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应对新冠肺炎瘟疫,“路径研究”很重要
曹东义 发表于:2020-2-19 08:09:0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228
应对新冠肺炎瘟疫,“路径研究”很重要
武宁硕士研究生、河北中医学院
曹东义导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日常生活之中,人们为了到达目的地,大家都会采取一定的行进路径。没有路径,就会很茫然,或者无所适从,产生混乱。
在未知领域的路径选择,需要探索,有的路径很简捷,有的道路很曲折。为了用最少的付出,实现最好的结果,需要对路径进行研究和修改,然后逐渐固定下来,上升为行为模式。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需要提出的是,路之所以是走出来的,它一定是经过很多探索,逐渐被人接受和乐意重复的路径。
优化的路径,是一种智慧。蜜蜂采蜜,蚂蚁搬家,都有路径选择问题。
在学术研究之中,最优化的路径经,过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固化下来,形成了模式,甚至可以上升为国家推行的法规。大自然有自己的路径和模式,太阳东升西落是黄道,一年四季有阴阳,春播夏种秋收冬藏,“道法自然”是古人的智慧。
路径选择一开始可能是盲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很多事情可以有预案,预案就是预设的路径。一旦有需要,就可以启动预案,可以有效避免陷入无所适从和措手不及的慌乱。预案之中应该有不同选择的比较,有预期效果的设想,甚至可以有时间表、路线图,是一整套可操作性的方案。
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的疫情,在武汉爆发的过程之中,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汲取。
混乱形成有很多原因,首先是应对瘟疫缺乏预案,在大众就医模式、临床可选择路径、中西医资源配置、舆论导向等方面存在大量的经验教训,值得我我们深刻反思。
“事不过三”,我们经历了2003年的SARS,2020年的新冠肺炎,将来再有新瘟疫爆发的时候,不应该再交学费,出现如此的慌乱。
过去大众的就医模式需要反思
过去我们大众的就医模式是,有病之后,首先想到的第一选择是去大医院,以为这是最好的路径选择。结果,在武汉瘟疫爆发,不仅一床难求的硬壳很难突破,而且无序的到处求医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走廊里排大队的候诊人群,让医院不堪重负,医患关系也很紧张。
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医院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疫情放大器”,而不是“疫情灭火器”。这在2003年的非典过程之中,就上演过类似的惨痛教训,当时北大人民医院、东直门医院被污染之后,不得已而采取整体封闭,希望避免进一步造成疫情蔓延。在这一次新冠肺炎爆发后,武汉有些大医院,被迫再次上演了“放大器”的角色,血的教训十分深刻。
将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反复上演,就需要认真研究大众的就医模式,让突发疫情从一开始就得到有效控制,而不应该在大医院不断增加感染,加快传播的速度,放大了疫情的规模。需要一定的路径,才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医疗的“隔离墙”、“拦洪坝”作用,这应该是未来需要加强补短板的方面。
“基层强,才是真正强”,而不应该把各个大医院建设得更加雄伟,让大众爬像大山一样争上游,山头越来越高大上。
“中西医并重”的短板欠账太多
我国卫生体制是“中西医并重”,并且国家号召“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但是,这次疫情爆发显露出并非如此,中医药虽然效果可嘉,但是其开始阶段“最佳机遇期”的参与模式、参与程度、战略储备严重不足,临床路径存在很多混乱。
首先是人们的思想认识,仍然停留在以“医疗为中心”的阶段,而不是以健康为中心;而且又错误地认为“医疗的主体是西医”,而缺位了中医;很多人不了解中医,也不相信中医。因此,尽管在2003年非典过程之中,香港医管局请广东省中医院的中医人员去帮助治非典,但是很多不知道有这样的“天方夜谭”;整个大陆非典患者的病死率,与香港有巨大差别,一般人也不知道;医疗条件很好的香港,与近在咫尺的广东省和广州市,在病死率上的明显对比、巨大反差,也被有意无意地“讳莫如深”。世界卫生组织十几个国家组成的专家,对于中医药优秀特点的评价,学术界新闻界基本都是“秘而不宣”。甚至迎来2006年开始的、多批次的反中医思潮,一波接一波沉渣泛起。因此,“中医黑”以科学代言人自居,故意抹黑中医药的事件屡见不鲜。
“前车之鉴”不远,麻木的人们继续吃野生动物,“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故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落在大部分的西医目光之外。
因此,在武汉就出现很多极端的例子,在西医的专家之中,武汉市第一医院妇产科的曹丽蓉副主任医师,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她凭借自己对于中医药的学习,以及对于中西医学术所长的对比,没有去医院治疗,而是在家服用中药很快痊愈。相比之下,被称为吹哨医生和华中科技大学两位著名医学专家,也不幸身染新冠肺炎,却不幸在医院病故。其中有一位西医专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本院呼吸专家发出求救信息,呼吸专家说自己也没有办法。其实,不是没有办法,中医的办法很多,从预防到治疗都有很多办法,但是呼吸专家不了解,因此,无奈之下无法有效施救。
2019年7月1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出文件,规定非中医专业的医生,必须经过一年系统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开中成药。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引领,也是“西医中国化”的重要举措。可是,新冠肺炎来得太早,大家还没有准备好,瘟神就突袭武汉,给大家上了极为深刻的一课。假如,上述文件规定被普遍相应,照着规定认真去做,尽管未必都像曹丽蓉主任那么幸运,但是可以预期这次疫情的应对,就不会如此困难。
