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义 发表于 2023-7-1 08:27:45

飞龙山、封龙山,历史文化专家谈

史考封龙山】“飞龙山”一名的历史起源不输于封龙山宁晋乡愁 2023-06-30 02:15 发表于河北







封龙山,在今石家庄市鹿泉区南部,接元氏县界。封龙山,又名飞龙山,探究“飞龙山”一名的起源,直通中华文明史。
封龙山又名“飞龙山”的历代古籍记载

关于封龙山又名“飞龙山”的最早记载,是我国西晋时期。《晋书·孝怀帝记》:永嘉三年(309),“石勒寇常山,安北将军王浚使鲜卑骑救之,大破勒于飞龙山”。钱穆撰《史记地名考》,封龙:“今获鹿县南,接元氏县界。《晋书》怀帝纪、《水经注》皆谓之飞龙山。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春秋·前赵录》:“王浚遣祁弘率鲜卑讨石勒,战于飞龙山下,勒兵大败。”《十六国春秋》是北魏崔鸿创作的记载十六国(304年~439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魏郦道元(466年~527年)《水经注》:‘洨水东经飞龙山北,是井陉口,今又名土门。”唐初《括地志》云:‘封龙山一名飞龙山,在恒州鹿泉县南四十五里。邑因山为名。”《括地志》是唐代中国的一部地理学专著,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主编。光绪《获鹿县志》卷五:“封龙山,按《括地志》云:封龙山,在恒州鹿泉县南四十五里。旧志《山川门》载四十里,南界属元氏。”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一:“飞龙山,在县南四十五里。《前赵录》曰:王浚遣将祁弘率鲜卑,讨石勒于飞龙山下,勒大败。”

北宋《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一《获鹿县》条:“飞龙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一名封龙山。”《北梦琐言》:“唐田弘正之领镇州,三军杀之而立王庭凑,即王武俊支属也,为三军扶立。别堡西,飞龙山神,庭凑往祭之,将及祠百步,有人具冠冕折腰于庭凑。及入庙,神乃侧坐,至今面东起,宇尚存焉。”
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三:“封龙山,一名飞龙山,在恒州鹿泉县南四十五里,邑盖因山为名。”
飞龙山,因何得名?

