长思,在我的印象里,路志正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无非是做事和做人。路志正先生一贯的态度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他尽管是“低调做人”,然而他已经是当今杏林公认的中医大家;他“高调做事”的事迹难以枚举:第一个肯定石家庄郭克明先生中医治疗乙型脑炎的经验,假如当初没有他的坚持,中医治疗传染病就少了一个有力的事实依据;他代表中医防治血吸虫病,提出来中医治水,西医杀虫,有机结合,成了毛泽东《送瘟神》高度赞扬的历史奇迹;20年里,他在卫生部下乡求证,见证、肯定了多少中医经验?毛泽东赞扬“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得出这样的认识,难道没有他提供的证明材料为佐证吗?我想,当年毛泽东评价邓小平的时候,用了“外表一团和气,内里一个钢铁公司”来形容,这个特点也正是路志正先生的特点。1973年,他辞别了卫生部领导的苦心挽留,执意来到广安门医院,成了一名普通的中医。但是他与众不同的是,不是养老,不是退隐,而是带头搞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创建学会,抓急症,带研究生,搞科研,带高徒,培养优秀临床人才,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他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在长达15年里,一次又一次,利用建言献策的机会,利用为国家领导人看病的前前后后,为中医药奔走呼吁;利用个人的影响力,把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历史提供给他的舞台上,把中华大医的风采,展现给世人,展露给世界和历史。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路志正先,字行健,恰好符合“志正以厚德载物,行健而自强不息”,在他的心中,天高地阔,自有一个美丽的乾坤。我想,这就是我走近路老最大的感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部的肖培新主任,2001年编辑过《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邓铁涛》。因此,在2006年策划“医学人生丛书·走近中医大家”系列丛书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中医学家就是邓铁涛先生,希望邓老能够在百忙之中参与进来,为这一套丛书增辉添彩。但是,当时邓老非常忙,不仅有许多大事需要考虑,而且他主持的973课题也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所以虽然肖主任通过很多人从旁通融说情,邓老一直没有答应。
2008年11月,我到广州参加第四届名师与高徒学术传承论坛,肖主任知道之后,又把这个愿望托我转达给邓老。他说:“邓老作为长期从事教育,又临床成就很高的中医药学家,他在中医理论探索和中医战略研究方面,也有很大贡献,有很突出的代表性。这套丛书,主要是为了向大众展示当代中医大家的形象,述说中医学、中医人所达到的水平。丛书如果没有邓老参加,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他还表达了请我主编写这部访谈的愿望。
2006年我在广州的时候,曾经与邓老说过,我觉得一个中医大家所能达到的境界,可能有三点。一是临床水平高,“治病是上工”;二是能够看清本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战略,“睿智能医医”;三是当国家的中医政策不能完全适应中医发展的需要时,敢于站出来建言献策,“上医能医国”。我觉得邓老就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我也知道,邓老所达到的高度,在一本通俗读物里是很难充分表述的。就好像泰山一壤,沧海一滴,增之,不会加其高深;去之,也不会影响其学术成就。但是,对于渴望了解中医的人民大众,对于刚跨入中医门槛的莘莘学子,很多人都渴望了解一个中医大家是怎样“练成”的。我作为进入师门比较晚的弟子,也希望通过整理邓老的学术发展历程,能够更好地继承他的学术成就,成为“学我者必须超过我”的弟子群里一名合格的徒弟。
我带着肖主任的嘱托,也带着自己的款款渴望,告诉了邓老。邓老听过之后,很爽快地答应说:“973的课题终于告一段落,总结性的报告《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研究》,9月份已经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手边的事情不是那么多了,也不急迫了。你就着手写吧。主要从我的学术思想入手,加以系统整理,使之成为一本书。”邓老随即在我拿去的信袋上,写下了他的家乡:广东开平钱岗乡石蛟村。
接到这个光荣任务之后,我心中非常高兴,一边回忆我所知道的邓老事迹之点点滴滴,一边查阅资料,一边构思,在回石家庄的火车上,就把整部书的主要轮廓勾画出来了。在广州的时候,朱良春先生知道邓老同意参与这套丛书,很是高兴;后来,我到北京出版社去,谈《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书稿的定稿问题,把编写大纲交给路老看,他说:“很好!邓老的事迹也由你来写,这真的成了一套丛书了。”
无巧不成书,就在我离开路老的家,来到出版社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我接到了邓老的电话。他老人家告诉我,经过再三考虑,还是不准备参与这套丛书了,“这也给你减轻了负担。”我说,我倒没什么,这正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说:“我应该早一点告诉你,你就不用这么多天里做准备了。”
平心而论,写一个人的一生,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这套丛书以对话的体裁出现,就更增加了难度。因为对话与写传记不一样,是一种“亲历”的过程,而不是由他人来写,自己可以作为一个被动的观众。通过编写《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和《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我体会到,尽管其中有许多“编写”的文字,不是直接出于中医大家的口中,但是,在修改的时候,他们要看这“虚拟”的对话,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思想,这个过程往往要花费很多心思,反复多次推敲,比别人写自己要复杂很多。
想到这些,我很理解邓老的决定。我想,我应该尊重邓老的意见,把相对安静、轻松地生活还给他老人家,起码不要增加他的负担。然而,思维是有惯性的,一件事情一但提起来,在思想深处有了触动,就很难完全放下。事实上,我自从于2005年春末拜师邓老之后,因为路途遥远,与邓老交流不是那么随时随地,所以我就摸索出来一种“虚拟对话”。我经常在心里,自己问自己一个问题,然后试着想答案;然后再进一步自问:“邓老会这样想吗?他看这个问题,会怎样回答呢?”长此以往,演练日久,我再利用邓老所写的文章,和见到邓老的宝贵时刻,去印证我的猜想。我认为,默契的师徒传授,一定是心灵共振的结果。如果没有心灵的交流,即使是日夜守在师父身边,也不能得到真传,只是学一些形似的皮毛而已。高妙的师徒传授,应该是心心相印的神似,而非形似。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暗暗地下定决心,要从虚拟对话开始,把邓老写的文章、著作,以及别人整理的他的经验,谈话,尤其是作家周毅与李剑、黄燕莊写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找来,反复揣摩,不断演练,很快就写出来这部书稿。邓铁涛先生把它看作是我跟师过程的一次总结,是我学习的一种方式。
在回头看这部书稿的时候,我心里充满惶恐,非常没有底气。我不知道在这部书里,多大程度上反映了邓老的人生道路与学术成就?因此,我把这部书稿交给邓老的儿子、高徒邓中光主任,交给他的夫人陈安琳女士,请他们修改补充。希望一起完成这件事情,为人们了解邓老,提供一个窗口。我觉得,无论是否最终出版,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邓老提出“回归中医,做铁杆中医”语重心长