我们看到的事实仍然很多西医、大众,对中医药不理解,不相信,甚至有很多误解的言论,从专家的口中发出来。有些综合的大医院,甚至借文件实行的机会,悄悄地把经济效益很差的中草药,搁置一旁,甚至取消了,这是今后需要注意的。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战略储备的中医药,不能削弱,而应该得到加强。
中医界的混乱,与缺乏路径研究有关
中医界治疗2003年的非典,2020年的新冠肺炎,虽然效果很好,但是众说纷纭。有人分说这是伤寒,有人说是温病,也有说是瘟疫,还有寒疫、湿疫、毒疫、瘟疫、疠气、戾气等等,到底是什么病?没有一个可以统一的“中医共识”。
有些人急忙翻开中医药大学的高等教材,《伤寒论》教材和《温病学》教材都说伤寒与温病,在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几方面都不相同,寒温对立,壁垒森严,不容逾越。一般中医药人员如何选择?万一不准确,出了问题怎么办?矛盾、彷徨,混乱而无解。
很多民间中医,都说自己的方子好,每个省市都有专家制定的方案。有的说中药可防可治,有的说不指望中药能够抗病毒,有的说中医只能治疗轻度、中度的病人,有的说不主张服中药预防,有的在推广某种中药,有的展示自己特色的技术,还有的人大谈五运六气。
这如同吵闹的自由市场,虽然看上去很是热闹,但是也让大众难以取舍,西医更是一头雾水。
有人说,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不在了,不然他老人家出来“一锤子定音”就好了,或者能告诉大家“战胜非典中医有个武器库”里边,都有哪些方子,拿过来用就好了。
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就是面对病人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选择临床路径。
当然,2003年之后,中医界不是没有深刻反思的理论著作,但是,有些人认为这都是马后炮、文献整理而已,没引起足够重视,甚至有些人说“非典过去了,还提它干什么?!”
其实,中医非常缺乏诊治瘟疫的临床路径研究,诊疗模式的规范化研究与推广,也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模式是人们解决复杂问题所经常采用的方式方法,是相对固定基本安全有效的路线图,当然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把模式称为路径。相比之下,路径的研究,为诊疗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模式的推广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更能为模式的修改、补充、转化、创新,提供战略思考,路径研究是其他方法所难以替代的。
在这一次新冠肺炎的防治之中,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前后出台了五个版本的方案,有些内容还将不断修改提高。可以说,每一个方案都属于一个模式;每修改一次方案,必定遵循一定的路径,同时也为临床使用新方案,规定新的路径。否则,就没有必要修改方案。
由此可见,路径的研究,治疗方案(模式)的确立,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必不可少的方式。
中医诊治瘟疫,理论创新的展望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在诊治非典时曾向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提建议,过后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复函感谢。他主持了国家和河北省关于非典以及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研究的有关课题,2005年在参加中医临床优才项目的时候,得以拜邓铁涛先生和朱良春先生为师,得到他们的悉心栽培。
邓铁涛先生希望其能够继续研究寒温统一辨证的临床问题,曹东义先后主编并出版了《中医外感热病学史》《瘟疫论译释》《中医群英战SARS》《热病新论》《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邓铁涛热病思想研究(本书稿尚未出版)》等学术著作,提出“病证结合、分级诊疗系统”,认为伤寒与温病不能简单地“寒温统一”,必须在“热病一级病名”之下,施行“逐渐分层诊疗”。
这是中医与西医不同的临床路径,背后有一些列的学术原理问题。
中医诊疗瘟疫传染病的疾病名称,不能简单停留在伤寒、温病、瘟疫的“初级阶段”,必须逐渐分层,到三四级之下,才能开展有效治疗。
也就是说,当一个中医面对一个被诊断为“伤寒病”的时候,不能凭此诊断开具汤药,因为伤寒病下边还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第二级疾病名称”;太阳病等“六经病”下边,还有“经病(证)”和“腑病(证)”的“第三级疾病名称”;太阳经病(证)下边,还有“表实无汗”病(证)与“表虚有汗”病(证)的第四级疾病名称。
温病这也是这样,在知道是温病这个“一级疾病”名称之后,也不能凭此开具汤药,还要进一划分是卫分病、气分病、营分病、血分病的“第二级疾病”名称;或者分上焦病、中焦病、下焦病的“第二级疾病”名称;并且还要进一步像面对伤寒病患者那样,一层一层分下去,到了方剂(方证)相对应的时候,才算“探底”了,这个时候才能开汤药。
中医与西医是不同的学术体系,中医不论这个病是西医所说的是哪一类传染病,是什么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都可以用这种“分层不分类”的方式,以不变应万变。
不管有多少新发的传染病,中医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坐在历史遥远的未来等着西医一个一个去发现各种变异的或者没有变异的病毒,也不用问它是禽流感还是猪流感,是埃博拉,还是艾滋病、非典、新冠肺炎等等,统统“大道化简”,一劳永逸。因为在没有西医的时候,中医的诊疗路径,已经初具规模,只要进行整合一下就解决了。
中医需要解决的是“内部统一认识”的问题,需要找一个合适的病名做“发言人”,而不是乱哄哄分别对外谈论中医内部的学术分歧。
