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敝昔不该是扁鹊
曹东义 发表于:2018-6-9 17:25:4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519
敝昔不该是扁鹊
时间:2018-06-0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曹东义

& ~* v6 t1 g1 }4 c+ `$ |
  扁鹊名闻天下,“为方者宗”,他本名秦越人,是在行医过程之中“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赵人“与秦共祖”,他们的祖先中衍氏长得“人面鸟噣”,《赵世家》说中衍氏“鸟身人言”。因此赵人尊鸟爱鹊,把秦越人尊称为“扁鹊”。扁鹊在人们心中就是翩翩飞舞的喜鹊,比千里马跑得快。因此,排忧解难、逢凶化吉的秦越人,被人们寄托着很多期望,大家都称他为“扁鹊”,便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名字了,只是他自己每每自称“越人”。
  前几年,四川成都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部分竹简上刻有“敝昔曰”字样,有人认为敝昔是“扁鹊”的同音假借,认为敝昔就是扁鹊。汉代许慎《说文叙》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段玉裁注:“如汉人谓县令曰令、长……令之本义发号也;长之本义久远也。县令、县长本无字,而由发号久远之义,引申展转而为之,是谓假借。”难道从春秋末期就很出名的扁鹊,到了西汉年间传到成都就需要“同音假借”了吗?有这个必要吗?笔者常为此自问,也时常以此问人,但始终没有得到圆满的解释。
  今人出于对扁鹊的爱护和追随,就把能够贴到扁鹊身上的光环、荣誉,都贴上去,这就失去了历史研究求实的精神。敝昔是扁鹊医学的传人,而未必就是扁鹊本人。谨慎一些也许不一定影响探索扁鹊的学术成就,也不会降低扁鹊对后世的影响。何必勉强把“敝昔”假借成扁鹊呢?(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D)
) I5 B0 U$ x. h1 m2 t

, }' w7 u. Q5 j) L9 ^7 |+ S!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6-9 17:26:55 | 阅读全部
扁鹊是扁鹊,敝昔是敝昔" ^6 z3 Y1 g) S( o; z$ c
曹东义7 q/ t4 z  Z2 z5 A% v5 D: R; g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6 V4 n/ J2 c* X, ]$ O  b' |) ]) v3 O
, G& H0 f, }: I8 p0 f
最近,笔者到河北省献县参观了“献王坟”,看到西汉年间河间献王刘德的塑像,非常传神。他是一位在秦火楚劫,焚书坑儒之后,长期从事古文献整理的先行者,是孔子之后对于中华文明有着巨大贡献的学者。
5 b6 Q" n: d6 a8 f2 ]/ c% z4 ]刘德命运很坎坷,但是他不计较这些,在整理好了多部经典文献之后,到西安献给国家最高统帅,本想得到一些赞赏,但是,刚登基不久的汉武帝,对于这位德高望重的藩王,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压力和紧张。他审视河间献王刘德送上来的先秦古籍,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告诉刘德让他知道自己身份、地位,以及应该做什么。
+ o+ A9 O- e# \3 A刘德回到自己的封地河间国,不再谈论如何弘扬儒学,发展文化事业,而是抑郁地“纵酒死”,很快就结束自己的生命,然后保全了子孙不被政治**。, s7 L* L: X! E3 ]7 h9 H+ s
汉武帝虽然逼死了刘德,却采用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刘德被封为“献王”,他“实事求是”的作风获得了后世一致好评。
4 G4 K  X& R! B) s: Z: _" l1 R扁鹊名闻天下,“为方者宗”,他本名秦越人,是在行医过程之中,“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赵人“与秦共祖”,他们的祖先中衍氏,长得“人面鸟噣”,《赵世家》说中衍氏“鸟身人言”,因此,赵人尊鸟爱鹊,把秦越人尊称为“扁鹊”。; d- }$ Q& i  ~0 `0 j9 K
扁鹊就是翩翩飞舞的喜鹊,比千里马跑得快,比当今的120还便捷,因此,排忧解难,逢凶化吉的秦越人,被人们寄托着很多期望,都称他为“扁鹊”,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了。只是他自己每每自称“越人”。; O; g  |+ E- l$ U1 X% a* X
前几年,四川成都出土了一批竹简,很令人惊喜。其中,有的竹简上刻有“敝昔曰”字样,有关专家认为这是“扁鹊的同音假借”,说敝昔就是扁鹊。
# C' U; W4 s* m; [) E( l2 ~' q汉 许慎《说文叙》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段玉裁注:“如汉人谓县令曰令、长……令之本义发号也;长之本义久远也。县令、县长本无字,而由发号久远之义,引申展转而为之,是谓假借。”
8 B3 R9 d: I) \难道,从春秋末期就很出名的扁鹊,到了西汉年间,传到成都就需要“同音假借”了吗?有这个必要吗?
% J4 l/ ^" P6 j/ S' W笔者常为此自问,也时常以此问人。没有得到**的解释。
* l3 V1 K0 i7 \8 \2 Y1 L& c' M今人出于对扁鹊的爱护和追随,就把能够贴到扁鹊身上的光环、荣誉,都贴上去,这就失去了历史研究“求真实”、“实录”的精神。& I" a& `& C+ Z$ q1 i0 x% N
我们不妨学习河间献王刘德“实事求是”的作风,把“敝昔”存疑待考。
# @: }- d7 N6 O* y扁鹊还是扁鹊,敝昔就是敝昔;
  C/ n+ v, u% {% v4 \6 `敝昔是扁鹊医学的传人,而未必就是扁鹊本人。, z9 ]' Q. z/ `
这样谨慎一些,也许不一定影响探索扁鹊的学术成就,也不会降低扁鹊对后世的影响。
* I( m5 w# X! B1 k5 l$ [何必勉强把“敝昔”,假借成扁鹊呢?* i+ H! i2 A" {% _  L& o& M
这是我的思考,不当之处,请同道批评指正。' ?* C" D$ F3 z' i1 n1 ^
2018、5、28
/ J' P; |" h4 y3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11 06:16:46 | 阅读全部
神医扁鹊的失传医简研究取得新成果!敝昔就是扁鹊(鷩䧿)?
3 v6 _( Z8 C; T7 |3 N+ e2020-02-20 04:03·古籍
1 r6 X$ T) j% n+ r8 a/ ]0 J% a& ^- \" |! J- c, h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是四川乃至全国唯一的涉医出土文献文物研究中心,该研究院的成立,源于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镇汉墓出土了大量医简和一尊制作精良的人体经穴漆人。经过考证,这批医简是古代神医扁鹊医派的失传医书,也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大、最能反映秦汉时期中医学原始面貌的出土文献,具有重要的价值。
. f9 F) l6 ]' ^5 @- i9 p4 b" y8 n5 g4 b2 ^' B, E* t
“从描述疾病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天回医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临床诊治体系,与我们今天的中医理论是完全相符的。”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李继明说,这批成书于战国晚期的扁鹊及其弟子的著作,是中医诊治体系的源头性文献,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x. S8 p; U/ a9 _: r3 ?

4 ^3 U  k( G: {; ^经7年整理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的重要研究成果《天回医简》今年将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散失已久的扁鹊医学经典将重见天日。" R' y' K+ s6 v' U

( P& P( o% y0 a9部医书各有所长,一窥扁鹊学派临床体系
, q0 Y& y) o; Z' S% N* e2 _1 k: d2 k% k1 c/ O7 N4 L0 I* P" U
“天回医简是大量的单片医简,没有明确的书名,也没有标明作者。这批医简抄写于西汉时期,但通过里面记载的人名、地名等内容和书写风格,初步推测其成书于战国晚期。”李继明说,天回医简中多处出现“敝昔曰”等字,“敝昔”即“扁鹊”的通假,天回医简应是失传的扁鹊医派的著述。3 F4 O  C8 k* x$ |, m+ ]  l
+ p5 T9 b1 x% ^
7 V; m$ D5 V5 n, s" C
天回汉墓出土医学竹简
2 W6 h6 Q1 j- X- a9 Q" V3 Q3 i
' q& J0 i2 l7 V, P/ ]% y/ g: {  Z3 R《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专家指出,扁鹊医学最突出的标志是五色脉诊。在天回医简中,有关脉诊、五色诊病、经脉和针刺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多处提及石法,可与《史记》记载相互印证,说明这些医书与扁鹊其人密切相关。
& p9 c. _) J; [1 h$ K: T  X
& @8 _8 x$ ]4 h  R$ @: m- J& R) ], [$ Q+ c, e; N$ r
天回医简文字大约两万字,长短、宽窄有别,书写风格多异。专家根据简文内容将全部920余支简(包括残简)总结为9部人体医书和1部兽医书:《敝昔诊法》讲五色脉,论述五色脉与脏腑和疾病的关系;《诊治论》讲脉象与疾病以及死亡的关系;《六十病方》有药方60条,所涉病名包括了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伤科等科室的疾病;《诸病一》《诸病二》共268支简,所涉及的药方和医病理论数量相当大;《十二脉(附相脉之过)》与《别脉》论述经脉;《刺数》专论刺法和针方;《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涉及病理学。《医马书》则讲授治疗马病。
+ x" V" [4 y7 F/ B
9 {3 w9 t3 x' u8 {2 v7 f5 U“天回医简全部是临床医书,是用来治病的。它从诊断开始,对人体进行描述,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诊断专书。”李继明说,9部医书分别从诊法、病症、病方、经脉等角度进行规律总结,是有理论支撑的临床治病之书,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临床诊治体系。其中,《敝昔诊法》《诊治论》《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三书分别从肝脏、脉象、气色三个角度总结诊断方式,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及病位,体现了人与自然相通的原理,丰富了中医的脏象、病机等内容。$ \! H+ J/ [; C& \

! f' j& \$ ?1 _7 w! T7 N《六十病方》是天回医简的“药方集锦”,在药物配剂、病症名称、治疗方法及禁忌等方面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临床医家对于病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及临床经验。60多种病症、近百个方剂、8种剂型、近200种药物……丰富的内容和自然的取材表明了此书在医方论述方面的成熟与完整。" t1 w7 n" j/ {/ }& R" N0 e/ j
- }% V7 N, P( V+ j
“天回医简以五脏为中心,脏象和经络理论比较完整,分类分科,内容相对成熟。”李继明告诉记者,9部人体医书涉及病机、治疗、针灸、脉象等多方面内容,和此前出土的医简相比,此简药方药味数量增加,药品丰富,治病内容多,体系完整,很可能改写对古代中医的认识,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 T/ b1 q6 P. s( x: K" \4 G' T8 r8 _
* u% c1 N! A, x7 `漆人完好精致,针灸理论再溯新起源
! s5 t4 G6 J8 l; }  e( p: x9 {: n5 i# ]% j# x) l1 N0 r( r
与天回医简一同出土的人体经穴漆人漆色光亮如新,各部比例适宜,人像的五官、肢体刻画准确,经络线条清晰完整。在这个14厘米高的漆人像上,119个穴位点清晰可见,22条红色经脉与29条白色经脉相互交织,不同位置刻画着“心”“肺”“肾”“盆”等字。4 r; R; M; c" D' [
4 R! y0 e" y$ @+ h9 C" j3 q3 G
" l1 W  `$ u* V* T1 r6 D
天回汉墓出土经穴漆人# P" J2 f+ w% n# W0 E4 h

