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义 发表于 2023-9-30 08:28:53

马王堆十一脉灸经介绍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3-10-1 09:48 编辑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墓葬中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中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2013年5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将马王堆汉墓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1971年底,当地驻军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建造地下医院,施工中经常遇到塌方,用钢钎进行钻探时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有人用火点燃了一道神秘的蓝色火焰。被点燃的那神秘的蓝色火焰让人感到恐惧和不解。最早接到消息的湖南省博物馆的侯良马上意识到,遇到的是一座古代墓葬,在湖南土话里把这样的墓叫火坑墓。
折叠挖掘1972年1月,考古队正式对神秘的墓葬进行了科学挖掘,显示出这个墓葬南北长20米,东西长17米,属于大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图集型的古代墓葬。正当人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工作时,发现了一个圆形的盗洞,笔直地朝着墓葬的下方插去,一直向下延伸了17米,盗洞终于消失了。就在这时,人们挖到了一种粘糊糊的泥土,它的俗名叫白膏泥,常常用来保护墓葬,据说具有很好的封闭性。这时,在发掘工地上,忽然有工人在白膏泥中挖出了绿色的树叶,周围的人不敢相信这是古时候的树叶。在随后的发掘中,人们又在填土中陆续发现了翠绿的树枝和黄绿色的竹筐,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议。
这是一个方形的墓,深20米,从上到下逐渐缩小,像漏斗的模样,墓坑的底部摆放着4米多长、1.5米高的椁室,如此罕见的巨大椁室让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感到惊讶。揭开椁板,人们发现这是一个丰富的地下宝库:中马王堆出土莲藕片央是巨大的棺材,四边的边厢里填满了五光十色的珍宝,在淤泥的覆盖下,每件物品都如新的一样。
就在考古队员小心翼翼提取文物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又出现了,在东面的边箱里发现了一个漂亮的漆器,打开盖子,在场的人都不由瞪大了眼睛。侯良回忆说,那天盖子揭开后发现下边是水,漂了一层藕片,北京来的王予予喊:"哎呀,这是2000多年的藕片啊!"这么一喊,大家都挤上来看这稀奇的事,他怕挤坏了,慢慢端到中间赶快去照相,就这么一端一放,漆器里就剩下几片了,等放到汽车上马上送回来时,哎,没有了,变成一锅汤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最容易腐烂的东西保存如此完好,又是什么原因让神奇的景象转瞬即逝呢?这时的人们还来不及思索这些令人费解的谜团,琳琅满目的文物源源不断地被取出墓坑,最后只剩下了墓主人的栖身之所。
折叠开棺开棺的过程再次出乎人们的意料,庞大的棺材竟然套装有4层,最里面才是安放墓主人遗体的内棺,棺盖上覆盖着一块"T"型的神秘帛画,这幅长达两米并且完好无损的巨幅帛画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庞大的4层棺材都用上好的木料打造,最外面是庄重的黑漆素棺,没有丝毫装藕片的容器云纹漆鼎装饰;第二层是黑底彩绘漆棺,黑色的底子上用金黄色绘出复杂多变的云气纹,纹路间穿插着111个怪兽或者神仙,图案想象力丰富,线条粗犷,洋溢着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第三层是朱底彩绘漆棺,红色的底子上用绿色、褐色、黄色等各种颜色,描绘出许多代表祥瑞的图案,一共画了6条龙、3只虎、3只鹿、1只凤和1个仙人,和外面的棺材相比,这个棺材显得富丽堂皇;最里面的内棺,棺身涂满黑漆,外面用帛和绣锦装饰。要见到墓主人的面目,必须先揭开裹在外面的丝绸物品,人们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墓主人身上裹了20层衣物,有丝绸、麻织品,春夏秋冬的衣服几乎都全了。
墓主人终于露出了面容,所有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她不像一具古尸,皮肤仍旧是淡黄色的,按下去甚至还有弹性,部分关节能够活动。女尸经过防腐处理后,被送到了湖南省医学院。注射防腐剂时,女尸的软组织随时鼓起,以后逐渐扩散,和新鲜尸体十分相似。这不仅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内部结构折叠墓葬形制马王堆汉墓的地面上,原有大小相仿的两个土丘,东西并列,底径各约40米,顶部圆平,高约16米。当地原
马王堆汉墓是一片四、五米高的土丘,造墓时先在土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再用版筑法夯筑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入葬后填土夯实,筑起高大的坟丘。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一号墓的墓坑最大、 最深。墓口南北长19.5米, 东西宽17.8米,以下有4层台阶,再下则是斗形坑壁,直达墓底。墓底长7.6米,宽6.7米,深16米。另外两座墓的规模略小,墓坑较浅,墓壁只有3层台阶。2号墓墓底长7.25米,宽5.95米;3号墓墓底长5.8米,宽5.05米。一、二号墓坑已经填塞,三号墓坑经过整理加固,保存下
马王堆一号汉墓机构解剖图来,并新建了大跨度的顶棚,供人们参观。3座墓的墓底和椁室周围,都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封固。1号墓填木炭厚0.4~0.5米,总重量约达1万多斤,分布在木炭层外的白膏泥,厚1~1.3米,粘性甚强,渗透性极低,对于密封起决定性作用。1号墓的白膏泥堆积既厚又匀,封固严密,使深埋地下10多米的椁室形成高标准的恒温、恒湿、缺氧、无菌环境,基本排除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各种物质的损毁作用,故墓内的多层棺椁、墓主尸体及随葬器物都完好地保存下来。另外两座墓,特别是 2号墓,则因白膏泥堆积较薄,分布不匀,密封程度不好,墓内的保存情况较差。
折叠棺椁结构1号墓和3号墓的棺椁都保存相当完整,结构大体一致,但规模有一定的差别。1号墓的庞大椁室和4 层套棺,采取扣接、套榫和栓钉接合等方法制作而成,约用木材52立方米。椁室用厚重的松木大板
辛追原貌复原蜡像构筑,长6.73米,宽4.9米,高2.8米,下置垫木和两层底板,再树4块壁板和4块隔板,便形成居中的棺房和四周的边箱,上部覆盖顶板和两层盖板。4层套棺用梓属木材制作,内壁均髹朱漆,外表则各不相同。外层的黑漆素棺体积最大,长2.95米,宽 1.5米,高1.44米,未加其他装饰。第2层为黑地彩绘棺,饰复杂多变的云气纹及形态各异的神怪和禽兽。第3层为朱地彩绘棺,饰龙、虎、朱雀和仙人等祥瑞图案。第 4层为直接殓尸的锦饰内棺,盖棺后先横加两道帛束,再满贴以铺绒绣锦为边饰的羽毛贴花锦。3号墓的椁室南边箱多一纵梁。套棺3层,外棺和中棺的外表均髹棕黑色素漆,未加其他装饰,内棺则在加帛束之后满贴以绒圈锦为边饰的绣品。 2号墓从残存的痕迹看来,结构和 1、3号墓有所不同,椁内置2层棺。

折叠编辑本段墓葬归属折叠墓主人长沙为汉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在文物清理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枚印章,上面刻着"妾辛追"几个字,说明墓主人的名字叫辛追。另外在一些随葬器物上,印有"轪侯家丞"和"轪侯家"的字样。根据史书记载,轪侯是西汉初年的一个侯爵,曾在长沙国担任丞相。由此基本确定墓葬的年代属于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据《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及一号墓发现的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和墓内又出"妾辛追"骨质印章,推断墓主为利苍之妻;二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苍" 3颗印章,表明该利苍墓的墓主为本人;三号墓墓主遗骸属30多岁的男性,是利苍之子。
折叠墓葬时间3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1号墓在构建时分别打破2号墓和3号墓的封土,则其年代应再晚些。三座墓葬的时间相距约20多年。

折叠编辑本段出土文物马王堆汉墓两千多年来从未被盗,保存完好,因此出土了大量的
出土文物文物,保存较好的1号墓和3号墓,随葬品都置于棺房周围的4个边箱之中,主要有满盛衣物、食品和药,以及"遣策"竹简,均达1000余件。两墓的锦饰内棺上都覆盖彩绘帛画。3号墓还随葬有帛书和兵器。一号墓出土的历两千年不腐的神奇女尸及三号墓出土的大量帛书文献,为西汉初期历史考证提供了翔实的资料,震惊了世界。出土时,一号墓由于用白膏泥密封好,因此女尸历经二千年仍保存完好,被发现时,曾有气体喷出燃烧,但由于没及时收集气体,不知具体成份,成了千年女湿尸仍保存完好的难解之谜。漆器木俑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共约500件,计1号墓184件,3号墓316件。这是各地发现汉代漆器中数量最多、保存 https://so1.360tres.com/dr/220__/t01a30cb8fa42a33daa.jpg马王堆一号墓遣册最好的一批。器类主要有鼎、匕、盒、壶、钫、卮、耳杯、盘、奁、案、几和屏风等。漆耳杯占漆器总数的一半以上。漆器大部分是木胎,只有少数奁和卮是夹胎。装饰花纹多为漆绘的红、黑和灰绿等色。纹样则以几何纹为主,龙凤纹和草纹为辅。不少漆器有"成市□"戳记,说明是由成都官府作坊制造的。一号墓出土了大量陪葬用漆器,如杯、盘、化妆盒等,杯盘内底上写有"君幸食"、"君幸酒"字样,还有注明器物容量的。外表光亮如新,足见汉初漆器制造工业之精。此外,1号、3号两墓分别出土100多件木俑和30多个盛放肉食品、谷物、果品和香料的竹笥。"遣策"竹简详细记载了1号和3号两墓随葬品的情况,是目前发现的同类竹简中最完整的两批。1号墓 https://so1.360tres.com/dr/220__/t014f56b8cf73198294.jpg马王堆一号汉墓简出土312枚,3号墓出土410枚,内容均为逐件记录随葬物品的名称、 数量和各种物品的分类小计。1号墓"遣策"竹简所列器物清单的大概顺序是:用漆木制九鼎、七鼎和三鼎、二鼎盛放的各种羹,用竹笥盛放的肉食品(包括禽、蛋和鱼类),用陶器盛放的酱和酒,用布囊盛放的粮食,以及漆木器具、梳妆用品、丝织衣物、乐器、扇、席和土质、木质的,但没有提到尸体的衣衾和相当数量的木俑。简文所载与墓内所出实物虽有一定的出入,但两相符合者仍然较多,因而根据简文便可确定某些器物的名称。3号墓所出"遣策"竹简,除大部分内容与1号墓相同外,还记载有车骑、乐舞、童仆等侍从,包括所持仪仗、兵器和乐器等物,这些都能同出土的木俑及棺房两壁的帛画大体对照起来。帛画主条目: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一号墓内棺覆盖了一幅精美的T型帛画,画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表现了天上、人间与地下的场景,体现了当地的传统习俗,学者们最初认为这幅帛画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向天国,但因为后来发现此观念在当时仍不算普及,反而可能是根据当地传统习俗招魂仪式所做,希望死者死后灵魂不会消散。1号墓和3号墓内棺上的彩绘帛画,保存完整,色彩鲜艳,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两幅帛画的构图基本一致,全长2米许,均作"T"字形,下垂的四角有穗,顶端系带以供张举,应是当时葬仪中必备的旌幡。画面上段绘日、月、升龙和蛇身神人等图形,象征着天上境界;下段绘交龙穿璧图案,以及墓主出行、宴飨等场面。整个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有人认为,"遣策"简文中的"非衣一长丈二尺",即指这种帛画。两墓帛画的主要差别在于墓主形象,1号墓为女性,3号墓为男性。3号墓棺房悬挂的帛画,西壁保存较好,长2.12米,宽0.94米,绘车马仪仗图像,画面尚存一百多人像、几百匹马和数十辆车;东壁的帛画残破严重,所绘似为墓主生活场面。纺织品和衣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丝织品和衣物,年代早,数量大,品种多,保存好,极大地丰富了中https://so1.360tres.com/dr/220__/t01700eb6d54aa5a186.jpg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乐器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史料。1号墓边箱出土的织物,大部分放在几个竹笥之中,除15件相当完整的单、夹绵袍及裙、袜、手套、 香囊和巾、袱外, 还有46卷单幅的绢、纱、绮、罗、锦和绣品,都以荻茎为骨干卷扎整齐,以象征成匹的缯帛。3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残破不成形,品种与1号墓大致相同,但锦的花色较多。最能反映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状况的是素纱和绒圈锦。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两,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程度的标志。用作衣物缘饰的绒圈锦,纹样具立体效果,需要双经轴机构的复杂提花机制织,其发现证明绒类织物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的,从而否定了过去误认为唐代以后才有或从国外传入的说法。而印花敷彩纱的发现,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较好的麻布,发现于1号墓的尸体包裹之中,系用苎麻或大麻织成,仍具相当的韧性。帛书和医简主条目:马王堆帛书https://so1.360tres.com/dr/220__/t01b6e10dda8b9862f0.jpg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发现了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均出自3号墓东边箱的长方形漆盒中。帛书大部分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上,折叠成长方形;少部分书写在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条将其卷起。出土时都已严重破损,经整理,知共有28件。其中除《周易》和《老子》二书有今本传世外,绝大多数是古佚书,此外还有两幅古地图。这是中国考古学上古代典籍资料的一次重大发现。帛书包括《易》、《老子》、《战国纵横家书》、《养生方》等汉初学术与方术文献,其中《易》与《老子》都与今本有较大的区别,被认为是这些书正式定本之前流行的传抄版本之一,大量的方术文献有助于了解汉初的占卜、星相、医术、房中术等内容。此外马王堆道家文献出土之丰富,也可证实老学及黄老之学的主导地位。马王堆出土的这批珍贵帛书,确实是"道家学派的资料汇编"①。《老子》甲、乙本及《黄帝四经》之震撼学坛固不用说,新近帛书《系辞》之全文公布,可以看出它是现存最早的道家抄本②,而其他《易》说类的佚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及《缪和》、《昭力》等,则全都渗透着浓厚的黄老思想。帛书的字体接近于汉隶,而别具一格,被书界称为"马王堆体"。医书简两卷200支,一卷内容与《黄帝内经》相似,讲的是养生之道,另一卷则为房中术。
马王堆古墓出土简帛目录类别内容
六艺《周易》、《丧服图》、《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
诸子《老子》甲本(附佚书3篇)、《老子》乙本 《九主图》、《皇帝书》、
兵书《刑德》甲、乙、丙3种
数术《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神图》、《筑城图》、《园寝图》、《相马经》
方术《五十二病方》(附佚书4篇)、《胎产图》、《养生图》、《杂疗方》、《导引图》(附佚书2篇)
地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
注:以上表格和帛书的来源乐器马王堆汉墓的乐器,1号墓出土有二十五弦瑟,是发现的唯一完整的西汉初期瑟,还出土二十二管竽和一套竽律。3号墓除出土瑟、竽外,又有七弦琴和六孔箫。这些都是首次发现的西汉实物。12支一套的竽律管,分别标明汉初的律名,为探讨中国早期律制增添了物证。

折叠编辑本段文物价值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
马王堆汉墓的彩绘漆棺40多个。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的医学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有一件素纱襌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一号汉墓的彩绘漆棺,色泽如新,棺面漆绘的流云漫卷,形态诡谲的动物和神怪,体态生动,活灵活现,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三号墓出土的10多万字的大批帛书,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帛书的内容涉及
马王堆汉墓古代哲学、历史和科学技术许多方面。经整理,共有28种书籍,12万多字。另外还有几册图籍,大部分都是失传的佚书。二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其绘制技术及其所标示的位置与现代地图大体近似,先后在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展出,评价极高,誉为"惊人的发现"。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1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棺内出土了一具保存 2100多年的完整女尸(利苍的妻子辛追),尸体长154厘米,外形完整,全身润泽柔软,部分毛发尚存,部分关节可以弯动,许多软组织比较丰满,柔润而有弹性。古尸内脏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相对位置基本正常。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其中发现的甲、乙本《老子》,为我们现在所见最古的版本;发现的《五星占》,是我国现在发现的最古老的天文书;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在发现的最古老医书。预计在2012年出版《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包括全部的内容。