中医对外,对世界大众、对西医人员,应该统一用“热病”这个名称。热病是《内经》时代古雅的名称,历久弥新,热病不能被伤寒、温病、瘟疫等及其“下一级疾病名称”所涵盖,而是相反,可以涵盖这些下级名称。
“名不正则言不顺”,因为所有伤寒、温病、瘟疫,无论寒疫、热疫、伤寒、温病,都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内经》之中有“热论”、“评热论”“刺热论”“热病篇”,根本没有一个用“伤寒”做篇名的,这是《内经》的高明之处。
因为,发热既是病人的主观感觉,也是医生的客观依据,更是现在各个小区大众所熟知的传染病特征,只要发烧了,就是需要诊治的状态,并且可以预防、治疗和善后。中医内服外用,有一系列的治疗方法,未来不断丰富的方法,都可以统一和团结在“热病”的旗帜下,各显其能,各奏奇功。
中医对内,需要推倒《伤寒》与《温病》教材建立的“篱笆墙”,换一个角度,在中西医并存的平台上,携起手来,发挥作用,而不是互相争地盘,抢功劳。
因为,伤寒也是热病,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其目的都为了“祛热”,而不是“散寒”;并且,张仲景时代也感觉到“辛温解表难用”,因此,才逐渐有了辛凉解表法。
温病后期引起死亡,不一定是伤阴,更多的情况下是多脏器衰竭,阳气衰微造成的危险情况,不用惧怕“灰中有火”,错失了回阳救逆、大补元气的起死回生时机。
“突变虚寒,转为内伤”,是各种传染病、瘟疫,在疾病严重阶段经常发生的病理病机。
把伤寒、温病、瘟疫不同学派的学术成就整合起来,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医诊治体系,从预防到治疗,再到康复,内服外用,杂合以治,活法巧治,让中医的价值最大化。
在国家大力推动的西医学习中医、“西医中国化”的过程之中,包容和团结西医,在其搭建的隔离、消毒、自我防护的平台上,有流行性学调查和核酸检测作参考,中西医协作互补,在中国就能创造世界独一无二的临床模式。
创建中国卫生体制的独特模式,离不开临床路径的研究和推广;没有深入的研究,就达不到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所说的“根基牢固,千年不倒”的深度;没有学术宣传与推广,就行不成强大的战斗力,即使像2003年那样“人类成功战胜非典”之后,仍然是一地鸡毛,众说纷纭,收获甚少。
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尽早成立有关研究团队,形成“专家共识”,在新的临床路径指引下,形成中医药与西医药协作的“中国疫病防治模式”:
中西医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相信有党和政府坚强的领导,有中西医的互相协作,有各界参与的统一战线,战胜瘟神新冠肺炎的斗争,很快就会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2020、2、18
! n) D/ o, E- z( B' t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2-19 08:52:28 | 阅读全部
: E! B6 V. ~- c. e8 F  ^# N
《中医群英战SARS》
. D8 y6 W7 u) R/ E3 k' v; C  v" }2 P7 ^, J) x/ n9 z/ G3 n
——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
( N5 {8 }! D  E" U  H* z
4 X* k8 ~  W+ q! [5 h! W9 f$ c曹东义主编、9 S( R" z# B) I0 A6 F8 o% g
2006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w' _( p! W( W/ X- _: i7 u2 N) a# ?2 A
* m8 b9 j' J, R7 S
% \( T& u3 {. Z: ~( c6 [
序        3% `% C1 V( R' \! N
名家点评        4% R; V+ f! m! A3 f6 q7 s
引   言        10# v" P2 B, F5 v% Z" B! }: w/ y* {$ i
史实篇        12# r" \, S7 x: i
序幕:瘟神与人类的战争        13% g" k; D. R: k' b
第一章:瘟神偷袭广东        18
3 |' _6 r4 }' T9 H$ |$ [2 z瘟神发难十面埋伏起烽烟        18* ?1 D* o7 P+ ^3 G; u# w
吕玉波说最难忘怀属当初        26" r1 h" L/ Y- |
广东经验促成中医介入        31& u7 R' f1 I! Q( K  Q* y; U
第二章:高高挺立的中医        39
( v5 F- H. a- u0 N' f中医的一段屈辱历史        40
% P# T4 a9 J2 J0 A禁用词语大笔一挥救中医        46
* h& L, `2 a3 O" I! {& f3 F, U邓铁涛论正确看待中医        52; ]0 _2 t/ b) Z+ p
为中医完整体系而守侯        58/ r' v1 E+ M4 }  K" n
向中央为中医参与请战        629 k1 C  P0 V; ^) E' E! j
可资借鉴的石家庄经验        70
( Z, C2 z/ [" }+ E& Q# \第三章:燎原北上        767 T9 v7 a; i8 A0 W
疫情如火考验疾控能力        76
3 A% f5 ]0 l3 y& r张文康根据什么断疫情        935 x* s( J3 @- O: }0 s/ ~
新一届政府的快速反应        113
% @3 e9 y" B& Q- _+ V8 E) e第四章:奋起反击        123
% v$ J- W7 U0 i1 c6 c8 P0 c中医药进军主战场        123
6 `+ `9 R5 p  x; x  r& \, m. k7 S9 v9 l紧急启动中医科研        132
5 p) [, M2 v- V  i中医群英献方献策        144  B* H7 I, a+ E9 q+ Z$ _+ N
挺起胸膛保卫心脏        215
1 a, q2 p( g* m9 ]第五章:胜利会师        2227 w5 V- |0 D' u6 u
