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好方子进不了六经辨证体系,温病学家群起造反,欲与医圣试比高
曹东义 发表于:2020-3-26 17:56:4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288
好方子进不了六经辨证体系,温病学家群起造反,欲与医圣试比高

% A3 q9 b5 G: J0 k4 k5 X4 t+ A! j# B  q
曹东义

; j1 v. F! j2 @: @& z, }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e; ^' f( v& C/ A6 e  N  |
5 \# R# K& I7 Z+ v3 k' F
/ O- r6 T" B$ m$ X8 p# X* e3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治疗名叫伤寒的传染病,主要是使用113方,
/ s5 R8 J5 i2 c* H2 S4 e并且张仲景的时代,只有热药、温热药发汗解表的方子。: a# p& x# t( ]8 L6 q( I8 E' K/ W
张仲景不用辛凉解表,不是他不想用辛凉解表,而是那个时代就没有辛凉解表的“思想”。《内经》说“发表不远热”。
& e/ ~+ s4 W3 x( J) P& V% p* r) C5 ^3 _1 a4 c
辛凉解表的思想,是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之中提出来的,到明清时期,逐渐上升为与辛温解表一样的法则。/ M- @7 f2 M( l# Q+ z( V
严格地说,
8 z# O2 `/ j' q1 j张仲景从来没说过“辛温发汗”,也没有说过“辛温散寒”、“辛温解表”,他只说“当发汗”、“当解表”。6 ]& [+ @9 `3 Q$ a7 g0 V; U7 j
有人说伤寒必须辛温解表,不能辛凉解表;温病必须辛凉解表,不能辛温解表等等,
: o+ _/ |  E, n+ _3 d" R这都是对张仲景的误解,甚至是偷换概念,“犯上作乱”,要推翻张仲景的《伤寒论》。
2 A9 i% U' m5 }
0 J* Z/ w- `  y* U后世创造了很多好方子,进不了张仲景六经体系,因此,就创造了一个“温病学”体系,就好像当年张仲景不能用《汤液经》六合辨证而发明了六经辨证那样,都是另立一派,用一套理论串联起丰富的治病方药。9 x1 R$ m% M5 @# s  r' f
2 _6 y9 S& z1 h& D3 ~1 o
; b) L; H; E: r6 X5 z
造反的历史很长,首先是从王安道开始的。
. K# o! o7 q6 q; Y- j' Q: u" a0 v0 ~2 G0 \0 n2 s  _; l
0 R8 x7 Z% ]# T9 h2 t
王安道,名履,号畸叟,又号抱独山人,昆山(今江苏昆山)人,约生于公元1332年,明洪武四年(1371年)任秦府良医正,为元末明初著名的医学家。
《医经溯洄集》是王安道的医学论文集,集中反映出他的医学思想,尤其是他关于伤寒与温病关系的一系列论述,深受清代温病学家的好评,吴鞠通《温病条辨》认为,“晋唐以来诸名家”,对于“温病一证,诸贤悉未能透过此关,多所弥缝补救,皆未得其本真,心虽疑虑,未敢直断明确,其故皆由不能脱却《伤寒论》蓝本,其心以为推戴仲景,不知反晦仲景之法。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温病之证,宋元之前皆统于伤寒之中,属于广义伤寒的一种特殊病证,历代医家都未能将温病独立出来,形成与伤寒不相上下的另一证治体系,只有王安道将仲景学说进行了重新评价,认定仲景《伤寒论》的“立法”本意,就是专为冬季狭义伤寒“立法”,其他三季的外感热病都不是《伤寒论》“管辖的范围”,必须另起炉灶,重新打造一个温病证治体系。
王安道《医经溯洄集》的“仲景立法考”云:“读仲景之书,当求其所以立法之意,苟得其所以立法之意,则知其书足以为万世法,而后人莫能加,莫能外矣。苟不得其所以立法之意,则疑信相杂,未免通此而碍彼也。呜呼!自仲景以来,发明其书者,不可以数计,然其所以立法之意,竟未闻有表彰而示人者,岂求之而不得之欤?将相循习而不求欤?抑有之而余未之见欤?[1]
王安道推求仲景立法本意,本未可厚非,甚至应该加以赞扬,但他推求的结果却将《伤寒论》引向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夫伤于寒,有即病者焉,有不即病者焉。即病者,发于所感之时(冬季):不即病者,过时而发于春、夏也。即病谓之伤寒,不既病谓之温与暑。”“呜呼!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也”。王安道的这一“论断”,使学仲景伤寒者,只有在冬季有可用之法,其他三季的温热病都不必用《伤寒论》方。即使是应用了《伤寒论》的方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王安道也认为这只是出于偶然,是不可取得。故此他说:“今人虽以治伤寒法治温、暑,亦不过借用耳,非仲景立法之本意也。”“凡用药治病,既效之后,须要明其当然与偶然,能明其当然与偶然,则精微之地,安有不至者呼?惟其视偶然为当然,所以循非踵弊,莫之能悟,而病者不幸矣。”
对于韩祗和、庞安常、朱肱、刘河间等医学家,在仲景麻黄汤、桂枝汤中加入寒凉药,治疗春夏季节的温热病的做法,王安道也大为不满,他说:“韩祗和虽觉桂枝汤之难用,但谓今昔之世不同,然未悟仲景书,本为即病之伤寒设也。且其著《微旨》一书,又纯以温、暑作伤寒立论,而即病之伤寒,反不言及,此已是舍本徇末,全不窥仲景藩篱;”“至于刘守真出,亦以温暑作伤寒立论,而遗即病之伤寒,其所处辛凉解散之剂,固为昧者有中风伤寒错治之失而立,盖亦不无桂枝、麻黄难用之惑也。既惑于此,则无由悟夫仲景立桂枝、麻黄汤之有所主(表证),用桂枝、麻黄汤之有其时(在冬季)矣。故其《原病式》有曰:‘夏热用麻黄、桂枝之类热药发表,须加寒药,不然,则热甚发黄,或斑出矣’。此说出于庞安常,而朱奉议亦从而和之。殊不知仲景立麻黄汤、桂枝汤,本不欲用于夏热之时也。苟悟夫桂枝、麻黄汤本非治温、暑之剂,则群疑冰泮矣。”“夫欲加寒药于麻黄、桂枝汤之中,此乃不悟其所以然,故如此耳。若仲景为温、暑立方,必不如此,必别有法,但惜其遗佚不传,致使后人有多歧之患。”
仲景伤寒的立法本意,果真象王安道所说的只为冬季的狭义伤寒立法吗?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素问》的“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与《难经》“伤寒有五”,早已为广义伤寒学说奠立了基础。在本书第一章中,笔者已经指出,《伤寒例》中虽杂有后人字句,但原作出于仲景。仲景在《伤寒例》中,继承了《素问·热论》和《难经》的广义伤寒学说,阐明多种外感热病“皆伤寒之类也”,故在《伤寒论》六经病篇不再揭诸伤寒温病热病之名,而是据其不同证候表现,按六经辨证而施治法。因为有《伤寒例》关于十多种温热病皆属伤寒之论,则不难断定仲景之书是为广义伤寒设法,而不是为狭义伤寒立论。仲景《伤寒论》自序云:“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理应是广义伤寒,而不是仅发于冬季的狭义伤寒或感冒。
    仲景《伤寒论》六经病篇,惟以辨证论治为本,多不细分属何种外感温热病之证。论病之处往往冠以太阳、阳明、少阴等词(约有200余条),而较少提伤寒、中风、温病等名。其中云“伤寒”之处最多,但也未必是指狭义伤寒。如果将《伤寒论》中证候与现今温病学中证候相比较,不难看出二者在述证方面的共同点很多,如温病学所说的发热恶寒、壮热烦渴、躁扰不宁、神昏谵语、咳喘呕吐、下利黄疸、惊厥抽搐、斑疹吐衄等等,皆不出仲景书之外,也充分说明仲景《伤寒论》为广义伤寒立法。
如前所述,仲景《伤寒论》既然为广义伤寒立法,那么,《伤寒论》中的方药是否可以治疗各个季节的温热病呢?笔者认为,既然《伤寒论》的伤寒、中风表证可以被现代广义温病所包容,那么仲景必以麻黄汤、桂枝汤治疗有恶寒表证之“温病”;《伤寒论》既已为麻黄汤、桂枝汤严立忌宜,可知仲景必定不会用麻桂方治其所云“发热而渴不恶寒”之温病。那么,麻桂辛温发汗之剂,果真能够用来治疗现代温病吗?我认为是应该十分慎重的,但在有些情况下是可以应用的,尤其是在汉代以前没有辛凉解表法则和方药的情况下。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就抹杀了前人取得的成就,也从根本上动摇了仲景《伤寒论》的价值。
首先,仲景《伤寒论》并未云麻桂方是辛温之剂,也未见仲景明言“当辛温发汗”,“当散寒邪”的论述。仲景对太阳表证,但云“当发汗”、“当解表”,凡温针、火劫取汗,皆视为误治。再看《伤寒论》对麻桂方的具体运用,也相当谨慎而法度森严。除阴虚血伤、酒客和阳虚证忌汗外,仲景还嘱人用药要以小剂量多次服用;并且要“温覆、啜热稀粥以助药力”,而不肯多用热药。所谓“取微似汗出”,“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等等,明确示人慎汗取效,不可孟浪从事的重要性。可见掌握麻桂之适度发汗不太容易,稍有不慎便为误治,或酿致“坏病”,此与“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清解之剂的小柴胡汤的轻松用药法度,恰成明显对照。