折叠编辑本段千年女尸折叠发现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活动,软结缔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它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腊和泥炭鞣尸。是一具特殊类型
马王堆汉墓中的不腐女尸的尸体,是防腐学上的奇迹,震惊世界,吸引不少学者、游人观光。女尸经解剖后,躯体和内脏器官均陈列在一间特殊设计的地下室内(汉墓陈列馆现设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从最早发掘的一号墓中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据考证为利苍的妻子辛追,年龄约五十岁左右,出土时软组织有弹性,关节能活动,血管清晰可见,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见的不腐湿尸,此后将此类古尸命名为马王堆尸。尸体经湖南医学院专家解剖后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现已不向游客开放,但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数千万计的游客。1号墓的女尸经病理解剖表明,虽然经历了2100年,身体各部位和内脏器官的外形仍相当完整,并且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软骨等细微结构也保存较好,这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是十分罕见的。
折叠研究临床医学检验表明,死者生前患有冠心病、多发性胆石症,以及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症、血吸虫病等多种病变,为研究尸体的保存以及古组织学、古病理学、古代疾病史和中国医学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而病理解剖时,在女尸肠道中发现的甜瓜籽也揭示了辛追的真正死因--食用甜瓜引起多种并发症,最终导致的心绞痛,让这位享尽荣华富贵的老妇人撒手西寰。女尸身着丝绵袍和麻布单衣,足登青丝履,面盖酱色锦帕,并且用丝带将两臂和两脚系缚起来。然后包裹18层丝、麻衣衾,捆扎9道组带,又覆盖两件丝绵袍。女尸出土时,浸泡在约80公升的无色透明棺液之中(出土不久变成棕黄色)。关于这种液体到底是不是防腐剂,由何而来有不同的说明。考古学家发现其中有乙醇等酸性液体,怀疑用了酒精,可能当时确实有防腐剂,也可能是在尸体出殡时盛放冰块,或用香汤沐浴,擦拭身体,而留下的。尸体重量却比原先轻了一半,于是有人认为这是尸体自身的水分。但此种发现经过考证并不可能,因为那些棺液总共80斤,而尸体也只有80斤。不可能释放等同身体重量的尸水。关于这些液体的真实来源,仍旧是未解之谜。
折叠保护早在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就曾经向中方讨要过马王堆汉墓女尸作为国礼,但当时引起了周总理的警觉,予以拒绝。而日方退而求其次,多次讨要女尸的头发以便进行研究,均被中方拒绝。"沉睡了两千多年的辛追遗体保护良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软骨组织用肉眼就能看清。X光片显示,老太太的骨质比现在60岁的正常人还好。"7日,湖南省博物馆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联合公布了出土30年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女主人保存情况的"体检报告"。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在7日召开的"马王堆汉墓发掘三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2002年6月,湖南省博物馆计划将辛追遗体搬迁到新的陈列大楼,为了保证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以后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特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专家对女尸做了全面系统的检查和评估。这份"体检报告"指出,通过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30年来所使用的保存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还从单独保存的女尸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硬脑膜及女尸保存液和有机玻璃棺内采集可疑霉斑作了细菌和霉菌培养,所检对象均无细菌生长,也没有分离出霉菌。在无菌条件下,还取女尸右小腿前面皮肤、小腿肌肉组织、肝组织、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电
现场照片图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大部分结构与30年前的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女尸的骨结构基本正常,30年前注入血管的造影剂依然清晰可见,古尸体的外形、肤色无明显变化,皮肤仍具有弹性。这些结果表明,以前使用的保护方法是成功的。辛追遗体已经搬到湖南省博物馆新的陈列大楼为其量身定做的"地下寝宫"。"地下寝宫"距离地面8米,恒温恒湿,模仿当年出土时原状修建,置放着大型棺椁,周围还有墓坑模型,接近"老太太"当年沉睡两千多年的地下环境。尽管如此,"体检报告"还表示了一些担忧。罗学港教授对记者说,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希望将马王堆女尸至少保存200年,但现还只保护了30年,如何在将来的17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防止蛋白质降解,防止骨组织脱钙、防止组织细胞水肿或脱水等,是马王堆汉墓女尸保护所面临的艰巨课题。陈建明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科技保护的力量,与医学界合作,定期对女尸进行检测和科学研究。"

折叠编辑本段新闻动态折叠门票价格门票:凭借相关证件可以免费参观。{不过博物馆封馆扩建,要封馆五年}
折叠再次面世由湖南省博物馆举办的"马王堆汉墓文物精品展"开幕式在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规划展示馆举行,展览将于3月29日在该馆正式开放,与观众阔别将近两年之后,马王堆汉墓文物再次面世。湖南省博物馆由于场馆扩建,自2012年6月18日起暂停对外开放,"马王堆汉墓文物"也随之淡出观众视野。此次湖南省博物馆遴选50余件(套)具有重大意义的马王堆文物,重新推出"马王堆汉墓文物精品展"。





参考资料
[*]1.马王堆汉墓 . 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 . 2009-04-20 .
[*]2.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 中国独占两席 . 光明网 . 2016-06-17 .






《十一脉灸经》《十一脉灸经》,就是这诸多珍稀文物中的一部分,它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种帛书,是在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12万字帛书中,与针灸经络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较全面记载了人体十一条经脉循行路线及所主疾病的著作。并且,《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记载的治疗方法都仅有灸法。《足臂十一脉灸经》可能成书于春秋时期。书中以"足"表示下肢脉,共有6条;以"臂"表示上肢脉,共有5条。这十一条脉的排列顺序是先足后手,循行的基本规律则是从四肢末端到胸腹或头面部。《足臂十一脉灸经》主治疾病有78种,但尚未对疾病进行分类。《阴阳十一脉灸经》分甲乙两种文体,成书时间较《足臂十一脉灸经》稍晚,该书在《足臂十一脉灸经》的基础上对11条脉的循行及主病作了较大的调整和补充,以先阴脉后阳脉的原则,来确定各脉的排列次序。即全身9条经脉仍由四肢走向躯体中心,而"肩脉"与足少阴脉则与之相反,由头或少腹部走向四肢末端。《阴阳十一脉灸经》共记载了所主的147种疾病,并将各脉的病候按致病原因的不同,区分为"是动病"和"所产(生)病"。从总体上看,《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记载的十一条经脉在循行分布上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①经脉的起点多在腕踝部附近;②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非常简单,有的脉甚至为只有起点与终点的两点连一线的最简单形式;③描述经脉循行时,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让今人难以理解的术语是"出"字;④经脉循行方向自下而上,各脉之间不相接续,而且与内脏不相联系。这些特征反映了当时经脉的概念很原始、很简单,还没有形成上下纵横联络成网的经络系统的概念,但是《十一脉灸经》这些记载与《灵枢·经脉》篇中十二经脉的理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为我们了解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的经络形态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十一脉灸经》的出土是针灸学术领域的一件大事,凭借这一古老帛书的记载,有关中国早期经络的形态、走向、所主病症的种种推测,终于有了较为可靠的依据,诸多的迷团终于有了破解的可能。《十一脉灸经》的出土为学人苦苦寻觅的针灸经络的发展源头,揭开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折射出一道颇为夺目的光芒。顺着光芒的指引,执着的人们将在追求古老针灸科学真谛的道路上前进得更远……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9-30 08:45:18

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释文



足泰(太)阳温(脉):出外踝窭(娄)中,上贯膊(),出于();枝之下(胂);其直者贯臀,夹(挟)脊,出项,上于豆(脰);枝颜下,之耳;其直者贯目内渍(眦),之鼻。

其病:病足小指废,膞()痛,()(挛),脽痛,产寺(痔),要(腰)痛,夹(挟)脊痛,□痛,项痛,手痛,颜寒,产聋,目痛,(鼽)(衄),数瘨(癫)疾。?诸病此物者,皆久(灸)泰(太)阳(脉)。

●足少阳(脉):出于踝前,枝于骨间,上贯膝外兼(廉),出于股外兼(廉),出胁;枝之肩薄(髆);其直者贯腋,出于项、耳,出(枕),出目外渍(眦)。

其病:病足小指次指废:胻外兼(廉)痛,胻寒,膝外兼(廉)痛,股外兼(廉)痛,脾(髀)外兼(廉)痛,胁痛,头颈痛,产马,缺盆痛,(),聋,(枕)痛,耳前痛,目外渍(眦)痛,胁外穜(肿)。?诸病此物者,皆久(灸)少阳(脉)。

●足阳明(脉):循胻中,上贯膝中,出股,夹(挟)少腹,上出乳内兼(廉),出膉(嗌),夹(挟)口,以上之鼻。

其病:病足中指废,胻痛,膝中穜(肿),腹穜(肿),乳内兼(廉)痛,□外穜(肿),頯痛,(鼽)(衄),数癫,热汗出,脞()瘦(搔),颜寒。?诸病此物者,皆久(灸)阳明(脉)。

●足少阴(脉):出内踝窭(娄)中,上贯膊(),入(),出股,入腹,循脊内上兼(廉),出肝,入胠,(系)舌本。

其病:病足热,膞()内痛,股内痛,腹街、脊内兼(廉)痛,肝痛,心痛,烦心,洇□□□□舌辂(坼)□旦(瘅)尚(上)气□□数(喝),牧牧(默默)耆(嗜)以欬(咳)。?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足少阴温(脉)。

●足泰(太)阳阴(脉):出大指内兼(廉)骨蔡(际),出内踝上兼(廉),循胻内兼(廉),上膝内兼(廉),出股内兼(廉)。

其病:病足大指废,胻内兼(廉)痛,股内痛,腹痛,腹张(胀),复□,不耆(嗜)食,善意(噫),心烦,善肘()。?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足泰(太)阴(脉)。

●足帣(厥)阴(脉):循大指间,以上出胻内兼(廉),上踝八寸,交泰(太)阴(脉),循股内,上入脞间。

其病:病脞()瘦(搔),多弱(溺),耆(嗜)饮,足柎(胕)穜(肿),疾畀(痹)。?诸病此物者,皆久(灸)帣(厥)阴温(脉)。

皆有此五病者,有(又)烦心,死。三阴之病乱,不过十日死。循(脉)如三人参舂,不过三日死。温〈(脉)〉绝如食顷,不过三日死。烦心,有(又)腹张(胀),死。不得,有(又)烦心,死。唐(溏)泄恒出,死。三阴病杂以阳病,可治。阳病北(背)如流汤,死。阳病折骨绝筋而无阴病,不死。

根据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页177注14,以下修订省称《考释》;张家山《脉书》省称《脉书》。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9-30 08:47:18

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释文



臂泰(太)阴(脉):循筋上兼(廉),以奏(走)臑内,出夜(腋)内兼(廉),之心。

●其病:心痛,心烦而意(噫)。?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泰(太)阴(脉)。

●臂少阴(脉):循筋下兼(廉),出臑内下兼(廉),出夜(腋),奏(凑)胁。

●其病:胁痛。?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少阴(脉)。

●臂泰(太)阳(脉):出小指,循骨下兼(廉),出臑下兼(廉),出肩外兼(廉),出项□□□目外渍(眦)。

其病:臂外兼(廉)痛。?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泰(太)阳(脉)。

●臂少阳(脉):出中指,循臂上骨下兼(廉),奏(凑)耳。

其病:产聋,颊痛。?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少阳之(脉)。

●臂阳明(脉):出中指间,循骨上兼(廉),出臑外廉上,奏(凑)(枕),之口。

其病:病齿痛,□□□□。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阳明(脉)。

●上足(脉)六、手(脉)五。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9-30 08:48:20

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释文

钜阳眽(脉)

钜阳眽(脉):潼(踵)外踝娄中,出中,上穿(臀),出猒(厌)中,夹(挟)脊,出于项,□头角,下颜,夹(挟)(齃),(系)目内廉。是动则病:潼(肿),头痛,□□□□脊痛,要(腰)以(似)折,脾(髀)不可以运,腘如结,如裂,此为踝蹶(厥),是钜阳眽(脉)主治。其所产病:头痛,耳聋,项痛,耳强,疟,北(背)痛,要(腰)痛,尻痛,(痔),()痛,痛,足小指痹,为十二病。

少阳眽(脉)

少阳眽(脉):(系)于外踝之前廉,上出鱼股之外,出上,出目前。是动则病:心与胁痛,不可以反稷(侧),甚则无膏,足外反,此为阳蹶(厥),是少阳眽(脉)主治。其所产病:□□□头颈痛,胁痛,疟,汗出,节尽痛,脾(髀)外廉痛,□痛,鱼股痛,膝外廉痛,振寒,足中指踝〈痹〉,为十二病。(及温)。

阳明眽(脉)

阳明眽(脉):(系)于骭骨外廉,循骭而上,穿膑,出鱼股之外廉,上,穿乳,穿颊,出目外廉,环颜□。是动则病:洒洒病寒,喜龙〈伸〉,娄(数)吹(欠),颜黑,病穜(肿),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心肠〈荡〉,欲独闭户牖而处,病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骭蹶(厥),是阳明眽(脉)主治。其所产病:颜痛,鼻(鼽),领〈颔〉颈痛,乳痛,心与胠痛,腹外穜(肿),阳(肠)痛,膝跳,付(跗)□□,为十病。

肩眽(脉)

肩眽(脉):起于耳后,下肩,出臑外廉,出臂外,腕上,乘手北(背)。是动则病:嗌痛,颔穜(肿),不可以顾,肩以(似)脱,臑以(似)折,是肩眽(脉)主治。其所产病:领〈颔〉痛,喉痹,臂痛,肘痛,为四病。

耳眽(脉)

耳眽(脉):起于手北(背),出臂外两骨之间,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是动则病:耳聋辉辉,嗌穜(肿),是耳眽(脉)主治。其所产病:目外渍(眦)痛,颊痛,耳聋,为三病。

齿眽(脉)

齿眽(脉):起于次指与大指上,出臂上廉,入肘中,乘臑,穿颊,入齿中,夹(挟)鼻。是动则病:齿痛,朏()穜(肿),是齿眽(脉)主治。其所产病:齿痛,朏()穜(肿),目黄,口干,臑痛,为五病。

大(太)阴眽(脉)

大(太)阴眽(脉):是胃眽(脉)(也)。彼(被)胃,出鱼股阴下廉,上廉,出内踝之上廉。是动则病:上当走心,使复(腹)张(胀),善噫,食欲欧(呕),得后与气则怢(快)然衰,是钜(太)阴眽(脉)主治。其所产病:□□,心烦,死;心痛与复(腹)张(胀),死;不能食,不能,强吹(欠),三者同则死;唐(溏)泄,死;水与闭同则死,为十病。

厥阴眽(脉)

厥阴眽(脉):(系)于足大指菆(丛)毛之上,乘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五寸而出大(太)阴之后,上出鱼股内廉,触少腹,大渍(眦)旁。是动则病:丈夫隤()山(疝),妇人则少腹穜(肿),要(腰)痛不可以卬(仰),甚则嗌干,面疵,是厥阴眽(脉)主治。