三军会战小汤山        222( d7 s/ @2 K, n) L. I$ K% l: m; E
流调与出师香港        230  M. h; L; {/ a) W4 b  Q6 n, S
中医会师京东宾馆        239: `9 H8 X6 a3 `
收获香山科学会议        268% I5 |! y# H7 o' `, U  [4 F/ J/ E0 G
反思篇        2776 l5 j. v% B6 [* I% i$ K4 w
第一章:SARS过去,中医收获了什么        277
  M; }& ?' k4 h. L+ b& l展示了中医界群英荟萃时代形象        278( Z7 d7 `+ V: |$ `- L/ G( c
再次突显中医热病辨证治疗特色        280  a. M9 o5 q' ^( h
收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科学精神        282
, s/ C* W' ^/ @蕴育外感热病理论寒温统一的突破        287
. C. E4 H2 b2 }( a) A第二章:SARS促使伤寒温病统一        290
9 |2 @# C0 r2 D% O* }《素问》热病是最古雅的名称        291
1 U* ^  @) V) {+ Q* ], a/ O广义伤寒学说的历史价值        292
$ i) d' d5 Y9 i  k; x. s温病概念广义狭义的演变        293
* w( |0 a: q( [* D/ O寒温论争的关键在于解表        294
! X7 Z0 g. q' c1 T- {6 ?8 {: v统一热病学说是我们的任务        295
7 S/ t1 V1 j, F( g8 u6 O3 f第三章:SARS的中医病因如何求        297
7 k8 _5 d* k8 {$ m. e0 v7 K) }; `疫气只说明热病的流行性        297
2 |% a2 a  J3 `  h) Y0 d& X伤于寒只是热病的诱因        298( i1 E; G+ I: x* c+ S
温热邪气说源于辛温方难用        299
2 }1 v1 b% ~8 P  G( N9 H4 D毒疫之气共同构成热病病因        301
2 [9 V8 e$ S% ]0 @2 V: C: k第四章:SARS按什么规律传变        303+ u5 G# S" k" Y9 z& z) M+ O
张仲景六经分证及其演变        303
% n% C& d6 Z0 y/ T! H8 n6 ]9 u) K) ?后世论传经现象的不同学说        3052 ^( {" [' T6 S9 X: ^& e
明代吴又可论疫有九种传变        306
, Q- w) |9 k: F) r# r5 k温病学派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        307
! Z0 F! n- U& x' q( q& e第五章:阳郁为热是热病的共同病机        310) z4 g  b: W7 v8 ?8 D2 V
外感热病包含的病种多而复杂        3101 k0 N; J# @; c& N8 n
伤寒与温病是病种还是证候之差        311. }# O3 L/ |+ E5 J$ q
郁阳为热是伤寒温病的共同病机        313
7 ~8 r* H& c' `9 Y- ^; Y; Q炎症反应是热病共同的病理基础        314# a* x8 c& ^# D' {
中医治疗热病主要靠宣泻郁热        315
: a# q3 e! k; @7 z& u2 j2 ~1 |第六章:SARS应如何辨证        316* K1 v9 B+ R5 q- R: M, w% s+ D
万友生八纲统寒温        316! G% }. d3 P3 Q: K$ }$ F$ M; |
杨麦青以伤寒统温病        317) ~/ Y& \+ a4 m2 Z& `7 C1 a7 t
邓铁涛寒温统一辨证        318
! X7 ?  K6 F+ u( f" L) ?- S3 d3 l0 h试说五级病证诊治体系        320+ h, \" N5 b0 }7 D& ?6 x
第七章:SARS应如何治疗        324
# M# f6 [/ d5 h, Q《素问》汗泄两法治热病        325
3 ~+ C) q; O6 ^3 K+ d9 D; A1 S# L* B华佗“六部三法”治伤寒        325
: b9 N1 c# z0 [7 V  t/ q3 a: @仲景未谋辛凉解表面        326
) |' W7 W8 A  N# U4 {# Q+ A( q3 O历代都说辛温解表难用        327: K* _" Y: X7 i8 K7 |; w
达原饮试图直达膜原        328
( K$ V( l5 _. R7 T: Q2 \辛凉解表催生温病学派        330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2-19 08:50:23 | 阅读全部
中医治疗发烧、瘟疫的智慧1 {1 Z; Z9 H2 u2 ^) P: A$ t
河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武宁
& l. S4 w4 {7 l0 B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导师:曹东义( ?( Q5 g! V+ X$ T: t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还在延续,新认定的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国内一些城市陆续报告确诊病例,日本、泰国等也有了确诊病例。习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批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新华社1月20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电话会议,部署属地防控责任,强化防控措施落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4 {$ h) j- l9 f9 j$ h& `  X
" K+ P& A2 F2 A  J
一场战胜新瘟疫的斗争已经揭开了序幕,中医药如何发挥作用?