+ y. P5 m# i8 O1 D据介绍,天回人体经穴漆人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它的出土为研究古代经络腧穴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B" ?7 B: k+ W/ r( j! W0 v
7 L: \2 ~4 x1 U
经脉腧穴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术和临床实践的核心理论。腧穴最早的记载形式为文字,而后有绘图,最后才有模型。目前已知有关经脉的记载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但仅有文字资料,缺少直观形象的人体经穴图或实物作为研究参照物,一些经脉的具体走向和腧穴的准确位置难以明确。1993年,四川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的针灸漆人,打破了实物资料缺乏的困境,但该人像仅有经脉循行,并无腧穴标识,且保存不完整,可考证的信息相对不全。“天回医简”及经穴漆人像的出土,再次为早期经脉腧穴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客观的文字资料和形象的医学模型。5 s( u# g! @1 ]3 m

( l0 K8 x. ^0 c5 F“漆人模型上的经脉路线与出土的医简内容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它的创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制作时间大致在马王堆帛书之后与《黄帝内经》之前,对梳理先秦至汉代的针灸学术史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李继明说,马王堆帛书为十一经脉系统,而绵阳双包山漆人仅绘有十条经脉,均与相对成熟的《黄帝内经》十二经脉系统存在较大差异,但又体现出一定的传承关系。将这些古代不同时期相关医学典籍进行比较,进而深入研究天回的出土文物文献,对探寻针灸学术流派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1 M5 Q* G1 g: z" j! g; b
0 O' `3 a3 x& F7 v0 h! D0 N
在天回医简中,有40支竹简记载了40首针方,这部被命名为《刺方》的医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针刺方书。书中涵盖了痛症、神志、脏腑、皮肤、五官等各科病症,30个明确穴位,10个“因所在”的病位描述反映了扁鹊医学针刺疗法对“因病而所刺”的强调。《刺方》关于单侧和双侧穴位的明确与漆人的经穴刻画体现了针刺处方的辨证思维。
. W4 J; w( i# {- e4 L3 x7 d! v2 E4 H$ Y7 g, I% U
“天回医简载有灸法、石法、熨法、刺法,《刺方》所描述的刺法反映了当时针灸临床选穴、配穴、处方、刺激量化等水平都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对探讨刺法与砭法、犮法有着重要意义。”李继明说,人体经穴漆人像与天回医简对针灸的描述为揭示先秦时期四川针灸学派面貌提供了新的可能,显示了巴蜀医学的悠久历史和浓厚的文化蕴藏。  X3 j1 i5 M3 J# C) p4 X1 C: |

, Y' w0 R9 T6 u5 i内容呈现源头性特点,揭示中医药发展脉络( {; ]! g! P5 v* ]" X4 G

* W9 w8 x- A# c+ y5 g% x8 t) @“天回医简分类分科,风、瘕、瘅等都有所提及,‘瘅’病达13种,有‘黄瘅’‘骨瘅’等因为病状、病位而起的名。”李继明说。天回医简将病分为若干大类,大类下结合病因、病位、病状分成若干小类,在众多病名中体现出执简驭繁的缜密思想,从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和病变产生的病理机转去认识和把握疾病,体现了对症下药的特点。
4 ?# |/ j2 w9 j8 y2 q+ r  J: m) r; x- {( |  }" w4 p" C- B
在《六十病方》中,“蜀椒”“川防风”等药材多次出现,证明了四川中药入病方之早。天回医简将药物疗法、灸刺疗法以及濒临失传的砭、犮等方法加以概括,总结规律,体现了扁鹊医学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科学的治疗依据。李继明说,再看天回医简对病症的描述与治疗方法的描述,其完全符合现代对中医的认知,两千多年前按疗程施治的理念在今天仍然适用。& ?/ K7 H+ h: X3 M1 }# K6 y
5 I% x! |# j' n" g9 |0 h
同时,医简灵活运用了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例如“肠瘅,食多,善饥而少气,得之饥”就强调了病因与脏腑的辨证关系,体现出明显的辨证思维。天回医简创制时期是中医辨证体系的创始时期,其中所涉及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病因辨证是中医最为核心和重要的辨证方法,为后世辨证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D$ r" Q3 r. J" ?. Q: V& |
+ b* h) c9 y5 T7 O0 V/ Z/ l“天回医简是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等中医经典理论体系的源头,它的出现说明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中医临床诊治体系,比以《伤寒论》为代表的临床体系早了许多年。”李继明说,扁鹊医书与黄帝之医书是一脉相承的,出土于天回的医简用更为清晰的医学解说创造了中医治病之临床体系,为中医治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源头论说。
, t5 }6 ^8 \) E+ a  E0 g3 H/ t* j" p  A% |
“医简是比较成熟的抄写本,体现了古人的讲究。”李继明告诉记者,“精装版”的敝昔医书是医家传承之书,它所展现的中医理论与临床体系揭示了古人对世界的认知及中医药源远流长的发展脉络。
) j7 ^! L3 K2 p8 _1 W/ Z' N. R1 X0 g2 J/ ]4 W+ |) G
作者: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通讯员 景小峰5 l7 @* \; O' H/ O
3 F* n8 e4 ], F
来源:《光明日报》
  F5 ^! z! {, R, O/ P& O2 _+ ?: Q4 A3 F, ~$ S) F6 B$ q  J- s0 k6 |

9 K4 ~( }" D- m7 b5 ?5 _" T
- g' x- L6 {  V+ W武家璧:成都老官山漢墓醫簡“敝昔”為扁鵲考
2 n# t& G; s2 P
: h  ^3 F4 |% Z+ t* x《中國文物報》2013年12月20日第4版報導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一批西漢武帝前後時期的醫簡[1],整理者根據竹簡長度、擺放位置、疊壓次序、書法風格和簡文內容等,分為九部醫書,依據內容初步定名為《敝昔醫論》、《脈死侯》、《六十病方》、《病源》、《經脈書》、《諸病症侯》、《歸脈數》、《五色脈診》、《醫馬書》等。其中有一部醫學理論著作,記載一位元名叫“敝昔”的醫家論述有關“五色脈”與臟腑和疾病關係的言論。如簡文云“敝昔曰:人有九徼(竅)五臧(臟)十二節,皆[鼂(朝)於氣]”(圖1摹本)、“敝昔曰:所胃(謂)五色者,脈之…”等等。這部書沒有篇名,整理者擬名為《敝昔醫論》。筆者有幸參加了這批珍貴醫簡的整理,認為簡文記載的這位醫論家“敝昔”,關係到這批醫簡所屬的醫學流派及其文獻價值,初步考證認定他就是傳世文獻記載中的扁鵲,略述如下,以資討論。- T, U, E( o5 ^5 L
" D$ ~9 o+ B3 j: `# H

5 Q" ^3 E, H7 P图1 摩本
7 I$ K) v" q) {' p0 J
6 o' h$ @1 }( k. h. Z一 “敝昔”的音義
; P) R% P* @4 d& v( l3 K+ ?2 L$ X: _3 K3 X+ w% b+ @  X
關於“敝昔”即“扁鵲”,首先可從文字音韻上予以考證。何琳儀先生在《戰國文字通論》中對音韻通假限制了非常嚴格的條件:諧聲系(諧聲偏旁相同)之間的通假“一般不採用韻部懸殊的雙聲推衍,也不採用非雙聲的旁轉或對轉”;“異聲系(諧聲偏旁不同)之間的通假則比較複雜。分析聲韻要注意:聲紐的通轉必須以音韻界公認的結論為依據。韻部的對轉一般要以雙聲為紐帶,韻部的旁轉則必須以雙聲為紐帶”[2]。按此論述,音韻通假須有聲紐和韻部雙重限制,除疊韻之外,一般只有雙聲紐的對轉和旁轉才能通假,且對轉優於旁轉,而自“旁對轉”以下“韻部懸殊”者,即使有雙聲紐帶也不可通假。本文將在此狹窄條件下,討論音韻通假的可能性。7 h: Z$ Q) c& V+ u& r

8 [8 f  P3 n7 I* O+ Z“敝”字中古屬祭韻。祭韻在中古音系中屬於“蟹攝開口三等”,只有去聲字,字數不多,大部分來自上古的入聲月部[iat],如“祭、敝、藝、際”等字。上古月部屬長入聲,其塞音韻尾[-t]在中古時失落,主元音受[i]介音影響高化為中古的複元音[iæi],失去入聲韻尾則變成去聲,此即王力先生主張的“長入歸去”說[3]。蟹攝祭韻到元代的《中原音韻》已歸入止攝齊微部[4],於是“敝”字由中古複元音演變為純粹的單元音[i][5]。3 e5 |; W& i1 D
  q4 i6 I$ m! F7 K( {8 I4 l
查《上古音手冊》敝字屬並母月部,扁字屬幫母真部,注釋說“這類从扁的字,有的古音學家歸元部。”[6]《漢字古音手冊》敝字古音屬並母月部,扁字屬幫母真部[7]。若扁字古音屬真部,則與敝字的聲韻關係為:幫、並旁紐,真、月旁對轉。按上文所述窄條件,沒有雙聲紐帶的旁對轉是不能通假的,因此我們取《上古音手冊》扁字注“歸元部”之說。就韻部的關係而言,月部[at]與元部[an]的主要元音相同而韻尾不同,可以對轉而協韻;真部[en]與元部[an]的韻尾相同而主要元音不同,可以旁轉而協韻;而真部[en]與月部[at]之間不僅主要元音不同而且韻尾也不相同,需要先旁轉、後對轉才能協韻。故就通假而言,對轉優於旁轉,旁轉優於旁對轉。既然“敝”“扁”存在對轉的可能性,我們就要證實之,從而排除旁轉、旁轉對之可能。
" P3 u3 A4 E, A" j) ?/ M1 Q- j, h: h$ K* V9 L8 C
扁字韻部的疑難問題,源于古音學上的“真、元分部”,顧炎武《音學五書》據文獻考古初分古韻為十部,其中第四為真部;江永《古韻標準》則據《詩》韻從真部中分出元部,是謂“真元分部”,被視為審音學的一大成就。近年來有學者分析漢賦的用韻情況發現:元部仙韻中以“扁”為聲符的字在《詩經》時期屬真部,但在西漢時期已轉入元部,例如“翩”字,枚乘《梁王菟園賦》中“翩閑彈鞭”協韻,劉歆《遂初賦》中“翩綿”協韻[8],而“閑彈鞭綿”古韻均在元部。這一結論,堅定地支持扁、敝的韻部為“元月陽入對轉”,應用于本文考證漢代醫簡,正合其時。
8 H& Q2 E7 j/ L$ E  ^; M% P1 l1 X( f) }/ t  d" ]
至於扁字的上古聲母,《古韻通曉》共列三個:(1)扁匾編惼碥,幫母;(2)扁下注“小舟”,滂母;(3)扁下注“姓也”,並母[9]。《集韻》、《類篇》“扁,姓也,古有扁鵲。”《廣韻》“扁,姓也。盧醫扁鵲是也。”是故扁鵲之扁古聲為並母,得與敝字同為並母雙聲。至此我們得出結論:敝、扁之聲韻關係為——並母雙聲、元月對轉,符合嚴格限制條件下的音韻通假。這種窄條件通假(雙聲對轉),也可用一般語言學中的“連讀音變”現象來解釋[10]。. k  ?4 h# V: K% B
7 D  r5 @6 @5 p0 ^
以上從音韻角度探討了敝、扁通假的可能性,下面從字義方面揭示敝、扁之間的關聯性。扁同褊。褊字《說文》“从衣扁聲”。何琳儀先生指出“分析形聲字與其諧聲偏旁的關係,不一定要有典籍異文或其他材料為證”;“同聲系(諧聲偏旁相同)之間的通假一般都不成問題。因為‘同諧聲者必同部’,所以無需典籍異文為證(如果有證據更理想),即可根據具體辭例和文意將假借字讀為本字。”我們為達理想結果,試舉兩個例證:( {% H5 U! P1 N! V$ [+ u0 z