经历了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海战与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西方文化与西医药在我国广泛传播,具有一定的积极性意义。但是,否定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潮,也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四处传播,认为中国“事事不如人”,也深刻影响了中医队伍之中的很多人。他们把传统的中医药看成落后、陈旧的知识,要加以取消,老师与学生之中,这种民族虚无主义不断蔓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邓铁涛先生认为,中医教育首先要给学子们铸造医魂,把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医事业的热诚,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学子,否则会导致这个没有灵魂的躯壳的自我消亡。因此,在邓铁涛先生从教的60多年间,从来没有停止过思想启迪。在一次硕士研究生班的讲座上,邓老问在座的学生们:“你们读过鲁迅先生的《呐喊》和《彷徨》吗?”他们回答说“读过”。邓老接着告诉他们:“你们是彷徨的中医;我是呐喊的中医,今天是呐喊的中医与彷徨的对话。”
面对西医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少进入中医行列的大学生、研究生,在思想上存在着困惑。中医似乎远离了时代,依然停留在古代的形式里,进步缓慢,缺乏时代气息。
邓铁涛先生早就察觉了这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因此,无论是在学院内外讲学的时候,还是在编写向中青年中医们传授知识的著作里,他都热诚地呐喊着。借助“经验传薪”的《碥石集》,或者在报章刊物上的文章里,邓铁涛先生多次反复地指出:“一部分学者对中医药学的信心不足,一种信任危机在滋长蔓延,这是一种危险的思潮。”他呼吁:“中医之振兴,匹夫有责,责任重大而神圣。必须端正对中医的认识,坚定信心,要树立为振兴中医而拼搏的精神。”
由于邓铁涛先生在旧中国走过坎坷的道路,在长期教学与临床实践之中,发现有些问题的产生,与错误的世界观连在一起,纠正起来阻力不小。
他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真正认识中医药学的真价值,对世人来说,对医学界,甚至对一些中医来说,却不容易!”
多年前在一次中医学术会议上,有位西学中专家说:“抗生素发明之后,中医治疗肺炎便落后了;速尿发明之后,中医治疗水肿便落后了”。有青年中医写文章认为:“中医药变也得变,不变也得变”。往哪变呢,朝西医的方向变。还有资深的中医专家写调查文章,认为中医的临床优势病种越来越少了。如此之类的文章还不少,多立足于批判中医理论之错误或不足,或对某些理论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这都反映一部分学者对中医药学的信心不足。
邓老认为,许多人看待中医,首先认定中医药学是古老的东西,而古老的科学必然落后,认为中医虽能治好病,但没有实验做依据,与现代科学脱节,就不能算是科学。而西医的发展与其他科学同步,因而是先进的。难怪有资深的中医学者说“如今西医学已能洞察细微,无所不至,在治疗上则可换心换肝,无所不能。”在中西比较中就把中医药学放在“三等公民”的地位上了!
邓铁涛先生呼吁读经典,做临床,“回归中医,做铁杆中医。”
铁杆中医就是“立足于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之上,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的人才。他们是有深厚的中医理论,熟练掌握辨证论治,能运用中医各种治疗方法为病人解除疾苦的医生;他们是有科学的头脑,有广博的知识,能与21世纪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创新发展中医药学的优秀人才,乃铁杆中医也。”
2006年反中医思潮沉渣泛起的时候,邓老鼓励我捍卫中医,希望我能为中医维权,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相应邓铁涛先生的号召。大家一起在报刊、杂志、网络发表文章,反击这股反中医逆流。我在2007年出版了《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2010年出版了《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2012年主编了《挺起中医脊梁——“废医验药危害中医”》等图书,为宣传中医,正确认识中医而努力。
2011年,网络里流传着一篇《我负中医,中医负我》,署名“王教授”的文章,这位学习中医然后留校教学30多年的人,没有建立中医思维,也没有学懂中医,退休后发表了“自白书”式的文章。我写了《“王教授现象”应引起中医人警醒》,邓铁涛先生也接受采访分析“王教授现象”产生的原因,指出中医教育必须改革。
2013年5月,邓铁涛先生给我写信,鼓励说:“你发表的文章我都注意看,都觉得写得不错。前天翻旧件,捡出你2005.11.5日的来信,谈关于禽流感问题的信,信中说:‘其实需要正确认识中医的,有相当多的是我们中医界内部的人士。学院派中医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这个可悲的现象,是王斌思想的影响所致!最近不断出现‘中医要科学,要打破神秘的藩篱’之类的要科学主义不要中医学的文章!我年事已高,无法去教育这些中医学院毕业的‘中医掘墓人’!要打破藩篱的作者居然提‘头发可以止血吗’的问题。他连头发与血余炭都分不开,到底这个藩篱是他自作的还是中医的呢?”
邓铁涛先生在信件的末尾鼓励我:“我希望你以批臭‘告别中医’者的精神,执笔战斗。我的学生中你最为合适。你以为对吗?”
读了邓老的来信,我的心情很复杂,一种历史责任感让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是,有邓铁涛先生的鼓励和支持,我很乐意接受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中医,邓铁涛先生在《正确认识中医》中指出,1949年以前半个世纪,中医受尽了轻视、歧视、排斥的待遇,未被消灭已属万幸。解放后,王斌思想影响深远,中医药处于被改造的地位,其间虽经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对王斌等公开批评并撤职,党中央一再强调要正确贯彻中医政策,并成立了中医研究院和几所中医学院,但中医事业的发展仍无大进展。
邓铁涛先生主张用发展的目光看待中医,第一就是要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中医历经几千年,推而不倒。靠什么?靠治病有效果。如果中医治病无效,早就被人民所抛弃了。但贬低中医的人又说中医是经验医学,又说中医的经验不能重复……等等。邓铁涛先生认为那些没有中医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人,只知照方开药,的确是难以重复宝贵经验的。中医师的高明与否,与其理论基础、临证经验、文化素养成正比,试翻阅历代名医著作及现代名中医的事迹足以为证,说中医只是经验医学是毫无根据的。
也就是说,科学是发展的,科学观也应该是发展的。
邓铁涛先生一贯主张微观是科学,宏观也是科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从细胞到分子、基因……越来越细。中医学的理论与之相反,是宏观医学,把人(病人)放在天地之间去观察去研究。西医能治好病人,中医也能治好病人,按照真理的标准来看,并结合上述观点,中西医不能互相排斥,正好是互相补充,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会创造出更深的理论,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后现代科学”的发展方向。
新的科学观之中,有一个叫做复杂性科学,主要用来研究生命现象,社会、经济领域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不能用物理学、化学的原理来解决,而与中医学有很多相通之处面对西医日新月异的发展。
经历了最近的新冠肺炎流行,中医药之所以有底气做出这样突出的成绩,与2003年中医迎战非典的经验密不可分。
邓铁涛先生为《中医群英战SARS》题词说:“历经突发的SARS之战后,世人开始正确认识中医。”
邓铁涛先生为之呼吁、奋斗终身的中医药事业,其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人们对于世界范围内新冠疫情的反思,具有辉煌历史的中医药,走过了近代坎坷,充分展示出巨大的现实作用,其未来价值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2 p& \# X# k/ I/ [- ]( O4 a8 c8 w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2-18 09:42:49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2-18 09:41
7 H/ V" V( T, [# S$ L3 |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
* L9 H! [- o% ~/ t; I  O5 b6 J6 L5 U. K0 a
本书提要