# V  [5 R( k1 N9 |7 |& l4 j7 p8 O! U1 N
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曹东义是邓铁涛国医大师的徒弟,他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曾上书卫生部提出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回函很重视他的建言献策。他先后主持河北省和国家局“中医诊治外感热病规律的研究”课题,主编和出版了《中医外感热病学史》、《瘟疫论校释》、《中医群英战SARS》、《中医热病新论》、《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中医热毒理论研究》等。因此,2018年曹东义教授指导我研究“外感热病诊疗路径”,撰写有关论文,并指导他的高徒们在微信群讲述上述相关的学术著作。昨天,他发出一篇《病毒流感中医应该首选必选》的文章,受到相关专家和领导的重视。$ h4 J' J8 F* F4 H0 G/ j% o
下面,结合导师与我的研究,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0 e, K( T9 @" a( `2 \; K- D1 ?4 C

) G; f7 [+ H' u+ r一、中医应对传染病历史经验丰富
: |, \3 V/ x( D% Q8 D: \中医几千年的历史,是从与传染病斗争之中逐渐发展壮大的。甲骨文就有相关知识,《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宋金元医家与明清温病学家都有突出成就,并逐渐向世界贡献了免疫思想与免疫技术,传播到世界之后逐渐改变了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面貌。
+ _$ U3 |3 h0 k9 P% n& P可以说,中医在建国后治疗乙脑、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肺炎、非典(SARS)等疫情之中成就卓著,是有历史依据的当代呈现,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了中医药的现实作用。
  F$ a, P' Z  V8 e; S# d1 m7 t+ D9 M9 C+ b  P% H8 c" S  \
二、中医内部有不同学派“和而不同”
- {. c, V0 O7 P8 m9 F0 A5 q9 o4 \) A) T  p中医历史上存在着热病、伤寒、温病、瘟疫诊治体系,伤寒在张仲景的指导下分为六经辨证,温病在叶天士、吴鞠通等医家的倡导下分为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吴又可说瘟邪潜伏膜原有九种传变。不同学派的医学家之间,互相争鸣虽然繁荣了学术,但是不利于统一认识,甚至使当事人有“临门一脚难踢”的困惑。! s5 h& u6 `2 [% J% I/ S
当面临一个发热的病人,或者新出现传染病的时候,如何选择方药进行治疗?走什么样的临床路径?是使用辛温解表,或者辛凉解表?每出现一个新的传染病,就有专家提出几个证型的方药,然后进入临床分组对照观察。这样的科研设计,与传统中医指导理论的辨证论治存在明显差异。
+ W" k: X2 G# [. h- q! _  l基于解决上述问题,导师曹东义指导我选择“外感热病诊疗路径研究”这个课题。7 S! g/ s2 i+ |& K
  \5 p, n6 ^: T8 n
三、西医分类不分层,中医分层不分类
# Y% ~9 |4 O2 U为了解决中医临床医生的困惑,为专家提供诊治参考,与西医一起在临床过程中更好地结合,以及向世界医学界和科学界介绍中医诊疗思路与路径,进一步为统一中医的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学术争鸣,探索其共同病机,建立包容古今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开始了艰苦的研究工作。0 g0 A$ M; q  J/ i8 a$ g4 |+ z
西医按照致病微生物,诊断为某种传染病之后,主要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隔离)”的措施进行应对。在没有疫苗、没有特异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只能这样才能发挥作用。& F/ |! t) `/ g; R
中医有独特的哲学观和方法论,在整体观、联系观、恒动观指导下,揭示疾病动态、发展、变化的规律,认为传染病的过程如同河流一样是流动不居、发展变化的,也是有规律可循,有措施可以发挥的。8 T: u: o/ U5 g7 Y) A. g! H; s
外感传染病虽然致病微生物不一样,但是都有发烧,以及相似的由开始到终结的过程描述,其中间的发展、变化、转归迅速而复杂。《素问》用“日传一经”来描述,张仲景不同意这样表述,产生了自己的六经辨证体系,后世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也属于过程描述,都是探索热病共同的发展变化规律。所以,以伤寒、温病为代表的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都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治疗、愈后整个过程的规律探索。
' s7 ?% q! a$ G7 u2 D临床上,中医诊断说“这是伤寒病”,这还不够准确,也不能据此开出方药来,必须继续“往下说”。因为伤寒病之下,还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阳病或六经病下边,还有经证病、腑证病,太阳经证病(表证)之下还有表虚证、表实证的区别,不能混淆,否则,就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也是这样一个类似“俄罗斯套娃”一样的逐渐分层的过程。
5 G: Y* o  n; t# j! `2 r: t这是中医明显不同于西医的地方,不懂这些道理,就不能发挥中医大智慧。( K- u1 _- k8 ?# B! s* K