' D7 e! a* x$ o第一例,扁鵲作褊鵲:6 T- ~* L; A( L" S+ d$ S3 K& d
7 s3 o- f8 T. z' w
“予太和末,因弟生日觀雜戲,有市人小說呼扁鵲作褊鵲,字上聲。”[(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貶誤》]$ t* n/ I; b" B' T2 u2 y8 N
- A8 `) l3 \7 n
第二例,褊桃作扁桃:+ _6 C2 W* n% z, x2 k7 D$ Q

1 ]  S3 T- X2 @. p9 j! ?/ c“其果有褊桃、又千年棗”。[(唐)杜環《大食國經行記》,《全唐文》卷956、《通典》卷193引]
3 f- E$ t3 S: o! M3 M# k! }, e
# {+ a# @: u/ X3 g$ E“占卑國出褊核桃”。[(唐)段公路《北戶錄》,《東西洋考》卷3《西洋列國考·大泥》“物產·褊桃”條引]' \$ x7 Z8 m) g+ m8 l
6 ~% N9 V5 K; `5 L+ j: N+ S! z
“偏桃出波斯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18《廣動植·木篇》]
3 P4 [* H) @# z! ], a
' T+ d( Y! C9 R, m“(開寶)七年,(三佛齊國)又貢…萬歲棗、褊桃。”[《宋史•外國列傳》卷489]
% H& O& A9 Z* i8 G# q2 E! f& {0 Z, G# O+ W$ j( E8 y6 X$ d8 o
“至道元年,其(大食)國舶主…來獻…千年棗、舶上五味子各六琉璃瓶,舶上褊桃一琉璃瓶。”[《宋史•外國列傳》卷490]3 Q& T1 u5 ]. E, Y- J. c

  g" w( r& n8 h  @2 V“扁桃大如桃而扁”。[(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 a8 S; K/ L5 q9 y/ r$ _
" ~4 ], ?0 e8 v1 ~" t) f" o“波斯國扁桃,形扁”。[(明)徐光啟《農政全書•樹藝》卷29]: t( O1 g( f: _( T0 P& A  _

* p0 H! M; r! A! d9 Q& ~是褊通扁而有扁平之義。" p1 A% S0 V) E. a0 o" Z
6 Y& `0 B% g5 P; [3 K: W1 j
褊與編、鶣同諧扁聲。《說文》“扁,署也,从戶。戶者,署門戶之文也。”是扁字之本義同編戶之編。扁鵲之扁非讀編(平聲),音同褊(上聲),已見前引。《文選·〈傅毅〉舞賦》“鶣燕居”李善注“鶣,輕貌…鶣音篇。”《集韻》“扁、鶣,古之良醫,或作鶣”;又曰“扁、鶣,姓也。古有扁鵲,或作鶣”;又曰“,鶣,飛輕貌。”《廣韻》“鶣…取鵲飛鶣翲之義。”(清)梁玉繩《漢書人表考》“扁鵲”條云“扁乃鶣省文,取鵲飛鶣之義”。(臺灣)教育部《異體字字典》以鶣為翩之異體字。故扁鵲、褊鵲,實即鶣鵲,意即翩飛之鵲也。$ `$ n) A! H% M5 d3 I" c' o# d; y
$ ]0 N$ ~; @( b7 O; l+ [
褊字本義為小衣,引申為狹小。賈誼《新書•道術》“反裕為褊。”《說文》“褊,衣小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凡小之稱。”《詩•魏風•葛屨》“維是褊心”。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說文》急下云‘褊也’,褊下云‘衣小也’,《廣韻》‘褊,衣急。’《賈誼書》‘反裕為褊。’褊小、褊陋皆自衣旁推之。”《荀子·修身》“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
, g( i/ R1 A7 ^9 z
0 M5 T8 m1 k& {1 r9 s/ C敝通褊,先秦諸國自稱“敝邑(國)”者,實即謙稱褊小之邑(國):
8 e2 t) {* i* p$ K9 o! K/ n2 d  [. F
“以敝邑褊小,介於大國”。[《左·襄三十一》]
- Y* I8 K" y8 C3 _
) O  m4 R: X3 |. a) a* q“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從者。”[《左·昭元》]
# e: a5 K7 j  k1 R* y8 \
' d. [4 v; l' B& m" E  Z1 W“衛國褊小”。[《左·隱四》]
' B3 A7 L0 _( R/ p. b9 h( U7 J: F  P
“齊國雖褊小”。[《孟子·梁惠王上》]
/ d- W8 |1 q4 T. ]/ r6 i' v' W6 U  z6 W
“夫滕,壤地褊小”。[《孟子·滕文公上》], s; o* R, a" E. J. m
) ]) [! d8 H( I4 \8 }
是皆將本國寓意為褊小之邑(國)。《說文》“邑,國也。”段玉裁《注》“《左傳》凡稱人曰大國,凡自稱曰敝邑。”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書》‘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謂國。”則敝邑乃相對大邑、天邑而言,義同褊小之邑。如:* n2 n7 H6 `6 l; V& L  |7 u

) f1 J" r4 g3 ]& r' P“侵敝邑之南鄙。”[《左傳·僖公二年》]9 z8 }2 A2 k/ W; l- I( b5 I

9 P9 I/ U  b' F9 C, ^7 A“將辱於敝邑。”[《左·僖二十六》]7 x* W8 B: K* V9 F4 p# f
. C7 d3 S: x& T7 K
“師出於敝邑。”[《左·僖三十二》]! z* u( h' Z6 H
! h! z- q. {9 |( ]2 ^
“君王討敝邑之罪。”[《禮記·檀弓下》]; Z5 }3 a; U- ]! u7 ]* F- B
$ z7 V' v& p( x- O( L
是皆將本國謙稱為敝小之邑。《春秋左傳》載鄭子家告趙宣子(趙盾)曰:
' @# D7 s% N7 J
) T% }0 L9 w  s! K; H$ u$ T+ ]# L1 k“雖我小國,則蔑以過之矣。今大國曰‘爾未逞吾志。’敝邑有亡,無以加焉。”[《左·文十七》]' d/ z) b! r* w# ?/ H
  E+ ]2 |6 l& y, A1 o1 k
鄭子家自稱“敝邑”,以小國事大國之意明顯。8 m  k) Y0 n: D8 r
5 K7 r) h* \! X$ b. K
“習其敝邑,而不覿上邦者。”[《文選·左思〈吳都賦〉》]5 G- p8 X3 x% g5 D
+ Q& ~% L) E. _" [; W
“習其敝小都邑,不見上國。”[《吳都賦》(唐)呂延濟注]# K6 d, ?9 }; Q: Y  c0 C

5 U2 ]% ]9 |, w5 I( h, }是“敝小”一詞同於褊小。以上皆以國家自稱,又有稱一般城邑“褊小”或“褊陋”者:9 d; b7 L; u0 n6 z' J6 O( F; \
9 B% W- r9 l$ x8 `
“洛邑褊小”。[《藝文類聚》卷61引(漢)崔駰《反都賦》]; h9 K1 O, a  ^/ @
' J; `5 t; j4 B" s7 Q
“五松山下古銅官,邑居褊小水府寬。”[(宋)黃庭堅《送劉道純》]
$ L- f  B0 w% o4 K9 I: N/ r+ [! `. d$ |
“巴峽之嶮,邑居褊陋。”[(宋)蘇軾《燕若古知渝州制》]
, w3 n- x2 c: M( U. p  t- n6 _8 ]. E3 a# m4 [/ W) j
晚近文獻稱“褊邑”,一般指城邑或者古國:
  a/ @- O2 S; A5 k( b
8 \4 n! Q4 i: u. q“惠,褊邑也”。[(明)張宇《呈寢議割地建縣文》,(清)嘉慶《惠安縣誌·建置》]( n7 V1 @. c: v% y2 U+ i
# y6 a0 w' K6 y2 U' k! N
“芮,為古之褊邑”。[(清)畢盛瓚《芮城縣誌》卷2]
# i  u" Q. L! L3 A. z  ^
: F( ~% E- u6 {6 _% V" p" `“乃使黑子褊邑,獨當一郡之全”。[康熙《三水縣誌》卷4(明)文翔鳳《減糧議》)]4 [/ u/ U; o& R& b