6 m# o3 U7 m3 s# a1 r邓铁涛传2 b8 U* J9 k0 U
曹东义; k# o7 I' I# s/ w" X

' h" J* x+ A1 F+ ^+ S. v' `- w; m8 I提   要
( }% P' `4 \4 ~& {邓铁涛先生1916年出生于广东开平,祖父卖药,父亲业医,他在抗战之前中医本科毕业,可谓三世医学。他避乱于香港,不忘国难,艰辛传承中医。建国前参加地下工作,土改中发挥中医作用。多半个世纪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满五洲。两度被评为广东名医,攻克世界医学难题肌无力。为保存国粹,发展中医,多次上书,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既出于责任,更是看到了医学的未来,必将是中医学术走向世界的光明前景。远望着,我们觉得他很崇高;走近些,感到他很亲切。" ]9 @- T: ?; W7 e4 {7 Q3 n4 i2 I8 k
, O# I  \# p; X$ e% J" _
目录6 J$ X3 j4 r( k0 }' k' M
8 m8 t( x5 m1 F7 z- u# P3 ^

; C; B0 l5 w/ \! ]! \1.        碉楼故乡是邓铁涛先生家        47 h( O& ?8 _7 A- j
邓铁涛先生1916年出生于广东开平。在东西方建筑艺术、思想文化相结合的碉楼故乡,在美丽的田园风光熏陶下,邓铁涛先生度过了他的幼年生活。
* i4 p: \' A; }  a: C/ D2.        迁居广州见证父辈仁术        8
7 o! M7 R" `3 F8 L1919年邓铁涛先生迁居广州,那时孙中山建立了与北洋政府对立的广州革命政府,大革命的风暴在少年邓铁涛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然而,更使他不可忘怀的事情,就是他在父亲的诊所里,见证了中医药治病救人的神奇疗效。
* i! C) `8 h  v3.        学习中医适逢政府限制        18
6 W5 T0 l" O; R) g- z  A1932年邓铁涛走近了广东中医专门学校,开始了五年本科的大学生生活。没有想到的是,他毕业的时候不能发毕业证,政府取消中医的措施在他走出校门的时候生效了。
6 g, g) J0 g2 X7 L/ E4 ^' o" B4.        抗战爆发避难香港        27
3 Z. d, Q1 j& A  `9 Q5 [9 g  v1937年邓铁涛大学毕业,两年前他就有了医师证,本想悬壶济世的梦想,被日军的轰炸破灭了。在香港避难的时候,他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参加了忧国忧民的文化团体。9 ?% e7 N. n) M
5.        苦难岁月传承中医        34
: w: i" t$ x* v, ~在香港求生存的时候,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医,四个人办起一个中医学院。三年之后,7个学生,3人毕业。中医的薪火,在艰难岁月里,依然没有熄灭。
6 J% C# p4 z" D5 m: w- d% C6.        参加革命迎接解放        37
$ o' }1 V: k, f- }# U& n6 g太平洋战争爆发,邓铁涛又回到了广州,当起了药店坐堂医。这个身份给他带来了方便,成了东江纵队的地下联络员,抗日救国与看病行医,都是报效祖国。
' r4 q' t( s/ S8 ?% {) z; S# F7.        下乡土改见证缺医少药        45
+ c& i: T/ f7 I1 C/ s' P为了建设新中国,他参加了市政协的土改工作队,因为不怕吃苦,由队员荣升队长。他腰间挎着手枪,肩上背着药箱,既解放农民的思想,又解救人们的病痛。
% U# j. k/ {- b' S$ n0 r8.        为新中医教育出任教职        539 m7 e$ ~( g) x& V
在改造中医,不培养新中医的错误思潮涌来的时候,他坚定地说“新中国需要新中医”。为了培养中医人才,他一直坚守在教育第一线,编教材,定课程,主持教学工作。6 U- ~( J8 j# r* b, C. _4 K
9.        阐发中医,时出高论        58& p. Z" G; w& Q: L4 P
伤寒与温病两大学派,争论了几百年,常自是而非人。他说用发展的目光看问题,温病既弥补了伤寒的不足,也继承了其学术特长,两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形成热病学理论。中医的历史,一直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历史。( S( v( M( q8 G7 M
10.        带教西学中,展示中医功夫        72) ^7 G5 v- W6 ^; Q* J
毛泽东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让西医学习中医。广州中医学院办了高级西医学习中医班,要让这些西医相信中医,就必须在临床工作中,展示中医功夫,以疗效服人。
# A4 Y. D0 L6 m# j8 ~4 z0 K7 b' V11.        研究脾胃学说,拓展学术        79
5 w( M. h: }9 e. V, M9 q脾胃为后天之本,关系到方方面面,很多疾病的发生、转归、治疗都与脾胃的功能有关,因此,他从临床实际出发,研究“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道理,有临床验证,也有实验数据。$ j% Y+ z" m  k. P
12.        探索中医理论的核心问题        87, k8 _4 `7 @# e7 P5 F  }& _
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近代以来却成了人们诟病中医的靶子。是存还是废,争论不休。他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依据,根据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的实际应用状况,落实到五脏相关学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 v4 x- W: h' E! I8 i3 ?
13.        攻克世界医学难题重症肌无力        970 x  J6 J# L$ m+ A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问题,号称世界医学的难题,激素、免疫抑制、切胸腺三大医疗措施之后,如果病还不好,呼吸机也难救人一命。他用中医虚损理论,从脾胃入手,竟能强肌健力,使众多患者安全脱离呼吸机,重新站立起来,开始新生活。, m2 s) _5 Z3 m/ g! @6 O4 P
14.        带研究生培养高素质人才        110
) o3 f4 m0 j+ ^% P& K- |$ T3 m从中医开始招收研究生的时候,他就带研究生。这些经过他培育的高素质人才,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骨干。有的弟子出国之后,成了传播中医学术的中坚力量。  Q4 O! v% K! p  o
15.        传播中医,讲学世界各地        122
, G' e' I+ U; u. D他多次在香港讲学,特首董建华为他颁发荣誉博士证书;他多次在台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加拿大讲学和交流学术,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开垦耕耘。
0 E) K, g: R' C8 N" P16.        无欲则刚,为中医呼吁        137$ U5 ]' D+ A0 ~& o
他写信给徐向前元帅,呼吁重视中医,被胡耀邦总书记定为政治局传阅文件,催生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在中医药管理局面临被撤并、中医被西医“抓大放小”的关键时刻,他们八老一起上书,为中医生存、为民族利益而呼吁。
% R' B' G8 X! m5 t8 B, s17.        回归中医,做铁杆中医        1500 }; C! p! R, N/ O% g
如何看待中医,既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中医在近代备受歧视、限制,中医学术被改造,从业人员不自信,他站在世界医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声呼喊“世界需要百万铁杆中医!”) v4 d, _1 D' W9 _1 }
18.        “学我者,必须超过我!”        168" A/ }: \" x# r. o" }) M# a( X, M
中医学术五千年,不断发展,关键在于有传承。学历教育与师带徒相结合,才能发展中医事业。他无私奉献自己的宝贵经验,希望徒弟超越师傅,为的是中医事业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展壮大。" @; J8 f% B2 F$ U2 j+ u' D6 V
19.        战SARS中医有一个武器库        181) y; V: M6 t) O( ]% w0 `5 t
非典袭来,现代医学发现了新型病毒,可是一无药物,二无疫苗。他根据中医理论、历史经验,和广州中医迎战的具体情况,上书胡锦涛总书记、吴仪总指挥,大声疾呼应重视中医的作用,“战胜非典,我们有一个武器库!”
: J1 Z1 |9 p+ y7 v20.        中医是以人为本的未来医学        205# I3 _% l) q3 q% @. ]( M
医学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中医在未来医学里占有什么地位?他把中医倡导的“仁心、仁术”,作为未来医学的目标,主张“健康园将逐步取代医院”,努力发展以人为本的未来医学思想。: i' k; V$ e1 a& ~8 z5 h
21.        围手术而治,拓展作为空间        213
5 r, f  E) l3 Q' X0 X/ Z. E冠心病动脉搭桥、放置支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补救措施,中医既可以在其介入治疗前后“围手术而治”,添一把力量,也可以防患于未然“取而代之”,把疾病治疗于“未有形”之前。
' r- e  @0 V$ P; I! }3 T22.        香山科学会议阐发中医战略        219
. t( J1 Z6 O  M2 E- L香山科学会议是国家研究、制定基础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在这个会议上讨论中医问题,关系到中医未来的研究方向。他以“为中医发展架设高速路”题目,做了主题发言与评述,赢得大家高度赞誉。
% [+ X9 r, g+ U  W" e23.        出任“九七三”首席科学家        243
6 x3 b2 Y- S; {- {6 X% a. D973课题首次设立中医项目的时候,他出任专家组组长,领衔研究中医基础,成为首席科学家。深入研究五脏相关,指导多项临床工作的基础研究,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思路。2 r  I5 y: O. |; F" u% y. c  B
24.        建中医药强省全国孔雀东南飞        248
4 q8 ], d1 ^9 |; U5 a" t广东建中医药强省,首先要有中医人才的支撑。广东中医师徒传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迎战非典的时候已经显露出人才实力的重要。全国名师与高徒的中医传承盛会落户广东,既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更有全国中医界的支持。
2 W# s  f6 B; r' s3 C25.        至诚不息久则寿的养生之道        261
# N9 C7 {' m/ |7 A" W) u$ h  x96岁的邓铁涛先生,思维敏捷,身体健康,带高徒,出新论,关注着中医的现实与未来。他旺盛的精力,与他坚持不懈的养生之道有关。其中令人瞩目的是,他宽阔的胸怀、有序的生活,积极的锻炼。
9 A) T3 p1 k- x9 H; V后记        270- G1 g) q9 S: T4 q0 P
; Z) }/ s5 [& h' z& d/ e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2-18 09:40:10 | 阅读全部
《朱良春小传》
+ B# B# J! d  r  n2 r* `——国医大师朱良春访谈录
# g  R% Q) u4 n9 [& L' W/ w2 m               
3 m& C( P* s+ p/ H. {6 \9 d  [$ Z  ]# H$ }朱良春讲述
  {5 x7 B8 B; N曹东义整理编写1 B, g- k0 g1 I0 c7 l1 c+ [