" e$ s8 S( ?7 X4 \& e# u) h四、分型治疗与辨证论治不同
" S7 p$ F! q4 ~! ^: i很多中医同道习惯了“分型治疗”,每一个疾病下边分几个类型,然后选择病人“随机入组”进行观察,然后总结疗效,以为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方法,这样的“临床路径”虽然勉强可以用于慢性病,但是绝对不适合发烧之类的传染病。
6 T9 \+ x/ R% ?, Q中医需要学习张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动态调整治疗方法,属于“移动靶射击”方法,不是“固定靶”的道理。“固定靶”思维,是西医疾病观的“靶点治疗”、“终身服药”。
- W8 B  K9 k! j9 ]# a7 O因此,即使是专家组提出来的应对传染病流行的几个方剂,也都是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体质、不同病情的方剂,不是像买彩票那样凭几率中标,而是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药。也就是说,所有一线中医人员,必须都熟读经典,灵活掌握治疗方药,才能呈现中医智慧。* }7 q$ A1 Y" J0 Q, m, \
' @. ~% M6 Z) n+ a9 D
五、“河舟码头”学说指导病证结合分层诊治  r6 `/ ?+ z. u4 U3 @% s
曹东义导师通过研究万友生主张的八纲统寒温;杨麦青先生的伤寒统温病,邓铁涛先生的寒温统一辨证,提出了“河舟码头”学说:“病像河流,证似舟,系列方药如码头”。也就是说,外感热病是一个过程,像河流那样有源头,有末流,有阶段,不是一成不变。证候就像河里的小船,随时会顺流而下,也可以逆流而上,或者原地不动,或者船破沉没。如何让船上的患者尽快上岸?就要看沿河的码头(方剂)在哪里?$ C8 S' q- \* f9 e% s
就近上岸,脱离苦恼,是医生的责任,也是患者的期望。
6 ]/ ^3 Q7 |% e& w6 R曹东义导师探索寒温争论几十年,逐渐形成了这一学说,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热病统寒温的分级诊治体系,逐步实现热病诊治的新模式。更好解决影响外感热病的诊断问题,规范临床治疗,是他指导我进行有关研究的初心。( m1 N0 Z1 u" A  z7 a- ?8 E
给临床中医武器、揭示复杂的临床路径问题,破除千百年来中医的困惑。在中西医并重的当代,积极应对各种传染病的挑战,发展中医事业,造福人类健康。8 I# W9 I# N' z& r" F
我们一起期待着《病毒流感中医应该首选必选》的早日实现,因为中医有独特的优秀特质,就如同2003年邓铁涛先生大声疾呼的那样“战胜非典,我们有一个武器库!”但愿“历经突发的SARS之战后,世人开始正确认识中医”早日实现,和氏璧的真价值广泛传播。' N, C2 ]7 c; \' Z- E" ~9 C
2020-1-21
/ T4 t( Z3 S+ T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2-19 08:48:57 | 阅读全部
吹哨固然重要,中医更需要呐喊
% B" T+ m5 J( \) s+ t$ a4 F曹东义9 q4 d3 Q' u5 {. e5 S0 U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Y- D& V/ q: r/ Y) q/ L+ x0 F
7 g7 M/ ]8 E& t  n$ s
最近听到,较早谈论疫情的李医生不幸因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治身亡,令人痛惜。国外媒体说他是“吹哨的人”,他的警惕性,以及高度责任感,令人敬佩。/ A/ o6 t9 K0 K6 a. T. I2 f
当然网传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和医院呼吸科主任按照渠道及时上报疫情,促使医院和疾控部门采取措施,远在李医生之前。所谓“吹哨人”,是西方故意抹黑有关部门,煽动不满情绪,希望像在香港那样操纵大陆的舆论。
) K# ~; G" I  q* r; E* j先放下这些传闻,说说自己知道和做的一些事情,我们在疫情爆发前后做了什么?" O" m$ r: S. S
我2020年1月17日(腊月二十三)早晨赶到北京,参加孙惠军先生、黄女士等人主持的北京生态医学研究会、天地生人论坛、炎黄文化学会一起在中国地质大学办的年会,我发完言,匆忙吃了一点饭,就赶忙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医政司、法规司的有关领导座谈一技之长人员考核的问题,此前我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有几位会长、秘书长给领导写信,建议本着放管服,以及“县管乡用”的原则,请把考核的工作站点下移,在县区举行,不要集中在省里,这样既能选出真有水平的民间医生,也不会降低标准。赵司长和几位领导们,认真听了我们的意见、建议,说事后他们再研究,然后向于局长汇报。我们也希望得到简报,或者答复。  d& j; m: G: V3 A7 N
2020年1月18日(腊月二十四),我参加裕华区的政协会议,19日列席区人大会议,20日下午散会,21日石家庄市和各区召开了紧急会议,裕华区戎振杰局长向各医疗单位布置防控任务。
) x0 l5 M* @" \7 Y* j我19日(腊月二十五)晚上,接到卫生部老领导张维英先生的电话,他说,武汉的事情很紧急,应该发挥中医的作用。# Z9 j( x7 {, y2 _8 r
后来连续几天,向最高领导提建议,先后认识了焦俊东院长、高海波博士、武汉的洪峰院长,高宏博士等人,再后来高海波博士把健康中国工程的发起人和负责人严晓蒸部长等人介绍进来,成立了一个社会力量援助湖北(黄冈)的团队,大家分工负责,不断沟通,吸纳民间中医和社会力量,做了很多工作。
3 C: C% e( x3 b- P1月20日(腊月二十六),我发出一篇文章