其所产病:热中,降(癃),隤(),扁(偏)山(疝),□□五病有而心烦,死,勿治(也)。有阳眽(脉)与之俱病,可治(也)。

少阴眽(脉)

少阴眽(脉):(系)于内(踝)外廉,穿,出()中央,上穿脊之□廉,(系)于肾,夹(挟)舌本。是动则病:(喝)(喝)如喘,坐而起则目瞙()如毋见,心如县(悬),病饥,气不足,善怒,心肠〈惕〉,恐人将捕之,不欲食,面黭(黯)若(灺)色,欬则有血,此为骨蹶(厥),是少阴眽(脉)主治。其所产病:口热舌柝(坼),嗌干,上气,饐(噎),嗌中痛,瘅,耆(嗜),欬,音(瘖),为十病。少阴之眽(脉),久(灸)则强食产肉,缓带,皮(被)发,大丈(杖),重履而步,久(灸)几息则病已矣。

臂钜阴眽(脉)

臂钜阴眽(脉):在于手掌中,出内阴两骨之间,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臂内阴,入心中。是动则病:心滂滂(彭彭)如痛,缺盆痛,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是臂钜阴眽(脉)主治。其所产病:(胸)痛,(脘)痛,心痛,四末痛,(瘕),为五病。

臂少阴眽(脉)

臂少阴眽(脉):起于臂两骨之间之间,之下骨上廉,筋之下,出臑内阴。入心中是动则病:心痛,益(嗌)渴欲饮,此为臂蹶(厥),是臂少阴眽(脉)主治。其所产病:胁痛,为一病。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9-30 09:04:06

汉墓医书大发现!老官山《脉书》书简解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青橘医话

第613话 医路漫漫 青橘相伴
编辑|不理医生
来源|本态针灸

 导读 
老官山出土医简中361-628简, 简的规格相同, 其基本构成、体例皆与张家山《脉书》相同, 应定为同一部书, 名曰“老官山《脉书》”;其中“十二脉”文本系采用张家山汉简《脉书》本《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合抄改编而成;两篇“别脉”则辑录了早期不同时期共计十二条脉的名称、循行、病候, 其中有9条脉病候下还附有灸方, 反映了“经脉”概念形成之前不同发展阶段“脉”的特征;“诊脉法”描述的是“决死生”和“知病之所在”两种不同的诊脉法。



黄龙祥,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关于老官山出土文献的研究, 从已经发表的老官山出土医简的研究论文和专书来看, 分歧最大的在于医简的命名, 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整理小组 (以下简称“整理小组”) 拟定的命名方案与之前公布的书名已有较大的不同, 或许释文正式发表时还会再变。笔者依据竹简的规格、编纂体例和内容将老官山出土医简分为5种:《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脉书》《针方》《六十病方》《医马书》。

在老官山出土医简中, 数量最大的一批简是编号361–628简, 差不多占了全部出土医简数量的40%。这部分竹简出土时已经散乱堆放在一起, 从结构上看, 简的长度皆为35.7 cm、宽0.9 cm、厚0.1 cm, 字迹一致, 体例也相同;从内容上看, 涉及病候、经脉、别脉、诊脉法, 与张家山出土汉简《脉书》的基本构成相同, 而且二者的书写体例也完全相同——简头皆标有圆点符“”, 甚至连竹简的规格也十分接近——长度仅相差1 cm;从内容上看, 将老官山“十二脉”文本与张家山《脉书》逐条逐字比对后发现, 后者独有的特征性文字, 包括错别字, 大量见于老官山“十二脉”文本中。综上可判断:老官山出土汉简361–628简皆出自同一部书, 书名可题作“老官山《脉书》”。

面对众多的命名方案, 为避免新的混乱, 本文尽量直接按其内容引录竹简释文, 例如“十二脉”“别脉”“诊脉”等。

以下重点考察老官山《脉书》中的“十二脉”“别脉”和“诊脉法”文本。另有少量论述经脉、别脉循行、病候, 以及相关诊脉法的零散医简被编入361–628简之外的医简中, 本文也附带考察。

本文所引老官山《脉书》竹简释文主要依据《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老官山汉墓医学文物文献初识》, 凡该书释文附有图版者, 皆一一核对, 原释文辨识错误或断句有误者, 以按语形式说明。凡释文标注有竹简编号者皆一一注明, 以便于读者核查。为减少造字数量, 除老官山汉简之外的出土文献, 凡释文标注有正体字者直接引用正体释文。

01 十二脉


“十二脉”共计35枚竹简, 出土发掘时编联已断, 次序错乱, 整理小组确定的次序为:手大 (太) 阳脉、手阳明脉、手少阳脉、辟 (臂) 大 (太) 阴脉、辟 (臂) 少阴脉、心主之脉、足大 (太) 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足大 (太) 阴脉、足少阴脉、蹶阴脉。

据笔者考察, “十二脉”的底本采用的是张家山汉简《脉书》本《阴阳十一脉灸经》 (即“丙本”, 以下简称“阴阳十一脉”) 和《足臂十一脉灸经》 (以下简称“足臂十一脉”) , 抄录方式为合抄改编。故以下的文献比对主要集中在老官山“十二脉”、《足臂十一脉》、《阴阳十一脉》 (丙本) 三者之间。

“十二脉”的体例:第一, 关于脉之起点, 现已公开的9条脉起点皆用“系”字, 而止点有心主之脉、足太阳脉、足少阳脉、足太阴脉、厥阴脉5脉也作“系”, 明显看出统一以“系”字作为十二脉起止点规范术语的用意;第二, 十二脉病候具体病症的总结与《阴阳十一脉》 (丙本) 更为接近, 但不再以“是动则病”和“其所产病”分类, 除手太阳脉作“所生病”外, 其余十一脉病候前皆冠以“其病”二字, 与《足臂十一脉》格式相同;第三, 十二脉的循行方向, 依《足臂十一脉》, 皆自下而上向心性循行;第四, 十二脉的命名:手三阴脉起点皆起于掌中, 尚未延伸至相应的手指, 故手三阴脉仍以“臂”+“三阴”命名作“臂太阴脉”“臂少阴脉”“心主之脉”。其中, “心主之脉”的命名采用了《阴阳十一脉》 (丙本) 的格式, 即于“脉”之前加一“之”字, 而其余十一脉的命名皆未用“之”字。

以下就已经公开部分释文的手太阳脉、手阳明脉、臂太阴脉、臂少阴脉、心主之脉、足太阳脉、足少阳脉、足太阴脉、足少阴脉、厥阴脉, 作具体分析。

  1.1 手太阳脉

“十二脉”记述手太阳脉的竹简共有2枚, 即第448 (?) 简, 和第471残简, 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臂泰阳脉:出小指, 循骨下廉, 出臑下廉, 出肩外廉, 出项□□□目外眦。其病:臂外廉痛6。 (《足臂十一脉》)

·肩脉:起于耳后, 下肩, 出肘内廉, 出臂外腕上, 乘手背。是动则病:领种痛, 不可以顾, 肩似脱, 臑似折, 是肩脉主治。其所产病:领痛, 踝, 肩痛, 肘外痛, 为四病。 (《阴阳十一脉》丙本)

简448 (?) :·手大 (太) 阳脉, 毄 (繫) 小指, 循臂骨下廉, 出肘内廉, 出腝下廉, 上肩, 循颈出耳后, 属目外赀 (眦) 湄, 所主病:领穜 (肿) , 痛矦 (喉) 64/简471 (残简) :贞痛, 脥痛, 肩□, 腝痛, 肘痛, 颈痛, 辟 (臂) 外痛, 手背痛228。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关于手太阳脉循行与病候, 需要讨论的有以下6点:

第一, 《阴阳十一脉》 (丙本) 肩脉循行“出肘内廉”, 其中“肘内廉”系阴脉循行分野, 阳脉不当行于此, 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甲本作“出臑外廉”、乙本为“出□外廉”, 而老官山手太阳脉循行作“出肘内廉”, 独与丙本同。又据《阴阳十一脉》丙本, 老官山病候释文断句应作“领穜 (肿) 痛, 矦 (喉) ……”;“肩□”, 在丙本作“肩痛”, 甲本缺, 乙本作“臂痛”, 则老官山文本此病症亦当录自丙本。从目前已经公开的“十二脉”释文来看, 引用《阴阳十一脉》之文, 凡甲、乙、丙3本不同者, 也皆独与丙本相合。可知, 老官山“十二脉”文本编者所依据的《阴阳十一脉》底本系“丙本”, 即张家山汉简《脉书》传本。

第二, “手太阳脉”竹简的编号, 整理小组标注为“448, 471 (残断) ”, 而所附图版下标注的却是“478、471”, 二者不相合。虽知471简为残简, 但不详简头还是简尾残缺, 即不详简471与简448能否首尾相接。如果首尾相接, 据《阴阳十一脉》 (丙本) , 简448最末一字“矦”下应作“踝” (“矦”字之误。乙本作“矦淠”无误) , 而目前下接图版文字为“贞痛”, 与“喉”字相接则作“喉贞痛”, 此或因抄者改编, 或“矦”下有脱简。

第三, “属目外赀 (眦) 湄, 所主病”句, 经核查图版确认此处释文、断句应作“属目外赀 (眦) 。治所生病”。整理小组将“治”误释为“湄”, “生”误释作“主”, 并将属下读的“治”字误接于上。有意思的是, “治所生病”这一特别的表达也是因为“十二脉”编者对原文本的断句失误造成的。《阴阳十一脉》 (丙本) 原文为“是肩脉主治其所产病……”, 正确的断句为“是肩脉主治。其所产病……”, 碰巧的是, “治其所产病”在《阴阳十一脉》 (丙本) 恰好被抄在简头, 老官山“十二脉”编者未加详考将属上读的“治”字误属下而抄作“治所生病”。而正是这一不该有的失误将编者的更大失误暴露在阳光下:关于病候, 老官山“十二脉”明确从《阴阳十一脉》“是动则病”项下辑录病症, 但却没有采用原书的“是动则病”“其所产病”的病候分类。问题是“其所产病”是与“是动则病”对举而言的, 既已删去“是动病”, 单言“所生病”显得很突兀, 抄者也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 故在其他十一脉病候前统一改成了“其病”二字。而手太阳脉病候“治所生病”中所误抄的“治”字恰好留下了其从《阴阳十一脉》改编的铁证。由此可做出这样一个推断:老官山“十二脉”有可能是始于“手太阳脉”, 尽管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 这都不是一个常见的十二脉的编次。而从这一连串的失误, 以及接下来的更多的失误中, 让人产生这样的印象:“十二脉”编者不像是扁鹊医学的传人。因为从仓公医案所引厥阴脉、阳明脉病候看, “是动则病”是其所受之扁鹊《脉书》经脉病候的表述特征。如果老官山“十二脉”编者是扁鹊医学的传人, 不可能不知自家经典的特征, 也不大可能出现“治所生病”这样的低级失误。

第四, 又有052残简作“□□所米病:目外颜暨□□后臂臑后廉循半出中指□下”257, 其中“所米病”亦当是“所生病”, 未详原文确作“所米病”, 还是释文有误, 待图版公开后再详考。从“产”到“生”的一字之改, 可以读出抄本的时代信息。田炜在系统比较了出土秦和西汉早期文献中“生”和“产”的用例后指出:“产”的流行反映的是秦人的用语习惯, 秦代用政令的方式把秦人的用语习惯固定下来, 推广到其他地区, 并且限制“生”的使用, “产”因此承担了“生”的功能, 至西汉早期“生”又重新流行。可见, 老官山出土文献的这两处“所生病”不仅成为传世经脉文献“所生病”的最早出处, 而且为老官山脉书简的抄写年代确定提供了一个文字学的证据。

第五, 关于手太阳脉从颈部至止点“目外眦”的循行路径有2种:已知出土的汉以前文献皆从“耳后”行至目外眦, 老官山出土针灸木人同样如此;传世文献《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也从“耳后”至目外眦, 而《灵枢》“经别”“营气”“经脉”3篇皆采用了从颈部经“耳前”到目外眦的循行路径。既然手太阳脉采用了“三阴三阳”命名法, 那么其循行路径就须遵循“人体三阴三阳分部法则”[], 显然出土文献、《灵枢·经筋》, 以及针灸木人手太阳脉从颈部经“耳后”至目外眦的循行路线符合“人体三阴三阳分部法则”。关于手太阳脉从颈到目外眦这一段循行路线的复杂演变过程的考察, 详见笔者《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第8章和第13章。

第六, 老官山手太阳脉文本有一个明显的改动, 将此条脉的名称由原文本的“臂泰阳脉”改作“手大阳脉”, 手三阳脉的其余两条脉也相应改作“手少阳脉”“手阳明脉”。因为早在《足臂十一脉》手三阳脉的起点已经延伸至相应的手指部, 再加上有足脉命名的参照, 这一改动应当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

  1.2 手阳明脉

“十二脉”记述手阳明脉的竹简共有2枚, 目前公开的是简472释文, 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臂阳明脉:出中指间, 循骨上廉, 出臑□□上, 凑枕, 之口。其病:病齿[痛], □□□□6。 (《足臂十一脉》)

·齿脉:起于次指与大指上, 出臂上廉, 入肘中, 乘臑, 穿颊, 入齿中, 夹鼻。是动则病:齿痛, 朏肿, 是齿脉主治。其所产病:齿痛, 朏肿, 目黄, 口干, 臑痛, 为五病。及□121。 (《阴阳十一脉》丙本)

简472:·手阳明脉, 毄 (繫) 次指与大指之上, 出辟 (臂) 上廉, 入肘中, 乘腝, 出肩前廉, 循颈穿颊, 入口中。其病:齿龋痛口, 辟 (臂) 朏 (屈) 穜 (肿) 64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关于手阳明脉循行与病候, 需要讨论的有以下3点:

第一, 循行较《阴阳十一脉》多出“出肩前廉, 循颈”6字, 不见于汉以前出土文献, 而在《灵枢·经脉》可见对应的描述“上肩, 出髃骨之前廉”“上颈”31。

第二, 关于病候“齿龋痛口, 辟 (臂) 朏 (屈) 穜 (肿) ”, 释文、断句皆有误, 正确的释文、断句为:“齿龋痛, 口辟 (僻) , 朏 (䪼) 穜 (肿) ”。《阴阳十一脉》丙本于“所产病”五病后另有新增病候“及□”, 故“口辟”症很可能也抄自丙本新增之病症。

第三, 另有简112作“□阳明□起手大指与次指上, 循臂”257, 文字与《灵枢·经脉》更接近。未详与“十二脉”皆出自相同原本的不同抄本, 还是出自不同的本子, 有待完整释文公开后再详考。

  1.3 臂太阴脉

“十二脉”记述臂太阴脉的竹简共2枚, 现已公开的释文系该脉的循行文字, 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臂泰阴脉:循筋上廉, 以凑臑内, 出腋内廉, 之心6。 (《足臂十一脉》)

臂钜阴脉:在于手掌中, 出内阴两骨之间, 上骨下廉, 筋之上, 出臂[内阴, 入心中]12。 (《阴阳十一脉》甲本)

臂巨阴之脉:在于手掌中, 出臂内阴两骨之间, 上骨□□□□□□[阴, 入心中]123。 (《阴阳十一脉》丙本)

辟 (臂) 大阴脈, 毄 (繫) 手掌中, 循辟 (臂) 内阴两骨之间, 上骨下廉, [筋之上], □ (出) 辟 (臂) 内阴, 至亦 (腋) , 入心13。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关于臂太阴脉循行, 有一处不当的改编, 《阴阳十一脉》 (丙本) 原文作“出臂内阴两骨之间”, 这里的“出”字表示脉口处, 改作“循”字, 欠妥。另在足少阳脉、足太阴脉也见有类似的改编, 说明抄者已不详原本“出”字的特殊含义。而且从“循臂内阴两骨之间”这一特征性的文字来看, 老官山文本引用的《阴阳十一脉》, 采用的依然是丙本, 甲本、乙本作“出内阴两骨之间”。