, J/ }: ~, G9 R7 G提要目录
' l5 ~; M) D: }. e( v8 ^  W* u9 a. ]- g+ n3 `
" ]/ X3 E/ U4 W4 J/ p/ k
1.        传奇家乡,丹徒儒里说当初        9 {5 K* X& w( \, ?2 M$ z
在南京是首都的时代,镇江是江苏的省会。在秦始皇的时代,丹徒是镇江的县府。秦始皇把这里当作犯人的流放地,朱熹的后人把这里叫做“儒里镇”。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就出生在这个鱼米之乡。
3 ]3 @, W4 o. V2 Z1 u( g2.        祖母希望,有了你就能天亮       
& I/ N* s) N+ i8 z1 R2 T# f朱良春的祖父由于年轻聪明,被当铺的老板看重,赏赐他的是吸鸦片。爷爷撒手人寰,祖母悲惨度日。朱良春的降生,寄托着祖母无限希望,因此,取名朱亮春。
& w1 U% I3 U6 y' C1 b8 N# P3.        私塾启蒙,五年未学加减乘除        。
5 q' F" f1 z) F. O; }4 t, i& ^祖母把心爱的孙子送到私塾里,是怕上小学的路上会有不测。启蒙的塾师被小同学称为“老猫”,“老猫”教育的是一群“现代老鼠”,五年里却没有教过任何数学符号。$ `% d2 p) H  |* }/ n, g
4.        小船悠悠,两天两夜摇向南通        。" V: c  J; n8 |
从镇江到南通,现在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当年长江里的一叶扁舟,却需要飘荡两昼夜。13岁的朱良春,第一次离开故乡,眼望滚滚长江浪涛汹涌,耳听两岸隐约传来的鸡鸣犬吠,对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 @6 N4 d6 t. x  C3 X5.        患病辍学,立志学医济苍生       
' n+ \- u# s  t6 N& _' B$ T; g勤奋好学是朱良春的天性,不甘落后也是他的特色。然而,发奋读书不仅可以收获知识,过多的消耗也能带来疾病。在鲁迅被结核病困扰的同时,百里之遥的朱良春也患着同样的疾病。然而,在鲁迅误解中医的时候,朱良春却走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
2 c- v) A7 H3 h1 Y; _3 N6.        抄方一年,见证马太医家传        7 B) z! G3 K3 e/ J: ]; k! J
太医世家是一个令世人充满想象的神秘所在,18岁的朱良春有幸走进了马太医家的大门。跟班抄方一年,获得了许多太医家族不传之密。太医后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袖里春秋,看着迷惑,学起来更难。9 j5 X- k( I! @8 t/ U2 [0 ^
7.        转学医校,从传统走向现代       
% s" G3 [* b! s# L& c$ w. p青年人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太医家传代表着传统,而学校教育表示着现代。经过几昼夜的辗转难寐,朱良春终于逃离传统,奔向了现代。从奔牛车站,乘火车到苏州,来到苏州国医专科学校,走近章太炎身边。% Q/ [& B1 A! ?2 n+ R, s
8.        天外绝响,聆听章太炎训话       
; o: ^$ G* o% k) Q章太炎不仅在苏州办着国学讲习所,而且还身兼苏州国医学校的的校长、中医研究院的院长。他的浙江话尽管许多学生听着费劲,但是学生们对于聆听章校长的训话仍然十分痴迷。朱良春就是这许多粉丝之中的一个,他远远地看着章太炎讲一句话,喝一口茶,吸一口烟,吐一口痰。
$ ?5 Z2 a9 d* Z+ l3 W9.        日机轰炸,学校散伙非一家       
5 E9 t2 H4 z3 K侵华日军的轰炸,不仅轰散了中医人辛辛苦苦办起来的学校,而且也轰散了中医学子继续深造学习的梦想。兵荒马乱,人心不宁,下一步该怎么办啊?朱良春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与整个民族一起经历着一场磨难。
. x8 k/ Q2 E# L8 O0 Q6 L$ \/ a10.        投奔上海,幸遇良师章次公       
# M) `8 `1 l0 h) N- _5 T/ j# \1937年的11月,上海长达三个月的淞沪大战尚未平息,朱良春来到了这个战乱中的大城市,成了名医章次公的入室弟子。借宿在赵先生家里,每天早上行走在寒冷的街头,这个冬天给朱良春留下了难于磨灭的印象。
6 Q3 O0 _( O6 N7 L, J. W# ~11.        居食无所,难民还能医难民        。
8 K: p# [4 }$ P5 c日军封锁长江,朱良春先生的父亲无法与他联系,他的经济命脉断了。恩师章次公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技术扶贫”让他到难民医院去打工。这个难民医生,不仅获得了经济来源,而且成了救民疾苦的苍生大医。
0 ^$ l- |- P- R12.        开业南通,舍药不仅得民心       
' ^; J( e. m, R" z1939年,在反中医人士汪精卫建立伪政权的时候,朱良春先生在南通开业了。他的门楣上,一边贴的是太医家传,一边是国医学院毕业,既连着传统,也通向未来。他学着章次公的样子,也是舍医赠药,再加上良好的疗效,因此深得人们喜爱。
  b3 w- a7 p% P9 V7 }" ~$ ?9 n13.        治登革热,大展宏图抓良机       
% _" j5 _4 y8 P$ `, }7 B5 p8 [1 p登革热是一个急性病,别人一周见效,他却能三天治好,靠的是“博采众方”和自己善于化裁运用。临床疗效是一个医生最好的宣传品,朱良春的名声随着传染病的消退而日渐远扬。' R0 u( l$ Z2 {, i' H& \
14.        办学四年,艰难培养国医人才       
( `: L: e1 c; N4 S* C. V/ v佩服朱良春的不仅是患者、同道,想跟他学习中医的青年也日渐增多。他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想到了传道、解惑、授业,南通中医专科国医学校在一座旧庙里成立了。他是最忙的人,看病、安排教师、编讲义、替课、补习、带教,一干就是四年。! o7 S7 [& X9 ^! j; d- `
15.        响应号召,中西医合作靠真诚        9 t) j* @" N* Q5 V4 E
新中国诞生了,他与南通人民一起迎来解放,爱国卫生运动他是带头人;1952年组织起来搞联合诊所,他也是带头人。因为他业务好,人格魅力大,自然各项事业都是他带头。8 c7 E) J  w* v1 U
16.        创办医院,撑起中医一片天       
$ I% t3 A: Y8 [4 D1954年,联合诊所的病人太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因此,升格为私人联合的中医院。虽然是中医院,西医的同道早就是他的合作伙伴。1956年,私立的中医院变成了公立的中医院,当然都是无偿地捐献出来的。他也理所当然地仍然是院长。# `, b  C# {' D1 X0 B5 k9 k
