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0:38

河间金栋先生论述阴阳、五行、八卦,值得大家学习

【医经钩考】阴阳是什么?2024-03-20 18:17·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阴阳是什么?
金栋按:春秋末期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战国秦汉(西汉)时期《周易·系辞传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战国秦汉(东汉)时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在古代,哲学讲阴阳,术数与方技讲阴阳,兵家讲阴阳,道家、阴阳家、儒家、杂家、易传等都讲阴阳。西汉景武时期大儒董仲舒也讲阴阳,《汉书·五行志》说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而倡阴阳五行(生克)理论;后其理论大显,特别是五行理论,成为汉代官家统治哲学。汉代编纂成书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之理论体系,则深受董氏《春秋繁露》思想体系之影响。
试问:什么是阴阳?阴阳到底是什么?
答曰:阴阳的原始概念是朴素的,其本质、其实质、其最初含义指日光的向背,与太阳(日)的照射有关,即凡日之所照之处为阳(向日者),日之未照之处为阴(背日者)。如
①东汉·许慎《说文·阜部》说:“阴,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清·段玉裁注:“闇,闭门也。闭门则为幽暗,故以为高、明之反。《谷梁传》曰:‘水北为阳,山南为阳。’注曰:‘日之所照为阳,然则水之南、山之北为阴可知矣。’《水经注》引服虔曰:‘水南曰阴。’《公羊》桓十六年传曰:‘山北曰阴。’”
②《说文》又说:“阳,高明也。”段玉裁注:“不言山南曰昜者,阴之解可错见也。山南曰阳,故从阜。毛《传》曰:‘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
③所以王庆其《〈黄帝内经〉文化专题研究》说:“原始的阴阳概念只是日常观念,与生产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不涉及宇宙观和人生观。它的基本意义是阳光照射到与否,由此繁衍出阴晴、地形、方位、明暗、冷暖等意思。春秋后期,人们对阴阳的认识逐渐超越原有范围,成为普适性概念。”
④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内经》亦说:“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由自然界实指之实物演变而来。作为抽象的哲学概念,阴阳主要代表相反相成的两种属性,用以说明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之间及其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古人认为,阴阳的运动变化,决定着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自然界的总规律。”
若“日之所照之处为阳”,即向日者,则“日之未照之处为阴”,即背日者,当是阳、阴的原始概念。
若“由自然界实指之实物演变而来”的话,这个实物即是“日”,即太阳,亦即其本质与实质也!故有“日为阳”之称。
因“天有日月”(《灵枢·邪客》),且“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易·系辞》),而《淮南子·天文训》说“天地之袭精为阴阳……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者阳之主也……月者阴之宗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故当时之儒生、方士医或医家受“日为阳”之启示,增补演绎“月为阴”对举为文。
有人认为“月为阴”是错误的,实际上,此乃取象比类推演而来,即由太阳之“日”对举推演。何错之有?虽非“阴”之本义或原始之义,然《黄帝内经》已取象比类而演绎传承。如
《素问·阴阳离合论》《六节藏象论》及《灵枢·阴阳系日月》篇所说“日为阳,月为阴”与其篇名等,不正是说阴阳就是日月吗!
《易·系辞传上》亦说:“阴阳之义配日月。”此时尚未有以月相的消息盈虚推演而成的太极阴阳图。
《易·系辞传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易·系辞传下》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灵枢·刺节真邪》说:“阴阳者,寒暑也。”
由此可见,日月、阴阳、寒暑对举为文,其原始之义即指代一年四时气象(候)的变化规律,此即天道也!
若问什么是阴阳、阴阳长得什么样子、阴阳有形还是无形?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这样明确回答:
阴阳有形,“太阳”是也!由太阳推演而来,故日月是阴阳,阴阳是日月。
阴阳无形,所谓“大象无形”“大道无形”是也!由“象”去推演,即用取象比类方法去推演,故上下是阴阳,天地是阴阳,雌雄是阴阳,刚柔是阴阳,奇偶是阴阳,水火是阴阳,寒暑是阴阳,四时有阴阳(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五行分阴阳(木火属阳,金水属阴,土居五行之中为至阴,即由阳到阴)。
人体亦有阴阳之分——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腑为阳,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腰以上为阳,腰以下为阴;功能为阳,物质为阴;等等,如此而已。不明于此,开口动手便错。所以《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即《易·系辞传下》说:“象者,像也。”《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后世治《易》者,以太极图附会阴阳推演,那是宋代以后之事了!
附1:阴阳概念最早见于《国语》!
金栋按:阴阳是什么?阴阳的原始概念是朴素的,最初含义指日光的向背,与太阳(日)的照射有关。凡日之所照之处为阳(向日者),日之未照之处为阴(背日者)。
据相关史料,阴阳概念最早见于中华传世典籍《国语·周语上》,说:“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之乱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这是公元前780年对地震之解释,乃中原传世文献中最早用阴阳说理之论述。
当代易学大家朱伯崑《易学哲学史·春秋战国时代的易说》说:“以阴阳的概念说明事物的性质和变化,始于西周末年的史官伯阳父,所谓‘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阴阳指寒暖二气,寒气为阴,暖气为阳,认为阴气压迫阳气,所以有地震。其所谓阴阳,属于天文学的概念。”
伯阳父,又名太史伯,简称史伯,乃西周末年宣王、幽王时之太史。太史乃太史寮(我国最早之秘书机构)之长官,掌管册命、制禄、图籍、记载历史大事、祭祀占卜、礼制、时令、天文历法等,是周王之秘书长和文职官员及神职官员之领袖,是仅次于太师、太保的执政大臣。
又,阴阳说源于道家!
阴阳观念产生较早,西周(宣、幽时期之太史)伯阳父以阴阳为寒暖二气,认为阴阳二气相迫所以有地震。春秋时人已多用阴阳为阴阳二气,解释气候与气节变化,也有的将阴阳观念用于兵法。道家(出于史官)的创始人老子(聃)发展了春秋时代的阴阳说,认为阴阳二气相交产生万物,(如《道德经·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凡物都具有阴阳两个方面。《管子》中保存了较多战国时代阴阳学说的材料,《管子》的《五行》以阳气、阴气的盛衰说明一年四季变化;《礼记》的《月令》、《吕氏春秋》的《召类》等篇也都记载了不少有关阴阳的论述。战国时代阴阳说的特点是以阴阳二气的消长说明万物变化的过程,以阳气主生、长、进,以阴气主杀、消、退,《易》学家吸收了这些观点,用阴阳解释《周易》和筮法的变化法则,《易传》就是以阴阳变易解释《周易》的原理,并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朱伯崑《周易通释》),影响深远。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成为经典名句,至理名言,影响至今。
附2:《易经》本与阴阳无关——数字卦乃阴阳爻之原型
金栋按:卜、筮,古代两种不同的求神问天、以趋吉避凶、定犹疑、主决断之迷信巫术,由卜巫史官掌之。
卜,龟卜也,即殷商龟卜为取象,甲骨卜辞是也;筮,揲蓍也,即《易经》占筮乃取数,周代三《易》是也。亦即“龟,象也;筮,数也”(《左传·僖公十五年》)、“龟为卜,策为筮”(《礼记·曲礼》)之谓!
筮,《说文》说“《易》卦用蓍也”。蓍,算卦用的一种草茎。
以今本《周易·系辞传》“大衍之数五十[有五]”章之筮法操作与《左传》《国语》所记筮事互相参看,“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系辞传上》),(“营者,谓七、八、九、六也”(《周易集解》引《荀爽》曰),帛书《易传》谓之四马。每三变之结果,其余数均为九、八、七、六的四倍数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即最终得数是以蓍草变易之数九、八、七、六中的任何一个数,以求一爻,三变得一爻。其中筮得数为九、七之奇数者,用符号“一”表示;筮得数为六、八之偶数者,用符号“--”表示。十八变得六爻一卦,画地记爻,自下而上用“一”或“--”画之。只有六爻卦才具占筮功能。
帛书《易传·系辞》说:“是故《易》也者马。马也者马也。”马,通码,数码、筹码、卦码、算码、号码、算筹,又名策,即数九六七八,亦即“易者,数也,非象也”!出土于西汉文帝十二年的汉墓帛书《易传·系辞》之“马”,今本《周易·系辞传》皆作“象”,乃汉文帝、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之后儒所改矣!
连劭名《帛书周易疏证》说:“帛书《系辞》的另一重要异文是‘四马’,今本作‘四象’。《文子·道原》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以四时为马,以阴阳为御。’四时十二月,故马象征天数,《大戴礼记·易本命》云:‘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古代算筹称马,《礼记·投壶》云:‘请为胜者立马。’郑玄注:‘马,胜算也。’故四马如言四数,当指七、八、九、六。”
据二十世纪以后相继出土的商周甲骨、陶器、石器、青铜器和竹简帛书等,最初卦画并非用代表偶数之阴“--”和奇数之阳“—”构成,而是用九、六、七、八这四个数字组成。将这种数的图形画称为数字卦,或称筮卦。在数字卦画中七、九为奇数,六、八为偶数。在帛书《周易》中阴爻并非写成“--”,而是写成酷似数字卦画中的“八”,再变为今本《周易》中的“--”,便可见其演化痕迹;亦为数字卦与帛书《周易》联系之佐证,且可揭示从数字卦画到《周易》阴阳卦画之演变过程,又可进一步确定数字卦画是一种原始初型卦画或八卦。
据先秦史籍《左传》《国语》筮事记载,自阴阳概念出现后,至公元前544年之春秋时期,阴阳尚未与《易经》糅合,后至战国时期阴阳说盛行,此时之治《易》者,为了附会阴阳说,将符号“一”谓之阳爻,符号“--”谓之阴爻,如此而已!不是西周时期的《易经》讲阴阳,而是战国秦汉时期的《易传》讲阴阳。是《易传》作者以道家、阴阳家的天道观及儒家的伦理观阐释发挥、附会推演《易经》奧旨。
要之,《易经》本与阴阳无关,阴阳爻原型是数字卦,乃古代卜巫史官之所为,即在举行卜卦、筮法时用来表示奇、偶数的符号。其中,奇数九、七用符号“一”表示,偶数六、八用符号“--”表示。自阴阳概念(春秋时期)出现后,后世(战国以后)治《易》者为了附会阴阳之说,故将符号“一”谓之阳爻,符号“--”谓之阴爻。如此而已!
附:相关附图如下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4f2826dd8a884de5a7f929df2011d2bb~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2978374&x-signature=4pefGFHjulXNUXQixkxp3oZcA%2B8%3D太极,乃天体宇宙一团混沌之元气。太极本无图,若硬要画一个图,则是一个圆圈圈而已!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1ea8c87a6931438fa7f689501aca0f4f~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2978374&x-signature=0AFPBGIdXm3dH%2FbVrBBJITNU97k%3D宋·周敦颐《太极图》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7824702b82f4ca38617442c8b79d015~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2978374&x-signature=81GF3iQuTW%2Bn%2F7jql5fIGTC4p3s%3D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太虚图”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3dbc2e70ca24451b8efdf86cfcd37db9~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2978374&x-signature=SyQvr7IEFqepFmNdEh1%2FHK3U3NI%3D明·张介宾《类经附翼》“阴阳图”(疑未见到赵撝谦《六书本义》古太极图)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a7095bab9d8a4fe9acc85ae3dc2e989c~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2978374&x-signature=OC24QXdOl6vtMpeUOKOWlY8yjho%3D明·赵撝谦《六书本义》“古太极图”(天地自然之河图),汉儒刘歆等认为河图是八卦。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7c7589649b64fcf988a1fd34405be18~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2978374&x-signature=VSvb5sZZp62beJcS4s5hftMiySc%3D天地自然之河图(真太极图)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dd2543ac4b3d48cc8c5847f3a85cf250~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2978374&x-signature=LMwbYyMkXyrMT4G5Onah0VNqLmw%3D五脏附会五行之太极图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997687b075664178a3b0d588e235d9b3~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2978374&x-signature=frCZug01iMFyETFn5zY7q8%2BYIz0%3D太极阴阳图与太极五行图
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637ccc29f77d481f9b8061b315d09b1a~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2978374&x-signature=e2ycDRTsJV2cIKm%2BM6L3AHlXCzM%3D目前流行的阴阳鱼太极图
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f4da6268b0549cda036719bd9a6f4f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2978374&x-signature=2CoMbaIcDIOSX8qZusYb5VW5ox8%3D商周数字卦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ad6e061c48794db28de47f01d4a9410e~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2978374&x-signature=QJAYdg0OjmTnur1nfao3NrFnR5E%3D商周数字卦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3b7be67e416d426da14358a31fb64f0f~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2978374&x-signature=CbufQygPxEr%2FUthECcA65uB6oJo%3D《系辞传》“大衍之数五十[有五]”筮法操作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2:28