& o! p/ f4 `, h0 w6 |' Q: a+ e“誰謂褊邑無真品哉”。[雍正《英德縣誌·鄉賢志》]* N: X4 ?* P7 u* Q* {6 y
+ H) p; y+ C* y6 L7 S. E5 [
又敝國稱褊國:
) P% m0 K" k, s+ Q: r7 C0 v
% P! X/ B$ `2 N“敝國雖狹,地方數千里。”[《史記·吳王濞列傳》]% s% N3 _& v$ E. a: D
/ G- J9 ^9 K; R$ v4 A0 @+ Z& ]
“豈敢以褊國驕士民哉”。[劉向《新序·雜事二》]
% _/ Q( H+ `: ~" A# k
2 t2 |1 ~  c. u3 l7 d' R5 V% Q“南唐褊國短世”。[《南唐書》卷18陸遊《浮屠傳》]* a. h; O" J5 K
7 }$ g8 T3 B8 J* T% K
綜上,則敝可與褊意義相通,敝小同褊小之義。
( {' A$ R# Q6 _9 ]; |' B# T5 N- U- n; O- |; i
前文已辯敝字可與褊、扁、鶣字通假,下文論述“敝昔”的昔字與舃、䧿、鵲同音,義同雉鵲,而敝則是鷩雉之鷩的省寫,故“敝昔”與扁䧿音義相通。
* W4 ^4 P2 u" n3 B; F9 d
* x. [& y7 |/ {* e' i/ n6 ~9 j“舃,䧿也,象形。䧿,篆文舃,从隹昔。”[《說文》]3 x0 k1 N1 t) Q7 H% Q5 X# V& {

) V  b' T! D5 `* B9 U: ^$ j“舄,卽䧿字,此以今字釋古字之例。古文作舄,小篆作䧿。”[《說文》“舃”字段《注》]
2 X' J7 H9 B2 B7 O6 b- U5 g$ q2 k/ c
“舃,或作䧿、鵲”;“䧿,雉名”;“鵲,思積切,音昔,雉名。”[《集韻》]8 |% Y4 x$ ?- n( S9 {

* l( N9 {# [9 D) F: r0 r+ h5 Q" t“舃,思積切,音昔。”[《廣韻》、《集韻》]5 j3 k6 j. ?2 f3 x8 D! K) h

% ], a& C1 j" v% J) o“《淮南子》云‘鵲知太歲之所’《字林》作‘䧿’”。[《廣韻》引]
* i9 ^  j8 R$ U" a+ o4 t* I' J) q% q0 u- j3 C/ H$ y- s) j9 L- E
“舄者,知太歲之所在”。[《說文》“焉”字]
( r- J" Y8 [1 b4 A: v
8 c: }2 `# x0 q  R* C. {3 ?1 A舃又因與“腊”字同音,假借為履舄之舄。
0 x9 b) b& g' \4 \; }* J, o7 D% P6 s% L3 x
“舃,履也。”[《廣雅》]$ ~& j6 `2 T$ o& P% [% D' r0 }
: J3 ]" R$ ]  W7 h/ k
“複其下曰舃。舃,腊也。行禮久立地或泥濕,故複其末下使幹腊也。”[《釋名•釋衣服》]9 h$ B0 l% S/ S, q8 ?3 B/ Y
, f$ R- k) @0 M5 W5 `+ I9 u
“錢來之山有獸焉…其脂可以已腊。”郭璞《注》“腊音昔。”[《山海經•西山經》]$ U- A% t0 m: y" h. D
) V+ ?2 m5 X1 m
“腊,思積切,音昔。”[《廣韻》、《集韻》]
6 x0 ~, {! f; V, Y% L" f( R8 `1 i0 ]6 N5 g5 B% e7 d
“舃,以木置履下,幹腊不畏泥濕也。”[(晉)崔豹《古今注》]0 _- g' F, U0 M* p4 w  B

9 o4 n+ J/ q3 D5 s4 L( q“舄,本䧿字,自經典借為履舄字而本義廢矣。”[《說文》段《注》]/ T& p$ R8 i" v2 N2 f
% P1 _8 A! [, Y# t2 V
總之,從音韻上,腊、舃與鵲、䧿並音昔(xī),可以同音假借;從字義上,敝昔(鵲)是其本義,敝舃(履)是其假借義。" ^# {& r: L" N3 `' ]
! O3 w8 S# l5 S& a
《集韻》以䧿、鵲為“雉名”,《說文》“雉,有十四種…鷩雉”。潘嶽《西征賦》“鷩雉雊於台陂,狐兔窟於殿傍。”文獻有關鷩鳥的記載比較多,略舉如下:% M. u0 O6 j! h( m; l9 E
  q) v7 r* Q6 |: g3 O
“鷩,赤雉也,从鳥敝聲。”[《說文》]' y) K! ~! g% |: `8 ~" e- o2 P6 K. X

+ Q+ C- @# P8 w* R$ t“牡山…鳥多赤鷩。”[《山海經·中山經》]
2 ?! h$ {7 H3 [) t, y) g
8 s+ v" y$ ^: U3 Y7 n! a“小華之山…鳥多赤鷩,可以禦火。”[《山海經·西山經》]
4 p; @& O% L6 I( ?; I( x$ P6 |2 j  h: [0 z3 i% B
“赤鷩,山雞之屬,胸腹洞,赤冠金背,黃頭綠尾,中有赤毛,彩鮮明。音作蔽,或作鱉。”[《西山經》郭璞《注》]
1 c3 Z0 H% H: z. x8 O1 |2 ]5 a
* C) h$ `$ D( n  z“鷩雉,似山雞而小冠,背毛黃,腹下赤,項綠色鮮明。”[《爾雅·釋鳥》“鷩雉”郭璞《注》]
6 U3 |* Z2 Z% P$ q
6 j  X9 B: n2 u" b% u  ]! o! ?“丹鳥,鷩雉也。以立秋來,入冬去。”[《左·昭十七》“丹鳥氏”杜預《注》]) y6 P' D3 \, b6 T( A5 s
$ {3 Y2 e, h# {, P, }( P
“《釋鳥》雉之類有鷩雉,樊光曰丹雉也…是解丹鳥為鷩雉也。”[《左·昭十七》孔穎達《正義》]8 p5 L2 v1 d1 l# r7 ?, [
2 @$ f& k$ e! s
鷩鳥又名華蟲:
( d7 c& N% X% D/ @- Y4 b  K5 v' w% i0 Y8 o: u' g* X$ ~1 q
“華蟲,雉也”[《尚·益稷》“華蟲作繢”孔安國傳]% F, O8 P9 _" I/ y
1 b7 n% e* k) `6 B# }, F% k0 [
“華蟲即鷩雉也。”[《尚·益稷》孔穎達疏]# }8 ^% f' \. W

1 v6 T9 C. [) j" c“華蟲,名鷩者以其頭似鷩。”[《司服》“鷩冕”賈公彥疏]鷩雉,漢代別名鵔鸃,唐宋以後多稱為山雞、錦雞,文獻有比較明確記載。如:6 T0 b; A6 ]4 @- c7 n
' t: w- i/ a+ E
“鵔,鵔鸃,鷩也。”[《說文》], M8 x+ ~- l: U* w
- W4 O% k% `6 c2 V. x6 X' Z
“劉逵注《蜀都賦》曰‘蟞蛦,鳥名也,如今之所謂山雞’;注《吳都賦》曰‘今所謂山雞者,鷩跠也,合浦有之。’此葢皆鷩屬。”[《說文》“鵔”字段《注》]) Z2 R) A- g. X3 p) q
1 U& y# P5 T8 ~
“鵔,鳥狀如鴟,赤足直喙黃文。見則旱。鵕同鵔”;“鸃,鵔鸃,鳳屬。又鷩雉也。”[《玉篇·鳥部》]
2 f! s+ H7 m* f* c! K
1 |' U( }7 q( B1 U“揜翡翠,射鵔鸃”。[《漢書•司馬相如傳》載《子虛賦》]7 P: ^3 _- `5 E$ }, \; o
3 F7 K9 K+ x. w) T7 e" c, P
“鳥赤羽者曰翡,青羽者曰翠。鵔鸃,鷩鳥也,似山雞而小冠,背毛黃,腹下赤,項綠色,其尾毛紅赤,光采鮮明,今俗呼為山雞。”[《漢書•司馬相如傳•子虛賦》顏師古《注》]
; F0 J5 U* u. z6 ~. i/ R. I* T
: y8 s, F# l9 b; V2 a3 N)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引《子虛賦》作“揜翡翠,射鵕璘”。其《注》云:+ P: E/ @, b" n, j

3 A6 J5 e7 ]1 E  I1 @& q; M% p“《漢書音義》曰‘鵕璘,鳥似鳳也。’”[《集解》引]
/ T1 \0 {4 z6 d* V' t3 h, l1 D4 S7 ~2 d  X4 e
“司馬彪云‘鵕璘,山雞也。’許慎云‘?鳥也。’郭璞曰‘似鳳有光彩,音浚宜。’李彤云‘鵕璘,神鳥,飛光竟天也。’”[《索隱》引]關於這種鳥的產地,《水經注》記載:
% A% r3 y, A0 j; d! l( L3 I
6 L# q, C6 y1 ?( B4 b“泿水枝津衍注,自番禺東曆增城縣。《南越志》曰‘縣多鵕鸃。’鵕鸃,山雞也。光色鮮明,五彩眩耀,利距善鬥,世以家雞鬥之則可擒也。”[《水經注•泿水》卷37]
: @9 C) s! T9 M2 V1 K5 ]- L6 W! f5 T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對這種鳥(鷩雉)的名稱和分類有詳細說明,認為就是普通的山雞和錦雞:
4 I+ P- s# {  W  i1 M' a3 W+ x
* N: F' P' {7 M! [“鷩,敝鱉二音(《拾遺》)。山雞(《禽經》)、錦雞(同上)、金雞(《綱目》)、采雞(《周書》)、鵔鸃(音峻儀)。時珍曰:…鷩與鸐同名山雞,鸐大而鷩小;鷩與鷊同名錦雞,鷊文在綬而鷩文在身,以此為異,大抵皆雉屬也。按《禽經》云‘首有采毛曰山雞,腹有采色曰錦雞,項有采囊曰避株’。是山雞、錦雞又稍有分別而俗通呼為一矣,蓋是一類不甚相遠也。”[《本草綱目·禽二》“鷩雉”條《釋名》]
* ~, \1 w7 Q, U8 M0 D) y+ O
- p# [$ H; o$ B. V, _- [: X& L“時珍曰:山雞…此乃《爾雅》所謂‘鸐,山雉’者也,《逸周書》謂之采(彩)雞;錦雞…此乃《爾雅》所謂‘鶾,天雞’者也,《逸周書》謂之文鶾(音汗)。二種大抵同類,而錦雞紋尤燦爛如錦。或云錦雞乃其雄者,亦通。”[《本草綱目·禽二》“鷩雉”條《集解》]8 F3 g# k# a/ {7 {