17.        育三枝花,不单靠一双慧眼        3 K( \7 T& X& v
南通市中医院里有三枝花,是很有特色的土医生转正的。说是三枝花,其实都是散在于民间的土郎中,有两位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另一位只懂得一味药。但是,在朱良春的手里,他们都成了专家,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聘为特约研究员。
; H" i9 c; T7 g3 Z# f6 s2 [18.        探章次公,为徒当如朱良春       
3 [6 H  C; @( D1 B! H朱良春培育的三枝花走进北京参加学术会议,他自己作为农工党的中央委员也经常进京,因此可以拜见先期进京的卫生部顾问章次公。章先生两次同毛泽东彻夜长谈,或许影响了中医政策的制定。但是,章次公在反右之前就被强制学习,却是少有人知。
% p6 R0 y) M) Q: m' h& L19.        不堪回首,见文革世态炎凉       
, C2 w( U8 \/ p5 B% ?文革期间的世态炎凉,使朱良春先生深切体会到人情冷暖。即使是被关在火葬场的岁月里,他也没有破灭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获得解放、找回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尊严,完全靠自己一双治病救人的妙手。5 f3 c" q, `' J( ?
20.        点石成金,不仅是绍奇步先       
7 T$ F5 @3 S. C* g" l朱良春先生提携后人、教育学生,不仅满腔热情,而且往往独具慧眼,其中不乏点石成金之作。何绍奇、朱步先、史载祥成为杏林翘楚,就是朱良春先生的妙手杰作。
0 g8 _1 t# m) q- g1 n21.        办研究所,卢嘉锡欣然题词        5 R. p3 l3 q$ [- O1 D. b' I
1992年75岁的朱良春先生,率子女办成中医临床研究所,传承学术,弘扬中医,终于有了自己的平台。不仅地方领导致贺,著名画家范曾书写丹青,国家领导人卢嘉锡也欣然题词勉励,这是何等的精神感召啊。. v7 B3 U3 z! @' u4 Z: X: V
22.        术济东瀛,虹桥机场送谢金        4 k8 A" P5 O+ ]
朱良春先生的妙手,并不仅让上海的施先生晚期胰腺癌绝处逢生,而且让日本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准备的日子里癌细胞大部消失。他高妙的医术,深奥的养生经验震撼了东瀛。在他事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东瀛回报的涌泉之水,恰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中日之间的创伤,被他医治而康复成友好。
- R+ g$ f3 e1 g5 I; e+ A23.        讲学各地,技不私密育后人        + p+ e3 x6 U2 h* O
江苏南通是朱良春先生的宝地,但是他成为国著名中医专家,不仅是在南通看病救人,而是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传经送宝。他常说“技术不保守,经验不带走”。他讲的都是别人视为“不传之密”的干货,学起来兴趣盎然,用起来随手即灵。
8 O/ P1 d  {+ D24.        游新加坡,海外中医接薪火       
( s& B+ ?3 K. w( d" ~* v# f新加坡的学生更高明,把老师请到家里,手把手地教,一点一滴地学。朱老也希望了解海外中医发展的状况,把中华大医的真正绝活,在海外展示出来。他治疗尿毒症患者的药方,就像我们先人崇尚“海上方”一样,被新加坡的西医视为珍宝,逐一研究。
9 ^* G5 z7 F$ c9 }# w/ y25.        再次创业,风湿病医院新起步       
2 U0 D' i2 f0 d+ e: u2 W0 X研究所的规模已经狭小了,容不下那么多病人,也难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因此,朱家军里的铁娘子朱琬华,一定要办一所医院。在朱老90岁的时候,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成立了。卫生部正副部长都写来了贺信,海内同道共襄盛举。! ?( Z: Q5 P( x. ^- E& L6 N
26.        喜带高徒,与邓老携手走南北       
6 m2 \( Y, p" P! R0 K名师与高徒之间的学术传承,是中医薪火相传的特色。名师与高徒的盛会,在南通首开纪录,然后定位于广东。不同学科的中医专家聚在一起,历史经验与现实创新互相交融贯通,促使中医学术不断发展。
/ x9 s! x: i6 `7 _27.        北濠河泮,笑迎八方优秀人才       
9 y4 o# T7 _0 ~3 i- p! R南通的濠河虽然不长,却连着万里奔腾的长江;北濠山庄里的朱老,关注着全国的优秀中医人才。有来访的,有来信的,也有来电话的,朱老几乎是每函必复,有问皆答。这对于一个九十多岁的著名中医专家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却做到了。
7 W. `' Z9 ~. l5 L3 h28.        一部大书:朱良春现象待解读       
( g8 O1 U. e0 J" Q. U& K; _朱良春先生是一个著名中医学家,他身上有着许多谜团。他的成功,拨动了许多患者、读者的心弦,他的人格魅力,他对事业的追求,他的养生之道,他的健康长寿,他的学术造诣,都值得一一去解读。
3 D) B3 B# N% H1 b, \# K6 H29、盛名之下,国医大师求至善
+ }' n5 n0 ]1 L9 e5 X. x2009年朱良春先生被国家评为首届国医大师,前来看望的领导,采访的新闻记者,拜访的学者,求诊的患者,纷至沓来,因此而应接不暇;希望他出席学术会议,为学术著作写序言、书评、题词鼓励的信件来自全国各地,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他尽力而为。
1 y. F. W/ a8 j' A30、章朱学派,传承中医朱家军
/ S  a8 {* P5 w- e学派最主要的特征是传承,没有传承就不能叫学派。学派不同于医家、医著、医论。凝聚力量,培养人才,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然形成过程,不是人为地捏合、撮合。尊师重道,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透露出章朱学派的显著特征。
$ W- t+ W) F, ^4 a31、坚持保健,呵护生命养生粥6 z' U- I! s( H
生命不能创造,只能保养。善于养心,忙而不乱,形与神俱,德全不危,三代传承养生粥,伴随着朱老走过百年人生历程,精神饱满地笑迎八方来客,彰显着中医养生保健的神奇魅力。! z2 ^1 |! [: `3 d: ]
: F* W, _, Q+ \: s/ `
$ _% d* o) @+ {) R& D

