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转帖:兵家思想与中医
曹东义 发表于:2019-2-28 14:10:5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154
【学术探讨】兵家思想与中医[color=rgba(0, 0, 0, 0.298)]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弓雪峰,黄茂等 [url=]中医药导报[/url] [color=rgba(0, 0, 0, 0.298)]昨天4 i' G$ F6 L8 C2 d5 J% n1 j9 v$ ^' t
3 U7 l& ]5 ]4 i# C. j1 u% a, f# c3 A

% b, n6 d$ w' V+ f1 O8 {! O

兵家,是指我国古代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和人物。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1](《孙子·计篇》)。

兵家与中医的思想基础同是中国古代哲学,因而兵家调兵遣将与中医遣方用药等方面有着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了解和认识兵家思想与中医的关系,对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3 A* ^" b) N7 k: n# U" `9 |

“知己知彼”与养生治病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1]。(《孙子·谋政篇》)打仗要了解自身情况和敌方情况,才能开始战斗,否则必败[2]。这在中医的养生[3]与治病[4]方面也有所运用。% b8 M4 D$ h0 j' A4 \. U0 b

养生方面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由己而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由彼而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5]。内外兼顾以养生。

治病方面

要对自身正气情况和外邪盛衰作出正确的估计和判断。比如热邪入里伤及阴液,导致里热内盛,津液亏虚,就要在清热泻火的同时,加以滋阴润燥,增液生津。

, {0 V0 K8 z& V: m7 _

为将之道与取象比类

《孙膑兵法》中,有“将者不可以不义,不义则不严,不严则不威,不威则卒弗死。”有“弩者,将也……将之用心不和……犹不敌也。”兵书说“中军握奇”说明将领不仅要有义仁德智等品行,还要有超乎常人的谋略。
3 p; z2 c8 U9 W# @; M% [2 q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十二官的比喻,其中“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5]用形象的语言指出肝藏血,如将军运筹帷幄,肝主疏泄,如将帅决策于千里之外,与兵家所说的将帅形象一致。《灵枢·师传》中也有“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6]之说。

中药大黄别名“川军”,医家把它比作将军,极言其推陈致新,摧枯拉朽之力强,形象描述出其泻下攻积的功效。


+ P$ a. G% ]& x; O2 V

“兵法贵速”与急下治法

大承气汤治疗“痞满燥实”的阳明腑实证,辨明病机后一定要峻下热结,不可贻误时机,以免热邪耗伤阴液,为急下存阴之法。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力倡“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并根据天邪、地邪、人邪不同邪气侵犯人体不同部位所患的病证,分别采取汗吐下诸法,迅速祛邪外出,邪去则正安,邪除则病已。他治疗友人被犬所咬之伤,急用泻下之法才使友人腿部由水肿状态恢复如初。5 G" Q( E; w3 ^7 Y' }/ f


0 j5 t+ F% U0 ~% z6 Z

敌我斗争与正邪交争

兵法上的敌我斗争恰似病邪与人体正气的斗争,怎样使我方获胜才是关键。
# P6 q* O2 k0 h

/ q( @% G, [. K6 f" ?1 \; k
养内御外,重视正气

宋代叶适《习学记言》提到“今日存亡之势,在外不在内,而今日堤防之策,乃在内不在外。”在中医方面,《黄帝内经》中强调正气和阳气“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伤寒论》生姜大枣的组合顾护脾胃,朱丹溪强调阴,张景岳强调命门,其道理都是相通的,都是“养内御外”。

4 `0 i* ]9 G8 [& l: r# H2 s
邪气侵袭,部署合理

正如敌人攻打城门时,应该多分配城墙的兵力,外邪袭表,也应当振奋卫阳,驱邪外出。《素问·热论》针对“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现象,岐伯的解释是“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5]。外感邪气时多进食,一方面削弱了卫阳之力,另一方面,食积化热,内外合邪,更不易愈。

2 n. J# |4 K# S2 O2 U

《孙子兵法》与治则治法

《孙子·军争篇》提到的用兵之道与中医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F, W0 d: A- J4 M7 b4 q5 y. d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1]:不要仰攻位居高处的敌人,同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高者,因而越之”顺应病邪的位置,升散涌吐,因势利导使邪外出,而不使邪继续下行内传。

“锐卒勿攻”[1]:在敌人强盛时,不要正面迎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确立的“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邪气盛时,不要强治,等到病势衰减,再进行治疗,比如《素问·疟论》中“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勿敢毁伤,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5]和“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5]也是这个道理。又如《灵枢·逆顺》论“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6]时,引兵法为之据:“《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6]

“归师勿遏,围师必阙”:战争过程中,在敌人败退的时候不要阻拦,在敌人被围的时候要留给他们逃生之路。正如《百战奇略·围战》所云“围战之道,围其四面,需开一面,示其生路”,中医在用药方面,也有调畅气机,给邪出路,防止闭门留寇的思想,如《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治疗心经火热下移小肠证,“心与小肠为表里也,然所见口糜舌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等证,皆心移热于小肠之证。故不用黄连直泻其心,而用生地黄滋肾凉心,木通通利小肠,佐以甘草梢,取易泻最下之热,茎中之痛可除,心经之热可导也”[7],清心利水,使热邪从小便而出。

. @3 l7 l: s9 I8 c6 ~2 w+ H

奇正之道与阴阳之理

《孙子兵法·兵势篇》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1]一般而言,凡按照正规方法和通常惯用战术原则作战的为正;而运用计谋,采取特殊的非正规方法,不按通常战术原则作战的为奇。《素问·阴阳离合论》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5]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兵道之奇,打破常规,变幻莫测,属于阳;其正合乎常理,比较确定,属于阴[8]。这样看来,兵之奇正即医之阴阳,顺之可推衍无限,逆之可由博返约[9],这样的阐发启示我们,阴阳这种看似元素简单的理论模型,其实已经包罗万象,运用在兵法上就是千变万化的计策和谋略,运用在中医上,就是三因制宜的治疗方法。古人观察宇宙的重要思维就是变化与恒定之间揆度奇恒,达到阴阳平衡,因此,把握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中医而言,尤为关键。" d% y( Y+ p/ m+ F0 k; k


/ x. S) v0 e: t
参考文献

[1] 孙武.孙子兵法[M].程都,注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2] 王建伟.兵家妙语[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 孙书平.中国哲学史稿(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 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 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 灵枢经[M].田代华,刘更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M].郭君双,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8] 鞠宝兆.兵家思想与中医治疗观念之比较[C]//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究会论文集,延安,2010.

[9] 邢玉瑞.中国古代兵家思想与中医学关系研究[J].河南中医,2009,25(1):15-19.

5 Z7 C7 b* L7 M+ o6 E9 Q" M* ]

(收稿日期:2017-04-25  编辑:罗英姣)


% p; ?2 J$ h7 ^$ `2 z8 d; k$ w, q* S3 G1 u, B4 Z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