临床用麻桂辛温解表为何不可浪投?盖伤寒为致病之因,发热是基本病变;恶寒为表象,发热是实质。辛温之“温”,有碍热病之“热”。
麻黄汤、桂枝汤既然不容易施用,仲景为何不予舍弃?首先,汗法是治疗外感表证的基本方法,而麻黄汤、桂枝汤可发汗解表。《素问》云:“体若潘炭,汗出而散。”叶天士也云:“在卫汗之可也。”当时对辛凉也能发汗解表还缺乏实践认识,故用辛温取汗。第二,麻桂辛温发汗虽用之不易掌握,但在严格掌握适应证、药量和煎服法的情况下,仍然可用之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不致变成坏病。第三,《素问》云:“发表不远热”,这个理论来源于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在武威[2]和居延出土的汉简中[3],存有二个较完整的治疗伤寒的方剂,均用乌喙、附子、细辛、桂、术等辛热、温燥之品。另据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式》所引伊尹《汤液经》的内容来看,其中就应用麻黄汤和桂枝汤治疗天行热病。总之,用热药治伤寒,或以辛温发汗,是当时风尚,由来已久。第四,外感热病表证阶段不可过用寒凉,否则寒凉使表闭不解,病也不去。叶天士《温热论》云:“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章虚谷注云:“邪在卫分,汗之宜辛平表散,不可用凉。清气热不可寒滞,反使邪不外达而内闭,则病重矣。”吴鞠通《温病条辨》用桂枝汤治有恶寒之温病,虽遭后世之讥,然其立论亦必有所据。
    总之,辛温、辛凉发汗,皆取其辛散,过热过凉皆非其宜,然辛凉比辛温易施,少有变证。
王安道《医经溯洄集》“呜呼!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也”,并不是讨论仲景方是否可以治疗温热病的问题,而是坚决反对用仲景方治疗温热病。他用自己所谓的“仲景立法本意”,对前世伤寒学家一概否定,对当时人们灵活运用仲景伤寒方,辨治外感热病的经验也一概抹杀。他说:“决不可以伤寒六经病诸方通治也”,“春夏虽有恶风、恶寒表证,其桂枝、麻黄二汤,终难轻用,毋泥于‘发表不远热’之语也。”王安道能够大胆地否定《素问》“发表不远热”的理论,确有卓识,但他禁止春季夏季使用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的做法,却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全盘否定,欲使仲景伤寒方只能用于冬季之内,从而其使用价值大打折扣。然而,仲景《伤寒论》不仅敢于冲破《素问·热论》“日传一经”的古训,而且开创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活法,王安道于此全未领会。仲景以“有是证则用是药”的辨证论治精神,用六经辨证普治一切外感病,他不受“日传一经”的束缚,当然《伤寒论》方也不会被王安道“季节病名”所困到,变成“委废太半”的古董,而被束之高阁。王安道云:“吁!使仲景之法,果遗祸于后人,《伤寒论》不作可也;使仲景之法,不遗祸于后人,《伤寒论》其可一日缺乎?”依王氏之推想,仲景伤寒方只可用于冬季即病之伤寒,春夏秋皆不可用,怎么还会有“《伤寒论》其可一日缺”之疑问呢?
王安道由于拘泥于季节对疾病的影响,认为环境对人的疾病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不仅反对春夏季节使用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解表方药,而且反对在冬季使用辛凉解表方药,他说:“彼冬时伤寒,用辛凉发表,而或效者,亦偶然也。”这充分说明他太过于拘泥季节对疾病的影响,而对辨证论治认识不足。
王安道的错误认识,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在孙思邈大力反对太医辈以诸冷物疗伤寒,“极与仲景本意相反”之后,宋元医家普遍使用辛凉或寒凉药物治疗外感热病,韩祗和发汗解表全不用仲景方药;庞安常、朱肱于春夏季节在麻黄汤、桂枝汤中加寒凉药,变辛温为辛凉;刘河间、张子和力主寒凉治伤寒。这些都使王安道觉得:“自近代先觉,不示伤寒、温、暑异治之端绪,但一以寒凉为主,而诸温热之剂,悉在所略,致使后之学者,视仲景书欲仗焉,而不敢以终决;欲弃焉,则犹以为立法之祖而莫能外;甚则待为文具,又甚则束之高阁,而谓其法宜于昔而不宜于今;由治乱动静之殊,治静属水,乱动属火,故其温热之药,不可用于今属火之时也。噫!斯言也,其果然耶否耶?但能明乎仲景本为即病者设法,则桂枝、麻黄自有所用,诸温热之剂,皆不可略矣。”
王安道在对仲景伤寒学术的全面理解上是很不够的,尤其错误的是他将麻黄汤、桂枝汤与仲景伤寒方等同看待,让人觉得仿佛仲景伤寒方只有麻桂二方。他说:“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观此,则知温病不当恶寒,而当渴;其恶寒而不渴者,非温病矣。仲景虽不言暑病,然暑病与温病同,但复过一时,而加重于温病耳,其不恶寒而渴,则无异也。”这样的认识十分正确,但是没有恶寒的温病、暑病,怎么会有表证呢?没有表证怎么会有使用麻黄汤、桂枝汤的指征呢?既然麻黄汤、桂枝汤与温病暑病没有关系;仲景《伤寒论》也不是仅有麻黄汤、桂枝汤二方,王安道怎么会得出:“呜呼!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的结论呢?
王安道“伤寒温病热病说”云:“伤寒即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非辛甘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此仲景桂枝、麻黄等汤之所以必用也;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暄热之时,怫热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此仲景桂枝、麻黄等汤,独治外者之所以不可用,而后人所处水解散、大黄汤、千金汤、防风通圣散之类,兼治内外者之所以可用也。”仲景何时说过:“非辛甘温之剂不足以散之”?“仲景桂枝麻黄等汤”是仲景伤寒方的全部吗?仲景只有“独治外者”而没有“兼治内外”的方剂吗?“怫热自内达外”之时,用栀子豉汤、竹叶石膏汤、葛根芩连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白虎汤、大小承气汤等加减治疗,能完全无效乎?恐王氏不敢下此断言。但王氏仍狡辩说:“虽然(尽管这样),伤寒与温病、热病,其攻里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热,故不必求异;其发表之法,断不可不异也。”
明代医家陶华《伤寒琐言·辨张仲景〈伤寒论〉》云:“尝读刘守真书云:‘伤寒无阴证,人伤于寒则为热病。热病乃汗病也,造化汗病者皆阳气也。遍考《内经》《灵枢》诸篇,寒证、阴证乃杂病也,叔和误入之耳。’守真高明之士,亦私淑仲景者,而议论之异者何也?曰:虽守真之明达,盖亦因《伤寒论》以桂枝、麻黄通治温暑之误,而有是说。故(守真)叮咛云:‘天温、温热之时,用桂枝汤,必加凉药于其中,免致黄生斑出之患。’若知此汤,自与冬时即病之伤寒设,不与过时之温暑设,则无此论矣。”陶华此论虽出于对刘完素学说的不同看法,但“此(麻桂汤)汤,自与冬时即病之伤寒设,不与过时之温暑设”的论断,恰巧切中王安道“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法”谬说的要害。故云麻黄、桂枝汤不可以治温暑是可以的,而云仲景方不为不即病之温暑设却是讲不通的。