封龙山又名飞龙山,山名来历有多种,《清一统志·正定府一》:“封龙山,《旧志》:山势如伏龙欲飞状,峰峦泉石,回环错列,称为奇胜。故名。”关于封龙山又名“飞龙山”的起源,当地人传说封龙山是大禹治水时,为了降服兴风作浪的蛟龙,给黄河流域的人民造成灾难,将蛟龙锁封此山上,从而得名“封龙山”。然而,元代纳新撰《河朔访古记》却不这么认为,他指出,飞龙山得名于轩辕皇帝时期。请看《河朔访古记》的相关记载:“元氏县西北三十余里,曰封龙山。《星文图》曰:“山应轩辕十星,屈折若飞龙之状,故云。三十里封龙山下,其庙两两相对,若泰阶六符之状,盖三台近于轩辕故庙于此山。”也就是说封龙山的形状和轩辕星宿的星图很相近,轩辕星宿图是飞龙形,所以封龙山也叫飞龙山。封龙山上旧有轩辕黄帝庙。
的确,追本溯源,稽考古籍,有关记载要比大禹治水得名“封龙山”还要久远得多。再看《归藏》有关飞龙山的记载。《归藏》是《三易》之一,与《连山》、《周易》统称为《三易》。该易书是以坤为首卦,故名为归藏。宋代家铉翁称:“归藏之书作于轩辕黄帝。而六十甲子与先天六十四卦并行者,乃中天归藏易也。”《归藏·郑母经》曰:“夏后启筮:御飞龙登于天,吉。”据先秦典籍《穆天子传》记载:“癸未,雨雪,天子猎于陉山之西阿,于是得绝陉之坠,北循滹沱之阳”。西周穆王姬满于十七年(约公元前945年),由造父驾八骏巡游天下,亲临“陉山”即古籍记载的“井陉山”,其中包括今之封龙山。湖北江陵出土的王家台秦简《归藏》有《师》卦:“ 师曰昔者穆天子卜出师而殳占囗囗囗囗囗439囗龙降于天而囗囗囗远飞而中天苍囗。”。此条内容亦见于北宋《太平御览》卷85引:“昔穆王天子筮西出于征,不吉。曰:‘龙降于天,而道里修远;飞而冲天,苍苍其羽。’”三坟五典,是中国最古老的书籍,记载三皇五帝史籍。《古三坟》记载的飞龙氏比黄帝时期更加久远:“伏羲氏始画八卦,命臣飞龙氏造六书。”《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五十九卷《问奇类林考》:“伏羲、神农、黄帝,皆作《易》,伏羲重封,六十四卦之名已具,又命子襄为飞龙氏,造为六书。”宋末元初金履祥撰《通鉴前编》:“伏羲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明代杨慎撰《丹铅总录》:“飞龙氏制字音”。清代陈廷炜编撰《姓氏考略》:“朱襄氏,风姓。伏羲时。为飞龙氏。造书契。”
隋唐时期王通撰《中说乐篇》则记载飞龙氏是颛顼时人:“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氏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
飞龙山何时改名封龙山?
金代赵时中撰《游龙门山记》:“自恒之南,岿然崛起于太行之东者,封龙之山也。恒亚回环望之,四面如一,乃曩时飞龙山也。唐天宝六载,始易今名。”“唐天宝六载”,即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意思是说。在这一年,飞龙山改名封龙山。明代崇祯《元氏县志》也引述上述错误观点:“岿然崛起于太行之东者,封龙之山也。谅彼恒亚回环,望之四面如一,乃曩时飞龙山也。至唐明皇天宝六载,遂易为今名。”类似记载还有《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九十四,元氏县条:“封龙山,在县西北五十里,旧名飞龙山,势如伏龙欲飞举状,唐改今名。”为什么说,古之飞龙山易名“封龙山”的记载是不正确呢“?因为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封龙邑”。请看《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前305),攻中山。……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
几多高僧隐于飞龙山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梁代慧皎撰《高僧传·僧光传》 :“僧光,冀州人,常山渊公弟子。性纯素,有贞操,为沙弥时,与道安相遇于逆旅,安时亦未受具戒,因共披陈志慕,神气慷慨。临别,相谓曰:若俱长大,勿忘同游。光受戒已后,励行精苦,学通经论。值石氏之乱,隐于飞龙山游想岩壑,得志禅慧道安。后复从之,相会欣喜,谓昔誓始从。因共披文属思,新悟尤多。安曰:先旧格义,于理 ……何后。光乃与安汰等南游晋平,讲道弘化。后还襄阳,遇疾而卒。又有沙门道护,亦冀州人,贞节,有慧解。亦隐飞龙山,与安等相遇,乃共言曰:居静离俗,每欲匡正大法,岂可独步山门,使法轮辍轸。宜各随力所被,以报佛恩。”唐代李延寿撰《北史》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魏质,字怀素,魏偃子,钜鹿下曲阳人也。幼有立志,年十四,启母求就徐遵明受业,母以其年幼,不许。质遂密将一奴,远赴徐学,留书一纸,置所卧床。内外见之,相视悲叹。五六年中,便通诸经大义。自学言归,生徒辐凑,皆同衣食,情若兄弟。后避葛荣难,客居赵国飞龙山,为乱贼所害。士友伤惜之。兴和二年,侍中李俊、秘书监常景等三十二人申辞于尚书,为请赠谥。事下太常,博士考行,谥曰贞烈先生。”唐初道宣撰《续高僧传明瞻传》:“明瞻,姓杜氏,恒州石邑人也。少有异操,所住龙贵村二千馀家同共高之,传于口实。十四通经,十七明史,州县乃举为进士。性慕超方,不从辟命,投飞龙山应觉寺而出家焉。”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7-1 08:28:53

【史考封龙山】是“封龙三老”还是“龙山三老”
宁晋乡愁 2023-06-27 14:36 发表于河北



图片
图片



图片

龙山三老塑像、封龙山读书洞。



话说金末元初,蒙古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河北籍著名数学家李冶结束了**生活,从山西东归,在元氏、获鹿两县的封龙山下,在张德辉和元好问等人及乡民的支持下,重修讲堂,重振封龙书院,于是封龙山留下了“龙山三老”的佳话。

那么,李冶、元好问、张德辉三人,应该称为“封龙三老”还是“龙山三老”呢?换句话说,“封龙三老”、“龙山三老”哪个更正确呢?