5 D# B" B/ u, c0 A$ R2 D  f) L“鷩即金雞也,鳥似鳳有光彩”;“鵔鸃似山雞而小,卽錦雞也。”[(明)張自烈《正字通》]/ j  d; h" Q5 O( G( s

7 Q, R+ |, f. p/ Q# P綜上所引,“鷩鳥”或“鷩雉”又名“赤雉”、“鵔鸃”,即俗謂之山雞、錦雞。老官山漢簡“敝昔”是鷩䧿的省寫,通於鶣鵲,就是傳世文獻記載中的扁鵲。' r0 {( L* k" j4 U) `  `2 N
6 [" U6 e0 ^) h9 v* ^( r
二 鷩冕、鶡冠與鵔鸃冠
% Y3 R. p3 m! [6 I" j0 d/ b2 u% A  q; k# o4 w% |, Q4 J' J! D! M
鷩雉或鵕鸃是以其羽毛製作冠冕而著稱於世的,先秦稱為鷩冕,秦漢以後稱為鵔鸃冠。
& ?$ m. F: m! q! z/ b4 g( M4 I5 s  F' s( }
“《周禮》曰‘孤服鷩冕。’”[《說文》“鷩”字引,今本《周禮》無此語]
3 a: A, y0 k# }: P: D, X& d) s0 D
1 g& D  ?' x. K3 b+ R“《司服》曰‘矦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此云‘孤服鷩冕’者,葢以天子之孤當矦伯。”[《說文》“鷩”字段《注》]
4 P6 z+ ?  L3 m9 u* [. p( ]; ~6 e; D* S" U( N
“王之吉服…享先公、饗射則鷩冕。”[《周禮·司服》]7 i+ k* ^1 ?) p9 h5 _

4 W* K% O' w5 m3 \. Q$ x, o; v#根據《周禮·司服》載天子、諸侯、孤卿、大夫共有六種冕服,即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各有相應的冕旒、章紋相配合,謂之“六冕”。鄭玄《注》“六服同冕者,首飾尊也。”即漢儒認為六服的冠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冕字之前的裘衣、袞衣、鷩衣、毳衣、絺衣、玄衣。如:
7 i5 a: H  f" g% [. Q* Z7 s) _) V, t8 C) K4 {
“有鷩冕,鷩雉之憋惡者,山雞是也。鷩,憋也,性急憋,不可生服,必自殺,故畫其形於衣,以象人執耿介之節也。”[《釋名•釋首飾》]" B+ r' e% ~+ V/ {# V
# N# c9 S2 [" }- @
“鷩,裨衣也。”[《周禮·司服》“鷩冕”鄭(眾)司農注]5 `4 B1 o8 ~4 r! c
6 ]' q7 d4 `6 p7 m1 X4 E- }/ b
“裨之言埤也,天子大裘為上,其餘為裨。”[《覲禮》“侯氏裨冕”鄭《注》]1 Y1 P6 C% R* K$ E9 h) Q
& L  H& M  v) B1 x1 \5 Y  E
“《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繢(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繡。’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舜欲觀焉。華蟲,五色之蟲…鷩畫以雉,謂華蟲也,其衣三章,裳四章,凡七也。”[《司服》鄭玄注,所引《書》即《書尚書·益稷》文]
8 @- l" _% N! E( E1 v- X! e' S  ~% V1 L, a: j" B- d) D
“鷩冕七章,華蟲為首。華蟲即鷩雉也。”[《尚書·益稷》“華蟲作繢”孔穎達疏]
% y8 Z0 \4 m2 M* p' f4 O' @) K1 s) E7 G
此七章即鄭玄《注》之衣三裳四,將鷩雉或華蟲,繪於鷩衣或裨衣之上。, ^; L* d7 V7 Y/ W
' J/ q# S# |' F/ G
“冕,大冠;服,鷩衣。”[《國語·周語上》“太宰以王命命冕服”韋昭《注》]& D, [6 W$ n; G9 D3 e
+ q: I( }) Y2 ]8 S' @0 b% n
“鷩衣之冕,繅九旒,用玉二百一十六。”[《後漢書·輿服志》“冕冠…玉藻”李賢《注》]# L9 e3 @3 Q+ P) J* d5 p
( T( o+ P; U: O) h
是皆以“鷩”為衣服而非冠冕。1 U/ n: s2 T4 {4 x" s: |

' O! b6 Z9 r& V" v6 [筆者認為鷩冕當是一種冠冕而非衣服,並非繪鷩雉於衣上,而是飾鳥羽於冠上。冠冕名稱的前詞一般為製作、裝飾材料或形似某物者。如西周銅器銘文有
6 o: T6 r/ P9 U: N& Q5 N
& S+ S: _6 s3 P. k* i“易(賜)女(汝)…虎冕柬(練)裏”,“易女茲弁”。[《毛公鼎》]
! _1 F% J. J9 d% @; s% S+ j- G2 C1 q- ^" T/ S8 h5 `) W
此“虎冕”可能是一種形似虎頭或飾有虎符的冠冕。《書·立政》“綴衣虎賁”。《書·〈牧誓〉序》“武王之伐殷也,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孟子·盡心下》作“虎賁三千人”。《國語·魯語下》“天子有虎賁,習武訓也。”《周禮·夏官》有“虎賁氏”,屬官有“虎士”。按金文“虎冕”應是一種虎頭冠,殆即虎賁或虎士所戴者。
8 U. F0 _, [5 r) S
! ?/ {0 I& H& T1 c. v  F先秦文獻中的“鷸冠”、“鶡冠”皆為鳥羽飾冠。關於“鷸冠”:
7 r) C9 |9 ^" o3 l7 M; N  @4 H
- v) b' L; e8 L+ |) P“鄭子華之弟子臧出奔宋,好聚鷸冠。鄭伯聞而惡之,使盜誘之,八月盜殺之于陳宋之間。”[《左·僖二十四》]
: l4 S7 H/ c3 ^" [" O5 {
# d9 z" D1 k# x' k% J9 Q“鷸,鳥名,聚鷸羽以為冠,非法之服。”[《左·僖二十四》杜預《注》]
0 j/ ^) v$ \3 u/ I/ n
8 |  ]9 G- F, M+ [3 n( d; o2 k2 y! h“按鷸,水鳥,天將雨即鳴,即《戰國策》所稱鷸蚌相謂者也。古人以其知天時,乃為冠象此鳥之形,使掌天文者冠之。故《逸禮記》曰‘知天文者冠鷸’,此其證也。…蓋子臧是子華之弟,以兄見殺,怨而出奔,有白公之志,故與知天文者遊聚,有所圖議,是以鄭伯恐其返國作亂,令誘殺之。”[(唐)顏師古《匡謬正俗·鷸》卷4]
/ w3 b2 i1 |% Q# u) t
3 f, W( M5 q0 ?“鷸,知天將雨鳥也。从鳥矞聲。《禮記》曰‘知天文者冠鷸。’”[《說文》]
% A" ]) ?; `: |8 x, J" g, D( i3 p* l+ z
今本《禮記》無此語,始見於蔡邕《獨斷》“建華冠形制似縷鹿,《記》曰‘知天文者服之’。”《後漢書·輿服志》“建華冠”引“《記》曰‘知天者冠述(鷸),知地者履絇。’”《說苑·修文》“知天道者冠鉥(鷸),知地道者履蹻”。上引《左傳》之“聚鷸冠”及《逸禮記》之“冠鷸”,只能解釋為以鷸羽為冠,不存在鷸衣的解釋。
$ L0 l' Z; z& [' ^4 [/ N7 p8 Y! h3 y1 ]% ~; J6 {, q
另一以羽飾冠的著名例子,是戰國時期的楚人鶡冠子,及其所戴鶡冠:; y7 }  f# T6 h+ V, D

0 q9 A4 e# m: z“鶡冠子,常居深山,以鶡為冠,故號鶡冠子。”[《藝文類聚·衣冠部》卷67“衣冠”條引劉向《別錄》]
6 y9 j; r3 L5 s  @; u4 E
6 C0 z( f6 U9 [" y% c( H; j“鶡冠子者,蓋楚人也,常居深山,以鶡為冠,故曰鶡冠”。[《文選·劉孝標〈辯命論〉》卷54“至於鶡冠甕牖”李善《注》引劉向《七略》,《太平御覽》卷685引《七略》略同)]
: w& j) Q' e" e$ D1 W& M) t( X8 ^' }* f
“鶡冠子,或曰楚人,隱居,衣敝履穿,以鶡為冠,莫測其名,因服成號。著書言道家事,馮諼常師事之。”[《太平御覽》卷602引劉向《列仙傳》,《藝文類聚》卷36、《太平御覽》卷410、卷510並引《隱士傳》略同)。]
3 N. [6 ^% H% O7 ?( O
3 N/ ?( @! i5 W, C* j7 i“《鶡冠子》一篇。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顏師古《注》“以鶡鳥羽為冠。”[《漢書·藝文志》]
5 B8 T" e; d& {2 \7 ?
! Q; @) v* B4 m* {以上記載源出西漢末年劉向的記載,班固《漢志》本于劉向《七略》。有關記載還見於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
* [- R4 i3 W6 ~( b4 c: p
2 C8 L) e/ }, P: G7 b3 E( f: q# K“冠…亦姓,《風俗通》云‘古賢者鶡冠子之後’。”[《廣韻》]
. ^) O, E+ q- D. U' w$ U- U: p; |( `. Q9 i% G! a$ q
“冠氏,《風俗通》‘鶡冠子之後’。[《通志·氏族略》卷28]
- b+ U4 V* j6 N4 X- ?( [
( `# v+ |# Q- w$ {% ?& c. H3 L“褐冠氏,《風俗通》‘賨人,以褐冠為姓,褐冠子著書。’”[《通志·氏族略》卷28]
9 o( x, x1 |4 X6 N" R, c% u- ~+ J% B2 R
按此“褐褐”實乃“鶡冠”之誤,“賨人”當即“賢人”之誤[11]。然自唐代開始有人對《鶡冠子》一書的真實性提出質疑:
6 J9 ~7 r, {' E
& J' f$ V; _  X; a' z" w7 a“晁氏曰‘班固載:鶡冠子楚人,居深山以鶡羽為冠。著書一篇,因以名之。’至唐韓愈稱愛其《博選》《學問篇》,而柳宗元以其多取賈誼《鵩賦》非斥之。…河東柳氏《辯鶡冠子》曰‘…讀之盡鄙淺言也…吾意好事者偽為其書。’…《崇文總目》‘…唐世嘗辯此書後出,非古所謂《鶡冠子》者’。”[《文獻通考·經籍考三八》卷21《鶡冠子》條]' R; v# @. s- ~- y% X+ T4 G
; r' f4 k  L# \! x4 I
“《鶡冠子》十九篇,昌黎稱之,柳州疑之,學者多是柳。”[(清)盧文弨《抱經堂文集》卷10《書鶡冠子後》]( t! k& F9 w" z: x) R$ B. x2 O