【医经钩考】五行有哪些?
2024-03-12 10:38·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五行有哪些?



金栋按:有人误认为“五行”源于《周易》,然经查阅《周易》之“经”与“传”,皆未涉及之。据易学史料,五行与《易》结缘,始于汉代治易者(属易学),即西汉元帝时期京房《京氏易传》(据西汉文帝时期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及帛本《易传》,五行与《易》结缘于更早时期之战国、或西汉初)。



“五行”一词,中华传世典籍始见于《尚书·甘誓》篇,具体如《尚书·洪范》篇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即水、火、木、金、土。但此五行既非相生序,亦非相克序。而后世说五行者,又多以《尚书·洪范》为据而推演。实际上,此《洪范》之五行,乃天文历法之始。如



陈久金《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说:

“小凉山彝族十月历以夏至和冬至为夏冬两个新年;两个新年之间各占五个太阳月;相邻的两月又分别以公母称之,用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中国上古最古老的十月历的月名,当是依《洪范》五行所排列的顺序来命名的:从夏至新年开始,经水火木金土五个月,到冬至新年;再经水火木金土五个月,又回到夏至新年。一年十个月分别配以公母,便成一水公,二火母,三木公,四金母,五土公,六水母,七火公,八木母,九金公,十土母。

“由于此历夏至在一月,为纯阳之月,自此以后阴气逐渐上升,它与二月组成一对时,二月便成为阴。同样以三四月配对,四月比三月阴盛,故三月为阳、四月为阴。五月和六月也组成一对,冬至在六月,六月为阴气最盛的月份,故五月为阳、六月为阴。冬至以后阳气逐渐上升,情况就发生转折,七月比六月阳气盛,故六月为阴七月为阳;九月又比八月阳盛,故八月为阴九月为阳;下年一月又比十月阳盛,故十月为阴一月为阳。这就是为什么河图洛书上的十个数与《洪范》五行相配对,其运行方向在六月以后发生逆转的道理所在……

“所谓水火土金木《洪范》五行,实即半年中五个太阳月的名称。这种历法的相邻两个月又以公母相称,所以便有‘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的月名。这就是所谓五行生成之数。……

“因此,所谓《洪范》五行,并不是什么哲学概念,而是上文已经阐述过的五时,也就是将一年分为五个季节的历法。”



据中华传世典籍记载,“五行”有天地之分,即“天有五行”与“地有五行”。如唐·孔颖达《尚书正义》说:“谓之‘行’者,若在天,则五气流行;在地,世所行用也。”溯其源,



(1)所谓“天有五行”,乃太阳的五种行度——五气流行,亦名天道五行,即历法概念,指天体宇宙(日、月、地球相互作用所致)自然运行变化之规律,是由五行木、火、土、金、水表述。如



①《孔子家语·五帝》说:“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此其父子之序,相受而布。……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土居中央[而主季夏气]。”



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④《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



⑤刘熙《释名·释天》说:“五行者,五气也,于其方各施行也。”



⑥《白虎通·五行》说:“五行者……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



天有五行,乃太阳的五种行度——五气流行,实则天文历法(据天文、制历法,行五时)——少数民族彝族历法名十月太阳历,中原传世文献称阴阳五行历。



天有五行,将一年分十个月,上半年为阳年,下半年为阴年,用五行木、火、土、金、水表示。五行每行72天,又分阴阳两个月,用十天干表示月序,阳月甲、丙、戊、庚、壬,阴月乙、丁、己、辛、癸;每个月36天分三旬,分别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或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循环递次表示日序,共十个月,一年共360天,剩余5~6天为过年日。这里有干支、有阴阳、有五行,干支可以分阴阳、配五行。乃干支与阴阳五行之源也!



五行之“五”即是五季、五时、五气;五行之“行”,即运行、循行、流行,替天行气之义;气,天气、节气、气候之气,即一年五行乃阴阳寒暑节气之更替,亦即五气流行。



天有五行,一年始于冬至日木行72天,其后依次为火行、土行、金行、终于水行72天,共360天,剩余5~6天为过年日。中华传世典籍如



①春秋管仲《管子·五行》说:“昔黄帝……作立五行,以正天时……日至,

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睹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睹戊子,土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睹庚子,金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睹壬子,水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②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治水五行》说:“日冬至,

七十二日木用事,其气燥浊而青。

七十二日火用事,其气惨阳而赤。

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气湿浊而黄。

七十二日金用事,其气惨淡而白。

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气清寒而黑。”



③西汉刘安宾客《淮南子·天文训》说:“壬午冬至,



甲子受制,木用事,火烟青,七十二日。

丙子受制,火用事,火烟赤,七十二日。

戊子受制,土用事,火烟黄,七十二日。

庚子受制,金用事,火烟白,七十二日。

壬子受制,水用事,火烟黑,七十二日而岁终。”



以上皆从冬至日到冬至日为一岁,用木火土金水五行表示,每行各七十二日,即始于木行七十二日,依次为火、土、金行,终于水行七十二日,剩余五至六日为过年日。



所谓太阳历,是以立竿测影太阳从冬至点出发又回到冬至点所需时间为基本数据制定出的历(岁实)。太阳回归年为365.25天。太阳回归年实际是365~366天(四年之中,三年365天,一年366天,平均365.25天)。365天的太阳回归年,定为平年,平年尾数的5~6天不计入月,而用于过大小两个年,冬至过大年,夏至过小年,大年3天,小年2天。366天的太阳回归年,定为闰年,闰年尾数的6天不计入月,用于过大小两个年,大小年均3天。这样四年之中,三个平年,一个闰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



皆以“天”而言五行,此五行,乃历法概念,即五时、五季、五气;气,天气、节气、气候之气,“以生寒暑燥湿风”,非《洪范》等所言“人用五行”——“地”之五行(《国语·周语》《汉书·律历志》“天六地五,数之常也”)。



(2)所谓“地有五行”,即指水、火、木、金、土(或金木水火土、或木火土金水之序)这五种物质本身,亦名“五材”,乃人用五行——“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尚书大传》)。



行,用也。“五行,犹五用也。水、火、木、金、土,各有不同之用,是谓‘五用’也”(程水金《尚书释读》)。



要之,五行之义有二:



(1)指“天有五行”,乃太阳的五种行度——五气流行,系历法概念,即五季、五时、五气;



(2)指“地有五行”,乃人用五行,即五材、五种具体物质。



五行作为哲学概念而被抽象化,并构建了庞大的宇宙模式,从而附会推演天、地、人三才之道,乃战国秦汉以后之事矣!如



梁启超《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说:

“春秋战国以前,所谓阴阳、所谓五行,其语甚希见,其义极平淡。且此二事从未尝并为一谈,诸经及孔、老、墨、孟、荀、韩诸大哲,皆未尝齿及。然则造此邪说以惑世诬民者谁也?其始盖起于燕齐方士,而其建设之传播之宜负罪责者三人焉,曰邹衍,曰董仲舒,曰刘向。”



自此以后,中华传世典籍大行其道而广演其说。如“《尚书》中之《洪范》,《吕氏春秋》及《礼记》中之《月令》……要之皆战国时阴阳五行家之言也。”(《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及《内经》之《素问·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等皆与此有关。



据史料及梁启超等考述,战国时期之邹衍是将阴阳、五行合流说之始创者。太史公司马谈谓之“阴阳家”,《汉志·诸子略·阴阳家》袭之。殊不知,邹衍只论五行(五德终始),未及阴阳。因从现存传世有关邹衍的文献中,并未见到其有论述阴阳说者。



谢松龄说:“邹衍素来被目为‘阴阳家’或‘阴阳五行家’。《史记》述其‘深观阴阳消息’‘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论著终始五德之运’‘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看来邹衍是既言阴阳,又道五行的。由于其著作皆亡佚,我们无从了解其体系的原本面貌。但就现存有关邹衍思想的文献看,其五德终始说中并无阴阳观念。因此,即使邹衍兼言阴阳、五行,亦尚未将二者融合为一。”(《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而真正将阴阳、五行合流成为宇宙构架者,当是汉儒。



在先秦,哲学讲阴阳,术数与方技讲阴阳,兵家讲阴阳,道家、阴阳家、杂家、《易传》等都讲阴阳。西汉大儒董仲舒也讲阴阳,《汉书·五行志》说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而大倡五行说,后其说大显。而董氏治学非治《易》者,乃治《公羊春秋》,倡“天人感应”之神学宇宙观,说《春秋》之灾异等。汉时,由于官家政治思想需求,先秦阴阳家等阴阳说被汉儒五行化了,且五行说成为汉代官家统治哲学已被神话(两汉之际,谶纬神学迷信思想大盛,充斥朝廷内外)。后来,五行与八卦相配,结合当时之天文星象干支历法、谶纬神学的迷信思想等,成为占卜术数之源,推测国运、占候人事之吉凶祸福等,一直延续至清末。实际上,时至今日,民间早已有复燃之势。《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说:“阴阳五行说,为二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直至今日,在社会上犹有莫大势力。”



据中华传世典籍,五行一词,始于《尚书·甘誓》,具体如《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实际上,五行已不单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本身,已远远超出了具体的物质,而被抽象化了,即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性质所代表)的运行(与变化)规律。



木、火、土、金、水,乃五行相生序,意义在于“行”。且成为汉代官家统治哲学后已被神话,以此归类、附会推演,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施行政令并规范朝廷命官、民间百姓之衣食住行。当时西汉易学风起,治《易》者又借此说,并附会八卦、干支等阐释推演《周易》,推测国运、占候人事之吉凶祸福等,从而构成宇宙、天地人间万事万物“天人一体”、“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应”等自然(神学)宇宙观,影响深远!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说:“欲明西汉人之思想,须先略知阴阳家之学说。欲略知阴阳家之学说,须先略知阴阳家思想中之宇宙间架。阴阳家以五行、四方、四时、五音、十二月、十二律、天干、地支及数目等互相配合,以立一宇宙间架。又以阴阳流行于其间,使此间架活动变化,而生万物。……不过后来阴阳家即根据此等配合以立说。至《吕氏春秋》及《礼记》中所载之《月令》,则此等配合,即已成阴阳家思想中之宇宙间架。”



有学者认为“《内经》之学,出于道家”(胡天雄《素问补识》),请问,其能统帅以阴阳五行说为核心理论体系推演工具的《内经》全书吗?儒、道二家谁对《内经》理论体系影响之大是否已明?愚见,“对《内经》理论体系影响最大者,是儒家思想”(赵洪钧著、金栋补注《正说内经》),即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之学术思想体系。



兹不揣浅陋,简述战国秦汉时期五行说有哪些?