  1.4 臂少阴脉

“十二脉”记述臂少阴脉的竹简共2枚, 现已公开的释文系该脉的循行文字, 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臂少阴脉:循筋下廉, 出臑内下廉, 出腋, 凑胁6。 (《足臂十一脉》)

臂少阴之脉:起于臂两骨之间, 之下骨上廉, 筋之下, 出臑内阴, 入心中123。 (《阴阳十一脉》丙本)

辟 (臂) 少阴脈, 毄 (繫) 掌中, 循辟 (臂) 内阴两骨之间, 下骨上廉, 筋之下, 以上入肘内廉, 出腝内阴, 下出亦 (腋) 下, 入心中18。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关于臂少阴脉循行与病候, 需要说明的是, 老官山“十二脉”循行方向皆自下而上向心性循行, 则手少阴脉从“腝内阴”至“腋”是上行, 循行文字作“下出腋下”, 有点费解。从“心主之脉”的循行来看, 其明显是从腋下胁入心。故这里“臂少阴脉”若作“下出腋下, 入心中”, 则与心主之脉重, 非是。之所以出现此误, 是因为臂少阴脉与心主之脉混淆由来已久, 混淆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心主”一词的不同解读。在早期扁鹊医学中, “心主”乃“心为五脏六腑之主”之义, 心主之脉乃真心之脉, 故早期与心相关的心之原、心脉之五输;背俞、腹募皆与心主脉关联。从《足臂十一脉》所载之“臂少阴脉”来看, 不论是循行还是病候皆与心无涉, 而在《阴阳十一脉》乙本、丙本, 臂少阴脉循行文字已明言“入心中”, 病候主“心痛”, 由此拉开了臂少阴脉、心主之脉从相混到逆转的序幕。而《灵枢·邪客》“包络者, 心主之脉也”128、《灵枢·经水》“少阴外合于济水, 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 内属于心包”42之说, 则标示着臂少阴脉、心主之脉与心关系的逆转。然而逆转后的新说被接受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岁月, 直到唐代王冰注《素问》时, 仍为此二脉相混之状所困:

心少阴脉, 支别者, 循胸出胁。手心主厥阴之脉, 起于胸中, 其支别者, 亦循胸出胁146。 (《素问·脏气法时论》王冰注)

心少阴脉, 循胸出胁, 故俞在焉23。 (《素问·金匮真言》王冰注)

王冰在不同的篇皆将《灵枢·经脉》属于手心主厥阴之脉的循行文字“循胸出胁”作为心少阴脉循行引用, 特别是第一条注文手少阴脉与手心主脉同时引录, 很难用传抄之误来解释。再联系到《足臂十一脉》所载之臂少阴脉循行也明言“凑胁”, 足见此二脉混淆由来已久。

  1.5 心主之脉

“十二脉”记述心主之脉的竹简1枚, 目前只公开了该脉的循行文字, 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臂少阴脉:循筋下廉, 出臑内下廉, 出腋, 凑胁6。 (《足臂十一脉》)

心主之脈, 毄 (繫) 掌中, 上出辟 (臂) 中, 出纣 (肘) 中, 走亦 (腋) 下, □□, 入匈 (胸) , 循匈 (胸) 里, 上加大阴, 上循□咙, 下毄 (繫) 心14。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关于心主之脉, 值得一提的有两点:

第一, 老官山出土汉简“十二脉”中的心主之脉循行明显受到《足臂十一脉》中“臂少阴脉”的影响, 文本中出现了“走亦 (腋) 下”这一点, 其后所缺二字, 当作“奏胁”, 或至少有一“胁”字。这从其后的循行路线也可推知, 既曰“循 (胸) 里, 上加大阴”, 则必定是从腋下胁, 入胸, 而不可能像手太阴脉那样从腋直接横向入胸。

第二, 老官山出土汉简心主之脉与心的关联更直接、更紧密——系心, 在《灵枢》中归属于手少阴脉的特征性循行文字皆见于此“心主之脉”, 例如“上循□咙”, 在《灵枢·经脉》作“上挟咽”, 《经别》篇作“上走喉咙”, 皆为手少阴脉循行。

  1.6 足太阳脉

“十二脉”记述足太阳脉的竹简有3枚, 全部释文已公开, 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足泰阳脉:出外踝娄中, 上贯腨, 出于郄;枝之下;其直者贯□, 夹脊, □□, 上于脰;枝颜下, 之耳;其直者贯目内眦, 之鼻。其病:病足小指废, 腨痛, 郄挛, 脽痛, 产痔, 腰痛, 夹脊痛, □痛, 项痛, 手痛, 颜寒, 产聋, 目痛, 鼽衄, 数癫疾3。 (《足臂十一脉》)

钜阳之脉:于踵外踝中, 出中, 上穿臀, 出厌中, 夹脊, 出于项, 上头角, 下颜, 夹頞, 目内廉。是动则病:冲头痛, 目似脱, 项似伐, 胸痛, 腰似折, 髀不可以运, 胠如结, 腨如裂, 此为踵蹶, 是钜阳之脉主治。其所之病:头痛, 耳聋, 项痛, 灊强, 疟, 背痛, 腰痛, 尻痛, 痔, 胠痛, 腨痛, 足小指痹, 为十二病[]。 (《阴阳十一脉》丙本)

足大 (太) 阳脉,  (繫) 足小指循足胕外廉, 出外果 (踝) 后胫中, 循[腨]而上, 出[胠]中以上, 其支者入州, 直者贯尻夹脊, 以上出项, 上头角, 夹颀, 下颜頞, (繫) 目内眦。其病:□□, 颜痛, 訅衄, 头痛, 北 (背) 痛, 夹脊痛, 脊强, 要 (腰) 痛, 尻腗 (脾) 痛, 痔, 州痛, 胠痛, 腨痛, 踵与果 (踝) 痛, 足小指畀 (痹) 。癫狂, 回目, 目莫如毋见, □目, □踵, 头疟风236。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需要讨论有以下4点:

第一, 《足臂十一脉》原文“枝之下”中之“□”字, 不见于字书, 也不见于其他出土文献, 参照《阴阳十一脉》的循行及相关病候, 此“□”当系“腗 (髀) ”之俗讹。髀在尻之外侧, 《素问·骨空》曰:“尻骨空在髀骨之后, 相去四寸”324。杨上善注曰:“髀枢, 谓髀骨、尻骨抵相入转动处也”。关于足太阳脉与髀的关联, 不仅在《足臂十一脉》这一分支中体现, 老官山出土针灸木人足少阳脉也从髀枢处发出一分支至足太阳脉;在传世文献也明确见于《灵枢·经脉》, 特别是《灵枢·经筋》还记述了足太阳与足少阳合于髀枢的临床依据。《阴阳十一脉》在整合《足臂十一脉》这一分支时更是明确作“出厌中” (髀枢) 。《黄帝明堂经》载足太阳“委中”主治曰“髀枢痛, 外引季胁, 内控八窌”234。足见足太阳脉合于髀枢有充分的文献、理论和临床依据。而老官山“十二脉”编者将“”字改作“州”, 并在病候中增加“州痛”之症, 以与改编后的循行路线相呼应。然而又较之《足臂十一脉》《阴阳十一脉》更强调了“髀”部的病候——“尻腗 (脾) 痛”之症, 既然已经将《足臂十一脉》去“脾”的分支改作“其支者入州”, 这里却特别强调“脾痛”之症, 难以自圆。假定老官山“十二脉”编者对于原本《足臂十一脉》原文“□”理解无误, 同时又想强调足太阳脉与**的联系, 完全可以作如下处理:“足大 (太) 阳脉……出[胠]中以上, 其支者至脾 (髀) , 其直者入州, 还出贯尻夹脊……”

第二, 足太阳脉在头面部的循行, 《足臂十一脉》仍采用主干与分支的方式表达作“上于脰;枝颜下, 之耳;其直者贯目内眦, 之鼻”, 而《阴阳十一脉》采用“变向折返”的一线连接方式作“上头角, 下颜, 夹頞, 系目内廉”, 是说从头下颜之后, 再折返向上“夹頞, 至目内眦”, 老官山本“十二脉”编者这时没有像之前采用《足臂十一脉》的表述方式, 而是采用了《阴阳十一脉》“变向折返”的一条线连接方式作“上头角, 夹颀, 下颜頞, (系) 目内眦”, 此处较原本多“颀”字, 而“頞”前脱一“夹”字, 遂使语义不通。顺便说, 从这个实例中也可看出, 老官山“十二脉”所采用的《阴阳十一脉》底本系丙本, 因为甲本、乙本“頞”字皆写作“□”。

第三, 病候最后作“足小指痹。癫狂, 回目, 目莫如毋见, □目, □踵, 头疟风”。其中“足小指痹”是《阴阳十一脉》“所产病”的最后一症, 此后的病症应是改编者新增病症, 看得出该编者此处也有模仿《脉书》本《阴阳十一脉》的体例的意思, 《脉书》本“所产病”病症之末皆有病症数的统计, 新增病候之前皆冠有一“及”字, 与原有病候不相混, 显得体例非常严谨、合理。而老官山文本改编, 不仅体例不及《脉书》严谨, 而且所增病症也有失误, 具体到这一例, 所添加的病症中, “癫狂”已见于《足臂十一脉》, 不应置于新增病候中;“回目”, 《千金要方·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十》卷二十八作“目回回直视”, 系扁鹊诊生死候中的“死症”;在张家山《脉书》中作“目环视雕”, 亦为五死症之一;在《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又作为“心绝”之候, 皆不涉及足太阳脉。“目莫如毋见”症, 则见于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及张家山《脉书》足少阴脉病候作“目瞙如毋见”。总之, 这几条添加的病候疑点较大, 恐有误。

第四, 关于足太阳脉循行, 另有一残简050作“□□□足小□外廉, 循外踝后, 以上外”257, 虽与新编之“十二脉”文本相近, 但并不相同, 待全部释文公开后再详考。

  1.7 足少阳脉

“十二脉”记述足少阳脉的竹简共有4枚, 现只公开了第598简, 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足少阳脉:出于踝前, 枝于骨间, 上贯膝外廉, 出于股外廉, 出胁;枝之肩髆;其直者贯腋, 出于项、耳, 出枕, 出目外眦。其病:病足小指次指废:胻外廉痛, 胻寒, 膝外廉痛, 股外廉痛, 髀外廉痛, 胁痛, □痛, 产马, 缺盆痛, 瘘, 聋, 枕痛, 耳前痛, 目外眦痛, 胁外肿3。 (《足臂十一脉》)

少阳之脉:系于外踝之前廉, 上出鱼股之外, 出胁上, 出耳前。是动则病:心与胁痛, 不可以反, 甚则无膏, 足外反, 此为阳[蹶, 是少阳脉主治。其所产病]:□□痛, □痛, 项痛, 胁痛, 疟, 汗出, 节尽痛, 髀廉痛, □痛, 鱼股痛, 厀外廉痛, 振寒, 足中指痹, 为十二病。及温119。 (《阴阳十一脉》丙本)

598简:夜 (腋) , 循□而上耳前, 系目外眥。其病:足小指之次指痛, 足胕上廉痛, 外果 (踝) 前痛, 胫外廉痛, 厀 (膝) 鱼股外廉痛, 畀痛, 胁[]。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需要讨论的有以下4点:

第一, 从同墓出土的针灸木人足少阳脉循行来看, 文本“循□而上耳前”中的缺字可补作“颈”字, 《灵枢·经脉》也作“颈”。

第二, “上耳前”, 《阴阳十一脉》丙本作“出耳前”, 这里的“出”字有特殊含义, 改作“上”字欠妥。又, “耳前”, 甲本、乙本皆作“目前”。

第三, 足少阳脉从腋胁至止点“目外眦”存在两种不同的循行路径:其一, 耳后:《足臂十一脉》《灵枢·经筋》;其二, 耳前:《阴阳十一脉》、老官山“十二脉”、《灵枢·经别》;《灵枢·经脉》主干选择的是“耳后”路径, 又通过分支的形式而兼具了“耳前”路径。如果足少阳脉从颈至目外眦这一段循行只是表达“颈”与“目外眦”这两点的关联, 那么这两种不同的路径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选择哪一种方案关键要看“从颈至目外眦”之间是否还有其他的点, 以及这些点是在耳前还是耳后。选择“耳前”路径者, 其标脉只有一点在目外眦, 故遵循“两点间最短路径”的原则, 直接从胁循侧面部至目;而选择“耳后”路径者, 其标脉除了“目外眦”这一点外, 还于耳后、侧头部发现更多的标脉点, 要串连所有这些点就必须经“耳后”而行。

第四, 另有残简114曰:“少阳脉□小指之次循外踝前廉上循”257, 其与“十二脉”的关系, 有待全部释文公开后详考。

  1.8 足太阴脉

“十二脉”记述足太阴脉的竹简共有4枚, 现已公开的释文只是关于该脉的循行文字, 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足泰阴脉:出大指内廉骨际, 出内踝上廉, 循胻内[廉], □膝内廉, 出股内廉5。 (《足臂十一脉》)

太阴之脉:是胃脉也。被胃, 下出鱼股之阴下廉, 腨上廉, 出内踝之上廉121。 (《阴阳十一脉》丙本)

足大阴脉,  (繫) 大指, 循足 (胕) 内廉, [出内]果 (踝) □廉, 循骭骨内廉, 出膝内廉, [循股]内廉, 而上入腹[属]肠胃, 系[咽]21。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需要说明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 “[循股]内廉”, 应据《足臂十一脉》作“出股内廉”, 不详整理小组据何补“循股”二字。

第二, “系咽”不见于所有出土文献, 同墓出土的针灸木人也没有类似的循行, 不详整理小组据何补“咽”字。

  1.9 足少阴脉

“十二脉”记述足少阴脉的竹简共有3枚, 皆有残断, 现已公开的释文系该脉的循行文字, 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足少阴脉:出内踝娄中, 上贯腨, 入郄, 出股, 入腹, 循脊内□廉, 出肝, 入胠, 系舌□4。 (《足臂十一脉》)

少阴之脉:系于内踝之外廉, 穿腨, 出郄中央, 上穿脊之内廉, 系于肾, 夹舌本122。 (《阴阳十一脉》丙本)

足少阴脉, (繫) □□, 出内果后胫□循□□□内廉, 穿阴股而上, 夹脊内廉, [系于肾], 上夹舌本27。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有一明显的改编失误, 《足臂十一脉》原文作“出股, 入腹, 循脊内□廉”, 明确为体内循行线;《阴阳十一脉》作“上穿脊之内廉”, 虽不甚明确, 但也不至于误解, 而老官山文本改作“穿阴股而上, 夹脊内廉”, 容易误解为体表循行线, 与足太阳脉腰骶部循行“贯尻夹脊”相混。

  10 厥阴脉

“十二脉”记述足厥阴脉的竹简共有5枚, 其中有2枚残断, 现已公开的释文只是关于该脉的循行文字, 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足厥阴脉:循大指间, 以上出胻内廉, 上八寸, 交太阴脉, □股内, 上入脞间5。 (《足臂十一脉》)

厥阴脉:系于足大指丛毛之上, 乘足跗上廉, 去内[踝]一寸, 上[踝]五寸而出太阴之后, 上出鱼股内廉, 触少腹, 大渍 (眦) 旁11。 (《阴阳十一脉》甲本)