仲景之前没有辛凉解表法,以桂枝麻黄等性温之剂解表,难用而可以用,故法度森严,稍有误治即成变证,此正是仲景《伤寒论》的难能之处,恰如仲景所言“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王安道“伤寒与温病、热病,其攻里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热,故不必求异”之说出,其所立“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的论断,也就不攻自破了。但是,人们一般不会注意王安道的自相矛盾,而是只记住了他所说的“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甚至明代和清代温病学兴起和成熟之后,温病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完全不取仲景“不恶寒而渴”的定义,而是认为温病初期都有恶寒表证;已不仅仅局限于春季,而是可以泛发于四时,也就是“温病”一词所包括的病症,已经完全与广义伤寒没有区别之后,王安道的“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法”的影响,还没有“呜呼”,仍然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使仲景伤寒方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王安道云:“余每见世人治温热病,虽误攻其里,亦无大害,误发其表,变不可言,此足以明其热之自内达外矣”。王氏不遗余力地反对用温热药治疗外感热病,大力提倡寒凉疗法,与刘河间、张子和寒凉攻下有异曲同工之妙。从韩祗和发汗解表全不用仲景方,到庞安常、朱肱在仲景麻黄桂枝汤中加寒凉药物,再到刘河间主张伤寒六经传受从始至终都是热证,都反映出辛温解表难用的思想。王安道:“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法”的提出,迫使仲景伤寒方在春夏季节无人敢用,虽矫枉过正,但也向人们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辛温解表难用,辛凉解表易施。以辛凉清解为代表的温病学派,在这时已经呼之欲出了。
王安道对仲景三阴病的认识,也有不足。他说:“夫仲景之书,三阴经寒证,居热证十之七八。彼不即病之温、暑,但一于热耳,何由而为寒哉?”不错,仲景三阴证之中,除了寒热错杂、急下存阴的病证之外,多为虚寒证。这些虚寒证,有许多是属于四肢逆冷、脉微欲绝、吐利不止、真寒假热、阴阳格拒的“三阴死证”。这些“三阴死证”,既可以由三阳的实热证,失治误治而深入三阴,也可以因为其人素体阳虚,而由外寒直中三阴,成为三阴死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可以认为,三阴病除了一小部分病症与其脏腑经络病变有关之外,大部分死证都是外感热病后期休克期、休克前期的危重病症。现代医学实验也充分证明,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独参汤等,都有较好的改善微循环、抗休克作用。王安道说:“不即病之温、暑,但一于热”,不会出现寒证,是不对的。温病、暑病的危重阶段都会出现阴阳离绝的三阴死证。且不说夏秋季节的急性胃肠炎、中毒性菌痢、霍乱等会出现吐利不止的三阴证,春夏季节的脑膜炎、脑炎、肺炎、白喉、猩红热、肺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能致人死亡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的后期,都可能因为高热、脱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等,而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青制紫、脉微欲绝的休克前期症状,进一步发展,就会阴阳离绝,休克而死。仲景所说的“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或许与此正同。
仲景《伤寒论》的三阴死证,反映了外感热病后期极其危重的证候,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利于中医急救和抗休克疗法的不断提高,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极为宝贵的遗产,决不能因为其证候涉及阴证,就将其从外感热病之中除去,恰恰相反,外感热病之中或者外感热病的后期阶段,出现了三阴死证,我们决不能拂袖而去,或者为逃避责任而让病家“另请高明”。敢于正视外感热病过程之中出现的三阴死证,这正是仲景敢于面对临床实际求实精神的体现;能够认识热病过程之中,由阳证转阴证,并能总结出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正是仲景弥补《素问》热病不足之处的突出贡献。
明清温病学重视外感热病过程之中的营血证候,比如神昏谵语、斑疹透露、出血失血,或者热邪深入下焦而出现的引动肝风、夜热早凉等等。应当说这些证候,虽然很重,但还没有达到阴损及阳,阴阳离绝,气息衰微的最后阶段。仲景伤寒学术中的三阴死证,远比温病之中的营血证要危重得多。某些以斑疹为主要特征的热病,如风疹、麻疹、其病情往往不重,将斑疹作为营血证的指证,值得重新思考。
王安道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另一学术主张,就是较早地提出了仲景《伤寒论》错简学说。王安道“伤寒三百九十七法辨”云:“夫《伤寒论》仲景之所作也,至叔和时已多散落,虽叔和搜采成书,终不能复其旧,然则今之所传者,非全书也,明矣。”王安道此论并不是讨论仲景《伤寒论》的版本和校勘问题,而主要是为其“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法”学说张目。虽然在王氏之前,庞安常、朱肱也曾补充温病治法,郭壅甚至将他的著作命名为《仲景伤寒补亡论》,但他们都未曾提出仲景伤寒学说只为即病伤寒设。
王安道“张仲景伤寒立法考”云:“夫叔和之增入者,辨脉、平脉与可汗、可下等诸篇而已,其六经病篇,必非叔和所能赞词也。但厥阴经中下利呕哕诸条,却是叔和因其有厥逆而附,遂并无厥逆而同类者,亦附之耳。”王安道第一次提出了王叔和在仲景《伤寒论》中增加了自己的一些内容,为后世批评王叔和开了先例。然而,王安道的结论只能出于推测,其实并无版本校勘方面的证据。他说:“仲景盖言古人之所未言,大有功于古人者,虽欲偏废可乎?叔和搜采仲景旧论之散落者以成书,功莫大矣,但惜其既以自己之说,混于仲景所言之中,又以杂脉杂病,纷纭并载于卷首,故使玉石不分,主客相乱。若先备仲景之言,而次附己说,明书其名,则不致惑于后人,而累仲景矣。昔汉儒收拾残编断简于秦火之余,加以传注,后之议者,谓其功过相等,叔和其亦未免于后人之议欤!”真可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王安道议王叔和之非,我们却在论述王安道的偏颇之处。
王安道谈到他对改编仲景《伤寒论》的构想,他说:“余尝欲编类其书,以《伤寒例》居前,而六经病次之,相类病又次之,诊察、治法、治禁、治误、病解、未解等又次之,其杂脉杂病与伤寒有所关者,采以附焉。其与伤寒无相关者,皆删去。如此,庶几法度纯一,而玉石有分,主客不乱矣。然有志未暇,姑叙此,以俟他日[4]。”王安道这一设想虽然很“理想”,但未必是仲景伤寒著作的原貌,甚至会比被王叔和“窜乱”过的《伤寒论》离仲景本意更远。明代方有执、清代喻嘉言都宗王安道之说,删改仲景《伤寒论》更“干净彻底”,把源出于仲景的《伤寒例》也一并删掉了,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所谓“洁本《伤寒论》”。明清伤寒学家都根据自己掌握的“仲景心法”,纷纷著书立说,虽繁荣了仲景学术,却形成了“一家一个仲景,一人一本伤寒”的混乱局面。王安道首创仲景《伤寒论》“错简论”,引发明清几百年的大论争,其“发凡起例之功”不可不表。
王安道的确对仲景《伤寒论》下过一番研究功夫,对前人成说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学术观点,比如他对宋代林亿等提出的仲景《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的质疑,就很有见地。他说:“余自童时,习闻此言,以为伤寒治法,如此之详且备也。及考之成无已注本,则所谓三百九十七法者,茫然不知所在,于是询诸医流,亦不过熟诵此句而已,欲其条分缕析,以实其数,则未遇其人。遂乃反覆而推寻之,以有论有方诸条数之,则不及其数;以有论有方、有论无方诸条通数之,则过其数。除《辨脉法》、《平脉法》,并《伤寒例》,及《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诸篇外,止以六经病篇中,有论有方、有论无方诸条数之,则亦不及其数;以六经病篇,及痉湿暍、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中,有论有方、有论无方诸条数之,则亦过其数;至以六经病,痉湿暍、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篇,有论有方诸条数之,则又太少矣,竟不能决。欲以此句视为后人无据之言而不从,则疑其或有所据,而或出仲景、叔和而弗敢废;欲尊信而必从之,则又多方求合而莫之遂。”王氏因此反复考证,终于得出结论,他认为所谓仲景伤寒三百九十七法之说是不可信的。他说:“余由是屏去其说,但即论之本文,寝食与俱,以紬绎之,一旦豁然,始悟其所计之数,于理不通,而非仲景、叔和之说矣。”“若以法言,则仲景一书无非法也,岂独有方者然后为法哉!且如论证论脉,与夫谆谆教戒,而使人按之以为望、闻、问、切之准则者,其可谓之法乎?其不可谓之法乎?”
我们在肯定王安道不盲从前人,考证所谓“三百九十七法”的成绩的同时,对他“张仲景伤寒立法考”的偏颇之处进行论证,也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 Z8 C7 i& ^1 h  E3 m6 U* }' m