五行说是封建社会中国人之思想律,汉代是统治哲学且已被神化。据古代贤哲之宇宙思想观,天人合一、天人同构、天人感应、天人相应等学说一直占据古人之思想意识中,(阴阳)五行说则是其具体体现,故有天道五行说、人道五行说、人德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圣王五帝说、人用五行说、人体五行说等之推演阐述。



(1)天道五行说(天有五行),指天体宇宙(日、月、地球相互作用所致)自然运行变化之规律,是由五行木、火、土、金、水表述。据少数民族历法十月太阳历及中华传世典籍如《管子·五行》《淮南子·天文训》《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等阴阳五行历,将一年分十个月,上半年为阳年,下半年为阴年,用五行木、火、土、金、水表示。五行每行72天,又分阴阳两个月,用十天干表示月序,阳月用甲、丙、戊、庚、壬,阴月用乙、丁、己、辛、癸;每个月36天,分三旬每旬12天,分别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或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依次循环表示日序,共十个月,一年共360天,剩余5~6天为过年日。五行即是五季、五时、五气;行,循行、运行,替天行气之义;气,天气、节气、气候之气,即一年五行乃阴阳寒暑节气之更替。



一年始于木行72天,依次为火行、土行、金行、终于水行72天,共360天,剩余5~6天为过年日。



(2)人道五行说,亦名治道五行说,乃儒家创始人孔子所为。虽未明言“人道五行说”,但在相关典籍中已有其内容,指礼、义、学、仁、乐。见于《礼记·礼运》《孔子家语·礼运》等。



《礼运》提出了圣王治人情之法,孔子说:“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此以种田喻治国,圣王据民众之性情施以礼、义、学、仁、乐五种方法,即人道五行说。此本于天道五行说,是对天道五行说之效法,人事效法天道而行。



孔子之“礼、义、学、仁、乐”五行说重在治国,故亦称治道五行说。孔子说:“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



(3)人德五行说,指思孟思想中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传世文献见于《荀子·非十二子》“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之思孟思想,出土文献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帛书《五行》及湖北荆门郭店竹简《五行》。思孟五行探讨的是德行,故称德行五行,即人德五行说。思,指子思,乃孔子之孙,受业于孔子弟子曾参;孟,指孟子,孟子思想承袭子思弟子。孟子通过阐发子思学说,继承发展了孔子思想,史称“思孟学派”,乃孔门儒学正宗。



仁、义、礼、智四行,孟子谓之“四端”,《孟子·公孙丑上》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上》亦有相似说法。《礼记·丧服四制》谓之“人道”,说:“恩者仁也,理(礼)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智)也。仁、义、礼、智,人道具矣。”帛书、竹简《五行》说:“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



至西汉大儒董仲舒在四端之外,加一“信”字谓之“五常之道”,说:“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汉书·董仲舒传》)五常(仁、义、礼、智、信),与汉代崇尚五行说有关。董仲舒配以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东南中西北)等学说论证“五常”思想,并架构成“天人感应”之神学宇宙观,见《春秋繁露》,其后《汉书》《白虎通》尊之。此五常之义与帛书《易传·二三子问》“理顺五行”之义合,即至善性命之“德”行也。连劭名《帛书周易疏证》说:“理顺五行,同于《周易·说卦》所云:‘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至性以至于命。’”



五常配五行汉代有三种配法如下:



①董仲舒之配法:木仁,火智,土信,金义,水礼。《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说:“东方者木,农之本,司农尚仁……南方属火也,本朝,司马尚智……中央者土,君官也,司营尚信……西方者金,大理司徒也,司徒尚义……北方者水,执法司寇也,司寇尚礼。”



②班固之配法:木仁,火礼,金义,水智,土信。班固《汉书·天文志》说:“东方春木,于人五常仁也……南方夏火,礼也……西方秋金,义也……北方冬水,知也……中央季夏土,信也。”



③郑玄之配法:木仁,金义,火礼,水信,土智。《礼记·中庸》郑玄注:“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诗纬》同,疑郑注引之)。



(4)五德终始说。所谓“五德终始”,乃战国末驺衍关于历史变化的学说。《〈史记·封禅书〉集解》引如淳曰:“今其书有《五德终始》,五德各以所胜为行。”《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认为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德性相克的循环变化,决定着历史上王朝的兴替和制度的改变。如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递嬗,就是火(周)克金(商)、金克木(夏)的结果。秦始皇以及西汉的统治者都用此说为自己的统治寻找理论依据(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即



按五行(德)相胜说推演历代帝王更替。始于黄帝(土德)→夏禹(木德)→商汤(金德)→周文王(火德)→?秦始皇(水德)→汉朝(水德、土德之争)……。邹衍著作已亡轶,此说见《吕氏春秋·应同》篇,说:“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此乃阴阳家邹衍之文散见于此。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说:“王应麟曰:《封禅书》:‘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齐人奏之。’陶宪曾曰:《文选·魏都赋》注‘《七略》云,邹子有《终始》五徳,从所不胜。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5)圣王五帝说,指上古时期五个圣王以五行相生序推演历代帝王更替,即太皞伏羲氏(木)→炎帝神农氏(火)→黄帝轩辕氏(土)→少皞金天氏(金)→颛顼高阳氏(水)。见《孔子家语·五帝》,说:“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



文中老聃说“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乃五行相克序,而后文五帝法五行系相生序,疑“天有五行”之序有讹误。



(6)人用五行说,亦即地有五行。所谓“地有五行”,即指水、火、木、金、土(或金木水火土、或木火土金水之序)这五种物质本身,亦名“五材”,乃人用五行——“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尚书大传》)。

行,用也。“五行,犹五用也。水、火、木、金、土,各有不同之用,是谓‘五用’也”(程水金《尚书释读》)。



(7)人体五行说。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以今文《尚书》附会五行说推演,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至今仍然指导中医临床说理,并诊治疾病。汉代还有以古文《尚书》附会儒家祭礼(牺牲解剖位置)推演者,即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



在汉代,由于《尚书》有今、古文经之分,故五脏附会五行亦有两套说法。



①人体五脏附会五行,其顺序和配法是肝、心、脾、肺、肾之五脏配木、火、土、金、水之五行,这是以体性而言,是目前成熟定型的说法,一直指导中医临床说理。



五脏与五行相配,在《内经》中多是与“阴阳四时五方”等合言之,从而体现《内经》天人相应的理论体系。如《素问·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六节脏象论》《脏气法时论》《五运行大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等。



以体性而言,明确指出五脏与五行相配的关系,见于今文《尚书》欧阳说,并非首见于《内经》。



东汉许慎《五经异义·五藏所属》:“今《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



所谓体性,如《尚书·洪范》所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也。



孔安国《传》:“水曰润下,火曰炎上,言其自然之常性。木曰曲直,金曰从革,木可以揉曲直,金可以改更。土爰稼穑,种曰稼,敛曰穡;土可以种,可以敛。”



孔颖达《疏》:“此亦言其性也。揉曲直者,为器有须曲直也。可改更者,可销铸以为器也。木可以揉令曲直,金可以从人改更,言其可为人用之义也。由此而观,水则润下,可用于灌溉;火则炎上,可用于炊爨,亦可知也。水既纯阴,故润下趋阴。火是纯阳,故炎上趋阳。木、金阴阳相杂,故可曲直改更也。郑玄《周礼》注云:‘种谷曰稼,若嫁女之有所生。’然则穡是惜也,言聚畜之可惜也。共为治田之事,分为种、敛二名耳。土上所为,故为土性。上文润下、炎上、曲直、从革,即是水、火、木、金体有本性。其稼穑以人事为名,非是土之本性。生物是土之本性,其稼穑非土本性也。”



《白虎通·五行》:“五行之性,或上或下何?火者阳也,尊,故上。水者阴也,卑,故下。木者少阳,金者少阴,有中和之性,故可曲直从革。土者最大,苞含物将生者出,将归者入,不嫌清浊为万物。《尚书》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五行所以二阳三阴何?尊者配天,金木水火,阴阳自偶。”



五脏以体性而言,《内经》有之。如



①《金匮真言论》:“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



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

“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心”,

“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脏为脾”,

“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

“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脏为肾”。



③《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为阳中之太(少)阴,通于秋气”,

“肾者……为阴中之少(太)阴,通于冬气”,

肝者……此为阳(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④《灵枢·九针十二原》:

“阳中之少阴,肺也”,“阳中之太阳,心也”,

“阴中之少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阴中之太阴,肾也”。



由上可知,肝是木脏,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方位在东,其色青;心是火脏,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方位在南,其色赤;脾是土脏,为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方位在中央,其色黄;肺是金脏,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方位在西,其色白;肾是水脏,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方位在北,其色黑。



②五脏附会五行的另一套说法,以儒家祭礼牺牲五脏解剖位置而来。即肺在上,肾在下,心居中央,左是脾,右为肝。面南而立,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五脏配五行为:左脾即东方配木,上肺即南方配火,心居中央以配土,右肝即西方配金,下肾即北方配水。此源于古文《尚书》说,与《礼记·月令》四时祭脏有关。《内经》无此说。



《五经异义·五脏所属》:“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许慎案:《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与古《尚书》同。”



郑玄驳之:“《月令》祭四时之位,乃其五藏之上下次之耳。冬位在后而肾在下,夏位在前而肺在上,春位小前故祭先脾,秋位小却故祭先肝。肾也、脾也俱在鬲下。肺也、心也、肝也俱在鬲上。祭者必三,故有先后焉,不得同五行之气。今医病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



郑玄驳之“《月令》祭四时之位,乃其五脏之上下次之耳”,指儒家祭礼牺牲五脏解剖部位的上下次序。上肺下肾,左脾右肝中间心,即古文《尚书》五脏附五行具体所指。



因中医不重解剖重天人相应之关系,故才保留了目前配法。



附1:《黄帝内经》五行相克理论推演之是与非



金栋按:一般认为,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殊不知,有时并非完全如此!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则会发现,其理论体系是天人相应,方法是比类取象,并以阴阳五行说为核心理论体系推演的工具。中医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虽源于古代粗浅的解剖知识和反复的临床实践验证,但更多的是依靠上述理论体系与方法推演。其推演的结果是或然性,即不确切,甚至谬误。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故屡遭诟病。为此,特举几例五脏附五行生克说推演之病理变化,看看临床是否如此?