厥阴之脉:系于足大指丛毛之上, 乘足跗上廉, 去内□□□□□□□□□□□□□□□□□□□, 触少腹, 夹旁122。 (《阴阳十一脉》丙本)

[足]蹷 (厥) 阴脉, 系足大[指丛]毛上, 乘[足胕]上廉, [去内]果一寸, 循胫内廉, 上果[五寸], 交大阴脉, □□腹, 夹佩, 以上 (繫) 齐 (脐) 24。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需要讨论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 此时尚未出现“手厥阴”的脉名, “厥阴”特指足脉, 故此处脉名“厥阴脉”前不当补“足”字。《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老官山汉墓医学文物文献初识》未加“足”字, 是。

第二, 关于厥阴脉的止点, 《阴阳十一脉》甲本的释文作“大渍”, 丙本作“夹”, 今老官山汉简厥阴脉作“夹佩”, 可证张家山出土《脉书》释文“夹”是。《说文解字》曰:“巿, 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 巿以象之。段注曰:郑注《礼》曰:古者佃漁而食之, 衣其皮。先知蔽前, 后知蔽后。王易之以布帛, 而独存其蔽前者, 不忘本也”362。“韠”即“巿”之后起字, 其本义是指上古用于遮蔽前阴部的原始服饰, 后文明社会又以布帛为材料制成各类佩饰缀于衣前以仿古义, 谓之“佩”。可知, 老官山“夹佩”与《脉书》“夹”字异而义同, 原为古人“蔽前” (遮蔽前阴) 之饰, 这里用作“夹前阴”之委婉语。正因为厥阴脉止于前阴部, 故张家山《脉书》所述厥阴脉病候突出了前阴病症, 又《灵枢·经脉》所载之足厥阴之别的止点为“上睾, 结于茎”, 病候悉为前阴病症;老官山出土的针灸木人厥阴之脉也止于前阴部。马王堆出土帛书《阴阳十一脉》甲本图版经笔者仔细复核实为“夹幘”二字, 而释文作“大渍 (眦) ”, 非也。

02 间别之脉


“间”与“别”皆有“分离”“分别”之义。别者, 另也, 常与“正”相对举, 故有“正脉” (经脉) 、“别脉”之称;“间”谓“零散”, 故有“散俞”“间穴”之称。老官山《脉书》以“十二脉”为“经脉” (即“常脉”“正脉”之义) , 而以“十二脉”之外的所有脉为“间别”之脉。可知, 老官山《脉书》不仅是关于“十二脉”的最早文本, 同时也是关于“联系之脉”的最早分类, 而此分类被传世文献《灵枢·经脉》传承, 只是改用单字“别”表达“间别”之义。

从已经公开的老官山《脉书》释文看, 可以确定为“别脉”者有两篇, 其中一篇约200字, 记有9条别脉的名称、循行、病症和灸疗, 即“间别賛 (赞) 脉、间别月 (肉) 理脉、间别齿脉、间别□□、间别辟 (臂) 阴脉、间别辟 (臂) 阳脉、间别大 (太) 阴脉、间别少阴脉、间别大 (太) 阳脉”9条别脉。所记9条别脉皆一脉一简, 文字简略, 体例相同:脉名前皆冠有“间别”二字;脉之起处曰“出”, 止处曰“凑”;循行路径多是“起”“止”间的两点一线;主病也极简, 多为一二病症, 病症多为痛症, 并与循行部位相应, 即痛症部位与循行部位呈“点对点”对应关系;别脉治疗方法均是灸该脉所“出”之处——即脉之俞。

另一篇记述“足大阳脉”“足阳明脉”“间□足大阴”3条别脉, 文字同样很简略, 记述脉的名称、循行、病候。与前节9条别脉有两点不同, 其一, 没有提及病症的针灸治疗;其二, “足大阳脉”“间□足大阴”脉名虽与前一篇重名, 但内容及体例皆不同。

可以看出, 与“十二脉”不同的是, “别脉”文本只是从原文本辑录, 未加改编, 名称、体例都一仍其旧。别脉不同的命名方式, 以及不同的编纂体例正是其出自不同时期不同文本的证据。

由于老官山出土医简目前只公开了一部分, “别脉”的确切数字还无法确定, 可能还有一些属于“别脉”的竹简混杂在尚未公开的医简中。以下仅就已公开释文的臂阴脉、足太阴脉、足太阳脉加以考察。

  2.1 臂阴脉之别

·间别臂阴脉, 出脥, 凑心。脥痛, 心痛, 久 (灸) 臂阴238。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说文解字注》曰:“夹, 持也。从大, 夹二人。段玉裁注曰:夹, 各本作侠”492。《集韵》曰:“胠, 腋下也。或从劫, 亦作脥”。是以夹持之处为“脥”。

从“间别臂阴脉”病候下的灸方可知此脉原名“臂阴脉” (“间别”二字是后加的) , 此脉“出脥, 凑心”。“脉之所出”曰“脉口” (言诊脉部位) 、“脉俞” (言治疗部位) , 此脉口、脉俞所以能治远隔之处“心”的病痛, 是因为二者之间有脉的联系, 故于诊疗点“脥”与所诊疗部位“心”之间以一脉相连。此脉即以脉之所“出”之处为起点;以脉口、脉俞所诊疗之远隔处为止点;以起、止处的痛症为“病候”, 治疗则取脉之所“出”的脉俞“臂阴”, 而此“臂阴”同时也用作连接“脥”与“心”整条脉的名称。这便是古人建立此脉以及其他脉的经验基础和理论逻辑。

正如段玉裁所言, “夹”字在古医籍中多写作“侠”字, 如穴名“侠白”即是:

侠白, 在天府下, 去肘五寸动脉, 手太阴别。刺入四分, 灸五壮。主心痛, 咳, 干呕烦满141。 (《黄帝明堂经》)

臂太阴脉:循筋上廉, 以奏臑内, 出腋内廉, 之心。其病:心痛, 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 皆久 (灸) 臂太阴脉6。 (《足臂十一脉》)

这两条文字, 特别是《黄帝明堂经》所述脉之循行及病候与前述“臂阴脉”极相近, 而脉名一作“手太阴别”, 一作“臂太阴脉”, 老官山汉简则作“间别臂阴脉”。尽管“间别”“别脉”的分类是在“经脉”的概念诞生之后出现的, 而就以上3条文献而言, 被归属于“别脉”类的“臂阴脉”和“手太阴”反映的却是“臂太阴脉”成型之前的早期形态。如果单从文本看, 《足臂十一脉》所载之“臂太阴脉”较之于“间别臂阴脉”, 实质性的差异似乎只是循行路线在手腕处 (相当于太渊脉处) 多出一点, 然而这“一点”之差却形成二者间的天壤之别, 成为古人构建经脉学说思路突破的“转折点”, 讨论详见下文“讨论”部分。

从“臂阴脉”这一脉名来看, “经脉” (“十一脉”“十二脉”) 的命名在采用“三阴三阳”命名法之前, 曾有一个应用“一阴一阳”“二阴二阳”命名法的过渡阶段。在老官山出土汉简9条“间别”脉中, 下肢脉的名称已见有“太阴”“少阴”“太阳”这样“二阴二阳”命名的特征, 而上肢脉采用阴阳命名法的只有“臂阴”“臂阳”, 还处于“一阴一阳”命名法的阶段。而且这种以“一阴一阳”命名的脉还明确见于更早期的出土文献:“五, 一曰启两臂阴脉。此治□□方” (《里耶秦简[壹]》) 。“三阴三阳”的经脉命名, 很可能是先从足脉开始, 而后再类推到手脉, “手厥阴”之名很晚出现, 因而直到老官山“十二脉”文本, 足厥阴脉仍只作“厥阴脉”, 脉名不加“足”字。

从《黄帝明堂经》将“间别臂阴脉”的文字直接归属于“手太阴别”来看, 手三阴脉最先确立的是“臂太阴脉”, 且关联的内脏是“心”, 而不是“肺”, 至《足臂十一脉》《阴阳十一脉》甲本仍只有臂太阴脉与心关联。后来上肢的经脉从“臂阴脉”一分为二、一分为三, 但直到老官山“十二脉”文本, “臂太阴脉”“臂少阴脉”和“心主之脉”行至上肢近端, 皆趋于腋, 最后又都归于“心”, 仍表现出“一脉三歧”的特征。手三阴脉真正成为3条平行、独立之脉的构建, 实际上是在《灵枢·经脉》最后完成的。

顺便说, 如果“间别臂阴脉”此简不归在经脉简而归于针灸方类, 则多半会被理解为一首带有方解的灸方。其实为脉俞远隔诊疗作用提供解释正是构建经脉学说的初衷。

  2.2 足太阴之别

两条别脉“间别足太阴脉”以及“间□足太阴”名同而实不同:

简419:·间别大阴脉:出□缭婢 (髀) , 出深贪, 脐上痛, 奏于心痛, 山□癃, 遗弱 (溺) , 久 (灸) 大阴65。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间□足大阴:□□外廉, 出脾下廉, 上尻外廉, 属大阳 (肠) 21。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简419原文“脐上痛奏于心痛山”所说系典型的“心疝”病症, 老官山出土医简469简曰“心山 (疝) 绕齐而痛”, 传世本《灵枢》《素问》也皆有类似论述。此简提示:与前阴相关联的脉曾被称作“太阴脉” (这时很可能还没有“厥阴脉”的名称) , 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可见类似的文字:

简051:□溲溺凡十一病, 启却, 久解上踝三寸, 必廉大阴之察病, 有烦也死, 毋治257. (老官山出土汉简)

颓……灸其大阴、大阳□□。令。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

箕门, 在鱼腹上越筋间, 动脉应手, 阴市内, 足太阴脉气所发。主癃, 遗溺, 鼠鼷痛, 小便难而白184。 (《黄帝明堂经》)

从051残简不难看出, “溲溺”等十一病归属于“大阴”脉, 而不是“厥阴”脉。《五十二病方》治颓疝方下所载之灸方也是“灸大阴、大阳”, 不见“厥阴”之名;《黄帝明堂经》所载之“箕门”, 部位及主治皆与简419所述之“间别大阴脉”很相近, 同样也归之于“足太阴脉气所发”。这些很可能都是早期经脉“二阴二阳”命名法的遗存, 而在马王堆出土《足臂十一脉》《阴阳十一脉》, 与前阴关联的脉已明确定为“厥阴脉”, 相应地在汉初仓公医案中, 气疝、前阴病已经明确归于“厥阴之动”, 治疗也“灸其足蹶阴之脉, 左右各一所”。在《阴阳十一脉》厥阴之脉下记有“五病有而心烦死, 勿治也”字样;《足臂十一脉》足厥阴脉作“皆有此五病者, 有烦心, 死”, 则提示051残简所说的“太阴”脉在这时已被贴上“厥阴”的标签了。

至于另一简所言“间□足大阴:□□外廉, 出脾下廉, 上尻外廉, 属大阳”, 在传世本《素问·缪刺》犹见这一分支古本的佚文:“邪客于足太阴之络, 令人腰痛, 引少腹控, 不可以仰息, 刺腰尻之解, 两胂之上, 是腰俞, 以月死生为痏数, 发针立已, 左刺右, 右刺左”349。由于“尻外廉”已属太阳脉分野, 故简文曰“属大阳”正确无误, 整理小组释作“大肠”, 非是。

  2.3 足太阳之别

·足大阳脉, 出肩胛下廉, 绕胸属乳下。其病:肩胛下廉痛, 胸衡肩236。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此脉循行为起止两点间的一脉相连;病症为起止两点处的痛症;起点为脉之所“出”处, 皆与前述之“间别臂阴脉”的特征相同, 所不同者, 此脉病候前增有“其病”二字, 使得文本层次更加清晰。这一体例被后来的《足臂十一脉》所沿用。

在同墓出土的针灸木人上, 足太阳脉借助于足少阳脉的介导而与足阳明脉关联。无独有偶, 传承扁鹊医学的《刘涓子鬼遗方》也有关于足太阳分支与足阳明脉关联的记载:“腰太阳脉有肿, 交脉属于阳明, 痈在颈”。足见背部足太阳脉与胸前阳明脉之间的关联来自于实践经验的总结。这类别脉存在的意义在于解释临床上发现的痛症前后相引的关联规律, 为前后配穴的“偶刺”法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素问·举痛论》对于“心与背相引而痛”这种痛症前后相引的现象进行了专门探讨, 给出了如下的解释:“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 脉泣则血虚, 血虚则痛, 其俞注于心, 故相引而痛”220, 与老官山文本同样都以脉的联系解释, 有所不同的是老官山文本采用足太阳脉从背部绕行胸前的联系方式, 而《素问》采用的是从背俞至心的直接联系。

在经脉文本定型化的过程中, 这些脉既没有以分支或络脉的形式与“十二脉”形成互补关系的理论假说, 又没有为此另立新说, 从而使得经脉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出现了“断裂”。

老官山“别脉”简保存了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脉”的文本, 其中应当存留有“人体三阴三阳纵向分布法则”确立之前的文本, 这些早期文本描述的“脉”, 与经过规范化处理后的经脉循行, 会有不同的循行模式, 例如阴脉有可能行于胸腹之表, 也可能上行于头面。期待老官山医简的完整公开带给我们更多的新发现。

03 诊脉法


诊脉与经脉学说的构建与演变密切相关, 故《灵枢·九针十二原》强调“凡将用针, 必先诊脉”3。从出土文献到传世文献, 经脉文献中都有诊脉内容, 马王堆、张家山、老官山出土经脉文献, 关于诊脉, 既可见某些经脉下的具体论述, 又有归纳为一般性的专篇论述。目前已经公开的老官山出土汉简中, 有关诊脉的内容还很有限, 难以进行系统考察分析, 以下仅就老官山与马王堆、张家山出土文献共有的一段诊脉法文本加以探讨。

·相脉之道, 左□□□□□案之, 右手直踝而箪之。它脉盈, 此独虚, 则主病。它脉滑, 此独涩, 则主病。它脉静, 此独动, 则主病126。 (张家山汉简《脉书》)

相脉[之道], 左□□□走而案之, 右[手直踝而箪之。它脉]盈, 此独虚, 则主病。它脉汩, 此独□, 则主[病]。它脉[静, 此独动, 则主病]127。 (马王堆帛书《脉法》)

简623:相脉之过, 左手直果五寸而案之, 右手直果而单之。应手如叁舂, 死。不至如食间, 死。地脉盈此独[虚, 则主病]74 (老官山出土汉简)

以上诊脉法在传世文献《素问·三部九候论》中有完整的论述, 相应文字又见于编号P3287的敦煌卷子, 可据以补正《素问》文本的缺讹。根据《素问》所载的完整文本, 可知张家山《脉书》的诊脉法实为两种不同的诊法, 一为“决死生”诊法;一为“知病之所在”的三部九候诊法, 句首有脱简, 故其正确的断句应如下分作两段:

·相脉之道, 左□□□□□案之, 右手直踝而箪之。

[察上下左右之脉], 它脉盈, 此独虚, 则主病。它脉滑, 此独涩, 则主病。它脉静, 此独动, 则主病。

老官山文本所述也是两种诊脉法, 亦有脱文, 正确文字及断句应如下作:
相脉之过, 左手直果五寸而案之, 右手直果而单之。

[上下左右之脉]应手如叁舂, 死;不至如食间, 死。
[察上下左右之脉], 地脉盈, 此独[虚, 则主病]……

补正文字, 理清段落间的关系, 以往对出土文献解读中的困惑大多冰释, 前两段说的是“决死生”诊法, 后一段是说诊“有过之脉”以知病之所在。可见老官山汉简将原文本“相脉之道”改作“相脉之过”, 一字之错而大失原文本义。