[1] 王履著《医经溯洄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

0 ?( U: q% n' h1 h1 h
[2]武威汉代医简整理小组、《武威汉代医简》、文物出版社、19751

  _' j& d1 o8 [1 k* J; W
[3] 罗福颐、“祖国最古的医方”、《文物》、195664

! X( @) M. s' A* h" \
[4]王履著《医经溯洄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

& B6 R2 t, U6 b% j% V; a8 Z
造反的第二个人,是吴又可,以及他的《瘟疫论》

3 V! e( T$ L7 n( ]; v5 W
吴又可,名有性,字又可,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末年医学家,他的医学著作《瘟疫论》,著成于崇祯壬午(公元1642)年。他提出外感热病的“疠(疫)气学说”,指出这种致病疫气“由口鼻而入”;在病位方面,疫气由“邪伏膜原”然后分传表里,治疗上善用清下二法,为温病学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而使其在热病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外感热病学说发展到明朝末年,诚如吴又可所说“余初按诸家,咸谓春夏秋皆是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然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及究伤寒,每至严寒。”由于各医学名家,大力倡导伤寒不可作寒医,或者提出不可用伤寒法治疗温病,甚至如王安道所说“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为不即病之温暑设”的观点,使《素问》《难经》《伤寒论》所创立的广义伤寒学说,逐渐退缩为狭义伤寒,辛温解表的路越走越窄,甚至影响了对仲景《伤寒论》的学习与研究。吴又可《瘟疫论·自序》说:“是以业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具系伤寒,及其临证,悉见瘟疫。求其真伤寒,百无一二。不知屠龙之艺虽成,而无所施,未免指鹿为马矣。”
仲景《伤寒论》所论述的伤寒病,真象吴又可所说的那样越来越少了吗?笔者认为其实不然。《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把发热为主症的所有病证,都归类为与感受寒邪有关的一类疾病;《难经》更明确提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仲景《伤寒例》又将温毒、温疟、风温、温疫、时行等纳入广义伤寒的范畴之内,使伤寒所包罗的外感病种空前丰富。这与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所说的伤寒病的危害之大之深,是完全一致的。然而时隔不久,曹植在《说疫气》之中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褥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可以说,导致仲景家族人员大量死亡的原因是伤寒,十余年之后曹植所说的疫气流行,也是伤寒的一种。但对同一种病症,《素问》称作热病,仲景名为伤寒,曹植叫作疫气,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不是因为其致病因素不同,而是着眼点各异所造成的。也就是说,《素问》注重外感病的发热主证,《难经》、仲景重视探讨外感病的致病因素,曹植看重外感病的流行性危害。一物而三象,并非三种不同病症。正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常患而不知,将外感病或流行病的原因归于鬼神。
吴又可坚持“伤寒世间少有”的观点,把仲景学术看作是屠龙之技,这固然与长期以来历代医家主张的“辛温解表难用”有关,也与他有意架空仲景《伤寒论》有关。他说:“虽有头痛身疼,恶寒无汗发热,总似太阳证,至六七日失治,未尝传经,每用发散之剂,一汗而解,间有不药亦自解者,并未尝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胎(苔)刺等证,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不无轻重之殊。究竟感冒居多,伤寒稀有。况瘟疫与伤寒,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其实仲景时代并无感冒与伤寒之分,无论其证候轻重,有无传经,只要是外感引起的发热恶寒,仲景都归于伤寒之中。吴又可将感冒之类的轻证伤寒,从伤寒中剔除出去,仲景《伤寒论》在吴又可时代似乎真的成了“屠龙之技”,其实并非如此,吴又可并未能跳出仲景《伤寒论》之外。
吴又可云:“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瘟疫紧要关节。奈何自古迄今,从未有发明者。仲景虽有《伤寒论》,然其法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三阳竟自传胃,盖为外感风寒而设。故其传法,与瘟疫自是迥别。[1]”吴又可的疫气学说,有可能受仲景《伤寒例》伤寒“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以及有关“时行疫气”学说的影响,提出了他自己的疫气学说。当然,吴又可的疫气学说,更可能受到《素问》遗篇《刺法论》影响。
《刺法论》云:“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以入于疫室。”《素问》遗篇《刺法论》,晚出于唐朝王冰之后,学术价值不高,比如其中提到“鬼神外干,是致夭亡”的鬼魂可因人体虚而致人死亡的说法;大谈“黑尸鬼”“青尸鬼”“赤尸鬼”“黄尸鬼”可以“吸人神魂,致暴亡”的迷信说法,这与历代中医名家的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是完全不相容的。比如《左传》所载,在春秋时期的医和就提出六气致病学说,并指出晋公之疾属于“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扁鹊也将信巫不信医,归为六不治之一。《素问》之中也提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仲景对那些“降志屈节,钦望巫祝”的做法,也给予尖锐批评。曹植《说疫气》也耻笑了那些“以为疫者鬼神所作”的人。尽管《素问》遗篇《刺法论》存在着诸多瑕疵,然而其中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以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著名论断,成为千古绝唱,广为传诵。吴又可继承其合理内核,提出他的疫气学说,也是善于发扬前人学术的楷模。
吴又可将前人的“五疫”学说,加以改造,认为疫气不限于五种,而是每一种热病都由不同的疫气所引发。他在《瘟疫论》的“杂气论”中说:“为病种种,难以枚举。大约病偏于一方,沿门合户,众人相同者,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盖当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某经络,专发为某病,故众人之病相同,是知气之不一,非关脏腑经络或为之证也。夫病不可以年岁四时为拘,盖非五运六气所印定者,是知气之所至无时也;或发于城市,或发于村落,他处截然无有,是知气之所著无方也。疫气者,亦杂气中之一,但有甚于他气,故为病颇重,因名之厉气。虽有多寡不同,然无岁不有。”
吴又可关于不同疾病,由不同病原“杂气”所引发的论述,最接近微生物致病学说,在这个意义上说吴又可的“疫气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病原学说。“气之不一”,“专发为某病”,不仅仅限于人类,更是吴又可“疫气学说”的一大贡献。他说:“至于无形之气,偏中于动物者,如牛瘟、羊瘟、鸡瘟、鸭瘟,岂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知其气各异,故谓之杂气。”
吴又可所说的杂气或者疫气,并不是不可琢磨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所以他说:“夫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气即是物,物即是气。知气可以制物,则知物可以制气矣。夫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吴又可认为,病原的疫气是物质的,这种疫气尽管“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不符合中医药性学说中的四气五味,难于纳入传统的中医体系之中,却仍然可以用药物“制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吴又可《瘟疫论·论气盛衰》云:“其年疫气盛行,所患皆重,最能传染,即童辈皆知为疫。至于微疫反觉无有,盖毒气钟厚也。其年疫气衰少,闾里所患者,不过几人,且不能传染,时师皆以伤寒为名。不知者固不言疫,知者亦不便言疫,然则何以知其为疫?盖其脉证与盛行之年所患之证,纤悉相同。至于用药取效,毫无差别。是以知瘟疫四时皆有,常年不断,但有多寡轻重耳。”吴又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认为不但“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多数人患同一种病,属于疫气所致,此后少数人或者个别人,只要所患的疾病与以往疫气流行时“病状相似”,也应当诊为瘟疫病。这种不论流行大小,完全按病症论治的做法,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也为人们认识瘟疫战胜瘟疫奠立了基础。
我们说吴又可的疫气学说并未完全脱却仲景广义伤寒,不仅表现在《伤寒例》中已有疫气或时行属于伤寒的论述,而主要是指从临床方面瘟疫必须从伤寒借法。《素问·热论》虽然以六经论述热病,但是并没有表里的概念。仲景《伤寒论》非常注重对伤寒的表里证的划分,表里是仲景伤寒学说中的基本概念,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吴又可所说的“邪伏膜原”,虽然位于“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这种必须以表里来定位的学说,“半表半里”无论如何会让人看出仲景的影子。
吴又可论述瘟疫的传变时,虽然强调“疫有九传”,但是“九传”皆不离表里。《瘟疫论·统论疫有九传治法》云:“夫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乎表里之间而已矣。所谓九传者,病人各得其一,非谓一病而有九传也。盖瘟疫之来,邪自口鼻而入,感于膜原,伏而未发者,不知不觉。已发之后,渐加发热,脉洪而数,此众人相同,宜达原饮疏之,继而邪气一离膜原,察其传变,众人不同者,以其表里各异耳: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里胜于表者,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识此九传,其去病一也。”
既然瘟疫病可以从膜原传到表里,那么治疗也就应当解表或者清里,或者表里双解。《瘟疫论·传变不常》云:“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而解者;有从自汗、盗汗、狂汗而解者;有无汗竟传入胃者;有自汗淋漓,热渴反甚,终得战汗方解者;有胃气壅郁,必因下,乃得战汗而解者;有表以汗解,里有余邪,不因他故,越三五日前证复发者;有发黄因下而愈者;有发黄因下而斑出者;有竟从发斑而愈者;有里证急,虽有斑,非下不愈者;此则传变不常,亦为常变也”。吴又可列举的瘟疫的种种变化,虽然纷繁复杂,却是瘟疫病经常出现的。瘟疫为什么有这么多变化,恐怕吴又可也不能给出正确的论断,所以他说:“传变不常,皆因人而使。”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瘟疫”一词所包括的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涵盖了众多的疾病所致。众多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分别有各自的发病过程和不同的病位,再加上病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就会出现纷纭复杂的传变状态和种种不同的治愈过程。
既然瘟疫也有表证和里证,那么它的治疗就与伤寒也会有某些相同之处,尤其是伤寒的阳明证作为里证的代表,其清下二法就会被借用于瘟疫病的治疗,事实上吴又可对仲景三承气汤,运用得最为纯熟。《瘟疫论·辨明伤寒时疫》云:“子言伤寒与时疫有霄壤之隔,今用三承气、及桃仁承气、抵当、茵陈诸汤,皆伤寒方也,既用其方,必同其症,子何言之异也?”吴又可回答瘟疫为何借用伤寒方时说:“伤寒初起,以发表为先;时疫初起,以疏利为主。种种不同,其所同者,伤寒时疫,皆能传胃,至是同归于一,故用承气汤辈,导邪而出。要之,伤寒时疫,始异而终同也。”“但以驱逐为功,何论邪之同异也。”“推而广之,是知疫邪传胃,(与伤寒)治法无异也”。吴又可这些论述与王安道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医经溯洄集·伤寒温病热病说》云:“伤寒与温病、热病,其攻里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热,固不必求异;其发表之法,断不可不异也。”
辛温解表难用,历代医家早已有过很多论述;伤寒的清下治法,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吴又可看重仲景三承气,温病四大家也不否认清下治法的科学性。清下治法也是仲景伤寒治法中,应用最广、疗效最为确切的治法。
吴又可所概括的瘟疫与伤寒的区别,也为后世温病学家所借鉴。吴又可除认为瘟疫与伤寒感受的病原不同之外,还提出:“伤寒投剂,一汗而解;时疫发散,虽汗不解。伤寒不传染于人,时疫能传染于人。伤寒之邪,自毫窍而入;时疫之邪,自口鼻入。伤寒感而即发,时宜感久后发。伤寒汗解在前,时疫汗解在后。伤寒投剂,可使立汗;时疫汗解,俟其内溃,汗出自然,不可以期。伤寒解以发汗,时疫解以战汗。伤寒发斑病笃,时疫发斑病衰。伤寒感邪在经,以经传经;时疫感邪在内,内溢于经,经不自传。伤寒感发甚暴,时疫多有淹缠,二三日,或渐加重,或淹缠五六日,忽然加重。伤寒初起,以发表为先;时疫初起,以疏利为主。种种不同,其所同者,伤寒时疫皆能传胃,至是同归于一。”
值得提出的是,吴又可所说的伤寒与时疫的区别,都是人为划线,生割硬砍,难以成立。比如,仲景并没有说过伤寒都能“一汗而解”,发汗后不解的患者大有人在;仲景《伤寒例》认为,寒邪“最为杀厉之气”,从未说过“伤寒不传染于人”;仲景只说过伤寒起自太阳,并未说不可以从口鼻进入。王海藏《此事难知》就已经指出,寒邪属于无形之气,可以从口鼻进入人体,并以仲景麻黄汤证中有无汗而喘,桂枝汤有鼻鸣干呕,麻黄、杏仁皆肺经药物为证;伤寒病未必“可使立汗”;伤寒发汗后不能病愈者,《伤寒论》中有多处论述;伤寒后不能即病,至春发为温病,不必全是“感邪在经”;“里气外发”,也非疫气独有。凡此种种,都不是区别伤寒瘟疫的特有证候,它们本来论述的就是同一类疾病。现今中医院校的伤寒与温病的教材,用发热和恶寒的轻与重、渴与不渴、鼻流清涕与浊涕等来区别,也是同样讲不通的。
  n* k& w3 ?$ ?1 U# h0 U1 s0 L