(1)《素问·平人气象论》:“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见,皆死。”



这段话是说:肝的真脏脉出现,死于庚辛日(天干庚辛属金,金克木);心的真脏脉出现,死于壬癸日(天干壬癸属水,水克火);脾的真脏脉出现,死于甲乙日(天干甲乙属木,木克土);肺的真脏脉出现,死于丙丁日(天干丙丁属火,火克金);肾的真脏脉出现,死于戊己日(天干戊己属土,土克水)。为什么如此?乃根据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附会五行相克(胜)之理,推演而来!如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说:“此言真脏脉见者,各有相克之死期。庚辛者,金日也。肝之真脏脉见而全无胃气,则至庚辛日而死,以金克木也。”



即以五脏附会天干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行相克说去推演,若出现真脏脉是死期。五脏附会天干五行:即肝属甲乙木,心属丙丁火,脾属戊己土,肺属庚辛金,肾属壬癸水(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阴阳系日月》篇)。



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内经》说:“这是以五行相克关系立论的,其实用价值如何,尚有待于研究。”



这还研究什么?事实这不明白着嘛,此并非源于临床实践,即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相克(胜)之义有二:一是正常生理,以维持五脏之间的平衡状态。二是异常病理,又分为相乘(相克太过)和相侮(反克)。



(2)《素问·藏气法时论》:“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这段话是说:病属于肝,痊愈在夏季(木生火);夏季不愈,加重于秋季(金克木);秋季未死,延持(维持病情不变)于冬季;复发(或好转)于来春。……病属于肝,痊愈在丙丁日(木生火);丙丁日不愈,加重于庚辛日(金克木);庚辛日不死,延持于壬癸日;复发(或好转)于甲乙日。如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说:“凡病在肝者,以肝性属木,其病从春始也;至于夏属火,则火能克金,而金不能克木,故肝病当愈于夏,所谓子制其鬼者是也。若夏不愈,当甚于秋,盖甚则沦于死矣,而金来克木,所谓子休鬼复者是也。设秋不死,当持于冬,盖冬属于水,水为肝之母,母气一旺,肝气有资,故可与病气相支而不甚耳,所谓鬼休而母养,故能相持于父母之乡也。其冬虽与相持,其病复起于春,盖肝气之病,又当至春而起,所谓自得其位而起者是也。……肝病者,愈于丙丁之日,以丙丁火旺,所制者金,而金不克木,病自愈也。设丙丁不愈,加于庚辛之日,加即甚之谓也,以庚辛金旺,必来克土,而木病必甚也。设庚辛不死,持于壬癸之日,以壬癸水旺,必母来助子,而木病可支也。虽能支于水旺之日,而又必起于甲乙之日,以木病当复于本日也。”



高校教参程士德第二版《内经》说:“本段所论的五脏病愈、甚、持、起的时间节律,是古代医家运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对长期临床观察的总结。其理论基础是《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关‘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的理论。”此说妥否?明明是推演而来,却说是“长期临床观察的总结”,显属不妥!临床是否如此?所以程士德《内经》又说:“本篇所论的五脏病之预后转归,也仅是一种可能的模式或趋势,而并非是五脏病变的必然发展变化规律……切不可机械套用。”虽有此说,因是推演而来,没有“可能”,即临床实非如此!



(3)《素问·标本病传论》:“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灵枢·病传》:“黄帝曰:大气入藏奈何?岐伯曰: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这段话是说:关于疾病的传变,如心病先出现心痛,一日后传于肺出现咳嗽(火克金),再三日后传于肝出现胁肋胀痛(金克木),再五日后传于脾出现大便不通、身痛体重(木克土),再三日不愈则会死亡。冬天容易死于半夜(冬季属水,半夜属水,水甚克火),夏天容易死于中午(夏季属火,中午属火,火甚炽,火绝不能持)。——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4)《灵枢·经脉》:“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丙笃丁死,火胜金也。”“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壬笃癸死,水胜火也。”余脏准此类推。



这段话是说,患了肺病证(症),丙日危重、丁日死亡,因肺属金,丙丁属火,火胜金之故!患了心病证(症),壬日危重、癸日死亡,因心属火,壬癸属水,水生火之故!——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故屡遭诟病!



附2: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说:



“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于风谣,《礼》寓于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

“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

“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则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见乎词矣。其余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



附3: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十八·术数类》说:

“术数之兴,多在秦汉以后,要其旨不出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实皆《易》之支派,傅以杂说耳。物生有象,象生有数,乘除推阐,务究造化之源者,是为数学;星土云物,见于经典,流传妖妄,寖失其真,然不可谓古无其说,是为占候。自是以外,末流猥杂,不可殚名。《史志》总概以五行,今参验古书,旁稽近法,析而别之者三:曰相宅相墓,曰占卜,曰命书相书;并而合之者一:曰阴阳五行。杂技术之有成书者,亦别为一类附焉。中为数学一家为《易》外别传,不切事而犹近理。其余则皆百伪一真,递相煽动。必谓古无是说,亦无是理,固儒者之迂谈。必谓今之术士能得其传,亦世俗之惑志,徒以冀福畏祸。今古同情,趋避之念一萌,方技者流各乘其隙以中之。故悠谬之谈,弥变弥夥耳。然众志所趋,虽圣人有所弗能禁。其可通者存其理,其不可通者姑存其说可也。”



不当之处,请拍砖!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3:10

【医经钩考】五行暨五行之序
2024-04-02 18:02·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五行暨五行之序



金栋按:查阅中华国学传世典籍,五行暨五行之序有以下几说:



(1)水、火、木、金、土——人用之序。见于《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唐·孔颖达《疏》:“此章所演文有三重,第一言其名次,第二言其体性,第三言其气味。言五者性异而味别,各为人之用。《书传》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滋生也。’是为人用五行,即五材也。襄二十七年《左传》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言五者各有才干也。谓之‘行’者,若在天,则五气流行;在地,世所行用也。”



后世说五行者,多以《尚书·洪范》为据而推演。殊不知,《洪范》之五行,乃天文历法之始也!如



陈久金说:“小凉山彝族十月历以夏至和冬至为夏冬两个新年;两个新年之间各占五个太阳月;相邻的两月又分别以公母称之,用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中国上古最古老的十月历的月名,当是依《洪范》五行所排列的顺序来命名的:从夏至新年开始,经水火木金土五个月,到冬至新年;再经水火木金土五个月,又回到夏至新年。一年十个月分别配以公母,便成一水公,二火母,三木公,四金母,五土公,六水母,七火公,八木母,九金公,十土母。

“由于此历夏至在一月,为纯阳之月,自此以后阴气逐渐上升,它与二月组成一对时,二月便成为阴。同样以三四月配对,四月比三月阴盛,故三月为阳、四月为阴。五月和六月也组成一对,冬至在六月,六月为阴气最盛的月份,故五月为阳、六月为阴。冬至以后阳气逐渐上升,情况就发生转折,七月比六月阳气盛,故六月为阴七月为阳;九月又比八月阳盛,故八月为阴九月为阳;下年一月又比十月阳盛,故十月为阴一月为阳。这就是为什么河图洛书上的十个数与《洪范》五行相配对,其运行方向在六月以后发生逆转的道理所在……

“所谓水火土金木《洪范》五行,实即半年中五个太阳月的名称。这种历法的相邻两个月又以公母相称,所以便有‘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的月名。这就是所谓五行生成之数。……

“因此,所谓《洪范》五行,并不是什么哲学概念,而是上文已经阐述过的五时,也就是将一年分为五个季节的历法。”(《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



(2)水、火、金、木、土——相克之序。见于《左传·文公七年》说:“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及《孔子家语·五帝》说:“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3)木、火、土、金、水——相生之序。见于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此其父子之序,相受而布。……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土居中央[而主季夏气],为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



明确五行相生说者,始见于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



(4)金、木、水、火、土——人用之序。见于《国语·郑语》《白虎通·五行》《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脏气法时论》《六元正纪大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



《国语·郑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白虎通·五行》说:“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据上,五行之义有二:

(1)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之物质,亦名五材。

(2)指五时、五季之气,用木、火、土、金、水表示,即“天有五行”。



所谓“天有五行”,亦名天道五行,指天体宇宙自然运行变化之规律,是由五行木、火、土、金、水表述。天有五行,实则天文历法(据天文、制历法,行五时)——少数民族彝族历法名十月太阳历,中原传世文献称阴阳五行历。天有五行,将一年分十个月,上半年为阳年,下半年为阴年,用五行木、火、土、金、水表示。五行每行72天,又分阴阳两个月,用十天干表示,阳(刚)月甲、丙、戊、庚、壬,阴(柔)月乙、丁、己、辛、癸;每个月36天,共十个月,一年共360天,剩余5~6天为过年日。五行即是五季、五时。五行亦名五气;行,替天行气之义;气,天气、节气、气候之气,即一年五行乃阴阳寒暑节气之更替。一年始于冬至日木行72天,其后依次为火行、土行、金行、终于水行72天,共360天,剩余5~6天为过年日。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3:52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2
【医经钩考】五行有哪些?
2024-03-12 10:38·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五行有哪些?


【医经钩考】五行之序 金木水火土探源
2024-04-02 13:38·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五行之序 金木水火土探源



金栋按:读中华国学典籍则会发现,五行之序有“金、木、水、火、土”一说,如



①《白虎通·五行》:“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

②《国语·周语》:“天六地五,数之常也。”三国吴·韦昭注:“天有六气,谓阴、阳、风、雨、晦、明也。地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也。”

③《国语·鲁语上》:“(祀)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韦昭注:“五行,五祀,金、木、水、火、土也。”

④《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五材,晋·杜预注:“金、木、水、火、土也。”



以《内经》而言五行之序,明确指出为“金、木、水、火、土”者,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脏气法时论》《六元正纪大论》及《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等篇。如

⑤《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上说既非五行相生之序,又非五行相克之序,那么为何以此序排列呢?查阅先秦儒家经典,如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五材,晋·杜预注:“金、木、水、火、土也。”

《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周朝,祭祀与战争是国家之大事。西周末期,礼乐坏崩,周天子名存实亡;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君皆想称霸,以各种借口发起战争,而兵器又是重中之重。此时,五行(材)已初步成熟,在五材之中,“兵器用金与木,铸造时用水火,且必载于土地,取于土地”(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如此可以去兵。此概是五行之序以“金”为首之缘故吧!



又,《国语·郑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所谓“亢则害,承乃制(平),制则[和,和则]生化”(《素问·六微旨大论》)之义。

而《国语·鲁语上》说:“(祀)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韦昭注:“五行,五祀,金、木、水、火、土也。”



据上,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指五种物质,亦名五材,即“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尽心上》),亦即《尚书大传》所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乃源于百姓、先民们对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知识之总结,是原始的人用之序——“是为人用五行,即五材也”(孔颖达《尚书正义》)。而此序是“以他平他谓之和”,即两两制约、相克之“平”如金克木、水克火,而求得多样性统一之“和”,“盖相克序而置土用于末”(森立之《素问考注》)。因土载万物、万物赖土以资生,为五行之主,故与金、木、水、火相和合而成万物。



要之,五行之序“金、木、水、火、土”为何以“金”为首?乃人用之序。盖金者刚坚难消,可以作兵器、去兵乱,即杀伐有用,平定叛乱,安治天下,且宜于百姓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等,可以平诸事、成万物。此等概是五行之序以“金”为首之缘故!而五行成为哲学概念,那是战国秦汉以后之事矣!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4:29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3
【医经钩考】五行暨五行之序
2024-04-02 18:02·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五行暨五行之序


【医经钩考】五行之解——五行为何取木火土金水为名、次?
2024-04-04 06:25·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五行之解

——五行为何取木火土金水为名、次?