2 _  m3 V( V* k1 W' \【新提醒】曹东义:历史经验告诉大家,病毒流感中医应首选必选-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xtra=page%3D1
* T+ k' V' T5 ?! d) D7 K% m, j' [希望能借鉴历史经验,实现“中医首治、必选”,这个2020-1-20下午3点多发出去的帖子,也发给很多领导参阅。. |( X- @! b9 N7 l& g
现在看来,这个2014年我曾发在《光明日白》上的文章,只能是一个美好愿望,在那个时候,是太早了,是一个不可能实现愿望或理想。因为,一是人们不会在思想上同意这样做,二是根本没有这样的“准备前提”,即使愿望再好,也无法实现。长期以来,社会对中医的欠账太多了,尽管经历了非典,但是,教训没记住,经验也就无从谈起了。
" G# k% U3 W' }+ ?1月21日(腊月二十七),我知道了习总书记和李总理有了批示,知道一场应对瘟疫的战斗打响了。因此,我和研究生武宁联合,又发了一篇文章,同时发给《中国中医药报》和学术期刊。
5 }$ G2 _1 U2 H【新提醒】中医治疗发烧、瘟疫的智慧-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xtra=page%3D1: W5 L& T9 f4 b, O; F
这篇文章,从中医的历史经验、中医内部的不同学派如何“和而不同”、西医不分层和中医不分类、分型论治与辨证论治、“河舟码头学说”五个方面,以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学术研究论文。5 g" Z0 ]1 g: Y- y

; s  ~- A& S# {+ @
; O, v# ^/ V+ T& k"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我发了一篇介绍邓铁涛先生当年替政府分忧为大众着想、呼吁中医参与、论述中医非典防治经验、引起世人关注的“铁涛精神”,希望尽快发挥中医作用,奉献中医力量。
  y7 Q* X3 ^4 m9 N) s& ?【新提醒】学习邓铁涛先生为战胜新瘟疫奉献力量-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xtra=page%3D1  Q. y' J. M* s! W: ~! M

$ P/ m  @: @1 _- l$ a$ g5 b( e: b- @
1月25日(正月初一),我正式提出了建议,发在网上,也通过不同渠道发给各位领导8 t$ x" H; R7 H1 d" l; {3 ^  K
【新提醒】充分发挥中医作用,迅速控制新瘟疫的建议-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xtra=page%3D1+ ^' E7 ?$ h. _1 K; S8 M
我建议建立中西医协作机制、总结前一段经验、建微信专家群共享病例信息、各阶段都有中医药参与进去、杂合以治不要局限于汤药(可开放中药制剂)、启动中医药科研、加强中医参与的宣传。+ B, Z6 {9 y  }' I) W
25日这一天,我把《中医群英战SARS》书稿的电子版,发到了很多微信群里,希望历史经验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6 k7 K1 _! @) R+ j
2 p3 ^& n9 `; F

5 n! e0 y. u# s6 G6 s* d1月26日(正月初二)我写了一篇文章,希望大家说抗病能力,而不要笼统说“提高免疫”,因为很多肺炎患者,就是因为一时间抗体产生太多(呼吸爆发),造成免疫损伤。/ g3 L$ M0 z4 Z  n% \$ G5 l
【新提醒】曹东义:新瘟疫当前,大家不要说“提高免疫力”!-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xtra=page%3D1
% B& M& V$ o, M
4 Y% p1 B1 D  h; w. {% B1 z6 @+ h" A1 Z1月28日(初四),我发了一篇文章,介绍2003年非典流行时期,香港西医力量那么强,他们为什么到广州请年轻的中医去协助他们治疗?5 l) A) m9 L8 }
【新提醒】香港医管局,当年为何请中医帮助治非典?-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xtra=page%3D1
4 L# @, {; V; T) z& q6 @
# |( N! ~& @& Z% z7 r3 y; C+ \& W1月30日(初六)一篇文章,是介绍河北省当年提出的“挺起胸膛,保卫心脏”的河北精神。
) m3 u) t# l1 Y$ a5 n- M【新提醒】曹东义:疫情当前,需要发扬挺胸保卫的“河北精神”-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xtra=page%3D1
$ R; N- P( ]0 G1月31日(初七),我发表了一篇文章,让大家不忘非典那些事,要医患和谐,避免“硬汉方东升”遭遇的事情重演。
8 a+ T4 y0 c0 ?; A; l5 r1 Q( m【新提醒】难忘2003年非典那些事,应该医患和谐战瘟神-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xtra=page%3D1
9 n1 ?3 |' N+ i' E; a/ I0 ^6 R0 E. N' E& k' `) Y" |
2月2日,我看到武汉一位西医妇产科医生曹丽蓉,用中医药自救,治好了自己的肺炎,发表了“西医中国化”很有必要的文章,也反思了很多中医人不自信,不能用中医药救自己,更不能救他人。
- x# G$ ^# F% L/ }! d+ ^【新提醒】难忘2003年非典那些事,应该医患和谐战瘟神-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xtra=page%3D1
1 A8 L* a7 K* w  T2月3日,针对很多中医焦急,不能参与治疗,有劲使不上,我发表了一篇文章,论述救活与防火,都是贡献,前者是英雄,后者是神仙,贡献有大小,做好身边的事情,就是发挥了作用。
9 V8 v/ B# P( O3 }+ T) s* w【新提醒】曹东义:大瘟疫当前,能救火是英雄,能防火是神仙!-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xtra=page%3D1