点评

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 本书提要 人的一生,既要做人,也要做事。路志正先生,字行健。志正,所以厚德载物;行健,因此自强不息。他少年时期就步入医林,建国伊始已经开业十年,在当地颇有医名。1952年进入卫生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18 09:41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2-18 09:41:56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2-18 09:402 K( R$ r0 P" c+ s' j: K1 I% w
《朱良春小传》
! L3 O# q2 u' k0 a5 U. \——国医大师朱良春访谈录
  S0 S# j0 {* F' g; _               
. Q9 B2 k8 r% \6 ]) x7 n
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8 f  m5 H3 Z6 `5 c; L

+ \: b" ^9 y6 M* ]. T7 y# _本书提要
. s9 ^, e( B, G7 u2 v* k! {7 \5 o( \) m
人的一生,既要做人,也要做事。路志正先生,字行健。志正,所以厚德载物;行健,因此自强不息。他少年时期就步入医林,建国伊始已经开业十年,在当地颇有医名。1952年进入卫生部工作,见证了20年不平凡历史。他最早认定中医治疗乙脑成果,代表中医界参加血吸虫防治,深入调研各地经验,下乡宝钢培育医学人才,皆不辱使命。1973年进入广安门医院,兴特色,建学科,抓急症,开科研,带研究生,育高徒,培养优秀人才,把岐黄妙术广传海内外,硕果累累。他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针砭时弊,诸多高论惊四座。在历史给与的特殊舞台上,他把中华大医的风采,展露给当代,也留给历史,耐人品味,任人评说。0 _5 V6 V/ N& W' X& c

/ e; R7 j8 K1 S' a4 x" E
& X7 y; q; i, d' s5 q
+ Y6 A+ O0 Z4 @+ s2 x. z
2 _) X+ X$ M- ]3 q" j6 n  g: {7 `, d% Z/ G1 \4 @  i7 u0 L/ ^

) _5 i2 R$ s. [% u# Z% y
. p5 ?- t0 G4 a7 I: l9 F
# K6 L. ]& d  m0 y3 ?. t. S  h" c9 y: }+ b. u. w

8 ~' P# c$ N% r6 g) _( n. _/ c. L# h: z5 {. A0 }' o6 \

! W" D* ^! q: h* E0 z" i
. ~/ N6 Z% V9 [
) F/ [" Y2 `7 L+ W2 L0 z( _
: n6 S3 e) I0 _6 {
. ^) x3 Y, l! f: w! P- a1 ?: ?  w! R, Z3 |; ?' C8 b
1、冀中大地,历史悠久名医辈出贯古今        3$ p3 v' `" f* q6 M" |  V
在燕赵这片热土上,伏羲、黄帝、唐尧留下过开创业绩的脚步;扁鹊、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王好古、王清任、张锡纯走出了医学进步的足迹;在藁城台西先商遗址的旁边,当代中医学家路志正先生,又一次把中华大医的风采展露在世人面前。& n0 y% j' l) x' x8 Z* ]3 t! ~+ P