金栋按:五行之本源,乃太阳的五种行度——天有五行,即上古十月太阳历法,以木火土金水表述,用(河图)洛书符号表达,与哲学无关。五行成为哲学概念,乃战国秦汉以后之事也!



五行为何取木火土金水为名、为次序而推演?据考,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用河图洛书符号表示,传说乃远古、上古(三皇时期)圣王之所创制。此历法即五行历,亦名甲历、天干历、阴阳五行历、十月太阳历等。



陈久金《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说:“据历史传说,‘伏羲氏作甲历,定岁时’,‘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也’,又‘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治五气’‘各司其序’。可见中国远古文明一开始使用的就是阴阳五行历……而甲历是一种历法,即指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数纪月的历法,这就是十月历……伏羲受河图继天而王(金栋按:应指天地自然河图,即古太极图)……河图的十个数即是十月历的十个月。……阴阳五行历是三皇时代的历法基础。”



五行历开始形成时只是将一岁粗略地分为五季,以春暖植物萌发、花开植物竞长,炎夏、秋凉作物结果成熟,严寒冰冻藏伏五个物候为区分的标志。即春生、夏长、季夏化、秋生、冬藏——生、长、化、收、藏。



甲历是指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数为时序之历法,故甲历又名天干历。甲乙等分刚柔(甲刚乙柔,丙刚丁柔,戊刚己柔,庚刚辛柔,壬刚癸柔),即五行配阴阳,故亦名阴阳五行历。具体如十月太阳历,即将一年分十个月,上半年为阳年,下半年为阴年,用五行木、火、土、金、水表示。五行每行72天,又分阴阳两个月,用十天干表示,阳(刚)月甲、丙、戊、庚、壬,阴(柔)月乙、丁、己、辛、癸;每个月36天,共十个月,一年共360天,剩余5~6天为过年日。五行即是五季、五时、五气;行,替天行气之义;气,天气、节气、气候之气,即一年五行乃阴阳寒暑节气之更替。一年始于冬至日木行72天,其后依次为火行、土行、金行、终于水行72天,共360天,剩余5~6天为过年日。



之所以五行取木火土金水为名、次?

萧吉《五行大义·卷之一·释五行名》据先秦两汉典籍如《尸子》《管子》《礼记》《尚书大传》《纬书》《说文》《释名》《白虎通》等有解说,引如下:

五行为万物之先,形用资于造化,岂不先立其名,然后明其体用。

(1)木说。

《春秋元命苞》曰:“木者,触也,触地而生。”

许慎曰:“木者,冒也,言冒地而出,字从于中,下象其根也。”

其时春。《礼记》曰:“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也。”

其位在东方。《尸子》云:“东者,动也,震气故动。”



(2)火说

《白虎通》云:“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万物变化也。”

许慎曰:“火者,炎上也,其字炎而上,象形者也。”

其时夏。《尚书大传》云:“何以谓之夏?夏,假也。假者方呼万物而养之。”《释名》曰:“夏,假者,宽假万物,使生长也。”

其位南方。《尚书大传》云:“南,任也,物之方任也。”



(3)土说

《元命苞》云:“土之为言吐也,含土气精,以生于物。”

许慎曰:“土者,吐生者也。”

王肃云:“土者,地之别号,以为五行也。”

许慎曰:“其字,二以象地之下,与地之中,以一直画,象物初出地也。”

其时季夏。季,老也,万物于此成就方老,王于四时之季,故曰老也。其位处内。内,通也。

《礼斗威仪》云:“得皇极之正气,含黄中之德,能苞万物。”



(4)金说

许慎曰:“金者,禁也,阴气起始,万物禁止也。土生于金,字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之形也。”

其时秋也。《礼记》云:“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尸子》云:“秋,肃也,万物莫不肃敬恭莊,礼之主也。”《说文》曰:“天地反物为秋。”

其位西方。《尚书大传》云:“西,鲜也。鲜,讯也。讯者,始人之貌也。”



(5)水说

《释名》《广雅》《白虎通》皆曰:“水,准也,平准万物。”

《元命苞》曰:“水之为言演也,阴化淖濡,流施潜行也。故立字,两人交,一以中出者为水。一者,数之始。两人,譬男女,阴阳交一起一也。水者,五行始焉,元气之湊液也。”

《管子》云:“水者,地之血气筋脉之通流者,故曰水。”

许慎曰:“其字象泉并流,中有微阳之气。”

其时冬。《尸子》云:“冬,终也,万物至此终藏也。”《礼记》云:“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

其位北方。《尸子》云:“北,伏也。万物至冬皆伏,贵贱若一也。”



要之,五行以木、火、土、金、水为名、次,因五行即四(五)时、五季、五气,四(五)时之序是春生、夏长、季夏化、秋收、冬藏,故五行之序是木、火、土、金、水,如此而已!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6:07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3
【医经钩考】五行之序 金木水火土探源
2024-04-02 13:38·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五行之序 金木水火土探 ...

【医经钩考】五脏配五行源于儒家祭礼
2024-04-06 08:48·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五脏配五行源于儒家祭礼



金栋按:人体五脏配五行,其次序和配法是肝、心、脾、肺、肾之五脏配木、火、土、金、水之五行(相生序),是目前成熟定型说法,源于汉代今文经家之学,一直指导中医临床说理,并诊治疾病。为何这样相配?《内经》《难经》未见有说。有人认为中医源于巫、源于道、源于易等,而五脏配五行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之核心(五行理论乃推演中医核心理论体系之工具),然而巫、道、易等皆未有相关说法,可见此等渊源之说,是多么之苍白乏力!



据赵洪钧《内经时代》对儒家经典《尚书》《礼记》等考证,五脏配五行理论,源于儒家祭礼。用五行理论目的是“使祭脏规范化、理论化”,并说“这种学说竟然由祭脏五行化的儒家学说中来”,虽感意外却很有见地。



汉代,由于《尚书》有今、古文经之分,故五脏附会五行理论亦有两套配法。一是古文经家之学,按儒家祭礼牺牲之脏解剖位置而来;二是今文经家之学,附会五行之体性而来。



据《礼记·月令》五时牺牲祭脏,即春(木)祭脾、夏(火)祭肺、季夏(土)祭心、秋(金)祭肝、冬(水)祭肾,“此等直据牲之五藏所在,而当春、夏、秋、冬之位耳”(孔颖达《礼记正义》),亦正与人体五脏解剖位置相合——左脾右肝、上肺下肾、中间心。此乃古文经家之学。许慎《五经异义·五脏所属》说:“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许慎案:《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与《古尚书》同。”



郑玄驳之说:“《月令》祭四时之位,乃其五脏之上下次之耳。冬位在后而肾在下,夏位在前而肺在上,春位小前故祭先脾,秋位小却故祭先肝。……不得同五行之义。今医病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



宋·司马光《太玄集注·玄数》说:“肺极上以覆,肾极下以潜,心居中央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承之,以位五行。《月令》春祭先脾,夏祭先肺,中央祭先心,秋祭先肝,冬祭先肾,此玄符也。是故肺藏气者火也,肾藏精者水也,心藏神者土也,脾藏思者木也,肝藏血者金也。其为体(性)也,则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肾水。”



今文经家之学与《内经》医学理论体系,乃以五脏附会五行之体性而相配。许慎《五经异义》说:“今《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所谓体性,即《尚书·洪范》所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龙伯坚《黄帝内经集解·素问》说:“五脏和五行的配合……在古代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今文尚书》欧阳说,这一配合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一种是《古文尚书》说,这一配合是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这两种说法,古代医家都采用过。《周礼·秋官司寇·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句下,贾公彦疏引《阴阳疗疾法》说:‘肺属南方火。’可见著《阴阳疗疾法》的这一位医学家采用的和《古文尚书》说相同。

“《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所说也都与《古文尚书》说相同。但是《黄帝内经》采用的却和《今文尚书》欧阳说相同。西汉是今文家最兴盛的时代,所以今文说占了上风,古文说后来在医学上完全淹没了。

“郑玄说:‘今医病之法,以肝为木……’这是说,现在医学上五脏和五行的配合和《今文尚书》说相同,然后才能治愈疾病,否则不死即会变厉害……古文说所讲五脏与五行配合的位置,是根据祭祀的时候所宰杀的动物的向南的五脏实际位置排列的,所以脾在左,肝在右,肺在上,肾在下,心在中……今文说所讲的五脏与五行配合的位置,则是根据理想的。”



所谓“理想的”位置,当指五脏附会五行体性而言。如

①《素问·金匮真言论》说: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



②《阴阳应象大论》说:

“东方生风,风生木……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

“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心”

“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脏为脾”

“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

“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脏为肾”。



③《六节脏象论》说:

“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

“肾者……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肝者……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④《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阳中之少阴,肺也”

“阳中之太阳,心也”

“阴中之少阳,肝也”

“阴中之至阴,脾也”

“阴中之太阴,肾也”。



要之,

肝是木脏,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方位在东,其色青;

心是火脏,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方位在南,其色赤;

脾是土脏,为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方位在中央,其色黄;

肺是金脏,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方位在西,其色白;

肾是水脏,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方位在北,其色黑。



由于中医不重解剖学而重“天人相应”整体观之关系学,故才保留了目前配法。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6:46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4
【医经钩考】五行之解——五行为何取木火土金水为名、次?
2024-04-04 06:25·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五 ...

【医经钩考】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吗?
2024-03-16 07:05·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吗?

金栋按:编纂成书于汉代(或以后时期)的今通行本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说:

①“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②“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③“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④“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灵枢·通天》)。

一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一部中医经典《黄帝八十一难经》,阴阳五行理论无处不在,所以戴着阴阳五行的头脑去读《内经》《难经》则无往而不适。阴阳五行理论,至今仍然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疾病。那么,她是医学、还是哲学?是玄学、还是科学?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系辞传上》)。实际上,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当然是科学了!