图片
图片

请看元代张之翰撰《西岩集》卷八,《敬斋先生寿(二首)》
其一
学海波澜接性天,两朝谁不让文权。
四贤台上无余字,三老山中只此仙。
身健宛如辞院日,眼明重见渡江年。
天教上寿非无意,混一车书要正传。
其二
四海声华李谪仙,老来风骨愈飘然。
授经近似伏生岁,书亥过于绛老年。
九转丹砂休漫语,一篇胎息是真传。
请看龙首峰头月,常向中秋席上圆。
张之翰(1243~1296),字周卿,晚年号西岩老人,河北邯郸人。曾任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著有《西岩集》。敬斋,指李冶。“三老山中只此仙”诗句:作者自注:“平定有四贤堂,又先生有封龙三老会。”“封龙三老会”,这是李冶、元好问、张德辉三人成立诗社“”封龙三老会”的历史记载,也是“封龙三老”的最早出处。
那么,“龙山三老”一词又是如何出笼的呢?

图片


(元)苏天爵撰《元朝名臣事略》卷十《宣慰张公》:“屡与遗老敬斋游封龙山,时人目为龙山三老云(行状)。”
苏天爵(1294-1352年),字伯修,号滋溪先生,真定(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元代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由其生平即可看出,《元朝名臣事略》包括《张德辉行状》关于“龙山三老”的记载,都要比张之翰《西岩集》关于“封龙三老”的记载晚若干年了。至于后来的明、清古籍名曰“龙山三老”也就更不难理解了。

图片


(明)宋濂撰《元史张德辉传》:“德辉,性不喜嬉笑,与元裕,李冶游封龙山,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

图片
图片
图片

再来看,“龙山三老”的古籍记载,
(清)《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十四,元好问《游龙山》:“遗山游神川,与李冶、张德辉结吟社,称龙山三老。”

(清)《山西通志》卷二百三十:“张德辉、元裕之、李冶游封龙山,时人号为龙山三老(元诗序)”。

图片


“封龙三老”的名号始于哪一年?
(清)吴士玉撰《》御定子史精华》卷六十四:“龙山三老,《元史张德辉传》:至元五年,请老与元裕】李冶游封龙山,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7-1 08:29:24

【恒山郡问古】元氏三公山神庙今何在
宁晋乡愁 2023-05-24 04:14 发表于河北



图片
图片










讲起《水浒传》中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迷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要说地处元氏县西北部的三公山神庙,现在恐怕很少有人知晓了。
三公山,在汉代是元氏县六座名山之一,三公山神庙,在国内外研究秦汉史的史学界以及我国书法界,那可是鼎鼎大名,如雷贯耳。东汉刊立的《三公山神碑》《三公御语山神碑》《祀三公山碑》《三公御语碑》等四通古碑拓片被学人奉为圭臬,视若珍宝。三公山神乃至其庙,当时也由民间信仰上升到朝廷信仰,大行其道,顶礼膜拜,碑载,东汉皇帝下诏:”为元氏三公山求法食,正以上年有诏命郡国长吏祷祀名山,元氏吏民奉承诏书,请雨获应,故有此请也。”
而现在,三公山神庙只能活在古籍和古碑中了,让我们回溯历史的脚步,让它在我们心中慢慢复活吧。

一、不可小觑的三公塞

《后汉书》卷三十:“元氏 晋《地道记》:有石塞、三公塞。”“三公塞”指的就是元氏县三公山要塞。要知道,与之比邻井陉有着“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盛誉,而三公山就地处“陉山之阳”,被称之为“三公塞”,是连接古代山西、河北地区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也很突出。

图片

(宋)洪适《隶释》卷三:“《郡国志》:常山国,元氏,注云有石塞、三公塞。所谓三公塞,即此山也。石塞即白石山也。“

图片

(清)顾蔼吉《隶辨》卷七:“元氏县,今属真定府。《后汉书郡国志》:常山郡元氏有三公塞,即此山也。”

二、三公山神庙在古籍中的记载

三国曹魏时期,孙该到访元氏三公山神庙,撰有《三公山下神祠赋(并序)》(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 》卷四十:
  赵国元氏县西界有六神祠,吾观其一焉,在陉山之阳,即三公祠焉。崇堂既峻,危阁造云,霝轩临万仞之壑,土木被丹藻之华。是时寓目永日,夕宿东序,召彼故老,讯之旧典。“