. K9 B6 Q5 ?: M2 M0 }' j* D2月5日,我发表了一篇文章,从三个庚子年的灾年来谈,当下应该发挥中医作用“中医就在身边”,中医可以利用微信平台,“空降到灾区、疫区”,其中的三条建议,一是组建专家团队,接受大众、患者咨询,二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牵手大众与中医,让中医接地气,有的放矢,个性化解决问题;三是,请有关部门协调,实现中医药物和物质配送,让大众用得上中医药的方法。4 X# [$ R0 ]) L6 [3 H1 r
【新提醒】曹东义:庚子灾年闹瘟疫,中医作用不一般-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xtra=page%3D1: h' l! O7 h% j$ a- m% n2 j2 |
2月7日,我发表了一篇文章,针对欧洲历史和美国目前对于流感的恐惧,来谈中国历史上为何不惧怕流感。当然,生活方式改变,人口密集等是重要因素,但是,最重要的是大众对于中医药缺乏了解,不在第一时间选择中医,不相信中医,中医在基层很缺少,这里因素造成了目前的状况,大家开始惧怕流感,社会要花很大的成本、代价应对流感。
$ C. S. t" s' [: j本来,这都是可以避免的,不应该出现的出现了。值得大家反思。. d0 v5 c# D& F! v: }
【新提醒】曹东义:中华民族历史上为何不惧怕流感-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extra=page%3D1
- [" i. S' v1 \1 f$ b0 n2003年中医在战胜非典的过程之中,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却在后边迎来了取消中医的闹剧,因此我写了《中医,世界欠你一声“谢谢”》" f: Z- Y0 R: e4 s1 f" X8 Z$ _
【新提醒】曹东义:中医,世界欠你一声“谢谢!”-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amp;_dsign=7ef553e6
% q* E" |$ R& S: v0 Y& H8 \( k
* U, w2 i# \+ E' `; h然后根据中医内部伤寒与温病学派争论的焦点问题与,写出来《辛温解表的目的是“除热”而非“散寒”》
5 \5 s7 E% [$ m1 B% J4 f" T【新提醒】曹东义:辛温解表“本质”是“除热”,而非“散寒”-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amp;_dsign=5ad648e25 V# P5 v% W* P$ m8 r- s
  j; o" D1 M, T/ c
在温病、瘟疫的后期,或者危重阶段,主要矛盾是阳气衰竭,而不是伤阴,所以我提醒《新冠肺炎勿忘“突变虚寒转为内伤”》
; G+ P; R4 t0 F( q9 H【新提醒】曹东义:新冠肺炎勿忘“突变虚寒转为内伤”-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amp;_dsign=6057fbcc
0 d* i4 B) N; Q6 ]* T0 {' b$ [( \  w, M9 P
温病概念,千年相传,有古今不同,主要是广义狭义的区别,因此发表了《仲景的温病概念,与明清不同》; o+ n2 o8 U" L5 b9 z
【新提醒】张仲景的“温病”概念,与明清不同-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amp;_dsign=baca10c2; S/ r4 g# z: i6 K

& ?0 E1 A5 m1 Q! O今天发表《伤寒温病之因是求出来的,病因已成既往,推求未必恰当》2 E( w% i$ M/ N/ ^8 {
020年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其病名病因的推求,又和2003年非典期间一样,中医界各说各的,众说纷纭,一片混乱。
6 R# j0 ]0 o0 _0 \请大家注意一个事实:病因是求出来的,不是测量。这就好像热药、凉药一样,不是屋里温度,而是“审证求因”! _0 i4 l3 }- G8 l. `( L: ~% Z4 d
并且,病因已成既往,推求未必恰当。
! i: i# {# ~& g; u2 W6 {中医可以“审证求因”,也能辨证论治,证候是基础、是根本,病因不是最基础的出发点。
0 ]8 _9 X. ?5 @( j换句话,伤寒到了阳明阶段,还需要考虑病因是伤寒吗?2 N5 M0 M, ~* P. A* J; g
有关论述,见曹东义主编的《中医群英战SARS》2006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w, i! a/ a! f0 p& J1 v
【新提醒】曹东义新冠肺炎再思考:病因已成既往,推求未必恰当-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amp;_dsign=4f6d4d70' _- y$ M/ b4 i
2020年2月19日,我们提出应对新瘟疫,临床路径研究很重要,应该成为战略项目8 ]3 l+ {  n/ L" V+ u
【新提醒】应对新冠肺炎瘟疫,“路径研究”很重要-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amp;_dsign=5c152060
7 E6 c$ [3 n0 P! c! w/ F0 \) |: ]" @7 R' Y) c
4 Z0 E9 F  Q" l# _$ C9 `2 B
习总书记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9 d- t$ i# N6 J2 U, S$ `9 u
中医需要复兴,复兴需要呐喊,你听到了吗?
: f: _) \+ W0 _5 U' s$ N中国不仅需要“吹口哨”的人,更需要呐喊的人。* z. G; A7 ~, T% L
2020、1、8初稿
/ \" ?" }$ x9 c  T2 I  B4 e6 n2020-2-18修改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