据现代相关学者考证,阴阳五行理论源于史前天文历法,用于表示年、月、日等时间历法概念,“天文历法中的阴阳五行,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刘明武《换个方法读内经》),是真正的科学,与玄学毫不相干,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周易·系辞传上》)。

天文历法中的阴阳五行,以黑白点洛书、河图符号表示。

(1)洛书中的十月太阳历

洛书中之阳数(白点)布于四正,阴数(黑点)布于四隅。十月太阳历,则隐藏于阴阳二数(黑白点)之中,即

阳数三论春季72天(东方)

阳数九论夏季72天(南方)

阳数七论秋季72天(西方)

阳数一论冬季72天(北方)

这里的四个72天,分布在洛书之四方——东、南、西、北。

阴数八论冬春之间18天(东北隅)

阴数四论春夏之间18天(东南隅)

阴数二论夏秋之间18天(西南隅)

阴数六论秋冬之间18天(西北隅)

这里的四个18天,分布在洛书之四隅——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四正(72*4=288天)+四隅(18*4=72天),即288+72=360天。四个阳数四个阴数表达了360天。剩余5~6天是过年日。

洛书符号表达的是上古时期十月太阳历法,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计月序,地支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或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循环递次以记日序。乃“干支与阴阳五行”之本源,如下说:

①十月太阳历对五行之解释:十月太阳历一年360天分五季(时),用五行木火土金水表示,即春季是木,夏季是火,季夏是土,秋季是金(铜),冬季是水。一季72天,五季360天,剩余5~6天为过年日。五季即是五行(运)、五气(五种季节气候)。行,运行、循行,替天行气之义。太阳历一年平均是365.25天。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

②十月太阳历对阴阳之解释:阴阳之解释有两种,即月分阴阳与年分阴阳。十月太阳历每季两个月,月分阴阳,奇数一、三、五、七、九月为阳,偶数二、四、六、八、十月为阴。年分阴阳,前(上)半年为阳,后(下)半年为阴。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

③十月太阳历对天干之解释: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达的是十个月的月序,依次为甲月、乙月、丙月、丁月、戊月、己月、庚月、辛月、壬月、癸月。

十天干分阴阳,甲、丙、戊、庚、壬月为阳,乙、丁、己、辛、癸月为阴。

十天干配五行,甲乙配木,丙丁配火,戊己配土,庚辛配金,壬癸配水。

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

④十月太阳历对地支之解释:十月太阳历每月36天,分三旬每旬12天,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或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循环递次以记日序。依次为子(鼠)日、丑(牛)日、寅(虎)日、卯(兔)日、辰(龙)日、巳(蛇)日、戊(马)日、未(羊)日、申(猴)日、酉(鸡)日、戌(狗)日、亥(猪)日。

十二支分阴阳,子、寅、辰、午、申、戌日为阳,丑、卯、巳、未、酉、亥日为阴。

十二支配五行,寅卯配木,巳午配火,丑辰未戌配土,申酉配金,亥子配水。

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

(2)河图中的十二月历

河图中奇、偶之数则是阴阳结合。十个奇、偶数分五组分布于四方与中央,十二月历则隐藏于五组阴阳之数中。

三八论春季90天(90-18=72天)

二七论夏季90天(90-18=72天)

四九论秋季90天(90-18=72天)

一六论冬季90天(90-18=72天)

五十论长夏(每季之末各18天,18*4=72天)

三、八结合,一奇一偶,一阳一阴,表达春季五行之木;

二、七结合,一偶一奇,一阴一阳,表达夏季五行之火;

四、九结合,一偶一奇,一阴一阳,表达秋季五行之金;

一、六结合,一奇一偶,一阳一阴,表达冬季五行之水;

五、十结合,一奇一偶,一阳一阴,表达长夏五行之土。

五组奇、偶之数,一可以表达五方——东、南、西、北、中,二可以表达五季(五行)——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五季五行融合在这五组奇、偶之数的组合中。一年360天,加上剩余5~6天过年日。五年闰两个月,平均下来,一年的时间长度仍然是365.25天。河图以极其简易的方式,表达了一年十二个月。

河图符号表达的是十二月历,十天干记日序,十二地支记月序。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

据中华民族相关史料传说及古籍文献记载与地下出土文物等,伏羲氏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三皇之首,故古代一切发明创造多归功于、或托名于亦神亦人的伏羲氏。从而有伏羲氏画八卦(《周易·系辞传》)、列八节(战国·尸佼《尸子》)、制历法、创建甲历(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刘温舒《素问运气论奥·序》)之说。

据中国最早的数理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及相关史料传说、古籍文献记载、地下出土文物等,上古时期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仰则观天文天象,历日月星辰,俯则察地理地形,涉山川河泽……,手持圆规方矩,建立周天测量度数,画八卦而列八节、制历法、定八方等,以北极星(北斗七星)斗柄(天帝、太一、北辰、太极)旋转一圈所指方向,划分一年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十二月),推步一周天为365度四分度之一(365.25度),属古代天文历法的科学内容。这是因为“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是真正的科学!

《黄帝内经》在汉代属于“方技”之学,乃“生生之具”,使生命生存延续之工具、技术与方法,属生命医学。

要之,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源于史前天文历法,用于表示年、月、日等时间历法概念,是真正的科学,与玄学毫不相干。而阴阳五行理论成为哲学概念,是春秋战国秦汉以后之事。汉代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传承上古阴阳五行理论,恰逢此时作为哲学概念,以之推演中医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临床诊治与预防养生等,属生命医学。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7:28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6
【医经钩考】五脏配五行源于儒家祭礼
2024-04-06 08:48·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五脏配五行源于儒家祭礼 ...

【医经钩考】读经典 识八卦
2024-01-10 10:55·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读经典 识八卦

——《黄帝内经》论人体与八卦相配



金栋按:八卦,指乾、坤、艮、兑、震、巽、坎、离,有

①基本、原始卦象,即如《周易·说卦传》说它们分别指代(象)天、地、山、泽、雷、风、水、火;

②引申卦象,如“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等八种常见动物(龙除外);

③指代人体八个部位,如“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④家庭人员情况(父母三男三女)等等。但和《黄帝内经》论人体与八卦相配不同,足见《内经》理论体系既非源于《易》,亦非《易》之分支。



《黄帝内经》论人体与(后天)八卦相配,有明指与暗喻。



(1)所谓明指者,指《灵枢·九宫八风》篇两幅首图与《九针论》“身形应九野”相合,即八卦、八节(四立、二分、二至)与左足、左胁、左手、膺喉头首、右手、右胁、右足、腰尻下窍之对应关系,如下:



艮卦、立春对应左足,

震卦、春分对应左胁,

巽卦、立夏对应左手,

离卦、夏至对应膺喉头首,

坤卦、立秋对应右手,

兑卦、秋分对应右胁,

乾卦、立冬对应右足,

坎卦、冬至对应腰尻下窍。


(2)所谓暗喻者,指《素问·刺禁论》五脏方位“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与后天八卦方位相配。

据《正说内经》考证,五脏方位实源于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之推演,而附会易图——后天八卦方位以与五脏相配,乃后人之说,于此不赘。


由此可见,古人确实非常聪明、睿智!殊不知,这对临床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只是“天人相应”的一种附会推演而已,故屡遭诟病!



附:“八卦”探源



金栋按: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涉及“八卦”者有二处,但完全不以《周易》说理。



一见于唐代王冰次注《素问》时补入的运气七篇大论,即《五运行大论》所引《太始天元册》文中的“五气经天图”,有八卦之方位(实则后天八卦方位之四隅:乾、坤、巽、艮),即八卦与五天之气、干支、二十八宿等相配。

《太始天元册》是一本古代占候书(已佚),乃迄今为止所知道最早之书。部分内容散见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据王冰注《天元纪大论》,此《太始天元册》“伏羲之时,已镌诸玉版”,宋·刘温舒《素问运气论奥·序》认为乃“伏羲观天文造甲历”而成,故刘完素《素问要旨论·自序》说:“祖圣伏羲占天望气,及视龙马灵龟,察其形象,而密解玄机,无不符其天理,乃以始为文字画卦,造六甲历纪,命曰《太史天元册文》,垂示之于后人也。”



二见于《灵枢经·九宫八风》篇的两个首图,与西汉汝阴侯墓中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即式盘,模拟宇宙结构之工具进行占卜,式法是模仿天文历算推步)基本一致,其八卦(后天八卦方位)表示的是历法中的四时八节(及八方等),北极星(北斗七星)斗柄(天帝、太一)旋转一圈所指的八个节气,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战国尸佼《尸子》说:“伏羲始画八卦,列八节而化天下。”

八节者,《周髀算经·卷下·二十四节气》赵爽注:“二至者,寒暑之极;二分者,阴阳之和;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是为八节。”



据《太始天元册》文“五气经天图”之八卦方位,正与文王后天八卦图相合,此图亦见于《灵枢经·九宫八风》篇的首图。宋代治《易》者邵雍《皇极经世书》、朱熹《周易本义》据《周易·说卦传》第五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推演而为文王后天八卦方位(八卦模型)。此章未见于帛本《易传》,当为汉代后儒之所为!此八卦模型(方位),乃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方式之模型,对后世影响巨大。此后天八卦方位解答了四时八节问题。



八卦有先、后天之分,见于宋·邵雍《皇极经世书》,朱熹《周易本义》尊之,即先天八卦由伏羲氏所创建,后天八卦由周文王所创建。可见,宋人之说周文王创建“后天八卦方位”,显属不当,实由伏羲氏所创建。



据相关古籍文献及史料传说,伏羲氏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三皇之首,故古代一切发明创造皆归功于亦神亦人的伏羲氏。从而有伏羲氏画八卦(《周易·系辞传》)、创建甲历(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刘温舒《素问运气论奥·序》)之说。以“五气经天图”八卦方位而言,正是后天文王八卦方位。实际上以八卦定八节,乃伏羲氏所创建,此为上古原始之卦气说(气,节气、气候,阴阳寒暑之气),以八卦来说明阴阳寒暑之气的变化规律,包含有天文历法的科学内容,与汉代治《易》者孟喜、京房之卦气说不同——占验人事、预测吉凶祸福,包含有谶纬神学的迷信思想,故与占筮卜卦无关、与周文王无关!如



(1)春秋·管仲《管子·轻重戊》说:“虙戯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

金栋按:峜(音记ji),据庄述祖考证,当为“佱fa”,古“法”字。六峜,即六法。

六法,据黎翔凤《管子校注》考证,指后天八卦方位之坎、巽、坤、离、艮、乾六卦,与《周髀算经》相合。说:

“‘六法’之义,与《周髀》合观乃明。《周髀》云:‘冬至从坎,阳在子,日出巽而入坤。夏至从离,阴在午,日出艮入乾。’古代用土圭测日,立八尺之表,每日午测其影之长短,以定二十四气。其在天象,则观其斗柄之旋转。春分秋分,太阳出震入兑,秋分以后偏北,出艮入乾。春分以后偏南,出巽入坤。八卦之位,震兑不移,余六位有变动,观测其变动之位,是为六法。”

据此,六法泛指八卦。即伏羲氏仰观天象、天文、以制历法。其六法八卦之方位,乃后天八卦之方位,与宋人说“周文王”所创建不合。



(2)战国·尸佼《尸子》说:“伏羲始画八卦,列八节而化天下。”(八卦定八节)



(3)《周易·系辞传》说:“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4)马王堆帛本《易传·要篇》说:“又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勿(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八卦定四时)



(5)中国最早的数理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记载

①《周髀算经·卷上·商高篇》说:

“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

②《周髀算经·卷下·天文篇·历学历法》说:

“冬至从坎,阳在子,日出巽而入坤,见日光少,故曰‘寒’。夏至从离,阴在午,日出艮而入乾,见日光多,故曰‘暑’。”

“古者包牺、神农制作为历,度元之始,见三光未知其则,日月列星,未有分度……。”

即上古时期伏羲氏(神农氏)仰观天文、天象,建立周天测量度数,画八卦以制历法,以北极星、北斗七星斗柄(天帝、太一)旋转一圈所指方向,历算划分一年四时八节十二月,推步一周天为365度四分度之一(365.25度),属古代天文历法的科学内容。