[1] 吴又可著《瘟疫论》、见《中国医学大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0月、第四册、温病分册、27

4 y9 `6 {  d4 O" ]- _- E
' _5 O( x/ W+ D' K* ?9 j
造反的第三个人是吴鞠通,以及他的《温病条辨》

3 n7 B6 Z6 f' s4 w1 q
关于温病的名称,清代温病学家认为除了冬季的伤寒之外,四时皆有热病,它们总称温病而不是总称伤寒或广义伤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其上焦篇云:“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吴鞠通所说的这九种温病,几乎囊括了仲景时代的所有外感热病。所不同的是:仲景《伤寒例》用广义伤寒来概括这九种温热病,而吴鞠通则用广义温病来概括。叶天士在《温热论》和《三时伏气外感篇》中,将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四时温热病,都归为广义温病之中,反映了叶天士的广义温病思想[1]
吴鞠通云:“此九条(温病),见于王叔和《伤寒例》中居多,叔和又牵引《难经》之文以神其说。按时(代)推病,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但叔和不能别立治法,而叙于《伤寒例》中,实属蒙混,以《伤寒论》为外感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
吴鞠通承认仲景时代也有他说的几种温病,其区别只是他用温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仲景、叔和却是用伤寒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他的这一观点,与叶天士《温热论》所说如出一辙。
叶天士《温热论》云:温病“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其实,事实上仲景伤寒与后世温病的区别,并不是象叶天士所说的那样水火不容。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仲景伤寒的六经辨证大致相似,都是表述外感热病由表入里、自轻而重的发展规律。所不同的是它们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表证的治疗方法表现为辛温与辛凉。当然,这种区别的形成,经历了一千多年的不懈探索。
吴鞠通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方法,认为温病之邪由上而下,从肺心所居的上焦,逐渐发展到脾胃所居的中焦,最后深入到肝肾所在的下焦。他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他的这一论点,曾受到王孟英、叶霖等温病学家的激烈批评。
王孟英云:“嘻!岂其(吴鞠通)未读《内经》耶。伏气为病,自内而发,惟冬春风温、夏暍、秋燥,皆始于上焦。若此等界限不清,而强欲划界以限病,未免动手即错矣。夫温热犯三焦者,非谓病必上焦始,而渐及于中下也。伏气自内而发,则病起于下者有之;胃为藏垢纳污之所,湿温疫毒,病起于中者有之;暑邪挟湿者,亦犯中焦;又暑属火,而心为火藏,同气相求,邪极易犯,虽始上焦,亦不能必其在手太阴一经也”。
叶霖(叶子雨)也云:“此节言‘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赅第一节之九种温病,皆当从手太阴治。真属医道罪人。姑不论温疫、温毒、温疟、湿温等证,伏气各有不同,即春日温热,冬至之后之阳热伏藏少阴,岂手太阴上焦表药可治?所以必主以葱豉汤者,豆豉能起发肾气,俾少阴伏邪从皮毛汗解,由肾达肺,非翘、薄、芥、桔清肃上焦所能解。然而豆豉虽能起发肾中伏邪,非假葱之力升提,童子小便之咸降,上下分消,不中为功。鞠通不能明伏气为何气,加豆豉于银翘散中,其实无用。近世不明制方之义,用葱豉而不用童便,云畏其补阴,更有用豉而去葱,谓是上焦表剂者,此等不识医理,妄自立方之庸工,皆鞠通有以教之也。”
由上述两位医家的论述可见,外感热病种类繁多,其发病之时或由外发,或由内起;或起于中焦,或出于下焦。若想用六经辨证或三焦辨证,限定它们的发病过程,或者限定它们的传变途径,都是很难的,临床上也是未必如此变化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预测的外感病的发展趋势,大多数都遵循从表入里、由轻而重,或自上而下的总的趋势,这只是一个很粗略的规律,任何企图强化或神化这种变化规律的做法,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够全面的缺陷。
吴鞠通在中焦篇,进一步提出了“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始上焦,终下焦”的说法,遭到王士雄更为猛烈的抨击。
王孟英云:“(吴鞠通)自注云:‘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失治,则传中焦。始上焦,终下焦’。嘻!是鞠通排定路径,必欲温热病导其道而行也。有是理乎?!彼犯肺之邪,若不外解,原以下传于胃为顺,故往往上焦未罢已及中焦。惟其不能下行为顺,是以内陷膻中为逆传。章虚谷亦昧此义,乃云火本克金,而肺邪反传于包络,故曰逆。夫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胡可反以为逆?岂二公皆未读《难经》耶!其不始于上焦者,更无论矣。”[2]
关于温病的发病季节和发病方式,宋代朱肱、郭壅已有春季新感温病之论,清代温病学也继承前人新感温病学说,并认为四季皆有新感温病。
叶天士《温热论》云:“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从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出,叶天士所说的卫分证,就是需要发汗解表的表证,也就是张仲景所说的太阳病,只是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表现为辛温与辛凉的区别,这也是清以前前医家反复指明了的观点。叶天士云:“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叶天士的眼里,伤寒与温病都是由表入里,其传变过程是相同的;而不是仲景所说的伤寒与温病,一为由表入里,一为由里出表。叶天士认为“温邪则热变最速”,需要“热变”的温邪,与能够“化热”的寒邪,都存在需要入里、升温化热的问题,只是升得速度有所不同罢了;而不是仲景所说的伤寒之邪,初病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病之邪,早已在体内蛰伏多时,发作之际就壮热烦渴,无须发汗解表。
叶天士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轻清解表,的确是温病学的代表思想,吴鞠通将其概括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如前所述,经过宋金元明历代医家的检验,辛温解表难用的问题,已逐渐被人们所公认,辛凉解表从创立之后日益深入人心[3]。在清代,医家治疗外感热病,弃辛温用辛凉已成定局。然而,最为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却在他的《温病条辨》之中,将桂枝汤列为第一方,招致后人十分猛烈地批评。
吴鞠通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寒者,桂枝汤主之。”王孟英批评说:“夫鞠通既宗叶氏,当详考叶氏论案以立言。如《指南·温热门》第三案云:‘温邪上受,内入乎肺,肺主周身之气,气窒不化,外寒似战栗,其温邪内郁必从热化’;《指南·风温门》第五案云:‘风温入肺,气不肯降,形寒内热,乃郁之象,’用药皆是辛凉轻剂。至《幼科要略》,论三时伏气外感,尤为详备。于春温证,因外邪引动伏热者,必先辛凉以解新邪,自注用葱豉汤。垂训昭然,何甘违悖。意欲绍述仲圣乎?则祖上之门楣,不可夸为自已之阀阅也。在泾先生云:‘温病伏寒变热,少阴之精已被劫夺,虽有新旧合邪,不可更用桂枝汤助热而绝其本也。’岂吴氏皆未之闻乎?”
吴鞠通用桂枝汤治疗有恶寒表证的温病,应当是来自于临床经验,而不会是单纯的尊崇仲景。这就给我们以下启示:有恶寒表证的外感热病,可以用辛温解表,以取暂时之效;如果否认辛温解表具有实用性,就全盘否定了仲景《伤寒论》的历史功绩;从温病可以暂用辛温解表取效,可以认为有恶寒表证的温病,与仲景所说的伤寒是一类相同的病症;广义温病既然多数从恶寒表证起病,那么,广义温病所包括的病症,实际上是向仲景所说的广义伤寒进行回归。温病学家这样因其实,而易其名的做法,实在是怕获离经叛道的罪名,又不得不面对临床实际的委曲求全的“变法”。
吴鞠通不仅用辛温解表的桂枝汤,治疗有恶寒表证的温病,而且认为仲景所说的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未必皆然。
吴鞠通说:“仲景所云(温病)不恶风寒者,非全不恶风寒也。其先亦恶风寒,迨既热之后,乃不恶风寒耳。古文质简,且对太阳中风热时,亦恶风寒言之,故不暇详耳。”
吴鞠通这样直接否定仲景关于温病初起“不恶风寒”的观点,实际上是不承认温病有里热外发的类型,不承认伏气温病学说。看不到温病概念的变迁,就无法正确理解仲景《伤寒论》的贡献,既无法正确理解仲景是如何治疗广义伤寒的,也无法理解仲景是怎样治疗温病的。
叶子雨(叶霖)云:“窥鞠通立言之意,以仲景原文,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名曰温病。而用桂枝,则仲景是自矛盾。渠所立之银翘散,又引《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更著仲景用桂枝之汤,不达经旨,却又处处为仲景原用桂枝不错,深文曲意,不斥仲景之非,乃大斥仲景之非也。世之观此书者,有不谓鞠通学识远驾乎仲景以上者几希,售奸欺世,莫此为极!或言用桂枝治温,本出喻嘉言之荒谬,鞠通沿袭其讹,若然何以首节又讥西昌不能脱却伤寒圈子,其不以西昌为然可证。诛心之论,讵容代原?嗟乎,仲景伤寒原文,桂枝之禁谨严,而叔和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戒。但温病内藏伏热,由里达外,故发热不恶寒。若因外寒抑遏,用麻黄以石膏监制尚可,若误与桂枝,未有不死者。”叶子雨言辞虽然激烈,却颇能阐明仲景《伤寒论》中关于伤寒与温病的关系,又能切中吴鞠通错误观点的要害。