, r3 d# w* W! W/ I6 e8 x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古本《老子》與《黃帝四經》,多與《鶡冠子》相關,唐蘭、李學勤先生據此論證《鶡冠子》成書在秦焚書之前,並非偽書[12]。《鶡冠子》被漢代出土文獻所證實,強有力地證明先秦時代確實存在以鳥羽製作或裝飾的冠帽。既然先秦時的“鷸冠”、“鶡冠”為冠帽,那麼“鷩冕”作為冠帽就不難理解了。
9 T& e5 r7 s( N9 f+ ], |/ y7 b
考查文獻可知漢代“鵔鸃冠”即由“鷩冕”演變而來。
) X6 @7 Z# w* H& p
' w$ w# v2 b: d% L) n“鸃,鵔鸃也…秦漢之初,侍中冠鵔鸃冠。”[《說文》], X& ]7 v+ U6 R* M! K  F( m# @/ D

( B0 k, V4 S' }. D- d8 Z“故孝惠時郎、侍中皆冠鵔鸃貝帶。”顏師古《注》“以鵔鸃毛羽飾冠,海貝飾帶。鵔鸃即鷩鳥也。”[《漢書•佞幸傳》]; Y0 @. a3 o- F3 _

) G' h- n+ E: h/ c《史記•佞幸列傳》述此作“故孝惠時郎、侍中皆冠鵕璘貝帶。”其《注》云:
& t; C3 x6 x+ D% ~! y) ~* O3 k, i+ k$ E1 [
“鵕璘,鳥名。以毛羽飾冠,以貝飾帶。”[《集解》引《漢書音義》]2 x7 B: |$ f7 c3 a4 ?/ d9 u; x3 S# Q
6 ]. Y- \2 ~4 V1 D2 U, X) I2 m
“鵕璘,應劭云‘鳥名,毛可以飾冠。’許慎云‘?鳥也。’《淮南子》云‘趙武靈王服貝帶夋璘。’《漢官儀》云‘秦破趙,以其冠賜侍中。’”[《索隱》]
( C, b+ h  }2 J: m. G# q! v
/ ?+ y2 L/ M* a6 ~7 u0 P這種“鵔鸃冠”與武冠及鶡冠有密切關係:
2 N3 B! t8 r0 h% `+ _/ X
1 C. W" u+ A6 [6 p+ K3 n“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趙惠文冠。胡廣說曰‘趙武靈王效胡服,以金璫飾首,前插貂尾為貴職。秦滅趙,以其君冠賜近臣。’…武冠俗謂之大冠…加雙鶡尾豎左右為鶡冠云。…鶡者勇雉也,其鬥對一死乃止,故趙武靈王以表武士,秦施之焉。”劉昭《注》引《晉公卿禮秩》“著武冠,平上幘”。[《後漢書·輿服志下》]" M* l7 f1 _3 a
1 r& x7 c' u  y/ v4 h: L7 x- T
“趙惠文冠,又名鵔鸃冠。…徐廣曰‘趙武靈王胡服有此,秦即趙而用之’。”[《後漢書·輿服志》劉昭《注》]6 Q; _* g9 X* Q7 ~
" ?9 u5 c1 e( T& S' I" |* Y7 @) @
“《漢書》曰‘昌邑王賀,短衣大袴,冠惠文冠。’服虔曰‘武冠也,趙惠文所服,故號惠文。’”[《太平御覽》卷685引]
. W1 a/ U6 K3 E* s; F0 R8 P
3 G: C8 w# C' a1 c8 K; |( `“趙武靈王貝帶鵔鸃而朝,趙國化之。”[《淮南子·主術訓》]
; s0 B& x! ?# [$ n" Y. [+ i: ]9 x+ }3 i) A" I
按趙惠文王為趙武靈王之子,是故趙武靈王創鵔鸃冠,而其子改為惠文冠。
: m' I- z. ~  M$ V7 a7 B8 }  l3 x8 u& r0 T
“鵔鸃,鷩,即翬翟,山雞之屬,尾彩鮮明,是將飾冠以代貂。”[《通典》卷57引《倉頡解詁》]
, P6 B" U5 |/ P  K: l. j
: n0 Y( s' j1 E( R: `# [  E由是可知,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創武冠平上幘,武士插左右兩鶡尾者為鶡冠,王冠飾鷩尾者稱鵔鸃冠;其子趙惠文王去鷩尾而施貂尾,為惠文冠,因其“附蟬為文,貂尾為飾”,為後世“貂蟬冠”之創始。秦漢複以鷩尾代貂,以為親貴者郎官、侍中之冠戴,複稱為鵔鸃冠。
8 u" \6 R2 a$ f5 B& a# `" l( {; d, G( x
鶡冠寓意勇猛,適用於武職。如:
8 G  ]. E0 b) b; s  j8 {/ d7 _/ a
“虎賁冠插鶡尾。鶡,鷙鳥中之果勁者也,每所攫撮,應爪摧碎尾。上党所貢。”[《太平御覽》卷685“鶡冠”條引應劭《漢官儀》]
# f, h# c. ~5 d6 ?: d
8 _. C, t& \# N+ f“武冠加雙鶡尾為鶡冠,羽林虎賁冠之。鶡雞勇鬥死乃止,故趙武靈王以表武士,秦施用之。”[《太平御覽》卷685“鶡冠”條引董巴《漢輿服志》]
& K5 n( c. _0 m% ]$ k
* M# d0 Q7 t' J2 d" O5 [“魏武帝《賦》云‘鶡雞猛氣,其鬥終無負,期與必死。今人以鶡為冠,像此也。’”[(宋)唐慎微《證類本草·禽下》卷19引]! ]) g* q+ r6 v
& K' J/ Z* W( w  n/ D
鷩冕或鵔鸃冠寓意耿介俊秀,故適用于文官。如:
0 i9 Y2 _6 ~, D* i
* E7 C$ h9 M$ e: h# Y1 v“鷩,憋也,性急憋,不可生服,必自殺,故畫其形於衣,以象人執耿介之節也。”[《釋名·釋首飾》]
* r7 E& p- ?$ R6 T! v' f' m6 t+ V1 K! X9 Y+ J
“金雞,金項火背,斑尾揚翹,志意揭驕,籠之不能馴。”[(宋)朱輔《溪蠻叢笑》]
- l( d7 t: @  j" L& E& ^: D- G: r
“(周)又制鷩冕以祭先公也,鷩者雉也,有耿介之志,表公有賢才,能守耿介之節也。”[《通典》卷57“冕”字條引(唐)楊炯奏曰]
/ R+ Y. g7 e: F, |. ?. ?! d7 r) h) S* O& v0 a* \8 ]$ n
“鷩,性憋急耿介,故名。鵔鸃,儀容俊秀也。周有鷩冕,漢有鵔鸃冠,皆取其衣冠文物俊秀之義。”[《本草綱目·禽二》“鷩雉”條“時珍曰”]6 D8 ]0 X+ a7 p: g& ?

2 }: a1 |$ _' ^, r據前引可知,秦漢之初侍中戴鵔鸃冠,至孝惠時郎中、侍中皆戴鵔鸃冠。文武百官加官侍中者,就可戴這種冠,其中包括醫官:& U: |% N3 b- M# q; }2 i: a

% g& U! A' H. Q( [( K# E1 t) L' {“漢侍中為加官…所加或列侯、將軍、卿大夫、將、都尉、尚書、太醫、太官令,至郎中無員。將,謂郎將以下也。自列侯下至郎中,皆得有此加官,多至數十人。”[《通典·職官三》卷21“侍中”條]+ U5 K+ m0 u; |# w
7 w) R5 V) Q! q. H5 i
故此秦漢之太醫令、丞,可加官侍中而戴鵔鸃冠。“郎中”屬於員外,故稱“無員”,是加官侍中的最低層。《史記·刺客列傳》載荊軻刺秦王時“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也。”則侍醫當與郎中同列,于漢朝亦可戴鵔鸃冠。
6 @7 f6 P$ F5 M' f. q. X
' X5 D& H( f6 H4 U5 j山東嘉祥武氏祠石刻“荊軻刺秦王”畫像石,有侍御醫夏無且攔腰抱住荊軻的畫面,其所戴冠當即鵔鸃冠。1958年山東微山縣兩城山出土東漢畫像石,畫一鳥人,頭戴冠冕,手握來者,以針刺之,劉敦愿先生定名為“扁鵲針灸行醫圖”[13]。其中鳥身頗似赤雉,殆即文獻所謂“鷩鳥”、“鵔鸃”,而頭戴之冠就是所謂“鷩冕”或“鵔鸃冠”了。老官山醫簡中的“敝昔(鵲)”,字面意思就是“頭戴鷩冕的雉鵲”,這與畫像石上的形象非常符合(圖2)。
7 h5 W5 B8 `1 G% o5 t0 P9 M
" a- F$ D* W. D6 C+ U  f) C' n5 e
6 i' ~) _( U$ f. t& u出土文獻中的“敝昔”,本為“鷩冕之鵲”,在傳世文獻中因音義相通轉寫為扁鵲,遂被唐宋以來的注家解釋為“翩飛之鵲”。漢畫像石中的扁鵲形象,為我們糾正這一錯誤提供了實物佐證。漢代戴這種冠帽的官員是“郎、侍中”,而醫官屬於此類加官之列。周代貴族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秦漢的侍中大抵相當於周官的大夫,而郎中是非正式官職的員外級,位列大夫之末。宋以後把醫生呼為“郎中”、“大夫”,大抵可以溯源於此。1 R1 A* i: @8 @
- u9 E* J: W$ W
三 扁鵲學派的特點及其傳播5 \/ ]) k8 H9 ~

) P' |# I  W2 _& }! n, P4 q  d明確了簡文“敝昔”的音義,我們就可以從先秦兩漢醫論家中,尋找與之相配的醫家。《漢書·藝文志》記載有“醫論七家”,每一種著述稱為一家,分屬三個派別:
4 l3 P# h8 p+ ~9 m( j6 C1 u5 e) a7 ~8 f, j
⑴黃帝學派,著作有《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
6 K2 H- F& c- j4 ]) h3 n6 Y9 B2 Z7 _- B6 S
⑵扁鵲學派,著作有《扁鵲內徑》九卷、《外經》十二卷;3 b# T1 s% s. K6 ^

+ l" e; x0 v$ y/ {* O' K⑶白氏學派,著作有《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9 T" T. J' u, K& g

, M3 m: E1 ]# D/ \/ R《漢書·成帝紀》及《藝文志》記載成帝河平二年(西元前26年)“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最後由劉向、劉歆父子總其群書輯錄而成《七略》,後來收入班固的《漢書·藝文志》。醫書類圖書屬於侍醫李柱國所校,錄入劉向、劉歆父子所著《七略》之《方技略》。由此可見至西漢末、東漢初,有著述流傳於世的醫論家僅黃帝、扁鵲、白氏三個流派,老官山漢墓竹簡中的醫論著作,只可能屬於這三派之一。然而“敝昔”之音義與黃帝、白氏相去甚遠,而與扁鵲相通無礙,故屬於扁鵲學派。/ I4 y* Z6 T+ E9 _  X, {
7 K1 J/ o9 Q; j
扁鵲是中醫脈診法和針灸熨療法的創始人和集大成者,老官山醫簡大致囊括了早期中醫脈學診療法的基本內容,這與扁鵲的身份非常符合,故應屬於扁鵲學派。扁鵲學派的顯著特點是關於脈學的創制與傳承:; d% l8 e6 R6 [) [3 e