(6)《易纬·乾凿度》说:“孔子曰:方上古之时,人民无别,群物无殊,未有衣食器用之利,于是伏羲乃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是故八卦以建,五气以立,五常以之行,象法乾坤,顺阴阳,……

“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

“震生物于东方,位在二月;巽散之于东南,位在四月;离长之于南方,位在五月;坤养之于西南方,位在六月;兑收之于西方,位在八月;乾剥之于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于北方,位在十一月;艮终始之于东北方,位在十二月。八卦之气终,则四正四维之分明,生长收藏之道备,阴阳之体定,神明之德通,而万物各以其类成矣。……

“岁三百六十日而天气周,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方备岁焉。”(八卦定四时十二月)



(7)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卷一·包犠以来纪·包犠氏》说:“包犠氏……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建五气,立五常,定五行,始名官以龙纪,有甲历、五运,象法乾坤。”(伏羲氏制甲历)



(8)宋·刘温舒《素问运气论奥·序》说:“伏羲观天文造甲历。”



(9)金·刘完素《素问要旨论·自序》说:“祖圣伏羲占天望气,及视龙马灵龟,察其形象而密解玄机,无不符其天理。乃以始为文字画卦,造六甲历纪,命曰《太始天元册文》,垂示之于后人也。”



(10)时贤刘明武《皇帝文化与黄帝文化》说:“后天八卦图……解答了四时八节问题。春夏秋冬为四时,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为八节。八卦中已隐藏有四时八节。”



以八卦相重为六十四卦用于占筮卜卦,预测吉凶祸福、预测未来等,演绎为“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史记·太史公自序》)、“《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志》),乃伏羲氏之后的卜巫史官之所为。



据地下相继出土的商周甲骨、陶器、石器、青铜器、帛书竹简等,八卦有多种样式,且相隔几百上千年,并非一人一时所创。以占筮卜卦、预测吉凶祸福而言,八卦当出自古代卜巫史官之手,即在举行卜卦、筮法时用来表示奇、偶数的符号。如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说:“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

其中筮得符号“--”表示偶数,符号“一”表示奇数。偶数六、八用“八”(--)表示,奇数七、九用“七”或“一”表示。爻符“--”“一”两两相重三次即为八卦。现当代治《易》学者,将这种数的图形卦画称数字卦,或称筮卦。自阴阳概念出现后(春秋时期),后世(战国以后)治《易》者则以符号“--”谓之阴爻,符号“一”谓之阳爻,如此而已!



以八卦之象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即“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乃汉代后儒之所为,见《周易·说卦传》。



要之,八卦之本源,乃季节、历法者也!以八卦定八节,即“伏羲始画八卦,列八节而化天下”,是上古伏羲氏时期之卦气说,属天文历法的科学内容,与占筮卜卦无关、与周文王无关。



不当之处,请拍砖!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8:01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1:26
【医经钩考】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吗?
2024-03-16 07:05·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中医的阴阳五行理 ...

“八卦”一下八卦(八卦起源之谜)
2024-01-25 10:40·河间金栋
【修订稿】“八卦”一下八卦

——八卦起源之谜



金栋按:八卦,即八经卦,见《周礼·春官·宗伯》记载的三部《易》书,即《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中八种基本图形或卦画,用符号“一”和“- -”表示,每卦由三个爻组成。

今通行本《周易》八经卦名称分别是乾、坤、艮、兑、震、巽、坎、离,西汉出土的马王堆帛本《周易》八卦名称分别是键(乾)、川(坤)、根(艮)、夺(兑)、辰(震)、筭(巽)、赣(坎)、罗(离)。



关于八卦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



(1)伏羲氏观象说,认为卦画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见《周易·系辞传下》,说:“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2)画前有易说,认为起于对数和理的领悟。由《周易·系辞传》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及河出图、洛出书而推演,宋代治《易》者邵雍和朱熹持此说。见《周易本义》卷首图解说。

《周易本义》说:“《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



(3)文字说,认为来于上古时代象形文字。《易纬·乾坤凿度》和宋·杨万里、清·黄宗炎持此说。见朱伯崑《周易通释》。



(4)男女生殖器崇拜说。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说:“八卦的根柢我们很鲜明地可以看出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孑遗。画一以象男根,分而为二以象女阴,所以由此而演出男女、父母、阴阳、刚柔、天地的概念。”



(5)上古结绳记事、八索之占说。《周易·系辞传》说:“上古结绳而治”、“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离为绳(高亨语),故于省吾说:“易卦起源于原始宗教中巫术占验方法之一的八索之占。古也称绳为索,八索即八条绳子。金川彝族所保持的原始式八索之占,系用牛毛绳八条,掷诸地上以占吉凶。《易·系辞》称包牺氏始作八卦,乃指八索之占言之。八索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左传》《国语》。八索之占是八卦的前身,八卦是八索之占的继续和发展。近年来的学者们,都说八卦与伏羲氏完全无涉,这就未免‘数典忘祖’,截断了易卦的来源。”(《周易尚氏学·于省吾序》)



(6)十月太阳历说。陈久金在《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中,根据凉山彝族地区长期使用的历法认为,八卦起源于一年十月的太阳历。他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在彝族十月历中称公、母。所谓水火木金土五行实即半年月五个太阳月的名称,八卦中的太极实即太阳历一年的通称。见萧元《周易大辞典》。



(7)半坡鱼纹说。赵国华在《八卦符号与半坡鱼纹》中认为,八卦符号系统系从半坡彩陶抽象鱼纹中直接演化而出。八卦符号表示数字含义的方法及所用密码,与半坡抽象鱼纹表示鱼的数量意义的方法及所用密码是完全一致的。见萧元《周易大辞典》。



(8)数字卦说。据易学史料及地下相继出土的商周甲骨、陶器、石器、青铜器、帛书竹简等,八卦符有多种样式,且相隔几百上千年,并非一人一时所创,而《周易·系辞传》说伏羲氏“仰观俯察,远取近取……”、或依《河图》《洛书》等而画八卦,显然与事实不符!



据(近)现代相关学者研究考证,八卦符实出自古代卜巫史官之手,即在举行卜卦、筮法时用来表示奇、偶数的符号。如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说:“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其中符号“--”表示偶数,符号“一”表示奇数。偶数六、八用“八”(--)表示,奇数七、九用“七”或“一”表示。爻符“--”“一”两两相重三次即为八卦。现代治《易》者,将这种数的图形卦画称数字卦,或称筮卦。



以今本《周易·系辞传》“大衍之数五十[有五]”章记载的大衍筮法与《左传》《国语》所记筮事互相参看,“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系辞传上》),所谓“营者,谓七、八、九、六也”(《周易集解》引《荀爽》曰),帛本《易传》谓之四马(码,数)。每三变之结果,其余数均为九、八、七、六的四倍数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故在数字卦变成阴阳卦画时,凡奇数皆为阳“七”(传统认为是“一”),偶数皆为阴“八”,即七、九为“七”,六、八为“八”。在帛本《周易》中阴爻并非写成“--”,而是写成酷似数字卦画中的“八”。由数字卦“八”,演变为帛书《周易》的“八”,再变为今本《周易》中的“--”,便可见其演化痕迹;亦为数字卦与帛本《周易》联系之佐证,且可揭示从数字卦画到《周易》阴阳卦画之演变过程,又可进一步确定数字卦画是一种原始初型卦画或八卦。



今通行本《易传》作者说八卦是伏羲氏所创制,有四种说法,且相互抵梧、矛盾。其中《系辞传》三说,《说卦传》一说。然古今治《易》者,亦有否定其说者。如



①朱自清《经典常谈》说:“伏羲氏恐怕压根就没有这个人,他只是秦汉间儒家假托的圣王。至于八卦,大概是有了筮法以后才有的。”



②李镜池《周易探源》说:“伏羲其人的历史根据等于零,何况这个凭空构造的创作八卦之说。”



③朱伯崑《周易通释·八卦起源》说:“包牺氏其人也只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说他作八卦,显然太渺茫、太虚幻了。”



④任继愈《任继愈谈易经》说:“所谓八卦哲学是《易传》提出来的,而不是《易经》原来就有的。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总结了多方面认识成果的极其复杂的产物。如果脱离文字的说明而以卦画为据,那么在逻辑上必然要把这种八卦哲学的形成上推到传说中画卦的伏羲时期,很显然,这个结论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⑤汪宁生说:“这一说法在封建社会中竟长期为人深信不疑。汉魏以来,说《易》之书不下一二百种,一再重复这套鬼话,而且愈说愈玄,八卦简直成了不可思议的东西。直到现代,人们才否定天赐神授的说法,开始想对八卦起源作出科学的解释。”(蔡运章、董延寿、张英桥主编《易学考古论集·八卦起源》)



要之,八卦符出自古代卜巫史官之手,即在举行卜卦、筮法时用来表示奇、偶数的符号,并非伏羲氏所画。其中符号“一”表示奇数,代表九、七;符号“--”表示偶数,代表六、八。以今本《周易·系辞传》“大衍之数五十[有五]”章记载的大衍筮法,即用蓍草变易之数九、六、七、八,以求一爻(三变得一爻),六爻一卦(十八变得一卦),而占人事之吉凶祸福!



自阴阳概念出现后(春秋时期),后世(战国以后)治《易》者则以符号“--”谓之阴爻,符号“一”谓之阳爻,如此而已!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6 17:20:20

【医经钩考】《内经》三阴三阳与《易》学关系梳理
2024-03-22 09:30·河间金栋
【医经钩考】《内经》三阴三阳与《易》学关系梳理



金栋按: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谓之三阴,少阳、阳明、太阳谓之三阳。《内经》其义有二:⑴指六经。如《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阴阳类论》《灵枢·根结》等。⑵指六气。如《素问》运气七篇大论等。



《内经》有两处提到三阴三阳的解释,即①《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②《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但没有说清为什么会有三阴三阳,实则由四时之太少阴阳推演而来!如



日人·丹波元简《医賸》说:“太少阴阳,原是四时之称。董仲舒云:‘春者少阳之选也,夏者太阳之选也,秋者少阴之选也,冬者太阴之选也。’《易·乾凿度》云:‘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节,故生四时。’虞翻解《易》则云:‘四象,四时也。’而后世说《易》者,专用此论蓍策之数矣。以阳明、厥阴,合称三阴三阳者,医家之言也。《灵枢》云:‘两阴交尽,故曰厥阴。’‘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而后世运气家,强以此为天之六气矣!”