图片
图片
(元)纳新《河朔访古记 》卷上:
三公神庙碑(白石神君、无极山二汉碑附)。三公神庙在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封龙山下,其庙两两相对,若泰阶六符之状。盖三台近于轩辕故庙于此山,今榜曰:天台三公之庙。庙有汉封龙山颂碑一通,汉三公山碑一通,县西故城西门外,八都神坛亦有三公山碑一通。汉光和四年,常山相冯巡所立坛,侧又有唐三公山碑一通。八都者总望八山,而祭于此。明帝永平中幸此,诏复租税六年劳来,县吏下及走卒皆蒙恩赐,其后章帝北巡又幸。元氏祀光武于县堂、祀明帝于始生堂,皆奏乐焉。白石神君碑、无极山碑二汉刻皆在封龙山下。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7-1 08:29:51

【史考封龙山】封龙山,为何宋代写作”丰隆山“
宁晋乡愁 2023-06-29 10:12 发表于河北



图片
图片








封龙山,宋代典籍上写作“丰隆山”。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宋代的封龙山都有写作“丰隆山”的明确记载。


图片

(元)托克托撰《宋史 列传》第六十七卷三百八《李继宣传》:“契丹焚镇州中渡、常山二桥,继宣领兵趣之,契丹保丰隆山砦,继宣伐木治常山桥,契丹闻之,大惧,拔砦遁走。”

图片

(宋)李昉撰《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九《靳老》:
恒州井陉县丰隆山西北长谷中,有毒蛇据之,能伤人,里民莫敢至其所。采药人靳四翁入北山,忽闻风雨声,乃上一孤石望之,见一条白蛇从东而来,可长三丈,急上一树,蟠在西南枝上,垂头而歇。须臾,有一物如盘许大,似虾蟆,色如烟熏,褐土色,四足而跳,至蛇蟠树下,仰视,蛇垂头而死。自是蛇妖不作。前沣州有鹍鵊雏,为蛇所吞。有物如虾蟆,吐白气直冲,坠而致死,得非靳老所见之物乎?凡毒物必有能制者,殆天意也。(出《北梦琐言》)

封龙山,为何又名“丰隆山”?丰隆山因何得名?

源于伏羲氏、大成于殷商的文献《归藏》曰:“丰隆筮(预测)云气以告之。”湖北江陵出土的王家台秦简《归藏》有《大壮》卦共两条,“ 大囗曰昔者囗408囗隆卜将云雨而殳占困京=占之曰吉大山之云 囗196。”“ 壮曰昔者丰隆囗320。”
战国时期的《楚辞 离骚》曰:“吾令丰隆椉(chéng)云兮。”注,丰隆,云师。一曰雷师。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曰:“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东汉张衡《思玄赋》曰:“丰隆軯其震霆兮,列缺晔其照夜。云师口以交集兮,涷雨沛其洒涂。”五臣注《文选》曰:“云神,丰隆。按,丰隆,或曰云师,或曰雷师。屏翳,或曰云师,或曰雨师,或曰风师。”
封龙山兴云播雨、大旱甘霖、有求辄应的记载,稽考古碑,历历在目,比比皆是。东汉元初四年(公元117年)立《祀三公山碑》碑载:“元初四年,常山相陇西冯君到官,承饥衰之后,□惟三公御语山,三条别神,向在领西,吏民祷祀,兴云肤寸,偏雨四维。遭离羌寇,蝗旱鬲井,民流道荒,醮祠希罕,□奠不行,由是之来,和气不臻,乃来道要,本祖其原,以三公德广,其灵尤神,”东汉质帝本初元年下诏:”郡国有名山大泽能兴云雨者,请祷,竭诚尽礼。”东汉本初元年(公元146年)《三公御语碑》记载:“太常以本初元年二月上尚书,为元氏三公山求法食,正以上年有诏命郡国长吏祷祀名山,元氏吏民奉承诏书,请雨获应,故有此请也。”《三公之碑》与《祀三公山碑》对称“大小三公山碑"。元朝至元十九年立《大元真定府元氏县封龙山龙泉乡姬村郭得成等重修神庙碑》:“历汉、唐、宋、金而下,碑志及书旧称述神应甚备。谓凡风雨口期,有雩必应,累世数百里。水旱无虞,皆神惠也。”

封龙山,一名“丰隆山”源于何时?

《穆天子传》曰:“天子升昆仑,封丰隆之葬。”郭璞云:丰隆筮师(预测师)御云得大壮卦。遂为雷师。《山海经·西山经》《水经·河水注》俱引作‘封丰隆之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飞龙山、封龙山,历史文化专家谈