9 ]- k1 K, t  m- W0 n“(扁鵲)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8 A7 x3 W- M9 X2 t5 H4 B9 e, x  [, l% K: ^6 r1 k$ n! I) l( ^. a. o: W; E; ^
“扁鵲言醫,為方者宗,守數精明,後世修序,弗能易也。而倉公可謂近之矣。”[《史記·太史公自序》]/ p" I, ?# K$ [* K( w5 D) \3 A& h$ I9 Y

6 u% M! T5 H+ A3 @4 X$ W“(倉公受)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0 c7 k0 P. C  C% S0 l8 n9 p. N$ g( n; G& r
倉公所受《五色診病》即脈診法,《脈書》當與針灸熨療法有關。由上引文獻可知西漢初年論及“五色脈診”者有黃帝、扁鵲兩家。今出土竹簡明確記載為“敝昔曰”,顯然非黃帝岐伯之說,當為扁鵲學派無疑。( a' s  p6 E' O7 E9 v* C' k
0 |4 r# G. N+ Y) Y) i
《倉公列傳》載有漢文帝與倉公淳於意的問對:
/ c$ T' a, C6 d. K, V8 d, u/ o' _# r- h  i
問臣意曰“吏民嘗有事學意方,及畢盡得意方不?何縣里人?”對曰“臨菑人宋邑,邑學,臣意教以《五診》,歲餘。濟北王遣太醫高期、王禹學,臣意教以《經脈》高下及《奇絡結》,當論俞所居及氣當上下出入邪逆順,以宜鑱石定砭灸處,歲餘。菑川王時遣太倉馬長馮信正方,臣意教以《案法逆順論》、《藥法定五味》及《和齊湯法》。高永侯家丞杜信,喜脈來學,臣意教以上下《經脈》、《五診》,二歲餘。臨菑召裏唐安來學,臣意教以《五診》、上下《經脈》、《奇咳》、《四時應陰陽》,重未成,除為齊王侍醫。”& _/ \5 k; u; p! i2 r9 {
% V: `8 S+ a' B$ a  I
這次問對記載了早期扁鵲學派主要傳授的醫籍。關於扁鵲學派的經典,詳參李伯聰《扁鵲和扁鵲學派研究》第六章《扁鵲學派著作之考證》[14]。從倉公傳授的內容來看,除“太倉馬長”馮信特別要求“正方”(學藥方)倉公教以湯藥之法以外,其餘主要教授《五診》、《經脈》等脈學診療法,馮信學湯藥法之先,也要學習《案法》即按脈診斷法,可知其脈診也應用於湯藥療法。《鶡冠子·世賢》載扁鵲對魏文侯曰“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閑而名出,聞于諸侯。”《扁鵲列傳》載扁鵲為虢太子治病時先後施以針石、熨敷、服湯三法;見齊桓侯(《韓非子·喻老》作蔡桓公)論及湯熨、針石、酒醪(《喻老》作火劑)之法,前二者屬於脈療法,後者為湯劑療法。《鹽鐵論·相刺》“扁鵲不能治不受針藥之疾。”可見扁鵲學派以脈法和湯藥並重,或者說經脈醫學與湯藥醫學並行不悖,而脈法是其基礎。
3 i) T! z8 J8 l) y2 v( d6 n
: g6 e+ r( `& v/ f' e老官山醫簡中的《經脈書》與馬王堆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和張家山漢簡《脈書》的內容相似或相同,主要記載經脈循行路線及所主病,應該同屬扁鵲學派的脈療法,大概與淳於意所授的上、下《經脈》相類似。老官山醫簡中的《敝昔醫論》、《五色脈診》、《脈死侯》、《歸脈數》等則是早期脈診法文獻的一次集中發現,除《脈死侯》與馬王堆帛書《陰陽脈死侯》相似外,其他均為首次發現。其中《敝昔醫論》、《五色脈診》大抵與淳於意所授《五診》相類似。而《歸脈數》記載各種疾病歸屬于何種脈絡的經穴數,體現了“疾病歸脈”的原則,開啟了後世中醫“六經辯證”的先河。總之老官山醫簡包含了中醫脈學診療法的基本內容,彌補了馬王堆醫書在脈診法方面的不足,是扁鵲學派醫典的一次重大發現。
. U1 R" I* y! M2 H+ F* d3 k' |: x/ D7 e8 a1 X( f' U9 w
作為一個醫學流派,扁鵲學派是在春秋戰國之際百家爭鳴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其創始人是秦越人。( j. |; l& h& u
; P3 [7 L) \2 h' \
“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為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者名扁鵲”。[《史記•扁鵲列傳》,《集解》“鄭當為鄚”;《索隱》“勃海無鄭縣,當作鄚縣。”]
  S5 j* ^/ D4 E" _! C. P6 ?+ b5 f- T# F3 K; K) c9 z
“秦越人與軒轅時扁鵲相類,仍號之為扁鵲。又家于盧國,因命之曰盧醫也。”[《〈扁鵲列傳〉正義》引黃帝《八十一難》序]
7 j) o2 b% [- n& ^4 `' Z1 D' l" |- o; ~; v: i/ W9 h
“扁鵲生盧,故曰盧醫”。[《太平御覽》卷160引《史記》,(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卷33辨其“蓋刪引《史》注誤作本文耳”]
8 R3 w( V9 V$ I9 N. s% h; h' d3 d7 b4 J! q
“扁鵲盧人也,而醫多盧”。[楊雄《法言•重黎》]
& y9 n; B4 S8 ?6 `  r& w; k& X5 o/ k9 `! {  @: d$ i! h7 _4 w
所謂“醫多盧”說明扁鵲以家鄉子弟為基礎,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醫學集團。《扁鵲列傳》載扁鵲治虢太子屍厥時,使弟子子陽用針取外三陽五會,子豹更熨兩脅下。《韓詩外傳》卷10“扁鵲過虢侯”章載“子同搗藥,子明炙陽,子遊按摩,子儀反神,子越扶形。”《說苑•辨物》作“扁鵲過趙王”治王太子屍厥有“子容搗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遊矯摩。”扁鵲的七位弟子分工不同,相互協作,終於使虢(趙)太子“起死回生”。這樣的醫學團體規模,足以表明扁鵲學派已然形成。《扁鵲列傳》載
; c: R. l7 J, X; n) b6 ?6 D2 [
/ f8 M1 h1 ^( T3 g- H2 I  k“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洛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秦太醫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鵲也,使人刺殺之。”
+ j* Q3 ~2 Z  o% H; j$ s) C. J- }$ C4 `) J' a6 f* K
春秋戰國之際秦越人號稱扁鵲,率弟子周遊列國,隨俗為變,行醫天下,這一事件標誌著扁鵲學派開始傳播。
) M: s1 x" a; V+ c- Q, P+ H
$ Q1 X& O( z9 E7 N. g" f) ~8 h" }5 ]然而扁鵲並非人名,而是一個榮譽稱號,故有“三世扁鵲”之說。《漢書•藝文志》載云“方技者…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鵲、秦和,…漢興有倉公。”又載“經方”有“《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二十三卷。”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黃帝時醫也。”《漢書·古今人物表》將扁鵲列於春秋末越王勾踐(約前520~前465)之後、趙簡子(趙鞅)家臣董安於(?~前496)之前,顯然指“中世扁鵲”。《韓非子·安危》“聞古扁鵲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此所謂“古扁鵲”當指“軒轅時扁鵲”。(北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100《軒轅本紀》載“(黃)帝乃…作《內外經》;又有雷公述《炮炙方》,定藥性之善惡;扁鵲、俞跗二臣定《脈經》,療萬姓所疾。帝以扁鵲論脈法,撰《脈書》上下經。”故“三世扁鵲”乃是:太古扁鵲是黃帝時醫臣也,中世扁鵲為東周名醫,漢以下稱號者為近世扁鵲。% w! V7 t& z4 x5 x- a& T

6 U" i( T& k2 \' R3 B總之扁鵲相傳為上古黃帝時的名醫,中世(春秋戰國)被神化為神醫名號。其神化的源頭還是與脈學有關。經驗表明脈象與時氣病及臟腑疾病有某種對應關係,醫者根據時氣及臟腑的不同,把脈象分為五種類型,分別以青、白、赤、黃、黑五氣來代表,就是“五色脈”。這樣通過脈象建立起疾病與臟腑之間的聯繫,就可由脈象去窺見臟腑疾病,故此能“盡見五臟癥結”。這原本是一種經驗科學的總結,但越傳越神,至司馬遷著《史記》時,已相傳為:扁鵲以“上池之水”飲長桑君藥,三十日後“視見垣一方人”(穿透垣牆看人),故能用肉眼透視人體內臟。這種神話實際上是對脈診法神奇功效的一種曲折反映。* D4 I+ E* n4 V

/ }4 N; ~) [5 j2 W( ]《宋史·方技傳》載翰林醫學許希以針灸治癒仁宗頑疾,被升為翰林醫官並得豐厚賞賜:
: D# G5 X0 b# ?1 \- O+ Q
4 @! j; j- m6 A2 P9 q“(許)希拜謝已,又西向拜,帝問其故,對曰‘扁鵲,臣師也。今者非臣之功,殆臣師之賜,安敢忘師乎?’乃請以所得金興扁鵲廟。帝為築廟於城西隅,封靈應侯。其後廟益完,學醫者歸趨之,因立太醫局于其旁。”0 U! C, B4 l1 Y7 i7 A