三阴三阳确属医家创造,马王堆出土《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虽有三阴三阳术语,较原始,不同于其后《内经》中三阴三阳术语。据考,此二《灸经》“应是西汉初年流传并且在使用的医书,其成书时代亦应断自汉初为妥”(赵洪钧《内经时代》)。关于三阴三阳的来路,现代有学者认为与《易》有关,如下说:



(1)与《易经》六爻有关。



当代医易大家张其成《中医象数思维》说:“《内经》十二经络的定型和三阴三阳的命名同样是在易学象数模式的深层次作用下确立的。《灵枢·经脉》十二经脉与早期医家对经络的认识有所不同。……由十一脉发展为十二脉,由不完全的阴阳命名发展为三阴三阳对称的命名,《周易》六爻模式起了一定作用。

“《周易》六十四卦由六爻自下而上排列而成,即阴爻、阳爻排列组合六次成六十四卦,六爻依次排列是一个由低到高、由下至上、阴阳迭用的逐级递进过程。下位为始点,上位为终点,至上位则折返而下,再从初位(下位)开始一个新的演变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反复无终。手、足六经与六爻不仅数量相合,而且阴阳结构相似,功能相同。六经各分为三(即阳经与阴经各为三),可能受六爻分三阴位、三阳位的影响。六经三阳经与三阴经的次序表示人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不同层次。六爻的排列与六经的流注是交错迭宕进行,其演进过程又均表现为由外及里、由少到多的规律,呈现循环往复的周期性。”



(2)与《易传》有关。



据相关学者考证,三阴三阳源于《易·说卦传》乾坤生六子,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即

乾、坤父母卦,为纯阳、纯阴;震长男、巽长女,为太阳、太阴;坎中男、离中女,为中阳、中阴;艮少男、兑少女,为少阳、少阴。如



①赵洪钧《内经时代》说:“比较可靠的原始三阴三阳说,就是三男三女说。”



②国医大师王玉川《运气探秘》说:“三阳三阴说使用的是一分为二、二分为六的方法,在《周易》里就是‘文王八卦’的三男三女说……医家的三阳三阴说,大概就是从‘文王八卦’那里得到启发而建立起来的。”



文中所说“文王八卦”,指宋·邵雍据《易·说卦传》推演创造之“文王后天八卦”,影响深远。



(3)与西汉《易》学卦气说有关。



《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若用阴阳二气之多少分三阴三阳,则与汉易——西汉孟喜卦气说与京房八宫卦气说有关。



所谓卦气,指用六十四卦或八卦配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以解释一年节气的变化。



西汉宣帝时孟喜是汉易中卦气说的倡导者。其易学特点是以《周易》卦象解说一年节气的变化,即十二消息卦。实际上,孟喜易学是以阴阳二爻和奇偶之数代表阴阳二气,以卦象中阴阳二爻和奇偶之数的变化解释阴阳二气消长的过程。



汉元帝时,京房进一步发展了孟喜的卦气说。以六子卦即坎、巽、震、兑、艮、离配二十四节气,而乾坤父母卦乃二十四节气之根本,不纳入卦气。并以阴阳二气消长说予以解释一年节气的变化。



两汉之际的《易纬》,又进一步发展了京房的八宫卦气说。以八卦配入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和四正四维的方位之中,提出一个世界图式,企图说明阴阳二气的运行同八卦的关系。以阴阳之数说明八卦所主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具有数的规定性。从而为孟、京倡导的卦气说,提供了一种哲学根据。



卦气说对汉代易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当时医家、或方士医受西汉易学卦气说之影响,以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分三阴三阳。即在一年四季太少阴阳气候变化的基础上,太少相互作用,“两阳合明”——少阳、太阳之合为阳明,阳明为合,居少阳、太阳之中;“两阴交尽”——少阴、太阴之交为厥阴,厥阴为枢,居少阴、太阴之末,又创造性地发展为三阴三阳学说,以说明六气之用——“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要之,以《易·说卦传》乾坤生六子为基础,参以西汉《易》学卦气说,以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来说明人体阴阳之气的多少,从而分三阴三阳。



附1:三阳三阴之谜



金栋按:三阳三阴之名,始见于西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三部灸经中已有了三阳三阴术语(三阳在前、三阴在后),即泰(钜)阳、少阳、阳明、泰(钜)阴、少阴、帣(厥)阴,当是迄今为止、三阳三阴最古老之记载。其中有足三阳三阴六脉、臂(手)三阳二阴五脉,缺臂(手)厥阴脉,共计阳脉六条、阴脉五条,故称“十一脉灸经”。当时尚无“经脉”一词,只言“脉”。



为何“阳脉六、阴脉五”呢?究其因,源于“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国语·周语》)之推演。



《汉书·律历志》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于是人体必须阳脉六、阴脉五以应之。否则,不得天地之中合,则民无以生,即人之生命无所从来(赵洪钧著、金栋补注《正说内经》)。天数六为阳,故人有阳脉六以应之;地数五为阴,故人有阴脉五以应之。脏五腑六(五脏六腑)之数(缺脏之心包),亦源于此“天六地五”数之推演。如此说来,与老子《道德经》“三生万物”、《易传》“乾坤生六子”何干?



其后,在成都老关山汉墓中,又出土了西汉景武时期下葬的医学竹简《敝昔遗书》——《敝昔(鷩鵲)医论》等共九部医书。据相关学者考证,此类竹简医书是战国神医秦越人(扁鹊学派)——扁鹊及其弟子之医籍。其中有一部《经脉书》——《十二脉(附相过之脉)》,则是后来《灵枢·经脉》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正经之承袭者,所不同者手厥阴心包经在《经脉书》中惟称“心主之脉”(《内经》有其痕迹),尚未冠以厥阴之名。可以看出手心包经从暂缺至心主之脉、至厥阴心包经的演变过程(为了附会三阴三阳手足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的络属关系,从而增加了一个心包——膻中之脏)。



但成熟的三阳三阴或三阴三阳(手足十二经)之说,是当时(东汉时期)医家(或方士医)承袭了《十一脉灸经》《经脉书》等,以附会三阴三阳十二经脉,见《灵枢·经脉》等篇。以三阳三阴或三阴三阳而言,黄帝学派之《内经》、扁鹊学派之《难经》及经方学派之《伤寒论》等皆可用之,以阐释发挥、附会推演人体之生理病理(然临床是否如此,全然不顾)与临床辨证施治。不存在谁借用谁的问题,不存在《伤寒论》六经(只言三阳三阴,并无六经之词)借用、沿袭《内经》六经之名(传统观点认为,《伤寒论》六经借用、沿袭《内经》六经之名,此乃传统误读之甚者也)。



医家言三阳三阴(先三阳后三阴),有时间与经脉之分。如



(1)以一年六气(节气)而言三阳三阴,其次序是:少阳(冬至日后六十日)→阳明(雨水日后六十日)→太阳(谷雨日后六十日)→少阴(夏至日后六十日)→太阴(处暑日后六十日)→厥阴(霜降日后六十日)。见《难经·七难》《脉经·卷五第二》与《素问·平人气象论》《新校正》引文。



(2)以一日六时(时辰配地支)而言三阳三阴,约而言之如下:

平旦(日出卯时)为太阳,

日中(日中午时)为阳明,

晡时(午后申时)为少阳;

黄昏(日入酉时)为少阴,

夜半(夜半子时)为太阴,

鸡鸣(天明丑时)为厥阴。

其次序是: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见《素问·金匮真言论》与《脉经·卷五第二》。



(3)以外感热病而言三阳三阴(经脉、部位)之传变规律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见《素问·热论》(经脉)与《伤寒论》(部位)。



(4)以关阖枢而言三阳三阴(经脉)之离合,则太阳(关)→阳明(阖)→少阳(枢),太阴(关)→厥阴(阖)→少阴(枢)。见《太素·卷五·阴阳合》与《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



运气家则五运六气合流(五行化之阴阳理论,则为三阴三阳六气说),以五运六气主气而言三阴三阳,其次序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见《素问》运气七篇大论。



《易》学家言三阳三阴,则是《易传》“乾坤生六子”之三男三女(长中少)说。见《周易·说卦传》。



据国医大师王玉川《运气探秘》统计,三阳三阴或三阴三阳,多达二十九种,其具体所指又各异。究其因,乃源出多头、流异岐说之故!感兴趣者,可参看相关原著。



附2:《素问·皮部论》三阳三阴之关、阖、枢



金栋按:“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篇,并与《素问·皮部论》有关。



《素问·皮部论》三阳三阴之关、阖、枢有说: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阖扉)”——阳明为阖(门扇),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枢杼)”——少阳为枢(门轴),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太阳为关(门闩);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枢杼)——少阴为枢,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阖扉)——厥阴为阖,

“太阴之阴,名曰关蜇”(关枢)——太阴为关。



实际上,“太阳为开”“太阴为开”之“开”字,《黄帝内经》第一书——隋唐·杨上善《太素·卷五阴阳合》皆作“关(闗-閞)”。



開(开)、闗(关)、閞三字形似传抄致误。閞,通闗,乃闗之省文。《太素》为是。



杨上善《太素·卷五·阴阳合》说:“三阳离合为关、阖、枢,以营于身也。夫为门者具有三义: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膀胱足太阳脉,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为关也。二者门阖,谓是门扉,主关闭也,胃足阳明脉,令真气止息,复无留滞,故名为阖也。三者门枢,主转动者也,胆足少阳脉,主筋,纲维诸骨,令其转动,故为枢也。”



《太素·卷五·阴阳合》又说:“三阳为外门,三阴为内门。内门亦有三者: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脾脏足太阴脉,主禁水谷之气,输纳于中不失,故为关也。二者门阖,主关闭者也,肝脏足厥阴脉,主守神气出入通塞悲乐,故为阖也。三者门枢,主转动也,肾脏足少阴脉,主行津液,通诸津液,故为枢者也。”



由上可见,开、阖、枢,当为关、阖、枢。关(闗-閞),取义于门闩;阖,取义于门扇;枢,取义于门轴。根据经脉的循行规律,三阳经脉之太阳行于身之后为关,阳明行于身之前为阖,少阳行于身之侧为枢。此即“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之含义。



《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篇》论三阳有关、阖、枢,合为一阳;三阴亦有关、阖、枢,合为一阴。此一阴一阳作为人身之两重门户,外以拒邪气之侵,内以固精气之失。此乃三阴三阳(即关、阖、枢)之生理。



根据经脉的循行规律,三阳经脉之太阳经行于人体身之后为关,且在三阳经中相对地处于浅表部位,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主关。阳明经行于人体身之前为阖,且阳明经相对地位于体表的深层,具有闭阖收敛作用,故主阖。少阳行于人体身之侧为枢,且少阳经则处于两经的表里之间,具有枢纽的作用,故主枢。此即人体“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之含义。三阴经脉亦如此。



“阴阳离合”是《内经》阴阳学说的重要理论,其核心是阴与阳的可分性及其统一性。以人身阴阳而言,外之阳再分为三,即太阳、阳明、少阳;内之阴再分为三,即太阴、少阴、厥阴,这就是相离。而三阳为一阳所化,三阴为一阴所化,都各具有统一性,这就是相合。



三阳相合为人体屏障,如人身之门: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共同主司御邪作用。三阴关阖枢主人体封藏:太阴脾藏营,少阴肾藏精,厥阴肝藏血,各有所主,是为相离;而营、精与血互化互生,同为生命之基质,是为相合。所谓三阴离合,即寓有脾肾肝分工合作同主精液封藏之意。



在病理上,三阳经之关折则“肉节渎(溃缓)而暴病起矣”,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悸病)起矣”,枢折则“骨摇而不安于地也”。三阴经之关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阖折则“气绝而喜悲”,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



《素问·阴阳离合论》之“开”字,历代注家皆百方弥缝给予解说,然终失经旨。



附3:参考书目(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间金栋先生论述阴阳、五行、八卦,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