- m2 d: [: i. c  U6 J+ p# e
[1] 曹东义、贾春生:“温病概念、古今不同”《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164-66

# i+ s& x. x/ T2 A2 S
[2]见《中国医学大成》(四)温病分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0月、767-890

% S& w$ [2 J& D
[3] 曹东义、王文智、贾春生“辛凉解表法的历史形成过程研究《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49

7 x1 t- {5 K$ e/ M! _- K2 n
* q  c) i$ t7 s
$ i8 Q; b  |+ ?6 i" ~

3 F* Z: |0 i# a! A) ]  t
) q+ U3 d7 R5 i/ Y: @/ U6 J( ^5 p; K% z+ ~6 H) X1 J; ~) @! c( b

9 p, v. [* Q% ]# @# ~  ]6 W6 _3 l4 v  d/ C- n& h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26 18:01:28 | 阅读全部
《中医群英战SARS》
' [6 D) K! d' q! x3 ^' Q
5 K+ m  X$ y% t- [/ z3 m——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 K. Q8 V4 ]; f7 L  y
% L, U6 s( m- s  |) n3 I; s- L7 Z- T

+ H: Y$ a4 T% f% s曹东义主编
% y. Q. a$ W! w, @1 H! F1 F
% l5 m) B1 ~. \# d200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8 L* Z. N, k4 `) c- E5 y  H* i0 x) A+ y
. i6 ]" ?  q( Y3 ~' a
顾问审阅: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李经纬、7 J( `+ l( @6 \- z$ M
余瀛鳌、贾  谦、李  浩、李  恩: k, c4 m. Z% |% F& {
序        3
) Q: _" m! Q  M名家点评        4
8 A# H: {) a% j" s, ^4 v引   言        10% b! _% K7 o" a, P  \  s$ _
史实篇        12
2 |6 Q+ B8 c5 W8 g序幕:瘟神与人类的战争        13
1 u$ ~1 U* L1 x+ f第一章:瘟神偷袭广东        18
, i- v/ t$ Y: c8 N' S瘟神发难十面埋伏起烽烟        18- x% E# d7 G6 t8 F! I  l0 j0 A6 w
吕玉波说最难忘怀属当初        26* E) o: f4 ]  M7 N1 A
广东经验促成中医介入        31
! b- L/ f8 p% b! |. u- f, p第二章:高高挺立的中医        39' `) \+ b1 w! ~% v/ C) W
中医的一段屈辱历史        406 u5 ?' P* {5 c9 w! I
禁用词语大笔一挥救中医        46
+ a3 @. s" A7 [邓铁涛论正确看待中医        52
; n1 S. F  r. O, _为中医完整体系而守侯        585 o( D' H# B$ w, P
向中央为中医参与请战        62
) X/ h3 R: o0 _' n/ E& m. E1 ~可资借鉴的石家庄经验        70, v# v- G! V! H1 Z
第三章:燎原北上        76  J- I9 r3 R7 d
疫情如火考验疾控能力        767 P/ ~% r1 T& P( w
张文康根据什么断疫情        93- m( W' F5 s! W; N$ k
新一届政府的快速反应        113
' n1 @, A" o& B" Z/ J第四章:奋起反击        123
/ n5 l; H- k3 z. p0 w  u中医药进军主战场        123
! P( f( q2 q  i1 e7 o: O+ l# M$ V紧急启动中医科研        132: V* l) g7 l# ?5 W8 R
中医群英献方献策        144/ p1 m8 k1 H+ |! n
挺起胸膛保卫心脏        215
% O4 J  i: G' b9 h& `第五章:胜利会师        2226 [' a0 i& e) x( S/ ^2 m, x. Z
三军会战小汤山        2224 Y1 L% Z! K- j+ I6 e( j2 m
流调与出师香港        230
: Y: @# m* X9 n" |/ N( i" c中医会师京东宾馆        239
( \9 k0 b& T- I# p3 b收获香山科学会议        268
7 Y/ v( ]4 S% L" b0 K4 w3 ?9 ?反思篇        2775 Q  {. s+ L7 M- I: j* \
第一章:SARS过去,中医收获了什么        277
8 Q: c9 X+ o$ J2 x, o, b+ m展示了中医界群英荟萃时代形象        278
3 O& h; Z" y; Y; a5 B再次突显中医热病辨证治疗特色        280" P4 ^: o! h9 |" ?$ D5 J  Q
收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科学精神        282
: J: ~% h3 s9 j4 j) E蕴育外感热病理论寒温统一的突破        287( l; }/ r  j( C/ w( D% @
第二章:SARS促使伤寒温病统一        2900 [) w$ D& I+ ^! ^: l
《素问》热病是最古雅的名称        291
9 s7 u( P3 }7 w4 [/ L! N  j广义伤寒学说的历史价值        2924 w5 ~) {+ s5 V( k; o& D
温病概念广义狭义的演变        2936 m' y) e" ~+ e/ u! C% O1 @
寒温论争的关键在于解表        294+ W8 @; F, I- B( B! b) X  g3 G
统一热病学说是我们的任务        295
, A! i, Q% A, \* P  H第三章:SARS的中医病因如何求        297, w+ v  R  f4 ]( P. G
疫气只说明热病的流行性        297( q* Z+ M/ G6 v4 Z2 B' p; w
伤于寒只是热病的诱因        298
3 }0 j, p! P6 @" D0 l, m; I; ?2 [温热邪气说源于辛温方难用        299
5 R$ V" n# @" V, j& }+ t毒疫之气共同构成热病病因        301# f- b3 q; [  V) h, z
第四章:SARS按什么规律传变        303
8 a2 l! M# W/ O/ ?张仲景六经分证及其演变        3036 x, e7 G5 _9 `" r+ o( Q
后世论传经现象的不同学说        305( k2 U* x+ r; o! V8 I
明代吴又可论疫有九种传变        306: H8 X. K$ F# ?8 b1 b2 j2 m. ?
温病学派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        307) j; s6 W# y' _! n' J
第五章:阳郁为热是热病的共同病机        3108 U: j3 d# i1 H1 w9 D  i2 O
外感热病包含的病种多而复杂        310
! q4 }' X" h1 j2 C) _伤寒与温病是病种还是证候之差        3119 [5 U, ^( K3 e
郁阳为热是伤寒温病的共同病机        3135 n4 I/ E0 U) U9 I! D7 f
炎症反应是热病共同的病理基础        314
" {$ O0 B" D* i0 i中医治疗热病主要靠宣泻郁热        3154 z; T' {# |$ k7 s+ o! d) @% M  ~
第六章:SARS应如何辨证        316
7 b1 G: P0 S7 W' D万友生八纲统寒温        316- z) D1 H/ C& I) V5 s0 z0 L% I/ h: ^) F
杨麦青以伤寒统温病        317
8 S! _+ y0 K1 u+ L4 s+ D0 c邓铁涛寒温统一辨证        318; V7 p( j2 B" @/ d
试说五级病证诊治体系        320$ b! X+ b, W! r8 @4 Q
第七章:SARS应如何治疗        324/ o# N) K3 \& W$ P7 r
《素问》汗泄两法治热病        325
7 b5 W# a. J3 }! q  @- {4 k华佗“六部三法”治伤寒        325
) U- r  m9 G2 c6 y( X+ `0 m仲景未谋辛凉解表面        326
$ G, n2 m6 s, i$ c! Q历代都说辛温解表难用        3279 _, U( U* ~& ^% T
达原饮试图直达膜原        328+ Y$ S% P: Y! ]' _
辛凉解表催生温病学派        330; a" W1 ^: Y8 e' |" H