4 `; ?- g3 L2 j7 n7 h& |北宋醫家竇材號稱扁鵲再世,著《扁鵲心書·三世扁鵲》云:
9 m7 P" m, e' M9 K7 \) i; f  Z4 t' c6 H$ i- v
“醫門得岐黃血脈者,扁鵲一人而已。扁鵲黃帝時人,授黃帝《太乙神明論》,著《五色脈診》、《三世病源》,後淳于意、華佗所受者是也。
* @- R1 w! b2 d( |6 t5 X) c. r: G" g
, Z* D* G& g. O& `* u7 E“第二扁鵲,戰國時人。姓秦名越人,齊內都人,采《內經》之書,撰《八十一難》,慨正法得傳者少,每以扁鵲自比,謂醫之正派我獨得傳,乃扁鵲再出也,故自號扁鵲。  w. z. q" Y/ q
- V# [& l- J" G$ J# o
“第三扁鵲,大宋竇材是也。”
1 K- A' ?/ u1 Q
1 A9 J0 @; {' F: c+ n) \從後世尊崇的情況來看,扁鵲是神醫的名號,但不是所有名醫都可號稱扁鵲,而是以脈法為特徵的這一醫學流派才可尊號扁鵲。竇材指出了戰國秦漢時期扁鵲學派的三個代表人物“扁鵲—淳于意—華佗”,並且指明了扁鵲學派自著的代表作《五色脈診》、《三世病源》,今老官山醫簡出土有《敝昔醫論》、《五色脈診》及《病源》、《諸病症侯》等,就其內容來看,前二者大致相當於扁鵲的《五色脈診》,後二者大致相當扁鵲的《三世病源》,證明竇材所說並非虛言。" c! k, x$ b" P* N; x$ H+ e3 }

, {$ A5 j, p* P8 }6 \2 Q竇材並沒有提到扁鵲學派在四川的代表人物。《戰國策·秦策二》載扁鵲曾為秦武王治病,故此知扁鵲學派在秦武王時已傳入關中。兩漢時期扁鵲學派非常盛行,至華佗為曹操所殺始見衰落。成都平原自秦昭王時司馬錯平蜀,到三國戰亂,長達五百多年處於相對穩定和繁榮發展時期,期間秦統一、漢初及漢武帝時,發生過三次遷天下豪民于關中的移民事件,這些移民中有的遠遷至廣漢、成都地區,扁鵲學派也隨之傳入四川。1993年在綿陽市涪城區雙包山的西漢木槨墓中出土一件木質經脈漆人[15],通體髹黑漆,其上用紅色漆線描繪出針灸經脈循行路徑,但無文字及經穴位置標記。此次老官山漢墓也出土一件經脈漆人,與綿陽漆人形制基本相同而時代略晚,用不同顏色的漆線表示“五色脈”,並有“心”“肺”“腎”“缺盆”等文字和針灸穴位。這兩件經絡人模型與一般木俑不同,其造型頗符合人體解剖特徵並繪有經脈循行路線,反映了當時的醫學認識水準,尤其是老官山經脈漆人着意表現“色脈”與穴位,很可能是《隋書·經籍志》所載《扁鵲偃側針灸圖》的前身,因此完全可以作為扁鵲學派傳入四川的標誌。9 [' X6 p8 f: V+ V
5 v1 _2 c$ C, V
綿陽位於蜀道與涪水之上,水陸交匯,扼守由關中進入四川的咽喉要道,也是扁鵲學派傳入成都地區的中轉站。綿陽古名“涪城”、“綿州”,漢高祖六年(西元前201年)設涪縣(今綿陽市涪城區),因地臨涪水(涪江)而得名,屬廣漢郡。東漢初這裏產生了一位脈學大師“涪翁”。《後漢書·方術列傳》載* W% B; A# @* d$ `1 Z- P
& ?" `/ V7 m; U
“郭玉者,廣漢雒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漁釣于涪水,因號涪翁。乞食人間,見有疾者,時下針石,輒應時而效,乃著《針經》、《診脈法》傳於世。弟子程高,尋求積年,翁乃授之。高亦隱跡不仕。玉少師事高,學方診六微之技,陰陽隱側之術。和帝時,為太醫丞,多有效應。帝奇之,仍試令嬖臣美手腕者與女子雜處帷中,使玉各診一手,問所疾苦。玉曰‘左陽右陰,脈有男女,狀若異人。臣疑其故。’帝歎息稱善”。[又見《太平御覽》卷722所引,誤作《史記》]
, M8 `- ]& E6 K( ~) D2 o. Q$ U( j+ z) Q% I
這裏記載的“涪翁—程高—郭玉”是扁鵲學派傳入四川後的代表人物。郭玉診脈只取手腕部脈口處,此即所謂“獨取寸口”。
0 O9 h; Q, [- M/ C
; s5 T- @& h+ T. h7 f9 @早期脈診在把脈時通取全身十二經脈,如《黃帝內經》之“三部九候”脈診法。大約至兩漢之際演變為只取手腕寸口之脈而知全身疾患,如《難經》之“寸口脈診”法。
. ]( u$ s! N( Y
0 v% J6 f# y: K; [; p, d: o“氣口成寸,以決死生。”[《素問·經脈別論》]
- _3 ^+ g; A9 _6 a) c7 c
1 F* K/ g+ ~  ^( y7 n“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寸口者,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難經·一難》]  L; J1 j8 k# l

6 v$ O2 o, I8 P9 }$ O“問曰‘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皆有動脈,而獨取寸口者,何也?’扁鵲曰‘…手太陰者寸口也。寸口者五臟六腑氣血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唐)孫思邈《千金翼方》卷25《色脈·診脈大意》]8 G$ g  ?2 D; y1 G2 B

# N$ o  L0 X# p* ?. b# g8 W孫思邈《色脈》篇與前引《一難》篇基本相同,不過《千金翼方》明確指明為“扁鵲曰”。《難經》是《黃帝八十一難經》的簡稱,或稱《八十一難》,舊題秦越人撰。《難經》一名始見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自序云“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宋)王九思《難經集注》本引(唐)楊玄操《難經注·序》曰“《黃帝八十一難經》者,斯乃勃海秦越人之所作也,…以其與軒轅時扁鵲相類,乃號之為扁鵲。”(清)丁錦《古本〈難經〉闡注·自序》“《難經》者,扁鵲之所着(著)也。”
! G1 Z6 R, h5 K" y/ q6 _; p# @5 y& G7 p9 o  x" N5 a
由於《難經》被認為是扁鵲學派經典,而郭玉診脈最早取腕口而同於《難經》,故是扁鵲學派傳人。郭玉是涪翁的再傳弟子,可以推知涪翁所著之《診脈法》採用的應是“寸口脈診”法。《太平御覽》卷722引《宋書》載濮陽太守徐熙曾得“扁鵲《鏡經》一卷,因精心學之,遂名震海內”(又見《南史·張融傳》卷32、《太平御覽》卷979、《太平廣記》卷218)。疑此《鏡經》當為《針經》之誤,與涪翁《針經》類同,或即涪翁所著而號稱扁鵲《針經》者。故自涪翁以後的《針經》、《診脈法》以及《難經》等屬於晚期扁鵲學派經典,這是扁鵲學派傳入四川之後發生的重大變化。  P! u9 T3 i" r+ m3 b

; ~& R9 |. u) U. N9 n- y東漢以後的脈診法已經由早期的通取全身,演變為獨取寸口,為後世脈法所遵從。老官山醫簡中的脈法“五色脈診”,處在脈診法變革之前,初步認為這批醫書大都屬於早期扁鵲學派的醫學經典。扁鵲學派醫書的重新面世,以其豐富的科學內涵和顯著的醫學成就,改寫了祖國醫學史的重要篇章,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科學價值和歷史意義。
7 [2 l$ \+ c: O8 }/ w: B( t) J! ~4 _) |$ t
[1]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老官山”漢墓》,《中國文物報》2013年12月20日第4版。
5 x+ L9 O4 g, C( V& m' Y
1 i4 x+ v' k9 \3 G4 i9 D& A, [0 q) B[2]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90、294頁(下文引此不另注)。) z+ M$ j+ x' Z8 ^# X
( Q- x3 o$ g# {, ~6 B
[3]王力:《漢語音韵》,中華書局,1963年,第173頁;王力:《同源字典》,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69頁。王力:《漢語語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73頁。
" y; K$ \, R& _! D8 [: e8 M/ m4 P; z) I- w: A0 G
[4]唐作藩:《唐宋間止、蟹二攝的分合》,《語言研究》1991年第1期。劉冠才:《論祭部》,《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2期。, l+ r/ [. W5 k
' P- Z# Z7 H+ y6 Q: h
[5]麥耘:《漢語語音史上的i韵母》,《音韵論叢》,齊魯書社,2004年。# Z: {" k% {) P6 E; f4 G' {% [! w

, i% P- h& I! l/ h, ][6]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頁。% z0 m, `8 J, n3 b4 a

. p% {7 g1 S! i- d, i[7]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87頁、213頁。
: |% d! O' n& c# |& G& r( g$ c7 M0 e( r, D- v0 n
[8]劉莉:《〈全漢賦〉用韵研究》,《漢字文化》,2009年第5期。- L3 g; K' h1 O

4 b  t1 w: q" A8 [# U# S[9]陳複華、何九盈:《古韵通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第231頁、302頁。% A/ j+ j, l' q: X
! [, R. L" d9 g* w# I' K7 z" J8 g  j
[10]來國龍:《說“殺”“散”,兼談古文字釋讀中的通假字問題》,《簡帛》(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 F: R, X$ ?" g& l
/ Z4 P& Z. v' ~& T+ v% l[11]武家璧:《觀象授時——楚國的天文曆法》,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2頁。
$ k. T7 ^4 B+ p7 `+ b7 a! [, N7 H& x4 W( y6 ~: A
[12]唐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考古學報》1975年第1期;李學勤:《馬王堆帛書與〈鶡冠子〉》,《江漢考古》1983年第2期;李學勤:《鶡冠子與兩種帛書》,《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 y0 Y: ^# E; Z' w, K
$ H4 k8 h6 y' t. o; S[13]劉敦願:《漢畫像石上的針灸圖》,《文物》1972年第6期;青年文庫:《中國古代史常識(專題部分)》,中國青年出版社,1980年,第197頁。原石四塊,現藏于山東曲阜孔廟及中國歷史博物館。
* L3 m& T9 g- b8 l6 J, C
- r# n( Y/ S9 {9 @[14]李伯聰:《扁鵲和扁鵲學派研究》,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U3 B- z+ ~. a" O/ ?. F0 A

" n& Y& E1 \( z, C. _( s- b# g1 ][15]馬繼興:《雙包山漢墓出土的針灸經脉漆木人形》,《文物》1996年第4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綿陽博物館:《綿陽雙包山漢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武当弟子 发表于 2023-5-17 08:43:28 | 阅读全部
请大家看看中央电视台的考古发现有解说,为什么敝昔是扁鹊。

点评

“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寸口者,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是指左右手太阴肺经经脉桡动脉三部九侯沉取浮取有没有跳动,临床上可以直接诊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17 08:47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武当弟子 发表于 2023-5-17 08:47:13 | 阅读全部
武当弟子 发表于 2023-5-17 08:43
5 a6 B3 [1 C& ^8 b请大家看看中央电视台的考古发现有解说,为什么敝昔是扁鹊。

1 z% x- H- L( i, ?* ^“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寸口者,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是指左右手太阴肺经经脉桡动脉三部九侯沉取浮取有没有跳动,临床上可以直接诊断。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