7 ?9 `9 S$ H& k; o3 a2、三岁丧母,少而更事坚韧性格经磨砺        8& `% i; T8 o3 L9 W
少年时期的苦难生活,并没有把路志正好学上进的精神磨灭,而是促使他成为一个无比坚强的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救民疾苦而奋斗。志正如地,而厚德载物;行健像天,故自强不息。; J. a$ G( x2 c* A/ [8 j5 Q
+ Q9 g# z' y! D
3、虚惊一场,旁听私塾好学天性初展露        104 I; }, G# V. X
五六岁正是贪玩的年岁,路志正先生年幼的时候,对于世界也是充满好奇。在一个偶然的机遇里,他跟着一群大孩子,来到了私塾学堂,当起了旁听生。他的父亲并未因此看成荒唐之事,没有喝斥与嘲笑,而是加以引导,培养他善学好思的能力,引他走进知识的殿堂。. j, K2 N- Q! L8 R. Q) v3 p& l  S
' g* E% j0 y) o' g5 |9 J
4、进入医校,先文后医刻苦研习历五年        138 A# B. _* f, q* u8 f
路志正先生的家乡,不仅读书之风很盛,而且济世救人的高明医生,也出在本家族之中。因此,他能够在十几岁的时候,近水楼台先学医。在乡间几间陋室之中,路志正先生既学到了古典文学,也学习了岐黄救人之术。
+ g- i, B- C2 W& ?2 s
8 q. q) a  R' V" v' G  m! `5、十七抄方,笔走龙蛇遒丽天成真妙手        16- i! q. ]+ a( @) j
学业初成尚无施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来到冀中平原,路志正先生与他的老师一起,为多灾多难的人民大众,施诊舍药,做起了慈善事业。贫苦和疾病缠身的民众实在太多了,日夜地忙碌练就了他一双治病救人的妙手。当然,他的书法成就,也因此而奠定了基础。& \8 f( A4 \0 e' g
# \1 ]" W: v) c' u# `, W# `
6、十八开业,折肱续断声震乡里传美名        208 U/ s" e; A9 o8 j4 G9 g
自古以来,医学难于精通,诊疗充满风险。路志正先生走上临床之后,救治疑难病症,也经历过挫折。善于总结经验,勇于进取的精神,使他在学习之中走向成功,成了当地颇有医名的中医。
6 V$ D4 y8 b8 y5 N; O# i* M
( m  F  h1 L+ ?, M: J0 J7、迎来解放,中医进校反修西医缘改造        24
. E0 @% D8 y0 {  K& p建国初期,路志正先生已经开业十年,救治过无数患者。由于当时盛行改造中医的政策,他也必须到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课程。进修学习的过程之中,基本不讲中医内容。由于他过去中医基础牢固,临床经验丰富,虽然灌输的是西医知识,但是并没有动摇他对中医的信仰。
6 @' h" N* [/ f, m- F9 S6 j4 W) d# ~, k# _. k
8、进卫生部,情系中医处理信访行南北        261 Q+ \0 `4 C) A% W
路志正先生根据组织需要,到卫生部工作,一开始是处理来访来信。随着对中医正确政策的落实,各地中医经验不断上报,他经常外出调查研究,核实有关经验,推广相关技术,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身影出现于需要他的祖国各地。
$ U  N1 m. x8 z9 b
7 C! V8 A7 i1 l9、怀念吕公,鞠躬尽瘁中医司令兴中医        31
# G3 L6 y( s2 Y吕炳奎先生是第一任中医司长,为中医事业的振兴鞠躬尽瘁。路志正先生在他的领导下,做了许多具体工作,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了发展中医,他们一起奋斗;为了战胜非典,他们一起上书总理,为中医而请战。  E, b" s" u8 l* Y; }1 |
% U4 Q  d) F0 d- k9 b) ^( J
10、追忆师友,戮力同心汇聚京都谋大业        35
0 d' E8 ]! K3 v& m新中国的中医事业,离不开中医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日常工作和事业的追求之中,路志正先生结识了许多著名中医学家,互相激励,共襄盛举,在难忘的岁月里,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
( p& G7 F* b2 H, |* L
1 [9 N0 B5 N3 ~9 |* o11、乙脑治验,外调求实慧眼识菁似伯乐        42
) H* R- |8 H8 @: O5 L$ h, V乙型脑炎肆虐于华夏大地,石家庄中医郭克明创出新奇迹。材料报到卫生部,路志正与其他人员一起实地调查,意见分歧,难于下结论,只有他坚持中医有效的观点。卫生部领导认真对待,三派调查组加以核实,最终肯定了石家庄乙脑中医治疗经验,加以表彰,推广全国。
! M  i5 Y" s( s/ P2 A& E4 c4 X- s7 }  Y, U
12、治血吸虫,群策群力中西合璧送瘟神        48
) g! y5 K9 l# N# Z毛泽东发现了血吸虫病的危害,决心七年消灭这个疾病。路志正作为专家组里唯一的中医,中医靠什么参与这场伟大斗争?他创造性地提出中医治疗腹水与西医锑剂杀虫相结合,使中医有了用武之地,为毛泽东《送瘟神》的豪迈情怀,增添了浓重中医特色。
# ^0 R# U+ n/ l/ M& R; ^) F8 i* o- q/ @
13、民间治验,整理提高遍地开花登雅堂        52/ @7 W( t& k- ~3 b# G" h: T
中医是我国原创的知识体系,在民间蕴藏着丰厚的宝藏,只要加以发掘、整理、提高,就可以上升为实用的技术成果,造福于广大民众。路志正先生非常热心地关怀着这些民间经验的传承人,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推荐了许多人从民间走向大雅之堂。
' N" E* [  Y* U: u# R) k# Q' d3 S4 e' Y* F( A8 \. P
14、支持包钢,铁水无情国医护航闯鬼关        574 a1 Z2 d% A% a  i+ D" b& V
下乡医疗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一种现象,作为“爱护人才”的一种表现,包钢为了留住路志正先生,卫生部里的正副部长找了7位,一定要留下他来,为包钢服务。他们表示一定加以重用,他们看中的是路志正先生的高明医术和难得人才。9 Y& f, w) u5 L3 D2 {( N: V

# H' }. x. w  n, V$ h+ ?5 X15、错位文革,承受考验含辛茹苦传薪火        623 j- o0 D1 f" E# Y
不堪回首是文革,尽管他没有过错,而是被派性斗争所牵连。在失去人身自由的艰难岁月里,他利用特殊的环境,不但经常为当地群众看病解难,而且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竟然能培育出几名中医人才,靠的依然是坚定的信念和坚实的中医功底。
1 x' J1 f( n& B' G5 o) s' J+ ~" F
; {7 {0 `9 m! p5 k16、进中研院,勤于临床讲究实践倡急症        70$ F4 V3 [/ {- Q
文革结束了,他落实政策回到北京。年过半百的路志正先生,坚决谢绝了卫生部领导的关心照顾,执意来到广安门医院,一不为安闲养老,二不是退隐医林,而是大力弘扬中医特色,为中医事业而奋斗。6 i5 R) g/ @& v: A. C