1 u* r' B0 `  R" ]1 e$ y) ~) Z主编:曹东义
" }" d. \; O+ h# F* U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26 17:57:28 | 阅读全部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
7 H% S; P9 q3 Y: N曹东义著) N6 o% }2 h5 d; ^$ |9 `
2004年1月
8 e/ Y" d. W1 S" n+ J4 [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 z; [# x- ?  [( X7 D
  l" J4 Z8 B, m. ~目   录
- @5 p$ a% Q) X$ f& w0 r2 r引        言        1
. e4 z( _* y0 T第一章  汉代以前的外感热病学说        39 y  X* n- [: _6 [& w
第一节  《素问》《灵枢》伤寒只云热病        4
- w9 [0 q: X$ a- s0 S2 E第二节  《难经》“伤寒有五”的广义学说        13
$ F& Y; D* h8 p7 j第三节  《伤寒例》与“伤寒有十”        17
& V+ ^& i! E8 ^0 I( M$ Q第四节    《伤寒论》如何处理伤寒与温病        23
% a- s+ R5 x! |8 p$ S第五节  华佗的伤寒“六部传变”学说        293 s& |: s/ t. a( C& b9 c
第二章  晋唐时期的寒温论争        33) B* k8 Q6 a$ u& i0 a
第一节   王叔和与外感热病        33
9 x/ s4 i  i; {第二节  《肘后方》与《小品方》的争论        37
; @( z. Q. X) D( D, ]第三节  孙思邈与外感热病学说        39
9 G0 t2 |, @* C7 \' {) B第四节  《外台》《医心方》按病日列方        43: x: ?# u& a- J6 {5 {# Z
第五节  《诸病源候论》演绎温病        46% X9 F5 v' b  M& T& ]; C+ W
第三章  宋元温病概念的演化与争鸣        48
, E3 f! z+ X+ I$ R6 s* t' k+ N第一节   韩祗和解表不用仲景方        50% X- w1 Z$ A, `' v# V: q
第二节  庞安常辛温发汗加凉药        52/ M1 N6 Y5 F& |: p
第三节  朱肱等探讨六经实质        55" ^* z1 r* C" k% w7 s! r4 h6 f# V
第四节  郭雍认为发于春季皆温病        59% I4 K; T2 w5 [3 u9 K
第五节  刘河间、张子和创论辛凉解表        61
$ P& I, x& k" e  }: G8 ^8 Q% o# ^第六节   许叔微、尚从善八纲辨伤寒        62
. A( L+ b$ J. u1 q1 j第七节  王好古对外感热病的贡献        64
! Y8 {) _  r& Q! A& D: z; k" Z第四章  寒温论争引发金元医学争鸣        66- Y8 X" J! F  l! a+ I7 b; Y5 Q5 z
第一节  金元之前详于外感略于杂病        67
2 m! b9 Q! O" H6 T4 j第二节  河间从外邪立论治多寒凉祛邪        70
. I( `8 Q$ C% L% M* o5 W% H$ a第三节  易水创论内伤杂病功在补益        73% L- a1 E  ]; g0 C9 q8 i; o6 n
第四节 后世遥承易水创肾命水火之论        80
/ e* L6 ~- Z" H) {" q第五章  错简与补亡论下的寒温论争        83' n6 K& F8 T0 W5 M+ {; Y  }
第一节  王安道在寒温论争中的地位        84
8 Y1 m0 g& e+ _0 `7 L9 `! b第二节   陶华论温病不可作寒医        900 m1 x" ^. s/ j1 p  m# m8 T
第三节    吴又可著成《瘟疫论》        93
! ^, b( [: f1 |第四节  方有执、喻嘉言以错简改《伤寒》        971 Z; S2 M! B+ D8 O3 q  f- A4 o
第五节  柯韵伯将《伤寒论》引向杂病证治        102
! u( o' ^( h5 ?' y* H: Q第六章  现代广义温病向广义伤寒回归        104
- r1 V" U7 b8 H* q. n2 s8 j第一节  明末清初温病学说勃兴并发        105
4 o% r- J+ o  k8 i- }第二节  清代温病不取仲景定义        111
2 a! N7 s- m+ H  o0 [0 w3 {3 ~  c3 r第三节  寒温论争的关键在于解表        115
5 ]9 \& R0 H, w  W$ U  Y) f( G第四节  伤于寒与感于温病因说的优劣        1183 D( j1 f2 S, G
第五节  热病证治的进步与寒温学说互补        122* [& D$ {, e9 t& X
第七章  中西医结合背景下的外感热病学说        125
. E0 `1 }/ I- L+ E- e' L2 _第一节  中西医论争下的外感热病学说        1252 X  o' X* a2 G  O% s7 h
第二节  中西医团结时期的外感热病学说        128
0 E2 l* d  k+ p) o& K6 h/ \0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时期的外感热病学说        134
, a2 u3 S  p& w2 {+ ?/ S第四节   缚住“瘟神”之后        145
' A) c/ W3 D9 N0 p4 ~8 b- ]8 C附:试论中医基本理论内核的合理性        1506 ?4 ^" _! y: A  T# [
9 z! U" m5 I( f0 c$ d6 ^4 ~6 c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3-26 17:58:51 | 阅读全部
《温疫论译注》
: g& s, f) ~' x4 J4 P曹东义  杜省乾
7 w: j# N) U! x8 J" I' c2004年9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6 u" K  c$ H; U9 G$ ^/ F目  录/ r8 Z" d5 M! h! S/ B
前  言        5% g, n& w) C; w' n8 B5 P$ R/ ]
《温疫论》对热病、伤寒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51 M- D) t3 }! x' G: ]
吴又可《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影响        11
: R7 |; L* E" v: @《温疫论》的版本体系与研究著作        15; u% v3 m3 m( S- ^2 u  u
吴又可自序        170 W+ J) U& Q  s, U6 Q- ~
年希尧序        18$ b1 Q# c7 E' G# o% S/ g
上卷        199 L. Z( h* i5 c& O8 ^8 K
原病        19
% V3 \+ b  Q1 {2 Y0 l温疫初起        30: H& Z. y( t4 I  d0 r' g
传变不常        36
: a2 _% [9 s9 X8 c% P) G7 w急证急攻        38
4 w: m5 S- ^; o& {表里分传        40
& X- t" h$ I/ ?* @( i: n- ~热邪散漫        41( x  T# ~+ a% l2 }" ~, H  |4 d
内壅不汗        43) J" y0 o/ i" I; P# L5 P; Y: n
下后脉浮        45! F1 J" O( s0 m6 F
下后脉复沉        46
. ?0 E7 L5 m& }: \邪气复聚        47" t2 D1 C) h( ^- r
下后身反热        48+ r  d8 L( {9 m8 O8 s! P
下后脉反数        49  x! p- m  U( U
因证数攻        50- ]: r  Z* Z8 ^3 s# ]! F! b& Y! U
病愈结存        53; ^8 E. [: C2 ^. t( {1 |
下格        54
4 C" _! x1 t$ b( R# N5 f6 k( U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55
; N0 G- h5 a9 X  _3 j2 e蓄血        602 h, o! ]3 c% x# t  e5 S' u. ]' g7 E
发黄        65+ `( ]9 u, k" O, G
邪在胸膈        66
+ p8 ]' n( _. }3 f! t- |0 E7 Q辨明伤寒时疫        67