对于上述共见于马王堆、张家山、老官山的“决死生”诊脉法, 学者的解读有很大的分歧:或说是诊动脉, 或说是弹踝诊法, 或说是弹击神经。其实只要在人体实际操作几遍就很清楚古人说的是什么, 如果观察的是动脉和神经, 那么不应当受体位的影响或影响很小, 而事实上当你把下肢平放地上或诊床上, 再做同样的操作时“应动”就变得很微弱, 不仔细体会甚至很难察觉;当你平躺再抬腿90°时, “应动”便完全消失。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便可断定, 古人观察的是静脉血的回流状态。具体诊法如下:病人站立位或坐位, 医者左手2–4指平放于病人内踝上方, 用右手单指 (如示指) 或二三指 (如示指、中指、环指) 轻叩踝前显露的络脉 (大隐静脉) , 体会左手指下的脉应动状态:如果应指的力度和缓、速度适中为正常;如果应指不及踝上五寸, 或完全不应者, 则为死征。可见, 这是一种“决死生”的特殊诊法, 在传世本《灵枢》《素问》还可见明确的应用实例。

04 讨论


如果仅仅论证了老官山出土脉书简与扁鹊医学密切相关, 还不足以说明出土的其他医简与扁鹊医学的关系, 只有找到连接脉书简与其他针灸简, 以及针灸木人之间的一个个“链环”, 才能为老官山出土汉简的定性提供完整的证据链。

  4.1 老官山脉书简与其他针灸简及针灸木人的关联

在“十二脉”文本中, 足太阳脉有一特征性的改变——从腘窝部郄中分出一支上行至肛, 而在同墓出土的针灸木人上, 足太阳脉内侧线恰好也有一分支从郄中至肛, 此乃这具针灸木人明确受到了老官山“十二脉”影响的强有力证据。

《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曰:“心气者赤, 肺气者白, 肝气者青, 胃气者黄, 肾气者黑, 故以五藏之气□”, 而同墓出土的针灸木人五脏之俞的选定及其排列次序与此完全相同, 并与《扁鹊针灸经》佚文相合, 都深深打上了扁鹊针灸的烙印。这些反映扁鹊医学特征的医简与同墓出土的其他医简, 特别是与体现扁鹊针灸典型特征《针方》的关系, 还有待全部出土汉简释文公开后进一步考察。有关老官山出土《针方》简的解读, 拟另撰专篇, 本文不展开讨论。

现已公开的部分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中, 能辨识出的扁鹊医籍以针灸文献为多, 一方面提示针灸学在扁鹊医学占有重要地位, 有较多的著述传世;另一方面也因为对扁鹊医学的“指纹”, 目前提取到的也以针灸学为多, 故比较方便辨认。墓主人能收集到这些扁鹊医籍, 一方面与其兴趣爱好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扁鹊医籍当时还流行, 比较容易收集到。

需要指出的是, 老官山出土的扁鹊医籍表现出不同时期扁鹊医学的不同特征, 保留着扁鹊医学之树不同年代的“年轮”, 例如《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曰:“心出臂少阴, 肺出臂太阴, 肾出骭少阴, 胃出足太阴”71, 其中“心出臂少阴”“肾出骭少阴”“胃出足太阴”三者在“十二脉”文本中皆可找到明确的对应文字, 而“肺出臂太阴”未见明确的对应文字, 但在新添加的“心主之脉”循行文字中已见端倪——“入匈 (胸) , 循匈 (胸) 里, 上加大阴, 上循□咙, 下系心”14, 暗示“胸里”乃臂太阴脉之分野, 从而埋下了该脉与内脏的关系从“心”转变为“肺”的伏笔, 至《灵枢·邪客》的“入腋下, 内屈走肺”127则完成了这一转变。

另需指出的是, 在辨识老官山出土医简与扁鹊医籍的关系时, 不能以是否见有“敝昔曰”字样作为鉴定的主要或唯一依据, 哪怕“敝昔”二字确定无疑为“扁鹊”二字的假借字。因为书中出现“扁鹊曰”字样可以有2种不同的情况:其一, “扁鹊曰”三字乃扁鹊书中原有文字, 后人抄录时依旧照抄;其二, 扁鹊原书中没有“扁鹊曰”字样, 后人在引用其文字时在句首冠以“扁鹊曰”字样以示文献出处。但古籍引文不用引号, 这种情形很可能是全书或全篇只有文前冠以“扁鹊曰”的文字出自扁鹊医籍, 其他文字或引自他书, 或出自编者之笔, 皆与扁鹊医籍无关。此外还有另一种情形, 扁鹊原书就无“扁鹊曰”字样, 后人抄录时也依旧抄录, 这时就不能因为文中没有“扁鹊曰”之字而否定其出自扁鹊医籍之实, 更不能因为在这样的抄本中或出现几处“黄帝曰”文字而轻率将其定为“黄帝医籍”——全书可能只有标注“黄帝曰”的文句出自黄帝书, 其他文字则皆抄自扁鹊医籍。由于目前老官山出土医简释文尚未全部公开, 其文本抄写方式有几种?引文标注方式有几种?还无法详细考察。

  4.2 散脉·经脉·别脉

老官山出土汉简脉书虽然晚于马王堆脉书和张家山《脉书》, 却保存了不同时期的文本, 包括比马王堆和张家山出土经脉文献更古老的文本, 以及同源文献的不同版本 (抄本) , 为考察经脉学说的形成和演变轨迹提供了一个个关键“路标”。

最简单联系之脉的形态犹见于老官山脉书“间别”脉:脉之所“出”之处乃脉之起点, 所诊、所治之远隔部位即脉之止点, 脉之病候即起止部位处的病症, 且常常表现为相关部位的痛症。这时期的“脉”表现为“一脉一俞”的特征, 且借用《素问》“散脉”一词以名之, 以下试以“脥脉”为例粗略回放从“散脉”到“经脉”的演变轨迹:

·间别臂阴脉, 出脥, 凑心。脥痛, 心痛, 久 (灸) 臂阴238。 (老官山出土汉简)

臂太阴脉:循筋上廉, 以奏臑内, 出腋内廉, 之心。其病:心痛, 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 皆久 (灸) 臂泰阴脉6。 (《足臂十一脉》) 。

“臂阴脉”的循行特点表现为以脉“出”之处“脥”与该脉所诊疗病症的部位“心”两点之间的一脉相连, 即“两点一线”的脉行模式。这样孤立、零散的脉发现再多, 也只能解释一个个具体的临床经验, 而且临床上发现多少个具有远隔诊疗作用的“俞”, 便需要构建多少条这样的脉来解释其远隔诊疗作用, 无法构建出结构简单而解释力强的理论假说。直到在这一条条互不相关的“散脉”中发现彼此间的联系, 并闪现出这样的思想火花——将相关联的“散脉”连成一条脉, 将多个“散脉”的诊疗病症加以整合。在老官山出土汉简9条“间别”脉中“间别太阴”“间别少阴”等脉循行路径所“出”之处已见有多点, 病候也相应更加丰富, 标志着在新思路引导下联系之脉的突破性发展, 而集中反映这一时期发展成果并进行规范化理论构建的代表作乃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

《足臂十一脉》所载之“臂太阴脉”, 从循行上只比“臂阴脉”多出一点——“循筋上廉”, 《阴阳十一脉》对这一点有更详细的描述“在于手掌中, 出臂内阴两骨之间, 上骨下廉, 筋之上”, 据此可确认此处相当于腕上掌侧“太渊”脉处, 依例《足臂十一脉》原文当作“出筋上廉”, 然而两条手阴脉起点皆作“循”而不用“出”字;从病候上看, 较之“臂阴脉”也多出“心烦而噫”症, 而《黄帝明堂经》载“太渊”主治症中恰好有“心痛”“烦心”“哕噫”症, 明显可见《足臂十一脉》臂太阴脉病候从原先的“脥脉”和后出的“太渊脉”主治整合而来的痕迹。

虽然这时的“臂太阴脉”, 仅仅在循行上多出一点, 病候上多出一症, 却完成了经脉学说构建历程上的一次根本转折。当多个散脉被整合为一条脉之后, 则表现出以最少的“脉”承载最多的经验事实的特征, 因而在临床上获得更广泛的应用。而当古人基于“天人相应”的理念, 将脉之常数确立“十一”“十二”时, 这些已经在临床上获得更广泛应用的整合之“脉”自然优先入选, 是谓“经脉”。这以后“脉”的发展就主要体现于“十二经脉”内部, 而没有进入“经脉”系的脉便停止发展, 并渐渐淘汰、消亡。及至汉初, 老官山《脉书》中又另设“别脉”类以存放当时已经被边缘化、尚未消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脉的文本。

被存放于“别脉”类中的各类“脉”有3种归宿:其一, 以经脉之“别”的形式出现, 例如在《内经》犹可见, 足三焦脉为足太阳之别;阴跷脉为足少阴之别等;在老官山出土的针灸木人出现了十三道白脉, 似乎提供了一个反例。经仔细考察判定, 其中行于下肢背侧、腰背部、后头部的两道脉同属于“足太阳之脉”, 即木人刻画的十三道白线实为“十二脉”的体表循行线。这种将人体背面并行两道脉同归于足太阳脉的思路还直接影响了传世本《灵枢·经别》, 所述足太阳之正明言“其一道下尻五寸”39, 清楚地表明:这时, 足太阳脉在腘之上的循行已经有两道;同时《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也为两道, 说明该篇编者参照的“十二脉”文本之“足太阳之脉”也是两道脉。足见在确立了经脉“十二”常数之后, “十二脉”之外的脉只能以“别脉”的形式附属于十二脉, 而不能超越“十二”之数。

其二, 以“俞”的形式出现, 这也是“别脉”获得新生的最主要的捷径。例如《黄帝明堂经》所载之“侠白”则记录了从“臂阴脉”从“脉”到“俞”的演变, 且犹见其从脉而来的明显痕迹——“手太阴别”。

其三, 在“别脉”这一大筐之中继续以“脉”的形式存在, 静候经脉理论框架的调整而获得不期而遇的“新生”。例如当经脉之数从“十二” (左右则为“二十四”) 调整为“二十八”时, 任脉、督脉以及跷脉之一便升格为“经脉”;而当经脉之数从“十二”变为“二十七气”时, 则当时尚未被丢弃的“别脉”则被统一“着装”形成“十五别” (又称“十五络”) , 与“十二经脉”共成“二十七气”, 而有“经络”之称。

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灵枢·经脉》十五“别”与老官山《脉书》十“间别”, 皆曰“别”, 但实质内容并不相同:《灵枢》十五“别”脉又称“十五络脉”, 虽然这些络脉的原型也出自非常古老的文本——有些甚至与老官山“间别”脉中最古老的文本一样古老, 但已按统一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改编, 其循行文字中已经明确了与经脉循行的联系, 作为经脉的分支而成为了经脉的一部分, 并与十二经脉共同构成“二十七气”之数, 因而络脉之数是固定的, 不多不少定为“十五”;而老官山“间别”是没有进入“十二脉”框架的所有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脉”的辑录, 没有以此为素材进行再创造, 在循行上没有与“十二脉”建立关联, 其数量也没有任何限定。从同墓出土的《针方》已经载有至少4个确定的“落俞”来看, 当时已有“落脉”的概念, 而且应当有论述“落脉”的专篇。虽然从目前已经公开的老官山医简的释文中已见有落脉诊病的医简, 但还未见专门论记述“落脉”循行和病候的医简, 其与老官山“间别”脉以及《灵枢》“络脉”的关系尚有待考察。

  4.3 《脉书》的传承方式与演变轨迹

在老官山汉墓之前的出土文献以“脉书”为书名者见于张家山出土汉简《脉书》, 其基本构成包括:病候 (六十多种病名及症状) 、经脉 (十一脉的循行与病候) 、诊脉 (诊脉法, 包括脉死候) 3个部分。老官山出土汉简中数量最大的一批简 (简361–628) 恰好也由这三部分构成, 也当出自《脉书》的一种传本。马王堆帛书被专家定名为《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的3种书, 实际相当于张家山《脉书》的第二、第三部分, 应视为《脉书》的一种早期传本。3处汉墓出土的3部“脉书”的共通部分为“经脉”和“诊脉”, 《脉书》的这一基本构成和编纂体例实际上正反映了经脉学说与脉诊的密切相关, 迄今读到的经脉文本, 不论是出土文献还是传世文献, 都包括了两部分:“循行”和“病候”。直到十二经脉的最后一个版本——《灵枢·经脉》中, 其“病候”文字犹可见明显的从脉候脱胎而来的痕迹。《灵枢》第一篇所说“凡将用针, 必先诊脉”3, 正是对经脉与脉诊紧密联系的一种表达。从这一角度读传承扁鹊脉书的《脉经》, 对该书前六卷同样是“诊脉”和“经脉”的基本构成也就不难理解了。再看《灵枢·经脉》的基本构成:“十二脉”;“诊脉法” (包括“脉死候”) ;“十五别脉”, 以往很难理解这些今天看来明显属于不同主题的内容怎能同时被辑于“经脉”专篇, 现在知道老官山“脉书”的第二、三部分同样包括“十二脉”“诊脉法”和“别脉”三部分, 可见《灵枢·经脉》传承了老官山“脉书”的结构与内容, 因而也可以将其视为老官山“脉书”的一种传本。

通过马王堆、张家山、老官山三座西汉墓藏出土的脉书简的比对, 可以推知在西汉早期, 《脉书》除了像张家山出土的单书形式外, 还有一种与《足臂十一脉》合抄的“合抄本” (相当小丛书的性质) 流传。这种合抄本除了见于马王堆出土帛书外, 老官山出土汉简“十二脉”编者所引用的《足臂十一脉》很可能也是一种与《脉书》合抄的合抄本, 因为张家山出土《脉书》“十一脉”文本已经具有明显的“定本”特征, 在这一背景下, 作为在学术层面上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足臂十一脉》, 再以单行本流传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说老官山、张家山、马王堆出土的都是《脉书》, 为何老官山出土汉简“脉书”在具体内容上与前面两次出土文献有较大出入呢?在刘向校书确立定本前, 汉以前古籍之所以出入很大, 与抄者的“再创作”有关, 在那个年代除外法律、档案文本外, 大概很少有纯粹的抄写者, 特别是私家藏书, 抄者无“定本”意识, 在抄写的过程中出于某种需要或多或少会进行“再加工”。傅荣贤在系统研究出土简帛文献后提出了“抄写即创造”的观点:作为简帛文献最根本特征的传抄本, 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抄本与原本之间以及同一原本的不同抄本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本子。抄者传抄什么, 常常受抄者所处的时代, 及墓主个人的学术取向和兴趣爱好的影响。因此“同墓复本之间没有完全等同的文本”;“非同墓复本之间更没有完全等同的文本”。

具体到老官山“脉书”, 第一部分“病候”约205枚简, 整理小组依据其不同的体例定为《诸病一》和《诸病二》两种书。笔者发现已公开的《诸病二》释文体例与《史记·扁鹊仓公传》仓公所论病症体例完全相同, 则这部分病症简当抄自扁鹊《脉书》, 其他简或另有所出;第二部分“十二脉”已确认系出自两种书——《阴阳十一脉》和《足臂十一脉》, 其抄写方式为“改编合抄”;第三部分目前公开的释文很有限, 还不好考察出处。采用这样抄录方式改编而成的“脉书”, 其“纯度”自然明显不如抄录规范、体例严谨的张家山《脉书》, 甚至也不及更早的马王堆《脉书》。也正由于这个原因, 可以将老官山出土汉简361–628部分称作“脉书”, 却不宜称作“扁鹊脉书”。