8 z0 \2 p( |. E0 h5 y6 y17、二十余载,组建学会继承发扬再创新        78* q, O& h  d. i3 k9 }
组建中医风湿病学会,把痹症与风湿病的关系理顺,深入研究痛风病,培养人才,研发新药,发展学术,在国内外召开专门的研讨会议,团结全国有关专家一起奋斗,路志正先生为此倾注了很深的感情,满腔心血。3 s' D& f7 _- P- M% q1 Q0 ^7 f
* M4 g  i1 Z2 k% a9 V4 X
18、勤勉不辍,阐细发微治学临证皆严谨        91
. b( d4 K1 q9 k* M# ]8 O中医学内容浩繁,学术博大精深,如何引导学生们深入学习和研究这门学问,是路志正先生经常考虑的问题。结合临床具体病例,引经据典,阐发机理,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这是他传播中医学术的特点。+ Z: G2 C, i7 l' k' R; H  W
# F/ Q- Q, W) G
19、博览群书,既专且博中医事业勤耕耘        1049 T/ [4 {8 I" `- `0 ]% F
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随俗为变,做一名全科医生,是历代著名中医学家的追求。路志正先生不仅对于内科疾病是专家,对于妇女经带胎产疾病也深有研究;对于本草药物学如何“减毒增效”等中医学问,皆善勤求古训,博采众家。* Q: S. g5 a6 e2 Y) l1 D( Z4 @

3 r) u; G, L1 N6 K$ P. a. `/ J20、重视脾胃,著书立说临床研究创新论        111
1 j& Z* S% G, q: e* j  y  P脾胃为后天之本,升降之枢纽,治疗疾病多从脾胃入手。即使是心血管疾病,也不可受西医思维的影响,只知道活血化瘀。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地域的影响,人们患病之时往往多湿,通过利湿可以治疗众病,这是路志正先生告诉学生们的辩证法。
% g. N6 d7 {  n; b, I" f- b, j
; g$ K8 @- C* S; b21、出国讲学,广布杏林岐黄神术惠五洲        125+ l0 {' R, Y  V/ f
在卫生部的时候,路志正先生就陪同过许多外国访问学者,向他们介绍中医学术。改革开放之后,对外交流增多,中医药走出国门传向世界,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竟有投机分子,在国外败坏中医声誉,路老就利用各种机会,一边挽回他们的不良影响,一边努力传播优秀的中医文化。
1 F) D* a* X( F- [" b4 e8 c6 V$ B( l0 I' j) J+ [1 J9 d& U9 m
22、上书中央,针砭时弊出谋献策求发展        137
6 i/ h, ~+ ~4 t$ c'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路志正先生与其他同道一起,利用为中央首长治疗疾病的机会,和各种参政议政的平台,积极为中医药的发展献计献策。在他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15年里,提了大量的议案,多次上书中央领导。7 n7 b( d2 x: Q$ h! O! n$ Q7 N/ g, G
7 h2 ~. o2 d/ b9 D9 ?
23、非典肆虐,众老进言祖国医药谱新篇        1515 g# |: B7 _: `
非典突袭神州大地,中医药本来大有可为,由于长期错误导向,致使中医药在开始的时候难以进入主战场。坐在总指挥吴仪副总理身边,路志正先生慷慨陈词,没有中医参与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总指挥听后当时拍板,中医进入主战场。
$ V! S, U& t4 F# }$ Q& R( ?' ?, f/ \! \+ k* L6 a. ?
24、乐育高徒,硕果累累授业解惑为传承        156
% ~0 h5 ~) G% L( q+ I近些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视中医学术传承工作,路志正先生乐于把自己的学术经验传授给徒弟们。四面八方的弟子前来拜师学习,岐黄薪火在这些后来的中医手里得到传承。弟子们也由徒弟变成了师傅,中医事业必将走向伟大复兴。9 g) K# T' a4 K4 _
9 A$ ]5 n7 @& o/ c
, u; P" g& Y2 {6 k- M/ H! {% _
后  记        1657 \% t4 L1 y) [% c* O4 q, Q
8 m  A/ ^9 Z" ^9 c

点评

邓铁涛传 曹东义 提 要 邓铁涛先生1916年出生于广东开平,祖父卖药,父亲业医,他在抗战之前中医本科毕业,可谓三世医学。他避乱于香港,不忘国难,艰辛传承中医。建国前参加地下工作,土改中发挥中医作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18 09:42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善元一 发表于 2021-4-18 21:35:14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邓铁涛先生一贯主张微观是科学,宏观也是科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从细胞到分子、基因……越来越细。中医学的理论与之相反,是宏观医学,把人(病人)放在天地之间去观察去研究。西医能治好病人,中医也能治好病人,按照真理的标准来看,并结合上述观点,中西医不能互相排斥,正好是互相补充,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会创造出更深的理论,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后现代科学”的发展方向。
( N! Z. o2 X. |' `..., T! Q+ b. _3 r) E: L7 K9 q1 ?
曹老师与三位国医大家的缘份,让深爱民医亦明医郭生白本能系统医学的我,羡慕得不要不要的。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本、确,没资格和能力来说什么的,抄来邓老中西医之论作为评论,确是深有同感而不抄不已呀。
" n% E7 O2 X7 k( L! L  @/ Q4 ~# x
  w, G% ^- n% [1 J  A曹老师的文章,汹涌澎湃,一天数文,注意休息啊。" E6 p# p1 |( T* a# x/ R
吉祥!9 P, P1 q3 n1 O- E. u1 e- Y- a
晚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善元一 发表于 2021-4-18 21:35:14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邓铁涛先生一贯主张微观是科学,宏观也是科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从细胞到分子、基因……越来越细。中医学的理论与之相反,是宏观医学,把人(病人)放在天地之间去观察去研究。西医能治好病人,中医也能治好病人,按照真理的标准来看,并结合上述观点,中西医不能互相排斥,正好是互相补充,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会创造出更深的理论,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后现代科学”的发展方向。: U" B: v: @, w% o! H: T+ f5 ~
...
' F; b5 d; G+ W9 a) {6 e3 p' {曹老师与三位国医大家的缘份,让深爱民医亦明医郭生白本能系统医学的我,羡慕得不要不要的。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本、确,没资格和能力来说什么的,抄来邓老中西医之论作为评论,确是深有同感而不抄不已呀。
$ U3 Z; D5 {! x0 q/ d& F' u" l9 _, A* `  U0 C6 M" d
曹老师的文章,汹涌澎湃,一天数文,注意休息啊。/ ~7 T+ R3 r8 p' E5 N
吉祥!) V7 I6 Z/ [# f
晚安。

点评

感谢鼓励,承先启后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复兴中医,走向世界造福大众为未来目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4-19 10:1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4-19 10:10:09 | 阅读全部
善元一 发表于 2021-4-18 21:35, ~' o- ]$ z- _$ j- H
邓铁涛先生一贯主张微观是科学,宏观也是科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从细胞到分子、基因……越来越细。中医学的 ...
' m; g4 Z' Q0 ]0 k$ U; }' n
感谢鼓励,承先启后是我们的历史责任,6 e; C+ ~9 _* c( H
复兴中医,走向世界造福大众为未来目标。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