4 g; w- {4 w: y( _% b5 }$ ]发斑战汗合论        724 `; R5 ~  ?: K( A0 E, `* U
战汗        74  T/ z4 R( u( O+ Z) i: q% w8 Q7 h4 b% m
自汗        76& v  q3 d9 |  U/ w& J; r+ ~! B2 i
盗汗        78. H5 m7 o3 [9 Y- u2 L# A
狂汗        80% c: f1 `6 }, E: F
发斑        81
0 E: `/ l# n7 D) f# T2 y! z数下亡阴        831 D% E# q! t4 }! q& A
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84
- q) Z( e; _6 G0 h( Z% o6 T用参宜忌有前利后害之不同        87. \' X# ]0 d3 v* i$ T% P/ w" Y
下后间服缓剂        915 E6 }9 j' w  A$ Z) O
下后反痞        920 S) ^/ `1 m+ A1 N, e
下后反呕        948 a% l+ h1 o% c1 X- b: F5 }! h
夺液无汗        95
! ~6 u- g+ F. Z/ {* S3 T) W* r补泻兼施        97
2 o% h2 K; i4 x' s( C* X+ j药烦        101
6 D* v7 l# _& ?8 ]2 e停药        102
' Q0 Z; ~# f' K, |* O虚烦似狂        103
) S2 c% m3 C+ s  Q; a" E神虚谵语        105* l( [5 h4 e/ h) M! z
夺气不语        1065 t6 d2 T8 I: Y4 r8 R4 ]
老少异治论        107. c) `! x; @1 y8 N
妄投破气药论        108
5 j3 V% S! `. o+ a妄投补剂论        111
/ r- P- K6 }- e2 e妄投寒凉药论        112
3 p. g3 l4 x5 H) F3 L* a; A5 D大便        1179 W+ Y; z4 n- t! e2 S% r$ t
小便        121, U6 ^; X% X# a$ l* S8 L5 a3 q8 G
前后虚实        1237 ]8 e. f1 ?& g; l2 ]* i
脉厥        125
' [2 `& Q2 E, {) C4 u9 \5 g# o脉证不应        1262 W/ {- ^, X# f( _$ M( H) y
体厥        1282 J) n' G* Y. j* e1 b% i+ a  c( N
乘除        1314 I, a$ L/ g! X  c8 g7 }( h  U, t
下卷        135
" H7 h! W" x6 o杂气论        135, ~0 T( J: q2 k% d: E
论气盛衰        139
5 _7 ?( b1 P8 K; C( F论气所伤不同        141% U6 j5 [& i) k2 a) @9 L  Q
蛔厥        1434 t  F1 Q6 \: F# G& c: Z4 }, G2 ]
呃逆        144
4 e, Q8 F6 l% Z' ~8 ]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145
9 e/ D4 B# g5 d: F3 h论食        148
& |4 }8 m4 G* K论饮        149
# |6 J1 y& d7 K+ r: l: N  W损复        150. ?* q, k; l8 p8 a2 g8 z6 O1 T
标本        152
# q; S; m; B( p1 R6 }  r8 E% b行邪伏邪之别        1537 e; O" Y$ u, @5 ~1 k
应下诸证        155
; e* K( v' [) Q8 h舌白苔,渐变黄苔        155
9 @0 L* D1 _5 q- ]' o舌黑苔        1562 q; Q2 `0 E# o/ E( Z
舌裂        157+ R7 n1 p$ w2 L/ n9 f( p
白砂苔        158
4 k* g+ t' G& R唇燥裂,唇焦色,唇口皮起,口臭,鼻孔如烟煤        159
9 D3 R; _4 P* X2 u% q口燥渴        159
1 g% N) Y* Q, U  k  _& d% `$ r潮热,谵语        160
+ O$ F; Y. w$ m7 V头胀痛        1619 c* C* v1 _" P9 B) x2 S' }: L
小便闭        1628 ]7 o0 |! {" I2 p% Q# Z1 U
大便闭,转屎气极臭        162
9 d: w9 A! g) }( z! q: M! S3 T6 P6 S发狂        164, o8 O( g- y3 ?" X8 w
应补诸证        164$ y, R9 `, M/ @1 W$ H8 D. {2 p
论阴证世间罕有        165) x+ E4 o1 K2 \
论阳证似阴        167, s6 \9 P( |& f' P+ @- e# a
舍病治弊        168' |% d( e7 g/ _5 u
舍病治药        1699 Y+ k2 d+ \8 p" u  d4 t+ ?; T
论轻疫误治每成痼疾        170# I- Q. T! Q# I$ _4 p( D
肢体浮肿        172: l! _) O, E7 f" W1 w+ z7 _+ k
服寒剂反热        174) B5 T7 B( i/ `; Z, E( ~
知一        176- k6 R7 {) W: \8 X
四损不可正治        179
- }* P; \3 U9 V劳复、食复、自复        181" h( c' L9 p. O- d
感冒兼疫        1835 q2 s) X1 o8 P* j
疟疫兼证        184" ~. r9 `; G9 Z7 N4 T
温疟        185( [( A2 K. Z4 D7 I
疫痢兼证        1869 R- L, h  T) C* K, I) m  i
妇人时疫        188
! }, C9 j8 b! N4 a7 d2 z& _. i4 S妊娠时疫        189
6 i* H- w) O; N9 C  l8 G! f小儿时疫        191
$ g, Z1 [* ~' a& v主客交        1944 k# F+ k0 T- V9 p/ |. y4 `
调理法        1974 T: Y0 `, {" I7 m: o% K
统论疫有九传治法        198
. v4 Q7 i5 ]9 m/ ^1 [正名        205
  |" l) X! P6 O+ K4 g$ `" b《伤寒例》正误        2077 V0 @9 P" N1 i- v
诸家温疫正误        221) g2 L' W% V9 x/ h1 D
附  录        232
  t  s/ h0 _7 N8 o2 a2 p一、SARS的中医病因应当如何求        232: @. W6 F" x0 G3 @+ @" S
疫气只说明热病的流行性        233# S) l' C* c; ?; b7 o* q( @. X
伤于寒只是热病的诱因        234
' Z- y( s# a! j/ U6 m2 v& [' ^5 \温热邪气说源于辛温解表方的难用        235
7 x# t$ Z# P8 f9 h6 {" @* z3 r; @毒疫之气共同构成热病病因        237
5 C3 p2 j! Q+ T: B) L5 f: H二、 SARS按什么规律传变        239' K' s; ~7 c$ ~) L! `+ M
六经分证及其演变        239$ J; J; u4 y4 [/ R& q
传经现象的不同学说        241! K+ R4 @( Q  H2 B4 u4 [
吴又可论疫有九传        242
& J; P) E) T  ^$ L1 ~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        243
2 b9 w. L# p; }三、SARS应如何治疗        246
+ E5 M- p$ v- E: D" a1 G《素问》汗泄两法治热病        247
, b  Y' U0 j  t& g/ U4 M, _华佗“六部三法”治伤寒        247* R2 D2 H0 h8 o, i0 L
仲景未谋辛凉解表面        248# m  z$ L9 |- |
都说辛温解表难用        249
! @1 o1 X: k. Q* w# I4 |  T达原饮试图直达膜原        251; j- g" D2 @; A
辛凉解表催生温病学派        252
: w% H4 U  z6 h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