老官山《脉书》的改编也标志着各家学说整合的开始, 甚至在更早的《阴阳十一脉》已经开始了, 而规模最大的一次“大一统”理论整合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传世本《灵枢》《素问》。

将现已公开释文较多的老官山《脉书》“十二脉”文本与张家山《脉书》、马王堆《脉书》“十一脉”文本对照后发现:张家山《脉书》“十一脉”体例最严谨、最合理, 抄写也最规范, 显然是古籍规范化整理的产物, 带有明显的“定本”特征。而老官山“十二脉”体例最不严谨, 且不时见有抄者剪辑文本时低水平的“再创造”。然而也正因为没有经过“规范化”的整理, 那些文本定型化之前的“不规范”文本才得以在老官山《脉书》中原貌存留, 单从目前公开的部分老官山《脉书》简释文来看, 至少可以分辨出4种不同时期的经脉文本:其一, “十二脉”;其二, 被掺入《马医书》的8枚经脉文本残简;其三, 9条“间别”之脉;其四, 3条“别脉”。甚至同一篇中也可见不同时期抄本的辑录, 例如9条“间别”脉明显可见出自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脉”的文本。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经脉文献的抄本使得考察“十二脉”定本之前版本源流成为可能, 试以手太阴脉为例显示不同时期“经脉”版本的基本特征如下:

版本1.0:臂阴脉, 出脥, 凑心。脥痛, 心痛, 久 (灸) 臂阴238。 (老官山汉简“间别”脉)

版本2.0-1:臂泰阴脉:循筋上廉, 以凑臑内, 出腋内廉, 之心。其病:心痛, 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 皆久臂太阴脉6。 (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

版本2.0-2:臂钜阴脉:在于手掌中, 出内阴两骨之间, 上骨下廉, 筋之上, 出臂内阴, 入心中。是动则病:心滂滂如痛, 缺盆痛, 甚则交两手而战。 (佚名书“十一脉”)

版本3.0:臂钜阴脉, 在于手掌中, 出内阴两骨之间, 上骨下廉, 筋之上, 出臂内阴, 入心中。是动则病:心滂滂如痛, 缺盆痛, 甚则交两手而战。其所产病:胸痛, 脘痛, 心痛, 四末痛, 瘕, 为五病12。 (《阴阳十一脉》)

版本3.1:辟 (臂) 大阴脈, 繫手掌中, 循辟 (臂) 内阴两骨之间, 上骨下廉, [筋之上], 出辟 (臂) 内阴, 至亦 (腋) , 入心13。 (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版本4.0:肺手太阴之脉, 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 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 下循臑内, 行手少阴、心主之前, 下肘中, 循臂内上骨下廉, 入 (出) 寸口, 上鱼, 循鱼际, 出大指之端。其支者, 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 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 缺盆中痛, 甚则交两手而瞀, 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 咳, 上气喘渴, 烦心胸满, 臑臂内前廉痛厥, 掌中热。气盛有余, 则肩背痛, 风寒, 汗出中风, 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 少气不足以息, 溺色变30。 (《灵枢·经脉》)

版本2.0-2的原本尚未发现, 书名不详。但此本的存在是生成版本3.0的先决条件, 而且据笔者考察, 版本3.0完整继承了版本2.0-2的理论框架和编纂体例, 也就是说通过版本2.0-2整合版本2.0-1而形成版本3.0。该版本, 特别是张家山出土的《脉书》版体例规范、合理, 抄录严谨, 是对早期诸家“十一脉”一次较系统的规范化整合, 带有明显的“定本”特征。与其他汉以前古籍流传规律一样, “定本”一出便广为流传, 而其他早期传本便渐渐失传。《阴阳十一脉》先后出土3种抄本, 传世文献《灵枢·经脉》也以此传本为主本编定, 足见其流传之广。然而似乎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足臂十一脉》某一抄本因与《脉书》合抄而得以保存下来, 故老官山《脉书》编者得见, 《灵枢》编者也得见——尽管所见可能非同一传本 (抄本) 。

在版本4.0, 六条阳脉皆入行于体内, 十二脉与十二内脏建立了明确的对应关联, 但最根本的变化在于十二脉依次连成一首尾相接的“连环”, 十二脉循行方向一半自下而上, 一半自上而上, 十二脉的排列次序也被严格规定。

在4个版本之间还存在着若干个过渡版本, 例如在版本1.0与版本2.0-1之间, 曾出现在1.0版本病候前加有“其病”二字者;版本3.0与版本4.0之间也有若干个过渡版本, 老官山“十二脉”是其中之一, 且称作“3.1版”, 实为“节外生枝”的一个文本。详见下文“十二脉”编辑得失。

  4.4 “十二脉”编辑得失

老官山“十二脉”编者的最大贡献在于在《阴阳十一脉》《足臂十一脉》“十一脉”基础上, 增加一条“心主之脉”, 使“经脉”之数定为“十二”。没有这一铺垫和过渡, 就不可能出现后来《灵枢·经脉》“如环无端”的经脉流注新说的构建。从老官山《脉书》“十二脉”文本编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和改编所体现出的学识来看, 新增的“心主之脉”不大可能是该编者从无到有的“创造”, 很可能原文本已经存在, 他直接抄录 (或略加改编) ;或者已有记述此脉的文本, 只是还没有“心主之脉”的名称, 他抄录时将脉名厘定为“心主之脉”。

关于“十二脉”文本的改编失误, 已在前面的文本考察时具体指出, 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 不明原文本之义而误改原文;第二, 脉名格式不统一;第三, 病候抄录了《阴阳十一脉》丙本的“是动病”和“所产病”中的病症, 但在手太阳脉以“所生病”统之, 而在其余十一脉则以“其病”二字统之。病症排列次序有按《阴阳十一脉》作自上而下排列的, 也有按《足臂十一脉》自下而上排列的, 体例既不统一, 更不合理;第四, 新增病症前既无明显的标识, 也没有置于固定的位置。

出现这些失误, 与编者的学术倾向、爱好、抄录目的等因素皆有关, 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抄写者 (或“改编者”) 未明《足臂十一脉》与《阴阳十一脉》二者的关系, 以及二者不同的体例。

如前所述, 《阴阳十一脉》系将一种佚名书“十一脉”文本与《足臂十一脉》整合而成, 也就是说, 《足臂十一脉》的内容已被吸纳在《阴阳十一脉》这一版本中了, 不能用已经用过的素材再来一次整合。如果老官山“十二脉”编者拥有的《足臂十一脉》版本比《阴阳十一脉》当时采用的版本要好, 可以用这个更好的版本来纠正《阴阳十一脉》当时整合中的错误, 或弥补其缺漏之处;如果老官山“十二脉”编者想采用不同的理论框架和体例重新整合, 那么他首先需要理解并分清生成《阴阳十一脉》这一合成本的两个子本的不同体例和背景:第一, 当一条脉上所“出”之点不在同一方向时, 《足臂十一脉》是用主干连接同一方向的各点, 而用分支去连接偏离主方向的点;佚名书“十一脉”则用同一条脉, 以“变向折返”方式连接各点。第二, 关于病候, 《足臂十一脉》所述乃经脉循行部位上的痹、寒、热病症 (病症部位与脉所“出”之点对应) ;而佚名书“十一脉”多系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候。二者是基于两种不同的诊脉法所总结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病候。第三, 关于病候的排列与标注, 《足臂十一脉》是自下而上排列, 病症前冠以“其病”二字;佚名书“十一脉”的病候皆自上而下排列, 病症前冠以“是动则病”字样。《阴阳十一脉》是完全按照佚名书“十一脉”的体例整合了《足臂十一脉》的“十一脉”。仓公医案所引厥阴脉、阳明脉的病候悉见于张家山《脉书》相关脉的“是动则病”, 说明仓公所受之扁鹊《脉书》经脉文本或者是《阴阳十一脉》之前的版本 (版本2.0-2) , 或者是《阴阳十一脉》的某一传本。同时也提示, 《阴阳十一脉》的编者应是扁鹊医学的传人, 否则不大可能完全以反映扁鹊医学特征的“十一脉”理论框架和体例, 完成这次“十一脉”的理论整合。如今, 老官山“十二脉”编者却明显表现出对扁鹊经脉文献的生疏或疏远。

如果说老官山“十二脉”编者因为学术倾向的不同, 想换一种方法重新整合, 那也应当首先将《阴阳十一脉》中整合后的文字进行剥离 (难度极大) , 然后再用《足臂十一脉》的体例和框架进行整合。而不能有的脉采用《足臂十一脉》的模式, 有的脉又沿用《阴阳十一脉》旧有的模式;更不能在同一条脉中一部分用《足臂十一脉》模式, 另一部分用《阴阳十一脉》模式。例如在足太阳脉, 循行路径的表述, 下肢部采用《足臂十一脉》模式, 头面部又用《阴阳十一脉》模式;病症的排列次序, 又采用《阴阳十一脉》“自上而下”排列, 病症末又新增6个病症。在《阴阳十一脉》丙本, 凡新增病症前皆冠以“及”字, 不与原文本病症相混, 而“十二脉”文本新增病症前既无“及”, 也没有任何其他标识。所有这些失误都说明“十二脉”编者既不明《足臂十一脉》《阴阳十一脉》二者的关系, 也不明二者不同的体例, 更没有意识到在同一条脉中采用二种不同的体例使之成为无法理解的“怪物”。因为采用“分支”模式的目的正在于避免循行路线出现复杂的“折返”, 如此同一条脉中一前一后采用两种不同的连接模式, 从而使得新编文本的循行路线变得不伦不类 (如果用图形表现出来看得更加明显) , 是一种无法理喻, 无法容忍的错误。其他脉中的严重失误也多由此而生。从总体上看, “十二脉”文本改编并不成功,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倒退”。

也许改编者原本只是方便自用, 不为传播, 无意在张家山《脉书》版“十一脉”的基础上, 创新体例, 完善内容, 编成一个新的“定本”。

至于老官山“十二脉”编者是否还改编了同墓出土的其他医简, 以及改编的方式是否与“十二脉”文本的处理方式相同, 仅从目前公开的数量有限的医简释文还难以判定。

05 结语


老官山出土医简中361–628简, 简的规格相同, 体例一致, 其基本构成、体例皆与张家山《脉书》相同, 应定为同一部书, 书名可题作“老官山《脉书》”, 但不宜称作“扁鹊脉书”。因为在一定程度上, 这部“脉书”已经参照了扁鹊医籍之外的文献进行了改编, 可视为后来《黄帝内经》编者所完成的“大一统”医学整合的前奏。

老官山《脉书》中的“十二脉”文本所依据的底本为张家山汉简《脉书》本《阴阳十一脉》 (“丙本”) 和《足臂十一脉》, 编纂方式系两个本子的合抄改编。对原文本实质性的改编, 在经脉循行方面, 足太阳脉增加了一条从腘窝至**的分支;在病候方面, 整合《阴阳十一脉》分属于“是动则病”和“其所产病”的两类病症, 以“其病”二字统之, 另增补有少量新的病症;在经脉数量上, 较原本厘定了一条新脉“心主之脉”。由于“十二脉”编者不明《足臂十一脉》与《阴阳十一脉》的关系以及二者不同的体例, 在改编过程中出现不少严重的失误。

老官山《脉书》虽然晚于马王堆帛书、张家山汉简的传本, 但却保存了更早期的经脉文献, 特别是反映了“经脉”形成之前“脉”的早期特征。该书在完成“十二脉”的厘定之后, 将当时尚存的不同时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其他脉皆归属于“别脉”类下, 基于这些早期文本可推知, 经脉学说在《灵枢·经脉》完成“十二经脉”定型化之前, 至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并出现了反映各个发展阶段的经脉文本;经脉的命名在采用“三阴三阳”命名法之前, 还经历过“二阴二阳”、“一阴一阳”命名法, 同时提示“三阴三阳”命名法首先在足六脉应用, 之后再类推至手六脉。

老官山《脉书》不仅是已知“十二脉”文本的最早版本, 而且还是“经脉”与“别脉”明确分类的最早设立。这一分类法对后来的《灵枢·经脉》产生了直接影响, 该篇由“十二经脉”、“诊脉法”和“十五别”三部分构成, 其编纂思路、体例与老官山《脉书》如出一辙。

老官山出土的脉书简及《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 与同墓出土的、带有鲜明扁鹊医学特征的针灸木人, 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由此可知, 老官山出土的医简至少有一部分为扁鹊医籍, 或据扁鹊医籍改编。

参考文献


梁繁荣, 王毅.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老官山汉墓医学文物文献初识.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4.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2.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著.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6.
谢涛, 武家璧, 索德浩, 等.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汉墓.考古, 2014, (7) :64.
田炜.论出土秦和西汉早期文献中的“生”和“产”.中国语文, 2016 (2) :202-210.
黄龙祥.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灵枢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
邱科.老官山汉墓经穴云髹漆人像六阴经循行特点研究.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05.
黄龙祥.黄帝明堂经辑校.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87.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丁度.集韵.北京:中国书店, 1983:1621.
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第1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294.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 1979:82.
丹波康赖.医心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333.
黄龙祥.老官山出土西汉针灸木人考.中华医史杂志, 2017, 47 (3) :131-144.
傅荣贤.出土简帛与中国早期藏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276-281.

整理/华布衣 排版/不理医生 校对/青橘学术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9-30 09:04:55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9-30 08:48
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释文

钜阳眽(脉)



黄龙祥
文献来源:黄龙祥.老官山出土汉简脉书简解读.中国针灸,2018,38(01):97-108.
全文5257字,阅读时间为16分钟
摘要
老官山出土医简中361-628简,简的规格相同,其基本构成、体例皆与张家山《脉书》相同,应定为同一部书,名曰“老官山《脉书》”;其中“十二脉”文本系采用张家山汉简《脉书》本《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合抄改编而成;两篇“别脉”则辑录了早期不同时期共计十二条脉的名称、循行、病候,其中有9条脉病候下还附有灸方,反映了“经脉”概念形成之前不同发展阶段“脉”的特征;“诊脉法”描述的是“决死生”和“知病之所在”两种不同的诊脉法。
[关键词] 十二脉;经脉;别脉;诊脉;老官山
     关于老官山出土文献的研究,从已经发表的老官山出土医简的研究论文和专书来看,分歧最大的在于医简的命名,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整理小组(以下简称“整理小组”)拟定的命名方案与之前公布的书名已有较大的不同,或许释文正式发表时还会再变。笔者依据竹简的规格、编纂体例和内容将老官山出土医简分为5种:《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脉书》《针方》《六十病方》《医马书》。
     在老官山出土医简中,数量最大的一批简是编号361–628简,差不多占了全部出土医简数量的40%。这部分竹简出土时已经散乱堆放在一起,从结构上看,简的长度皆为35.7 cm、宽0.9 cm、厚0.1 cm,字迹一致,体例也相同;从内容上看,涉及病候、经脉、别脉、诊脉法,与张家山出土汉简《脉书》的基本构成相同,而且二者的书写体例也完全相同——简头皆标有圆点符“·”,甚至连竹简的规格也十分接近——长度仅相差1 cm;从内容上看,将老官山“十二脉”文本与张家山《脉书》逐条逐字比对后发现,后者独有的特征性文字,包括错别字,大量见于老官山“十二脉”文本中。综上可判断:老官山出土汉简361–628简皆出自同一部书,书名可题作“老官山《脉书》”。面对众多的命名方案,为避免新的混乱,本文尽量直接按其内容引录竹简释文,例如“十二脉”“别脉”“诊脉”等。
     以下重点考察老官山《脉书》中的“十二脉”“别脉”和“诊脉法”文本。另有少量论述经脉、别脉循行、病候,以及相关诊脉法的零散医简被编入361–628简之外的医简中,本文也附带考察。
     本文所引老官山《脉书》竹简释文主要依据《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老官山汉墓医学文物文献初识》,凡该书释文附有图版者,皆一一核对,原释文辨识错误或断句有误者,以按语形式说明。凡释文标注有竹简编号者皆一一注明,以便于读者核查。为减少造字数量,除老官山汉简之外的出土文献,凡释文标注有正体字者直接引用正体释文。
1.1 十二脉的解读
      “十二脉”共计35枚竹简,出土发掘时编联已断,次序错乱,整理小组确定的次序为:手大(太)阳脉、手阳明脉、手少阳脉、辟(臂)大(太)阴脉、辟(臂)少阴脉、心主之脉、足大(太)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足大(太)阴脉、足少阴脉、蹶阴脉。
     据笔者考察,“十二脉”的底本采用的是张家山汉简《脉书》本《阴阳十一脉灸经》(即“丙本”,以下简称“阴阳十一脉”)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十一脉”),抄录方式为合抄改编。故以下的文献比对主要集中在老官山“十二脉”、《足臂十一脉》、《阴阳十一脉》(丙本)三者之间。
1.0十二脉”的体例
     第一,关于脉之起点,现已公开的9条脉起点皆用“系”字,而止点有心主之脉、足太阳脉、足少阳脉、足太阴脉、厥阴脉5脉也作“系”,明显看出统一以“系”字作为十二脉起止点规范术语的用意;
     第二,十二脉病候具体病症的总结与《阴阳十一脉》(丙本)更为接近,但不再以“是动则病”和“其所产病”分类,除手太阳脉作“所生病”外,其余十一脉病候前皆冠以“其病”二字,与《足臂十一脉》格式相同;
     第三,十二脉的循行方向,依《足臂十一脉》,皆自下而上向心性循行;
     第四,十二脉的命名:手三阴脉起点皆起于掌中,尚未延伸至相应的手指,故手三阴脉仍以“臂”+“三阴”命名作“臂太阴脉”“臂少阴脉”“心主之脉”。其中,“心主之脉”的命名采用了《阴阳十一脉》(丙本)的格式,即于“脉”之前加一“之”字,而其余十一脉的命名皆未用“之”字。
     以下就已经公开部分释文的手太阳脉、手阳明脉、臂太阴脉、臂少阴脉、心主之脉、足太阳脉、足少阳脉、足太阴脉、足少阴脉、厥阴脉,作具体分析。
1.1手太阳脉
     “十二脉”记述手太阳脉的竹简共有2枚,即第448(?)简,和第471残简,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1)臂泰阳脉:出小指,循骨下廉,出臑下廉,出肩外廉,出项□□□目外眦。其病:臂外廉痛6。(《足臂十一脉》)
     (2)·肩脉:起于耳后,下肩,出肘内廉,出臂外腕上,乘手背。是动则病:领种痛,不可以顾,肩似脱,臑似折,是肩脉主治。其所产病:领痛,踝,肩痛,肘外痛,为四病120-121。(《阴阳十一脉》丙本)
     (3)简448(?):·手大(太)阳脉,毄(繫)小指,循臂骨下廉,出肘内廉,出腝下廉,上肩,循颈出耳后,属目外赀(眦)湄,所主病:领穜(肿),痛矦(喉)64/简471(残简):贞痛,脥痛,肩□,腝痛,肘痛,颈痛,辟(臂)外痛,手背痛228。(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关于手太阳脉循行与病候,需要讨论的有以下6点:
     1.《阴阳十一脉》(丙本)肩脉循行“出肘内廉”,其中“肘内廉”系阴脉循行分野,阳脉不当行于此,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甲本作“出臑外廉”、乙本为“出□外廉”,而老官山手太阳脉循行作“出肘内廉”,独与丙本同。又据《阴阳十一脉》丙本,老官山病候释文断句应作“领穜(肿)痛,矦(喉)......”;“肩□”,在丙本作“肩痛”,甲本缺,乙本作“臂痛”,则老官山文本此病症亦当录自丙本。从目前已经公开的“十二脉”释文来看,引用《阴阳十一脉》之文,凡甲、乙、丙3本不同者,也皆独与丙本相合。可知,老官山“十二脉”文本编者所依据的《阴阳十一脉》底本系“丙本”,即张家山汉简《脉书》传本。
     2.“手太阳脉”竹简的编号,整理小组标注为“448,471(残断)”,而所附图版下标注的却是“478、471”,二者不相合。虽知471简为残简,但不详简头还是简尾残缺,即不详简471与简448能否首尾相接。如果首尾相接,据《阴阳十一脉》(丙本),简448最末一字“矦”下应作“踝”(“淠”字之误。乙本作“矦淠”无误),而目前下接图版文字为“贞痛”,与“喉”字相接则作“喉贞痛”,此或因抄者改编,或“矦”下有脱简。
     3.“属目外赀(眦)湄,所主病”句,经核查图版确认此处释文、断句应作“属目外赀(眦)。治所生病”。整理小组将“治”误释为“湄”,“生”误释作“主”,并将属下读的“治”字误接于上。有意思的是,“治所生病”这一特别的表达也是因为“十二脉”编者对原文本的断句失误造成的。《阴阳十一脉》(丙本)原文为“是肩脉主治其所产病......”,正确的断句为“是肩脉主治。其所产病......”,碰巧的是,“治其所产病”在《阴阳十一脉》(丙本)恰好被抄在简头,老官山“十二脉”编者未加详考将属上读的“治”字误属下而抄作“治所生病”。
     而正是这一不该有的失误将编者的更大失误暴露在阳光下:关于病候,老官山“十二脉”明确从《阴阳十一脉》“是动则病”项下辑录病症,但却没有采用原书的“是动则病”“其所产病”的病候分类。问题是“其所产病”是与“是动则病”对举而言的,既已删去“是动病”,单言“所生病”显得很突兀,抄者也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故在其他十一脉病候前统一改成了“其病”二字。而手太阳脉病候“治所生病”中所误抄的“治”字恰好留下了其从《阴阳十一脉》改编的铁证。
     由此可做出这样一个推断:老官山“十二脉”有可能是始于“手太阳脉”,尽管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这都不是一个常见的十二脉的编次。而从这一连串的失误,以及接下来的更多的失误中,让人产生这样的印象:“十二脉”编者不像是扁鹊医学的传人。因为从仓公医案所引厥阴脉、阳明脉病候看,“是动则病”是其所受之扁鹊《脉书》经脉病候的表述特征。如果老官山“十二脉”编者是扁鹊医学的传人,不可能不知自家经典的特征,也不大可能出现“治所生病”这样的低级失误。
     4.又有052残简作“□□所米病:目外颜暨□□后臂臑后廉循半出中指□下”257,其中“所米病”亦当是“所生病”,未详原文确作“所米病”,还是释文有误,待图版公开后再详考。从“产”到“生”的一字之改,可以读出抄本的时代信息。
     田炜在系统比较了出土秦和西汉早期文献中“生”和“产”的用例后指出:“产”的流行反映的是秦人的用语习惯,秦代用政令的方式把秦人的用语习惯固定下来,推广到其他地区,并且限制“生”的使用,“产”因此承担了“生”的功能,至西汉早期“生”又重新流行。可见,老官山出土文献的这两处“所生病”不仅成为传世经脉文献“所生病”的最早出处,而且为老官山脉书简的抄写年代确定提供了一个文字学的证据。
     5.关于手太阳脉从颈部至止点“目外眦”的循行路径有2种:已知出土的汉以前文献皆从“耳后”行至目外眦,老官山出土针灸木人同样如此;传世文献《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也从“耳后”至目外眦,而《灵枢》“经别”“营气”“经脉”3篇皆采用了从颈部经“耳前”到目外眦的循行路径。
     既然手太阳脉采用了“三阴三阳”命名法,那么其循行路径就须遵循“人体三阴三阳分部法则”173-176,显然出土文献、《灵枢·经筋》,以及针灸木人手太阳脉从颈部经“耳后”至目外眦的循行路线符合“人体三阴三阳分部法则”。关于手太阳脉从颈到目外眦这一段循行路线的复杂演变过程的考察,详见笔者《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第8章和第13章。
     6.老官山手太阳脉文本有一个明显的改动,将此条脉的名称由原文本的“臂泰阳脉”改作“手大阳脉”,手三阳脉的其余两条脉也相应改作“手少阳脉”“手阳明脉”。因为早在《足臂十一脉》手三阳脉的起点已经延伸至相应的手指部,再加上有足脉命名的参照,这一改动应当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
1.2手阳明脉
     “十二脉”记述手阳明脉的竹简共有2枚,目前公开的是简472释文,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1)臂阳明脉:出中指间,循骨上廉,出臑□□上,凑枕,之口。其病:病齿[痛],□□□□6。(《足臂十一脉》)
     (2)·齿脉:起于次指与大指上,出臂上廉,入肘中,乘臑,穿颊,入齿中,夹鼻。是动则病:齿痛,朏肿,是齿脉主治。其所产病:齿痛,朏肿,目黄,口干,臑痛,为五病。及□121。(《阴阳十一脉》丙本)
     (3)简472:·手阳明脉,毄(繫)次指与大指之上,出辟(臂)上廉,入肘中,乘腝,出肩前廉,循颈穿颊,入口中。其病:齿龋痛口,辟(臂)朏(屈)穜(肿)64(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关于手阳明脉循行与病候,需要讨论的有以下3点:
     1.循行较《阴阳十一脉》多出“出肩前廉,循颈”6字,不见于汉以前出土文献,而在《灵枢·经脉》可见对应的描述“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颈”31。
     2.关于病候“齿龋痛口,辟(臂)朏(屈)穜(肿)”,释文、断句皆有误,正确的释文、断句为:“齿龋痛,口辟(僻),朏(䪼)穜(肿)”。《阴阳十一脉》丙本于“所产病”五病后另有新增病候“及□”,故“口辟”症很可能也抄自丙本新增之病症。
     3.另有简112作“□阳明□起手大指与次指上,循臂”257,文字与《灵枢·经脉》更接近。未详与“十二脉”皆出自相同原本的不同抄本,还是出自不同的本子,有待完整释文公开后再详考。
1.3臂太阴脉
     “十二脉”记述臂太阴脉的竹简共2枚,现已公开的释文系该脉的循行文字,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1)臂泰阴脉:循筋上廉,以凑臑内,出腋内廉,之心6。(《足臂十一脉》)
     (2)臂钜阴脉:在于手掌中,出内阴两骨之间,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臂[内阴,入心中]12。(《阴阳十一脉》甲本)
     (3)臂巨阴之脉:在于手掌中,出臂内阴两骨之间,上骨□□□□□□[阴,入心中]123。(《阴阳十一脉》丙本)
     (4)辟(臂)大阴脈,毄(繫)手掌中,循辟(臂)内阴两骨之间,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辟(臂)内阴,至亦(腋),入心13。(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关于臂太阴脉循行,有一处不当的改编,《阴阳十一脉》(丙本)原文作“出臂内阴两骨之间”,这里的“出”字表示脉口处,改作“循”字,欠妥。另在足少阳脉、足太阴脉也见有类似的改编,说明抄者已不详原本“出”字的特殊含义。而且从“循臂内阴两骨之间”这一特征性的文字来看,老官山文本引用的《阴阳十一脉》,采用的依然是丙本,甲本、乙本作“出内阴两骨之间”。
1.4臂少阴脉
     “十二脉”记述臂少阴脉的竹简共2枚,现已公开的释文系该脉的循行文字,相关文本的对照如下:
     (1)臂少阴脉:循筋下廉,出臑内下廉,出腋,凑胁6。(《足臂十一脉》)
     (2)臂少阴之脉:起于臂两骨之间,之下骨上廉,筋之下,出臑内阴,入心中123。(《阴阳十一脉》丙本)
     (3)辟(臂)少阴脈,毄(繫)掌中,循辟(臂)内阴两骨之间,下骨上廉,筋之下,以上入肘内廉,出腝内阴,下出亦(腋)下,入心中18。(老官山汉简“十二脉”)
     关于臂少阴脉循行与病候,需要说明的是,老官山“十二脉”循行方向皆自下而上向心性循行,则手少阴脉从“腝内阴”至“腋”是上行,循行文字作“下出腋下”,有点费解。从“心主之脉”的循行来看,其明显是从腋下胁入心。故这里“臂少阴脉”若作“下出腋下,入心中”,则与心主之脉重,非是。之所以出现此误,是因为臂少阴脉与心主之脉混淆由来已久,混淆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心主”一词的不同解读。
     在早期扁鹊医学中,“心主”乃“心为五脏六腑之主”之义,心主之脉乃真心之脉,故早期与心相关的心之原、心脉之五输;背俞、腹募皆与心主脉关联。从《足臂十一脉》所载之“臂少阴脉”来看,不论是循行还是病候皆与心无涉,而在《阴阳十一脉》乙本、丙本,臂少阴脉循行文字已明言“入心中”,病候主“心痛”,由此拉开了臂少阴脉、心主之脉从相混到逆转的序幕。而《灵枢·邪客》“包络者,心主之脉也”128、《灵枢·经水》“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42之说,则标示着臂少阴脉、心主之脉与心关系的逆转。然而逆转后的新说被接受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岁月,直到唐代王冰注《素问》时,仍为此二脉相混之状所困:
     ①心少阴脉,支别者,循胸出胁。手心主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其支别者,亦循胸出胁146。(《素问·脏气法时论》王冰注)
     ②心少阴脉,循胸出胁,故俞在焉23。(《素问·金匮真言》王冰注)
     王冰在不同的篇皆将《灵枢·经脉》属于手心主厥阴之脉的循行文字“循胸出胁”作为心少阴脉循行引用,特别是第一条注文手少阴脉与手心主脉同时引录,很难用传抄之误来解释。再联系到《足臂十一脉》所载之臂少阴脉循行也明言“凑胁”,足见此二脉混淆由来已久。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梁繁荣,王毅.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老官山汉墓医学文物文献初识.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4.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2.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著.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谢涛,武家璧,索德浩,等.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汉墓.考古,2014,(7):64.
田炜.论出土秦和西汉早期文献中的“生”和“产”.中国语文,2016(2):202-210.
黄龙祥.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灵枢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邱科.老官山汉墓经穴云髹漆人像六阴经循行特点研究.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针灸生:徐    柳
针灸师:李宝金

特 别 说 明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10-31 07:02:12

根据出土钱币等信息,老官山汉墓的年代被确定在约西汉景帝、武帝时期。而考古人员又根据一号墓出土的“景氏”铭文漆耳杯,将老官山汉墓与曾经的楚国三大望族之一“景氏”联系了起来,这正好和楚地以膏泥保护墓葬的风俗相扣合——马王堆女尸千年不腐,部分就是拜膏泥所赐。
再根据三峡考古发现的重要文物景云碑等提供的线索可知,因西汉初年中央朝廷削弱地方势力,景氏家族曾被迁至关中一带,后景氏一支又徙至梓潼,与其他来自关中的豪族一道成为蜀地“拟于人君”的名门。
由此说来,可能出自同一家族的老官山汉墓,即见证了两千多年前逐步成为天府之国的四川,达官显贵们曾经拥有的富足而精致的生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王堆十一脉灸经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